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二节埃及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72—75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知道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知道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说出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4.根据资料说出埃及在种族、民族、某某、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学生每人一机,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运用电脑,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能够很好地合作共进。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全人类灿烂的文明而感到自豪。

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学会相信自己和尊重他人;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埃及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突破本节课充分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料的来源、认识的工具、交流的平台。

安排在电脑房进行,学生每人一机,且可访问互联网。

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作成“地理小报”,或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作品,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学生参与操作,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

尝试和其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体验“思维激荡”;提炼自己观点,证明自己观点和宣传自己观点的能力;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和帮助别人的机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埃及网页。

2.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合能力,会熟练操作多媒体器材。

学生准备查找收集埃及有关资料。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导学案(答案不全)湘教版(1)(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导学案(答案不全)湘教版(1)(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湘教版(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湘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湘教版(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埃及的分界线C 。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A .近年,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B .埃及的沙漠广阔,旅游业很不发达C .埃及人多年精心培育出的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D .埃及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某公司组织员工去埃及进行旅游,游览了许多埃及名胜。

据此回答9、10题。

9、他们游览的埃及古文明的典型象征是:aA 。

金字塔 B.地中海风光 C 。

纳赛尔水库 D.阿斯旺大坝10、回国之后,他们向朋友讲述在埃及的见闻,不可信的是:dA .埃及大部分居民属白色人种 B. 高大雄伟的清真寺C .尼罗河岸盛产长绒棉 D. 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11、读图“埃及国家示意图",请回答问题:城市①是 ,②是 。

河流③是 ,大坝④是运河⑤ ,沟通了 A 海 B海;联接了 洋和 洋。

半岛C 是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课后反思】A B C。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30(20200512150830)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30(20200512150830)
总结性提问,小组共同完成。 1、思考: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为埃及算算它有哪些大型的经济收入?
三、板书设计 埃及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地形、河流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引导学生:联 系埃及沙漠广布、 气候干旱的特点, 说明该国是如何因 地制宜发展棉花种 植的;依托丰富的 石油资源,发展石 油工业。
(教师点拨) :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
(提问) :苏伊士运河位置的重要性
(简要总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每年通过的船
舶量与货运量在国际运河中居首位,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
(简要总结)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海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 教师引导、点拨
四、课后反思
4、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认识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
标 学习、努力探索。
1. 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尤其是农
重 业)的影响

2. 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1. 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2. 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3. 埃及的经济发展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
我 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
不惜劳动人
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2《埃及》导学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2《埃及》导学案

埃及【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重点)2、根据资料说出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

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难点)4、知道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说出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课前预习】1、埃及绝大部分位于非洲_____________,苏伊士运河东面的_______半岛属于______洲。

2、埃及80%的人是__________,多信奉_______教,语言是___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也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3、埃及90%的土地是_________,是一个名副其实的__________之国。

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

4、埃及有世界七大奇迹建筑之一的_________,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是________金字塔。

旁边的____________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

5、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________。

农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这里也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以盛产优质____________著称,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课内探究】一、地跨两洲1、自学课本72页图3—14,在图上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亚历山大、北回归线。

并找出埃及的陆上邻国。

(比一比,看谁找的快又准)2、试一试:把你所找到的地理事物标注在空白图上。

3、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小组合作讨论)4、自学阅读“苏伊士运河”,完成表格:(有问题可组内讨论)5、请你做介绍:埃及的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6、二、沙漠广布1、阅读图3--14找出沙漠名称,估算沙漠占埃及国土面积的大致比例。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导学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导学案 湘教版

第二节《埃及》【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苏伊士运河情况和对埃及经济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一、自主学习(一)地跨两洲1、读P76埃及地形分布图8-13,结合课本P76文字内容,①在图上找到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亚历山大、利比亚、苏丹②读图判断位置:埃及位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纬线穿过埃及的北部。

穿过埃及的南部。

大部分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

埃及北临海,东临海。

大部分位于洲东北部,运河以东的半岛属于亚洲。

因此埃及地跨、两大洲。

邻国有西侧的、南部的以及东北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③埃及大多数是人,属人种,信奉教,讲语.④埃及首都,是千年古都,也是非洲城市2、读P77图8-14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洲与洲的分界线,联结了海与海,沟通洋与洋。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从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

