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公开课修改后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从容说课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图3.2既可以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可作为水循环内容的一个情景引入。
本节的核心内容是“水循环”,依其发生的领域不同可将水循环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循环。
在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和文字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能正确理解和表达水循环的过程,并掌握简单的绘图技能;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黄河断流和济南泉水断流的相关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增强危机意识;教师也可另行选择活动内容,注重指导学生研究和关注自己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水循环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得到感性的认识,教师可在课前收集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使学生能更具体、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
2.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水循环过程掌握分析水资源有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件展示课题:地球上的水同时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导入新课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地球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自然界的水循环》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现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将本节课内容进行“一二三四”
高度归纳,可以进一步规范、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
力。
(六)实战演练,学以致用:课上,教师利用通过
研究丹河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前后
的变化入手,探讨了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课后,布置
了一个地理调查题,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查阅资料分
析“20 世纪 90 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的严重断流现
(二)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我们主要采用视频导 入法,丹河,作为晋城的母亲河之一,孕育了两岸文明 与繁华,丹河龙门湿地,位于泽州县金村镇水东村附近, 很多同学都去过,但也有没去过的,我们选取丹河湿地 的视频导入,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同时也 可以向学生普及乡土地理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爱晋 城、爱泽州的情感,并以此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
个方面考虑,对于导学过程部分,设计了预习自测、合 作探究两个层次,预习自测主要是引导学生全面初步了 解本节的基础知识,合作探究部分以丹河为背景,引导 学生分析了河流的补给类型、水体相互补给关系、水循 环的过程和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等内容,预习检 测和合作探究层层递进,落实了课标要求。应用学道自 主学习,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新课改理念。
象”,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实际生
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其中渗透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
地理实践力素养。
课例研究综
反思《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课的教学,我们以丹
述
河为主线,从提出问题到圆满解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地理 知识、地理原理,并灵活地运用到水循环规律的认识中, 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对 复杂地理现象的分析研究方法,达到了能力的提高和思 维的创新,也落实了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培养了 学生的三大地理素养。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2、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小结答案:1、图中河流的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性冰川融水)、湖泊补给、地下水补给;涉及的水体有雨水、冰雪、湖泊和地下水等。
2、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板书】3、河流的补给形式: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性冰川融水)、湖泊补给、地下水补给【小测试】探讨一下黄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情况?答案: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过渡】“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水体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都处于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过程,他们是相互联系的。
”【转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什么黄河水仍然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板书】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自学探究3】阅读课本P5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水循环的概念;2、水循环的类型及其过程环节;3、水循环的意义。
【板书】1、水循环2、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展示水循环示意图和动画讲解:【小测试】1、读下图填写下列的空格:1234(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1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__.(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之间。
2、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 .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B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C .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 .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答案:1、(1)1、蒸发,2、水汽输送,3、降水,4、地表径流(2)海陆间循环,海洋,陆地2、B【板书】3、水循环的意义(1) 水循环运动使自然界的水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水量平衡器)(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大自然的空调)和物质转移过程。
(3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秋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的水循环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自然界水循环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报告:学生需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如降雨、河流、湖泊、湿地等,记录下观察到的水循环过程,并分析这些过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报告要求图文并茂,字数不少于500字。
4.论文写作:针对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撰写一篇论文。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字数不少于800字。
5.创意手抄报:学生以水循环为主题,制作一份创意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能充分展示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家庭实践: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践活动,如修复漏水、减少浴缸洗澡次数等,并将实践成果以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4.教学反思: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循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将地理知识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秋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的水循环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张莹一、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自己的教学,具体讲有以下几点:1、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还”引入本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
"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化。
这部分知识,我采用让学生读书和看图相结合的方法去学习,然后再让学生完成读图思考,学生能很快地掌握知识。
3、课标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对此,我的理解是: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要求不强调水圈过程、老教材中的河流补给知识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应该来说,这上本节教学重点、难点部分。
可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却并没有按照此分析去进行。
这是因为:考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强调水圈,给学生一个大的空间概念;强调水体类型,为以后学习水资源的短缺做铺垫;河流的补给,是水循环的构成部分,更是大气对水文的影响的表现,这点在以后地理教学中用的特别多。
反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以几句话归纳完毕,其中的一些要点,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渗透。
如,在学习地貌时,可以强调流水地貌中的侵蚀地貌和搬运作用、沉积地貌等,若在此处教学,反而不符合学情。
二、教学重点的确立要着眼于学科课程体系的整体分析和把握。
我们不能局限于一节教学内容谈教学重点,而要从整个单元、整个模块甚至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来看该节的地位和作用。
水循环微课 已修改
二、水循环有哪些类型
1、海上循环
2、陆地循环
3、海陆间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降水水
蒸发
海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叹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练习:
三个循环中,水量最小的是 陆地内循环, 最大的是 海上内循环, 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是 海陆间循环。
乌什县第一中学 何宏禄
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待还不复回!
