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余刚精品PPT课件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浪费医疗资源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治疗时间的延长等。
医疗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还会给医疗系统带来负担,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健康水 平。
04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加强抗生素知识的宣传教育
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等方 式获得耐药性,这使得耐药菌株在人群中传 播的风险增加。
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个体化用药的必要性
由于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病情差异以及对药物的反 应差异,个体化用药成为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用药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 物的反应,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种类,确定适当的用药疗程,避 免因用药时间不足而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具有相互作用机制的抗生素,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 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抗凝药、心血管药物等, 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 果,甚至使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超级病菌,给人类健康带 来严重威胁。
耐药性的产生不仅会使抗生素失去作用,而且会使治疗变 得更加困难,增加医疗成本和病死率。
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增加,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肠胃 不适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妇产科抗生素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2012-6-7 阅读字号:T|T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根据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制定《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2.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
3.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选择抗生素。
4.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基本上属于清洁一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第二部分: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一、阴道感染1治疗原则:(1)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通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再进行培养。
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须进行酵母菌培养,获病原微生物后进行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选择抗真菌药物。
如为两种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使用两种抗生素。
(2)应同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糖尿病等。
⑶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或性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4)抗生素使用必须按疗程完成。
(5)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初期3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6)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应区分单纯性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应参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区别治疗。
2.治疗方案:表一、宫颈炎阴畫盛染的治沖沖窠■■ ■ ■■■ ana甲讷呼全身咸周那蜡药克坤幕索全身或陽邮给药制味喻程局箫给苗,按翅萃伺封分娄蜡予木同的疗程局95给药惮曲撫连、辄貳嗤全轴药全身或尼的咚鋳宣单次口服尢拒量("■)奴果最好1治疗原则:(1)检测宫颈炎致病微生物,可根据高倍(X 400)显微镜下宫颈涂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白细胞>30个,或油镜下可见每个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作出初步诊断。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为提高中国医生对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微生物的耐药性,2004 年8 月卫生部颁布了《抗生素临床应用原那么》。
文章阐述了感染性疾病中抗菌治疗原那么、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那么,并列出了常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协作组于2002 年正式成立。
妇产科感染协作组于2004 年推出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治规范草案》,2008 年推出《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草案》,2010 年公布《滴虫阴道炎诊治规范草案》及《细菌性阴道病诊治规范草案》后,2011 年3 月根据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制定并颁布了《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旨在能更好地帮助妇产科临床医生正确使用抗生素。
《妇产科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那么”; 第二部分为“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使用”; 第三部分为“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第四部分为“妇产科手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
各类抗生素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不在本使用指南中详述,请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原那么》。
妇科感染和产科感染的抗生素使用,不在本解读章节中阐述,现就第一部分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那么和第四部分妇产科手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两部分简单解释。
1 需先交待给读者的一些问题1. 1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的目的是为了使临床应用抗生素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它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指南中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那么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
各类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那么供临床医生参考。
医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仍须严格遵守每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
1. 2 关于抗生素抗生素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生素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生素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最新【最新版】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教学讲义ppt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第三部分 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第四部分 妇产科手术前预防性用抗生素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临床的标准: (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全的抗生素,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 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 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黏膜局部应用抗 生素很少被吸收,抗生素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 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或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避免局 部应用抗生素。某些部位如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 用抗生素局部应用或外用。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原则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1)药物选择:抗生素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时,选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时,则需依据手术野 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 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2)给药方法:术前0.5—2.0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 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1500 ml,术中再次给 药,抗生素的有效时间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感染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使 用时间。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指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
抗生素应用指南精品PPT课件
9
②根据半衰期不同分为长效和短效抗菌药
10
(五)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③较易引起变态反应,甚至可发生致死性的过敏性休克;为避免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用药前应常规做皮试。过敏性休克一旦发 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 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④易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灭活。 ⑤临床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
22
临床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
++
++
++
++
-
+
-
++
-
+
-
-
+
第四代 头孢 吡肟 ++ ++ ++ - ++ ++ ++ ++ ++ ++ + +++ + - 29
各代头孢菌素的抗菌素比较
一代 二代 三代 四代
G+ ++++
++ + ++
G+ ++ +++ ++++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引言概述:妇产科领域的感染和炎症是常见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在这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正确或滥用的抗生素使用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药物反应。
为了帮助妇产科医生正确、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抗生素使用的准则和指南。
正文内容:一、抗生素的适应症1.阴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感染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耐药性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上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常见的病原菌有淋菌、衣原体等,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抗生素选择。
3.下生殖道感染:如宫颈炎、阴道裂口炎等。
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用适当的口服或局部使用的抗生素。
4.阴道手术前后感染预防:在妇科手术前后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5.产褥感染:如宫腔感染、乳腺炎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抗生素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1.谨慎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常常使用于涉及多种病原菌的感染,但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在明确病原菌类型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
2.选择具有活性和渗透性的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对妇产科常见病原菌活性较强,如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好。
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渗透性也会影响其疗效。
3.考虑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在妇产科应用抗生素时,特别需要注意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
一些抗生素对胎儿或乳汁中的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谨慎选择。
4.注意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同时,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注意,避免不良药物反应。
三、用药剂量和疗程1.合理确定用药剂量:用药剂量的确定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
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所需水平。
2.临床症状的改善后应持续用药:抗生素治疗中,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病原菌已经清除。
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复发。
妇产科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分析PPT参考幻灯片
