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2)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2)](https://img.taocdn.com/s3/m/c1585b77767f5acfa1c7cd8d.png)
条
特种设备和场所
14
电梯、自动
扶梯等特种
设备
特种设备检测、维保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人员不安全操作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机械伤害
(4)电缆或绝缘导线不应成束架空敷设,不应直接捆绑在设备、金属构架等物品上;埋地敷设时应穿管,管内不应有接头,管口应密封。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第3.5.6条
9
电气设备操
作
操作不当或电气线路接地保护措施失效等可能导致漏电造成人员伤害。
触电
(1)应设置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或漏电保护装置,并确保可靠有效;
(2)电气设备和线路应保险装置应符合规定要求,电气装置安装防护箱?罩;
(3)制定完善的电气定期安全检查?绝缘检测制度和操作规定,并记录档案。配备必要的绝缘安全工器具、检修工具和测量仪表。(4)可能发生爆炸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装置?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防护,电气开关装置应设置在室外,安装防护箱。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2).乙醇、甲醇、丙酮、苯等易燃液体应放在试剂橱的底层阴凉处。乙醚类试剂应避光贮存。
(3).药库应独立建筑,不宜与门诊部、病房等人员密集场所毗连。
(2).医用氧气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表格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fac747e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0.png)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2).乙醇、甲醇、丙酮、苯等易燃液体应放在试剂橱的底层阴凉处。乙醚类试剂应避光贮存。
(3).药库应独立建筑,不宜与门诊部、病房等人员密集场所毗连。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6.1条
6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
(1)液氧罐在充装过程或使用、维修检查中,操作不当或设施缺陷等,出现超压或充装过大,可能导致泄漏爆炸,或造成人员冻伤。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冻伤)
(1).液氧供应源应设有止回阀、减压阀、安全阀和防爆膜、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及压力监控报警系统,且完好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
12
室内变压器、高压配电室
高压供配电室、变压器等由于短路、高温散热不良可能导致火灾。
触电
火灾
(1)设备间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2)设备区域内应配有温、湿度计;
(3)电工岗位人员应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作资格,操作证原件由电工人员上岗时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
2020年整理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doc
![2020年整理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doc](https://img.taocdn.com/s3/m/f6165d43c281e53a5802ffa3.png)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施。
(5).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
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通用资料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通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fd40c2be23482fb4da4cb8.png)
(2). 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
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
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 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
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
流不受扩散污染。 通风柜排气口应高
出 50m 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 3~4m,
并应设过滤装置;
(4). 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
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
条件, 并确保可靠。
(5).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
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2 楼梯、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 其它伤害
(1). 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 l.65m, 踏步 《综合医院建筑
平台、 火灾爆炸、 异常恐 (拥挤踩
宽度不得小于 0.28m, 高度不应大于 设计规范》
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 设计规范》
住院部 人为因素影响下在 踏)
导控制。
(JGJ49-88)第
出入口 扶梯、楼梯口等人
(2). 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 3.1.2 条、
处
员异常拥挤情况
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1.3 条、4.0.5
下,或出入口设计
(3). 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 条《建筑设计防
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 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 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 照 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 其面积应使 侯诊者相互间保持 1m 的距离; (5). 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 责、 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 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 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疏散通 慌事件时人员拥 踏)
0.l6m;
医疗机构安全隐患检查清单
![医疗机构安全隐患检查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74761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e.png)
医疗机构安全隐患检查清单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安全隐患检查清单。
本清单涵盖了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部位和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安全、医疗安全、药品安全、生物安全、治安安全等方面。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行。
一、消防安全1.1 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淋系统等。
1.2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占用、堵塞现象。
1.3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员工是否掌握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
1.4 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制定,且定期进行演练。
二、医疗安全2.1 医疗设备是否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2 医疗用品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无过期、变质现象。
2.3 药品管理是否规范,包括储存、使用、回收等环节。
2.4 医疗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违反医疗操作规程的现象。
2.5 病历资料管理是否妥善,防止泄露或损坏。
三、药品安全3.1 药品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
3.2 药品过期、变质现象是否及时清理。
3.3 处方用药是否合理,有无滥用、误用现象。
3.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是否健全。
四、生物安全4.1 生物实验室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包括生物安全柜、废弃物处理设备等。
4.2 生物样本、病原微生物等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储存、运输和处理。
4.3 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4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且定期进行演练。
五、治安安全5.1 医疗机构是否设置专职安保人员,负责维护治安秩序。
5.2 重要部位(如药房、财务室等)是否安装监控设备,且正常运行。
5.3 来访人员是否实行登记制度,确保医疗机构内部安全。
5.4 是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六、其他安全隐患6.1 电气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等。
