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第一课(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第一课(PPT)
• 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谈谈学语文的方 法,尤其是平时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把 你成功的秘诀说一说,让同学们借鉴。
一位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了满满 一篓的鱼。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老 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温和的冲孩子笑笑, 送给孩子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孩子却 一口拒绝了。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 你想要什么呢?”孩子指了指他的鱼竿, 说:“我想要你的鱼竿。”
2、善听别人的发言,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3、拓宽听的渠道让更多的信息从“耳”而入。来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读出声。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有利于 理解和记忆;帮助你“出口成章”。
2、背书。培养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作文更加 “出彩”。
3、读报、读杂志。 4、使用工具书。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有:《新
• 语文将纪录人生的点滴,语文让我们明白一些 大道理,语文让我们了解人生活着的意义。
• 语文激励我,让我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真的 离不开语文。
• “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 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 就是语文;
• 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 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 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句趣:“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篇趣: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
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他赢得 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 他赢得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语文是琼瑶手中生花的妙笔——一代代天 王巨星凭此星途灿烂;
语文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
语文是魏征的治国方略——告诉帝王 该如何治理好国家。
加以归纳,可从“听” “读” “说” “写”“思”“行”六个方面入手。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帮助学生制定高三语文学习计划。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相介绍,熟悉高三语文教师和同学们。

2.让学生回顾高中前两年的语文学习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二、复习回顾(10分钟)1.通过简短的复习小测试回顾高中前两年所学内容,并对错误答案进行解析。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三、高三语文学习介绍(15分钟)1.介绍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

2.引导学生分析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要求。

3.让学生了解高考语文考试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四、制定学习计划(15分钟)1.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合作制定高三语文学习计划。

2.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时间。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和竞赛,提高语文水平。

五、讲解常用学习方法(10分钟)1.讲解高中语文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包括积极阅读、做好笔记、多做题等。

2.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六、布置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语文学习,包括阅读、写作和做题等。

2.要求学生每周交一份学习心得和问题总结。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和学习笔记的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个别辅导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语文。

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力。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高三学习节奏,明确高考语文备考方向,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作文四大板块进行深入讲解,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剖析考试规律,传授解题技巧。

二、课程目标1.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知识;2. 提升现代文阅读水平,把握文章主旨、结构、手法等要素;3. 深化古诗文鉴赏能力,了解各类诗文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4. 提升作文写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三、课程安排1. 文言文阅读: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等,并结合高考真题进行分析;2. 现代文阅读:分析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以高考真题为例进行讲解;3. 古诗文鉴赏:介绍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结合经典作品进行分析;4. 作文: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如立意、构思、选材等,并提供优秀范文进行赏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剖析高考真题;2. 互动法: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年高考真题,深入剖析解题思路和技巧;4. 范文赏析法:挑选优秀范文,分析其写作亮点,提升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作文,运用课堂所学写作技巧;3. 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赏析。

本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扎实语文基础,提高高考备考能力,为顺利步入理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珍惜课堂时光,积极参与,学有所获。

六、课程重点与难点1. 文言文阅读:重点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难点在于句式的理解和翻译;2. 现代文阅读:重点在于快速捕捉文章信息,提炼主旨,难点在于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3. 古诗文鉴赏:重点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难点在于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及艺术表现手法;4. 作文:重点训练立意与构思,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步骤:一、开场白(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板书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优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优秀的人。

在这个温和的九月我们初次相识,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我希望和大家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快乐地耕耘收获,更希望和大家成为知心的朋友。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让我走近你,也让你了解我。

二、语文学习的认识(读书的作用)我们同学从幼儿园开始认字,到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语文,那我想问问同学,学习语文有什么用?会听说读写,是一切学习的基矗如果仅此,那我们只要学到小学的程度就可以了。

为什么高中大学还要学呢?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

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温州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们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

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

举例子:一个学生很聪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即使趴着睡觉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当然成绩是不理想的。

