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分析
浅谈C20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应用与行业现状分析
浅谈C20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应用与行业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工程案例分析,介绍了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取,设计和步骤,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中生产运输该注意的事项。
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合计;现状分析;生产运输;施工养护【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6-0026-031.前言住建部2014年10月编制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据海西晨报记者报道,厦门建设海绵城市获国家连续三年每年4亿专项补助资金。
计划在海沧马銮湾片区以及翔安新城南部区域试点建设“城市海绵”让城市道路拥有像海绵一样的蓄水能力,并强化城市渗水能力,净化城市水资源。
传统的城市规划及设计习惯于将地面降雨尽快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城市道路也几乎被水泥、柏油、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等不透水的地面所覆盖。
不仅阻隔了雨水向地下土壤的渗透,也极大的浪费了雨水资源。
行业现状分析:无砂透水混凝土属于特种混凝土,传统施工都是以现场搅拌形式进行。
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工地现场搅拌的现象也几乎消失。
住建部于2015年新颁布实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不在分等级,承包工程范围从原来的可以生产C60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放宽到可以生产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
这也预示着无砂透水混凝土作为特制品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也可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对市场进行销售。
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生产没有特殊性,属于非常简单的加工。
虽然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但可以通过分期付款购买设备,而且建设周期也短,一般建一条生产线2-3月,其它行业的投资者很容易进入。
我市属于河南周口地区的一个县级市级别城市,近几年来,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出现“井喷”势头,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一家到2016年底迅速增长到近20家。
议搅拌站中预拌混凝土试验技术分析
2 8・
2 0 1 3 年 第 4期
第3 9卷 总 第 1 7 4期
2 0 1 3 年 8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0 1 1 . 2 0 1 3 . 0 4 . 0 1 3
议搅 拌 站 中预 拌 混 凝 土试 验 技 术 分 析
( 5 )由于试验 室都是在材 料固定 的前 提下获得 的配方 ,
所 以不存在计 量 、人为 、设备 功率 以及 材料温 度等 方面 的
的强度控制就必须在搅拌 站预拌 混凝 土时 采用相 关 的试 验 技术进 行控 制 。同时 ,由于现 阶段 的工 程建设 项 目较 多 , 搅拌站 常常会接 到 突发的混 凝土 供应需 求 ,有些 用户 急需 某一强 度等级 的混凝土进 行施 工 ,在这 种情况 下 ,预拌 混 凝 土试 验技术 的重要 性就 凸显 出来 ,通过试 验能 够有 效控 制混凝 土的预拌 质量 , 进 而满 足用 户的使用要求 。
拌之前 ,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原材 料的质量进行 控制 。 ①搅拌站 在预 拌混 凝 土时 使用 的 主要 原材 料包 括 :水 泥 、 碎石 、砂 、拌合用 水 、粉煤 灰 、减 水 剂 、矿渣 粉等 等 。当
原材料进 场时 ,应 当 由试 验室 和物资 采购部 门联合 对其 质 量进 行控 制 ,对 于存 在质量 问题 的材料 坚决不 予接 收 ,更
( 3 )必 须严格按 照混凝土 配合 比设 计规范 的要求 对 配
强度会经过一个 发展 过程 ,根据 G B 5 0 1 0 7— 2 0 1 0 ( 混凝 土强 度检验 评定标准 ) 中的有关规定 ,对混凝土构件强 度的评定 应当采用标准强 度 ,即按 照标 准方法 制作 的试件 在符 合规 定要求的前提下 ,养护至混凝土 2 8 d龄期 时 ,根据标 准的
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程
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程1. 引言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目的是确保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符合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并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2. 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应包括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生产部门负责具体的生产操作,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支持和研发工作。
2.2 质量管理制度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等内容。
3. 原材料管理3.1 水泥管理水泥是预拌混凝土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管理。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水泥进行分类、质量检验和储存管理,并按照需求进行订购和供应。
3.2 骨料管理骨料是预拌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骨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骨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3 外加剂管理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重要辅助材料。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外加剂进行质量检验和管理,确保外加剂的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并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4. 设备管理预拌混凝土生产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和维护。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生产过程管理5.1 生产计划管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生产计划应详细说明生产任务、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并与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协调。
5.2 生产操作管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生产操作程序,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可控性。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最新版】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定义:水泥、集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经搅拌站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商品混凝土工艺流程:原材料贮备管理--销售人员签订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营销部门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生产部下达生产任务单--试验室下达配合比通知单--原材料组织供应--设备检查和试运转--供货组织--生产内调下达生产指令--生产--签发运输单--运输--发货单签字确认和存档--施工现场信息的反馈--现场配合和督促--完成生产任务。
商品混凝土工艺流程解析:(一)原材料贮备管理(1)预拌混凝土所用各项原材料是确保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所用各项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和企业标准,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是生产优质商品混凝土的关键,这就首先要求材料采购、保管人员、实验人员必须懂技术会管理对各种原材料企业标准性能保管方法应熟知。
(2)所有应用的原材料应进行厂家优选,实地考察,选质量稳定的正式厂家,应基本固定厂家,相对稳定,最忌频繁更换(特殊情况除外),相对固定厂家的益处是对其质量心中有数,产品稳定混凝土生产也不易出现波动、质量问题。
材料进场后应建立台帐,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便于分析、判断原因,分批分型号规格堆放,材料标识清楚。
(3)加大原材料检验力度,制定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达不到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的原材料予以退货。
