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70bf8b6137ee06eff918c9.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3.激情参与,大胆展示;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防微杜渐、过则勿善改的思想,培养“知耻近乎勇”的生活态度,追求健康的生活。
【学习重点】掌握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
课前准备:双色笔、课本、配套练、导学案2. ①违法的含义?②违法行为的种类与所应负的法律责任?③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3.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与区别?(完成课本89页的探究表)4.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5.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形式及法律惩处犯罪的意义?6.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我思考,我收获,合作中学习,合作中成长!)1.将下列制裁种类的序号按轻重程度相应地填入框内。
A.死刑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 E.无期徒刑 F.行政罚款轻()→()→()→()→( )→( )重2.将下列行为按关系填入方框内。
A.违法行为B.严重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E.民事违法行为F.行政违法行为3.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
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与赌博等。
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
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
企图盗窃财物,被李大娘发现后,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1000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1)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效果的行为?(2)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4)张某有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起去什么教训?【课堂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我国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是()A.违宪制裁 B.行政制裁 C.民事制裁 D.刑事制裁2.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法律,应受到一定的处罚B.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民法,应依法受到制裁C.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行政许可法,应依法受到制裁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依法受到刑罚处罚3.成语“亡羊补牢”提醒人们()A.有了过错就要加以掩饰 B.人人都会有过错,有了过错不要紧C.有了过错就要加以改正 D.有了过错无所谓。
学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导学案
![学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27a58fb0717fd5370cdc0d.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培养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2. 能力目标:学会在复杂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过则勿惮改。
【学习重难点】: 学会在复杂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学习方法】:教师启发与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相结合。
【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检查预习一、复习回顾1.什么是违法行为(或者违法)?按照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哪几类?2.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3.一般无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犯罪有什么危害?惩处犯罪分子有何作用?5.我国不同法律制裁有哪四种?二、预习引导看书P93-96,完成以下问题并自己提出相应的问题或疑惑1.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是什么?2年龄小不会被判刑吗?3.有了不良和严重不良行为怎么办?4.我身上有哪些行为是危险的需要改正?课堂研讨与展示活动一:辩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难死法院”这种说法对吗?活动二:说一说,我知道的,小错不改铸成大错的故事。
活动三:找一找,我身上有哪些危险的行为和习惯。
活动四:讨论,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课堂达标测评单项选择题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②许多犯罪行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③有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④青少年要依法律己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材料说明:(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材料: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防微杜渐 过则勿惮改导学案 教科版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防微杜渐 过则勿惮改导学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4b061359eef8c75fbfb332.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教师寄语: 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
【学习目标】1.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在成长过程中要及时改正错误。
2.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防微杜渐、有错必改。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框架——自主梳理】——请结合你自己对课本的理解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预习案【预习提示】1.怎样预防违法犯罪?2.对待自己的过错应该持怎样的态度?【预习训练】1.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①法律知识缺乏②法律意识淡薄③道德沦丧的结果④不能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青少年要避免自身受到侵害,在日常生活中应() A.面对侵害先下手为强 B.提高警惕,预防为主 C.该害的人要害D.任何人都不要相信3.中学生小李,迷恋网络游戏,还经常趁父母不在家,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
后来,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路人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
这警示我们()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古语告诫我们()A.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B.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开始的,45要防微杜渐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会发展成为犯罪D.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有关系5.不少同学嗜好上网打游戏,个别同学为筹钱去盗窃、抢劫,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受到处罚。
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该()A.有足够的勇气,主动承担责任 B.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违纪的范围内 C.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钻法律的空子,避免自己受罚【探究案】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都有一些不良行为。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7aa9f3195f312b3169a589.png)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什么区别?
10、根据违法行为所服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11、惩处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什么?
精讲
点拨
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携带管制刀具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和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偷窃和多次偷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和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罚当罚性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D.刑事违法性
6、下列几种关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B、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C、严重危害社会同时又违反刑法的行为才是犯罪D、违反了法律法规并依法应受到制裁的行为才是犯罪。
7、犯罪的最基本特征是()
A、危害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违法了法律D、违法了刑法
2、违法,是指或者的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为、行为和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对社会的危害性,还没有触犯的行为。
4、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应受的行为。
5、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做起。
(1)程某等四人的偷废铁、持刀拦路抢劫等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程某等四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青少年应从程某等四人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
2、违法行为的种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宪、民事、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分别应受到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
3、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的启示。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一步之遥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一步之遥](https://img.taocdn.com/s3/m/89e264e9aef8941ea76e05f1.png)
3.某市公安局破获一系列的偷窃大案,案犯是某 初中在校学生。据查,这些人吃讲阔气,穿讲 名牌,经常旷课,出入网吧、舞厅。这一案例 表明( C ) (1)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2)我们应该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这些同学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好 (4)学生是破案的首要怀疑对象 A.(1)(3) B.(2)(4) C.(1)(2) D.(3)(4)
四、法律制裁的方式
①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违宪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 ②法律制裁对惩处犯罪分子的作用: A: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卫国家 安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B:遏制、教育犯罪分子,震慑某些有不良动 机的人
课堂练兵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是( ABD ) A.二者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二者都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二者都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 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更沉 迷于上网,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 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 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他 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上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滋 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 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 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 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成为犯罪的过程给 我们什么启示?
