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3篇)
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3篇)第一篇: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美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在当前高校声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工作得不到充足的重视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存有的一个弊端,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挖掘声乐作品情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形式对学生实行审美教育,是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育;审美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对审美与声乐教育的关系探讨早已有之,高校声乐教学不能仅仅作为声乐技能教学的媒介而存有,更应该对学生的审美水平实行培养,对声乐中的美实行挖掘,反观当前各高校声乐教育,这恰好也成了教学的盲点。
缺乏美的声乐教学是没有生命的。
本文通过对高校声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实行探索,进而提出提升声乐教育中审美教育水平的策略,以期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做出推动。
一、高校声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意义高校声乐教育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所以要为人们的带来美的体验。
在当前声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不但是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水平的必然。
在教学中,审美教育不但需要具体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
挖掘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协助学生欣赏剩余作品,观察到其中的美感。
高校声乐教育中展开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相对应的在感知水平、想象水平上都有所提升。
声乐艺术,就是通过声音传递情感,与欣赏者达成共鸣等。
良好的声乐表现力是需要审美作为依托的。
审美教育的展开,能够使学生明确何为美,以及如何创造美,但在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对技术层面的整理与教学远较情感方面丰富,这也就导致,学生在日后独自走向社会后,钢琴等乐器的演奏水平较声乐演唱水平高,能够机械的唱出完整的歌,却不能将情感带入其中,以及在作品赏析中存有的误区。
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考虑到的。
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但有必然性,也有必须性。
即使对于声乐教学中加入审美水平教学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仍然存有着一些问题,例如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度不高,且缺乏审美教学的实践。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王安国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words (2)一、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以及对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 (2)(一)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 (2)(二)对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 (3)二、音乐审美教育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中对培养人才的作用 (4)(一)音乐审美教育使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对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不断提高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5)(三)音乐审美教育在客观方面也能够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 (5)三、中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 (6)(一)审美教育研究的历史必然性 (6)(二)音乐审美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 (7)(三)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 (8)(四)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社会意义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音乐审美教育学生姓名:王安国学号:200711010086系别:音乐系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樊子熠职称:讲师摘要: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就从另一方面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它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也即将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发展;培养;人才Abstract:Aesthetic education can improve people'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but also beneficial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mproved from the other h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our people, 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of our country, so it has a certain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will soon become the core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music;education;development;training;talent前言:音乐审美教育是现在21世纪新的发展潮流,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样,也同时带动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为我国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3篇)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3篇)音乐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歌唱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要素,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和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教唱式”教学模式,老师按照学习歌词、歌谱、领唱、学生跟唱的套路照搬,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
这种教学模式手段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1启发生动之想音乐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
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音乐就是去了本身的意义。
只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反之,使学生感觉厌恶、压抑的音乐课,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所以,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重语言的艺术,用快乐感染学生,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教材大多选取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片,每一首曲子都是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以教会孩子唱一首歌为目的,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意境之美,培养审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边来》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启发孩子们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时,笔者先这样导入课题:“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季节,小朋友,你们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用天真的童言诉说着自己眼中的春天。
接着,笔者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轻松的音乐配着深情的朗诵:春天来了,春风轻轻的吹,山青了,树绿了,小草偷偷的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
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景象映入学生的眼帘,他们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
学生一边聆听着优美的旋律,一边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在这惬意的享受中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春天之美,音乐之美。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一)可以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在审美之前首先要学会感知美,审美能力的培养自然要以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为前提。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的美感不是与生俱来,只有听者去认真感知才能真正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
其次,“听”在音乐审美教学中可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能够通过听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这样就会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一次次的听觉体验中,不断地提升对于音乐的感知力。
这样做对于其后续的音乐学习起到基础作用,方便以后的学习感知。
(二)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作品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学生在赏析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创作的背景、心情等。