(4)原材料筒仓管理程序:不同规格的砂石应分仓堆放,并作醒目的标志,指明原料的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
材料部门负责对砂石料仓统一编号,分别通知试验室、中控室、铲车上料员,并配合以上人员共同确定配料称上的仓号,以及各材料的存储情况;水泥、粉煤灰、超细粉等粉状料的每个筒仓应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其存放的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存货量等。
每个筒仓的进口应加锁,并由专人负责进料管理,并填写开仓记录,防止进料过程中发生错误,造成质量事故。
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规程
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在工厂里生产并运输到工地现场使用的混凝土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优异的耐久性和较好的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的规程:一、材料控制1.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按照要求进行抽样检验,严格控制水泥的品质。
2.骨料:骨料应满足相关标准,骨料应洁净、无腐蚀性,控制骨料的粒径和含泥量。
3.粉煤灰:粉煤灰应具有活性,含量符合要求,保证粉煤灰的品质。
4.外加剂: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按照要求进行试验,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入比例。
二、配合比设计1.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设计配合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等参数。
2.配合比设计应进行试验检验,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三、生产工艺控制1.搅拌设备: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设备应保持清洁,搅拌时间和速度应符合要求。
2.搅拌过程:混凝土搅拌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确保混凝土配合均匀。
3.运输过程:预拌混凝土运输应尽量缩短时间,避免混凝土失去流动性。
四、施工质量控制1.模板安装: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尺寸的准确性。
2.浇筑过程: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浇筑,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足够的湿润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质量检验与验收1.混凝土强度检验: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进行强度试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质量验收: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包括裂缝、空鼓、孔洞等问题的排查。
3.验收标准:对混凝土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希望施工单位和生产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预拌混凝土工程质量。
新形势下预拌混凝土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0引言混凝土是目前建筑行业用途最广的大宗材料,在工程领域发挥着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而高性能混凝土是建立在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两大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组分新型建筑材料。
随着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增长空间。
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拌合站及现场控制水平。
除原材料质量波动的因素外,对混凝土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外加剂性能。
施工单位、商混站混凝土性能不佳时,自己调整的空间很小,仅仅是对砂率、碎石级配、减水剂用量或用水量进行简单的调整,混凝土性能始终达不到满意的状态,只有联合减水剂厂家来进行调整,方能达到施工要求的相关性能。
通常,图纸会明确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相关要求,在进行不大修的情况下,混凝土使用寿命为100年,也有明确的混凝土耐久性规范,规定了具体的检测参数、指标。
为提高各行业混凝土的质量,在以上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解决混凝土质量隐患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1新形势下预拌混凝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预拌混凝土存在以下技术难题:①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各等级混凝土密度设计不正确、碎石最大粒径选择错误、水胶比混乱、用大砂率增加包裹、碎石级配比例选择不当导致混凝土未形成填充结构、从业人员对掺合料作用机理及对混凝土的影响认识不深入或过分夸大其作用导致掺量不正确)。
②工作性差(混凝土泌黄浆、泌白浆、油和碳颗粒析出、不挂浆、泌水、板结、抓底、无包裹、粘性差、含气量控制不准确,气损大,保坍困难等)。
③施工困难(断桩、泵送困难、流动性差、振捣困难、坍损大、二次加水、浮浆厚、乱加增稠剂导致气排不出等)。
④力学性能差(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浆体强度不足、浆和骨料结合面粘结力差、骨架结构破坏异常)。
⑤实体工程外观差(“泛砂”漏骨料、泛白、泛黄、泛黑、鱼鳞纹等)。
要解决以上混凝土技术难题,必须从原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减水剂复配、现场混凝土分析与调整等方面提升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理论水平,提高现场解决混凝土问题的综合能力。
预拌混凝土施工
预拌混凝土施工1 材料要求1.1 混凝土拌合物原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程、相应材料标准及工程施工技术合同的要求。
1.2水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或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宜选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对于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进场时进行复检的项目及复检批量的划分应按标准规定执行。
1.3骨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骨料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及其它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对进场骨料应按规定按批进行复验,对同一骨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并且质量稳定的骨料,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在对骨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2 砂宜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对于C60及以上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对于C25和C25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其含量可予以放宽,含泥量不应大于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3 石宜用碎石或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含泥量可提高为1.5%,对于C60及以上的混凝土,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8%,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对于C25和C25以下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其含量可予以放宽,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25%,含泥量不应大于2%,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7%。
1.4 民用建筑工程使用的砂、石、水泥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1.5拌合水宜选用饮用水。
当采取其他水源时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规定。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福建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福建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搅拌制备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的施工材料。
