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素材阅读汇编】2019年高考第十周精选时评与经典素材阅读汇编
最新2019高考时文精选素材222
最新2019高考时文精选素材(十一)101-1101.莫让文学成了信息时代的古典之殇“3458首诗”“25万字”“2041次出现山”“1732次出现我”……贝联珠贯的数字与分析成为了清华附小以苏轼为主题的研究报告中让人眼前一亮的现象。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产出的这份关于苏轼的课题研究报告在近日的朋友圈中获取了极高的点击量,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在惊叹之余,却也让人不禁思考,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成功是否真的可以和了解苏轼、了解文学画上等号?在信息时代下,大数据蔓延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许多公司都在用大数据悄悄地观察与分析着我们的生活记录,通过数据定向投放广告,通过数据分析来举办各种促销活动,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得出最优的物流线路……这些科技应用一次次地让人们感叹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质的改变。
如今,金融投资、计算机科学、工程管理等专业都强调着大数据时代下的学科革新,可见信息时代下大数据已经渗透进了每个学科领域。
而此次,文学这个值得深入探讨推敲的学科,竟也被“成功”地套入了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公式”,得出了“所求的解”,不禁让人再次惊叹大数据的力量之大。
然而,文学是否真的可以如此地被量化?如此量化得出的解,是否真正完成了我们对于文学的探究?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文学的意义在何?在于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
周国平有言:“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文学的意义不是正在于此么?文学的无用之用,正是文学之于人的最大意义所在。
苏轼云:“我一生之乐,在于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也。
”小学生读苏轼之诗,了解苏轼的人生,便是为了体验苏轼之乐,理解苏轼的情怀,感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气风发的年少,体验“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离殇,欣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也无晴”的洒脱……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到诗和远方的情怀。
2019高考时评作文素材精选
2019高考时评作文素材精选(八)【相子荐读】这4篇时评文章,由阳高语文组刘铭老师精选自“人民论坛”,本期题目分别为:《做一股“清流”》、《“熊孩子“出没与好妈妈的教养》等四篇文章,值得2019届高三学生阅读收藏。
1、做一股“清流”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
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文化如此,人生亦然。
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
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
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
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
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
2019年高考语文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10语句补写含解析
专题10语句补写【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答案】18.D【解析】18.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
故选D。
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时评10篇—— “欲”不设防恐成“狱”
2019高考作文素材经典时评10篇:“欲”不设防恐成“狱”(一)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
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
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
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
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
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
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
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
2019高考作文时评素材
2019高考作文时评素材导读:本文2019高考作文时评素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高考作文时评素材精选就该激起“座霸”们的羞耻感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在开往北京南站的一列高铁上,一名男乘客霸占靠窗的座位,不肯坐自己的座位。
被霸占座位的女士劝他时,该男乘客竟然说:“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坐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
”这一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立刻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甚至有网友检索到该男子的身份信息。
迫于舆论压力,当事人进行了回应,表示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向女乘客道歉。
这件事情说大也不大,但之所以引起网友热议,大约是因为挑战了人们的道德底线。
众所周知,买了票对号入座,这是约定俗成、妇孺皆知的规则,就跟办事要排队、不能随地吐痰一样,是公序良俗的基本表现。
必须意识到,个人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无论他多么追求个性解放,也必须植根于现实,捍卫和弘扬为社会所公认的道德立场。
对号入座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想一想,为何许多人看到此事,马上会条件反射般地反对?就是因为碰到了内心准则这根“线”。
假如两个人协商换座,不触及他人利益,公众不会有这等意见,真正令人“闹心”的是该男子的态度,一句轻飘飘的“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实际是要改变一种道德秩序,所危及的是公共利益,自然难免让人炮轰。
不尊重公共道德的行为,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方面应该寻求于规则救济。
事实上,对号入座远远不仅是一种道德秩序,它在法律法规中也能找到依据。
1997年铁道部发布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明确规定,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基本凭证是车票,“依据车票票面记载的内容乘车”是旅客的依法权利。
