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消毒.

合集下载

次氯酸钠消毒剂广泛用途

次氯酸钠消毒剂广泛用途

次氯酸钠消毒剂广泛用途:次氯酸钠消毒剂广泛用途:次氯酸钠(NaC1O)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医院污水、城市污水、工业循环水、化工环保废水、水产养殖、纸浆生产、家禽宰杀、室内空气、啤酒制造、食品加工、泳池水循环、器具洗涤等众多领域的杀菌、消毒、灭藻、剥泥、漂白、脱色、除臭、氧化、防腐、保鲜、抗霉、破氰、破酚等。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剂杀菌有以下优点:A、快速持久B、安全无毒C、广谱高效D、成本低廉E、不受PH值影响次氯酸钠灭菌消毒性能:次氯酸钠消毒剂可以灭杀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肝炎病毒、各种传染病毒菌等。

其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为:次氯酸钠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力,可有效地使氧化细胞内含琉基的酶,快速的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次氯酸钠的消毒能力和氧化能力远远超过氯气,不会像氯气那样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卤化物和三卤甲烷(致癌物质)。

能有效的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

次氯酸钠消毒剂具有无毒、无害、消毒后的水果、蔬菜不用清洗便可直接食用的众多优点。

次氯酸钠消毒剂的应用范围:1、各种场合下的生活、饮用、自来水的消毒;2、餐厅、宾馆、家庭、餐具卫生设施的灭菌消毒和空气环境消毒等。

3、食品、饮料厂、发酵工业的设备、管道、容器的最终灭菌消毒。

4、乳品厂、屠宰场的管道、设施及环境的灭菌处理;5、医院污水的灭菌消毒处理;6、游泳池、工业循环水、浴池水的灭菌消毒;7、医院、卫生、临床器械的消毒、灭菌、除臭的防霉处理;8、家庭、宾馆、饭店、水果蔬菜、鱼肉等食品的保鲜及最终淋洗消毒;9、配置各种口腔消毒液、除臭剂及创口清洗液等。

10、废水回用中的灭菌及脱臭;11、面粉与各种食品的漂白剂;12、造纸、印染行业的漂白药剂;13、电镀含氰废水的破氰处理、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工业徨冷却水的除藻灭菌处理;14、水产养殖方面用于杀藻灭菌、降低水质的有害毒素,改善养殖环境;15、植物、花卉种植行业用于杀霉菌、除害虫、改善土壤的酸碱成分,有利于植物生长。

次氯酸钠消毒优缺点

次氯酸钠消毒优缺点

次氯酸钠消毒优缺点
次氯酸钠是目前市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剂,很多家庭使用的消毒剂也是这种“氯”消毒剂。

这些“氯”消毒剂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其氧化作用、新生态氧作用、氯化作用对细菌的消灭效果都很明显,市场上最常见的次氯酸钠消毒产品为次氯酸钠消毒液即84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①84消毒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按比例稀释后方可使用,一般1000毫升水配比2-5毫升的84消毒液;
②不可把84消毒液和其他洗涤剂或消毒剂混合使用,可能会导致氯中毒;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对环境的危害小;
③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价格低廉。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导致消毒剂的效果降低;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容易造成深色的织物掉色;
③有腐蚀性,家庭中如果使用不小心容易造成事故意外的发生;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 、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 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药液用量消毒时间消毒对象余氯要求有效氯次氯酸钠饮用水(河、井、塘30min0.01-0.06ml/L1-6mg/L0.3-0.5mg/L水)50-200mg/L医院污水1-1.5h0.5-0.2ml/L4-8mg/L1700mg/L浸2h200-400 ml/L粪便20-40g/kg浸2h-40-50ml/L尿液4-5g/L1.5-3.0ml/L150-500mg/L 水-3.5min餐具茶具水3.0-5.0ml/L300-500mg/L 水便器2h-水呕吐物100-200ml/kg20-30g/kg-2h2h痰液100-1500ml/kg 10-15g/kg-喷洒、擦3.0-5.0ml/L-水300-500g/L墙壁宅表面拭水喷洒、擦3.0-5.0ml/L地面水300-500g/L-拭水1.5-3.0ml/L150-300mg/L 1h水浸制作冷饮用具-水1.0-10.0mg/L 吨10-100ml/ 水30min0.3-0.5mg/L游泳池水1.0-2.0ml/L水擦拭浸泡浴盆100-200mg/L水0.1-0.2ml/L浸2-3min水水果蔬菜10-20mg/L水0.1-1.5ml/L浸2-3min水牛奶瓶罐100-200mg/L 水。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等
微生物。

