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诊疗指南
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全文)
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全文)急性酒精中毒已成为急诊科最常见的中毒之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发病均呈上升趋势。
虽然没有数据统计,但是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急诊医生们应该都深有体会,每次值班都能遇到那么几个「喝高」了的患者,对于这类人群,虽然直接病死率不高,但考虑其庞大群体,并成为多种急症的诱发因素,故还是应予以重视。
我国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治也无统一规范,并缺乏相关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急诊医师多根据自身或上级的临床经验进行诊治,于是不断出现治疗措施应用矛盾的报道,本文根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急性酒精中毒诊治专家共识》进行总结,旨在为大家提供最实用最权威的诊治流程。
定义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是指由于短时间摄人大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多表现行为和意识异常,严重者损伤脏器功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也称为急性乙醇中毒(acute ethanol intoxication)。
诊断具备以下两个条件者,可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
1. 明确的过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摄入史。
2. 呼出气体或呕吐物有酒精气味并有以下之一者:(1)表现易激惹、多语或沉默、语无伦次,情绪不稳,行为粗鲁或攻击行为,恶心、呕吐等;(2)感觉迟钝、肌肉运动不协调,躁动,步态不稳,明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3)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神经反射减弱、颜面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节律或频率异常、心搏加快或减慢,二便失禁等。
在1 的基础上血液或呼出气体酒精检测乙醇浓度多11 mmol/L(50 mg/dL)。
临床分级轻度(单纯性醉酒):仅有情绪、语言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语无伦次但不具备攻击行为,能行走,但有轻度运动不协调,嗜睡能被唤醒,简单对答基本正确,神经反射正常存在。
中度:具备下列之一者为中度酒精中毒。
(1)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或Glasgow 昏迷评分大于5 分小于等于8 分;(2)具有经语言或心理疏导不能缓解的躁狂或攻击行为;(3)意识不清伴神经反射减弱的严重共济失调状态;(4)具有错幻觉或惊厥发作;(5)血液生化检测有以下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者如酸中毒、低血钾、低血糖;(6)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并发脏器功能明显受损表现如与酒精中毒有关的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心房纤颤或房扑等),心肌损伤表现(ST-T 异常、心肌酶学2 倍以上升高)或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等。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酒精中毒(酒毒)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酒精中毒(酒毒)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急性酒精中毒(酒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急性酒精中毒(酒毒)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内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性酒精中毒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AAI)。
急性酒精中毒,亦称急性乙醇中毒,是指饮入过量乙醇(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急性功能紊乱状态,并伴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损伤的过程,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1]。
早在《黄帝内经·灵枢》就有急性酒精中毒的疾病描述,提出“酒悖”之名,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酒疸”病名,《XX神医秘传》首次提出“酒毒”病名,历代医著有关酒精中毒的疾病描述有“酒癖”、“酒积”、“酒禁”、“酒厥”和“恶酒”、“留饮”等。
现以中医“酒毒”名对应急性酒精中毒。
3临床诊断3.1中医诊断3.1.1病名诊断急性酒精中毒是指饮入过量的酒精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俗称醉酒,中医病名:酒毒。
3.1.2证候诊断基于《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X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特征,综合专家共识,临床常见证候如下:3.1.2.1酒毒脾胃证恶心呕吐,呼气、呕吐物有酒精味,吐出有力,肢体困重,嗳气厌食,恶寒身热,脘腹痞闷,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舌质红,苔薄,脉滑数。