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在福建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福建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在福建省的制定背景1.1 预拌混凝土在福建省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福建省各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需求量逐年增加。
作为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预拌混凝土因其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各类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因此,对于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成为当务之急。
1.2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制定需求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类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推陈出新,在生产、运输、浇筑等环节中不断探索创新。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环节缺乏规范等。
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
1.3 预拌混合物行业占有率增长迅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在福建省各地区预制构件需求逐渐增大。
而作为预制构件生产中重要原材料之一的预拌混合物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技术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
二、福建省预拌混合物行业现状分析1.1福州市场情况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其在过去十年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逐年增大,这无疑对相关原材料如水泥、骨料等需求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福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已开始加大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并对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1.2厦门市场情况相较于其他地区,厦门市场较早进入规范化轨道。
部分企业产品已经通过国家相关认证,企业间相互印证以及产学研结合也较早实践。
预拌混凝土情况汇报
预拌混凝土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我对公司目前的预拌混凝土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生产情况。
近期,公司预拌混凝土生产量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
我们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原材料的把控和管理,确保了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对每一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抽样检验。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我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市场反馈。
目前,公司的预拌混凝土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市场渠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四、技术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我们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工艺,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未来展望。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预拌混凝土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模式,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公司的预拌混凝土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合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局面。
谨此汇报,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此致。
敬礼。
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
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 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并应保持 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注: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高在3米之内,可直接在柱顶下料,超过3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通或在模板 侧面开孔安装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米,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 帽下面,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 实,在继续浇筑。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采用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即先浇 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段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
砼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内容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三、工程使用阶段的检查维护要点
第一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一、材料
1、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的有关规定。
2、粗骨料宜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洁净碎石或卵石,并符合下列规定: 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 间距的3/4;对实心混凝土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应超 过40mm;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粒级,也可用单粒规定: 1)、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捣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 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2)、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 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在冒气泡时,应结束该部位振捣; 3)、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50%,振捣插点间距不应 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4倍; 10、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板振动器振捣应覆盖振捣平面边角; 2)、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应覆盖已振实部分混凝土边缘;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1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此外,过低的砂率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与保水性变差,易发生离析、泌水现象。
预 拌 混 凝 土 技 术 保 证 措 施
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及技术保证措施商品混凝土属于一种商品,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从预拌出厂直至浇灌到建筑构件的模板中去整个过程中,影响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为了保证我公司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成功的在工程中应用,我们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控制、搅拌及运输和泵送制定了一整套技术保证措施,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指标。