从一定程度上讲,赏析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又是创造力养成的黄金阶段。
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先通过听,再通过想象从而进行赏析。
所以学生在进行欣赏音乐的时候,需要用到想象力。
学生在不断的音乐审美教育中,能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并且有美的享受。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的能力会有所提升,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
其创造力及想象力也会融入到音乐学习的其他各方面,如此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及合作能力音乐是一种表现的方式,因此学生在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时,也会有表现的意识。
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表现时,自己也会有想要表现的情绪,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有了表现欲望,学生就会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不经意之间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在表达交流的同时,学生们之间就产生了合作,所以音乐审美教育也能促进学生们合作。
在合作中,学生们共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发展音乐审美的综合能力,最后实现全面发展及进步。
(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一些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精选5篇)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精选5篇)第一篇: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一)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
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本质韦伯《自由射手》歌剧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
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
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
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
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
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
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
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
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
音乐美学教育论文
音乐美学教育论文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音乐美学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音乐美学教育论文篇一《音乐美学教育实践之初探》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各级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音乐自古以来就可以给人以感受美、认知美的感受,可以让人们在感情上融入音乐当中。
而美学教育又称美育,是通过培养人们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感受美方面的能力;(2)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鉴赏美方面的能力;(3)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两方面的能力;(4)培养并且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育对德育、智育和体育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美育通过用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从而使他们接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国民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而美育又是国民教育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其中,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既有数学、哲学、逻辑学的抽象性,又具有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明确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功能,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是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的可塑性极高,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在逐渐发展。
本文根据音乐的科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重新思考音乐审美教育对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探讨研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前言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
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创作、欣赏、演奏和理解音乐,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这种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篇论文将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个人情感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音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还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现能力,使其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是一种创作性艺术,通过学习创作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审美能力和修养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学生可以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会分析、评价和欣赏音乐作品。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修养,使其更加有气质、有内涵。
4. 帮助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和谐音乐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音乐调节情绪和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音乐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因为它是一种可以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差异的艺术形式,可以增进人际交流和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和平共处。
结论综上所述,音乐审美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正面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修养,使其更加有自信、有格调和有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音乐审美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音乐教学的审美论文
音乐教学的审美论文一、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就像歌剧作品的序曲一样,结构虽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导人们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
一段充满新意而又匠心独具的音乐课堂教学导入,对成功上好一堂课关系极为重大。
音乐课堂教学的导人常用以下几种方式:①感情导入式,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我们常常能看到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朗诵般的音调、言词恳切的语言,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场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友善感,令学生产生情感心理的共鸣。
②表演式导入,教师运用表演的手段取悦于学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益而无害。
音乐课的教学导入,以教师充满感情的演唱或演奏做媒介,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本体特征,借音传情,以音代言,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处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渴望。
③趣味式导入,比如,在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有位教师是如此导入的:先在黑板上写“曲谱一菜单一土豆”几个字,然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有关“曲谱、菜单、土豆”的音乐故事,在学生的迫切渴求中,亮出本课的教学题目,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渴望。
④悬念式导入,在欣赏乐曲之前,可设置若干问题,如:该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速度如何?情绪怎样?学生便会带着问题、集中注意力去听音乐。
音乐课教学中用悬念式的教学导入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也不失为音乐教学导入的好方式。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与审美愿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音乐教学过程实施审美教育效应的重要环节。
当然,也请记住下面的话:音乐课开始五分钟后如果没有听到音乐,那叫窝心;十分钟后如果还没有听到音乐,那就叫伤心。
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要遵循本节课的音乐主题展开,明确地指向音乐本体,切忌庞杂、繁琐。
二、音乐教学的展开该教学环节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音乐课堂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环节。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审美主体——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审美感知状态之中,并在此条件下,师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充分进行审美感的基础上,积极进入审美探索阶段。
