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攻击性行为在中小学生中逐渐显露出来,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不小的困扰。

了解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一、成因分析1.心理因素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心理因素。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自卑、焦虑、沮丧、不满、挫折感等负面情绪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同学关系不和谐、家庭矛盾等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态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家庭冲突、家庭矛盾、父母忽视等不良家庭环境中,原本温和文静的孩子也有可能变得暴躁易怒、攻击性增强。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

学校暴力、同龄人之间的欺凌、社交媒体的不良影响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

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不良影响,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预防对策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等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扰,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家长要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家庭矛盾和冲突对孩子的影响。

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让学生身处的社会环境更加清朗。

学校应该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校暴力、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受到积极健康的社会影响。

三、治理对策1.心理疏导一旦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学校和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1. 引言1.1 什么是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指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的激烈、具有攻击性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言语上的辱骂、威胁,或者实际上的打架、伤害他人等。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在校园中时有发生,其表现形式多样,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均有不良影响。

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伤害、恐惧、排斥等后果,甚至给受害者留下心理阴影。

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认识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及时干预和防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1.2 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视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视十分重要。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周围同学和老师造成伤害,甚至会对整个学校的秩序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视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视也有助于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只有各方共同关注和重视,才能形成有效的防治机制,共同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视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安全,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建设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

2. 正文2.1 心理因素导致的攻击性行为心理因素是导致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面对各种情境下,中小学生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其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绪管理不当、自控能力不足、环境压力过大、自尊心受到挑战等等。

情绪管理不当是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情绪波动较大,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管控,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具有敌对性和侵略性的行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防治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教育和提供专业帮助等措施。

家庭环境是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成因之一。

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关系紧张、亲子交流不良、父母对孩子教育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等都会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学校环境也是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学校中存在的欺凌行为、师生之间的冲突、学业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适应困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环境也会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上存在的暴力和攻击行为会对学生形成不良示范,引发他们模仿这种行为。

应该从社会层面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强调和倡导积极向上的行为和价值观,加强对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的培养,提高对攻击行为的警觉性。

针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联动。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扰,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友善和包容。

必要时,学校还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交技能培训等专业帮助。

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和研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增加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作者:符琛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9期攻击性行为概念有三个要素: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伤害到他人,还会危及社会秩序,对自身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攻击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方面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和帮助。

青少年处于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心态容易发生变化,本文将从个体和环境两大方面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心理进行分析。

(一)个体因素1.个体生理因素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与人体大脑有关,因为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结果,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的功能。

2.人格特点。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青少年大部分都具有強烈的自我认同感,脾气暴躁,容易被激怒;而被欺负的人通常是胆小、懦弱、自卑的。

3.个体固有经验因素。

社会学理论认为,遭受虐待和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即身体遭受虐待的经历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并且受虐待的经历对其日后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有重要影响。

4.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

道德水平和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呈正向关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越高,其更加具有同理心和较强的共情能力,能尽量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大众媒体因素。

1.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家长的情感支持行为会减少孩子的社会退缩和攻击性行为。

严厉的惩罚、父母暴躁的脾气、虐待儿童等极端行为会导致孩子变得敏感,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从而产生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等问题。

2.研究表明,学校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校的整体风气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3.含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会对心智发育尚未完善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发生校园霸凌事件。

(一)学校干预第一,学校要加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管理,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以及班级的环境。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摘要:针对目前全国各地中学校园攻击性事件的频频发生,作为郑州九中主抓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我与部分老师适时成立了“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通过多种方法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性别、环境影响(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影响)、学习成绩、是否特长生、人际关系等因素与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很大关系。

课题组研究分析了上述因素得出的5种预防对策,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提供借鉴,以预防攻击性行为以及因不健康行为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安静、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攻击性行为原因剖析对策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校园攻击性(暴力)事件频发(2007年3月25日下午,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旅游职业学院高二学生蒋萌在和几名同学一起吃饭时,被一位醉酒的男同学扎伤大腿。

蒋萌被送往304医院时,因失血过多,瞳孔放大,心跳已停止了20分钟;2008年4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警方破获了一个涉嫌持刀抢劫、绑架学生作案70余起的青少年犯罪团伙。

