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阳光启学】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六

合集下载

阳光启学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三 含

阳光启学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三 含

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语文试题(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下,国人又迎来了一次白话、文言之争。

起因是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启用,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这是白话文兴起后百余年来,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

对此,争论的一方认为,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文言文才是更完美的语言,还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

但是,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文言文和白话文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言文源自古人的口语,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演变更新,满足着不同时期人们的书写要求;白话文则脱胎于近代口语,同样也随着实际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成为现代人的表意工具。

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传承着同一种文化,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所思所想。

当然,两者的区别也确实很大,也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比如文言文精练、成熟、优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这“精练”肇因于古代书写材料的稀缺和昂贵,也带来了表意模糊、歧义过多、逻辑性不强的缺点。

而白话文则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还不甚成熟的语言,它正随着时代的变化,大量地吸收各种语言的优秀部分,包括外来语、文言词、各地方言口语等。

但无论如何,白话文成为现代中国人使用的主要语言,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

陈平原先生曾说过:“很难设想现代中国人能用两千年前的概念和句式来准确把握世界并表达现代人复杂的内心感受。

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四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四Word版含答案

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语文试题(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娃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城,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间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欧美游戏中的中国元素经常充满了谬误。

一些游戏开发者搞不清楚中华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东南亚文化的区别,经常彼此混淆;或者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停留在贫穷愚昧落后的时代,设计人物常梳着小辫穿着长袍。

由此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经常反过来“反哺”国内游戏界和众多游戏玩家,不仅生产出一批跟风之作,冠以“中国风”的名头欺骗玩家,并让年轻的玩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

当前,电子游戏已然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也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一起被称作第九艺术。

正在举行的腾讯旗下网络游戏《王者荣耀》秋季职业联赛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据尚未出炉,但2017年春季职业联赛总决赛单日有效观赛用户数达到3800万,相当于一个半上海的常住人口,春季赛总播放数达到26.8亿,超过了2014年世界杯的总播放数。

一个游戏,就有如此庞大的观赛人数和玩家群体,确实让人不可小觑。

这些玩家在人员构成上以青壮年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

如何利用好游戏这个传播媒介,让这些玩家接触到更多正确、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应成为游戏开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将水墨丹青、汉唐衣冠、梅兰竹菊,乃至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境界,有机地与游戏结合,让游戏玩家在忘我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或许是值得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2018届【阳光启学】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阳光启学】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阳光启学】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个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考验:既不能违背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能以同一种面孔面对不同时期的读者和观众。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今天的我们端正姿容,昂首阔步前进。

中国百年革命进程中,有许多恢弘的故事和人物,值得今人与后人永远铭记,并且能从中获得可贵的精神财富和继续前行的经验。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重现惊心动魄的风云岁月,毫无疑问是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那些拥有精彩故事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参与到历史“故事”的当事人,基本上很难直接与我们对话了。

写好革命历史,宣扬好革命历史,成为我们文学工作当前与今后的一大艰巨任务。

要写好革命历史题材、塑造好历史題材中的人物形象,自己要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仰,半信半疑者是无法写出令读者信服的作品的。

自己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认识要有深度,浅层次地理解事件和人物,只是简单的历史记述,无法进行艺术的升华。

“夹生饭”式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会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革命历史更无法以“夹生饭”的形式获得继承与传扬。

与此同时,创作者还要具有表现历史的境界——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艺术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创作者本人的艺术表达水准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每一个时期读者的阅读情趣都有所不同,历史题材创作者必须考虑每一个“当下的”读者与观众的“口味”,作品出来后不被社会接受和传播,就不符合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要求。

正因为如此,每个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考验:既不能违背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能以同一种面孔面对不同时期的读者和观众。

创作之所以叫“创作”,在于它是创作者的智慧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艺术之所以叫“艺术”,在于它是艺术创作者独有的艺术表达的本领和技术。

2018届【全国校级联考】阳光启学高三标准模拟信息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全国校级联考】阳光启学高三标准模拟信息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全国校级联考】阳光启学高三标准模拟信息卷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批评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的、还未有定论的作品和问题,这些是文学进程中的基本肌理,也是一切理论探讨的立足点。

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如果不以文学批评为基础,多半会成为空论,而不是有血肉的学问。

然而,很多人做文学批评,缺少对作家整体性把握。

仅评一部作品,或者只研究某一个阶段的作品,都不足以看出这个作家的整体面貌。

很多人都做贾平凹小说评论,但如果不研究他的散文,对作家的理解就不完整了。

如果不能整体性把握一个作家的作品,就不太容易把文学批评做好。

批评还应有文体意识,也就是说要认识到批评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批评文章所涉及的很多作品,你也许没有读过,但是他的批评文章也具有独立价值。

