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考研必备资料】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习过程(研究对象)——学习者与信息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得到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长进的过程。

3.学习资源(研究对象)——一切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媒体条件的总和。

4.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5.认知结构: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

由学习者眼下就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原理所组成6.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运动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人类认识和实践过程实际上是采集、传送、再生和利用信息的过程。

7.控制论:关于生物系统、机器系统中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凡是施控者影响和支配受控者的行为过程都是控制8.系统论:关于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规律的科学。

9.系统: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要素结合而成,是带有特定的整体结构和适应环境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与处理(以课件为主)1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各类媒体信息的能力,在计算机上随机编辑控制各类信息,完成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

12.流程图线式:将多媒体信息用图标的方式依次连接在流程图中。

13.电子书页式:以“页”为基本单位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

14.时间顺序式:多媒体信息的管理是以时间的顺序来决定的。

15.多媒体素材:能被计算机识别、供制作课件时能被调用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信息(符号)16.动画,是一系列的图像画面组成的队列。

17.视频,集图像和声音为一体,真实再现了场景和物体。

18.计算机网络:一种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教育技术中级考试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中级考试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不等同于信息技术。

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于1913年创立。

行为主义的主张,最重要的有以下四个观点:(1) 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2) 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集合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 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4) 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桑代克的联结论、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的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去揭示人的学习心理发展的某些内在机制和具体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8、绩效技术:绩效技术首先是企业培训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员工在组织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表现为前者有非常强的绩效驱动性。

教育技术重要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重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系列。

2.整合技术:指把信息资源、工具、在线帮助等功能综合在一个计算机系统环境中的方法。

它的特征是学习者可以在各种信息资源中进行高度的交互活动。

3.元方法: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4.系统:是有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以来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正、负反馈一个更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6.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7.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形成的。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8.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9.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11.硬件:指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教学系统。

12.软件:指与硬件配套的教学软件。

13.潜件:指各种观念、方法、理论体系和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

14.视听教学: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重要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重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系列。

2.整合技术:指把信息资源、工具、在线帮助等功能综合在一个计算机系统环境中的方法。

它的特征是学习者可以在各种信息资源中进行高度的交互活动。

3.元方法: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4.系统:是有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以来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正、负反馈一个更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6.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7.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形成的。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8.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9.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11.硬件:指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教学系统。

12.软件:指与硬件配套的教学软件。

13.潜件:指各种观念、方法、理论体系和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

14.视听教学: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媒体的软件、硬件的开发、利用技术和教与学过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技术的总称,概括为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的总称。

2.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3.程序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以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

4.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评价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

5.教育技术的基本定义: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总称。

也称为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或称为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的总称。

6.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教育技术领域是三种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特色的专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

7.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

教育技术学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促进学习而对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它是教育学的一个学科分支8媒体(medium),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储存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任何物质工具。

9.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资源环境。

10.传播:(communication),原意为通讯、传达、交换、交流等,是利用各种媒体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

11.教学传播:教学传播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定合适的教学信息内容,通过媒体传播给特定教育对象的活动。

12.传播模式:传播模式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为了研究方便,把传播过程分成若干个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13.噪声:噪声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在信道部分产生的干扰接受者信息解码的信号源,如图像质量、无关声音等。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改进的一门学科。

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解释。

下面是对教育技术常见名词的解释。

1.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远程通信设备和技术来实现教育活动。

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2. 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是指将线上学习和传统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参加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

3.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愿地选择和控制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来实现学习的一种方式。

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和资源。

4.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系统和智能化的学习软件来支持个性化学习。

5.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将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的技术。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逼真的教育环境,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6.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的技术。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与现实世界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经验。

7.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如声音、图像、视频等)来传递教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出生动、直观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8.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关系和规律的过程。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为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9.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

在教育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评估、个性化的学习和智能化的教学。

10.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技术。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存储学习资源和共享教学内容。

[汇编]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汇编]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4、教学系统设计:依据教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做出具体规划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5、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学习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创设学习程序的过程。

6、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

7、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他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化形态的技术。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11、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1.▲建构主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得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

