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精选
笔记历史高三知识点归纳
笔记历史高三知识点归纳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必修科目之一。
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时期,历史知识的掌握对于他们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归纳整理高三历史知识点的笔记。
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三学生提供帮助。
一、近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
2.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中华民国成立后,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3.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斗争。
-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现代史知识点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2.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经济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实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三、世界史知识点1. 二战与联合国的成立-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造成最严重的一次战争。
- 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 冷战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成为主要对抗方。
- 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呈现出两极格局,东西方势力之间对立激烈。
四、考试备考技巧1. 多做历年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 高效记笔记,及时总结和归纳知识点。
4. 多参加历史学习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答题技巧。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一、中国古代历史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朝代的时间和特点。
2.炎黄子孙、夏朝的建立、禹治水、尧舜禅让等中国古代传说和史实。
3.周朝的分封制、西周的天命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学说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流派。
4.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
5.汉朝的文景之治、王莽的新政、三国时期的割据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
6.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南朝梁、陈、隋朝的统一、唐朝的开创和发展等历史事件。
7.宋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儒学复兴、维持海防的重要措施等历史事件。
8.元朝的统一、元朝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等历史事件。
9.明朝的开国和弘治、景泰、成化、嘉靖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海外航海等历史事件。
10.清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嘉庆、道光、咸丰等时期的历史事件。
二、近代中国历史1.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3.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要的思潮和文化运动。
4.国共合作和蒋介石的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长征等历史事件。
5.抗日战争的全民抗战、重庆国民政府、八路军、新四军等历史事件。
8.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10.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历史事件。
三、世界古代历史1.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中东古代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2.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帝国等美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3.远古时代:人类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远古时代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4.古代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罗马帝国等古代帝国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5.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等世界宗教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四、世界近现代史1.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古代史第一单元考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权利:在诸侯国的世袭统治权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局限: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情形,周天子权威受到削弱。
(2)宗法制:含义: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周王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也是其最大特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1.“始皇帝”的来历(3)、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封国制对中央集权形成威胁。
西汉中期出现“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战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基本解决诸侯国问题;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包括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东汉后期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逐渐演变为州郡县三级。
(4)、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标准是孝廉。
察举制为西汉的强盛提供了人才条件。
2.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书省掌决策(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审议),尚书省(执行)(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4)意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
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中央君主。
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一全国。
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
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
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一、绪论高考历史科目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高效复习,本文将整理归纳高考历史科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为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二、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商朝的兴起和商王朝的贵族统治- 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发展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经济变革-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与兵器的发展- 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兴起和影响3. 秦朝与汉朝- 秦朝的武功与统一六国- 秦始皇及其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朝的建立与汉武帝的改革4.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北方民族的兴起- 五胡乱华与南北朝统一5. 唐宋元明清- 安史之乱与唐朝后期政治危机- 宋朝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元朝的政治与农业经济发展-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海外航海- 清朝的政治压迫与改革运动三、中国古代文化1. 儒家、道家和墨家学说的代表性思想家及其主要著作2.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3.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4.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特点四、外来文化的传入1. 西方文化的传入及对中国的影响2.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3. 文化大革命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中国文化的转变五、中国现代史1. 清末的政治与社会矛盾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 北洋政府的崩溃与军阀混战4. 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现代化建设六、世界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爆发3.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的影响4. 当代世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七、历史对当前社会的影响1. 古代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3.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技巧1. 史料分析与历史解读的方法2. 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与应用3. 历史观点的辩证思考与批判性思维九、历史学科的发展与挑战1.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与价值2. 当代历史学家的学术研究与成果3. 当前历史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十、复习策略与备考技巧1.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2. 多角度、多途径学习历史知识3. 针对性的做真题和模拟考试4. 合理安排休息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结语:通过对高考历史科目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的梳理和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复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笔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笔记第1讲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1)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禹的儿子启把政治权利由“传贤”到“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2)特点: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