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你会发现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通信也可当作批评文字发表出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用信息。

李健吾认为,批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而最好的批评是既不溢美,也不苛责,“不诽谤,不攻讦,不应征”,维护批评尊严,不以贬低写作者地位为代价,批评者和写作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批评者更应是谦逊的,要有与写作者对话的态度。

所以,李健吾的批评是艺术的,语言是真诚敦厚的,他要年轻人都记住考勒几的忠告:“就其缺点来评判任何事物都是不明智的,首先的努力应是去发现事物的优点。

”——即为寻美的批评实践,显然更具建设性和创造性。

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绝密★启用前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江苏苏州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三总复习

江苏苏州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三总复习

江苏苏州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高三总复习苏州市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藉爬梳。

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也随之不攻自破。

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

A.故事不经之谈安居乐业B.故实不刊之论安居乐业C.故事不刊之论安土重迁D.故实不经之谈安土重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故实,指出处;典故;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

根据语境,第一空选“故实”,排除AC。

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根据后文的“不攻自破”,可知选“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根据后文“并渴望着重归故土”,选“安土重迁”。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把“人群中这些面孔”比作“幽灵”,把“美丽的面孔”比作“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

B把“铁轨”比作“中国的肋骨”;C把“心”比作“窗扉”。

D无比喻手法。

3.下列诗句都是就菊花特点展开的吟咏,其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B.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语文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I注意:本卷共8 页, 21 小题,满分 160 分。

答题时间 150 分钟。

请依据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地区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边一段话的空缺处挨次填入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 3 分)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实令人没法▲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

谁能像他那样用浅笑来面对丑恶?而这浅笑,不过稍微的一丝,不易觉察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恶悄悄▲。

他只轻轻一笑,显出大智慧在面对丑恶世界时的冷静与最令人▲的平庸。

A.望其项背熔解乐不行支B.瞠乎其后消融乐不行支C.瞠乎其后熔解忍俊不由D.望其项背消融忍俊不由2.在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重创作者好耻笑搞议论的人是寄生的“木耳”,▲,▲,▲。

▲,▲,▲,鲁滨逊也要依靠他人制造的工具。

①就社会的全部关系来说②最先的责备固然是依赖于作品而存在的③相互间原都有相互依存的需要④跟着时代和自己的发展⑤天下决没有绝世独立生活在真空中的人⑥它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A.②⑤①③④⑥B.②④⑥①③⑤C.①⑤③④②⑥D.①③②④⑥⑤3.以下诗句波及的传统节日,按阴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3 分)项(①贫居常常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风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4.以下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为哪3 分)一项(A.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二、文言文阅读(21 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5~8 题。

书姜次生印章前周亮工①.酒外惟寄企图章。

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

又好于长桥上鼓腹歌,众环听,生目不见,向人声乃益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年高中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六)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年高中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六)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六)语文本试题卷共12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一香情愿——从用香差异窥探中西方文化东西方开始使用香料,大概都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古埃及和古中国开始收集香料,用于宗教祭祀或其他仪式盛典中,人们认为上升的熏香烟雾可以上通天地神明,带去人们的愿望和祈祷。

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

在漫长的香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用香的方式和对香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特点。

西方人将各种香料提炼出香油、香精,调和成香水,喷洒于身体、衣物或居室,而中国以及受其影响的朝鲜、日本等东方国家,则保留并发展了燃香、熏香、佩戴香品等方式,并形成了几千年的香文化。

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的精美、程序的考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首先可以看出,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好的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在用香上,就会在享受美好的芬芳之外,更注重思想的体验和提升。

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七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七Word版含答案

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语文试题(七)编审阳光启学语文研究室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好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炽。

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这一概念,并主张“中学为体,两学为用”,一方西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胡适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落后挨打归罪于二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归罪于孔子和“四书五经”,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进口号。

但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洋奴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

只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中国崛起”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方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挟泥沙俱下”,一些文化投机者也看准这个“牛市”,将阴阳八卦、谶纬迷信、星相占卜、特异功能、巫婆神汉、建阴宅、拜神庙,乃至恢复繁体字、倡导小学生读经,都贴上振兴“国学”的标签。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六)语文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六)语文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 文 (六)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 尽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徽学有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熟悉、理解、接受和深化的过程。

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他还论及了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牍、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和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等五项发现,认为:“此等发现物,合世界学者之全力研究之,当会产生新的学科。