让警方吃惊的是,这一犯罪团伙中涉案人员12人,均是青少年。

落网的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中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13岁,其中有1名不满15岁的女孩儿;2012年4月5日,南海九江中学校内一座山上废弃的防空洞内发生割喉案,一名高三男生怀疑同班女同学造谣将其杀死;2012年4月9日,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陆丰一名初二男生将硫酸泼向同学,造成18人不同程度受伤。

)。

这些事件的发生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是青少年学生永远的痛——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七成,其中十六、七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

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许多学生担心自己身处环境的安全问题而战战兢兢地上学;这也是家长永远的痛——或是看着子女进监狱或是天天担忧子女在校的人身安全;这也是教育永远的痛——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却教出了许多社会的不安定人物。

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

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

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
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存在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接下来将从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
探讨。

首先,心理因素是校园暴力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参与者可能
存在心理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脆弱的自尊心、控制欲等,这些心
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他人产生攻击性。

另外,一些参与者也可能受到
挫折和压力的影响,无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从而选择用暴力来释
放情绪。

其次,家庭因素也是导致校园暴力存在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
长的第一课堂,在家庭环境不和谐、缺乏关爱的情况下,孩子容易产
生攻击行为。

一些家庭存在家暴、父母离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
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而导致他们在校园中表现出暴力倾向。

此外,社会因素也是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之一。

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暴力信息的泛滥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在一些地区,法
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力也会助长校园暴力行为。

一些学生在社会环
境的影响下,意识不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性,从而肆无忌惮地进行暴力
行为。

总的来说,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
力来解决。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都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营造和
谐的校园环境。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1)观察学习是通过他人所表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对攻击性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解释性。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反应。

如果攻击是采用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球、射击等就会得到成年人的奖励;如果是社会不允许的方式,如打人、破坏等,就会受到批评、惩罚等。

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会注意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便会增强模仿。

(2)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班杜拉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性行为;第二,情绪状态的唤醒具有诱发攻击性的可能,情绪状态的减弱也有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第三,接触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

另外,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还受家庭,社区文化氛围和信息传播工具的影响。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针对他人的破坏性和侵略性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中小学生中的出现率逐渐增高,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成因方面,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心理因素方面,这些孩子可能是由于家庭矛盾、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受到强烈的挫折等而感到沮丧、不满和焦虑,进而变得易怒、寻求控制力和权威感。

生理因素方面,孩子们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激素水平波动,某些激素可能促进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社会因素方面,对孩子来说,和教育、文化和社会背景有关的因素也会对其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针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防治也是有措施可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帮助孩子们学习适当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并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校园氛围。

孩子们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学校和家庭的积极氛围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可以有效地预防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再次,要加强相关教育。

学校和家长应该定期为学生开展关于睦邻、和睦相处、平等尊重等主题的教育。

孩子们应当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后果不仅会影响到别人,也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要及时发现和纠正攻击性行为。

若孩子表现出过多攻击性行为,则父母和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纠正这种行为。

总之,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复杂的,也涉及多个方面,预防和处理攻击性行为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关注。

帮助孩子们构建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并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尊重和信任他人,共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儿童攻击性行为仍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攻击性行为有很多种形式,包括物理暴力、言语攻击、欺凌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复杂,常常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本文将分析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一、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有更多的暴力基因,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容易感到愤怒和受到刺激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而且,若父母中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机率更高。

二、生物因素研究也表明,生物因素对攻击性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神经系统的缺陷会导致儿童情绪的不稳定,这可能是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另外,饮食不良、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足等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家庭环境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也是产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稳定性、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等都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1、家庭稳定性家庭稳定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家庭不稳定,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失落和无助,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非常重要,父母的爱、关注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那些得到父母关注、认同和支持的孩子,比那些没有得到父母关注、认同和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在社会上成功发展。

3、父母关系和互动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

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冲突和不和谐,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失落和孤独,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四、同伴关系同伴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在社交中感到自卑、孤立、不受欢迎或被欺负,他就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

五、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也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36基础教育论坛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下旬刊)德育天地2019 年第5期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此后或者毕业以后很有可能万事都武力解决,或是加入一些不良小团体,对社会就会产生后续的不良反应。