2.商朝(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1】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中央设相卿士等官职【2】外服:即附属国管辖地区,设侯伯【3】关系: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3)政权特点【1】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分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2】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加以强化王权。
(3)商代政权特点原因【1】思想上受时代的局限,商人崇信各种鬼神【2】生产力不够发达,军事力量不够强大{根本原因}【3】各附属国都有一定的实力,交通不方便。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西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2分封制(1)目的;拱卫王室【1】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宗法制(1)目的【1】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2】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小宗是相对的,天子是绝对的大宗。
(3)特点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贵族政治.血缘政治}(4)作用【1】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4礼乐制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5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之间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2)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和保障(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4)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国和家紧密结合在一体2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四,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日益崩溃,各国竞相变法(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2特征权利的高度集中3内容(1)皇帝制度【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3】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1】三公;丞相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虚设,军国大权操纵皇帝一人之手}三方既配合又牵制【2】九卿(3)地方制度特点【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笔记,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笔记,重点知识点整理引言历史是一门浩瀚的学科,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对于高中生而言,历史是他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备考期间,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篇文章将为高中生们提供一份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笔记,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希望通过这份笔记,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历史考试。
1. 古代文明及其发展1.1 东亚古代文明的起源东亚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中国黄河流域。
在这个地区,最早的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人们开始种植谷物、豆类和蔬菜,养殖牲畜,形成了稳定的定居生活。
这些文明的最早标志是陶器的制作和使用。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象形文字,记录生产、生活和宗教方面的事物。
1.2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通过交流、征服和贸易实现。
人们通过交往和交流,分享和吸收其他文明的经验和知识。
例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在古代世界中的影响力非常大,吸引了周边和远方国家的贸易和交流。
同时,文明之间的征服也是传播文明的一种方式。
例如,古希腊和古罗马通过征服和殖民扩张了他们的文化影响力。
2. 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2.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之间的重要贸易路线,也是古代最长的陆上交通线。
它起源于中国,通过亚洲、中亚、西亚,最终抵达地中海地区。
这条贸易路线不仅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还使世界上各种商品得以流通,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影响和融合。
2.2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在其巅峰时期,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罗马帝国通过战争和征服扩张了领土,将西亚、北非和欧洲各地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这种扩张使罗马文化与其他文明相互融合,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的欧洲3.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由君主、贵族和农民组成的三等级社会。
封建制度是该社会的基础,君主赋予贵族土地和封地,贵族向君主效忠,并保护和管理属于他们的土地。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历史-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了解三皇五帝的传说,掌握夏商周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 春秋战国时期: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兴衰,以及列国纷争、相互侵略的历史事件。
- 秦汉时代:了解秦朝的统一中国、兵马俑等事迹,以及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魏晋南北朝时期:认识三国鼎立、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和变迁。
- 唐宋时期:熟悉唐朝统一和盛世、宋朝政治和文化的特点。
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文明:掌握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状况,了解它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古希腊文明:了解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哲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它对罗马文明的影响。
- 古罗马文明:熟悉罗马帝国的统一和分裂、君主制的发展、法律制度和文化状况。
- 古印度文明: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摩揭陀王朝等重要内容。
- 古美洲文明:掌握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 现代历史- 近代中国历史:熟悉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了解晚清政治和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 近代世界历史:了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殖民地扩张和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事件,掌握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 中国现代史:认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历史辅导书籍和历史题库进行系统学习和练习。
要注重思维的训练,通过解答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和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等方式,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还要关注历史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联系,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高考状元笔记完美整理版_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集(绝对精品)
高考历史状元随身看手册: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集(绝对精品)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
高考状元笔记完美整理版_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集(绝对精品)
