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新版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新版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基础练习】《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成水 B. 夏天,草叶上晶莹的露珠 C. 秋天,树枝上的霜 D. 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没了 2.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 露珠的形成 B. 寒冬,窗玻璃冰花剔透 C. 将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3.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雾凇的形成

B. 河水成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露珠的形成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B. C. D. 5.寒冷的冬天,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会儿,衣服就会冻得硬邦邦的几天后,冰冻 的衣服依然能晾干,此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 凝华;吸热 B. 凝华;放热 C. 升华;吸热 D. 升华;放热 6.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 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 7.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 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B.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D.霜的形成 2.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河水表面结冰 B. 草叶上形成露珠 C. 山间形成白雾 D. 草叶上结形成霜 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汽化现象4.把“固体清新剂”放在房间里,不久就闻到它的芳香,这说明“固体清新剂” A.熔化了B.汽化了C.升华了D.凝华了5.物质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雾”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7.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雾凇的形成 B. 河水成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露珠的形成 8.关于下列几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是熔化形成的,熔化需要放热 B.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汽化需要放热 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吸热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1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12.下列热现象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结成冰 B.清晨,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练习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正确的是( C ) A.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B.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D.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2.炎热的夏天,常常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利用( D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凝华放热 D.干冰升华吸热 3.下列是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图片,其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 ) 4.寒冷的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 ) A.升华现象 B.蒸发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5.在家庭中,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壁会变黑,这一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产生这种效果的原理是( A ) A.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气体 D.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小液滴 7.新鲜蔬菜经过快速冷冻后放置到低温的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得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此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D ) A.凝固凝华 B.凝华液化 C.凝华汽化 D.凝固升华 8.在生活中我们炒菜都要用到食盐,在“加碘盐”包装袋上印有“先菜后盐”字样,如果我们直接将食盐放入煮沸的油锅中,由于食用油沸点较高,食盐中的“碘”很容易升华,达不到人体补“碘”的作用. 9.农谚经常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冬天气温极低时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而雪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致使气温低. 10.寒冷的冬天,北方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2.4升华与凝华_同步练习题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1.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变为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是(填“吸热”或“放热”)过程。2.物质直接从变为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是(填“吸热”或“放热”)过程。3.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放热的过程有。 随堂练习 1.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地变小,这是现象,这个过程中要热。 2.以下描述了一些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请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物态变化名称:冬天霜的形成是现象;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是属于现象。 3.(柳州)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4.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变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6.(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 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 蒸气遇冷发生了 (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7.(毕节)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 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放在O℃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课后提升 9.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态。 10.(十堰)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11. (莆田)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如图的物态变化图。图中A、B、C、D、E、F分别表示一种物态变化,物体发生其中 (填符 号)的物态变化时都会放热。物态变化F在生活中有很多利用,F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物态变化的应用有(举一例子)。 13.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1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练习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知识点 1 升华 1.物质直接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要________热量。 2.超市里出售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这种现象是( )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华 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固 知识点 2 凝华 4.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要________热量。 5.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河面上的冰 B.屋檐上的霜 C.草叶上的露 D.江面上的雾 6.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12-4-1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图12-4-1 知识点 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 7.六种物态变化中,________、汽化、________都是吸热过程;与此对应的凝固、________、________则是放热过程。 8.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消融凝固(放热) B.雾的生成液化(放热) C.露的产生汽化(吸热) D.霜的形成升华(放热)

9.物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蔬菜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处,可以加快水分蒸发,保持蔬菜新鲜 B.夏天,有人中暑后,我们往病人身上涂抹酒精可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利用了酒精的升华吸热 C.北方冬天人们在菜窖里放几大桶水,可防止菜冻坏,利用的是水的汽化吸热 D.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利用了干冰的升华吸热 10.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11.如图12-4-2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图12-4-2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2.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去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13.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14.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前冷”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骤然__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________,然后该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________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16.如图12-4-3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4 升华与凝华 练习(含答案)

12.4 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B.C.D. 2.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 3.在学习过汽化知识后,兴趣小组同学们利用试管、气球、酒精、开水等器材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 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

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 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 4.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温度为t1的冷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试管中水的温度t2。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中水变多,说明水蒸气进入冷水时遇冷液化成水了 B.烧瓶中水变少,说明水不断汽化成水蒸气离开烧瓶了 C.根据t2大于t1的现象,可以说明水蒸气液化要放热 D.试管和玻璃管内壁有水珠产生,但这不是由室内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但由于护目镜镜片起“雾气”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升华与凝华