攻击性的危害那么大,那么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三、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一)网络暴力游戏是引起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有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是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

在高中阶段一部分男生夜间偷偷打游戏,甚至走读生回到家打游戏打通宵,而在他们中间非常火爆的游戏有“英雄联盟”“DOTA”“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等,这一些游戏中不乏暴力场面,中学生在这种长期的画面刺激下,易发生暴力行为。

游戏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在游戏中人们可以动辄一掷千金,成为人生赢家。

有的人们沉溺在这种虚拟的生活中,而一旦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却是种种碰壁。

面对毕业、升学压力,和虚拟的游戏世界是两种状态,在这两种差别悬殊的对比中,会激发人们对生活的不满,对现实生活丧失信心,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中极易诱发攻击性行为。

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从中衍生出来视频游戏,而视频游戏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大众休闲方式,国外对视频游戏的研究发现, 暴力是游戏中普遍存在的内容, 游戏玩家更多的表现出对暴力游戏的喜欢。

张学民和李茂等人的研究表明,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均会影响被试者的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内隐认知。

(二)中学生不能良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是造成攻击行为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人际关系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一个人如果身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

处在不好的人际关系中,则会心情郁闷,寻求发泄,当无处发泄时便会攻击他人。

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部分同学刚从家庭中走向学校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不像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到集体生活面临着生活作息不同,价值观不同、消费观不同。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

知识文库 第23期224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胡 晴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6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类型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言语攻击的比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攻击,间接攻击的发生率最低。

(2)本研究分析了中学生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教育干预的对策。

1问题的提出攻击性行为是青少年中学生的一种较为显著的社会行为,其包含直接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目前国内关于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心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更多了解攻击性行为,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分布、性别差异及其产生的多种原因和对策提出等,以期为学校及咨询师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事实资料和必要的理论依据。

2调查过程与结果 2.1调查过程采用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从全国多所中学中共抽取10个班级,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中随机地抽取1~2个班,各年级人数基本接近,共800人,其中女生420人,男生400人,被试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2~18岁,平均年龄15岁。

本研究采用了同伴提名法、教师评定法及与对当事人的面谈和家庭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2.2调查结果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高于常模;中学生总体上攻击性行为言语攻击的比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攻击,表明中学生采用直接殴打的攻击性行为相对言语攻击低,间接攻击的发生率在整个攻击行为发生频率中占最低。

同时,对中学生是否具有某类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来看,中学男生直接身体攻击和间接攻击均显著地高于中学女生,在言语攻击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 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分析通过进一步对教师评定、家庭访谈和与学生面谈的结果分析,发现导致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呈现多样性:3.1遗传和激素影响近期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中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

调查发现,有些儿童具有神经过程过强、情绪容易冲动、认知方式过激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只要遇到适宜的诱发刺激就会滋生攻击性行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生活中发生的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向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在中小学生中,攻击性行为往往会带来许多负面后果,如影响学习、影响社交关系等。

因此,了解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及早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

一、成因分析1.环境因素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有关。

例如,家庭关系紧张、亲子沟通不畅、家庭成员常争吵,都可能会让孩子无法释放负面情绪,从而借助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学校的过度竞争与评价制度,以及同伴排挤、欺负等行为,也会使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个体因素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他们的个性特点、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调查发现,孤僻、内向、性格偏执、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人群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部分孩子由于缺少社会交往机会,面对社交场合时会感到自卑、不安,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防治策略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情感支持、轻松愉快的互动和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尊重和爱是孩子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因此照顾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传统,为孩子提供第一道防线,是防治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2.加强学校培训通过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训,教育学生增强情绪控制、抵御压力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激励信念,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通过个人评价、社会评价等机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

3.心理干预面对已有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学校应及早发现并及早干预,建立与发动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平衡、和谐和信任的关系,通过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拒绝和放弃攻击性行为。

总之,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象。

加强家庭关爱、育人、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以及加强学校教育和防治系统的建立,都是有效预防和遏制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措施。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也日渐增多。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还给学校安全和教育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

