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公元前600年以前传说公元前2800年前,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先对内脏作解剖处理。

据《大戴礼记·夏小正》,中国夏朝已有关于动物习性的记载。

据河南安阳殷墓出土的蚕绢,表明在公元前1200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已经驯养家蚕,利用蚕丝织成丝绢。

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周朝《诗经》上记有植物名称一百余种,动物名称二百多种。

据《周礼》,中国周朝时,已把生物分为动、植物二大类,并将动植物各分为五类。

公元前640年,古希腊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生命来源于水,并依赖于水。

公元前七至六世纪,古希腊人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生命起源于泥泽之说。

公元前600-1年公元前六世纪,进行人体解剖,指出脑是思想和感觉器官(古希腊阿尔克梅翁)。

公元前五世纪,医学力图摆脱迷信,重视自然疗法。

古希腊人柯斯的希波克拉底研究了病危时的情态,提出四体液说。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四元素理论(火、气、水、土),认为它们的结合和分离是爱和憎所引起。

发现了耳蜗。

指出皮肤可进行呼吸。

首次提出血液流出流进说,并认为心脏是中心(古希腊恩培多克勒)。

公元前384-前322年,提出“隐得来希”的生机论。

发表《动物自然史》、《动物结构学》、《动物发生学》、《论灵魂》等书。

记载了五百多种动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约372年,发表《植物志》、《植物起源》等书,标志植物学的创始。

提出理性位于脑的观念(古希腊锹奥弗拉斯图)。

据《山海经》,中国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战国时代,已有近百种药物的记载。

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战国时代的《扁鹊难经》有人体解剖、人体生理、病理、疗法等记载,还提及气血循环的理论。

公元前四世纪,中国战国时代的《内经》已有气血循环等生理现象的记载和尸体解剖的知识。

公元前258-前257年,从事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最早的研究(古希腊埃拉西斯特拉托)。

公元前三世纪,进行人体解剖,改良解剖技术与用语(古希腊希罗费罗)。

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尔雅》注释了诗经中的草木虫鱼鸟兽之名。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

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

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

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状况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状况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状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变得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给世界的变革可以从
过去诸多变化中看出。

从过去的几十年到今天,科技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几
个不同的阶段,展示了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影响。

第一阶段是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从十八世纪开始,开始研究
能源和机械,大量的发明、发现和技术创新也在这个阶段发生,例如美国
的蒸汽机、动力蒸汽机,以及英国的电气机。

由于这些科技,人们的生活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和更简单的方式中完成更多的事情。

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世界上的科技发展进
入了新的阶段,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民用航空技术、核技术和太空技
术等都被引入,这些技术使人类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实现了重大跨越,
使世界变得更加全球化、更加连接。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我们正处于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三阶段,计
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新能源技术、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机器人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人工智能(AI)的诞生也受到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AI的发展让人类工作变得更轻松、
更高效,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课件

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课件
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在中国。中国以 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技术、灿烂的文化走在世界的 前列。
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在长达近两 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科技强国的 位置。
中国的文化艺术在唐朝发展到高峰,中国的科 学技术在宋朝最成熟。
四大学科: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 三大技术:陶瓷、丝织、建筑;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还有:地理、气象(12节气)、文化、音乐、等等, 都处于辉煌时期。
20世纪之后,美国人诺贝尔奖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世界第一 到逐步“垄断”。
20世纪29项重大发明,19项是美国的。爱迪生是美国人的骄 傲,一生中共取得2000多项专利、1382项重要发明。
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 第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特别是著名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上的作用; 第二、重视各门科学的交叉和渗透,注意发展边缘科学; 第三、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第四、密切关注其它国家的科技发展动态。
德国科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的、爱因斯坦提
出相对论。 到1920年为止,诺贝尔获奖人数:英国8人、法国11人、美国2人、
德国则为20人。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兴隆
期长达110年。
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
第三节 现代世界科技强国-美国、日本
一、20世纪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 17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胡克、波义耳等。 牛顿的三大贡献:1、创立了牛顿力学;2、发明了微积分;3、 制作了能放大四五十倍的望远镜。 英国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爆发了产业革命,迎来 了“蒸汽时代”,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达70年之久(1660~1730年),拥有杰出科 学家60多名,占全世界36%以上,科研成果占全世界40%以上。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是人类通过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的过程。