6.2 食堂、宿舍等生活区域是否存在食品安全、火灾等隐患。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精编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ae25e8faaa00b52acec7ca2d.png)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机械伤害
(1)制定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并持证上岗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台账,
(3)制定完善维护?保养制度和规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1次自行检查,保存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应定期校验检定、检修,并保存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15
(2)设备区域内应配有温、湿度计;
(3)电工岗位人员应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作资格,操作证原件由电工人员上岗时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
(4)应设有通风散热、防潮排烟设备和事故照明装置;
(5)室内地面的最低处应设有集水坑并配有自动排水装置;
(6)制定完善的电气检查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及火花放电痕迹。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医院风险管控清单
![医院风险管控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1e82e2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XXXX医院
二O一九年
风险管控信息清单(直接辨识法)
本次医疗器材的风险分析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风险分析人员按照计划的要求,根据各自有关的专业和经验对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进行了判断,同时对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进行了分析,记录如下表:
风险分析人员依据上表中的提示,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危害示例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可能发生的损害和初步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记录如下表:
风险可接受性判断:按照风险管理计划确定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对评
估的每一个风险进行可接受性判断,记录如下:。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5402526cc22bcd127ff0c56.png)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件后果严重性D风险等级判定主要防范措施依据1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2楼梯、平台、疏散通道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踏步宽度不得小于,高度不应大于;(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3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火灾(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等区域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X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X](https://img.taocdn.com/s3/m/fbf5ca336c85ec3a86c2c506.png)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火灾
(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3).手术室、放射科室等设置通风设备,并保证机器设备有效散热。
(4).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配备必要消防设施,如灭火器、便携式呼吸机。
(5).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https://img.taocdn.com/s3/m/adcc8cd43b3567ec112d8a0b.png)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4
放射科、核医疗科
放射性物质管理不
当、防护措施不当等
导致工作人员、病人
等收到放射性伤害
其他伤害
(放射性伤
害)
(1).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2).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通风柜排气口应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3~4m,并应设过滤装置;
(4).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验室、洗涤室、注射室、γ照相机室和治疗病房的防护,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照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其面积应使侯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医疗机构安全风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清单
![医疗机构安全风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b8026f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7.png)
Ⅰ级 Ⅰ级
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 位,发生突发事件应对不 及时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保障工作顺 利开展;由一名副职专职负责安全工作。
1.选择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担任安全保卫干部; 2.对现有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Ⅰ级
无法真实体现医院日常安 按规定规范档案管理,详细填写安全日志、会议记录、安全
故
定期检查,保持缓冲器固定可靠无锈蚀,油量充足
定期检查超载保护装置
易发生触电、爆炸事故 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保持防止门夹感应器有效;
定期检查,保持按鍵完好无损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定期对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进检测 进行相关培训并取得《医用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合格证》才能 进行操作
四、危险 化学品安
全
(二十) 管理设施
68.危险化学品暂存处未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69.危险化学品暂存处未设置警示标志 70.危险化学品未入柜,未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二十一) 71.电气线路绝缘老化 危险化学品库 72.乙醇、松节油、二甲苯等存放不规范
(二十二) 73.药物存放不规范 药库、药剂科 74.毒、麻、限制药品的存储、销毁不符合要
求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Ⅱ级 Ⅱ级
Ⅱ级
Ⅱ级
易引发火灾事故 易引发火灾事故
清理线路,核定用电负载满足要求 专人负责,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配足配齐消防设施 更换电路,加大荷载 专人负责,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配足配齐消防设施 更换电路,加大荷载
聘用合消防人员,持证上岗
易发生各种事故,事故发 生后难以有效处置 定期培训,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Ⅰ级 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使用实体墙隔离
Ⅰ级 Ⅲ级 Ⅱ级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各科室危害有害因素辨识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各科室危害有害因素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6306f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f.png)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各科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风险分级方法医院的风险分级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号)的要求,事故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对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对可能造成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较大风险;对可能造成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一般风险;对不易发生事故或发生事故达不到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级别的的风险确定为低风险。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本次风险等级的确定采用风险矩阵法,即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
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