因此,探究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生物因素: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性激素水平高,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2.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小学生最主要的社会化环境。

如果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负责任或家庭暴力,都会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引发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例如,媒体宣传的暴力色情影视作品和恶性案件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4.自我因素:自我因素也是导致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对自我价值的过高要求,培养了一种攻击行为作为抵抗的方式;过度自以为是,傲慢自负,容易产生与人发生冲突的行为。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一种情感上的自卫反应。

因此,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聆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

2.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要密切合作,协助学生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家长应该重视和照顾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则应当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制,介入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规范行为标准: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标准,使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状态,避免不必要的与人发生冲突。

同时,建立行为惩戒和引导机制,对于攻击性行为实施严厉的惩罚,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冲动。

4.加强监控和管理:学校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安全系统,对于学生的攻击行为实现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同时加强社会对学校的服务和保障,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

结论通过分析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防治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强化预防与打击意识,尽快引起重视和控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或冲突时出现的一种针对他人或物体的攻击行为。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攻击性行为可能会表现为言语上的恶言恶语、打斗以及破坏物品等。

这种行为往往给周围的人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了解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对于及时干预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暴力、父母争吵、家庭矛盾等因素都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产生攻击性行为。

家庭环境中的不良教养方式、缺乏父母监管和关爱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学习环境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学校环境中的竞争压力、学业困难、同学关系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学生情绪的不稳定,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1.3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也是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社会上的暴力、冲突等问题可能会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引导,使其产生攻击性行为。

1.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小学生可能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情绪管理困难等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对于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治理,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榜样,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2.2 学校教育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的情绪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控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处理。

社会应该加强对攻击性行为的引导,减少暴力和冲突因素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对于已经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学生,应该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控制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2.5 多角度干预在处理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时,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干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层面,形成合力,提高干预效果。

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进行预防和治理。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内部因素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有很多,内部因素主要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部分,内部因素虽然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但是攻击性行为主要的成因还是外界因素。

1.1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对于行为的遗传,以美国的德尔布吕克和英国的布伦纳为代表。

所谓行为遗传,简单来说,是父母把容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等特点遗传给孩子,父母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2)气质因素:关于气质类型,最著名的是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

他认为人体有四种液体,因为四种液体分配比例不同,则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包括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的气质特点偏向活泼好动、头脑灵活,往往交际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接受较快;胆汁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很大且存在持久;粘液质和抑郁质的特点偏向于喜静,精力不旺盛,比较安分守己,甚至多愁善感,以至于不太合群。

因此,胆汁质的气质类型的幼儿因受生理因素影响,天生就容易哭闹,脾气不好,这种活跃型气质比抑郁型气质的幼儿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幼儿出生就容易急躁,那么这种幼儿长大后也会容易大发雷霆,产生攻击行为。

(3)激素作用:攻击性行为与雄性激素有关,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通常都是雄性激素水平高的攻击性更强。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激怒,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概率也就更大。

(4)性格:心理学认为性格具有先天的稳定性,《辞海》对于性格的解释主要包括态度、意志、情绪三种表现。

性格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每个人出生后是什么性格,那么幼儿时期也不会改变,有些幼儿天生性格暴戾,冲动,喜欢暴力的解决问题。

1.2心理因素(1)自我胜任感:所谓的自我胜任感,就是个体在活动中获得成功,这个成功的行为使自身获得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简单地讲就是,我可以,我能行。

自我胜任感往往来自于自己擅长的事情,从自己擅长的事情中获得成功,那么这些成功的经历就是自我胜任感的来源,成功后产生的自信是很重要的,有了自信,才能挑战有难度的目标,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自我胜任感也会越来越高。

浅析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预防

浅析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预防

浅析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预防作者:徐加东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05期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用语言或暴力的行为对他人的身体或心理进行侵犯和伤害。

近些年来,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逐渐增多,攻击性群体也越来越复杂,恶性伤害事件也呈上升的趋势,这就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严重影响到学生在性格、能力、知识掌握、心里方面的正常发展。

不及时干预、教育、疏导和预防这种行为,就会转化和发展为不良品德,长此以往,学生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要预防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必须找准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源。