科技发展史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科技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科技哲学则是研究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伦理、科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世界科技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类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来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比如使用石器、打火机等。

随着农业的兴起,人类开始使用农具、农耕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都有自己的科技发展,其中一些技术如建筑、冶金、医药等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发展迅猛。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革新如纺织机械、蒸汽机的发明等,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

19世纪的电力革命和化学革命更是带来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如电力的应用、化学合成等。

20世纪是科技发展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期。

20世纪初,材料科学的突破和电子技术的兴起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奠基。

20世纪中叶以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崛起,使世界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现代科技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原子能等,使人类的科技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世界科技发展史相伴而生的是科技哲学的发展。

科技哲学在20世纪初兴起,其主要目的是探讨科技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科技哲学主要关注科技发展的道德、伦理问题,如科技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的利益,科技是否会造成社会不平等,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科技哲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思考科技发展的议题,反思科技的目的与意义。

科技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更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

然而,科技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人类伦理的挑战等。

科技哲学的任务就是正确认识科技的价值,引导科技发展朝着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总结起来,世界科技发展史是人类社会科技演化的记录和总结,是人类创造力的展现。

科技哲学是研究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伦理的学科,是对科技发展进行思考和反思的过程。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状况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状况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状况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科技进步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历史。

本文就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以及当今状况进行分析。

一、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演变1.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50万年前的早期石器时代。

这个时期的人类主要依靠制作简单的石制工具来满足生存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中期石器时代。

中期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制作更加复杂的石制工具,如斧头、针、锥等。

这种工具的制作逐渐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在18世纪末期,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加速了全球科技发展的进程。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纺织、采矿、交通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机器代替手工,更重要的是,它们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机器可以在无尽的时间内重复操作。

从那一刻起,机器成为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快速大规模生产的手段,从而简化了整个生产过程,大规模降低了产品价格,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3.信息时代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资讯传递的速度和价值都前所未有的增长。

人们并不仅仅是从传统的印刷媒体,如书籍、报纸、杂志和电视中获取信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籍等更加便捷的工具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这种信息速递为社会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促使社会在各个领域变得高度互连和互促的关系。

二、当今全球科技的发展状况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信息技术是全球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分析海量数据,提高管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云计算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网络服务,这种方式逐渐成为未来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主导方式。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 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 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勇于创新,
实践出真知.
二、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论: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创世说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 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①生产力水平不高 ③教会的禁锢
A①②④ C①②③
②知识贫乏 ④没有人敢去研究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 1、创立的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发表了《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存在种 间和种内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 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反之则遭 淘汰。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 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 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3、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 ①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稳定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 技术的发展具备了 一定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 要(二战中的军事 需求、战后军备竞 争和发展经济的要 求)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

历史教案: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

历史教案: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

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宏观概览第51讲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3)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4)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考纲明示:(1)经典力学。

(2)相对论和量子论.(3)进化论。

(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5)现代信息技术.[主干知识理一理]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拨云见日想一想]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吗?试答提示:否。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首先从天文学领域开始,哥白尼“日心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图示经典力学.试答提示:3.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吗?试答提示: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吗?试答提示:否。

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5.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有何分歧?其分歧的根源何在?试答提示:(1)分歧:根据达尔文及其拥护者的理论,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而宗教神学则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

