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轮复习完整版讲解

合集下载

4.1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轮复习

4.1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轮复习

A C
B D
A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指 A、物质的多种形态 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 C、物质现象的总和 D、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D
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 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A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
D
劳动者 生 产 方 式
生产力(客观 劳动资料 的物质力量)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客观 的经济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都 是 物 质 关 系 , 具 有 物 质 性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 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 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 性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 主观符合客观
研析高考考点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知识清单 1.物质的含义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 客观实在仅指物质现象 客观存在包括物质现象,还包括精神现 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注意:哲学上说的物质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物 质一样吗? 例如:一枝粉笔是不是物质? 不够准确,一枝粉笔是 物质的具体形态
矫正训练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 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 ) ①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 践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 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
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

2023届一轮复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3届一轮复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宏观物体
热、光、电及分子、原子 原子、离子 生命有机体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脑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 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 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原理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 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
让我们看看周围的世界: 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鸟鱼虫,
也有许多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 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事物有什么共同属性呢? 结合课本P29回答。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
(客观的物质力量)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决 定
反 作 用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
(客观的经济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人与人)
产品的分配关系
都是客观 的,不以 人的意志 为转移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 社会。—— 马克思
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它 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意识产生的条件
客观世界 人脑:人身体的一部分,具有客观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 一起产生的。
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三、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高三第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1

高三第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1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2)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一切存在物,一切 生活在地上和水中 的东西,只是由于 某种运动才得以存 在、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劳动者 生产力 生 产 方 式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决 定 适 应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
产品的分配
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 运动: 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 静止: 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否认运动,只看到静止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既看到绝对运动, 又承认相对静止 只看到运动,否认静止
辩证法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
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和 生理活动: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 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影响人的 身心健康和行为表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意识能够指 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实践的 结果和方向
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创造 性,能够创造出新的概念、思想 和文化成果
04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推动人类认 识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0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起 点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具有具体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真理具有条件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真理具有可变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认识世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因为实践是主观见 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实践是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部编版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部编版必修

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是因为其尊重了客观规律,说 明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 自主 确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②③符合题意。认识规律是改造世界取 解答 得成功的前提,但不能说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①错误。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 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④错误 本题通过说明大禹治水的道理,考查学生的科学认知与求真务 核心 实素养的同时,也旨在引导学生自觉尊重规律和利用规律,作 素养 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自然界 客观存在
社会 物质器官
决定 统一性
物质
[特别提醒] 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如正确的、错误的、真实的、虚幻的、梦境、宗 教观念等),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 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②只有把握事物
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由人有意识地建构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人只能尊重规律,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
【答案】 (1)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 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提示:×。规律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是 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3)提示:×。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非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攻略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攻略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大题攻略10 非选择题对“辩证唯物论”的考查1.[2022全国卷乙,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①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

④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

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

②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

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

“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

③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解题过程审设问知识限定: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设问类型:原因类析材料信息①: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发出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

信息②: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等实践体验课程。

调用知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信息③: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调用知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3 探究世界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3 探究世界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卷33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了!影片幻想了由于人类破坏自然导致气候恶化,地表已经无法住人,为了人类的生存,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为地球安装了行星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进入相邻星系轨道。

从哲学角度看,影片中的这个情节( )①展示了人类的伟大,人定胜天②表明人在规律面前能有所作为③启示人类可趋利避害创造联系④警示人类要敬畏世界的物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传统吸附剂通常需要在变温或变压条件下实现其循环使用过程,能耗往往较高。

南京工业大学刘晓勤、孙林兵教授课题组尝试选用光能作为替代,基于此,研发出了一种智能吸附剂,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可控式捕集,有望大幅降低工业过程中气体分离的能耗。

这体现了( )①人们能根据事物的特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②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未来世界会随着人类的发明创造而朝有利方向发展④该智能吸附剂是依托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智慧的结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很少有人想起来,星光来自过去,每颗星星与地球都有着遥远的距离。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思想政治
课标要求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备考指导 1.引述事例,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阐释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 意识 3.领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说明要按客观规律办 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以“为什么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为议题,探究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意义
误区辨析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比较 区别 联系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 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 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 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 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 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 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 质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为情境,通过剖析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的主题和设计理念,调动物质与意识的 关系等必备知识,考查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等关键能力。
答案:A
[真题实战]
1.(2023·山东卷)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开设在院墙上的圆弧形洞门,因 其形如一轮满月而得名。月亮门通常与云墙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墙上 开设门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间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态优美,月亮门 的营造案例远传海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C )

高三第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2

高三第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2

青蛙冬眠
大雁冬天南飞, 春天北返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
实 践
认 识
再 实 践
再 认 识
保 持 百 分 数
100
80 60
40
20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M.汽车靠右行使
下列哪些属于规律?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 ②日夜更替 ③种豆得豆 ④一年四季的变化 ⑤苹果落地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⑧生物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⑨商品价格时涨时落
2.规律的特点
(1)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 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 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C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 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 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
(2)客观性
—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即它是不可违抗的 。
3.自觉遵循规律,并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在客观规律目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 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

其次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

2.表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看法。

世界的物质性2024浙江6月选考,T272024海南,T16①政治认同:坚决唯物主义信念,在敬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认同党和国家的路途方针政策以及发展理念。

②科学精神:科学认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客观性;科学相识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和违反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对改造世界的不同作用。

