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十一学校:多种举措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今年年初,北京十一学校在经历了10多年的“国有民办”体制后,正式回归公办。“但有一点没有变,作为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北京市教委鼓励我们继续进行改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
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连接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该怎样突破?在进行深入采访后,我们发现,学校被赋予的改革试点“权力”和不懈探索,让十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课程改革:围绕学生一生发展做文章
让学生们知道为何而学,比学知识更重要。课程变,评价方式变,把看起来高远的人生目标培养问题解决了,在探索中回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事件:2008年1月24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走进十一学校,在学校开办的“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的讲坛上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外交官生涯。当听到外交谈判连轴转,4天不得休息,孙玉玺在谈判时不得不将图钉放在自己膝盖上,用钉刺的方式让自己不打瞌睡时,台下那些一门心思想当外交官的中学生,开始意识到外交官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风光,背后必须有艰辛的努力和准备。
十一学校有个学生咨询中心,设立中心的起因是:学校发现不少表现优异的学生,虽然志向远大,但是往往只看到一种职业表面的风光,而对之缺乏基本的了解,更不知道要成功需付出多少努力。
学校对此反思:怎样让学生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理想相融合?十一学校学生咨询中心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寻找自己的人生志趣和方向,用人生规划统领学生成长。学校为此专门划出8个教师编制。
怎么把目标做实?十一学校拿出自己的绝招:发挥课程的协调、统筹、引导作用。学生咨询中心的成立成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的契机,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咨询中心专注于课程与学生志向的联系。两年来,围绕这个定位,“学生职业取向分析”、“职业考察”、“名家大师进校园”等选修课不断开出。听名家大师讲座、社会职业体验实践,都是一门“课”,有学分,听10次名家讲座有2个学分,完成一次社会职业体验实践得0.5个学分。
十一学校还有一个课程改革办公室,从校长到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学校发展的“关键人物”都进了这个办公室。该办公室在学生成长中的“龙头”作用很快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该办公室咬住“用课程改革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这个关键点,确保了学生咨询中心所需要的100多门选修课的顺利开设,还推动学校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和学分制体系进行彻底改造:除了传统的科目学习,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成为全校所有学生必须得到的学分;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交一个行业的朋友、访问一个行业专家、买一本专业书、读一本行业名人传记,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现在,学校共开出选修课183门,必修课23门,提供了152个学分。“我们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提供一个保障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设计。”李希贵说。
课程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变,让所有围绕学生发展所做的“文章”都能顺利铺展。通过思考与实践,学生脸上渐渐露出了严肃而认真的神情。以前不愿意学生花时间在各种活动上的教师,开始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很多教师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兼职担任各种学生活动的指导。
学生们开始明白,高考胜出仅仅是人生的小小一部分。除了埋头读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和实践中来,几乎所有重大校内活动全部由学生策划、主持、当主角,校长和教师成了“被邀请者”、“被安排者”。学生们自己组织了156个社团,涉及社会公益类、创业体验类、学科志趣类和娱乐文化类,吸引了全校学生参加。
“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每周三下午开设的讲座成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名家大师带来了他们身后的世界。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高二(2)班学生温明慧说。“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这和十一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和设计的初衷不谋而合。
枣林村书院:尝试给“偏才怪才”打开另一扇教育之门
破解“偏才怪才”怎么教的难题,就是让他们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用小规模的试验,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人物:朱胡安,一个不满18岁的少年。2004年以来,他多次获得全国卡丁车比赛的前三名。他与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哥哥朱戴维一起被媒体誉为“中国的舒马赫兄弟”。然而,作为十一学校高二(3)班的学生,却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占据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为了帮他跟上学习进度,比赛一完,老师就得追着他“开小灶”,可常常没补完落下的,新的训练和比赛又来了。久而久之,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和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有的老师也有了放弃的念头。
“在很多学校,像朱胡安这样的学生占了一定比例。他们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特殊才能,却无法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按照传统评价方式,他们有时甚至是失败者。”在京鲁两地担任校长多年的李希贵,对“偏才怪才”在原有教育体制下的生存困境有自己深切的体察。
一个现实的变化是:大学招生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自主招生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了特殊通道。“有了这个好条件,高中也必须作出回应。”李希贵说。
十一学校在北京玉泉路附近,小地名原来叫枣林村。2010年3月,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正式成立,采用与班级授课制并列的教育组织形式,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学生不但可以跳脱现行的学制和评价方式,还可以自己参与设计课程。专业课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公共课则是1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以辩论、案例讨论、聊天、实际操作等为主要学习方式。
作为首批进入书院的学生之一,朱胡安幸运地拥有了单独属于自己的课程,有了专门负责教他的老师。对应他的专长,学校为他在物理学科增加难度,并增设机械动力等科目。现在,朱胡安再也不用怕外出比赛误课了。今年5月,他要外出比赛6天,其中要耽误两天上课时间。有了自己的课程表,他可以直接和老师沟通,弹性协调学习内容。
设立书院的背后有更多关于传统教育和学生成才的深思:“有的知识和技能,如曲艺、中医等,必须通过一对一的教育才能被真正掌握。而师徒模式又往往受制于文化功底,显得匠气十足,在专业领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