高考历史状元随身看手册: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集(绝对精品)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三历史一轮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旨在通过对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社会现象。
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掌握高三历史课程的一轮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整理和总结高三历史一轮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秦朝统一中国和秦始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作为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在统一中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如推行郡县制、修筑连接城墙、标准化货币和文字等,使得中国统一和国家治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汉朝的建立和文化繁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王朝之一。
汉朝建立后,疆域不断扩大,国力逐渐增强。
同时,汉朝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如开放科举制度、实行均田制、倡导儒家思想等。
这些改革和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唐朝的开放和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而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太宗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与东欧和西亚建立了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此外,唐朝还取得了较大的领土收入,国力进一步增强。
在文化方面,唐朝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和文化繁荣,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四、明朝的兴盛和衰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明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如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吏治制度、土地改革和科举制度等,有效地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地位。
明成祖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
明代还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繁荣,如文学家杨慎、李时中等。
然而,明朝在晚期由于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和经济衰退,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五、清朝的建立和历史地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满族政权。
它由满族人建立,并统治了中国近300多年。
清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
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历史复习考点总结归纳(超强)
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历史复习考点总结归纳(超强)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1)背景: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②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乱,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
③基础:井田制(2)分封目的:稳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内容:①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遥远氏族部落首领)。
②分封核心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③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④权利和义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承当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⑤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①积极影响:前期稳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②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5)瓦解:①事件:楚王问鼎(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周郑交质、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②破坏表现: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③原因:生产力的开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落。
2.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1)目的:①稳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稳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稳固王权。
(2)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作用:①稳固了分封制,保障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
202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202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高中历史一轮必背知识点一、重要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6.十年探索时期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7.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
二、中国近代史总结1.时间范围:1840-1949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中国现代史总结1.时间范围:1949-90年代2.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三、新中国外交史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1)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 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点。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我们需要对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下面将从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三个方面,分别介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了解每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主要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
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并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马陵之战、赤壁之战等。
3. 秦朝统一中国:了解秦始皇的统一行动,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
4. 汉朝的创建与兴盛:掌握汉武帝的功绩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5. 三国时期:了解著名的三国英雄,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以及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了解尼罗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法老王统治时期以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2. 古希腊文明:掌握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以及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和文化成就。
3. 古罗马文明: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与衰亡,以及其在法律、建筑、战争等方面的贡献。
4. 印度古代史:了解印度古代的宗教,如佛教、印度教,并了解著名的古印度王朝,如孔雀王朝、德里苏丹王朝等。
5. 汉谟拉比法典: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中国面临的种种屈辱。
2. 戊戌变法: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失败的原因,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3.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事件和推翻清朝的意义。
4. 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新思潮的兴起,了解五四运动的发起和目标。
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宗旨和最早的党员。
以上是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详细的学习和理解,相信大家能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掌握好历史的基本知识,做到既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又能够联系时事,认识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1. 古代文明
•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介绍人类的起源,以及早期文明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四大文明等的发展和特点。
•古希腊罗马文明:探讨希腊城邦制度、民主制度的发展,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成立以及对欧洲影响的历史事件。