一、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为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对配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均进行进场复验,保证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
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试验,经试验合格,方可用以拌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
对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掺合料按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分仓存放,并作好记录和标识以防混用;同时采用茼仓贮存,有效的防止了结块和污染。
所用粗、细骨料分别堆放,按品种规格分开,并有明显的标志牌,以免混杂和污染。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所用原材料的性能及用户对混凝土不同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经试验室试配及调整,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指标进行,如对混凝土有其它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还进行了相应项目的试验验证,从而从技术准备上保证了混凝土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试验室根据常用的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
在使用过程中,再根据原材料的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
在下列情况时,则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a重要工程或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b所用原材料的产地、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时;c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有变化时;d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六个月以上时。
三、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指定的材料进行配料。
2023年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是指通过工厂生产的混凝土,按照标准比例预先配制好,运输至工程现场直接进行施工的一种建筑材料。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建筑材料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现状。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领域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不断扩大。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混凝土行业总量为2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
其中,预拌品混凝土产量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
二、品牌竞争激烈目前,我国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
大型企业和地方品牌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同时还有不少小型企业企图通过低价的手段和其他营销手段,进行品牌推广。
因此,做好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型企业在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产品品质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小型企业则具有一定的市场渗透能力和灵活性,通过地区市场的拓展来获取市场份额。
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单位生产能力及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方式。
企业不断加强工艺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成套设备和技术。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也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四、发展方向与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有必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未来需要在绿色环保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投资。
同时,通过创新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能力和综合运营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dbjt 13-42-2023《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dbjt 13-42-2023《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1. 引言1.1 概述预拌混凝土是指在专门的搅拌站进行生产和加工后供应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
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推动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介绍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并强调《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接下来,文章将重点探讨当前预拌混凝土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将介绍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包括绿色环保型预拌混凝土技术、新型添加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以及高性能预拌混凝土技术与施工控制方面的进展。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估,我们将展示预拌混凝土在住宅建筑和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并探讨通过预制构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的案例研究。
文章最后将给出结论总结,并对未来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分析《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深入探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同时,通过对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研究,评估预拌混凝土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或混凝土工厂中将水泥、骨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制成的混凝土,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的一种材料。
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具有优质、高效、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
2.2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的重要性: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统一规范预拌混凝土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合理掺配或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出现。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混凝土问题概述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存在着许多问题,常见的混凝土问题主要为裂缝问题、麻面问题、钢筋裸露问题、蜂窝孔洞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进一步体现,从而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以下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
1、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通存在而又難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一些裂缝看似细小却潜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或是造成工程渗漏,影响正常使用,亦或是其不断的扩大,可能会危及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成为结构破坏的先兆。
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混凝土立模和振捣方面存在不足,洒水养护工作不到位等,但无论何种因素,都威胁着整个工程的安全。