对否?
自然界中的水体包括:
地下水 高山积雪
河流水 冰川水
湖泊水
生物水
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大圈层中通过各个 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有哪些环节?
蒸发 大气运输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 下渗
思考:
1、2007年10月台风“罗莎”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它 主要参与了 海陆间 循环。
2、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了海陆间 循环和 陆地内循 环。
活动与探索
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请同学们提出几条节水建议。
1、绿化、洗车、冲地用水采用节水喷水枪冲洗; 2、将学校及公共场所小便池自动冲水器冲水时间缩短; 3、随手关紧水龙头,不让水未经使用就流掉,水龙头加装 有弹簧的止水阀或可自动关闭水龙头的自动感应器; 4、用洗米水、煮面水洗碗筷,可节省生活用水及减少洗洁 精的污染; 5、小件、小量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 6、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7、洗完衣服或者是涮完拖把的水,可以在便后冲马桶。
秋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的水循环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多种方式,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循环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问题导向有效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详细介绍水循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等。
4.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水循环环节,如蒸发、降水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循环的奇妙之旅。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水循环案例,如洪涝、干旱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我国南方多雨,北方干旱?”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模拟水循环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自然界水循环评课稿
导练结合目标明确——对李文文老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点评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上午我们听取了我校xxx老师讲授的《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下面由我来对本节课作一下点评。
本节课上,李文文老师熟练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助合作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点拨”的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整节课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适时点拨,成功地弥补了学生的学习漏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
我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就是“导练结合目标明确”,亮点如下:一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活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就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节课李老师依据本课的内容与要求,巧妙地创设情境:通过一段有关水循环的动漫视频来引入本节课,采用法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关于水循环的广告的方式导入,该导入非常新颖、有趣,伴随着音乐与动漫,学生在观瞧时双眼炯炯有神,不时还跟着哼唱“we will we will rock you”,让学生置身于水循环的情境之中学习知识,有效增强教学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给学生传达出这样一个理念: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激励学生要在生活中多发现、多观察,积极开拓思维,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之中培养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在个人智力与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我,培养能力。
这就是李老师上课时学生们小组讨论-白板展示-代表发言时的场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瞧到学生积极讨论、分工明确,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表达能力、做图画图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知识运用、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开课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
公开课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水循环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二: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解释,向学生介绍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以潮白河为例,向学生展示潮白河的剖面示意图,并让学生标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四:模式图设计(15分钟)学生自己设计水循环的模式图,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通过自己的探究,学生更好地锻炼了思维能力。
五: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和干预方式,主要以潮白河流域工程为例,使学生明确人类能够干预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六: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文学的语言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启发学生能够说出水循环可以更新补充陆地淡水资源。
同时,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循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水资源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和柏油马路的建设标准会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呢?我们可以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可以影响地表径流,而抽取地下水和补充地下水则会影响地下径流。
此外,人工催云和人工降雨可以影响降水环节,而植树造林和城市路面硬化则会影响蒸发和蒸腾、下渗环节。
通过分析材料和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已经掌握的水循环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活动服务,并探究研究的意义。
水循环在地球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更新补充陆地淡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是物质流也是能量流,同时也维持着全球水量平衡。
高中地理_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教学设计“水循环”位于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水圈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学习。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白水体分类和地表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状况,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地理意义,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洋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做铺垫。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1.课标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
(2017年版)2.课标解读:本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建立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练习,将感性知识和直观图像逐步归纳为水循环模型。