这虽然是一则部门规章,但结合《治安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违反者乘警是有权力进行强力纠正的。
不仅如此,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可给予限制乘坐火车的处罚。
2019年备考最新时评高考作文素材(1)
2019年备考最新时评高考作文素材做官有止境,干事无止境(人民论坛)最近,一部名为《苏东坡》的纪录片,在党员干部中激起一阵阵涟漪。
苏东坡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把干事作为追求,实实在在造福百姓。
在黄州,他改易风俗、拯救溺婴;在杭州,他组织民众治理“六井”、疏浚西湖;在儋州,至今传诵着他办学堂、劝农耕的故事。
千百年来,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延绵不衰,发人深思。
对党员干部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为民干事是立身本分。
退一万步说,拿了工资就要干事,这是起码要求。
不可否认,当前为官不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存在。
各级领导很着急,因为工作推不动;广大群众很有气,因为办事不太顺。
对于为官不为问题,最高领导人强调,“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实践证明,教育和科技是两条良策。
所谓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把“做事”而不是把“做官”作为最高追求,增强对为官不为的免疫力。
有的人“为官”之所以“不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官帽子”看得太重,把“升官”作为唯一目标,能提级、升职干事就有积极性,否则就消极无为。
现实中,领导岗位总是有限的,一个单位的岗位、职数都有硬性规定,而且层级越往上领导岗位越少。
如果眼睛老盯着“官帽子”,就难免碰到“天花板”,让自己灰心丧气、反复痛苦。
但干事没有“天花板”,只要愿意干,就有干不完的事,就会越干越着迷、越干越投入、越干越享受,就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一段时间来党内涌现出不少为民担当、一心干事的先进典型,“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以最高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用身边典型人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就能激发干事创业、为民造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引导之外,也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干部履职行为的监管和考核,增强对为官不为干部的约束力。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高分作文评析例文10篇+点评
★例文1:走出去,返回来罗素曾言:“多远乃万物之本源。
”正如大千世界,古老的华夏文明乃是古埃及、古巴比伦等诸多历史起源中的一支,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该如何认识我们认为自己早已熟识的事物。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走出去”进而“返回来”的过程。
不同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认识事物时带有简化作用的偏见的产生。
布朗斯说过:“偏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思考能力缺乏的体现。
”我们以“中国味”的大气磅礴定义所有中式风格的音乐,而以西方的小夜曲、圆舞曲最为著名,在不知不觉中便沦为了偏见的奴隶,此时便具有了“走出去”的必要性。
华为老总任正非否定了“自主创新”所带有的光辉,这并非是否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倡导人们避免陷入偏见的泥沼,一再简化前进的目的,而无法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多样,以致丧失了认识自我的感情。
沉重的历史积淀化作包袱,迫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浮于表面,使我们安逸于认识的舒适圈中。
失去了交响曲的激情澎湃,我们如何体悟高山流水的悠扬绵长;失去了摇滚音乐的自由舞动,我们如何沉醉陕北民歌的精神支柱。
失去了与其他事物的交融与荟萃,我们在认知惰性中越陷越深,正如路遥所写:“当一个人沉浸在温柔之乡以后,就再也难以获得重回风暴的勇气。
”走出去,突破局限,更为全面而理性地看待与认识事物。
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走出去,让我们窥探到一个更为全面的世界。
同时,“返回来”的重要性也是应当重视的。
若是只管“走出去”那便向鲁迅先生笔下“拿来主义”所批判的那样所靠拢,只知“进去”而不知“拿来”。
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冲破了偏见与局限的束缚,我们要“返回来”,形成更为深刻的感受。
中国社会具有“从旧见行古道”的传统意识。
我们寻找的“中国味”常常是能令我们孤芳自赏的“历史荣耀”,可是,缺失了对于多样事物的认识,我们如何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似已熟知的事物,缺失了深刻的认识,很快我们的兴趣或许便灰飞烟灭,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意识地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走出去,返回来,这是缺一不可的过程。
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大报时评之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大报时评之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目录:1、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推动新职业更好更快发展3、让体育走进生活,让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4、在产业变革中汇聚发展优势5、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全覆盖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张烁人民日报评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
在新征程上,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教育战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名在校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把职业院校当作普通教育的“低配版”,存在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一些职校按照办普通教育的方式办职业教育。
事实上,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育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着重要区别,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定位。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最新时评20篇(2)
清明与乡愁作者:汤嘉琛来源:光明网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人们索引生活记忆的重要载体。