3.1.2.2酒毒肝胆证烦躁易怒易激,行为粗X,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胁腹胀满灼痛,尿黄,耳鸣,或吐血,或黄疸,舌质红或绛,苔黄,脉弦数。
3.1.2.3酒毒心神证神志或谵妄或昏迷,步态不稳,震颤,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二便失禁,舌质红绛或紫暗,苔白;脉或疾数或微绝。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__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第二章出血性休克第三章过敏性休克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第八章 AMI溶栓治疗常规第九章心律失常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十一章脑出血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第二十一章急腹症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第二十四章心肺复苏术CPR第二十五章脑复苏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一、气管插管二、机械通气三、电除颤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五、清创缝合术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一)初步检查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
现场急救顺序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酒精中毒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酒精中毒急诊鉴别诊疗指南【临床表现】1.呼出气或呕吐物有较浓的酒精气味。
2.兴奋期:球结膜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昏、多语、语无伦次、行走时共济失调,严重者恶心呕吐,甚至呕血。
3.昏睡期: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缓慢、口唇紫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呼吸中枢麻痹、体温降低,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4.从中毒者的胃液、血、尿可检测出乙醇。
【病因致病理生理变化】1.饮酒或吞服酒精过量而中毒。
2.乙醇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初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继而抑制大脑、延髓和脊髓各级神经功能。
脑膜呈充血、水肿状态。
呼吸与心血管运动中枢受抑时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
3.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肝细胞混浊、肿胀,胃黏膜水肿。
【院前急救】1.轻者饮浓茶水,中、重度中毒者应立即引吐,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2.防止中毒者受寒,注意保暖。
3.重者转送到医院急诊治疗。
【急诊检查】l.病史与诊断明确者查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必要时查ECG等。
2.未能确诊者,可通过仪器检测呼出气,判断是否含酒精,也可检测胃液、血、尿中的酒精含量。
【诊断要点】1.有饮酒过量或酗酒史。
2.呼出气或呕吐物有较浓的酒味及醉酒的l临床表现。
3.从病人的呼出气、胃液、血、尿中检测酒精。
【鉴别诊断】1.与其他病因引起的昏迷、癫痫等相鉴别。
2.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鉴别。
参考诊断要点,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急诊治疗】1.轻者饮浓茶水,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予输液、利尿及对症处理。
2.重症者可引吐或洗胃、导泻。
3.静脉输液,无糖尿病史者,还可予高渗糖加胰岛素输入,加速乙醇的排泄和在体内氧化。
4.纳洛酮0.4~0.8mg/次,肌注或静脉注射,必要时每日重复2~3次。
5.对症与支持治疗,处于兴奋期时可适当予以安定镇静止惊,忌用巴比妥类安眠剂、以免抑制呼吸;伴脑水肿时,予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6.维生素B1、B6肌肉注射。
7.呼吸衰竭者予以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9.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概述】急性酒精中毒系指因饮酒过量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和循环系统,导致意识障碍,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酒精中毒与酒中所含乙醇浓度信饮料用量有关。
人饮酒的中毒剂量个体差异很大,而血液中乙醇的致死浓度则差异较小,一般为87~152mmol/L(4000~7000mg/L)。
【诊断和临床特征】急性酒精中毒因人而异,临床上大致分为三期。
1、兴奋期饮酒者血乙醇浓度达141mmmol/L (500mg/L)时,可感觉头痛,欣快,兴奋、言语增多,情绪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或有攻击行为。
2、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达11~3 3mmol/L(500~0 5 0 1mg/L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论次,言语含糊不清。
3、昏迷期血乙醇浓度达54mmol/L(2500mg/L)以上时,即转入昏迷期,面色潮红或苍白,瞳孔散大,体温降低,特别是血乙醇浓度达87mmol/L(4000mg/L)以上时,患者常陷入深昏迷,心率快,血压下降,呼吸慢且带鼾声,甚至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麻痹。