他喜欢理科,不学语文,觉得语文学习没用。

性格偏激,行动鲁莽,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读一点书,陶冶性情,心态自然会平和许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业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

高三语文第一课

高三语文第一课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 苦学习的楷模,故使用错误。
②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 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的意见或作品很粗浅, 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该词是一种自谦的说 法,是谦词,只能使用于自己不能使用于别人,故该词用 错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避免“望文生义”
• 扣准关键字 对于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 关注。如“屡试不爽”中的“爽”的意思是差错。
• 探寻词义源头 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 因此要渗透本义。 如“七月流火”语出《诗 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 “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凉了起来”。易望 文生义,误认为天气酷热。
• 在成语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成 语的含义,往往会出现成语自身含义与语 境中一些词语的含义重复的情况,从而造 成语义重复。
角度7 顾此失彼
• 有些成语含义不是单一的,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含义,有的甚至感情色彩相反。对 这类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 同的使用环境。
近义成语辨析
• 角度1 抓关键语素 • 如“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
例1: 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分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是 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 下笔成章。而例句望文生义地想成了“文章不 加标点”了。
练习:
• ①小明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 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 同学们笑话他。
• ②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 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不刊之论” :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 “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 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 “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是啊,你们爷儿俩可不同,家家户户都知道你父亲刘老三是条汉子,只有你是个窝囊废。

”林教头扫了一眼身旁的野猪,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进过山神庙,再往东,一里许路便到龙井寨。

走了不远,寨门前便有个大广场。

广场附近是一些铺子,铺子旁边是卖客栈。

铺子、客栈里,走动着一些俊秀人物,军旅出身的、武林中人的、江湖骗子的,到处流连。

“小兄弟,上座!”一声吆喝,把傅红雪从观察那神情威严的壮汉身上拉回到现实。

他捧着一大碗漆黑的豆子,只好先站在门口停住脚步。

旁边有位阴柔少年抬头看他一眼,笑声中好像带着淡淡的嘲讽。

那少年果然是有情有义,赶忙站起身来,对着漆黑大碗咳嗽了一声,抱拳问道:“请问大哥,熟不熟?”教案课时安排:本课为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重点为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的解释,以及文章的理解和背景知识的介绍。

建议用1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2.了解古代客栈与铺子的生活和文化背景;3.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显隐;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重点:1.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的解释;2.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发展轨迹;3.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小说中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2.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

教学步骤:1.引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说的氛围,逐步理解背景;2.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重点讲解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读文段落:分段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每个角色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4.理解情节:重点讲解小说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在的主题和意义;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思考如何更好地阅读小说。

知识点生字词1.窝囊废:指懦弱、无能、软弱的人;2.走动:在附近走来走去;3.俊秀:美丽而不失英气;4.军旅:指军队和军队中的人;5.武林:指武术界;6.江湖:指藏身与一定地区内而不在官府掌握之内的游手好闲之人;7.吆喝:大声喊叫。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同罪。

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

又也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

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迅速光阴,却早冬来。

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身整治缝补。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

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

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课件)
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果是 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呢?
最聪明的方法,是学会老者钓鱼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门课程的学 习,不是单单看懂、听懂、解题,而是
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 “听” 文 “说”
学 “读” 习 “写”
方 “思” 法 “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认真听课
(1)要动笔。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 点、疑点,对以后的复习是个极好的提示。
(2)记笔记。记下板书和老师反复强调的 内容,这些往往是必考之处;记下老师启 发下偶然闪现的一些想法,这些是你知识 迁移的表现。
2、善听别人的发言,拓宽听的渠道,捕捉 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 ……
高考语文
——“永远的三分之一”
• 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 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 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 素养。
• 考试能力要求
•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 B.理பைடு நூலகம்: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
语文学习要求
• 明确一个认识:

语文学与不学不一样
语文学习要求
• 准备两本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语文学习要求
• 三个本子:
• 基础知识积累本(成语、病句、古诗 鉴赏)
• 课堂笔记本 • 阅读摘抄本(每周不少于500字的读书
笔记)
练好语文基本功, 优秀作品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 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 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他山之石把玉攻。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文学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2.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3.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用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讲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工具性的学习,更是一种人文素养的积累。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讲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基本要素,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构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4.讲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流等。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地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课后作业1.阅读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基本要素。

2.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以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1.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观点。

它通常反映了作者对人、社会、自然和宇宙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2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2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了解高三语文备考的方法和策略;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高三语文备考的方法和策略;3.高三语文教辅资料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讨论引入主题,让学生思考高三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备考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5分钟)1.讲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文言文等;难点包括:识字量、理解能力等。

2.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备考方法和策略(20分钟)1.给学生介绍备考方法和策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课前预习、积累词汇和阅读材料、多做模拟题等。

2.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并互相分享。

四、教辅资料的选择和使用(20分钟)1.给学生推荐一些高三语文教辅资料,包括图书、网站、APP等。

2.讲解如何选择和使用教辅资料,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并合理利用教辅资料进行备考。

五、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备考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周计划,并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进行备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备考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备考计划和教辅资料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向梦想前进的精神。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在文中寻觅沈从文着力歌颂的“恰如其分的爱与美”,体会《边城》田园牧歌式情调。

【学习重点】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土人情,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

【学习难点】体会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时】1课时【预习指导】1、提前预习,通读课文,标好段落,梳理故事情节。

2、划出反映民俗风情和人际关系的语句。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情情乱痴心。

”二、整体感知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标题。

2、《边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

大家已经读了,现在我想请大家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作品的印象。

3、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内容,你认为,哪个字比较好?沈从文在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作者的意思是:他想用平凡的故事来“说明”怎样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简言之,作品就是在回答“什么样的爱是合符人性的,是美的”三、文本探究作者在小说中从祖孙情、爱情、军民情、邻里情、朋友情、摆渡情、人物情等多方面构筑了一个人性美的理想王国。

撷取最打动你的细节,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流,谈谈你在当中感悟到的人性之美。

四、拓展探究沈从文想用“边城的世界”告诉我们什么?五、课堂总结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赏析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您浏览的《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正文如下: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设计1目标: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讲授要点: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二、理解“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五、语文学习的境界(1)要学——态度问题(2)会学——方法问题(3)能学——持衡问题六、具体要求:(1)工具书齐全(《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不能少);(2)早读天天读,一半时间不能少;(3)课前先预习,不预习不听课;(4)课上认真听,身心投入勤用脑;(5)课堂记笔记,课后看笔记;(6)作业天天做,不等老师布置自觉做;(7)晚自修的语文课计划安排有效率;(8)每周周记一小篇,每周大作一大篇;(9)硬作业硬完成,软作业也要硬完成;(10)给人看的东西书写要清楚。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新学期来了,高中语文重要也更有意思,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锁定教案栏目。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一】站在高三门口,有人犹豫彷徨,有人急躁心烦,有人踌躇满志。

这些是刚刚进入高三同学的不同表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呢?因为高三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

面对高三,我们应该怎样呢?我们只有拼搏、努力、向前,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

进入高三,第一节课,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复习计划1、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达到的效果是选择题全对,翻译尽量不失分。

2、复习基础知识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病句专题3、复习语言表达及运用(1)(简明、连贯、得体)4、复习诗歌鉴赏专题5、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6、在复习期间,两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试。

二、思想、心理、身体准备1、要有目标,并且要对目标保有坚定的态度。

有的同学常立志,不能立长志,在玩到尽兴之时,忽而想到了高三的目标,于是乎,内心恐慌,导致兴尽而归,这样只能是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我们只有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还记得讲《沁园春·长沙》是我给大家说的毛泽东的立志诗吗?)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授课时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事。

”学生们都暗暗猜想:“老师要求的肯定很难吧?可是苏格拉底说的却是:“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觉得老师让他们做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拿他们开涮。