它们通过特定的符号和仪式,唤醒人们关于往昔的情感和记忆,并建构现代人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想象。
那些仪式化的节庆习俗,很容易将人们的思绪牵引至多年之前,或者回到某个含义特殊的时间点,进而让人们生出世易时移的感慨。
在我看来,所有历经岁月沉淀而传承至今的传统节日,都在不同维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愁。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节日本身就是由各种符号组成的集合体,这些符号共同塑造了公众对节日的认知。
不同的节日,通常都关联着差异化的节庆习俗、仪式典礼和神话传说。
不过,由于中国传统节日大都起源于四时之祀或神鬼之祭,因此在文化基因上存在一定共通性,那就是对社会价值观尤其家庭伦理的强调。
与西方国家那些偏重宗教色彩和狂欢元素的节日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
绝大多数节日都与岁时和农事相关,清明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既是古时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习俗的传统节日。
从这个节日中,能够体察到中国人由自然崇拜生发而来的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哲学,以及报本反始、崇德报恩的文化情结。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仪式。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将祭祖视为维护宗族血缘关系和家庭伦理秩序的途径,清明祭祀既是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又是对“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文化理念和伦理精神的重申。
这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管窥中华文明中生死哲学的奥义,也能够用充满仪式感和神圣感的文化行为,让我们在鉴往知来中捡拾几分敬畏心。
所有传统节日都更多地关涉过去而非观照将来,春节如此,清明节也是如此。
但如果要说哪个节日更能直抵乡愁本身,答案却是清明而非春节。
张灯结彩的春节终究是一个阖家欢聚的日子,但以慎终追远为主题的清明节则在斜风细雨之中透着浓郁的情绪。
人们对清明节的文化和心理层面的认知,总体是严肃而悲伤的。
高三新闻时评作文经典素材摘抄
高三新闻时评作文经典素材摘抄高考越来越近,很多同学都有危机感。
但这不应该是放弃练习作文的理由,反而抽出一定的时间,在数理化题海中探出头来,写写文章,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会是紧张备考生活中的一种调剂。
对自己抱有信心勤加练习,写作水平会有所提高的。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新闻时评作文经典素材摘抄,希望大家喜欢!高三新闻时评作文经典素材摘抄一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
观众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
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从50后、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
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
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
“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在丰富观众眼界学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
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高三新闻时评作文经典素材摘抄二做一个不信谣不传谣的智者近日,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际,重庆市的王某某、刘某、王某3人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话说得好,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2019年高考作文素材:时评文赏读
高考作文素材:时评文赏读文明也是管出来的——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①“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②同一个人,步行过马路时,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但若在车里握着方向盘,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一上了高铁就能全程禁烟。
为何如此?违法成本不同,执法刚性也不同。
这种对比也启示我们: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③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
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观光摩擦”,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尊重对方国家风俗、习惯、礼仪”。
④可见,文明是一面镜子,在比较中更能正衣冠、知不足;另一方面,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
要实现从“人人独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的递进,一定的外部约束,总是不可或缺的。
⑤文明是管出来的,是因为在权利与义务这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数不胜数: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等等。
不仅如此,如果狗闯祸或者由于主人的疏忽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狗主人除了会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最近,国内多地出台针对“不文明养犬”的处罚规定,严厉处罚“遛狗不牵绳”等行为,也正是看到了“管理”之于文明养犬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
2019年高考热点时文短评
2019年高考热点时文短评1、让公众感受历史的魅力(人民论坛)——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人民日报》( 2019年02月01日 04 版)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
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
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
领袖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
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领袖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
的确,割断了历史,“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
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燃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2000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