《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范文
《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篇一一、引言音乐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感知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其实施策略。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1. 定义与内涵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鉴赏、演绎和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过程。
其核心在于通过音乐的表达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其审美素养。
2. 价值与意义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音乐审美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在音乐审美教育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
应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涵盖不同风格、流派和时期,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同时,应注重音乐的多元性,包括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等,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 教学方法与策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至关重要。
首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鉴赏音乐作品。
其次,应注重实践操作,如演奏、合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案例分析以某中学的音乐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一首民族音乐作品。
通过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和谐与美感。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范文
《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篇一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1. 音乐审美教育的定义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活动。
它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和创作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的目的。
2. 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其中,感知能力是基础,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是核心,创作能力是目标。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3. 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音乐审美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情感体验,通过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二是强调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三是跨学科性,音乐审美教育涉及到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1. 教学方法与策略(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讲座、互动式教学、合作性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从基础的音乐知识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4)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实践案例分析以某中学的音乐课为例,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典音乐的魅力。
首先,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自由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作品的结构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范文
《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篇一一、引言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其音乐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其健全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方法和效果。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1. 定义与意义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创造音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音乐不仅是艺术的体现,也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理论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美学理论关注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心理学理论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审美需求,教育学理论则关注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些理论为音乐审美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其审美水平。
(3)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音乐,提高其审美体验。
2. 教学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律、和声、曲式等基本知识,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基础。
(2)音乐作品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其审美品味。
(3)音乐创作与实践:通过音乐创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其审美水平。
3.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以某中学的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为例,学校通过开展音乐欣赏课、合唱团、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合唱团和乐器演奏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提高其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高中音乐审美教育必要性及内涵的教育论文
高中音乐审美教育必要性及内涵的教育论文高中音乐审美教育必要性及内涵的教育论文《音乐》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聆听、感受、欣赏的根底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才能。
能自信地、有感情地瘸唱,积极参与瘸奏及创造活动,开展表现音乐的才能。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新课标的更改,使得“审美教育”逐渐成为了音乐教育的核心,高中音乐课的施行和安排也是围绕着审美教育而展开的。
而占据高中音乐课堂重大部分的音乐鉴赏的教学中也至始至终坚守着这一原那么。
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形态,通过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国度乐曲的鉴赏,使得他们的审美程度不断进步,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的热爱音乐艺术,并最终能在感受音乐魅力、理解音乐的同时进步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程度。
一、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探究教育理论的开展需要理论根据的支撑才更具科学性,音乐教育中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更是需要进步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有在一定理论研究的根底上,才能使得我们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把理论诉诸于理论的教学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进而使得音乐教育的开展步人正轨。
现代教学技术的稳步开展使得传统教学形式下的音乐鉴赏课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开展的步伐,也不能被学生认可和承受。
审美教育呼吁下的大的艺术教育环境也使得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显得更为单一,形式更为陈旧。
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此时似乎更为迫切的受到呼吁。
将审美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由表及里地浸透到音乐的本质中去,通过诸种音乐教学的手段探究学生的审美心理、理解学生的审美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最终进步他们的审美才能成为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
教学过程中,要在相对尊重学生审美取向,整体遵循和把握教学框架的根底上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在教师不断的教学改革中,到达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进步学生审美才能的教学目的。