小儿过量摄入乙醇,很快进入沉睡,不省人事,一般无兴奋过程。
由于严重低血糖,可发生惊厥,休克,脑水肿等。
老年人因其肝功能减退,乙醇在肝内代谢速率减慢,易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并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有过量饮酒史,呼出气中有明显的酒味,结合临床表现和经过,诊断不难做出。
饮酒史不明确者应注意排除有机溶剂和药物中毒,必要时采血,尿,唾液,呼出气,胃内容物作为标本,作乙醇定性检测,以确定诊断。
【救治要点】1、轻症患者以对症处理为主,兴奋躁动的患者必要时予以约束。
2、共济失调患者应休息,做好安全防护,以免发生意外损伤。
3、昏迷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
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1)维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2)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3)心电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4)保暖,维持正常体温;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镁低时补镁。
急性酒精中毒指南共识.doc
急性酒精中毒指南共识.急诊实用手册: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2016-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2016:丁香园作者:菜菜字体大小-菜菜字体大小:(1)表现易激惹、多语或沉默、语无伦次,情绪不稳,行为粗鲁或攻击行为,恶心、呕吐等;(2)感觉迟钝、肌肉运动不协调,躁动,步态不稳,明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3)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神经反射减弱、颜面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节律或频率异常、心搏加快或减慢,二便失禁等。
在 1 的基础上血液或呼出气体酒精检测乙醇浓度多11 mmol/L(50 mg/dL)。
3. 临床分级轻度(单纯性醉酒):仅有情绪、语言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语无伦次但不具备攻击行为,能行走,但有轻度运动不协调,嗜睡能被唤醒,简单对答基本正确,神经反射正常存在。
中度:具备下列之一者为中度酒精中毒。
(1)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或Glasgow 昏迷评分大于5 分小于等于8 分;(2)具有经语言或心理疏导不能缓解的躁狂或攻击行为;(3)意识不清伴神经反射减弱的严重共济失调状态;(4)具有错幻觉或惊厥发作;(5)血液生化检测有以下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者如酸中毒、低血钾、低血糖;(6)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并发脏器功能明显受损表现如与酒精中毒有关的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心房纤颤或房扑等),心肌损伤表现(ST-(2)感觉迟钝、肌肉运动不协调,躁动,步态不稳,明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3)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神经反射减弱、颜面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节律或频率异常、心搏加快或减慢,二便失禁等。
在 1 的基础上血液或呼出气体酒精检测乙醇浓度多11 mmol/L(50 mg/dL)。
3. 临床分级轻度(单纯性醉酒):仅有情绪、语言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语无伦次但不具备攻击行为,能行走,但有轻度运动不协调,嗜睡能被唤醒,简单对答基本正确,神经反射正常存在。
急性酒精中毒急救指南
并肌注VitB1、VitB6和烟酸100mg。加速酒精在
体内氧化过程,降低酒精浓度,缩短昏迷时间。
九、救 治 措 施
• 6.对症处理
(1)持续恶心、呕吐 给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
肌注或VitB6 200mg入液静点。 (2)镇静剂使用 仅限于极度兴奋、难以约束的病人。 可使用地西泮10~20mg肌注。避免使用吗啡、氯丙嗪、 苯巴比妥类药物,使用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及血压变
化。
(3)保护胃粘膜 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法 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12小时一次。
九、救 治 措 施
• 7.抗休克
休克时给予补液扩容,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推移,并严格记录出入量。
有血压降低或休克者应及时纠正休克。因脑水肿
致颅压增高者,应用脱水剂或高渗葡萄溶液,降
残留在胃中的乙醇一般不多,故免用为宜。
九、救 治 措 施
•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1)取平卧位,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取
出义齿,如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必要时可采用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甚至
气管插管,以防止窒息。同时应严密观察呼吸节
律变化,及时吸净分泌物,定时给病人翻身,防
四、临 床 表 现
• (2)共济失调期 血乙醇浓度>1.5g/L表情动作不协调、
步态笨拙、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复视等。
• (3)昏迷期
血乙醇浓度>2.5g/L表现昏睡、颜面苍白、