水体的含义、名称、水循环的环节与分类等概念性知识均需要教师作补充。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本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师应当结合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讲解,表现出自然界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1.人地协调观:分析宁夏砂田中铺设啥事对水循环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解释水循环对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影响,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区域认知: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认识地表水体的分布、更新速度等特征。
4. 地理实践力: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明确社会循环各环节,提高绘图能力和图表归纳能力。
重点: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材、笔记本、白纸、彩笔一、课程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古书中对水循环的描述,例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由此提问学生地表蒸发的水去哪里了?为什么李白说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了吗?【学生活动】阅读古诗文,解释诗中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
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损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设计意图】引经据典,展现古代地理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为新课讲解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一)水循环过程与类型【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相关段落,在书中勾画出水循环含义与主要类型。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案及反思
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是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的水》第四课的内容。
本单元前三课认识雾与云、雨与雪、霜与露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系统认识。
而对水循环影响与意义的分析推断又为学习下一课《水与地表形态》做了很好的铺垫,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基于之前的学习经验,借助一些关键词语和箭头在示意图中标注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
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的方式记录梳理信息、得出结论,建立水循环的概念。
同时,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水循环的意义,如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2)科学思维:会用概念图的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建立自然界的水循环模型。
(3)探究实践:会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循环的意义,如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学准备】材料准备:与水循环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水循环示意图纸,笔。
【教学过程】(1)头脑风暴:自然界中的水。
师:(课前在黑板上用水写字)同学们,黑板上的水怎么不见了?生:蒸发了。
师:黄河里的水怎么蒸发不完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
首先让我们玩一个头脑风暴游戏,请大家说一说,自然界中的水都分布在哪里呢?(板书:自然界中的水)生1:海洋、湖泊、河流。
生2:云里、空气里。
生3:雪山、冰川、地下。
生4:水果里、身体里……师:大自然中有着形形色色的水——液态的、固态的,还有气态的。
它们有的分布在江河湖泊、冰川和海洋中,有的藏在水蒸气和空中的云、雨、雪里,等等。
除此之外,土壤中也渗有大量的水,地表下还有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地下河,连生物体内也含有水。
水的存在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生命世界。
师:你知道谁的贮水量最大吗?生:海洋?师:对,地球上最大的贮水处为海洋,它的贮水量约是地球总水量的97%。
[自然界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活动、读图思考、案例等活动性课文。
本节教学难度相对较低,可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活动、读图思考、案例等活动性课文进行教学。
如结合教材54页的“读图思考”可拓展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结合55—56页“活动”、运用水循环原理,可使学生真实地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探讨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利用读图思考主要探讨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适当给予拓展。
如利用案例分析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补充“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并结合读图,分析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和汛期特点。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学会读图、说图和绘图。
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要求学生找出示意图中的水循环环节、所表示的水循环的类型,并请学生上台指图进行解说,最后以动画的形式,播放自然界三种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绘图,读图,说图等活动,从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中发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联系前后所学知识和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如讲“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这一知识点时,以长江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首先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学生思考长江中下游是如何形成的。
展示长江上游的河谷图片,让学生明确这也是水循环的杰作,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河流地貌的形成。
以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形成,并联系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这样,把前面所学与后面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不但实现了旧知识的迁移运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如讲“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知识点时,可通过展示各种流水地貌的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喀斯特地貌、江汉平原等),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塑造力量的强大,告诉学生我们将在第四章进一步学习水这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联系以前所学的“地转偏向力”知识,了解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堆积。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课标的要求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与旧教材的教学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1、旧教材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教材分析1、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
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与“标准”要求不大符合,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要淡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重难点解决是否得当
【提示】我的教学是否聚焦重难点?
