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课公开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实用(原创)溶解度(两课时)化学导学案.doc

实用(原创)溶解度(两课时)化学导学案.doc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了解结晶现象。

【教学重点】1、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形成2、固体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课前】:%1.学案自学1.叫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不饱和溶液。

2..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下,有没有继续溶解的存在,如有,且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该溶质,振荡后加入的溶质质量并不减少,则原溶液是溶液;再将该混合物加热,未溶的溶质全部溶解,这说明o4.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饱和溶液?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课中】%1.小组交流,班级展示%1.合作探究【问题1】、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1、阅读P33《活动与探究》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得出结论:。

3、交流讨论:(1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2)、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是什么?[问题2】、硝酸钾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堂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1、阅读P34《活动与探究》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归纳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讨论】:1.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3、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讨论写出)五、结晶:。

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课本p34-p35,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中考之溶解度曲线专题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中考之溶解度曲线专题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中考之溶解度曲线专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式、诱导法、教师讲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A这种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度明显上升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达到饱和状态3、可以获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4、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1)图像中a表示的意义(2)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谁受温度的影响大(3)硝酸钾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正确吗?中考之溶解度曲线专题一、专题分析1、考试中的地位:西安市中考每年必考2、考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填空题。

3、考查内容:对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以及交点的含义的考察。

二、基本知识将抽象、枯燥的基础知识转化为习题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学生理解巩固基础知识。

通过近几年西安市中考题总结考点和出题方式。

师生共同完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可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三、典型例题分析1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1.右图是a、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曲线》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曲线》教案、教学设计
4.课后作业:布置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填空题:请学生完成以下填空题,以巩固对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的理解。
(1)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单位是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
4.教学资源:
(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溶解度曲线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和药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3)推荐相关学习资料和网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策略和评价手段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计算题:请学生根据溶解度曲线,完成以下计算题。
(1)已知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0g,求在40℃时的溶解度。
(2)已知某溶液在25℃时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为50g,溶剂质量为100g。若将温度升高到50℃,求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需加入多少克溶质?
4.实践题: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并记录数据。要求实验操作规范,数据准确。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

课题2 溶解度【学习目标】1.能从溶液形成的角度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晶体及晶体的形成过程,理解海水晒盐的流程图及其原理。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分析使学生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并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5.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学习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2.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及其主要外界影响因素。

一、自主学习: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4.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态物质在 g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

二、合作探究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结晶: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这个过程叫结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增加溶质、降温)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温)2、物质的溶解性:(1)、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有关。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2)、溶解性大小的定量表示用溶解度。

3、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定温;标准:100g溶剂(水);溶液状态:饱和;单位:质量(g)。

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

其含义是:在20℃时,蔗糖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是203.9g 蔗糖。

或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3.9g蔗糖。

溶解度曲线复习学案

溶解度曲线复习学案

溶解度曲线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加深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溶解度曲线,进一步分析溶解度曲线,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绘制不同情况下的溶解度曲线难点:分析不同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学习过程:一、溶解度曲线:线(一)绘一绘: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根据表格数据分别在(图一)画出硝酸钾、氯(二)析一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根据图一可获得的信息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一、图二,为什么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练一练: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1) 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2)A和B曲线的交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C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②;③。

(4) 20℃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5) 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6)将2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次序是二、溶解度曲线:点(一)绘一绘:5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25g的固体甲,请在下图中标出下列相应的点:交流与讨论:恒温蒸发50g水的F点的位置(二)析一析:各点的变化后溶液的情况(1(2)E点溶液转化成A点溶液的方法:(三)练一练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如下问题:⑴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每100g溶剂和S1 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课公开课导学案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课公开课导学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课授课目的:1.经过复习,使学生对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晶等基本看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2.经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责问题,提高学生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对溶解看法的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结晶的方法,温度变化引起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授课方法:启示式、引诱法、教师讲解授课过程:一、复习引入如图 1 为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 2℃时, A、 B、 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序次是。