二、生物学的发展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从“蒸汽革命"到“电气革命”2.信息技术的发展(2)产生分歧的根源:根源在于科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10 万年前火的使用、石制工具3 万年前关于来世、生育等思想1 万年前栽种谷物、动物驯养、陶器出现5000 年前金字塔和庙宇、史前巨石阵4000 年前中国早期的天文学,金属加工,印度数学开端3000 年前埃及历法2500 年前中国发明指南针约2000 年前后托勒密的天文学和地学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 公元前497年)、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和希腊数学家如欧几里得(公元前325-- 公元前265)中美洲玛雅人的长历,金星周期,历法,那卡兹之线105 年蔡伦发明造纸术250 年左右刘徽着有《九章算术注》429-- 500年祖冲之算出n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533-- 544 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565 年张子信发明浑仪发现了关于太阳运动不均匀性700-- 800 年中国发明火药1041-- 1048 年毕生发明活字印刷1088-- 1095 沈括着《梦溪笔谈》约1250 年中世纪后期伊斯兰科学1260 年中国人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1280 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1291 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约1350 年牛津的莫顿数学学校1477 年第一张世界地图出版1480-- 1510 年达芬奇活跃时期154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75-- 1595 年第谷天文学革命1578 年李时珍着《本草纲目》1590 年潘季驯着《河防一览》1590 年伽利略研究物理学和力学1592 年程大位着《算法统宗》1595 年开普勒开始研究行星运动1600 年布鲁诺以异端邪说罪被烧死1600 年威廉吉尔伯特发表关于磁性的书1612 年沙伊内观察到太阳黑子1614 年耐普尔出版对数表1620 年培根发表《新工具》1620-- 1640 年笛卡尔研究机械哲学1628 年哈维出版了关于血液循环的书1629--1634 年徐光启等修成《崇祯历书》共137卷1633 年徐光启等着《农政全书》1640 年徐霞客着《徐霞客游记》1640 年托里拆利进行空气压力实验并发明了气压计1642 年吴有性着《瘟疫论》1650 年列文虎克和斯瓦默丹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1650 年惠更斯设计出摆钟1650 年帕斯卡制作出计算器1654 年范古利克进行空气和真空实验1665 年胡克出版了《显微图》1669 年斯滕森研究古生物学和化石1670 年洛罗梅尔计算出光速1687 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00 年施塔尔推广泛灵论和燃素论1705 年哈雷分析彗星轨道1718 年哈雷发现星星是运动的1730 年林奈的植物分类法1745 年墨佩尔蒂报告地球的形状1746 年马森布罗克发明电容器1746-- 1747 年富兰克林证明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1760 年詹姆斯瓦特重新设计蒸汽机1761 年莫尔加尼在病理学方面进行开拓性的工作1770 年拉瓦锡和普里斯特利都分离到氧气1781 年因根豪茨发现光合作用1785 年库仑测量电力1797 年詹纳研究天花疫苗1800-- 1820 年居维叶领导古生物学1808 年道尔顿的原子论1820 年奥斯特展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1821 年法拉第把电转换成机械能1822 年尼波斯在法国拍摄第一张照片1824 年曼特尔和巴克兰鉴定了第一个恐龙化石1844 年电报使用摩尔斯代码1846 年发现海王星1849 年斐索测量了光速1850 年孟德尔在植物遗传学上的实验1850 年李比希的人体新陈代谢理论1859 年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1870 年麦克斯韦的电磁辐射理论1870 年赫特维希和福尔证明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1876 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 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880年哈佛星体光谱分析 1894年福特发明汽车1895年伦琴发现X 射线1896-- 1905年居里研究放射性元素1637 年宋应星着《天工开物》1897 年汤姆森发现电子1900 年普兰克量子理论1903 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905-- 1915 年科申绘出内分泌系统图1910 年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1913 年玻尔的量子原子论1913 年摩尔根基因突变理论1915 年威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1919 年卢瑟福原子裂变1926 年艾丁顿表明恒星由核能提供能量1926 年薛定谔的波动原子理论1928 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0 年赫伯尔宣布宇宙扩散模型1938-- 1939 年核连锁反应理论1942 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1945 年电子计算机问世1947年比利发明了C14 测定年代的方法1948 年伽莫夫:大爆炸理论1950-- 1952 年赫西与蔡斯表明DNA 确定生物学特征1953 年克里克和沃森发现DNA 结构1954 年索尔克的脊髓灰质炎疫苗1960 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0 年以来出现了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1961 年苏联发射载人宇宙飞船1961 年中国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1963-- 1965 年威尔逊的板块构造地质学理论1964年盖尔?曼提出亚原子结构的夸克理论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 年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 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8 年中国南京长江大桥落成1969年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登月1970 年微处理器开创计算机革命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1975 年发现臭氧层空洞1978 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实验成功1981 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成功1983年中国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4 年中国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5 年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 年中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3年中国大亚湾核电站1 号机组启动运转1995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进行。