如果重新再来,在聚焦重难点方面,我是否还需改进?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鉴于这点,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学难点确定为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导入水循环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相应的概念,然后师生共同画三种水循环的示意图,并标出每种循环的各个环节,学生能快速高效地掌握这一重点内容。这样的安排显得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以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进行引导,实施效果较好。
其他
【提示】我还有哪些方面的反思?
课堂时间驾驭有些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到位,没有和学生很好的交流。
注重让学生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化。这部分知识,采用让学生读书和看图相结合的方法去学习,然后再让学生完成读图思考,学生能很快地掌握知识。
检测评价是否恰当
【提示】我用的测验题或作业题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突破了重难点?
如果重新设计测验题或作业题,我要做哪些修改?
信息技术运用是否恰当
【提示】我的教学是否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如果重新再来,我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将作何改进?
自制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策略是否恰当
【提示】我是否组合了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活动步骤等来突破重难点?
我如果重新设计这个教学,我将在那些方面加以改进?
最新精品《自然界的水循环》泉州市级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泉州市级开放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年(1)班地理)课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类型新课课时1.5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基本要求: 1.说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4.树立热爱自然、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求知欲。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景点和。
教学难点 1.陆地水的相互关系;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图示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导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新课: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地下水48.779%冰川水50.163%永冻土底冰0.625%湖泊淡水0.368%土壤水0.034%沼泽水0.024%江河水0.005%生物水0.002%地球上淡水仅占全球水储量的2.53%(3)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 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 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很好。
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引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节课注意多媒体技能和地理课堂的有机融合,整个课堂结构清楚明确,共分为四大模块:三维目标、重难点内容、知识体系、分组讨论、各抒已见及课外拓展,使用多媒体壮大的信息功效为学生们提供了富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课堂效率很高,知识容量也很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1、如板书不够。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似乎是一个电脑操作员,只是在机械地操作,板书不够多,学生学起来缺乏真实感。
2、教学过程中过渡不够吸引人,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等。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永远没有完美的止境。
以后还需要不懈地努力,不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自己。
公开课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
公开课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直接向学生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而是以身边潮白河的案例先分析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随后学生进一步自己设计水循环模式图。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小组讨论所给材料的形式实现,材料中主要以潮白河流域工程为主,使学生明确人类能够干预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生不容易说出,学案中用文学的语言先总结出,例如:“天然淡水制造厂”,启发学生能够说出水循环可以更新补充陆地淡水资源。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学生:细心的同学都会发现学校旁边的潮白河在多年断流后今年终于有水了。
你知道这水是从哪儿来的吗?思考回答,对身边的水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学生熟悉的潮白河出发,让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生活。
核对预习展示正确答案订正答案认识水体形态和空间分布。
探究学习1 呈现材料一潮白河基本概况和《潮白河流域水系图》。
材料一:潮白河是北京的一条河流,属海河水系,素有"北京莱茵河"之称。
潮白河由潮河和白河两大支流组成,均发源于河北省,在密云县以南汇合始称潮白河,吴村闸以下称潮白新河。
活动一:1.分析潮白河水的来源与去向,用箭头联系图中的水体,并说明每个箭头的含义2.结合潮白河参与水循环的过程,设计水循环的模式图。
(小组展示)从身边的案例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得出海陆间水循环主要环节。
小结提问,该水循环模式图是否适用于塔里木河?师生合作设明确水循环的三种类型,讲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即①⑨海培养学生从具1 计完整的水循环模式图上内循环;①②③④⑤⑥为海陆间循环,这是最重要的一种循环运动;③⑦⑧为陆地内循环。
体到抽象的能力。
探究学习2小结2 呈现资料二材料二:潮白河上游山区谷深河窄,进入平原后,河谷开阔,易泛滥成灾。
1950年开挖潮白新河,用以减免潮白河下游因宣泄不畅所造成的灾害。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课异构案例研讨与反思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课异构案例研讨与反思学科:地理题目:《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提交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绘制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2、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1、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过程:课件显示:水循环师:从投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教材和屏幕上的动画,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看投影图,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区,我国东部季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风区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融水补给
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 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 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 情况。
思考:这幅图的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互补 关系吗?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 流?