(二)、沙漠广布1、读图8-13看埃及的地形区主要包括哪些,由此可见埃及90℅土地是,平原分布在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

2、读图8-13,找到北回归线,看他穿过埃及的哪个部位,并结合前面所学的非洲气候类型分析埃及的主要气候及特征: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只有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为气候。

3、尼罗河是世界长河。

它自流向,注入,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案

埃及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

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

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

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方案②: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一、地跨两洲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2.对照板图,讲述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学生完成P76活动1、2题,教师在版图上填注(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洲界线,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从这一点来说,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学生阅读P77文字,思考;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5.结合教材P77文字,说明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1.让学生看图8-13,可以发现在在埃及地形图上,可以发现很多的点状符号,这表示了什么?从而得出结论:埃及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是沙漠广布,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回忆:这个自然特征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个地区的特征相似2.设问:为什么埃及沙漠广布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3.小结: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深受当地气候、地形的影响(过渡)埃及虽然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但由于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河流经,哺育了埃及人民,所以埃及仍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三、尼罗河1.学生自读尼罗河材料,思考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有什么作用?2.在“埃及”图上指出尼罗河的位置及尼罗河岸边的海港四、文明古国(过渡)众所周知,埃及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你知道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学生回答)1.学生阅读教材P74文字,回答(过渡)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2埃及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2埃及

第二节埃及
《埃及》是湘教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学习的第二个国家。

埃及作为非洲的代表国家,它不仅在非洲,乃至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跨两洲”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人口、民族知识。

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航运捷径,战略位置重要;埃及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国语。

“沙漠广布”,埃及境内沙漠占90%以上,有“沙漠王国”之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尼罗河纵贯埃及境内,为埃及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发展中的工农业”,埃及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钢铁、机械等,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小麦、玉米、甘蔗和水果等。

“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旅游业发达,国际旅游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历史和当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认知状况来说,七年级学生尚无系统的世界地理知识,学习本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学生虽对埃及的金字塔等旅游风光大多有所了解,但在学习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一是对埃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生可能注重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战略位置重要,而忽视了埃及也是亚洲和非洲之间陆路交通要冲;二是尼罗河不仅为埃及提供了水源,而且对埃及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注意从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分布、城市分布、旅游资源等方面综合分析。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0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0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0《埃及》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说明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了解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合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教学重点】(1)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埃及发展的工农业。

(3)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埃及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埃及:一切从此开始》(学生观看视频)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埃及这个文明古国。

二、新课学习(一)地跨两洲(1)自然地理概况活动1:1.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读图找图)领土组成: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30°N之间,全部位于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两大洲;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与利比亚、南与苏丹为邻,东北与以色列(或巴勒斯坦)相邻。

活动1:2.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扼守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提问:看图说一说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明确: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的内容包括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关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对非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埃及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埃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特点。

2.埃及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宗教等。

3.埃及的经济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埃及的人文环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埃及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埃及的经济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埃及的相关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3.操练(10分钟)针对埃及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埃及的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埃及的发展前景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空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说课稿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说课稿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这部分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埃及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知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资料充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非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埃及作为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认知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引导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及非洲地区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

2.教学难点:埃及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图片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基本国情。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讲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4.案例分析:分析埃及的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埃及的认识和感受。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8.2埃及精品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2埃及精品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埃及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埃及二、学习目标1、埃及的概略(重要地理地点、国土构成、国都、种族、民族、宗教、语言、地形、天气)2、剖析埃及旅行业和经济发展情况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熟悉国家的学习过程,掌握有关的学习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尼罗河对埃及发展所起的作用,说明埃及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三、教课过程【自主预习】一、地跨两洲读课本 P76-77 内容,达成下边的填空。

找出埃及重要的地理地点(交通要道)、国土构成、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国都。

1、在图上填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利比亚、苏丹2 、埃及绝大多数位于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半岛属于洲。