” 如今,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明清档案学早已创立了各自的学科研究体系,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卷只装订不密封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认可。

而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则形成较晚,它的创立,主要得力于20世纪40 年代后期以来至今徽州近50万件原始文书的大规模发现。

语文-2018届高三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试题(解析版)

语文-2018届高三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试题(解析版)

2018届高三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个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考验:既不能违背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能以同一种面孔面对不同时期的读者和观众。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今天的我们端正姿容,昂首阔步前进。

中国百年革命进程中,有许多恢弘的故事和人物,值得今人与后人永远铭记,并且能从中获得可贵的精神财富和继续前行的经验。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重现惊心动魄的风云岁月,毫无疑问是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那些拥有精彩故事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参与到历史“故事”的当事人,基本上很难直接与我们对话了。

写好革命历史,宣扬好革命历史,成为我们文学工作当前与今后的一大艰巨任务。

要写好革命历史题材、塑造好历史題材中的人物形象,自己要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仰,半信半疑者是无法写出令读者信服的作品的。

自己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认识要有深度,浅层次地理解事件和人物,只是简单的历史记述,无法进行艺术的升华。

“夹生饭”式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会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革命历史更无法以“夹生饭”的形式获得继承与传扬。

与此同时,创作者还要具有表现历史的境界——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艺术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创作者本人的艺术表达水准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每一个时期读者的阅读情趣都有所不同,历史题材创作者必须考虑每一个“当下的”读者与观众的“口味”,作品出来后不被社会接受和传播,就不符合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要求。

正因为如此,每个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考验:既不能违背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能以同一种面孔面对不同时期的读者和观众。

创作之所以叫“创作”,在于它是创作者的智慧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艺术之所以叫“艺术”,在于它是艺术创作者独有的艺术表达的本领和技术。

淮安市阳光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淮安市阳光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淮安市阳光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

“细读”要求读者先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言之有据、论之有理。

“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 放弃自圆其说吻合B. 搁置无懈可击吻合C. 放弃无懈可击符合D. 搁置自圆其说符合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比赛中,姆巴佩虽然惊艳了世界,但法国队夺冠的关键人物却是保罗·博格巴和格列兹曼。

B. 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暴露出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监督指导不力、审查把关不严、失察失责。

C. 8月20日,围绕以“志不凡创青春”为主题的第八届苏港澳青年精英论坛在香港举办,吸引了来自江苏、香港、澳门的约200位青年代表参加。

D. 电影《我不是药神》成为现象级热门,一个现实的原因是国内的观众在持久的压抑和沉默中,在自己的真实社会生活中,太想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善良和真实。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 。

, 。

,。

苏轼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斗转星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但江面已远。

①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感慨人生短暂,江山永恒②如今滩地上已盖满房子⑤在古代,长红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④几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二Word版含答案

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语文试题(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个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考验:既不能违背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能以同一种面孔面对不同时期的读者和观众。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今天的我们端正姿容,昂首阔步前进。

中国百年革命进程中,有许多恢弘的故事和人物,值得今人与后人永远铭记,并且能从中获得可贵的精神财富和继续前行的经验。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重现惊心动魄的风云岁月,毫无疑问是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那些拥有精彩故事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参与到历史“故事”的当事人,基本上很难直接与我们对话了。

写好革命历史,宣扬好革命历史,成为我们文学工作当前与今后的一大艰巨任务。

要写好革命历史题材、塑造好历史題材中的人物形象,自己要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仰,半信半疑者是无法写出令读者信服的作品的。

自己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认识要有深度,浅层次地理解事件和人物,只是简单的历史记述,无法进行艺术的升华。

“夹生饭”式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会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革命历史更无法以“夹生饭”的形式获得继承与传扬。

与此同时,创作者还要具有表现历史的境界——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艺术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创作者本人的艺术表达水准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每一个时期读者的阅读情趣都有所不同,历史题材创作者必须考虑每一个“当下的”读者与观众的“口味”,作品出来后不被社会接受和传播,就不符合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要求。

2018届湖南省学海大联考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语文(图片版)

2018届湖南省学海大联考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语文(图片版)

高三名校模拟卷·语文(六) 参考答案1.C。

原文说“许多家训均附存于宗教善书中流传,也是越南家训文化的一大特色”,C 项是以偏概全。

2.B。

原文阐述的是越南在语言学上具有吸收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并没有表明就因此而家训文化传播迅速。