三、某市未成人犯管教所对在 押未成年犯进行了统计,显示:从现 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 有打架行为57.5%,有旷课的占49.8%, 有赌博的占44.8%,从犯罪类型看,抢劫具首位,此外还有故意 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行为。
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f6efceff9aef8951e0657.png)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第九课一步之遥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
运用案例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某某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对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概念、特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及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某某性和应受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层次:着重对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在处罚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某某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
理解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第四层次:让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或“少年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律程序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某某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知道某某行为、一般某某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一般某某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某某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演化为犯罪行为。
学生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某某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很模糊。
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不良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预防某某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难点。
一般某某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很多学生认为某某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并不了解某某行为的分类,本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学生较难理解。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同步练习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同步练习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21c9f2fc4ffe473268ab3d.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著名的西班牙医学家拉桑雅哥,小时候由于好逸恶劳而不想学习,在中学时门门功课不及格。
因为偷钱被学校开除,后又结识了惯盗而到处游荡。
等他回到家中,父亲已被活活气死了,左邻右舍都指责他,再后来,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理他。
家庭的冷遇、人们的歧视,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他翻然悔悟。
从此他刻苦学习,高中毕业时成绩已名列前茅,入大学后更是发愤努力,直至成为母校的首席医药教授。
拉桑雅哥因创立神经细胞学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拉桑雅哥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提示:(1)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过错,所不同的是,人们对待过错的态度。
拉桑雅哥面对过错翻然悔悟,即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积极改正。
(2)如果成长过程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
拉桑雅哥面对过错,痛下决心,努力改正,最终有所建树。
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脚踏实地地走向了正道。
1.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是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2.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3.“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没什么关系。
”这种观点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有害,极易诱发违法犯罪。
4.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脚踏实地地走向正道。
这种光明磊落的胸襟、真诚坦率的态度、知耻近乎勇的表现是我们青少年应当拥有的品质。
面对过错,我们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
1.怎样理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1)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人的堕落往往是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开始的。
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行为开始的。
因此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九课 一步之遥》教案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九课 一步之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3ad216c85ec3a86c2c51b.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和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特征及联系。
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
能力:能够辨别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并能够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本课第二个问题“防微杜渐”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难点:第一个题目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题目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入新课:用案例进行导入,提出问题:通过上述案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本节课的课题——一步之遥。
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部分:第一个项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于这个题目的导入,我用“名人名言”或是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两种形式使学生先从感知上了解题目的含义。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法律制裁”以及“法律程序”。
为了进一步将本项目内容分析到位,可以分别从“知识”和“活动”两个部分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讲解。
对于第一部分“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第一层“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第二层“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和第三层“法律制裁”。
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对于这块内容,可以通过“图表”和“案例”两种形式进行讲解。
由于教材中列举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所以将其做成“普法小课堂”展示给学生。
然后将其中的几种非常类似但程度不同的行为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这里我找了三种)通过让学生对比,提出问题:“通过对比图表左右两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fae4adeb52acfc788ebc94d.png)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记得是在讲《一步之遥》时,(它是是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从法律的角度讲述了违法、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以及违法应该承担的不同法律制裁)在本课的展示提升部分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感受法律镜头一:张新同学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