所以埃及是地跨两洲的国家。

3 、苏伊士运河是联络海与海,洋与洋的世界有名运河,也是、两洲的分界限。

4 、埃及 87%是人,多信仰教。

官方语言为语。

国都是。

二、荒漠王国:1、读课本 P73 内容,埃及绝大多数土地是,平原分布在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是货真价实的之国2、回想所学知识,埃及绝大多数地域天气种类是天气,天气特点,北部地中海沿岸少部分为天气,三、富裕特点的旅行业1、读图 3-18 ,找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孟菲斯、卢克索的散布,这些文物拥有巨大、宏伟、壮观、威严的特点2 、读图剖析,埃及的文物大多沿散布,观光这些景点,应选择(交通工具)最适合四、发展中的工农业读课本 P75,学习埃及工农业经济发展情况1、农业:集中于 和 ,这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 高的地域,盛产 ,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2、工业:发展较快,逐渐成为公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主要矿产为3、现在,埃及的经济支柱是、 、、。

【合作研究】1. 尼罗河关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2. 埃及的石油资源主要散布在哪里 ?农业集中散布在哪里 ?城市散布的特点是什么【检测训练】1、读埃及图,达成以下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海名称。

大洲:A B 大海:CD ⑵图中字母E 代表 半岛,该半岛应属于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学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学案(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埃及【学习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理解并掌握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

3.了解埃及工农业的基本情况。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地跨两洲(阅读课文P76-77)1.海陆位置:东临______海,北临______海。

2.重要的战略交通位置:(1)埃及是______两洲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_____洋和_____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苏伊士运河联结了_______海与_______海,沟通_____洋与_____洋,是____洲与____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_____洋到_____洋之间的航程。

3.领土组成:包括______和______,地跨_____两大洲。

4.种族、宗教、语言:埃及大多数是_____人,信奉_____教。

5.首都和城市:首都_____,是千年古都,也是非洲_____城市;学习任务二:沙漠广布地形埃及90℅土地是_______,平原分布在_______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势较低。

气候除北部地中海沿岸属气候外,绝大部分地区属气候,所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王国”。

河流被称为埃及“母亲河”的是,在浩瀚的沙漠里形成一条绿色走廊,是世界第长河,它发源于非洲的,流向,注入海。

学习任务三:发展中的工农业1.工业: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工业地位突出。

2.农业:埃及的农业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地区。

并盛产世界闻名的 ,它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P79活动.学习任务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1.埃及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

是古代埃及法老的。

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金字塔是。

2. 主要的旅游资源有、、等。

【达标测试】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A_______ B________(2)图中字母E代表________运河,该运河联通C______海和D______海。

(3)F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该河自南向北注入______海,埃及人民称之为“母亲河”是什么原因?2.埃及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作物是()A.椰枣B.长绒棉C.洋葱D.玉米3.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地中海沿岸B.红海沿岸C.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D.西奈半岛4.埃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因其扼守着()A.马六甲海峡B.苏伊士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D.好望角5.有关尼罗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尼罗河全在埃及境内B.尼罗河注入地中海C.尼罗河养育了96%的埃及人口D.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6.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是:()A.濒临古老的地中海B.苏伊士运河的开通C.闻名于世的金字塔D.古老的尼罗河由此入海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2节《埃及》教案
活动:“慧眼识图”——找位置
1.读图8-13,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

2.依据地图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领土组成
3.说一说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总结: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播放视频:苏伊士运河的“前世”和“今生”
4.说一说埃及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出示地图
总结: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5.阅读课文说一说埃及的面积和居民的基本概况。

出示: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出示问题和相关地图,自主学习:1.埃及的工业规模居非洲第几位?。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8.2《埃及》导学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8.2《埃及》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八章 第二节《埃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实例。

4.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分析埃及人口、农业区、名胜古迹的分布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2. 了解尼罗河在埃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3. 分析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1. 了解埃及都是工业特点、农业分布特点。

2. 能举例说明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 分析埃及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地跨两洲1. 地理位置及重要性(读教材p76图8-13及正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2)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埃及北临 海,东临 海。

大部分位于 洲东北部, 运河以东的 半岛属于 洲。

西与 为邻,南与 为邻,东北部与 、 为邻,东隔红海与 隔海相望。

纬度位置:30°N 穿过埃及的北部, 线穿过埃及的南部 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以 气候为主。