二、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审美内涵探析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根本理念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023年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2023年音乐审美教育论文注:此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音乐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还能对人们的智力、情感和人格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应该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人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1.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准确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情感内涵和意义,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2.促进人们智力和情感的发展音乐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对人们的智力和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习和欣赏音乐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3.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音乐是一种具有强烈社交性质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人们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存在问题1.认识上的误区由于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人们自身的认知水平限制,很多人对音乐的认识存在片面和不全面的情况,缺乏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受,这给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和模式都缺乏改进和创新,使得音乐教育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地区的学生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与学习资源,这使得音乐审美教育不能深入地开展,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解决方案1.推广音乐文化要加强音乐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大众对音乐的认识和了解,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2.优化教学模式对于教育体制不完善的地区,需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并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
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教学论文
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教学论文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般形态下,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台上唱一句,学生在台下学唱一句,抑或老师打节拍指挥,学生在下面跟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简简单单地去模拟音乐的发音。
这么僵化的教学讲授模式,只能使学生不断地失去此中的乐趣。
假设把一方传输,另一方被动接受的模式,变化成为两方能够进行互动交流的模式,把学生变成老师,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这样就会在心中得出平时不一样的感觉,就会找到其中的差别,进行自我学习和感受。
音乐教育的要领要本着两方面发展、分析选拔、标新立异的主旨,深刻开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在个体对音乐的见解中凸显课程的意义,为这些标新立异的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平台。
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改变重实践、轻扮演的传统状况,增进表演的课时,将讲堂教学与舞台魅力融合起来,为学生上舞台,实现实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机会,促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达到学生对音乐的磨练、个人唱功及表演能力的综合性提高。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家只重视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练习,而忽略了联想、愿望、创造这些情感的因素。
疏忽了音乐关于审美育人的.目标以及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育,从而致使音乐教育不但索然无味并且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任何乐趣。
对于音乐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这一点,身为音乐教育的我们来说是必须要明确和知道的,教师这时的使命并不是让自己的学生成为音乐家、艺术家,而是更多地应该为很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才能的音乐文化艺术的喜爱者,并且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一种快乐的情绪,能够对音乐发出一种由心而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让他们常常带着浓浓的喜爱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坚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并有愉悦的体会,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三、音乐教育的一项基本使命是对学生审美才能的培养音乐教育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在音乐讲授大纲上所提到的关于音乐对学生的影响。
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论文
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论文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论文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一)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缺乏审美能力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国家鼓励扩大招生,近些年全国艺术高考的音乐专业考试人数激增,很多学生为了升学而选择音乐专业,这类学生的音乐综合修养底子极薄,只对音乐考试规定的科目进行突击式学习,导致声乐专业的学生基本功非常不扎实,对于声乐的很多基本概念一知半解,造成声乐教学的难度极大。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声乐教学工作过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声乐技巧的学习,重视学生对于曲目的熟练掌握程度、掌握的作品数量和技巧的运用程度,忽视了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培养,使得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注重技术掌控,而忽视了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二)高校声乐专业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容易忽视“审美教育”一是高校声乐教师对于“声乐”和“歌唱”的概念不够清晰,容易把“声乐课”上成“唱歌课”;二是即使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扎实,唱功了得,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技巧,忽视了“声乐课”中的“审美教育”,同样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声乐课”;三是部分老教师综合实力都很棒,但缺乏创新意识、接纳新鲜事物迟缓,对于声乐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能很好的达到“审美教育”。
这些现象都是导致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审美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声乐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践少,影响声乐课“审美”表达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声乐教学的课程课时设置不够合理,公共基础科目占的课时比重过大,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课时反而偏少。
另外,声乐专业使用的教材体系有待调整改进,根据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需要的不同,有侧重的选取教材,例如:教育类的声乐学生需要更多的了解小学、中学的歌曲曲目,而表演专业的声乐学生则以适合演出的曲目为侧重点。
此外,声乐专业的'唱法简单的分为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在进行声乐曲目教学时多采用传统的课堂口传心授的方法,实践机会少、目的不明确,学生有心却无力表现,使得整个声乐教学没有成就感,也就自然谈不上审美表达了。
音乐学毕业论文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音乐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给人的审美体验,培养人的音乐技能,最终实现人的综合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音乐审美教育结合力感性体验和理性指导两个部分,在具体教育中,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重点。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是全面贯彻审美形态教育。
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作品形态的音乐的认知能力,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
三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辅以其他教育。
通过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穿插其他教育,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音乐审美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偏离,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许多学校往往把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作为音乐教育的重点,不注重音乐的审美功能的发挥。
二是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没有体现出审美教育的优势,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因素。
三是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贯彻,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体现,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理念,依然只是注重音乐理论教育与音乐常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会降低,对音乐教学十分不利。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和音乐体验,注重音乐带给学生的愉悦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在实际教学中,要实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转变音乐教育的理念教学理念是教育的中心,对教学工作起着指导和统帅之作用。
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师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和培养人才的方向,这种教育理念会通过教学实践作用在学生之中。