科技的发展历史

科技的发展历史

科技的发展历史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期的科技阶段。

在这个时代,人类学会了使用石头制作工具和武器,这对于狩猎和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工具的制作过程主要依赖于经验和观察,而非科学和系统的方法。

农业革命是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约在年前,人类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

他们学会了种植作物和驯化动物,这为人类提供了更稳定的食物来源。

农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人们开始观察和研究天象,探索农作物生长的规律。

工业革命是科技发展的巨大飞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随着电力、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科技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的科技发展更加迅猛。

电子技术的突破和计算机的发明引领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信息经济和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当前,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个领域快速突破的趋势。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物联网等新兴科技正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合理应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总结起来,科技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应用的过程。

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面对未来,我们应该继续积极探索科技的潜力,努力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科技发展史

科技发展史
DOCS SMART CREATE
科技发展史:从古代到现代的创新突 破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古代科技:文明的基石
古埃及与古希腊的科技成就
古埃及的科技成就
• 金字塔:古埃及的象征,展示了建筑技术的发展 • 纸莎草纸:古埃及的发明,为书写材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象形文字:古埃及的文字系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生物技术与航天技术的进步
生物技术的进步
• 基因工程:为生物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 细胞工程:为生物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 酶工程:为生物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航天技术的进步
• 火箭技术: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人造卫星: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载人航天: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技术的创新
可再生能源的创新
• 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风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生物质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保技术的创新
• 污水处理:为环保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废气处理:为环保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固体废物处理:为环保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力革命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电力革命
• 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革新
通信技术的发展
• 电报: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电话: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无线电: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化学工业与钢铁工业的进步
化学工业的进步
• 化学反应: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化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 塑料:为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

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

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

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1.4142156。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一般而言,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简单点说,就是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运用。

1.古代科学对生活的影响:东方科学是在与西方科学几乎完全独立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方法上有显著不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造纸,造纸术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以大麻、芒麻纤维为原料,纸质粗糙,不便书写。

东汉宦官蔡伦制成了质量较好的纸,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传入日本,传入阿拉伯,由阿拉伯人又传至欧洲。

纸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

印刷术,雕板印刷约发明隋唐之际,唐宋时期大量应用于印刷佛经、农书、医书和字帖等。

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产生了一个飞跃。

之后活字印刷术不断改进,相继出现木活字、磁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欧洲最早仿照中国活字印刷的是德国人古腾堡,他制成铅合金活字。

火药,火药是唐代炼丹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的。

北宋时火药已开始用于战争,制成了火箭、火球、火羡黎等武器。

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已是以火药爆力射出"子窠"的管形火器了。

明代以后更是发展出手榴弹、地雷、水雷、定时炸弹、子母炮等新型火药兵器,火箭已有了多种类型。

但这些火器并未用于普遍装备军队。

火药和火药兵器是通过战争传到国外去的。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知道了火药,于14世纪中期制造出了火药兵器。

指南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已记录了磁石吸铁现象。

稍晚些时制成的“司南勺”是用磁石琢成的勺子,底部圆滑,放在铜盘上,勺柄即能指出南北方向,这大概是最早的磁性指示方向器。

世界科技文明发展历程

世界科技文明发展历程

世界科技文明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原始科技探索期(公元前3500年前)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开始了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和实践。

他们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石器和木制工具,开始控制火并开发了基本的农业和畜牧业。