在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规程,以保证安全性和消毒效果。

下面就是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一、安全防护措施:
1. 戴手套、口罩和防护镜,以免溶液溅到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2. 操作过程中不要吸入次氯酸钠,以免引起呼吸道刺激和感染。

3. 避免与有机物接触,如皮革、木材等,以免产生反应。

4. 在使用次氯酸钠时,要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用。

5. 消毒处需保持通风良好。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消毒器具,将需要消毒的器具放入器皿中,
随后将使用的次氯酸钠片、粉末或液体溶解成适量的溶液。

2. 浸泡消毒:将消毒器具浸泡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间视
实际情况而定。

如需消毒器皿存放时间长,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3. 清洗器具: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器具前,要先使用清水将器
具清洗干净。

4. 等待消毒:浸泡消毒后,将器具取出并沥干,将其自然干燥
或用干净的柔软纸巾擦干净,然后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待消毒完成。

1。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一、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次氯酸钠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的场所和个人。

三、工具和材料1. 次氯酸钠2. 清洁布或纸巾3. 消毒器具(如喷雾器、擦拭布等)4. 手套和防护眼镜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泄漏应及时更换。

b. 安排好工作区域,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

c. 确保操作人员身穿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和防护眼镜。

2. 稀释次氯酸钠a. 将适量的次氯酸钠加入清水中,按照规定的浓度稀释。

b. 搅拌溶液,直至溶解均匀。

3. 清洁和准备消毒器具a. 使用清洁布或纸巾清洁消毒器具,并确保其干净。

b. 检查消毒器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腐蚀应及时更换。

4. 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a. 将稀释好的次氯酸钠装入消毒器具中。

b. 根据需要,使用喷雾器将次氯酸钠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确保完全覆盖。

c. 或者使用擦拭布蘸取次氯酸钠溶液,擦拭需要消毒的表面,确保充分湿润。

5. 处理和存放次氯酸钠a. 使用完毕后,如有余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应妥善处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b. 空的次氯酸钠包装物应当分类投放。

c. 保持次氯酸钠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戴上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溅入眼睛和皮肤。

2.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3. 严禁将次氯酸钠接触到有机物质或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爆炸或火灾。

4. 当使用喷雾器进行消毒时,应保持距离目标表面适当,避免吸入喷雾剂。

5. 使用完毕后,应将次氯酸钠消毒器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七、紧急处理措施1. 意外接触到次氯酸钠的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2. 意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立即就医。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卫生、医疗、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杀灭大量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然而,次氯酸钠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1. 安全操作:(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口罩、防护服和耐酸碱手套等。

(2)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确保操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减少吸入次氯酸钠气体的风险。

(3)正确稀释:根据使用的具体要求,按照指定比例稀释次氯酸钠溶液,避免使用过于浓度的溶液。

(4)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次氯酸钠与酸性物质(如醋、柠檬酸等)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应避免混合使用。

(5)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到次氯酸钠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发生眼镜接触,应立即就医。

2. 危害:(1)刺激性:次氯酸钠具有刺激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炎症、灼伤等。

因此,在接触次氯酸钠时应注意保护皮肤和眼睛。

(2)氧化性:次氯酸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有机物反应产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不应与易燃物质和可燃性物质接触。