2023年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
2023年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音乐产业的发展,人们的音乐消费和音乐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拓展。
但是,在音乐审美教育方面,我们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2023年音乐审美教育改革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我们应该从教育内容的角度出发,对音乐审美教育进行改革。
传统的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乐理知识和技能训练,忽略了对音乐的表达、情感和感受的培养。
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应该加强对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培养。
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注重启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独特感受和体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也能够激发他们从心底感受音乐的美。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
音乐不只是一种听觉享受,它蕴含了许多文化、哲学、审美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培养,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懂得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音乐。
此外,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中都能立即识别并欣赏音乐的价值,这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重要环节。
最后,要注重学校与音乐行业之间的联系。
现在,音乐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和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我们应该通过与音乐行业的合作,来让学生在实际的音乐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行业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应该组织学生到音乐会、音乐展览等音乐活动中去,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认识,增强对音乐文化的了解,进而建立起正确的音乐价值认识。
综上所述,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改革,应该加强音乐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加强行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音乐行业中,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也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音乐艺术的世界,了解和欣赏音乐的魅力。
浅谈音乐情感与审美教育论文
浅谈音乐情感与审美教育论文浅谈音乐情感与审美教育论文《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应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切实体现,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在我们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更有效地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塑造完善人格的作用和功能。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归宿。
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及欣赏者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通过音乐音响能够直接呼唤、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在情感体验过程中,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思维、塑造人格的目的。
因此,充分发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音响本身的音乐震撼力,辅以教师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等手段,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途径。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笔者结合几年来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情感和审美教育的理解。
一、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审美心境,即动情———感受音乐音乐教师要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感共振,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1.创设音乐的艺术情境:在组织教学时,音乐教师要用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促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到轻松、和谐与愉快,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
具体做法:a:伴着优美的音步,随教师做行进间的律动;b:在教师的琴声伴奏下做有节奏的动作,美滋滋地走进去;c:边听乐曲边欣赏教师那亲切的教诲,步入课堂,进入快乐而轻松的学习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一、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
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是注意运用感情。
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说:“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在这里,剧院里的他,整个属于艺术。
”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实现“心灵净化”,除去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心态。
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
例如:在学生唱不好视唱时,不能火冒三丈,把学生批评一通,这样会给学生心理上罩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或请唱得好的同学表演,再表扬鼓励一番,这样的效果就明显不同于前一种了。
另外,课堂内容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的曲线美。
让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
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二、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
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美,还能使教与学主导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
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失零乱,安静而不失呆板,紧张而不失抑闷,愉快而不失松散。
良好的氛围,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
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因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目的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无实事求是的态度,那就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了。
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
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
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
晚好几百年。
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发生了兴趣。
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氛围美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
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
如在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先在黑板的右端写上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左端挂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录音机里放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想象中。
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三、语言美
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
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会使对方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美好的语言使人高兴、心情舒畅。
单调、呆板甚至粗劣的语言使人心情沉重、烦恼、急躁。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确和动听。
”因此,音乐教育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
语言美。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首先要求教师语言的准确、简洁、精炼,并且还要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
我在上分析音乐要素时,把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分别称为骨架、线条和色彩,这些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音乐的各个要素。
另外,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注意讲述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在语言美的融融春水中使学生聚精会神,乐此不疲。
教学的语文美不仅仅指口头语言,它还包括副语言和身体语言。
所谓副语言是指笑、哭、呻吟、叹息、嗯啊之类的声音;身体语言是指面部表情、点头、摇头、耸肩、手势等动作,这两部分统称伴随语言。
马卡连柯说:“凡是不善于摹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
”在教课时,动用伴随语言一定要紧密结合课堂内容和口头语言,做到自然贴切。
这也是教学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
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