这一阶段的科技发展注重解决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社会组织问题。

第二阶段:古代文明的科技辉煌(公元前3500年-公元5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古代文明开始出现并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展。

在这个时期,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希腊人、罗马人和印度人等古代文明都有所贡献。

他们在建筑、冶金、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农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发展出了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

第三阶段:中世纪的科学发展(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科学研究受到宗教和哲学观念的限制,但依然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

阿拉伯科学家在数学、化学、天文学和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将这些知识传播到欧洲。

进一步的农业技术改进和海上航行技术的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15世纪-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标志着现代科学的起源。

人们开始从传统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中解放出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科学家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他们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也见证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一步进步。

第五阶段:现代科技的爆发与全球化时代(18世纪至今)进入18世纪以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显著加快,带来了新的工业和农业革命。

蒸汽机、电力、电信和现代化工业等重大发明和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世纪的科技革命更加深化了全球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快地共享知识和信息。

人类探索太空和基因科学的发展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近的发展是通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科技文明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些技术的推动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本文的目的是帮助了解科技发展史,熟悉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心路历程,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现象的洞察力,以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像牛顿那样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创新;像爱因斯坦那样追求真理,超凡脱俗;像居里夫人那样坚定执著,无私奉献;像霍金那样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挑战宇宙。

在西方历史上重要的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叙述如下。

1.公元前的科技发展公元前的科学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应属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欧几里得(Euclid)及阿基米德(Archimedes)。

亚里士多德发表《动物自然史》、《动物结构学》、《动物发生学》及《论灵魂》等书,记载了500多种动物。

现代科学可说是建立于阿基米德的研究之上。

阿基米德是历史上的一位工程师与伟大的数学家,也是对力学有着明显、直接贡献的古代希腊人。

今日科学是建立在阿基米德对科学的钟爱以及对基础理论的认知,这些基础理论可以直接用数学或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

历史上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如牛顿、伽利略等人都是强烈受到阿基米德及欧几里得等人的影响。

1.1欧几里得和数学基础几世纪以来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公元前275)的几何已是教导学童进入物理世界的第一个且是最基本的数学工具,但其中几个公理的简单特性可能被误导。

早期牛顿曾略读欧几里得的陈述,根据他的一个学生提到:“怀疑为何有人为自娱而写出其演证”,但牛顿很快发现自己的错误,再回去仔细阅读《几何学原理》,终于得出他的流数理论,或称为微积分。

欧几里得的生平事迹几乎不为人所知,仅知生活于古希腊末期,比亚里士多德年青一代,和阿基米德同一时期。

他于柏拉图学院上过课,此学院创立于一世纪前,是当时最重要的数学学校。

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普驼列迈一世于埃及掌权时,欧几里得于亚历山大城成立他自己的学校。

传说普驼列迈曾问欧几里得是否有简单的方法不读《几何学原理》而能了解几何,欧几里得回答说:“没有通几何学的皇家道路。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

世界科技发展史本文的目的是帮助了解科技发展史,熟悉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心路历程,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现象的洞察力,以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像牛顿那样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创新;像爱因斯坦那样追求真理,超凡脱俗;像居里夫人那样坚定执著,无私奉献;像霍金那样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挑战宇宙。

在西方历史上重要的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叙述如下。

1.公元前的科技发展公元前的科学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应属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欧几里得(Euclid)及阿基米德(Archimedes)。

亚里士多德发表《动物自然史》、《动物结构学》、《动物发生学》及《论灵魂》等书,记载了500多种动物。

现代科学可说是建立于阿基米德的研究之上。

阿基米德是历史上的一位工程师与伟大的数学家,也是对力学有着明显、直接贡献的古代希腊人。

今日科学是建立在阿基米德对科学的钟爱以及对基础理论的认知,这些基础理论可以直接用数学或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

历史上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如牛顿、伽利略等人都是强烈受到阿基米德及欧几里得等人的影响。

1.1欧几里得和数学基础几世纪以来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公元前275)的几何已是教导学童进入物理世界的第一个且是最基本的数学工具,但其中几个公理的简单特性可能被误导。