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为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刺激是否被注意或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里结构。

3.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常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4.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5.▲经验之塔理论:6.▲认知发现说7.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8.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10.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双主模式:主导---主体(“学教并重”)教学法系统设计是在兼取以教为主教学法系统设计,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其理论基础也就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就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两者的结合。

11.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nal Design):指能够有效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4、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5、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6、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8、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9、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1、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12、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13、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1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15、多媒体技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16、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17、问题求解: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18、教学游戏:计算机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19、微型世界: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20、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来自实际案例的资料,在丰富的信息环境中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角色去搜集资料,调查案情,进行分析和决策;•21、智能授导系统ITS:通过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家庭教师”的行为;•22、教学内容分析:指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23、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又称多媒体创作软件,是一种能够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集成为一个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工具软件; •24、概念图: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25、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VR: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支持多人实时进行交互的多媒体系统;•26、全境环视技术:又称360度全景环视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全景摄影技术,把相机环绕360度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web浏览器上显示;•27、人工智能AI:是一门研究运算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28、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29、专家系统: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30、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使用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技术; •31、视频会议:指利用视频摄像和显示设备,经过信号压缩及编程,解码处理,通过网络的传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实现交互式的实时音、视频通信; •32、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指学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33、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34、远程教学:指教师与学生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借助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方式;•35、远程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的活动;•3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三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37、虚拟学习环境VLEs:是整合计算机通信软件的功能和在线课程材料传递方法的学习管理软件系统;•38、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39、虚拟社区:网上社区,使足够多的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带着丰富的人类情感进行公开讨论后虚拟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40、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 •41、视觉教学: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42、视听教学: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与视觉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43、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①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②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③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④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 •44、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45、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46、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其组成要素包括:Information,Materi al,Device,People,setting,Capital•47、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48、超媒体: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49、虚拟现实VR: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50、流媒体: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解决多媒体信息在窄带上的传输问题,它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以满足实时性及无盘工作站的播放;•51、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已经完成的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儿童正在形成的、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但能在别人帮助下完成某一任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和促进尚未成熟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心理机能;•52、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5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③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④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⑤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⑥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5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媒体四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55、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的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56、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57、课程:课程是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输入、加工过程、产出; •58、ITS:具有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即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教学专家进行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称为智能导师系统;•59、Agent:在软件技术中,Agent的概念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自动执行某种系列操作的软件模式;它是为弥补ITS系统不能很好辅助学生“学”的缺陷而逐渐被教育领域所关注的一种实现智能化的新技术;60、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或信息处理技术;•61、积件技术: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62、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63、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6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65、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66、网络教学系统: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67、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68、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69、教学设计过程观: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71、教学过程70、教学目标: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72、探究学习: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进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73、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74、教学媒体:记录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75、教学评价: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76、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指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收集学生过程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77、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78、教学评价技术:评价者为了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收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中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79、课堂观察:是评价者根据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课堂情境中直接对评价对象进行察看,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80、调查: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请有关人员进行口述和笔答,从中了解情况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81、面谈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师、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82、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83、档案袋评价: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84、工艺学记录:就是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作现场的永久性记录;•85、元方法:关于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86、教育技术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分析框架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87、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 •88、系统:是由若干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89、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90、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91、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92、后现代课程论: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 •93、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方法;•94、教学信息:支队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属性、状况、特性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95、媒体:1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2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96、人工信息: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加工,产生的一种信息;•97、主题树方式:将网络信息资源按照已确定好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逐层细化进行组织,用户通过浏览方式层层查找所需要的线索后,再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98、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99、学习:广义,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环境的过程;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100、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101、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型知识或事件信息;•102、智力技能:使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 •103、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104、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形位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为,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105、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106、认知结构:广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107、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108、学习风格: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109、认知风格:指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10、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111、虚拟教室: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着和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施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11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使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11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堆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114、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115、教学理论:是人们思考教学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所做出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映;•116、前期分析: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117、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118、教学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有计划安排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119、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120、认知工具: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121、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总和;•122、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指能辅助教学设计者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加快教学设计进度,教学开发进度的所有计算机工具;•123、教学设计自动化:指能够有效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124、绩效: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是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总目标的业绩;•125、视觉文化:准确地解释和创造视觉信息的习得能力;•126、整合技术: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环境中,这时所使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127、过程模式: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标准;•128、课程开发:是教学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需求评估,以确定适当的目标,然后针对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选择适当的学习活动加以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达到目标的工作流程•129、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教育技术 333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 333名词解释