2、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施工后常会发现麻面的现象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外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是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润或湿润程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没有捣实、过早拆模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的麻面现象。
导致了建筑物出现缺浆以及表面不光滑等问题出现,对建筑工程整体效果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混凝土蜂窝、孔洞。
混凝土的蜂窝孔洞现象也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
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正确、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搅拌的不均匀、混凝土没有捣实等这些技术问题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就会影响建筑的外观,也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4、钢筋裸露问题。
钢筋裸露也是影响建筑外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即混凝土露筋,其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环节,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钢筋露筋。
二、探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1、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配制混凝土1.1控制原材料质量。
若要确保合理配制的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在配制混凝土之前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优质水泥、洁净的水、矿物混合料、粗骨料、细骨料、外加的添加剂等。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三篇)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由于预拌混凝土的最终质量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检验,因此其质量控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
混凝土质量的过程控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培养一支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质检队伍。
这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
任何一家混凝土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强硬的质检员队伍,就很难对混凝土质量实施有效控制。
充分发挥试验在日常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原材料的批量试验必须认真进行,同时应定期进行生产现场取样的混凝土试拌,通过试拌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等,同时,试拌后留置l天、3天、7天、28天试件,观察凝结时间和测试混凝土各龄期强度。
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原材料的选择过程是结合企业和工程特点进行质量初步控制的过程,是混疑土质量控制的前提。
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
原材料性能试验尽管能够全面了解原材料的品质,但多数试验项目由于其试验周期和时间较长,不适于进站检验,因此,企业应针对具体情况和各种材料的特点,以及供应商的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进站检验措施。
1.砂石进场检验a.分清责任:进站目测由收料员负责,抽检由质检员负责。
b.目测:收料员对进站的砂石料进行逐车目测,合格后方可领位卸料。
目测内容:含泥量、细度、级配、杂物、含水率(含石量)等。
有明显不合格项,直接退货,有怀疑时应取样送试验室,试验结果出来后由相关领导进行处理。
c.质检员抽检:质检员抽检应在砂石堆场进行,抽检的内容和方法同上。
2.掺合料进站检验a.分清责任:收料员负责逐车检验,试验员或质检员逐车进行掺合料部分性能试验。
b.收料员应逐车核对掺合料的随车资料,对比检验颜色变化,没有明显问题时,通知试验员或质检员进行有关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后方可领位卸料。
3.水泥进站检验a.分清责任:仅由收料员负责逐车检验,质检员不参与水泥进站检验。
b.收料员应逐车核对水泥的随车资料,测量水泥温度,合格后领位卸料,否则应通知试验室,并由相关领导处理。
对水泥的进站检验应重点放在测量水泥温度上,因为水泥厂在供应紧张时,水泥的出厂温度往往很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性能。
高温天气下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
高温天气下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摘要]本文针对南方地区炎热夏季高温气候条件对预拌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分析了高温天气对混凝土生产与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因素。
在高温天气下的混凝土施工,通过有效控制原材料选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温度、改善混凝土浇注质量、温度监控及养护等方面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实施,能够确保高温天气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和质量。
[关键词]高温天气;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0 前言我国幅员辽阔,江南各省每年的6~9 月平均气温高于25℃,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黑色”四个月,即使在全年月平均气温低于25℃ 的北方各地,由于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在夏季以及春夏、夏秋之交也常出现太阳曝晒、干燥、多风、多尘等恶劣条件,故都存在夏季施工问题。
在这高温季节里,混凝土受较高的外界温度、较低的相对湿度、较大的风速、昼夜较大的温差、超强的阳光照射等影响,新浇筑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干燥快、凝结速度快、强度降低、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
因此高温天气下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本文就从高温季节南方混凝土生产所用原材料、优化配合比、拌制和运输、控制拌合物温度、改善混凝土浇注质量、加强养护等方面进行讨论,并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方案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1 高温天气的定义高温天气不仅仅是指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而是下述情形的任意组合:(1)高的外界环境温度;(2)低的相对湿度;(3)较大风速;(4)强的阳光照射。
2 高温天气下施工对预拌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分析高温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不仅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而且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后期的耐久性能带来不利后果。
若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温度高气泡易挥发,降低其含气量,且变得不稳定,空气量难于控制,使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变得较为困难。
如果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导致混凝土脱水将影响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那些高楼大厦、桥梁道路,不管是城市的天际线还是偏远小镇的建筑,总是那么坚固耐用?它们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不起眼却非常关键的“幕后英雄”——预拌混凝土。
简单说,预拌混凝土就是在工厂里预先搅拌好各种原材料,确保它们在运输到施工现场时,质量已经达到了标准,减少了现场混合的麻烦。
要知道,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耐用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预拌混凝土更是不可或缺。
你想啊,过去咱们施工现场都是一堆堆沙子、石子、灰和水,现场搅拌,搞不好比例不对,混合得不均匀,最后做出来的混凝土根本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时间一长,施工周期就拖延,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而预拌混凝土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它让现场施工更加高效,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整体施工的速度,大家不用再担心搅拌不均,反而能省下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不过,预拌混凝土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回想一下,早在20世纪初,混凝土的应用就已经开始在建筑行业崭露头角。