2. 亚洲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历史:介绍中国的封建制度、农业经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和事件。
•印度佛教与婆罗门教:比较佛教和婆罗门教,并介绍印度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3. 中世纪与近现代
•欧洲中世纪:包括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宗教改革等关键时期和事件,以及黑死病对欧洲社会造成的影响。
•近现代全球化进程:探讨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等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以及殖民地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4. 现代历史
•世界两次大战: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以及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分析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核武器威胁,以及苏联解体后的国际政治关系变化。
5. 当代社会问题
•科技革命与信息社会:讨论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的变革。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并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方法。
以上是高中历史复习笔记整理的基本框架。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上述主题进行扩充,加入相关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并通过适当的例子和图表来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
希望这些笔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高中历史知识!。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学霸笔记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学霸笔记历史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过去事件和演变。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历史课程是必修科目之一,因此掌握高一历史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备考。
让我们从古代历史开始。
一、古代历史古代历史是人类发展的起点,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历史朝代有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而秦汉是建立了大一统帝国的两个重要朝代。
唐宋元明清则是历史上较为稳定和高度发展的朝代。
二、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具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和地位制度。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皇帝和官僚集团,而广大的农民则处于最底层,被视为生产力的来源。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比如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造纸术的发明等。
三、世界史的发展高一历史课程中,世界史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
世界史主要包括欧洲历史、亚洲历史、非洲历史和美洲历史。
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古希腊的兴起、罗马帝国的崛起以及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等。
亚洲历史中,印度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非洲历史鲜为人知,但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美洲历史则以印第安文明和殖民地时期为主要内容。
四、科技的进步和革命高一历史课中,科技的发展和革命也是重要的内容。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了巨大的改变。
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力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信息时代则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快捷和方便。
五、战争与和平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也是高一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
世界上发生过诸多重大的战争,比如一战和二战。
这些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破坏。
反战运动也在战争之后崛起,倡导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联合国的成立和维持世界和平的努力也是一个重要话题。
六、历史的启示与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宝贵的教训。
必修一历史一轮复习笔记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整合】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5)瓦解: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基本内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积极: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①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先秦(-前221年)一.朝代更替原始社会(-前2070)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禹—桀商(发展)前1600-前1046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三.特征表现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承担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派劳役为王室服务.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兼并战争;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思想:法家思想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经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力牛耕、水利工程:芍坡 -春秋楚淮河都江堰-战国秦长江郑国渠-战国秦关中耕作方式:千耦齐耘(春秋)-个体农耕(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小农经济:产生条件:生产力的发展,铁力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特点: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合作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作用:使农民有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后来到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土地制度:公有-井田-私有井田制:瓦解的原因:生产力发展荒田变为私田各国的税制改革商鞅变法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导)来源:土地兼并(战国后成为最主要来源)奖励军功公田变为私田君主土地私有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手工业:原始:丝织陶器;夏商周:青铜丝织漆器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工匠身份世袭.春秋战国:冶炼生铁和钢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世袭—强制劳动—雇募制(唐)特点:原料由官府调拨,产品不入市场,供皇室使用缺乏竞争技术水平高强制劳动作用:为细密分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发展原因: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特点:商品投入市场,孕育资本主义萌芽作用:促进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家庭手工业:特点:自给自足、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影响:稳定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原始:物物交换(原始社会分工出现,生产力发展)商周: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贝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私商金属铸币(金银铜)都会(楚都:郢齐都:临淄)战国:重农抑商原因:A生产力水平低B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C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税收(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稳定社会秩序(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D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通性大的特点与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思想矛盾.过程:战国汉唐宋明清(见必修二)评价: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期: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科技、汉字、文学、艺术、史书、思想)a)科技:A 天文:殷商,日食的最早记载春秋,彗星和哈雷彗星在前613年记载于春秋,最早战国,《甘石星经》B 数学:春秋,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C 医学:《黄帝内经》编纂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扁鹊“望闻问切”四诊疗法D 司南b)汉字:甲骨文(商)-金文(西周)-小篆(战国秦李斯)c)文学:《诗经》孔子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诗歌,开现代主义先河,是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楚辞,开浪漫主义之先河.d)艺术:戏曲:傩戏绘画:新时期时代,岩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e)史书:《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尚书》孔子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官方文件f) 思想:A 对自然的认识——神秘代表:《周易》《礼记》(反应等级观念)B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背景:社会处于转型中,表现在经济:井田制瓦解,生产力发展,铁力牛耕的出现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士大夫崛起.