镜头二:一妇女不顾门卫的劝阻,强行把一条大的宠物狗带进饭店,影响其他客人就餐。
镜头三:青岛市原市长杜世成,因贪污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
1、讨论:上述三个人的行为是不是都违反了法律?为什么?2、完成表格:纪律、道德、法律的比较我给出的三个镜头一下子就让学生们有了话题,我记得这是3组的王硕同学展示的:张新同学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违反纪律,我们不能向他学习,学习中就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非常好,从这几个问题我们班的纪律比以前好多了。
探究活动二:以案说法16岁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
他学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
由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迫”,他还经常去营业性舞厅。
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
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
为此,魏某曾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罚款并拘留。
小偷小摸仍满足不了魏某高消费的需要,于是他开始撬门破锁,盗窃钱财。
他先后七次到同学家行窃,窃得现金4000余元和价值2000余元的财物。
一次,当他潜入一同学家行窃时,被该同学的父亲当场抓住并扭送到派出所。
最后,人民法院依据《刑法》,以盗窃罪判处魏某有期徒刑五年。
根据自学知识,小组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魏某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2、这些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上有何异同?3、据此讨论,完成下列表格:通过表格清晰明了的展示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一步之遥”导学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学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一步之遥”导学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84dbd69eae009581becfa.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学习目标】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2.区分记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两者的关系;记住某某行为的含义、分类;犯罪的含义及犯罪的特征。
(重点)3.认识某某犯罪的危害性,了解某某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某某犯罪,懂得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X意识,总结出预防某某犯罪的方法。
(难点)4.认识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难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85—92,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举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有哪些?(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P85※2.什么是某某?P87※3、根据违犯的法律,某某行为应怎样分类?(请按某某行为的类别、所违犯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制裁列一表格,对某某行为的各类进行比较)P87※4、什么是一般某某行为?P875、犯罪的含义?P87※6、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质特征?P87※7、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某某犯罪之间有什么关系?P85-908、分析一般某某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完成课本89页的探究)※9、根据某某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P91刑罚的种类?P9110、惩处犯罪分子有什么重大意义?P9111、预防某某犯罪为什么要防微杜渐?P91※12、青少年如何预防自己走向某某犯罪?P91-96【合作探究】(’15某某16)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成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
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庄附近多次对路过行人持刀抢劫。
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1)阿成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2分)请你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9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9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1d5d56f7ec4afe04a1dff1.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材料“偷苹果是小事吗”揭示本部分内容的主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犯罪总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一个人一旦走上违法道路,就有可能越陷越深。
因此,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思想,提高法律意识。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从小处着眼,养成敢于正视和改正自己错误或过失的良好习惯。
培养“知耻近乎勇”的态度,秉持“过则勿惮改”的思想,防止不良行为向违法犯罪发展,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在成长过程中要过则勿惮改。
【教学重点难点】树立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才会有正确的行为。
因此,只有当学生树立了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才能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才能避免由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行为。
【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一:电视剧《少年犯》主题歌《心声》,学生谈感想。
问“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吗?怎样才能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方式二:故事《烂苹果效应》。
说明不良习气、小错误、小恶也有极强的破坏力,在我们犯小错误时就要立即改正,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5.第一层次: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方式一:第一步:阅读教材93页事例《偷苹果是小事吗?》,分组讨论(1)“偷苹果是小事吗,为什么?”(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做?”(3)“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第二步:设置活动“寻找同学或自己身上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教师将结果写在黑板上,分组讨论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发展下去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教科版思想品德第九课一步之遥
![教科版思想品德第九课一步之遥](https://img.taocdn.com/s3/m/0f5d2f32cfc789eb172dc873.png)
第九课
一步之遥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列举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和严重不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 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 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违法
2.什么是违法?87 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 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 所禁止的行为。
3.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 为可以分为哪些种类?87
(1)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 (2)行政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4)违宪行为