到了第二天,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坚持甩手300下了?”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第二次,还有80%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坚持下来了。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突然再次提起这件当时大家都觉得简单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又一次问所有的学生:“一年之前我说的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人举手。

”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十分惭愧,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又一哲学泰斗的柏拉图。

新高三开学第一课(共29张)

新高三开学第一课(共29张)

明确三个方面的学习
二、专题学习
专题01 小说阅读 专题02 散文阅读 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0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05 人物传记与科普文阅读 专题06 文言文阅读
专题07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08 名篇名句默写 专题09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10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11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12 句式与修辞, 扩展与压缩 专题13 语段综合及应用文修改 专题14 作文
• 目标 • 希望 • 收获 • 充实 • 未来
高三的主旋律由你来定!

摆正心态
你现在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语文方面存在的不足吗? 你怎样看待已经来临的高三生活?
摆正心态
知耻而后勇, 知不足而后努力; 戒患得患失, 杞人忧天; 戒急功近利, 日进百尺; 戒骄傲自满, 自吹自擂。
高三一年是场心理战, 最踏实的就是走的走快走的最好的。
气定神闲的笃定?
高三,一个艰苦的代名词。凡是上过高三的人,都可以理解到上高三,真的如 同上刀山。但,在上刀山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成功、收获成熟,发现有一种 青春叫做高三,有一种艰苦会使人成长,有一种奋斗让人永世难忘...岁月的齿 轮转动却无法淡却同学们的意气风发,时光的流逝却不能让我们忘怀临行前 老师的谆谆教诲,做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人。
摆正心态
如果碰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心结该怎么办?
找老师! ! 找家长! ! 找朋友! ! 多交流,多沟 通! ! !

明确任务
你心目中高三的语文学习是怎样的? 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明确三个方面的学习
一、温故知新、常学常新 对高一高二学过的知识的系统梳理、深度延展; 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 夯实基础;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知识点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知识点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知识点一、主要情节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买刀寻仇草场交接出门沽酒刺杀仇敌二、重点字注音庇佑(bi) 玷辱(dian) 央浼(měi) 酒馔(zhuan) 尴尬(gān ga) 絮烦(xu fan) 仓廒(ao) 赍发(jī) 恁(nen) 掇(duō) 搠(shuo) 剜(wān)三、古今异义(1)少刻便知。

古义:一会儿。

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

古义:拿。

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

古义:消息。

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

古义:结束,了结。

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

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义:胜过。

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冒犯;制造。

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古义:只要。

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古义:时时;给。

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四、文学常识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

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

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的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高三语文第一课:

高三语文第一课:
女人,陪伴丈夫驻扎在一 故事 】一个叫塞尔玛的年青女人, 个沙漠的陆军基地时,丈夫奉命到沙漠里演习, 个沙漠的陆军基地时,丈夫奉命到沙漠里演习,她一个人 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 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而且没有人谈 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会说英语。 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会说英语。她太难 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 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 但是这两行字彻底改变了她的生话。 但是这两行字彻底改变了她的生话。“两个人从牢房里铁 窗望出来,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了星星。 窗望出来,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了星星。”塞尔 玛把这封信读了多遍,感到非常惭愧, 玛把这封信读了多遍,感到非常惭愧,决心在沙漠里寻找 自己的星星。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 自己的星星。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人们对她非常的热 她对当地的纺织品和陶器表示兴趣, 情,她对当地的纺织品和陶器表示兴趣,人们就把舍不得 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纺品和陶器送给她, 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纺品和陶器送给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 人入胜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 人入胜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了有关拔鼠的知 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还寻找海螺壳……沙漠没有变, 沙漠没有变, 识,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还寻找海螺壳 沙漠没有变 印第安人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念头和心态改变了, 印第安人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念头和心态改变了,这一 念之差使塞尔玛变成了另一个人, 念之差使塞尔玛变成了另一个人,原先的痛苦变成了一生 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为自己的新发现而兴奋不已, 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为自己的新发现而兴奋不已,两年 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终于“ 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终于“看到了星 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阅读要具有思辨性、 复杂性、扩展性
温儒敏透露,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对高 一,有一个基本的设想,每个学期应安排6~8次 的写作。其次要有文学写作,比如写诗,要学生 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
4、写作将是考查学生 能力的最高标准
三.命题和阅卷原则
(1)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依据高中学生语文学业 质量标准相应水平要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 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呈现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
C、在此强调下做笔记的方法。什么该记:老师有意识地放慢速度讲的、或是有 意识地重复讲的、黑板上左边的板书、自己弄不懂的都该记。怎样记:老师一般 是要表述一句意思相对完整的话才停下来。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听取中心内容,抓 住关键词语整合,提高笔记速度。或是记下主要内容或关键词,课下再补充,相 当于进行二次记忆,自然效果好得多。
4、明确该从哪些方面积累。 (1)课本:A、积累文言文课文的相关知识,以能结合课文下面注
解比较自如地直译课文为标准。加强对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 、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增强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能力。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点知识与课本 文言文有紧密的直接联系,诸如实词和虚词的考察都是从课本中迁移 出来,找得到出处的。 B、注意积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篇名段,因为高考名句填空绝大部 分是考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 C、作文素材欠缺的同学还要注意从诸多课文中积累素材。
“立德树人、服务
选拔、导向教学” 一面旗
是核心立场,它回
答的是“为什么考”
的问题;
“必备知识、关 键能力、学科素 养、核心价值”, 即四层考查目标, 它回答的是“考 什么”的问题;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 框架》正式发布
语文核心素养
“基础性、综 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即 四个方面的考 查要求,它回 答的是“怎么 考”的问题。
(2)笔记:A、解题技巧笔记。做解题技巧笔记要注意附例子,例子太长,也一 定要注明例子的出处;看解题技巧笔记时,一定要结合例子来反复印证。只有抽 象的解题技巧和鲜活的例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逐步熟能生巧,考场上才不会一 片空白,才能应用自如。
B、摘抄笔记。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看到那些有关人性方面的优美的、 富含哲理的、观点新颖的语句或语段要及时摘抄,考前多翻看。这些东西或许就 会激发你考场上的作文灵感,或许不经意间就可作为你作文的题记、画龙点睛的 句子等增强你作文的文采。
(6)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指向应保持一致。都应健 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阅卷标准,逐步建立语文学科 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阅卷人资格制度。
理论依据
思考:我们还按照 以往的教学方式可 以适应新课改题示例
五、高考改革的方向
“一体四层四翼”
一堂课
一把尺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三道选择题(断句(14年开 始)、古代文化常识(15年开始));名句名篇默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关联词;简答题,图文转换。 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15年开始)。
2017:试题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主要是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4)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 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出现偏题、 怪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 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
(5)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 体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 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 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