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科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士诸侯国:为富国强兵,而礼贤下士.代表: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孙膑(主张见书)秦汉(前221-220)一.朝代更替秦前221-前207楚汉战争前216-前202 性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西汉前202-8 长安新 8-25东汉 25-220 洛阳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三.特征表现政治: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和发展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秦朝统一:条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秦始皇个人招贤纳士秦的外交政策过程:灭六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攻越族(桂林南海象郡)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秦巩固统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土地私有文化:书同文、焚书坑儒教育: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愚民政策西汉:发展:汉初与匈奴和亲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与西域联系加强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秦—建立措施(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考核官吏秦律)西汉—巩固措施(内外朝刺史推恩令郡国并存酎金夺爵赋役之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巩固措施(尚书台)经济:小农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秦: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汉:农业a.修养生息:原因:民生凋敝指导思想:黄老之学结果:文景之治b.重农抑商:汉高祖:不允许商人购买土地穿丝绸,收取重税汉武帝:均属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c.田庄经济:特点:自给自足,聚族而居,豪强私人武装,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魏晋南北朝豪强发展为士族)d.租佃制—普遍演变:战国产生,汉代普遍,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普及全国原因:土地私有土地兼并作用:佃农对地主依附关系减弱,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e.工具:犁壁二牛抬杠式犁耕耧车(播种工具,提高了播种效率)f.水力:坎儿井漕渠白渠g.技术:轮耕、代田法手工业(西汉)煤作燃料冶铁(东汉)水排鼓风冶铁丝国(东汉)青瓷商业:丝绸之路条件:丝织业发展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新纪元汉武帝反击匈奴,接触匈奴威胁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西域往来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天山南北—中亚安息(今伊朗)—大秦(罗马帝国)城市繁荣特点:城市中设专门贸易区市坊分开,受政府严格控制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职能不明显主要城市: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丝绸之路: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统一货币:汉代五铢钱(汉武帝—唐高祖)文化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秦朝:法家思想是统治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原因:在社会转型之中,新兴地主阶级要采取强制手段确立自己的统治;秦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汉代:汉初黄老之学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减少徭役和兵役,减轻刑罚)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内容:治身(养生)治国(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西汉经济恢复和发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要开拓大一统;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发挥,使其更加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新儒学理论:(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提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以德为主以刑辅政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主流地位.董仲舒新儒学与春秋战国儒学的关系:继承:仁、礼、德、民本思想发展: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科技A.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B.天文学:东汉张衡—浑象仪地动仪地圆说C.数学:《九章算术》标志我国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D.医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治疗的基础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文艺汉赋:司马相如乐府诗:代表《孔雀东南飞》特点:语言通俗,反映人民生活书法:秦篆汉隶绘画:汉代的帛画盛行,代表:长沙马王堆中的帛画、砖画、石画魏晋南北朝(220-589年)一.朝代更替三国(220-265)魏曹丕洛阳 265 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洛阳(221-263)蜀刘备成都 263 魏灭蜀(222-280)吴孙权建业(今南京)280 西晋灭吴,完成短暂统一西晋(265-316)十六国(304-439)—(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北朝(439-581)东魏—北齐(灭于北周)西魏—北周(灭于隋)东晋(317-420)建康—南朝(420-589)(宋齐梁陈—灭于隋)隋(581)二.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三.特征表现政治①朝代更替频繁②北方战乱多(西晋八王之乱,在黄河洛阳一带),南方相对稳定.③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的典型途径.背景: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⑵民族融合;⑶社会矛盾尖锐;⑷柔然强大的威胁.内容:⑴均田制(赋税制度:租调制)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付大批的无主荒地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影响:抑制土地兼并.⑵三长制:内容: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设里长、邻长、党长,即三长;三长直属州郡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⑶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⑷迁都洛阳意义:⑴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⑵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繁荣的景象;⑶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经济农业:北方:由于战乱,北方生产遭到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发展,和北方趋于平衡.原因:①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根本).②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③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江南各族人民共同劳动;表现:①稻麦兼种水路互补的作物体系初步形成;②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③农业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④南方出现大城市,如建康.作用: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手工业:灌钢法(南北朝):表明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白瓷(南北朝)商业:总体来说不活跃,但南方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北方: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方:建康(南方社会相对稳定)文化思想:A. 儒学出现危机,玄学盛行.原因: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转向求佛求道;儒学本身弊端.表现:佛道盛行;儒学弊端.B.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文艺:书法: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出现士人群体,特立独行.特点:表现个人意境,具有写意性.代表: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绘画:魏晋南北朝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特点:注重写意及个性表达.代表: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文学:骈体文注重对仗排比,文采华丽.科技:数学:祖冲之(南朝)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隋唐(581-907年)一.朝代更替隋:581年定都长安 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618 年隋炀帝被杀(秦与隋的相同点:秦与隋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为后世提供经验借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使汉、唐成为古代文明繁荣发展的时期,都有重大的工程建设——秦:长城;隋:京杭大运河;都是短命王朝)唐:618年李渊定都长安907年亡于后梁(节度使篡权)开始了五代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繁荣鼎盛时期三.