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深昏迷甚至可因 呼吸衰竭而死亡。
五、诊
断
• 有饮酒史,呼吸有强烈酒味。 • 早期有面色潮红、精神兴奋、语无伦次,继而恶 心、呕吐、心率增加。重者呈现昏迷,呼吸浅慢,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__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第二章出血性休克第三章过敏性休克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第八章AMI溶栓治疗常规第九章心律失常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十一章脑出血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第二十一章急腹症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第二十四章心肺复苏术CPR第二十五章脑复苏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一、气管插管二、机械通气三、电除颤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五、清创缝合术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一)初步检查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
现场急救顺序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第二章出血性休克第三章过敏性休克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第八章AMI溶栓治疗常规第九章心律失常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十一章脑出血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第二十一章急腹症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第二十四章心肺复苏术CPR第二十五章脑复苏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一、气管插管二、机械通气三、电除颤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五、清创缝合术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一)初步检查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
现场急救顺序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常规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常规
【诊断】
病史:有饮酒或酒精史。
临床表现:呼气有酒精味,面红或苍白,症状可分为三期:
1.兴奋期:言语多,情绪不稳,喜怒不定,有时安静入睡。
2.酩酊期: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语无伦次,且言语不清。
3.昏睡期:皮肤湿冷,口唇紫绀,呼吸缓慢,有鼾音,呕吐躁动,及大小便失禁、抽搐等。
【救治原则】
1.轻者:无特殊治疗,予以静卧保暖、浓茶或咖啡,待自行恢复。
2.过度兴奋,烦躁不安者:可催吐、肌注安定10毫克。
3.昏睡者:洗胃,保暖,补液,脱水,抗休克。
4.严重者:胰岛素20单位+50%GS100毫升静注,同时肌注维生素B6,维生素B1,烟酸各100毫克,加保暖,补液,脱水,抗休克。
昏迷者可使用中枢兴奋剂,如苯甲酸钠、咖啡因;呼吸抑制者用呼吸兴奋剂,注意预防感染。
【后续处置】
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送病房继续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酒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酒毒中毒(酒毒)编号:SATCM—2015—BZ〔083〕编制说明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芜湖市中医医院项目工作组:张荣珍刘清泉姚卫海李桂伟奚肇庆方邦江孔立黄小民韩宁林梅建强张晓云丁邦晗王亚君黄昊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1)2.成立项目工作组 (1)3.协作单位 (1)二、主要工作流程 (2)三、指南主要起草人及承担工作 (4)四、指南编制通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5)1.指南编制通则 (5)1.1.科学性 (5)1.2.实用性 (6)1.3.规范性 (6)2.确定指南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论据 (7)2.1.指南的主要内容 (7)2.2.确定指南主要内容的方法 (7)2.2.1.文献的收集和筛选 (7)2.2.2.文献的评价和分级 (8)2.2.3.文献研究 (9)2.2.4.问卷调查 (9)2.3.确定指南主要内容的依据 (9)五、主要试验的分析与综述报告,技术论证,预期效 (10)1.专家论证会 (10)2.同行征求意见 (10)3.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 (11)4.