B项是强加因果。

3.D。

原文说的是童蒙教育与家训在性质上其实有一定的差异,只是《明道家训》中的部分训条,适合童蒙教育的目的.所以客观上促进了传播。

但别的家训类书籍则应具体分析。

4.D。

A.情节舒缓,无一波三折。

B.“神态描写”不是主要方面。

C.狼的出现不是闲笔。

5.①认真负责,有责任感。

接到任务早早来到水渠;认真巡视,发现渗水后用手电照着一直观察;发现渗水处不会坍塌也没有休息;很困时提醒自己不要睡。

②冷静理智。

发现狼之后没有慌张,而是想到“不能怕,不能跑”“狼怕光”,想到了正确的对策;狼走后没有冒险追赶,而是选择了安全地点进行监视。

(勇敢细心。

看到狼没有害怕;不断观察水渠的细微变化。

)③细腻敏感。

看到夜晚的景色会有宁静温柔的感觉,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感觉狼“像一个心事重重、哀伤憔悴的人一样”。

(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6.(1)显性层面:文章表现了一片美丽的水乡风光,如“远远听见大闸的水响,支渠的水温静地,生气勃勃地流着,‘活——活——活”’;同时本文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看水”展开。

主人公在一片溢满水汽的环境氛围中,承担着与“水”有关的工作任务。

(2分)(2)隐性层面:①主人公小吕的形象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光辉:小吕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纯净,富有责任感,也细腻温柔地感受着生活,这些都是可贵的人性之美。

这也体现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坚忍与大德。

②因人性之美的观照,文章呈现出宁静优美的状貌:澄澈温柔的月光,幽幽摇拂着的绿草,透明宁静的天空,温静流淌的渠水……,无不映照着人性之美。

③情节平和舒缓:情节波澜不惊,没有大起大落的紧张繁复,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娓娓道来,正像水乡的韵味和情态,令人心灵感到水一般的滋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阳光启学】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则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

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

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程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

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

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有抢救者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

”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

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

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

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

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

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

因此,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也不是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

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可能将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B.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村落数量锐减、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C.保护村落、振兴乡村,是继承传统的需要,也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方向性指标。

D.新时代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机遇,因此,保护古村落,就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传统村落锐减为立论的前提,由此指向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B.文章摆出传统村落锐减的现象后,阐述了村落的文化意义并就村落保护提出建议。

C.文章分别引述《汉书》和《金翼》里的论述,意在强调村落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

D.文章最后一段总收全文,指出乡村是人的精神归宿,惟乡村的成长能留住我们的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村落保护就可能得到广泛支持。

B.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城乡关系重构过程中衍生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C.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保留乡村风貌,注意乡村味道,否则就可能偏离发展目标。

D.只有传统村落的变化不是衰败,而是成长,“记得住乡愁、留住我们的根”才能变成现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体味麦浪鲍安顺写麦浪,不能不写麦浪的味道。

蓝天下的麦浪一波波地荡漾着,置身麦田仔细看那麦穗,那麦芒,那一颗颗麦粒,都是金黄的。

麦芒儿锋利,麦粒儿鼓胀,整个麦穗儿沉甸甸的,如一个乳香弥散的婴儿,惹人怜爱。

清晨的麦田边,太阳在东方红形形的刚露脸。

那灌浆了成熟的麦子,让一望无际的麦田充满了亢奋与激情。

在亢奋中,我似乎闻到麦子的香味,而在那激情里,藏着轻波荡漾的麦浪气息一在晨光熹微间生成的气息,挟带着泥土潮湿气,还有浓郁的草腥气。

麦浪荡起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虫子飞起时带来的虫体味,让我感觉挟带着狂野的灵性,我们从中品尝出风暴的味道。

那麦浪在心间酝酿的风暴,拥有着成熟的沧桑,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看麦浪,寻找村居生活的一种农耕情结,那心情像在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淳朴温馨,亲切悠远。

那麦浪中的味觉与唤觉都仿佛展现了出来,更接近了地气,像鱼在水中游,鸟在天空飞,绿树在苍茫山野生长。

那味觉,很丰富,在我们的舌尖上直打滚,香了成千上万年,也回味了成千上万年,而且豆古如初。

那麦香,在麦子生长的过程中与农人相依为命了几千年,渗透着先苦后甜的复杂味道----那味道的意味,正是农耕文明憨实的着落点,根深蒂固,似水流年。

在麦浪里,用手搓着清香的麦粒吃在嘴里,是一种独特的味觉享受。

双手搓来搓去在手心被揉碎的麦粒,轻轻一吹,麦皮纷飞四散,再把千净的麦粒塞进嘴里,几经咬嚼,浓郁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送到五脏六腑。