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表1.4-1可能性L取值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S)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表1.4-2严重程度S取值表表1.4-3风险级别R计算表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四级:R=L×S=17~25:重大风险,需要立即暂停作业;A级,红色;R=L×S=13~16:较大风险,需要采取控制措施;B级,橙色;R=L×S=8~12:一般风险,需要有限度管控;C级,黄色;R=L×S=1~7:低风险,需要跟踪监控或者风险可容许;D级,蓝色。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内一科2内二科3内三科4内四科5眼科门诊6疼痛科门诊7口腔科8病理科9血库10 B超室11 心电图室12 妇科门诊13 胃镜室14 放射科15 皮肤科16 输液大厅17 透析室18 结核门诊19 化验室20 妇一科21 妇二科22 产房23外一科24外三科25肿瘤科26 骨一科27 骨二科28手术室29儿一科30儿二科31康复科32急诊科33 120急救34高压氧舱35 供应室36 介入科37 重症监护室38 CT室39 总务科40 财务科41药品库42病案室43消防控制室44行政办公室45 食堂。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https://img.taocdn.com/s3/m/a50b4ad565ce0508763213d1.png)
(JGJ49-88)第 3.1.2 条、 3.1.3 条、4.0.5 条《建 筑设计防火规 范》第 5.5.19
净宽度不应小于 3.00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
条
带。
(4). 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 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
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 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4). 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配备必要消防设施, 如灭火器、便携式呼吸机。
(5). 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高层 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1). 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 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
《综合医院建 筑设计规范》
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 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安装和运行》 (GB13955)第 4.5/6.3/7.2/7.3
于 2 根。 (4)GB13955-2005 中第 4.5 条规定的设备和场所必 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第 4.6 条规定的场所
条《电气防火检 测技术规范》 DB11 065-2010
必须安装报警式剩余电流保护;
第 6.4.1 条
( 5)高压配电装置应采用具有五防功能的金属封
(2). 医用氧气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 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 。
(3).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 品,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 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 施。
(5). 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耐火等级不 应低于二级。
(1). 确保液氧储罐周围 5m 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 沥青路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 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 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 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 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 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 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 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 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 m, 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 m, 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6).站内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应急设备及工具, 且完好有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4.3.4条《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第4.6.4条
7
液氧管道
液氧储罐各供应管道前减压阀失灵无法有效调节管网压力而超压, 可能造成爆炸。
其他爆炸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各供应支路应设置防回流措施, 输送和供应的管路上, 两个阀门间可能积存液氧的管道必须设置安全阀。
(2).医用氧气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 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施。
(5).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耐火等》 GB 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GB 50751-2012第4.6.4条第4.2.16条
8
医用氧仓、重症室等治疗室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 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 职责、 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 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 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 应有防护设施。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1.5条, 4.0.4条,4.0.6条
4
放射科、核医疗科
放射性物 质 管 理不
当、 防护措施不当等
导致工作人员、 病人
等收到放射性伤害
其他伤害
(放射性伤
害)
(1).对诊断室、 治疗室的墙身, 楼地面、 门窗、 防护屏障、 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 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 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2).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高、 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 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 通风柜排气口应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3~4m, 并应设过滤装置;
(4).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验室、洗涤室、注射室、γ照相机室和治疗病房的防护,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 照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 其面积应使侯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6.1条
6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
(1)液氧罐在充装过程或使用、 维修检查中, 操作不当或设施缺陷等, 出现超压或充装过大, 可能导致泄漏爆炸,或造成人员冻伤。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冻伤)
(1).液氧供应源应设有止回阀、 减压阀、 安全阀和防爆膜、 放空阀、液位计、 压力表及压力监控报警系统, 且完好安全可靠, 并定期检查。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 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 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 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 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1.2条、 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5.5.19条
(2)液氧储罐区泄漏遇可燃物和火源可能导致猛烈燃烧。
火灾
(1).确保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沥青路面。
(2).液氧储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3, 总容积不宜大于20m3,
(3).液氧储罐与医疗公共建筑、 生命支持区域保持防火间距15m。
(4).配有严禁烟火等安全警示标志。
(5).液氧站内及周围10m范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质。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 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1.5条, 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 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 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火灾
(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 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 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 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3).手术室、 放射科室等设置通风设备, 并保证机器设备有效散热。
(4).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 配备必要消防设施,如灭火器、 便携式呼吸机。
(5).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 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