临床一致性评价 (11)六、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2)七、重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2)八、作为推荐性指南的建议 (12)九、贯彻指南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2)十、应用时的促进和阻碍因素 (13)十一、应当说明的其他选项 (13)附件一、专家调查问卷总结 (14)附件二、专家论证会会议纪要 (18)附件三、同行征求意见总结 (21)附件四、方法学专家质量评价总结 (28)附件五、临床一致性评价总结 (41)编制说明《急性酒精中毒(酒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为芜湖市中医医院,按照《国家中医药法监法标便函[2015]3号“关于印发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修订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格遵守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流程和方法学,开展了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治会、同行征求意见、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及指南临床一致性评价等工作,并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内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完成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起草阶段工作,形成了《急性酒精中毒(酒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草案,包括: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后及宣教、附录、说明及参考文献等部分,经专家指导组审核后,报中华中医药学会网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再形成送审稿。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医院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一次饮入大量酒或酒类饮料;
2.呼出气有酒味;
3.出现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
2.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病人面色苍白或潮红、、欣快多语;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动作不协调;皮肤苍白、湿冷、呼吸浅表,严重者可致昏迷。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糖;
2.血、尿中乙醇含量测定。
【诊断】
1.一次大量饮酒史;
2.呼出气或呕吐物中有酒味;
3.出现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1)兴奋期病人面色苍白或潮红、烦躁、欣快多语;
(2)共济失调期病人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动作不协调;
(3)昏睡期病人昏睡或昏迷、皮肤苍白、湿冷、呼吸浅表,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治疗原则】
1.轻症者可卧床休息、保温后病人可自行康复;
中毒症状较重者予催吐、洗胃,昏迷者应畅通呼吸道,并予纳络酮催醒,重者予10%葡萄糖加胰岛素静滴;
2.补液、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
3.防治呼吸衰竭、脑水肿;
4.危重病人可进行透析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实用总结诊断)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实用总结诊断)一:定义:短时间摄入大量乙醇后出现神经精神(兴奋或抑制)症状称急性乙醇中毒。
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轻者行为及意识异常、严重者呼吸及循环衰竭致死。
(纯乙醇最低致死量250-500g)。
二:乙醇代谢过程:①95%肝代谢:乙醇--(肝脏乙醇脱氢酶)--乙醛--(肝脏乙醛脱氢酶)--乙酸--CO2+H2O;5%肾、肺、皮肤排出。
②大量乙醇代谢过程:a:大量饮酒乙醛产生速度快而乙醛氧化为乙酸速度慢,故易乙醛蓄积,乙醛导致神经传导障碍脑功能抑制,并刺激肾上腺素及去甲肾分泌致面色潮红心跳加快皮温增高。
b:大量乙醇肝内代谢产生大量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使细胞内还原氧化比NADH/NAD增高,使正常代谢发生异常致①血乳酸和酮体蓄积致代谢性酸中毒②糖原异生受阻肝糖原减少致低血糖。
三: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1)中枢系统:随血乙醇及乙醛浓度增高,先轻度兴奋大脑皮层;后作用小脑引起共济失调易发生创伤尤其颅脑;乙醇>200mg/dl影响脑干网状结构致昏睡/昏迷,此时呕吐易误吸肺炎/窒息死亡;>300mg/dl可抑制延髓中枢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循环衰竭低血压可合并脑梗塞;>500mg/dl可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消化系统(空腹饮酒30分钟排入肠道):①胃:大量高浓度乙醇损伤食道/胃粘膜致食管炎/急性糜烂胃炎出血及穿孔/呕吐致体液及电解质丢失。
②胰腺:乙醇刺激胰液分泌过多并十二指肠括约肌水肿引起胰腺炎。
③肝脏:肝功能异常。
乙醇造成肝代谢异常使乳酸和酮体续积代酸、糖异生受阻低血糖。
(3)心脏:乙醇及乙醛致交感兴奋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缺血引发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随浓度增高抑制心肌细胞收缩力心力衰竭、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4)代谢系统异常:乙醇造成肝代谢异常使乳酸和酮体续积代酸、糖异生受阻低血糖,还可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四:诊断①酒精中毒诊断:饮酒史后呼气及呕吐物闻及酒精气味、神经精神异常、血液或呼出气乙醇浓度测定(>=50mg/dl)可确诊。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感染性休克第二章出血性休克第三章过敏性休克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第八章AMI溶栓治疗常规第九章心律失常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十一章脑出血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第二十一章急腹症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第二十四章心肺复术CPR第二十五章脑复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一、气管插管二、机械通气三、电除颤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五、清创缝合术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感染性休克【诊断】1、病史:患者有局部化脓性感染灶或胆管、泌尿道、肠道等感染史。