(3)有毒气体:次氯酸钠与酸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如氯气等,对呼吸道和眼睛有严重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窒息和中毒。

(4)环境污染:次氯酸钠不易降解,如果大量泄漏或不当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5)与其他物质反应:次氯酸钠与某些物质如酰胺、醛、官能胺等反应会产生可燃物、爆炸物等危险物质。

综上所述,次氯酸钠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消毒和漂白。

然而,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稀释、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通风良好等安全操作措施。

还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此外,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有毒气体和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

如果发生不慎接触或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就医。

次氯酸钠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是次氯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达到消毒的目的。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主要是通过它水解成的次氯酸,次氯酸在分解成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

次氯酸钠与水的亲和性很好,同时能有效解决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气体消毒所存在的难溶于水而不易做到准确投加的技术困难,而且其跑、泄、漏、毒等安全隐患相对要更小,消毒效果更好、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害。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1)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1)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次氯酸钠是什么?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化学化合物,也被称为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水溶液或漂白水。

它通常以固体或液体形式存在,具有强氧化性和强消毒能力。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的消毒作用是通过其分解生成次氯酸(HOCl)和次氯离子(OCl-)来实现的。

次氯酸钠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以下反应:NaClO + H2O -> HOCl + Na+ + OH-次氯酸(HOCl)和次氯离子(OCl-)是常见的氧化剂,能够破坏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从而实现消毒的效果。

HOCl的消毒作用次氯酸(HOCl)是一种浅黄色的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能力。

它可以进入微生物的细胞,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内的核酸、蛋白质和酶等重要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HOCl可以通过与微生物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它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的泄漏和细菌的死亡。

此外,次氯酸也可以氧化微生物内的重要生物分子,如DNA和蛋白质,从而使细菌或病毒失去复制和生存的能力。

OCl-的消毒作用次氯离子(OCl-)是次氯酸钠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OCl-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细菌或病毒死亡。

OCl-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尤其在碱性条件下。

需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分解为次氯酸(HOCl),而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生成次氯离子(OCl-)。

次氯酸钠的应用范围次氯酸钠由于其良好的杀菌和消毒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食品行业:次氯酸钠被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消毒和清洁,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医疗领域:次氯酸钠用于医院、诊所和实验室等环境的消毒和杀菌,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水处理:次氯酸钠被用于自来水、游泳池水和废水处理等过程中的消毒,以保证水质的安全。

•公共场所:次氯酸钠用于公共场所的表面消毒,如地板、家具、洗手间等。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其主要消毒原理是次氯酸离子(ClO-)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中释放出一定
浓度的游离氯(Cl-)离子,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细菌
的细胞壁结构和代谢酶系统,从而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次氯酸钠消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次氯酸钠溶解:将适量的次氯酸钠加入水中,使其溶解成次氯酸钠水溶液。

2. 游离氯的释放:在溶解过程中,次氯酸钠会释放出游离氯离子。

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细菌结构。

3. 细菌杀灭:游离氯进入细菌细胞后,会破坏细菌的代谢酶系统,影响其正常代谢活动,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4. 残余氯的作用:消毒过程中,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游离氯除了杀灭细菌外,还能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异物和毒素,以提高消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钠消毒剂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的影响。

在使
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浓度、接触时间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

次氯酸钠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1. 引言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基本概念、化学性质、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

2.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定义和化学性质2.1 定义次氯酸钠消毒液,又称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含有次氯酸钠(NaClO)的水溶液。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可分解生成次氯酸(HClO),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2.2 化学性质次氯酸钠溶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化学式为NaClO。

次氯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

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钠可以分解为次氯酸和氯离子,其中次氯酸是消毒的活性成分。

3.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制备方法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电解法和化学合成法。

3.1 电解法电解法是通过电解次氯酸钠溶液来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电解槽和电解质溶液:将次氯酸钠溶液倒入电解槽中,添加适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以增加电导率。