一、外部客观原因第一,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识不清,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感情脆弱,有时出现偏激情绪,甚至失控。

当目标、愿望一再受到阻碍、达不到愿望和目标时,往往会产生愤怒和不满的情绪,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情以及他人恶意中伤时,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就会发泄出来,这时往往就会发生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就会给他人产生和造成伤害。

第二,社会上的暴力行为,尤其是一些社会青年相互打架、斗殴的事件和场面,还有影视剧中的暴力镜头,对青少年学生都会产生影响,让他们产生一种解决问题和矛盾要靠打架、暴力行为才能解决的想法。

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自己没有完整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当受到别人攻击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反抗心理,常常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处理遇到的问题,这也会发生攻击性行为。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生活起居与学习状况一般都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发脾气,闹情绪,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第三,学校和家庭对初中生的青春期教育不够,心理教育不到位,行为习惯教育力度不够。

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不会替他人着想,缺乏宽容心。

一些家长认识也有偏差,只注重成绩,而忽略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施加的、有意伤害行为。

在中小学生中,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欺凌、肢体上的打闹、甚至是攻击同学或老师。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探讨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成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家长行为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在一个激烈、暴力的环境中成长,很可能会学习到攻击性行为,并将其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2. 情绪管理不当:有些中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或者情绪波动时,缺少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将情绪转化为攻击性行为。

这些情绪可能是愤怒、焦虑、沮丧等,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于是就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3. 学习和生活压力: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或者面对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以试图减轻压力或者寻找存在感。

4.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可能成为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学生之间的欺凌、学校中的暴力事件、老师的不公正等都可能引发攻击性行为。

防治措施:1. 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倡导和平理念,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不轻易动手解决问题。

2. 学校管理: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遏制暴力行为的滋生。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明白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3. 个体心理辅导:对于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需要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培训、情绪调解等活动,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4. 社会支持:社会对于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异常旺盛,很多外显性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了出来。

攻击性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

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被攻击方的人格的发展,有现象表明,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分类不同,而且引起攻击的原因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帮助恢复;矫治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此,攻击性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欺侮他人,比如逆反与反抗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

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

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经历。

1 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

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

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异常旺盛,很多外显性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了出来。

攻击性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

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被攻击方的人格的发展,有现象表明,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分类不同,而且引起攻击的原因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帮助恢复;矫治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此,攻击性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欺侮他人,比如逆反与反抗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

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

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经历。

1 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

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

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

在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中,应注意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会使父母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家庭家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原因。

许多学者经广泛地研究得出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①。

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纬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

他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服从,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

霍夫曼(Hoffman)等人1970年还专门研究了惩罚这一普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1]。

他们把惩罚性分为强制(Power-assertion)和”爱的收回”(Love-withdrawal)两种。

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以及威胁等。

他们的研究表明,强制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

强制会引发孩子的敌意,同时又提供了一个表达敌意的方式,即父母的惩罚方式无意中向儿童提供了打人的模式。

”爱的收回”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方式,它表示为父母不理睬,孤立儿童、对儿童表示失望等。

这种惩罚方式会导致父母与孩子感情的破裂,使孩子体验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

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她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限制应分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两种。

由此提出了影响较大的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authoritiarian parenting)和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permissive parenting)[2]。

鲍姆林特的研究表明: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放任型家庭中的孩子缺乏独立性;专制型家庭中的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

Patterson等学者所作的一系列结构方程模式的研究表明: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与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有着因果关系,家长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是孩子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Mackinnon-Lewis等人认为,不良的父母教养行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孩子攻击反抗行为:一是强迫,父母和孩子互相强迫对方停止不恰当的行为,却通过父母对孩子的行踪、交友以及活动的不具爱心或不适当的监视,从而引起孩子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意,强化了孩子的攻击行为。

Bradley考察了父母有无滥施身体惩罚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发现父母对孩子滥施身体惩罚和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显著性的相关。