但那时候的技术可没现在这么先进,混凝土的生产还是比较原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大家都知道,人口激增,城市扩展,基础设施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时候,预拌混凝土应运而生,迅速被建筑行业接受并广泛应用。
因为它不仅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还能大大缩短建设周期,节省人工成本,最关键的是能够避免现场混合时那些“打乱”的问题,真是一箭三雕!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
那种“一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混凝土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调配成不同的配方,从普通的住宅楼到复杂的桥梁、高速公路,甚至是地下隧道,预拌混凝土都能根据工程的需要来量身定制。
你看,这就像是做饭,一道菜,配方不同,做出来的味道也各异。
预拌混凝土就是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精准控制每一项原材料的比例,确保每一批混凝土都能达到标准。
混凝土供应方式介绍2024
引言:混凝土供应方式是指供应商向建筑工地提供混凝土的方式。
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的质量和供应方式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供应方式的第二部分,分为5个大点进行阐述。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各种混凝土供应方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合适的供应方式。
概述:在建筑工地,混凝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通常用于混凝土结构、地基和道路等工程中。
因此,混凝土供应方式的选择对于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混凝土供应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帮助读者在选择供应方式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正文内容:1.自拌混凝土供应方式1.1简述自拌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1.2自拌混凝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1.3自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1.4自拌混凝土的适用范围和工程案例1.5自拌混凝土供应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前景2.预拌混凝土供应方式2.1预拌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产生背景2.2预拌混凝土的特点和优点2.3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2.4预拌混凝土在建筑工地中的施工应用2.5预拌混凝土供应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前景3.泵送混凝土供应方式3.1泵送混凝土的定义和适用范围3.2泵送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3.3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应用和注意事项3.4泵送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作用3.5泵送混凝土供应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前景4.搅拌站供应方式4.1搅拌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4.2搅拌站的工作原理和流程4.3搅拌站在混凝土供应中的优势和不足4.4搅拌站的选择和管理措施4.5搅拌站供应方式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5.现场拌和混凝土供应方式5.1现场拌和混凝土的特点和适用场景5.2现场拌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流程5.3现场拌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问题解决5.4现场拌和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5.5现场拌和混凝土供应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对各种混凝土供应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自拌混凝土供应方式适合小型施工现场,具有灵活性和经济性;预拌混凝土供应方式适用于大型工程,具有质量稳定和快速施工的特点;泵送混凝土供应方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搅拌站供应方式可以提供大量稳定的混凝土供应;现场拌和混凝土供应方式则适合远离混凝土工厂的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分析[摘要]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
本文从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进厂检验到混凝土生产、出厂检测,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检测生产过程配合比调整退料处理预拌混凝土是指以集中搅拌、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向建筑工地供应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混凝土。
包括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泵送和浇筑等工艺过程。
混凝土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控制不到位,势必影响企业声誉,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本文从预拌混凝土原材料检验、生产管理和混凝土出厂后检验等方面分析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良好稳定的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根本和前提。
做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对控制混凝土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水泥质量检验水泥应选择大厂稳定性好的水泥,避免使用小厂水泥,应固定一至两家水泥生成单位,经常更换水泥厂家,不利于技术人员对水泥性能的整体把握。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应依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对水泥进行检验,总结水泥强度增长规律,水泥强度变化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依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实验》(GB/T13465-2011)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每增加1%,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8kg。
不同厂家的水泥,配方不同,使用掺合料和助磨剂也不相同,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水泥的安定性,因此,要分别存储,不得混合使用。
1.2骨料的质量检验混凝土用砂依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11)进行试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6~2.8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以通过率在20%左右最佳;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
混凝土用砂应严格控制泥含量和有机质的含量。
如果粗骨料石粉含量较大,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明显影响。
例如砂的含泥量3%,石子中石粉含量0.5%,如果每方混凝土用砂量为700kg,石子用量为1100kg,则相当于增加粉剂量为27kg左右,相当于增加胶凝材料8%左右。
这些粉剂将吸收部分水,外加剂溶解在水中也相应被吸收,造成混凝土中外加剂不足。
泥含量3%以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并不明显,当含泥量超过4%以后,每增加2%混凝土坍落度减小20mm,要保持相同的工作性应增加用水量5kg左右或提高减水剂掺量0.1%。
混凝土使用粗骨料应依据《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进行试验,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
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1.3混凝土拌和用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应对混凝土用水进行取样检验。
其一,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应大于30min;同时,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的规定。