333名词解释1.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2.学习动机:激励并维持学生朝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

3.教育:社会角度来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也指学校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角度来说,指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总体来说,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学习:是个体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5.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6.教学:着眼于一定目的,在特定的环境中,基于预成的课程框架,通过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专门社会实践活动。

7.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8.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识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

练习作为技能的形成途径;动作方式作为技能的形式;合乎法则作为技能的标志。

9.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10.学习迁移: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已经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利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3、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 之间 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

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 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4、现代教学媒体: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它由两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一是硬件或现代教学设备,即用以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多种教学机器;二是软件,又叫教材,即录制或承载了教学信息的各种片、带、软盘等。

5、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6、课程开发: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开发遵循超前性、多元性、基础性、实践性、灵活性等基本原则7、微型教学:微型教学(M icrote a c h in g),又译小型教学,微格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方法,旨在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在职教师的基本教学技巧。

所谓微型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8、个别化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学生个别需要的教学。

教资教育技术

教资教育技术

教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分类1. 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组织,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育技术的分类(1)多媒体技术:包括投影设备、录音设备、视听设备等,能够将多种媒体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教学资源。

(2)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的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管理。

(3)交互式技术:交互式教学手段如电子白板、触摸屏、虚拟现实等,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探究式学习。

二、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 教育技术的优势(1)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多种媒体元素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合作和独立创新。

2. 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1)语文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和音视频等教学手段,可以提供更加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2)数学教育: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交互式教学手段,可以提供动态的数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英语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和注意事项1. 应用策略(1)多样性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的不同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4、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5、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6、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8、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9、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第一讲:技术----技术是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现实任务的系统运用,包括物质技术和智能技术。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数字化、网络化、大容量、高宽带。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化教育: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

视觉教育: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是学习活动更加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活动。

视听传播: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媒体等),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

直观教具:(来自百度百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终身教育:有五个层面的意义时间---学习是持续一生的活动,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到生命的终了。

形式---学习的渠道和方式是多元的、弹性的,学习场所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社团、工作场所等,学习方式面对面的讲授,传播媒体与电脑通讯网络等。

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自主精神;学习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一个人不但要为个人的学习负大部分责任,且要知道如何学习。

学习结果---是个人获得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亦即学习内容无所不包,是一种全人发展的教育。

学习是一项权利而不是特权。

学习化社会: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

终身学习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有三方面:一是学习化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前提,亦即社会必须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二是这种学习持续人的一生;三是必须打破某种教育机构垄断教育的局面,实现社会处处是教育的学习化情景。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本文档旨在解释一些与教育技术相关的常见名词。

以下是它们的简要解释:1.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利用科技设备和工具来支持和增强教育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与研究的教育方法。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利用科技设备和工具来支持和增强教育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与学习的教育方法。

2. 电子教育(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来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研究。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课程研究。

电子教育(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来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课程学习。

3.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4.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

在教育中,增强现实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添加虚拟对象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研究体验。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

在教育中,增强现实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添加虚拟对象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5. 联机研究(Blended Learning):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名词解释

一、教育技术定义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其英文原文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英文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e sources.二、视觉教育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

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四、远程教育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通道。

远程教学既是集体教学又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

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教育技术的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的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的名词解释教育技术,又称为教育信息技术或教学技术,是指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门学科。

教育技术涵盖了广泛的技术工具和应用,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

本文将对教育技术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Assisted Education,CAI)计算机辅助教育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帮助教师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计算机辅助教育常见的应用包括教学演示、互动教材、电子学习资源等。

通过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 Instruction)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融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将信息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能够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远程教育是指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远程通信手段进行教育的方式。