( 2) O点表示(3)P 点表示。

( 4) Q点t 3℃时,A 的溶液,为P 点为t 3℃时, A 的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 5)欲使 C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6)欲从 B 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 7) t 3℃时,等质量的A、 B、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8) t 1℃时, A、 B、 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3℃,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中考回顾;7 .( 2016?重庆)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增大B . t 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 20gC .温度由 t 2℃降低到 t 1℃时,甲溶液析出 5g 固体D . a, b , c 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a > b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题一、专题解析1、考试中的地位:中考每年必考2、考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填空题。

3、察看内容:对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以及交点的含义的察看二、基本知识1、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下,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导学案(201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2017年)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自主学习----抽离考点认真分析上述真题选项从历年考题中抽离考点(有哪些考点,以什么形式考查)二:小组合作----细化考点1.溶液的定义及组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2.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之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不饱和溶液的定义4.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6.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7.结晶的两种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蒸发结晶针对训练1①t℃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②t℃时,分别向50gM、80gN固体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 只有N有剩余;b.只有M有剩余;c. M、N均有剩余;d. M、N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e. t℃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针对训练2.右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了解分离固体物质的方法----结晶。

二、问题导学: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

(2)根据下列表格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点”的意义:例1. 左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例2. 右上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②“线”的意义:大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③“面”上部的点表(),“面”下部的点表()。

例3.如左下图表示的是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的溶解度为。

(2)t3℃时,若将5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填“A”或“B ”)点。

例4.如右上图,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

④“交点”的意义: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结晶方法:①②三、课堂作业:1、左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2)当温度为℃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

2、根据右上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60℃时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初中溶解度曲线和教案

初中溶解度曲线和教案

初中溶解度曲线和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案进行教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教师引导】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如何来定量地表示这种限度呢,我们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1.溶解度【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学生回答】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教师讲解】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通常用S表示溶解度,单位是g。

2.溶解度曲线【提出问题】那么溶解度是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学生回答】不确定。

【教师讲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绘制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是表示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量(即溶解度)的曲线。

3.绘制溶解度曲线【学生实验】分别取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加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记录下各自溶解的最大量。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然后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汇报】汇报实验结果和绘制出的溶解度曲线。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的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环节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溶解度的定义,学会了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分析了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溶解度曲线绘制教案

溶解度曲线绘制教案

溶解度曲线绘制教案【篇一:溶解度曲线教案】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主备人刘峰教学目标:通过相关练习,理解溶解度的含义,知道溶解度曲线意义,学会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溶解度的含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学难点: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判断结晶的方法,温度的改变导致溶液状态及浓度的改变。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讲练结合【温故互查】1溶解度的四要素:;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其该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

3溶解度曲线类型:(1)大多数物质;(2)少数物质;(3)极少数物质。

4溶解度曲线:点、线、面的意义:点:(1)曲线上的点:,溶液是溶液(2)两曲线的交点:。

线:某物质在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面: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

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找某温度下(2)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3)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

并依据此确定混合物。

(4)在改变温度时,确定某物质的溶液及其变化。

6结晶的方法:(1)(2)。

【典例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2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b.在20℃时,可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c.在20℃时,把20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d.在3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 g 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g【变式】: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其含义是:在20℃时,。

【典例2】【典例3】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典例4】 [典例5]【变式拓展】【典例】【方法总结】【方法总结】【拓展练习】 1.将0.5 g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 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判定为( )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硝酸钾溶液中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3.如图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c.t℃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3实验室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b.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溶剂 c.降温到溶液刚好达到饱和d.降温使其析出部分硝酸钾晶体 4.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溶解度曲线专题教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教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
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利用溶解度曲线:
①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地溶解度大小。

③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浓度的变化
④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的大小
⑤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根据此确定从饱和溶液中
得到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及比较不同物质析出晶体的
多少。

例1、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
质量关系是A B。

(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
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
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
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 B。

