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
上交中医流程图
中药热敷一.目的:1.缓解、治疗颈、腰痛、关节痛、脘腹痛等。
2.减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痛(肿痛48小时后)。
二.辩证原则:它主要是通过药物与热力的协同作用,使药物更有效地经皮肤吸收,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中药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三.适用范围:1.各种软组织损伤痛。
2.糖尿病足。
3.各种骨科外伤史中、后期的疼痛、肿胀等。
4.慢性炎症及痛症,例如:慢性腰颈痛、慢性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等。
四.禁忌症:1.实症、热症、局部无知觉。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月经期、孕妇禁敷腹部、腰骶部。
3.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
4.出血性疾病五.注意事项: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理。
3.药袋(标识床号)、毛巾、中单专人专用,一副药可连续使用3-4天。
4.夏季应防止药物变质,将药包的药物置于阴凉处。
5.每周星期一、星期四更换药包。
六.操作步骤:1.放入2个热敷包加5000ml水、500ml醋、750ml黄酒,浸没布袋约3—5厘米。
放于热源上煮沸20—30分钟(水开计时),如需加热敷包时所有的按原量增加。
2.戴手套取出药包,挤压水分,以不滴水为度,装入塑料袋保温。
3.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5.取俯卧位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6.根据药包的大小,将毛巾按三折折叠成大于药袋面积放在药袋上,放于患处,垫上中单,再盖以棉被。
对皮肤敏感度较差者或小儿,应待药包热量散发,以腕部掌侧试温不烫时使用。
7.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如温度过热,可将药包及毛巾一同抬起散热,或向两旁移动位置,直至患者可以耐受。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艾灸法操作流程图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施灸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及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炷、凡士林、打火机、镊子、弯盘、间接灸时加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腧穴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选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五、施灸→腧穴上涂凡士林,点燃艾炷,灸5~7壯,必要时隔姜、附子饼。
六、观察→局部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防止艾绒掉落。
七、灸毕→镊子镊起艾炷姜片等,清洁皮肤,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及病床。
八、洗手后记录→实施艾灸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代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95%酒精棉球、石蜡油、镊子、弯盆、棉签、打火机、艾条另备姜、蒜、附子盐、酒等。
艾条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距皮肤0、5~1寸,灸3~5分钟。
禁忌: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疼、虚寒性咳嗽等或用以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拔罐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巾2条、万花油、火罐、95%的酒精、血管钳、打火机、小口瓶。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五、拔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后,点燃酒精棉球深入火罐中下端绕罐1~2圈后,迅速吸附穴位不动并留罐。
六、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七、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八、洗手后记录→拔火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待注意事项。
拔火罐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火罐、石蜡油、95%酒精棉球、打火机、止血钳、纱块、弯盆等禁忌:高热抽搐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中医操作流程图
观察
患儿对热的反应及穴位处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 名。
观察
询问患者感受,如有刺痒、肿、痛较甚或者起泡。应及时将 药贴揭下,报告医生处理。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穴位贴敷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评估
药熨法操作流程图
核对,评估既往史,有无过敏史,发病部位,症状及局部皮 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 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胶布或绷带固定。
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 等过敏现象,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 或外用抗过敏药。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涂药治疗法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治疗盘、盐水棉球、各种外用药膏、压舌板、无菌棉垫或纱 布、棉纸、胶布或绷带、弯盘、一次性中单。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用压舌板将所需药 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再次核对、解释,缓解紧张情绪,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 位,下垫中单,保暖。
弯盘置于中单上, 取下原敷料,用无菌盐水棉球清洗皮肤上 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患者有无晕针、弯针、折针、药物过敏等情况,出现意外, 紧急处理。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穴位注射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评估 物品准备 药物准备 患者准备 清洁皮肤
1.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流程图
蘸湿刮具在选定部位从上至 下,单一方向,刮擦禁用暴力。 如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 直至皮肤红紫
定位 刮痧 观察
遵医嘱选择刮痧部位,检 查刮具边缘有无缺损
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及病 情变化,发现异常,应立 即停刮,取平卧位。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
艾柱灸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 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 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腧穴部位, 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 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素质要求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 棉签、镊子、弯盘。间接灸时, 酌情准备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 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 适合体位,暴露药熨部位, 保暖,遮挡
局部涂凡士林,试温,将药袋 置于患处熨敷,随时移动药 袋,用力均匀,来回推熨,开 始时用力轻而速度快,随着药 温降低则用力增加同时速度 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加 温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 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 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7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 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 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 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 拔火罐部位,保暖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 血管钳、火柴、小口瓶等
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 夹 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 内中下端,绕 1—2 周后迅速抽 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 (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 手,适时留罐
施灸腧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 上置大小适宜的艾炷,点燃至 剩 2/5 左右时,用镊子取出余 下的艾炷,更换新炷再灸,一 般灸 5~7 壮。隔姜灸:施灸腧 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取鲜姜 一片(当中刺数孔),其置于应 灸腧穴部位,其上置艾炷,点 燃,施灸壮数按医嘱而定