其二,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被检验水样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 强度不应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强度的90%。
其三,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其四,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不宜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不得用于使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骨料的混凝土。
其五,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第六,在无法获得水源的情况下,海水可用于素混凝土,但不宜用于装饰混凝土。
1.4使用外加剂主要注意事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选用外加剂时应特别予以注意。
其一,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
应使用工程原材料,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其二,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品种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
其三,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用户应注意工厂提供的混凝土外加剂安全防护措施的有关资料,并遵照执行。
其四,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总碱量是指其各种原材料所含氯离子和碱含量之和。
其五,由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加量对其性能影响较大,用户应注意准确计量。
1.5矿物掺合料质量控制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是现代混凝土的特点,已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是利用水泥水化反应生成的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加密实性和耐久性。
矿物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合格证、品种、等级,应做好检验。
例如粉煤灰应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检验其细度和需水量比,观察粉煤灰的颜色,一般粉煤灰颜色由浅到深,反应粉煤灰的烧失量由小到大,高钙粉煤灰颜色呈浅黄色,遇到颜色异常的粉煤灰应进行安定性检验;矿粉应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8046-2008),检验流动度和活性指数,掌握强度增长规律,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2.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2.1混凝土搅拌设备计量检验混凝土搅拌设备计量配料系统调试不到位使设备存在校准误差大、配料不准确和系统不稳定等问题,造成混凝土配比大幅变化、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波动过大,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主要设备必须符合《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 9142)和《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 10172)的规定。
混凝土搅拌设备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由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检定(或校准),当计量器具经过中修、大修或搬迁后,应重新检定。
计量器具应按下列规定由项目计量部门进行静态计量校验,并做好记录。
(1)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2)停产1个月以上(含1个月),重新生产前;(3)生产大方量混凝土前;(4)发生异常情况时。
当静态校验结果超出法定计量部门检定误差范围时,必须找出原因,并由法定计量部门重新检定。
应加强对计量器具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每一工作班秤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并做好记录。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2.2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将实验室理论配合比转化成生产配合比,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配比调整。
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砂、石含水率情况,将砂、石的含水量在理论配比用水量中扣除。
当遇到原材料发生波动时,应迅速查找原因,及时调整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
2.2.1水泥入库温度过高水泥在遇到用量较大,供应紧张时,水泥厂为了满足水泥用户用量需求,来不及降低水泥温度。
将大量热水泥投入市场。
混凝土生产公司应对入库的每一批水泥进行取样检验,发现温度过高时,应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
水泥温度过高吸附外加剂用量增加,用水量也会相应的增加8~15kg。
如果靠调整用水量的办法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必然会动摇混凝土的水胶比,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使用过热的新鲜水泥时,应保持用水量不变,用高效减水剂的用量来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在高效减水剂掺量在2%的情况下,高效减水剂掺量每变化1%,混凝土坍落度相应变化20mm。
2.2.2粉煤灰发生异常粉煤灰的质量稳定性本身就会发生很大波动,粉煤灰供应商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粉煤灰细度超标,烧失量过大;还有一些细度符合二级粉煤灰而需水量比超过115%的磨细灰。
这些粉煤灰进入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情况经常发生。
粉煤灰烧失量过大,需水量过大必然影响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
粉煤灰中的碳也吸附一定量的外加剂,造成外加剂用量不足,混凝土坍落度变小。
要保持相同的坍落度就要相应增加高效减水剂的用量。
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减水剂用量的办法调整,也可以减少粉煤灰的用量,相应增加水泥用量进行调整。
2.2.3混凝土骨料材料质量波动混凝土砂石质量的变化是混凝土生产企业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发生的。
砂石的含水率发生变化引起混凝土的质量的变化是十分常见的。
混凝土中70%左右的是骨科材料,含水率变化1%,混凝土用水量将会变化15kg左右,,将引起混凝土坍落度剧烈变化,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抓地现象,运到工地施工后易造成强度不足、蜂窝、麻面、空洞、起砂起粉等一系列质量问题。
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时刻掌握骨科材料的含水率变化情况,以及时对混凝土生产配比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
混凝土砂子中的含石量变化也会引起混凝土砂率的变化。
实验室的最佳配比砂率也会被动摇。
如每方混凝土砂子用量800kg左右,如果砂子中的含石量变化5%,就相当于变化2~3的砂率。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注意观察砂子含石量变化情况进行砂率调整。
一般混凝土实验室理论配比设计时所用的砂子的细度模数是2.6~2.8,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砂子的细度模数是经常发生变化的,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化0.3,混凝土的砂率相应变化2%左右砂子的含泥量和石子的石粉含量都会引起用水量的变化,混凝土工作性能变差,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通过减水剂的掺量进行调整。
三、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3.1混凝土运输3.1.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内严禁有积水,特别是刷罐后或者在下雨后搅拌罐应先反转泄水。
3.1.2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运输车的搅拌罐应保持4~6r/min的慢速转动,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
装完料后,应高速搅拌,防止混凝土拌合物抛洒。
到工地后要高速旋转90秒,以保持混凝土的物料搅拌均匀。
3.1.3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调度员在向工地发车时,开始发车速度要慢,并及时与工地保持联系,以便混凝土到工地后根据施工方的要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进行调整,可以掌握工地的施工情况和施工速度。
3.2混凝土泵送(或自卸)3.2.1预拌混凝土的泵送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等的规定。
3.2.2混凝土泵送前,应先泵水再泵润泵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