特征表现政治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唐疆域:东北至黑龙江库页岛地区,西到中亚咸海地区,东到大海,南到南海.②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⑴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唐中期后出现藩镇割据)⑵三省六部制演变: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⑶科举制:演变:世袭制(战国以前)——按军工授爵(战国)——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举,下级向上级推选,标准为才、孝、廉;东汉后以孝廉为主)——九品中正制(三国最初按才能,后按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建立科举制,隋炀帝创进士科;唐朝太宗设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创武举、殿试,玄宗用高官主考;宋朝发展,经意策论,糊名制,三级考试;明清衰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缺乏创新精神,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阻碍社会进步;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产生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本)士族地主的腐朽,庶族地主的壮大庶族地主要求掌握国家政权评价:明清之前(积极作用为主);积极:打击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诗歌的繁荣消极: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明清以后八股取士,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缺乏创新精神,阻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进步,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衰落——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原因:A.安史之乱(直接原因)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55-763),B.节度使(唐在地方设的最高行政长官)权力膨胀,地方财政不再上缴中央,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经常发动叛乱.危害: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使唐日趋衰落.经济农业:均田制,租(庸)调制内容:隋沿用孝文帝的均田制,变足调为租庸调.庸:纳绢代役;唐朝庸没有年龄限制.作用: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纺织:缂丝陶瓷:A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也称“邢白越青”邢窑(河北)白瓷,越窑(浙江绍兴):青瓷B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成产部门C唐三彩:黄、红、绿;造型多为马、骆驼手工业经营:官营手工业出现雇募制;私营手工业发展,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业:发展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政治上的统一;③唐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官商分利,海外贸易;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发展表现:①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②外商多,阿拉伯、波斯商人到中国,往来频繁;③对外贸易发达,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陶瓷之路出现的原因:a唐朝经济繁荣;b陶瓷业发展;c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e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f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g唐朝对外交往密切.*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特点:广泛的对外交往,与各国交流;同亚洲国家交往最密切,重点在朝鲜、日本、东南亚;唐政府兼收并蓄,吸收外国先进事物,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形势:人员往来:遣唐使、留学生、商人;宗教往来:伊斯兰教在唐时传入中国(元更广泛),拜火教(波斯)佛教:玄奘取经原因:唐朝政治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吸引各国学习、贸易;对外交通发达:陆上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西到西域,向东到日本;海上交通以广州(至东南亚)、扬州登州(至日本)为中心.疆域辽阔,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政府政策.影响:对亚洲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促使唐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④货币上,废五铢钱,通行开元通宝⑤城市的繁荣:城市特点:城市中贸易场所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政府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县以下禁止设市;坊市制;政治中心、军事重镇;长安城布局:①宫城在最北,体现皇权至上(坐北朝南)②市坊分开,有专门的贸易场所,体现政府对贸易严格控制.代表性城市:安史之乱前: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安史之乱后:扬州、益州、长安、洛阳(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丝绸之路:敦煌、龟兹、疏勒交通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文化:领先世界、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原因:经济高度繁荣;国家统一强盛,政治稳定;统治者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①思想:三教合一: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②文学艺术:书法: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唐代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最能体现盛唐特点的是楷书.绘画:吴道子(唐)吴带当风唐诗: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科举制;继承前人成果;开明的文化政策;受各民族和外来文学艺术的影响.代表:边塞诗:王昌龄豪放派、浪漫主义:李白山水田园派:孟浩然现实主义:杜甫、白居易③科技: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火药:孙思邈(唐初)《丹经》记载火药配方,唐末用于战争.天文历法:僧一行测量子午线长度世界最早;僧一行梁令瓒黄道游仪宋元时期(907-1368年)一.朝代更替五代(亡于北宋):黄河流域,相继出现梁唐晋汉周(907-960)十国(亡于北宋):南方相继或并立十个政权,其中一个在山西(907-979)北宋:(960-1127亡于金)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契丹)916-1125亡于金西夏(党项族)1038-1227 都城今银川元昊建立亡于蒙古大理:唐后一直存在,亡于蒙古金(女真)1115-1234 完颜阿骨打建立亡于蒙古南宋:(1127-1279亡于元)于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大理、金、蒙古政权(元)元:(1271-1368) 1272年迁都:上都——大都(北京)1279年完成大一统(完成统一的朝代:秦晋隋元)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在隋唐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三.特征表现政治:①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并立B.北宋的局部统一(979年)*北宋为何无法完成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采取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需外等政策;少数民族政权刚建立,处于上升阶段,力量强大;民族矛盾激化.C.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原因D.元的大一统: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9年,灭南宋E.忽必烈改革:北京:内容:影响: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加强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影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中央集权加强;造成三冗.元:中央:一省制(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澎湖地区)、通政院(驿站制度、传递公文)经济: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江南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农业:①宋土地兼并严重:北宋初不抑兼并;②租佃制仅次于自耕农;③南方经济发展:北宋定都汴京,通过汴水运粮,说明北宋立国靠东南地区的财富.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地位确立,南方经济重心.(天下粮仓:苏湖常秀-浙江嘉兴)南方农业发展原因:唐安史之乱后,南方开始北民南迁;南方相对稳定;统治者的重视;政治中心南移手工业:金属冶炼:北宋:煤普遍使用(汉开始)南宋:焦炭开始使用(明普遍)纺织:宋:棉花种植从边疆传到内地.元:黄道婆发明了“捍弹纺织”的工具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中心.制瓷: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各地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朝:彩瓷时代,青花、釉里红;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技术和规模都有一定发展商业:①突破了坊市界限,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夜市草食晓市兴盛;②北宋出现了交子,反映商品经济发展;③专门娱乐场所:瓦子适应市民阶层需要;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政府的监视控制减弱,北宋政府不直接管理商业活动.⑤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泉州;泉州在元朝成为最大的贸易港口,是货物集散地.⑥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松动(表现:商人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