2.设置电解电极:在电解槽中插入两根电极,其中一根为阳极(通常为金属钛或氧化铁电极),另一根为阴极(通常为钢铁电极)。

3.开始电解:通入电流,设置适当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

4.分离和收集产物:在电解过程中,次氯酸钠溶液会分解生成次氯酸和氯气。

次氯酸钠消毒液位于阳极区域,可以通过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3.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

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装置:将氯气通入反应室中,同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进行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3.分离和收集产物: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反应后可以通过分离和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4.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使用浓度:不同应用领域对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浓度要求不同,使用前需要了解所需浓度并严格遵守。

次氯酸钠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以下是它的使用方法:
1. 准备一个适当的容器,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次氯酸钠粉末慢慢倒入水中。

注意要按照正确的比例来使用,一般来说是每升水中加入约1克的次氯酸钠。

2. 搅拌容器,使次氯酸钠充分溶解在水中。

一般来说,需要在溶解完全之前搅拌几分钟。

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可以将溶液倒入浸泡或喷雾器中,然后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或区域进行处理。

4. 如果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可以使用拖把或喷雾器将溶液均匀地涂抹在地板或墙壁上,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

5. 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时,要注意用量控制,避免过度使用。

6. 使用后,可以用清水清洗被处理的物品或表面,以确保除去任何残留的次氯酸钠。

注意事项:
1. 次氯酸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使用时要保持通风良好。

2.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以免产生危险气体。

3. 次氯酸钠溶液对某些表面和材料可能具有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前应先测试一小块区域,以确保不会引起损坏。

4.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时,要遵循正确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眼镜和口罩,以防止溶液溅到皮肤、眼睛或口腔等部位,避免对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正确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对于消毒清洁是一种常用的选择。

次氯酸钠消毒用量计算公式

次氯酸钠消毒用量计算公式

次氯酸钠消毒用量计算公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

其消毒原理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蛋白质,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次氯酸钠消毒时,需要根据被消毒物的种类、大小和污染程度来确定消毒用量。

次氯酸钠的消毒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消毒用量(g)= 消毒浓度(mg/L)×消毒时间(min)×消毒物体积(L)。

其中,消毒浓度是指次氯酸钠的浓度,通常以mg/L为单位;消毒时间是指进行消毒的时间,通常以分钟为单位;消毒物体积是指被消毒物的体积,通常以升为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消毒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物体积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消毒浓度的选择应该根据被消毒物的污染程度和消毒的要求来确定,消毒时间则应该根据被消毒物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消毒物体积则是根据被消毒物的实际体积来确定。

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常见的次氯酸钠消毒浓度为500-1000mg/L,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消毒物体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进行次氯酸钠消毒时,首先需要确定被消毒物的种类和大小,然后根据消毒要求来确定消毒浓度和消毒时间,最后根据被消毒物的实际体积来计算消毒用量。

在食品加工和饮用水处理领域,次氯酸钠的消毒用量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消毒浓度为100-200mg/L,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消毒物体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浓度为5-10mg/L,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消毒物体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进行食品加工和饮用水处理时,同样需要根据被消毒物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消毒浓度和消毒时间,最后根据被消毒物的实际体积来计算消毒用量。

除了以上提到的应用领域,次氯酸钠还广泛应用于游泳池水处理、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

在进行次氯酸钠消毒时,需要严格按照消毒用量计算公式来确定消毒用量,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次氯酸钠消毒时,应该严格按照消毒用量计算公式来确定消毒用量,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消毒浓度和消毒时间。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成分的液体消毒液。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

并能灭活病毒。

常用于餐饮具、瓜果、一般物体表面、白色织物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
1.织物消毒;将白色衣物清洗干净后,浸泡到次氯酸消毒液中,作用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卫生手消毒;取本品约3ml于掌心,双手揉擦1分钟。

3.外科手消毒:用皂液将双手洗净擦干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作用3分钟,即可带无菌手套。