③公共参加:在实践活动中,用物质确定意识以及规律的观点指导实践活动;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敬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意识的本质2024湖北,T132024浙江7月,T25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024湖北,T152024辽宁,T122024广东,T152024全国卷Ⅲ,T212024全国卷Ⅱ,T2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024山东,T72024湖南,T1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024全国卷乙,T232024全国卷乙,T40(1)2024广东,T122024天津,T13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2024山东,T102024全国卷甲,T232024全国卷甲,T23命题分析预料高考对本课的考查,命题情境多样,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贴近生活实际的漫画,有时还会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要考查规律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动身。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025年高考,可能会以科技发展等为情境,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也可能以党和国家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的部署和支配所取得的成效为材料,模块内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跨模块上联系选必修1中的经济全球化、选必修2中的就业与创业、选必修3中的辩证思维、超前思维等进行综合考查。

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1)精确把握物质概念提示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必修4第2单元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 探究命题 课件

必修4第2单元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 探究命题 课件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三维解读•定位高考
(明确考点+认清考情+备考有道=把握高考,高效备考)
第二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思维导图·易错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夯实基础·探究命题
明确考点·把握主干
思维导图·易错明辨
(基本知识+内在联系+清除易错=知识通透,运用自如)
思维导图
【即时校对】 ①人的意识 ②客观实在 ③物质的 ④客观物质性 ⑤社会 ⑥固有的根本属性 ⑦承担者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 学。 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 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6.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所以,可以离开物质谈运动,也可以离开运 动谈物质。(× )
自我明辨:物质决定意识,认识的运动变化决定于物质,所以不能离开物 质谈运动,也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前者会导致唯心主义,后者会导致形而上 学。
7.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 自我明辨:自然界是客观的,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应尊重、顺应、 保护自然。 8.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 自我明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创造或消灭。
夯实基础·探究命题
(整合知识+探究命题+备考有方法=高考动车,快捷通达)
微考点一 物质和运动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 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探究世界的本质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爱不喜爱、明白不明白,它都不依靠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关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关于主观而言,它既能够指具体的物质形状,也能够指具体的思想。

关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状不能将二者等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样与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物质的唯专门性(全然特性)≠物质的全然属性物质的唯专门性(全然特性)是客观实在。

物质的全然属性是运动。

(4)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

(5)马哲物质观的意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依靠于人的意识”→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③“客观实在”→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将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状,必定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进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确实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相伴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情况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3.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一、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物质 性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 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 律形成和发展的,都 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 史。
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 人和人类社会。(产生) (2)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 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物质要素。(构成要素)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 持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树立正确的 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针对性限时训练
1.(2023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 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针 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 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 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界限)
3.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有可知性, 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
清了界限)
客观实在性
注意: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运动)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与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划清了界限)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内容的客观性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轮复习完整版讲解共40页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轮复习完整版讲解共40页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轮复习完整版讲 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考点1 │ 主干梳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_物__质__世__界_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 会。 (2)从存在的基础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是地__理__环__境__、_人__口_因__素__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_物__质__性___。 (3)世界物质性原理
•具有永恒性、绝对性。 •具有暂时性、相对性。
•混淆二者、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中 的物质概念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观点。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自然界所有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所有的有形物体 •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知识明辨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
•除了具有万事万物的共性
区 (客观实在性),还有自

身的个别属性。 •是具体的,多变的,有生
有灭的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 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 在性 •是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 灭的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概括和抽象, 具体的物质形态
联 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系 二者是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 的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劳动创 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它们的形成、存在、发展并非由人所左右,它们都是客观 的物质要素,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它具有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客观性)
与唯心主义的物质 观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可知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与不可知论 •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 划清了界限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客观实在性
运动
1.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一般属性
2.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知识结构
探究的问题
•唯物论
揭示世界的本原
(辩证的唯物论)
(4-5课)
辩证
马 克
唯物 主义





历史
唯物
主义
•认识论
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
•辩证法 (唯物的辩证法)
揭示世界的状态
(7-10课)
•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的本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第11课)
•价值观 人生观
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的组成部分。 •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 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方 法 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联系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解析: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A项错误; B项缩小了物质的适用范围,也是错误的; C项把自然科 学的“物质”与哲学的“物质”混淆在一起,故应排除; D项是正确选项。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 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
多样性 可知性 永恒性 无限性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 自测自评 ◎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答案]B
考点1 │ 主干梳理
【特别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 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 神而言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 身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特别提示】 (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定作 用
意识
从实 际出 发,实 事求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基本概念: •基本观点:
—物质、运动、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019年6月9日星期W
考点1 │ 主干梳理
主干梳理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概念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___意__识___,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__观__实__在_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客__观__实__在__性__。 ②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 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_共__同__本__质_,而不 是指某一种具体的__物__质__形__态。
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大和小的关系
混淆二者、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唯物主义哲 学的观点。
知识明辨
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
•概括了整个世界一切 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 象的共同本质(客观 实在性)。
•只涉及自然界中的一部 分,或者说只涉及一部 分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 特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12课)
主要的观点 物质与意识辩
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辩证 关系
联系、发展、矛 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识辩证关系…
人生价值在于奉 献
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
与 3特点 实践



创 新
3特点 认识
物质 运动 规律
一切
决 能 能动认识世界 动 能动改造世界
【方法论意义】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 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 历史的英雄史观。
[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形成和发展
的,都有自己的…,它们都是…的组
基 成部分。
本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原 理
1)人类社会是……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