结果表明,滥施身体惩罚的家长会受到孩子不良行为的强烈的反作用,同时也把自己的教育作用降到最低,使亲子之间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2 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关键与中心环节,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明确目的,系统性地学习,克服困难,锻炼坚定的意志力。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有威严的教师不仅要学生言听计从,而且他身上优良的品质会被学生学去;没有威严的教师不仅学生不听从,而且他身上的劣质也会影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一个流行”暴力文化”的校园要比没有”暴力文化”的校园发生暴力侵害行为的概率高得多。

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和有权威的教师能够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严重性并阐明其制止暴力行为的决心和意志,就能营造良好的”无暴力校园文化”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现实生活中由于惧怕影响学校声誉或者私人的一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因为一些肇事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较高等),一些教育干部、教师等在处理和干预校园暴力行为时态度暧昧、迟疑不决或游移不定,这是助长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一个治理有方的学校、一个拥有健康校园文化的学校发生学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健康的校园文化指校风优良、校园行为规范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言语举止得体、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优良行为和所取得的进步加以及时的表扬。

在一个不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是强权支配的师生关系,另一个是”放羊式”的师生关系。

在校学生有可能模仿那些有力量而且独裁的教师,譬如个别独裁式班主任、体育教师等往往会成为一些男学生的崇拜偶像。

如果学生把这些老师的言行作为自己的榜样对待自己的同学并实施伤害行为其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反之,那些既不严厉又无法控制课堂秩序的教师同样会让学生对校园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憎恶学校,也将因此而导致校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前不久,我国发生了一起课堂上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侮辱老师的案例:北京市海淀区职业艺校几个学生在地理课上辱骂老师、扰乱课堂秩序。

这种情况就属于那种典型的教师无法控制课堂局面的”放羊式”师生关系情况。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态度同样可能成为学生伤害其同伴的借口。

譬如教师对学生使用尖酸刻薄的措辞伤害其自尊等。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的”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家。

教师的地位虽然曾经在历史的某一特定时期由于政治的原因受到了迫害和贬低,但是在这个有着正统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度里的人们始终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坚守和维护着教师们的尊严。

而教师呢,出于职业生存的需要也往往在竭力的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如果教师用了不适当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就有可能发生”角色错位现象”。

举例来说,教师用现有的身份来谋求或维护自己的一些”私权”:在公开场合向一些特定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是其父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学习好、教师的亲戚等)示以宠爱之情,而对另一些特定学生大发脾气,甚至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某些特定学生等。

非常明显这些”私权”往往不是教师合法的权利,更不是合法的权力。

恰恰是在这种不合法的权势支配下的校园人际关系成为了强化学生之间伤害性为的隐性课程。

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这种权势支配下的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下,老师们为孩子之间的校园暴力侵害行为提供了逻辑上的支持和滋生暴力侵害行为的氛围,并且正是这种不合理的交往关系创造了校园侵害行为的社会大环境。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不对等关系客观上构成了强化学生之间的伤害行为的隐性课程。

权势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容易导致学生受到教师的伤害是一个更加敏感的话题。

我国学者季成叶报道:”全球校园暴力躯体施暴者60%来自同学,另外分别有20 %来自教职员工和校外人员。

”[3]。

国外对这一问题的报道的也很多。

例如奥维斯(Olweus)在挪威调查后指出”所调查学生中有2400名小学生和低年级中学生曾经受到教师的伤害,大约10%的所调查的教师伤害过学生,所调查的班级中50%发生过教师伤害过学生的事件。

”那么教师伤害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伤害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对此得出正面的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从当前师生关系角色错位所暴露出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对此问题做出种种设想。

也正因为一些学校的师生关系所暴露出来的太多问题,促使我国加速了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新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师生关系可能诱致校园攻击性行为做出了针对教师的严格规定:”第六十三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组织机构。

如果攻击性行为作为一个结构性问题的预设而成立,决不纯粹是一个”问题学生”的问题或一个”攻击性行为的问题”,那么就有必要对学校自身的社会结构进行审查。

即有必要改革学校的传统教育范式,构筑平等而友好的师生关系、重新阐释学习的本质、建设必要的校园秩序等。

3 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有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经济地位。

)3.1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不同,这些对儿童从出生就开始产生影响。

3.2 社会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目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性格。

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以追求金钱为最大利益与人生目标,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是以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共同目标的,这些必然会影响性格中的一些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