早期牛顿曾略读欧几里得的陈述,根据他的一个学生提到:“怀疑为何有人为自娱而写出其演证”,但牛顿很快发现自己的错误,再回去仔细阅读《几何学原理》,终于得出他的流数理论,或称为微积分。

欧几里得的生平事迹几乎不为人所知,仅知生活于古希腊末期,比亚里士多德年青一代,和阿基米德同一时期。

他于柏拉图学院上过课,此学院创立于一世纪前,是当时最重要的数学学校。

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普驼列迈一世于埃及掌权时,欧几里得于亚历山大城成立他自己的学校。

传说普驼列迈曾问欧几里得是否有简单的方法不读《几何学原理》而能了解几何,欧几里得回答说:“没有通几何学的皇家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3.1.1 歐幾里德和數學基礎
歐幾里德的生活幾乎不為人所知,僅知活於希臘時代 末期,比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年輕一代,和阿基米 德同一時期。他於柏拉圖學院上過課,此學院創立於 一世紀前,是當時最重要的數學學校。在亞力山大帝 死亡後,普駝列邁一世於埃及掌權的時代,歐幾里德 於亞力山大城成立他自己的學校。 在西方文化的發展中,歐幾里德的幾何在物理世界的 重要性,可說是非常特別難以估計的。歐幾里德幾何 只有在非常大的量及距離,才會感到誤差,它是一種 普通感覺世界的數學,而其限制也是近兩個世紀以來 才明顯的。愛因斯坦是從歐幾里德概念以開始探討眾 所周知的相對論。

3-9
3.3 文藝復興時代的科技發展(I)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個思想文 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 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現在普遍認為文藝復興發端於14世紀的義大利,文藝 復興一詞就源於義大利語Rinascimento,意為再生或 復興,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16世紀達到鼎盛。當時, 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觀念,是源自於公元二世紀傑出 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數學系統。托勒密的系統深 具說服力而且持續了數百年之久,他的系統被用來解 釋自由落體以及星和雲的移動,在神學上,托勒密系 統則是用來闡述人類在宇宙中地位的中心理論。

阿基米德因此發現了一種可以輕易的算出任何不規則形狀物體 的體積的方法。他將國王的花圈浸在水中並計算水面上升幅度, 再將一塊等重的純金浸在水中,同樣計算水面上升幅度,發現 二者上升幅度不一樣,因此清楚判定花圈的成份不是純金。
3-7
阿基米德之死亡

阿基米德於紀元前212年被羅馬士兵所殺, 根據歷史記載,阿基米德當時正在協助 防禦城池,他發明一種彈道裝置可以將 石頭拋向遠方並擊毀敵船。另一個故事 是他發明一種裝置可將敵軍小船從水面 上舉起。另外一個敘述阿基米德發明一 種大鏡子可將陽光聚焦以燒毀敵船則是 屬於誤傳,但是羅馬軍隊確實被阿基米 德的發明所擊退,最後只好採取長期圍 城的戰術。雖然羅馬大將馬賽羅斯希望 不要殺死阿基米德,但是阿基米德仍然 被其攻入城的士兵所殺害了,馬賽羅斯 因此幾乎生氣的發狂

像牛頓那樣站在科學「巨人」的肩膀上開拓創新 像愛因斯坦那樣追求真理超凡脫俗 像居里夫人那樣堅定執著無私奉獻 像霍金那樣挑戰自我挑戰生命挑戰宇宙。

3-2
3.1 公元前的科技發展

在公元前的科學研究,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應屬亞里斯 多德(Aristotle)、歐幾里德(Euclid)及阿基米德 (Archimedes)。亞里斯多德發表「動物自然史」、 「動物結構學」、「動物發生學」及「論靈魂」等書。 記載了五百多種動物。現代科學可說是建立於阿基米 德的研究之上。阿基米德是歷史上的一位工程師與偉 大的數學家,也是對力學有著明顯、直接貢獻的唯一 古代希臘人。今日科學是建立在阿基米德對科學之鍾 愛以及對基礎理論的認知,這些基礎理論可以直接用 數學或是一種物理現象描述。歷史上的一些知名科學 家,如牛頓、伽利略等等都是強烈受到阿基米德及歐 幾里德等人的影響。
3-6
亥厄洛國王花圈