例2、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的溶解度曲线。

(2)P点的含义是。

(3)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导学案设计(1课时)(无答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导学案设计(1课时)(无答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导学案设计(1课时)(无答案)《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导学案(1课时)学习目标1.根据溶解度曲线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比较不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2.说出交点的具体意义3.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4.能够借助溶解度曲线,判断获得结晶的方法。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图P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如上图,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3)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

如上图,相比之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

(4)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如图M点表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t3℃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物质。

(7)根据曲线可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

如上图,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A,宜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B,宜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

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 溶液有晶体析出,b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

则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二、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 (填物质序号)。

溶解度曲线初中化学教案

溶解度曲线初中化学教案

溶解度曲线初中化学教案
目标: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溶解度的概念:介绍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的单位以及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2. 溶解度曲线:讲解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及其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溶解度曲线图表。

3. 化学实验: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察图表和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线的特点,通过实例和图表来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溶解度曲线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总结: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来总结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5. 练习: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学手段:图表展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

教学资源:溶解度曲线图表、实验设备、教学PPT等。

评价方式:实验报告的评分、课堂讨论的贡献度、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拓展应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溶解度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药品制备、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补充说明:本节课主要介绍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公开课获奖课件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公开课获奖课件

【】
A.,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似
C.将t℃时b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1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a、b饱和溶液所需a质量不不小于b质量
第10页
1
【年河南13】右图是某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12))5300℃℃时时,,该将物40质g该溶物解质度加为入到l00g水中g。,搅拌40后得到是

第7页
8
【河南16】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能得到信息是
(写出
一条即可)
(①2)在从Bt℃饱和时溶,液A中、得到BB溶晶解体,度最相佳等采用措施是 (②3)A若溶使t解℃时度A随饱和温溶度液升变成高不而饱增和溶大液等,可采用 措③施是A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
蒸发溶剂
增长溶剂 或 升高温度
河南省中考
【河南17】20℃时,分别将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
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两支试管中,充足溶解后,可
观测到如图1所示现象。 (1)20℃时, 甲
(填“甲”或
“乙”)物质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表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
要使甲试管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措

增长溶剂
减少、温度
第12页
3
【年河南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下说法对旳是
【】 A.甲溶解度等于乙溶解度
D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饱和溶液,所需甲质量不小于乙质量
第13页
4
【年河南14】下图是A、B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饱和溶液降温至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导学案一、概念解析1. 溶度溶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物质的质量,单位通常为 g/100g(固体溶解于液体)或 g/100mL(气体溶解于液体)。

2. 饱和溶液当溶剂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加入与溶质的析出达到动态平衡。

3. 不饱和溶液当溶剂能够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不饱和溶液。

4. 过饱和溶液当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超过饱和溶解度时,称为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通常是通过在高温下溶解溶质,然后缓慢冷却使溶质过饱和的。

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解读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表。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 绘制溶解度曲线绘制溶解度曲线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一系列溶液,每个溶液的溶质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

2.按照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每个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将每个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绘制在纵坐标上,将溶液的温度绘制在横坐标上。

4.连接各个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得到溶解度曲线。

2. 解读溶解度曲线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一般为正。

这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的斜率可能会变化。

斜率变化的地方称为溶解度极值点。

溶解度曲线在溶解度极值点处有一个最大或最小值。

3.在溶解度极值点之前,溶解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此时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为正。

4.在溶解度极值点之后,溶解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小,此时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为负。

三、应用案例分析溶解度曲线不仅仅是一个实验数据,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的分析: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在不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从而进行药物的合成和纯化过程的控制。

2.锂电池中的电解液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在不同温度下电解液中锂盐的溶解度,从而优化锂电池中的电解液配方。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

专注高、初、小全部文化课程培训课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学生姓名年级日期授课目的 1. 理解溶解度的看法,认识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2.认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认识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授课重难点溶解度的看法;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知识点 1:溶解度〔符号为 S〕一、固体溶解度1.定义: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自己的性质②外因:温度与温度的关系:(1〕大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高升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2〕少量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如氯化钠。