4.空气消毒:消除污染源,关闭门窗,将原液按5ml的用量,手持喷头朝向空中,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到右均匀喷雾,作用时间30分钟,作用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颗粒。

5.配合全自动气溶胶囊雾化器空气消毒;消毒污染源,室内有人的情况下将门窗适量开启,用专用全自动气溶胶囊雾化器雾化本品,雾化速率应小于2.5L/60min,连续对室内空气消毒不应超60分钟为宜。

6.硬质物体表面消毒;清洁后在距离10cm-20cm处直接喷洒即可,作用30分钟。

次氯酸消毒液注意事项
1.对氯过敏者慎用。

2.不能用于有人在的环境的空气消毒。

3.本品对铝和铜有轻度腐蚀作用,对碳钢有中度腐蚀作用,慎用。

4.密封,置于阴凉、透风、干燥处保存。

5.本产品必须密封存放,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性。

次氯酸钠消毒标准

次氯酸钠消毒标准

次氯酸钠消毒标准次氯酸钠可是个消毒的小能手呢。

咱们平常生活里啊,经常能听到它的名字。

说到次氯酸钠的消毒标准,这可有点讲究啦。

在不同的地方,它的标准就不太一样。

比如说在家庭环境里,如果是用来擦擦桌子、拖拖地消毒,浓度就不能太高。

一般来说呢,有效氯含量大概在500mg/L左右就挺合适的。

这个浓度就像是给那些细菌和病毒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能把它们都赶跑,又不会对咱们的家具啊、地板啊造成太大的损害。

要是浓度太高了,那可就像个莽撞的小怪兽,到处搞破坏,可能会把咱们的东西都弄得掉色或者有损坏呢。

再看看医院这种地方,那对次氯酸钠消毒标准的要求就更严格啦。

因为医院里到处都是病菌,而且还有很多抵抗力比较弱的病人呢。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氯含量可能就需要达到1000mg/L甚至更高。

这就像是给病菌们布下了一个超级强大的“天罗地网”,让它们根本没有办法逃脱,只能乖乖被消灭。

在食品加工的环境里,次氯酸钠也会被用来消毒。

不过这里可就更要小心啦,毕竟是和咱们吃的东西打交道呢。

它的浓度得严格控制,既要保证把那些有害的微生物都杀光光,又要确保不会有残留的次氯酸钠跑到食物里去。

这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地把握好平衡。

其实啊,不管是在哪里使用次氯酸钠消毒,都得按照标准来。

这就像是玩游戏得遵守游戏规则一样。

如果不按照标准,要么消毒效果不好,那些病菌就会在咱们身边偷偷笑,觉得咱们拿它们没办法;要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像前面说的对东西有损坏或者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所以呀,咱们要好好重视这个次氯酸钠的消毒标准,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保护咱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次氯酸钠消毒标准的事儿,这可是关系到咱们生活的大事儿呢。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任务一样,次氯酸钠的消毒标准也有它自己的任务,那就是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浓度,把病菌都打败,让咱们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生活。

次氯酸钠消毒方程式

次氯酸钠消毒方程式

次氯酸钠消毒方程式一、次氯酸钠(NaClO)是主要的消毒剂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中可以产生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抗微生物性能。

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防疫等领域。

二、次氯酸钠消毒方程式的反应过程在这个反应中,次氯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次氯酸(HClO):NaClO + H2O → NaOH + HClO三、氢氧化钠(NaOH)的作用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它能够帮助次氯酸保持稳定,并增强其消毒能力。

在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从而杀死它们。

四、次氯酸(HClO)的作用次氯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它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从而杀死它们。

同时,次氯酸还可以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和蛋白质,从而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五、整个反应过程的循环性整个反应过程可以循环进行,因此可以连续不断地产生次氯酸(HClO),从而持续消毒。

在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次氯酸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实现消毒效果的持久性和持续性。

六、次氯酸钠消毒的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从而杀死它们。

生成的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可以破坏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杀死它们。

