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教案 2 百舸争流的思想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为什么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难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此本课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且实例的选择尽量的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理解,方便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同学们学习本课时,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和较为开放性的思考路径,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本课在举例和实际操作层面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
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能力上看,高二学生能够面对结构化情境问题,用开放而敏锐的眼光,辨识和分析不同信息和观点,并对相关信息和推理进行检验和评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但经验尚浅,知识不足,思维还未完全成熟,无法辩证地理性分析和认识实际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本课将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
二、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三、教学手段和技术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一)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理解、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记住哲学的基本问题;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正确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解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学会判断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三)教学重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四)教学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