}
【小链接】
一般违法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 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 危害相对较小,因此被称为一 般违法行为。
故事探究 世界牙医拉桑雅哥
著名的西班牙医学家拉桑雅哥,小时候由于 好逸恶劳而不想学习,在中学时门门功课不及格。 因为偷钱被学校开除,后又结识了惯盗而到处游 荡。等他回到家中,父亲已被活活气死了,左邻 右舍都指责他,再后来,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理 他。家庭的冷遇、人们的歧视,给他带来极大的 精神压力。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他幡然悔 悟。从此,他刻苦学习,高中毕业时成绩已名列 前茅,入大学后更是发愤努力,直至成为母校的 首席医药教授。 拉桑雅哥因创立神经细胞学说, 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5.犯罪的基本特征:87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0ca7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e.png)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一步之遥》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我与别人的关系”两部分中“学法用法”“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经过这一课帮助中先生逐渐构成顺应古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认识,能够学会在复杂社会条件下保存与发展。
学情分析:古代中先生虽然具备必然的法律认识,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思上还不成熟,存在“渴望独立与理想依赖”“心思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认知发展程度和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是人生旅程中遵法犯罪的高风险期。
而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属性,对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先生讲授法律知识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承受能力,选择怎样的实例比较合适,确真实备课中仔细探求。
前段工夫读过这么一句话:“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擅长动用本人的自在权力结合起来。
孩子只需不做有害于本人和别人的事,就该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在,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志愿。
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
——伊曼努尔•康德。
”我忽然有所领悟,教先生建立法律认识不能从枯燥的名词术语动手,这样只能引发先生的厌学情绪,从先生的实践需求出发才是讲授这一课的起点。
设计思绪:从先生的需求出发:1认知的需求:经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增长见识,促进心智的发展。
2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需求:经过学习能够进步融入集体生活,促进先生集体生活的能力,学会与别人相处。
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只是培养的目标之一,更多的精力该当让先生懂得这样的道理——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怎样做到“利人又利己”。
教育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了解普通遵法与犯罪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该当养成盲目遵法的良好习气,这是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情感上建立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有效兵器。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222059195f312b3169a5cb.png)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一步之遥》学案第二课时《防微杜渐》学案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律观念,防微杜渐,知错必改,踏实做人。
2、能力目标:掌握对待错误的正确方法,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懂得自己应如何对待所犯的错误。
二、学习提纲1、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也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没有什么关系。
谈谈你的认识。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过错。
所不同的是,人们对待过错的态度。
反思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难忘而羞愧的犯错经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3、归纳总结: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的途径有哪些?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1、制定防止和克服自己不良行为的计划不良行为危害性预防措施实际效果2、周末,赵明和李辉在大街上踢足球,正当他们踢得起劲时,不慎将足球踢在了路过的一辆卡车上,破碎的玻璃扎破了司机的脸,顿时鲜血直流。
面对这种情景,赵明低声对李辉说:“咱们赶快跑吧!”李辉却马上拒绝,坚决要送司机去医院包扎伤口。
(1)你怎样评价他俩的行为?(2)这一事件对你有何启示?课堂测验:1.“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这个俗语是说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往往源自日常生活的:( )A.不良习惯 B.一件小事 C.偶尔看了一本“黄色”书籍 D.偶尔犯了一次错误2.欠债不还,拾到遗物归自己,这种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犯罪3.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犯罪4.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欠债不还 B.违反交通法规 C.抢劫 D.贩卖毒品5.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商店被盗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店将县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万多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自我反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健康成长。
重点
难点
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改正不良习惯,知法、守法、护法。
教法
选择
案例分析、探究交流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搜集案例、制作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2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20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情景剧《偷苹果》,其他同学观察思考,⑴偷苹果是小事吗,为什么?
⑵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样做?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导入新课。
二、案例的启示
小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一天,他玩纸飞机的时候把教室的灯打碎了,按照校规要赔偿 50 元钱。
从哪里弄这 50 元钱呢?小江犯难了,几个同学给他出主意:同学都有钱,不如劫一点钱吧。
于是他们开始合伙劫同学的钱,最后他们的团伙发展到了 12 人。
最终,小江因为抢劫罪被判 8 年有期徒刑,其他人也分别被判刑。
三、寻找生活中的“小恶”:
1.公然违反校规,对自己不约束,自私;
2.随意破坏纪律;
3.考试作弊,欺骗;
4.抄袭作业
5.迟到早退组织指导表演
通过案例,
让学生明白“小
恶”会变成“大
恶”。
要从克服
“小恶”开始防
微杜渐,把违法
犯罪消灭在萌芽
状态之中。
学生分角色表演,讨
论交流
学生讨论:小江为什
么会从一名优秀生变
成罪犯?
小组交流发言通过让
学生讨论并总结身边
的不良行为,使学生
明确这些看似有些
“司空见惯”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6.不想学习,只想着轻松享乐;
7.和外校不好的学生来往;
8.打架,逞强好胜;
9.爱占小便宜;
10.在公共场所不遵守规则。
四、结合两张社会调查统计图明辨是非: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也没什么关系。
你认为这些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七、课堂练习:练习册选择题巡视个别提问
组织讨论并出示
《普法小课堂》
明确学生中存在
的“小错不断、
大错不犯”的错
误思想往往会导
致未成年人走上
违法犯罪的道
路。
组织学生发言
行为往往是走上违法
犯罪道路的预兆,给
学生敲响警钟。
学生学会通过正确的
途径处理同学之间的
矛盾和纠纷。
运用正
确的方法解决自己与
遇到的各种困惑
点名说说自己的收获
齐读小结
完成练习作业
作业设
置
练习册P52页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