(3〕极少量固体物质随温度高升溶解度下降,如氢氧化钙。

二、气体溶解度1.定义:气体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 101kPa,必然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

2.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气体自己的性质、温度、压强① 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减小。

② 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越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增大;℃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 )A. 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 20 ℃时, 100 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 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 36D. 20 ℃时,将 36 g 氯化钠溶解于 100 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 以下有关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20 gA. 20 ℃时, 100 g 水里溶解了 20 g 某物质,那么在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B. 100 g 水中溶解 40 g 物质恰好饱和,那么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专注高、初、小全部文化课程培训C. 50℃时, 5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 20 g 某物质,那么 5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g D. 20℃时,向 30 g 某物质中逐渐参加水,当参加 100 g 水时,该物质恰好完满溶解,那么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 g3.啤酒内有必然量的 CO2气体,翻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小C.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D.温度高升,气体的溶解度减小4. 将 2.5 g 硼酸在 20 ℃时溶于 50 g 水中即到达饱和,那么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 .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 D .难溶物质5.在必然温度下将 a g 氯化钠溶于 b g 水中,向获取的食盐水中参加 c g 氯化钾,完满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a g B.(a+b) gC.(a + c) g D .(a +b+c) g知识点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相同不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溶液是饱和溶液;③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所示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同;④线下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⑤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完的物质存在。

溶解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精品推荐)

溶解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精品推荐)

溶解现象和溶解度曲线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概念:(2)组成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吸热现象:如①__________放热现象:如②__________吸放热不明显:如NaCl1、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食盐B. 硝酸铵C. 氧化钙D. ___________________二、溶解度三、溶解度曲线1、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2℃时,3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_________。

(4)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_______相似。

(5)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丙物质的溶解度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 ) 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W g,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为____,无晶体析出的为____。

(8)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采取改变温度的方法将其变成饱和溶液,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9)若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应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物质,提纯乙物质应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9)将t2℃140g 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可用图上的_________点表示,此时溶液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甲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_______点表示(10)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专题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晶等基本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2. 通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对溶解概念的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晶的方法,温度变化引起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
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启发式、诱导法、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2 ℃时,A、B、C、三种物质
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2)O点表示
(3)P点表示。

(4)Q点为t3 ℃时,A的溶液,
P点为t3 ℃时,A的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5)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有、、。

(6)欲从B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7)t3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
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8)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是。

中考回顾;7.(2016•重庆)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
C.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
D .a ,b ,c 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a >b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题
一、专题分析
1、考试中的地位:中考每年必考
2、考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填空题。

3、考查内容:对溶解度曲线中 点、线、面以及交点的含义的考察
二、基本知识
1、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里达 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概念的四要素: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练一练1.(2016·安徽)高氯酸钾(KClO 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
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20℃时,将2g 高氯酸钾溶液于98g 水可配制2%的溶液 C .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
D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5、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的信息】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例如熟石灰
(1)点: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并且该温度下是溶液,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
(2)线:根据曲线的倾斜程度可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影响情况,“倾斜度”越大,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越反之越
(3)面:曲线上方的面表示该溶液处于状态,且有晶体析出;曲线下方的面表示该溶液处于状态
三、例题分析
1、(2016•漳州)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g溶液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
定小于乙
2. (2015大庆改编)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KNO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
3
3、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①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 水。

②t 2℃时,25g 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__g .
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
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 、b 、c 、d 四个点时,溶液中甲
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 填下列编号)。

Ⅰ.c >d= b >a Ⅱ.c=d >a= b Ⅲ.c >a >
Ⅳ.c
>a= b >d
四、课堂练习 1、右图表示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使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C .t3℃时,在100g 水中溶解60gA 能形成饱和溶液
D .t1℃时,溶解度A <B
2、(2015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

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 g 甲物质放入盛有50 g 水的烧
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 . 溶剂的质量
b . 溶液的质量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

五、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