环素100mg,口服,1次/12h × 14 ;或阿
奇霉素0.5,静滴或口服,1次/d
头孢曲松250mg肌注,单次给药或头孢西
非 氧氟沙星400mg,口服,2次/d,或左氧氟 丁2g,肌注,加丙磺舒1g,口服,均单次;或
静 脉
沙星500mg,口服,1次/d, 加用 甲硝唑 500mg,口服,2次/d,共14d;
云雄 海南人民医院
1
抗生素一般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能有效杀死 或抑制其他微生物,以此治疗敏感微生物所导致的 感染,而术后感染是妇产科医师一直面临的问题, 大多是由患者下生殖道的内源性菌群引起,因此抗 生素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它保护盆腔和腹部切口 不被感染发炎,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
从我院药房用药的情况来看,妇产科抗生素的使用 非常频繁,由于我国妇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 的普遍存在,导致耐药菌株增多,临床疗效降低。
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 或假丝酵母菌感染。
8
病原微生物 宜选药物
给药途径
备注
厌氧菌
甲硝唑
全身或局部给
药
阴道加德纳菌 克林霉素
全身或局部给
药
制 霉菌素、咪局部给药
按照不同的分
康唑
炎给于不同的
假丝酵母菌
疗程
克霉唑
局部给药
伊 曲康唑、氟全身给药
康唑
滴虫
甲硝唑
全身或局部给宜单次口服大
(4)抗生素的剂量应足够,疗程为14 d。初始治疗 时根据病情轻重可静脉给药或非静脉给药;病情好 转后可改为口服给药。
13
病原微生物
宜选药物
需氧菌(淋病奈瑟菌等)
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 大观霉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02
03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滥用导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01
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目前,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药品之一,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
03
02
01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病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节约医疗资源
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
03
总结词
针对不同的感染病菌,应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
氯霉素类
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氟喹诺酮类等。
大环内酯类
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四环素类
临床常用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等。
氨基糖苷类
02
01
03
04
05
1928年
1942年
1943年
1945年
01
02
03
04
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辟了抗生素历史上的新纪元。
青霉素开始用于临床。
案例分析
预防性抗生素应在手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应考虑术中可疑有污染的情况下,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长于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需注意,手术时间较短(如<2小时)的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孕产妇抗生素的使用33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孕产妇抗生素的使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抗生素的使用规范PPT精选课件
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机制
10
Optical density
抑菌剂 & 杀菌剂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
2
3
Time(h)
resistant bacteriostatic bacteriocidal
4
11
化学结构分类
ß-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等;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沙星等; 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等;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磺胺类:磺胺嘧啶等
N O
碳青霉烯类
R 头孢烯类
单环类
头霉素
17
ß-内酰胺类药效学特点
多数为浓度非依赖性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菌有一定PAE,对革兰阴性
菌没有PAE; T>MIC对治疗效果有较好预见作用; 当药物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恢复
生长; 半衰期普遍较短,需多次给药; 不良反应不一定与恒定血清或组织浓度
金葡菌严重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严重为听力损害。
22
氨基糖苷类
特点
水溶性好 肠道吸收差 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抗菌谱广: G- 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
胞菌 不同品种间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 血清蛋白结合率低 大多经肾排泄 耳肾毒性
23
多粘菌素
抗菌作用 多数G-杆菌尤绿脓杆菌 杀菌药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抗菌谱 :广谱 G+ 、G-、厌氧菌、立克
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伤寒杆菌、流 感杆菌、副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地与原则
(一) 目的: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
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原则
妇产科手术基本上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 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原则1.清洁一污染手术:阴道存在大量寄殖菌群。 原则2.污染手术: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 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切除术等,属抗生素治疗性应用, 不属预防性应用范畴。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第三部分 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第四部分 妇产科手术前预防性用抗生素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临床的标准: (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4.需氧菌感染。
第二部分 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一、阴道感染 (二)治疗原则:
全的抗生素,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 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 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黏膜局部应用抗 生素很少被吸收,抗生素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 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或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避免局 部应用抗生素。某些部位如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 用抗生素局部应用或外用。
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
1.抗生素选择: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药敏结果选 用抗生素。
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生素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和抗生素不易达到部位的感染时。抗生素 剂量宜较大,即治疗剂量范围的高限。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 3.给药途径: (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
第二部分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一、阴道感染 (一)分类
1. 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 杆菌属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80%以上为白假丝酵母菌; 10%~20%为其他假丝酵母菌,如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 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3.滴虫性阴道炎: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 或假丝酵母菌感染。
(1)病原微生物尚未查明的重症感染。 (2)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2种或2种以上病原微生物感染。 (3)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4)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2种抗生 素联合应用,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 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加。 (5)对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掌握 给药方式、代谢途径、主要副反应等。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
4.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 效,杀灭感染灶病原微生物,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 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B内酰胺类、红霉素等大环 内酯类、氯林可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1 d染者 除外)。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
5.疗程: 抗生素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
常、症状消退后72—96 h;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盆腔炎等疾病需较长的疗 程(14 d)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 6.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 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联合用药。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原则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1)药物选择:抗生素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时,选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时,则需依据手术野 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 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2)给药方法:术前0.5—2.0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 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1500 ml,术中再次给 药,抗生素的有效时间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感染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使 用时间。
如果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 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生素。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二)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 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是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其对抗
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程度而定,即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 (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患 者必须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 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以尽早明确病原微牛物和药敏结 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微生物及药敏结果前,可根 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 凭经验推断最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 状况先给予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 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应调整给药方案。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三)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选择抗生素
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 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其临床 适应证也不同。
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生素的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 确选用抗生素。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 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二、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一)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指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
断为细菌性感染或经病原微生物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 者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
由真菌、衣原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 所致的感染也有指征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