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

远程教育的典型形式包括网络课程、远程视频会议、电视教学等。

远程教育能够帮助那些无法到校学习的人群获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化。

四、虚拟现实教学(Virtual Reality Instruction)虚拟现实教学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环境和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虚拟现实教学可以模拟复杂的实际场景,如实验室、历史事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学习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介绍

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广义上包括一切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

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工具、教学资料和传播媒体等。

4、流媒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Intranet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

5、E-Learning:E-Learning是指由电子技术负责传递或支撑的教学内容或学习体验。

6、显现知识:是指那些外显的,并能够以某种形式(如文字、数字、图片、声音、动画等)被固化于书本、光盘、磁带等介质上的知识。

7、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个人或者组织机构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内化的、隐含的知识。

8、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当个体人面临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够确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它,准确地查找到相关信息,选择、评价、保存信息,利用和传播信息,最后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9、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在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播信息化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形式。

10、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当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学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11、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订的过程。

12、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复习重点1、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过程中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AECT2004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二者比较]从2004定义来看,缩小了它的内涵,不再提理论体系了,而只提研究和合乎伦理或道德的实践领域,这与国外只将教育技术看成一个应用领域是直接相关的,与国人一定要将它学科化是相反的。

同时实践的范畴也只提创设,使用,管理呢,不再是以前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但其实本质的过程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

关键在于它们后面加了“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作宾语,翻译成“适切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以作如下理解,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以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其它不相关的则不再是我们的研究与实践的领域,而这一点明显比94定义更切符合教育技术的实质了,否则的话,依据94定义,“与技术相关”各“与技术不相关”的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都是我们的专业的,有些抢饭碗之嫌!在现在,这个技术尤指信息技术!这一点好像印证了greenforrest以前的观点,教育技术就应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

( 材料一)2.教育技术学3信息技术(1)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广义、中义、狭义信息素质: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管理、创新知识、)2(.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

有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感。

信息知识:人们在利用信息过程中所积累知识与经验的总和。

是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们成功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需具有个性心理特征是信息素质的核心。

信息情感与意识:涉及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意识及道德规范,是形成信息素质的重要动力。

4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特征: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层面)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教育层面)5.信息化教育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参见材料二)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目标: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功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教学(系统)设计定义: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根本目的,应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也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目的: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研究对象:教学系统研究方法:系统方法,科学方法层次:以产品为中心:这个层次主要是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到当作产品来设计。

以课堂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下,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的教学资源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

以系统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的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

结果:经过验证的、能够实现预期功能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案8.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9.系统方法定义:利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与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它侧重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6)应用和推广。

10.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 :绩效技术是一种用于改进人的绩效水平的多学科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绩效进行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来解决人的绩效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最终提高绩效水平。

电子绩效系统(EPSS):实质是一种集成化,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提供给每个学员具体的信息,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走出了传统培训过程中学员所处的被动地位。

第二,以绩效为中心。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人员介入达到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第三,资源经验共享。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凡是与这个系统有关的人员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信息资料以及别人的经验等等,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信息发送到系统,与别人共享。

)11.(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第三代远程教育。

网络课程12.定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的构成: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根据网上教学法的特点和人才的需要,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构成;1、教学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2、虚拟实验室系统:包括实验情境、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等3、学生档案系统:包括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资料等4、诊断评价系统:包括形成性练习、达标测验、阅卷批改、成绩显示、结果显示等5、学习导航系统:包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6、学习工具系统:包括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等;7、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区、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

8、开放的学习环境系统:包括拓展知识、参考文献、网址等。

13.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使多种媒体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系统的技术14.超媒体参见材料415 E-learning 参见材料5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16 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LearningBlending (“混合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见材料6及请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248页)17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主导---主体(“学教并重”)教学法系统设计是在兼取以教为主教学法系统设计,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其理论基础也就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就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两者的结合。

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25页18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经对知识进行远东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主生,获得和重新利用。

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

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参见旧版《教育技术学》第336页19 知识工程一门研究人类智能及为类知识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并促进人类知识发展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