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读后感三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三篇 导语: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 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 在未来的道路上。以下是小编爲大家分享的迟子建 散文 读后感三篇,欢迎借鉴! 【篇一: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很多年来,迟子建作爲一名小说 家颇受文坛重视和关注。 但当我读完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室主任, 责任编辑 薛健先生寄来的《假如鱼也生有翅膀》的校样书稿后,我认爲迟子建也是一个十 分优秀的散文家。 《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全书分六辑,共 73 篇散文。自序是一首《致爱人》 的诗。 “你离去了/从此环绕我的河流/就是两条了……”这凄伤优美的歌, 仿佛 以里尔克式痛苦召唤人性复归神性的语言, 青铜般地唱起了序曲。 我把她写在第 一辑《春天最深切的怀念》里的篇章,视爲通过语言而进行的一种很内在的心灵 历险和疼痛。的确如此,迟子建在爱人出车祸去世后,经历了“最残酷、黑暗、 绝情”的日子。那日子尽管悲痛,但迟子建是坚强的。爲此,她有了对生命无常 的更深切的感悟和对亲人刻骨铭心的怀念。 当然除写爱人的篇章之外, 迟子建在 此书所涉及的题材颇广。其中有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对出访国外的随想,对小动 物的遐思,以及阅读札记和写给同行的印象记。通读全书,你会呼吸到一种大自 然与作者和谐之美的气息。比如:《中国北极的天象》、《女人与花朵》、《鲁 镇的黑夜与白天》等,既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自然万物的生长与变化,又 道出了人在大自然中沧海一粟的哲理。 迟子建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在写小说之余所写的散文,是真情的流露。 读者很容易用心灵去感觉、触摸、沟通和接近一个真实的她。她是孤独的,又是 安静的。她唯一的嗜好是创建精神之塔。她说:“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消蚀。” 迟子建写作就是渴望一种生命的超越, 一种整个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种寒冷 中的燃烧。她的长篇小说《满洲国》是这样,这部《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也是这 样。该书第二辑《时间怎样地行走》等 22 个短文,便是她写得非常有意思的文 章。所谓:“辞达而已矣”也。

《会唱歌的火炉》是一篇描述作者少年时代,在大兴安岭度过的时光。它让 读者跟随着他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拉柴火。“那里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 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只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 的水冬瓜树。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这篇散 文以大兴安岭寒冷的冬天爲背景,写出了在艰难生活中亲情的温暖。 文中说:“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 一堆枝桠,爲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的火焰,那画面格 外地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爲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 几个土豆藏到怀里, 带到山里来, 待父亲点起火后, 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 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也许 正是因爲小时候有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 迟子建的笔底便有了东北风景 的苍茫与壮美。 《木匠与画匠》是作者爱人去世后,装修新居时的随感。迟子建的散文大多 与童年生活有关,这篇也不例外。她说:“童年的时候,我觉得木匠是天底下最 幸福的人。我们那时用的家具,哪一个不是木匠亲手打出来的呢!想着木匠能让 椅子长腿,能让桌子镶上抽屉,就觉得他们是有道理牛气的。” 迟子建装修的新居我去过, 很有艺术品位。 那些从她家乡运来的樟子松软木, 做着地板和家具。 本色的喷漆, 看上去干净清爽。 迟子建是懂得生活艺术的女人。 她不仅文章写得好,画儿也画得好。在她家墙上的那几幅水粉画和油画,便是她 的绘画作品。 倘若你纵观迟子建的这本散文集,你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风光的融融暖意, 可以体会到一个艺术家、文学 家或思想家的成就最终都是孤独所取得的成就。 孤独的坚守, 才能创造精神 之塔。拿《庄子》的话形容,则是“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迟子建 正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坚守者。 因此在热闹的群体中, 她特别醒目地拥有了她自己。 【篇二: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 《迟子建散文》是前不久舍友推荐给我的。 以前高中时曾经听说过她, 就连扉页的照片也似曾相识一般, 感觉无比亲切。 迟的蜕变几乎有点传奇,十分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但又不完全是,因爲她本身就是一个具备了白天鹅所有素质的丑小鸭。当 有一天,她借着东风飞起来的时候,没有人怀疑她的能力。 她是在比我生活的北方小城还要北、还要小的地方走出来的一位优秀作家, 她生活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北极村。 对于北极村的了解, 大多原于最初的想 像,就像没见过海的人对大海的想像,没见过玉龙雪山而对雪山的想像那样,我 没有去过北极村,但那里的一切,似乎还好好的保存在最初的记忆中。

那里应该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处在冰雪期的, 那里的冬天应该有一望无际的皑 皑白雪, 那里的夏天应该有连绵不断的苍翠的原始森林, 那里就是中国北陲的一 个小村庄,寂寞而遥远。小村庄只有百十户人家,靠种地、猎鱼和伐木生活,家 家有院,户户相连。清晨,开始劳作,饭口时,又见炊烟。小村的人民就过着这 种平静而满足的生活。迟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度完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八十年代初期,迟考取了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从北极村中走了出来。在大兴 安岭地区,师范院校位于首府。所以,她的家庭应该是北极村里极让人羡慕的。 她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 文学院研究生班, 后一直在黑龙江作协工作, 至今以爲黑龙江作协的副会长。 所以,前文中之所以称她爲传奇,就是因爲她后来的成就。她不但读了研究 生,进入黑龙江作协,而且长居哈尔滨,因工作无数次出访他国,成爲推动黑土 地文化交流的工作者。迟先后出版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作品无法一 一细数,但她的倾心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茅盾(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 是茅盾)文学奖,这是她奉献给生活在北方的那群游猎民族最好的礼物。也是第 一部反应额尔古纳河原住民生活习性和民族文化的小说。 我始终认爲,一个心怀故乡,脚踏黑土,望眼亲情的人,无论有怎么样的文 学造诣,她所写出来的文字都是饱满的,她所歌唱的都是动听的,她所抒发的都 是最自然、最亲切、最朴实无华的。读迟的散文,从她的文字中,体会更多的是 一种北方人那种质朴的感情,对于黑土的热爱,对于苍茫雪原的落日,对于远山 近水的呼唤,对于风土人情的理解,对于生活之中的平淡与真善,都是那么的接 近于真实。我喜欢这种文字,没有矫情,没有暧昧,一切都娓娓动听。 散文中,无论是对异国风情的描写,还是对故乡山水的怀念,对奇异风情、 异国文化,对远山,对河流,对日落,和故乡窗前的河岸,对逝去的旧时光,都 是饱蘸着那一点无华的女人的风情去感怀一切。 书中, 无论是对自己内心的刨析 还是对身边事物的看法,迟都能以安祥的态度处之,我想,这和她从小生活的北 极村有极大的关系,那里的山水养育了这样的一个平静而安祥的人。 之所以这样喜爱她, 或许是因爲自己的私心。 我是那么渴求她把我带回到那 一片北国的风情之中。 或独行在昏黄的街灯下, 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抬起双手, 留一片晶莹在心间,回到少女时的心境,虽然漫冬寒冷,但内心充满了希望与热 情。 或某个夏天, 没有知了的北方盛夏, 与好友欢并肩而行, 说着天马行空的话, 恋恋不舍的分手各自回家。 这些小细节就像此时无处不在的雨水一样, 浸湿了我, 浸湿了我的世界。 写完上面的话,我依然是一个好学生。我按照导员的要求,对读完《迟子建 散文》而留下了一篇读后感。这样的阅读才是圆满的。以后,依然寻着此时的心 境,对那些给予我方向、照亮我心田的文章及一切,留下,我的读后感。 【篇三: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