升华与凝华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 B.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 C.严冬天气,冰冻的衣服变干 D.深秋,玉溪出水口生态公园大道两旁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 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车窗玻璃内表面 D.都在车窗玻璃外表面 4.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5.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汽化 B.凝华液化 C.凝固凝华 D.凝固升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6.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选填“内”或“外”)表面常会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7.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2012·无锡中考)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 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 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 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 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9.如图所示是妮妮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12.4 升华与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 (2)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 (二)讲授新课 1.升华和凝华 【过渡】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想一想,请举例说明。 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干了。 【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提问】中间过程中物质有液态的物质出现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没有。说明由碘固态直接变成了碘蒸气。不是经过熔化和汽化过程。 【定义】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过渡】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提问】碘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碘蒸气的产生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举例】新旧灯泡比较。用久的灯泡会变黑,灯泡不用,即使放了很久也不会变黑,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使用的灯泡通电发热,钨丝吸热后才能升华。升华的钨气遇到冷的外壳放热凝华,附着在玻璃上。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体温;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结论:(1)、注意“直接”。 (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雪的形成 ?卫生球变小 ?灯壁变黑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PPT上面的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1.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六、课后反思 从引课到进行新课教学到整节课结束整个环节的过渡还是很顺畅。但在进行实验时实验要求不到位,致使有一组学生的实验仪器炸裂,引起学生的骚动,处理事故时耽误了一些时间致使实验时间过长,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避免。讨论舞台烟雾之谜时间过长,使练习时间显得非常紧张,思考题没有做完,显得教学过程不够完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说得过多,应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说,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 七、课后练习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沪科版】2019九年级物理第12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附答案

【沪科版】2019九年级物理第12章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随堂练 1.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 2.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 3.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此过程中会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12.4 升华与凝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习题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1、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 或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4、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要热(选填“吸”或“放”). 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现象(填物质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后“放出”). 6、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霜,雪(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一种白雾,形成特殊艺术效果,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气体迅速液化成小液滴 A. CO 2 B. 干冰迅速液化再蒸发形成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后再液化 D. 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8、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壁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12.4升华与凝华(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12.4升华与凝华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物质直接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要_____热量。 2.物质从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要_____热量。 3.六种物态变化中,____、汽化、_____都是吸热过程;与此对应的凝固、____、____则是放热过程。 4.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5.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前冷”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骤然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____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6.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_____,然后该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_____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二、单选题 7.超市里出售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这种现象是( ) A.熔化B.升华 C.汽化D.凝华 8.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固 9.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河面上的冰B.屋檐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D.江面上的雾10.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消融——凝固(放热) B.雾的生成——液化(放热) C.露的产生——汽化(吸热) D.霜的形成——升华(放热)

沪科版 12.4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题

自主预习 1.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 变为 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2.物质直接从 变为 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3.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 ;放热的过程有 。 随堂练习 1.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地变小,这是 现象,这个过程中要 热。 2.以下描述了一些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请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物态变化名称:冬天霜的形成是 现象;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是属于 现象。 3.(2012.柳州)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 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凝华 4.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 .升华 C .熔化 D .汽化 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 A .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变凉快 B .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 .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 .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6.(2012.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 C .汽化 D .升华 7.(2012.毕节)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放在O ℃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课后提升 9.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 态。 10.(2012.十堰)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11. (2012.莆田)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2.如图的物态变化图。图中A 、B 、C 、D 、E 、F 分别表示 一种物态变化,物体发生其中 (填符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12.4 升华与凝华分层作业 (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2.4 升华与凝华 1.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 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 2.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 3.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xx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此过程中会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2.4升华与凝华学案(新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2.4升华与凝华学案(新版)沪科版【目标导学】: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重点导引】: 1.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2.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前导问】: 思1: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想一想,请举例说明。 【课堂导学】: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22—23) (一)、升华 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 ⑴ ⑵ ⑶ ⑷ 3、升华热 (二)、凝华 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 ⑴ ⑵ ⑶ ⑷ ⑸

3、凝华热 二、合作探究 实验一、烧杯里放少量碘,在烧杯上放上装有冷水的烧瓶,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注意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固态的碘没有______,而是直接变成态,这种现象叫______. 2.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而直接变成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 三: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解释右边两幅图片中的现象是为什么? 2.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3.云、雨、雪、露、雾、霜、雹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云:雨:雪: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