有關阿基米德定律,但典據無法考證軼事,就是亥厄洛國 王花圈(一般資料均誤載為王冠)的故事,一個並非完全純 金的花圈,其中成分含有部份的銀。亥厄洛國王希望在不 破壞這花圈的情況下查證花圈的成份,因為這是褻瀆神聖 的行為。 在阿基米德死後二百多年,羅馬建築師馬克斯記載如下, 當阿基米德坐在公共澡堂浴盆內洗澡時,注意到浴盆內水 位上升的幅度等於他身體浸在水下的體積,因此他找到了 解答!阿基米德馬上從浴盆中跳出,裸身衝回家中並高興 的大喊大叫!據說從此以後,阿基米德的妻子不許他在於 公共澡堂洗澡!
3-10
3.3 文藝復興時代的科技發展(II)

然而到了十六世紀,人類探索世界的發現之旅為多元 的世界帶來更多的證據,而羅馬教會的權威正日漸式 微,使得托勒密的系統出現裂隙,1543年哥白尼的身 後之作「天體的革命」,終於使托勒密的系統崩潰。 哥白尼寫道:「地球帶著月球循著周年的大軌道在群 星之間繞著太陽旋轉。」雖然這不完整的事實維持了 將近一百年,但是哥白尼的革命已然開始,再加上伽 利略及克卜勒等人的努力,帶動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牛頓的運動理論亦是根據他們的基礎之上。

3-4
3.1.2 阿基米德與科學的興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生長於西西里島 的西那庫斯城市,這是一個位於愛奧尼亞 海濱的城市,他在這城市度過大半輩子。 直到今日仍有機會在那裡見到城牆、防禦 工事與溝渠等的古代都市遺跡。阿基米德 約出生於紀元前287年,他的父親菲狄亞 斯是一位天文學家,而阿基米德是當時國 王亥厄洛II世的朋友,他們之間很有可能 是親屬。阿基米德曾經遊歷埃及並求學於 當時希臘的文化及學術中心-亞歷山大城。
Hale Waihona Puke 3-5阿基米德之「浮體」一書記載他最著 名有關浮力的阿基米德定律,此定律 敘述當一物體浸入水中時,此物體所 受之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水的重量。石 頭比水重,所以當石頭浸入水中後, 雖然受到浮力,但仍然下沉,但大艘 船浸在水面下之船身排開水的重量等 於整艘大船的重量,所以船會浮在水 上。阿基米德敘述了浮力的原理,同 時也是後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
3-8
3.2 公元後至黑暗時代的科技發展
中世紀(約400~1500年),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 西歐進入一個所謂的黑暗時代。這個名稱算是頗為貼 切,因為大部份的羅馬文明在這段期間受到破壞,並 且被所謂的蠻族文化所取代,造成隨後的十個世紀變 成昏昏沉沉的時期。 在這麼長時間內,西方文明的進展卻非常的少;反而 在醫學方面有比較突出的研究成果,這是因為醫學是 屬於實用的科學,統治者較不會去干預。這時候最為 著名的醫學發展包括:公元二世紀,羅馬醫學家蓋侖 在解剖、生理、胚胎、病理、醫療、藥物等領域均有 新發現,著述也很多。
第三章 世界科技發展史
3-1
前言
科技發展史是用科學發展歷程中真實的歷史事實教 育人的哲學。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必須熟悉科學技 術的發展歷史,掌握本學科發展的來龍去脈,這樣 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本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完美 的人生觀,增強學生的科學素質。瞭解科技發展史, 熟悉科學家研究科學的心路歷程,學習科學家的思 維方式,培養科學現象的洞察力,以及增強分析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