此外,次氯酸钠消毒的反应方程式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更快地进行,因此可以在较低的pH值下使用。

同时,它也是一种环保的消毒方法,因为它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实际应用场景次氯酸钠消毒的反应方程式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水产养殖、医院和诊所等卫生设施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这些场合中,次氯酸钠都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综上所述,次氯酸钠消毒是一种高效、环保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消毒方法。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摘要:
1. 次氯酸钠的定义和用途
2. 次氯酸钠的杀菌原理
3.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4. 次氯酸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次氯酸钠的注意事项
正文: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被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游泳池的消毒,家庭的卫生消毒等。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DNA,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的效果。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是与其浓度有关的。

一般来说,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的效果越好。

在实验室条件下,次氯酸钠浓度为100mg/L 时,可以杀灭99% 的细菌。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次氯酸钠浓度为200-500mg/L,可以杀灭几乎所有的细菌。

次氯酸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次氯酸钠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在游泳池的消毒中,次氯酸钠可以有效地杀灭游泳池中的细菌和病毒,保护游泳者的健康。

在家庭的卫生消毒中,次氯酸钠可以被用来清洁厨房、卫生间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在使用次氯酸钠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应该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其次,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应该避免与皮肤
和眼睛直接接触。

最后,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是同时也越危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浓度的控制。

总的来说,次氯酸钠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被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游泳池的消毒,家庭的卫生消毒等。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正确的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安全操作要点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次氯酸钠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1.2 避免混合使用:次氯酸钠与其他化学品如酸性物质、氨类化合物等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应避免混合使用。

1.3 防止误食: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应将其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以防止误食。

二、正确稀释方法2.1 确定浓度要求: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和要求,确定次氯酸钠的稀释浓度,一般为1000ppm。

2.2 按比例稀释:将指定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适量清水中,按照比例稀释至所需浓度。

2.3 搅拌均匀: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需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消毒效果均匀。

三、正确施用方法3.1 喷洒消毒:将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装入喷雾器中,均匀喷洒在消毒对象表面,保持一定湿润时间。

3.2 擦拭消毒:使用浸湿次氯酸钠溶液的清洁布或海绵,对消毒对象表面进行擦拭,确保每个角落都被消毒。

3.3 等待干燥:消毒完成后,让消毒对象自然晾干,不要用水冲洗,以保持消毒效果。

四、正确处理废液4.1 废液处理:次氯酸钠溶液在使用后属于废液,应按照当地环保法规进行处理,不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4.2 中和处理:可以使用中和剂中和废液中的次氯酸钠,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4.3 定期清洁:消毒器具和容器应定期清洁,避免次氯酸钠残留导致交叉污染。

五、存储注意事项5.1 避光存储:次氯酸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其失效。

5.2 隔离存放:次氯酸钠应与食品、饮料等物品隔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次氯酸钠的存储条件和有效期,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结语:遵循正确的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不仅可以确保消毒效果,还可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务必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做到安全、准确、高效。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说明
1、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双氧水、臭氧等药剂和方式,此外还有碘水、高价氧化水、紫外线消毒等一些手段。

在所有的消毒剂中,尽管氯气最为经济,但是,由于氯气运输、管储方面的不安全;而且在投加上气体同水体的溶解性较低,氯气瓶气压不断变化,存在投加计量不够准确的问题;加之,氯气等气体的极强扩散性对环境存在毒害作用,游离氯的高活性同许多有机物容易形成诸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恶因等一类致癌的氯代有机化合物,造成环境的第二次污染,故而,取消液氯的主张越来越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国外,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相当限制氯气的使用,尤其是公用场所和自来水厂主要以使用次氯酸钠液体来进行消毒。

氯气主要用于大型污水处理中最后的尾水排放消毒。

众所周知,次氯酸钠液是一种非天然存在的强氧化剂。

它的杀菌效力比氯气更强,属于真正高效、广谱、安全的強力灭菌、杀病毒药剂。

已经广泛用于包括自来水、中水、工业循环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等各种水体的消毒和防疫消杀。