学生需要什么能力应对考试:
应对考试,学生需要:
强的阅读能力 创新解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丰富的常识
积累生活经验
六、好习惯成就未来(语文之外的功夫)
1、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 (1)从写字开始:把字写好是语文高分的前提。高
考阅卷老师喜欢的是苏轼那样秀外慧中的人,而不 是钟馗式的人物。而一手好字是练出来的。我们不 强求要达到书法的程度,但一定要横平竖直,一笔 一划。
(3)试卷:A、平时考试的试卷要做妥善的整理收集,尤其是高三以 来的所有试卷一定要做妥善的保存,以便积累,因为考卷上的题型尤 其是做错的题型对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B、翻看试卷时主要积累成语、病句,名句名篇的默写题,文言文翻译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运用题。
(2)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 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 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3)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 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 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围绕情境选 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 务。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成语、病句、表达得体), 两道简答题补写句子和推断题(必修四梳理探究)。
作文(60分):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8:沿袭17年试题结构。 现代文阅读(3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有声电影》 老舍)(15 分),两道简答题(6分、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道单选题(共6 分)。
结论:2016年以前(包括2016年)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较稳定(固 化),2017年试卷结构和题型发生较大变化,2018较2010至2016年间试 卷题型变化大。
2019:完全沿袭18年试题结构没有任何变化。 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三个选择都是选非。文学类文本阅 读为外国小说 《小舞步》 (莫泊桑)。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补写语句、标点、病句)(在特定 情境中完成),两道简答题,连贯,压缩语段。 作文(60分):多意向材料作文。(思维) 2020:完全沿袭19年试题结构没有任何变化。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虚词、连贯、病句)(在特定情境 中完成,都是对虚词的考查),两道简答题,连贯,压缩语段。 结论:2016年以前(包括2016年)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较稳定(固化), 2017年试卷结构和题型发生较大变化,2018后较2010至2016年间试卷题 型变化大,特别是语言文字应用题。
2、细心做好你的语文笔记及试卷
课堂上不放过老师讲过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课堂笔记记得最 全的同学,才不至于在高考中丢三落四。
做过的试卷不要扔,错题注释好再留着以备查。
3、广泛涉猎,厚积薄发。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 就有多大。有道是“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 不采百花酿不出蜜”。教材上的要积累,教材外 的也要积累。总之,除了不健康的都要有所兴趣 ,该背的背,该熟记的熟记,该了解的了解。久 之,自己积淀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己的文化底蕴 也就越来越足。最后“厚积薄发”,讲的,或是 写的,也就很容易出彩了。所以,一定要学会关 心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人生。
面对如此试卷,阅卷 老师只会惋惜的说: 想说爱你不容易!!
(2)从早读开始:高考语文最痛苦的事,就是面对默写而 不知道写什么;而高考语文最最痛苦的事,就是课文背过 了,还是不知道写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上好早读 ,理解后的背诵很重要。
(3)从生活中开始:在平时生活中,只有处处留心
,才能都看得到学问。比如,看一本比较好的课外 杂志(《读者文摘》《美文》《特别关注》……) ,或者是好的电视节目(CCTV-4 20:30海峡两岸 〈第二日11:30重播〉、CCTV-6八点档电影、 CCTTV-12 18:30道德观察、CCTV-13 21:30新 闻调查……)
古诗文阅读(34分):古代诗歌阅读(9分),一道单选题(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道简答题(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补写语句、成语、病句)(在特定
情境中完成),两道简答题,在语段中修改使用不恰当的词语(语文必修 3梳理探究),仿写。 作文(60分):材料作文。(思维)
1、阅读量增加
回看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全卷共9451字,其中选做题, 文学类阅读题2187字和实用类阅读题2142字,考生只要二选 一,除去最小的那个2142字,全卷约7309字。按照这个速度, 明年试卷阅读量极有可能突破10000字大关,离温儒敏教授说 的“15%的考生做不完”看来是不远矣!
想象力
戏剧
思维
一、近年来高考题型变化(2010、2016、2017、2018、2019、2020) 2010:现代文阅读(9分),三道选择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其中文言文阅读19分,三道选择题(实 词、对人物的分析、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两个句子翻译;古 代诗歌阅读(11分),两道简答题(5分、6分);名句名篇默写(6 分),直接填句子。
从阅读量看,与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全国卷的阅读量 又增加了。以全国卷为例,2017年全国卷的试卷字数为8042 字,2018年全国卷的试卷字数为9015字,增加了973字,考生 阅读量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2.1%,2019年全国卷字数为 9455字,2020年全国卷字数为9653字。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话题导入:什么是语文?
语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言
文学
语言文字应用20 输入:阅读70
输出:作文60
文学
书写文字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诗歌 散文 小说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散文《窗子以外 》林徽因)(14分),单选(3分),对文本相关内 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两道简答题(5分、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一道单选题(3分), 一道多选题(5分),简答题(4分)。
古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19分),三道选择题(断句、 古代文化常识、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两个句子翻译;古代诗歌 阅读(11分),一道多选题(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 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一道简答题(6分);名句名篇默写(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