(3)简述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读教材p7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沟通的海域 联结的大洋 两侧的大洲 两端的港口 通航能力 开挖的有利条件 苏伊士运河 开挖线路短,中间多湖泊和低洼地,工程量相对较小②运用地图观察,苏伊士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1)填写左图中字母、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陆上邻国:A B C D海域:① ② 运河:③河流:④ ,是世界是最 的河流。

半岛:⑤ ,属于 洲。

首都:⑥ ,位于 ,是 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称。

港口城市:⑦ ⑧ ⑨ ,其中 是埃及最大的港口城市。

大坝:⑩ 和水库:b ,有效缓解了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的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教案1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教案1 (新版)湘教版

灌溉

原角

滥业
肥沃的土壤
发 达
充足的光热
精心培育
适 合 长 绒 棉 的 生

人口、城市集中
尼罗河的改造
利:发电、防洪、 灌溉、养殖、航运
弊:泥沙沉积减少,三角洲 面积减少,海水倒灌
埃及的母亲河
当堂训练
1.埃及是一个地跨 亚、非
半岛也是其领土。
两洲的国家,苏伊士运河东部的西___奈
2.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___大___西__洋和____印___度__洋之间的航程。
3. 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其首都___开___罗____,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当堂训练
4. 埃及是一个沙漠王国,大部分地区属 热带沙漠 气候,只有北部地中海
沿岸地区属 地中海
气候
5、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8.2 埃及(1)
七年级下册
目标展示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的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了解该国的气候特 点; 3、根据资料和地图,了解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并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 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预习导入
合作探究
地跨两洲
地理位置 苏伊士运河 国家概况
沙漠广布
气候 尼罗河
合作探究
探究二:埃及的地形和气候 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撒哈拉大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
的“沙漠王国”
回忆: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沙漠?
联系埃及的纬度位置和地表特征,你能推断出埃及主要的气候 类型吗?
合作探究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说说埃及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二节埃及
学习目标
1.清楚知道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气候、水源(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埃及的古文化.
学习重点
1.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和现代重要的经济支柱.
学习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自主学习
1.地跨两洲
(1)埃及绝大部分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___________半岛属于亚洲.
(2)苏伊士运河是联接________海与_______海、沟通_______洋和_______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___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沙漠广布
(1)埃及90%以上的土地是_________,所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王国”. (2)埃及除北部地中海沿岸是____________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__ __ ____气候,最高气温可达40°C以上,年降水量大多不足50毫米,终年_________,干燥_________.
(3)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尼罗河两岸和三角洲地区,养育了埃及______%的人口.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生产___________、玉米、小麦等.因此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__________河”.
3.发展中的工农业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_________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2)埃及农业集中于__________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现代化农业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盛产优质的___________著称,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_______. 合作探究
1.埃及跨越了哪两个大洲?两个大洲以什么为界线?
2.埃及的人口、城市、工农业分布情况有什么特点?
3.埃及盛产长绒棉的条件?
课堂检测
1.世界第一长河是()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长江 D、密西西比河
2.埃及人种主要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
3.埃及87%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奉()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D.道教
4.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神庙的是()
A.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
B.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C.限制参观人数
D.在神庙雕像上刻写“××到此一游”
5.下列旅游资源中,不属于埃及的是()
A.卢克索古城 B.狮身人面像 C.金字塔 D.罗浮宫
6.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观看金字塔,你听到的当地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汉语
7.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西北部
B.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近年,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B.埃及的沙漠广阔,旅游业很不发达
C.埃及人多年精心培育出的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
D.埃及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某公司组织员工去埃及旅游,游览了埃及名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他们游览的埃及古文明的典型象征是()
A.金字塔
B.地中海风光
C.纳赛尔水库
D.阿斯旺大坝
10.回国之后,他们向朋友讲述在埃及的见闻,不可信的是()
A.埃及大部分居民属白色人种
B. 高大雄伟的清真寺
C.尼罗河岸盛产长绒棉
D. 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D
6.C
7.C
8.C
9.A 1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