同其他消毒剂相比较,次氯酸钠液非常具有优势。

它清澈透明,互溶于水,彻底解决了象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气体消毒剂所存在的难溶于水而不易做到准确投加的技术困难,消除了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时常具有的跑、泄、漏、毒等安全隐患,消毒中不产生有害健康和损害环境的副反应物,也没有漂白粉使用中带来的许多沉淀物。

正因为有这些特性,所以,它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产生第二次污染,还可以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但是,由于次氯酸钠液不易久存(有效时间大约为一年),加之从工厂采购需大量容器,运输繁琐不便,而且工业品存在一些杂质,溶液浓度高也更容易挥发,因此,次氯酸钠多以发生器现场制备的方式来生产,以便满足配比投加的需要。

单就次氯酸钠发生器来说,国家已于1990 年1 月12 日发布了GB 12176-1990 准。

是一种已经国家标认可、技术非常成熟、工作十分稳定、并有权威资料可查询的产品。

诸多实际应用已经证明,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一种运行成本很低、药物投加准确、消毒效果极佳的设备。

目前,次氯酸钠发生器作为一种安全实效的常规水处理设备已引起全社会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次氯酸钠发生器1、工作原理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一套由低浓度食盐水通过通电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以后生成次氯酸钠溶液的装置。

其总反应表达如下:NaCl + H 20 T NaCIO + H 2 f电极反应:阳极:2CI - - 2e t CI 2阴极:2H + + 2e t H 2溶液反应:2NaOH + CI 2 t NaCI + NaCIO + H 2O2、组成结构说明1、“啄木鸟”消毒液发生器采用了先进的电脑智能控制电源及特殊材料涂层钛电极,电解槽采用耐强酸碱的全塑材料制成。

2、采用一体化设计及微电脑精密控制,具有自动检测,语音提示功能,电解过程控制采用四级自动定时。

外观采用美学设计,结构更加合理、紧凑,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许可证。

整机可灵活移动,方便用户生产使用。

3、生产工艺简单、投入少、见效快。

用水和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交流220V 电源,取材方便,生产简单。

消毒液产量稳定、产量高,产品使用寿命长。

3、QZX50理发生器设备安装(详情见产品使用说明书)1、环境要求(1)QZX50L消毒液发生器应放置于通风、干燥、面积大于10平方米的室内;(2)室内220V交流电负载能力大于3000W且有漏电保护装置;( 3)室内有供水接头及排污口,有窗户或通风口。

2、电源连接3、进水管的连接4、冷却水管的连接5、排气管的连接6、溢水管的连接7、消毒液制取、存放安装图8、操作步骤(十步法)三、次氯酸钠的消毒及氧化原理次氯酸钠的灭菌杀病毒原理大致有如下三种作用方式:大家都知道,次氯酸钠消杀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 ,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

其实,氯气消毒的原理也主要是以产生出次氯酸,然后释放出新生态氧[O] 的方式。

根据化学测定,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NaCIO + H 20 = HCIO + NaOHHCIO T HCI + [0]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 R + HCIO t R 2NCI + H 2O同时,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此外,次氯酸钠还能够分解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上所残存的微量农药。

绝大多数农药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次氯酸钠所释放出来的新态氧能氧化分解掉这些物质。

这无疑对现代农业、果蔬包装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还有值得肯定的是,由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象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游离氯而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也不象臭氧那样只要空气中存在很微弱的量(0.001mg/m 3)便会对生命造成损伤和毒害;而且,还不会象氯气同水反应会最后形成盐酸那样,对金属管道造成严重腐蚀。