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目录1、毫针法操作流程图2、电针法操作流程图3、水针法(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4、耳针法操作流程图5、火针法操作流程图6、皮肤针法操作流程图7、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8、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9、温针灸法操作流程图10、盒疚法操作流程图11、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一、留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二、闪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三、走罐法操作流程图附四、针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五、刺络拔罐操作流程图附六、刮痧拔罐操作流程图12、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13、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14、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15、刮痧法操作流程图16、胸椎牵引法操作流程图17、颈椎牵引法操作流程图18、中药熏蒸操作流程图19、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20、中药热奄包操作流程图21、敷药法操作流程图22、湿敷法操作流程图23、贴药法操作流程图24、换药法操作流程图25、药熨法操作流程图26、坐药法操作流程图27、涂药法操作流程图28、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图29、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图←→↓→←→←→←→←→ ↓→ ←→→←→←→↓→←→←→←→6、皮肤针法操作流程图9、温针灸操作流程图10、盒灸法操作流程图11、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一、留罐操作流程图附二、闪罐法操作流程图12、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13、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14、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15、刮痧法操作流程图23、贴药法操作流程图27、涂药法操作流程图注:蘸药干湿度适宜,以不滴水为度,涂药厚薄均匀。
28、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图29、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艾灸法操作流程图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施灸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及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炷、凡士林、打火机、镊子、弯盘、间接灸时加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腧穴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选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五、施灸→腧穴上涂凡士林,点燃艾炷,灸5~7壯,必要时隔姜、附子饼。
六、观察→局部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防止艾绒掉落。
七、灸毕→镊子镊起艾炷姜片等,清洁皮肤,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及病床。
八、洗手后记录→实施艾灸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代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95%酒精棉球、石蜡油、镊子、弯盆、棉签、打火机、艾条另备姜、蒜、附子盐、酒等。
艾条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距皮肤0、5~1寸,灸3~5分钟。
禁忌: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疼、虚寒性咳嗽等或用以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拔罐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巾2条、万花油、火罐、95%的酒精、血管钳、打火机、小口瓶。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五、拔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后,点燃酒精棉球深入火罐中下端绕罐1~2圈后,迅速吸附穴位不动并留罐。
六、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七、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八、洗手后记录→拔火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待注意事项。
拔火罐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禁忌:高热抽搐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中医流程图
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评估内容: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附:艾条灸目的、禁忌症、告知及注意事项一、目的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哎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100分)科室姓名得分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10服装、鞋帽整齐。
5操作前准备护士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25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妇科操作流程目录1、中药外敷2、中药灌肠3、熏洗4、针灸5、局部用药6、穴位帖敷7、拔罐8、中药超声导入9、熏蒸10、穴位注射中药外敷的操作流程一、外敷中药的调制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通常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或者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通常1~2天后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受,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二、注意事项1.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2.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3.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4.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5.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6.敷药疗法尽管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皮肤破旧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9.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搁病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局部用药的操作流程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与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2)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3)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4)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者0.5%~l%碘伏棉球或者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者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
硬膏剂可直接或者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1-2 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
1-3 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9.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
局部用药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9)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10)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11)贴敷时间和皮肤反应参见附录B。
12)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禁忌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其他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注意事项
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孕妇、幼儿慎用。
3)颜面部慎用。
4)糖尿病患者慎用。
5)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6)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
7)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免烫伤。
8)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二、注意事项
1.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2.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2)敷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使用水(酒)浸渍剂时,可用棉垫或纱布浸蘸,然后敷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3)填法:
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4)熨贴法:
2)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3)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4)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施术方法
1)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②如指示灯闪烁、或明或暗、甚至不亮,导线、插头、夹子破损裸露应极时更换,治疗输出导线扭曲要理伸,电极板不平要拍平才能使用,破损较重不能再用。
蒲县中医医院妇科操作流程目录 Nhomakorabea1、中药外敷
2、中药灌肠
3、熏洗
4、针灸
5、局部用药
6、穴位帖敷
7、拔罐
8、中药超声导入
9、熏蒸
10、穴位注射
中药外敷的操作流程
1、外敷中药的调制
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此疗法实施时间集中,患者众多,实施部门应该充分准备,做好实施流程安排,并注意疾病诊断依据的收集和整理。
拔罐的操作流程
中药超声导入的操作规程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1-1 治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检查有无长指甲、手部有无没愈合的伤口。手指甲长的要剪短后才能为病人进行治疗,手部伤口没愈合者,不能光着手操作。
施术后处理
1)换药:
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
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3.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4.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5.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6.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