那浸染身心的麦香味道,让生命在对麦浪最初的体验中开始升华,像麦子灌浆的味道。

如果摘一把饱满的麦穗,在柴火上燎一燎,再搓着吃,更是唇齿留香。

麦浪的味道,几乎贯穿整个麦子的生长过程。

比如麦子拔节、抽穗、扬花、灌浆。

一眨眼就籽粒饱满,然后就收割进囤。

那拔节中的麦浪是悠闲的,如少年一样眉开眼笑,也眉清目秀,让我们闻得到它青青的嫩草气息。

抽穗的麦浪,显然变得充满了热情,那种生长的畴躇满志,那种渴望的风起云涌,总是令人体味到骚动的激起,一种孕育的气息。

扬花是一场梦,麦子爱情的梦,也是麦浪汹涌起伏的梦,传送花粉的香,弥漫愉悦的情。

更不用说灌浆了,成熟的麦子在一念之间,香气浸染的梦在麦浪里意绪飞扬。

经验丰富的老农,在麦浪里看一看,或者摸几下麦穗,就知道能不能收割麦子了。

为了保险,他再用牙咬咬麦粒,再决定割不割麦子。

老农在口里咀嚼的感觉,是积淀的经验,他的一声割字叫出来,那麦子似乎变得更加香气扑鼻,让人精神亢奋。

很多时候,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人,虽然看不到麦浪,却能体味到遍远的流浪麦香。

那宽广麦田里的麦穗低头羞涩,那闻风袭来的麦子成熟的气息,那金色麦束的意味深长,让我沉醉在镰刀与馍面的香味之中,不能自拔。

记忆中,粒粒圆鼓鼓透着光亮的麦粒堆成小山,被霞光映衬得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让人在遥想中魂牵梦绕——那麦浪变成了生命中锦瑟流年的梦,在味觉里驰骋,在唤觉里升华,像一个个披着蓑衣的稻草人,随着麦浪翻卷希望,与夏风共舞,与麦田的涛声对话,与紧贴泥土的乡情共眠。

我突然想起具有异域风情的漫天香透的无边花开的薰衣草,那种香味很浓,也很热烈,却与金黄的麦浪香完全不同,麦浪里的香,是泥土的气息,庄稼的风情。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体味麦浪”是文章的标题,也是行文的线索,作者正是围绕“体味麦浪”来组织材料、表达情感的。

B.文章重点写麦浪的味道,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作者体味到的麦浪的多种味道,寄寓着丰富的思想情感。

C.在作者看来,麦浪的味道与农民命运息息相关,渗透着先苦后甜的复杂味道,揭示了同情农民苦难的主题。

D.文章善用修辞,比喻俯拾皆是,如“粒粒圆鼓鼓透着光亮的麦粒堆成小山,被霞光映衬得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

5.赏析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

(5分)(1)麦芒儿锋利,麦粒儿鼓胀,整个麦穗儿沉甸甸的,如一个乳香弥散的婴儿,惹人怜爱。

(3分)(2)很多时候,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人,虽然看不到麦浪,却能体味到遥远的流浪麦香。

(2分)6.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麦浪的味道”的理解。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第四次零售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电商基础上、又超越互联网的一次革命,它将把人类带入智能商业时代。

这次革命改变的是零售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变零售业本质“成本、效率、体验”的价值创造与类带入智能商业时代价值获取方式,是信息、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的升级,然后一步步走向社会化、专业化。

社会化是专业化的基础,通过社会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提高专业化的水平。

最终,信息、商品和资金流的服务会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将零售业的成本、效率、体验推向新的层次。

所以,零售的改变其实是背后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

未来零售的业态可以有许多新的形式,但背后的基础设施会越来越社会化、专业化,零售业会演变成为互联、共享的零售生态。

(摘编自刘强东《零售的未来:第四次零售革命》)材料二:推动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因素是什么呢?消费主权时代的到来需求个性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身个性的表达。

这对产品和零售的适配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说,未来消费者可以通过家里的智能冰箱自动识别鸡蛋、牛奶等常规食品的余量,自动下单;可以一边和虚拟助手聊天,一边让它购买朋友最近关注的时尚新品作为生日礼物……可以预见消费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客户需求、消费场景和商品产出这三者会变得极其分散如何才能把这些散乱的点有序地串联、协同起来?这需要通过建立在感知、互联、智能基础上的智能商业来实现。

消费和智能技术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消费端的变化代表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方向。

但如果没有智能技术的支撑,这一切都是空谈。

消费与智能技术这两股力量绞合在一起,为我们带来第四次零售革命。

(摘编自新浪网《第四次零售革命,还是新零售》)材料三: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