四、设备运行成本1、运行成本综合成本合计:盐4元+电2元+水0.08 元=6.08 元每生产50 公斤消毒液需成本6.08 元,生产1000 公斤消毒液需成本:(1000/50 )*6.08=121.60 元2、游泳池水消毒根据国家对游泳池水质的规定,余氯量必须达到0.3--1.0PPM ,这样,游泳池按每吨水4—5 克有效氯投加,因此,1公斤有效氯可消毒1000/4.5 = 222 吨游泳池水。

水量在2000 吨的游泳馆,需选用一套产有效氯量为1000 克/小时的中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如人流量大的场馆需选用产有效氯量为1500 克/ 小时型号)。

设备按全年运行320天计算,每年运行成本费用大约为一万五千元左右。

3、自来水消毒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的消毒液消毒,运行费用和氯气不相上下。

改造自来水液氯消毒为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次氯酸钠液消毒,在运行成本并不上涨的情况下,其不仅安全实用,而且也省去了购置和运输氯气等繁杂工序。

从具体实践中得出的成本考核来看,含1公斤有效氯的次氯酸钠可投加1000/1 = 1000吨水(自来水常加药量按有效氯1克/吨左右,最大投加量按有效氯1.5 克/ 吨)。

如此,则每吨水的投资为:6.89 - 1000 = 0.0069 元使用一套产有效氯量为1000 克/小时的中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如果按每天工作8 小时计算,每天可处理自来水量为8X 1000=8000吨,每天运行成本费用为:8 X 1 X 6.89 = 55.12 元设备每年运行成本费用为:55.12 X 365 = 20118.8 元4、专业养殖、餐饮业等防疫消杀每小时生产100 公斤含有效氯1%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可选产有效氯量1000 克/ 小时的设备。

设备可以随用随开,根据用药量自定设备的使用时间。

拿200 至5000 平方米面积的小型规模养殖场为例,仅每小时产有效氯500 克/ 小时以下型号的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就足够使用。

例如,环境消杀中使用 1 公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尚需配兑50—100 倍量的清水,可消毒100 平方米以上,成本仅为1 公斤有效氯生成成本(5.5 元)的1%,即6分钱左右。

产有效氯为500克/小时的设备工作1小时可消毒面积为1000 平方米。

多年来,一直沿用该设备产生的药液依照1:600 配比清水,用于禽畜等饮水消毒方面;并视环境情况可按1 :100 或150 左右配比清水用于带禽喷雾畜消毒。

5、医院和畜禽加工厂污水处理根据污水水量,国家规定按照每吨污水25—30克有效氯进行投加。

一般每天100至150 吨流量的污水,需要选择设备每小时生产有效氯量为500 克的次氯酸钠发生器一台。

设备运行过程中,每吨污水的处理费用为:5.5 X 4.5 - 150 = 0 .165元。

如果污水水量较大,则可选用更高产药量的设备。

6、工业污水高级氧化处理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的次氯酸钠液可用于工业废水高级氧化处理,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能有效分解含氰废水、高氮氨废水、各种高色度废水、印染制革废水、电镀废水等难以通过生物氧化处理的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迅速破坏几乎所有有机物分子的稳定结构,使之转变为完全无害的无机物或是易于生化的有机物质。

一般来讲,次氯酸钠投放量需要根据污水中COD含量的大小确定。

同湿式氧化法处理相比较,节省成本费用十分显著。

仅是湿式氧化法处理成本的20 —30%。

就管理而言,由于设备具有使用安全、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的特点,一套中小型的设备一人管理,但无需专门照看即可。

五、售后服务本公司长期专业从事于水处理工程安装,以及水处理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公司产品主要以生产和经营次氯酸钠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空气净化器、游泳池设备等系列产品为主,质量领先国际同行业,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我公司始终坚持“技术为先,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服务至善”为宗旨的经营原则,广交国内外各界朋友。

凡购买我公司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国内客户,自安装调试完成之日起,均享有一年免费保修服务。

一年后,我公司承担维修服务,如有拆换配件,只收取成本费用。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我公司在设备安装期间,并对使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同时,我公司每年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回访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