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
4、水循环的意义
(1)使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海陆间水体联系的纽带 (4)塑造着全球的地表形态
小
结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地球上水体构成 2、陆地水 体构成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具 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雨水补给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降雨量 变化相一致
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流量(立方米) 700 600 500 积雪融水补给 400 春汛 300 200 100 0
夏汛 雨水补给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
春季
气温高低 积雪多少 地形状况 太阳辐射 气温变化 积雪和冰川储量
我国东北地区
主要在夏季
西北和青藏高原 地区
湖泊水
全年
取决于湖泊与河 流水位相对高低 湖泊水量的大小
依地下水水位高 低而定
普遍 ,尤其在我 国长江中下游地 区
普遍
对径流有调节 作用,水量较 稳定
水量较稳定, 与河流互补
地下水
全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黄河断流
(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 的哪些环节? 地表径流 (2)黄河断流可能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
降水、下渗和地下径流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 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 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中上游过渡引用黄河水
目前冰川水能否被大量利用?
试分析原因。
不能,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 山地区,利用难度大。更新周期 长。
水圈的构成
3.河流的补给
思考: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 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补给 河流水 补给主 要类型
冰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3.河流的补给类型
思考: 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 水循环有哪些类型?各种水循环又包括 哪些环节?
2. 水 循 环 的 类 型 和 环 节
图中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请填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 代号)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代表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图中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有哪些环节?(填序号)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东北 。
冰雪融水----冰川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 与 气温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 西北地区 国 。
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 丰水期
河
枯水期
河
湖
湖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 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 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地下水补给
P
C D F
M B
N
E
A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 太阳辐射
蒸发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 输送 到陆地上空,在适当 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 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通 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 地表径流 和(D)_____ 地下径流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 过(F)_______ 海陆间 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 循环称为_________ 补充 、_________ _______ 更新 ,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再生 。
要的补给形式是
大气降水
,后半句的说法对吗?
不对,因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之间不断进行着转化。
植物蒸腾
黄河同样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现在我们还能看 到她“奔流到海”吗?讨论课本P55活动题,思考: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黄河断流可 能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 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水的三态 气态水 液态水 分布特点 最广 次之 数量特征 最少 最多
固态水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 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2、陆地水体构成
问题:
(1)水圈的主体是: 海洋水 (2)陆地水体的主体是: 冰川 (3)我们目前主要利用的是: 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思考:
①②③④⑤⑥
⑨
③
⑧
⑤
⑦
④
①
目前人类对海陆间水循环过程哪个环节 影响最大?
④地表径流
⑨
③
⑧
⑤
⑦ ④ ①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地上 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 而对地表径流输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 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主要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可 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类型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4、水循环的意义
随堂练习
读我图某地区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 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哪 一地区的河流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该河流4、5月份的汛期的形成原因是 A.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 B.春雨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C.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D.山地永久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P C
M
N
B
E F A
D
陆地循环 ,N所代表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水汽输送、 径流 (4)实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_ ___输送 径流输送 人类目前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 (5)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循环 N 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 M 循环对地球淡 中, ____ 水资源更新有断得 到补充和更新 (2)、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 陆上内循环都具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 水 (3)、海上内循环参与水循环的水量 最大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叹曰:“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
学习目标: 1、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 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 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 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
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
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三种状态和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