2、临床表现特点:①、症状:急性起病,以恶寒或寒战、高热起病、伴急性病容、消化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等,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高。
②、体征:呼吸急促、脉搏细弱、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
3、实验室检查特点: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伴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且核左移,中毒颗粒出现。
血、痰、尿、粪、脑脊液、化脓性病灶等检出病原菌。
4、诊断要点:①、临床上有明确的感染灶。
②、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存在。
③、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基础血压下降的幅度超过40mmHg至少1小时,或血压需依赖输液或药物维持。
④、有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如少尿(<30ml/h)超过1小时,或有急性神志障碍。
⑤、血培养常发现有致病性微生物生长。
【治疗】1、一般治疗:①、体位:头胸部与下肢均抬高30°,或半坐卧位于平卧位相交替,而将下肢抬高至30°。
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不应作远距离搬运。
2、补充血容量:如患者无心功能不全,首批输入1000ml,于1小时输完最理想,可两路静注,一路快速输入右旋糖酐500ml,另一路输入平衡盐液500ml,继后输注5%碳酸氢钠250~300ml,测试尿液PH,如PH<6示有代性酸中毒存在。
急性酒精中毒的诊疗
急性酒精中毒 (第2页)
【治疗】 1.一般治疗轻者一般无须药物治疗,让其安静入睡、自然清醒即 可。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意外,多饮水,可饮浓茶。 2.静脉输液病情较重者,给予10%~20%葡萄糖溶液500ml,每 4g糖加入1U胰岛素,静脉滴注。并给予维生素B1 100mg,肌内 注射,以加速乙醇在体内的氧化。 3.兴奋药呼吸抑制者,给予呼吸兴奋药治疗,酌情选用尼可刹米 每次0.25~0.5g,肌内或静脉注射;或洛贝林每次3~10mg,肌 内注射。 4.纳洛酮治疗纳洛酮结构与阿片相似,近年来用于治疗酒精、地 西泮等药物中毒。一般每次0.4~0.8mg,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 必要时20分钟可重复1次。 5.保持安静兴奋躁动者,给予必要的约束,耐心劝说让其入睡, 躁动难控制者,可用地西泮每次10mg,肌内注射;或氯丙嗪每次 25mg,肌内注射,注意这些药能与乙醇协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 抑制作用,使用切忌过量。 6.对症处理脑水肿者,可给予脱水药、利尿药,如20%甘露醇、 呋塞米等。酒醉清醒后胃部不适者,适当口服氢氧化铝凝胶。头 痛者,可口服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等。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急性酒精中毒 (第1页)
急性酒精中毒,又称“急性乙醇中毒”,俗称“醉酒”。过量饮 酒首先对胃部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可先产生兴奋作用, 然后产生抑制作用。
【诊断要点】 1.病史有过量饮酒史。 2.症状体征由于饮酒量多少不同,加之个体差异,临床表现也不 相同,一般可分三个阶段。 (1)兴奋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语言增多、面色潮红或苍白、眼 球结膜充血,可有呕吐并有乙醇气味。 (2)共济失调期: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不准确,反应迟钝,语无 伦次,有的忠者坦言、无掩饰或神志慌乱等。 (3)昏睡昏迷期:表现为皮肤湿冷、面色潮红或苍白加重、呼吸缓 慢、逐渐出现昏睡或昏迷,可有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严重者 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诊疗指南
【诊断】
1、有饮酒史;
2、呼出气及呕吐物有浓烈的酒精味;
3、面红、脉缓、恶心呕吐、语无伦次,或激动不安,或昏睡。
4、血清乙醇浓度>200mg/L。
【鉴别诊断】
昏睡者须排除:镇静安眠药中毒、阿片中毒、CO中毒、低血糖、肝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
【治疗】
1、保暖吸氧,必要是催吐或洗胃;
2、监测呼吸、脉搏、血压、肝肾功、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等;
3、补足血容量:糖盐水1000ml;
4、催醒:
①纳洛酮0.4~0.8mg,静注;
②5%葡萄糖500ml+纳洛酮2.0mg,静滴重复至清醒;
5、加速乙醇氧化:
①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3.0+胰岛素10u+10%氯化钾10ml,静滴;
②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维生素B60.2,静滴;
③维生素B1100mg,肌注;
④烟酸100mg,肌注;
6、狂躁者:氯丙嗪25mg,肌注;
7、必要时血液透析;
8、预防肺炎静滴抗生素;
9、密切观察可能诱发的疾病并予处理,如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酮症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