可以说,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
翻看《史记》《汉书》,能听见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
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
我们其实“去古未远”,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
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
进入这样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
近年来,引发收视狂潮的历史正剧、开启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赢得认可也正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
高中作文-2019年高三语文时评阅读素材有哪些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参考
2019年高三语文时评阅读素材有哪些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参考'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高考语文作文会考什么主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19高考作文时评阅读素材,仅供大家参阅。
近日来,我国南方地区普遍高温,一些城市的市民涌入地铁、商场等有中央空调的凉爽区域避暑。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有损市容,有关部门应该禁止,但坦率来说,一个允许穷人蹭凉的城市恐怕比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更能体现文明的真正意义。
其实,市民因高温涌入公共空间避暑,不仅发生在中国城市,而且也发生在世界各地。
美国一些城市在高温时期,就普遍采取开放市政大楼、图书馆、社区中心等公共区域的做法。
城市并不仅属于衣冠楚楚的富人,同样也要服务于生活困窘、不那么文明的低收入者。
地铁站的过道里躺着避暑的人群,的确显得不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可只要这些人没有妨碍到地铁站的正常运行,管理者就应该做到见怪不怪,我们也应该接受地铁站避暑纳凉的附加功能。
当然,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转型时期,城市居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的确需要有关部门的管理与纠正。
各种市容整治,也的确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
但是,文明城市究竟要文明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问题。
文明生活是有成本的,过高、超前的文明标准,会对城市里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有严重的约束。
欧洲等国的社区改造中,就出现过社区一旦提高档次,低收入阶层由于生活成本快速上涨反而被迫迁离,生活状况更加恶化的现象。
而随着穷人的迁走,城区里低端产业与劳动力的匮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除了少数富裕阶层之外,大量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也开始快速上升,不得不压缩开支、减少消费,进而让城市陷入文明但萧条的困境。
作为一个处于城市化中期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大量并不富裕的低收入群体,盲目追求整齐划一的文明标准,很可能会损害城市生活的活力。
很多时候,我们要接受和容忍诸如地铁站里纳凉、广场上跳舞、马路边烧烤之类的“低端”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第十周精选时评与经典素材阅读汇编◆时政评论◆涉公共安全,公交当有准则方向盘握在谁的手上,谁的责任自然就更大。
这是必须认清的事实。
牵动人心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有了调查结果。
根据警方调查,系乘客刘某与司机冉某在行车过程中“互殴”,导致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15人死亡的惨剧。
作为“挑事”的女乘客,我们自然应该首先谴责,就因她一人错过了一站,却让一车人错过了一生,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可原谅的。
但舆论不应该只停留在谴责的层面,更应该思考今后如何防治此类行为的发生。
然而,女乘客的行为固然可恶,却不代表公交车司机就没有责任。
而且,在我看来,司机的行为显然也应该受到批评。
且不说,女乘客作为消费者,对司机的服务产生不满意,是其权益的正当表达,虽然言语过激,态度恶劣,但这不是司机也恶语相向的理由。
作为公交车司机,在发生服务纠纷时,较为妥当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对待,尽量化解矛盾,当矛盾激化无法控制时,立即报警并向上级报告。
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情绪,与乘客对骂,甚至“互殴”。
再者,公交车属于公共交通工具,它的安全往往涉及到公共安全,这就需要公交车司机具有比一般司机更高的安全意识。
他应该时刻意识到,当自己一旦坐在公交车的驾驶位上,就不再只是他自己,而是肩负着一车人性命安全的职业人。
他所应该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将每一个乘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遗憾的是,司机冉某“失控”了,他不仅没有冷静对待,反而与乘客对骂,激化了矛盾,全完丢掉了该有的职业操守。
在遭到刘某攻击后,也没有意识到这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的安全,不仅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行车的安全,还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其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公交车驾驶人职业规定。
从这来看,他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司机。
我不禁想问,不知在上岗前,他是否接受过专业的岗位培训。
按理说,如果具备一定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司机,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减速或刹车,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将车停稳,然后再与乘客进行沟通,若还是无果,则应该选择报警,将此事交给执法部门处理。
事实上,只要冉某在面对野蛮乘客的无理挑衅时能够应对得当,这件悲剧就不会发生。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成功案例。
比如,早在今年4月份,在浙江舟山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件。
在朱家尖海峡大桥上,一名男子上错公交车后,非要中途下车,与司机发生冲突,最后竟然夺起了方向盘,打骂、逼迫司机谢武杰停车。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司机谢师傅始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双手紧握方向盘并立即踩刹车,让车在大桥上靠边停下来,随后报警,避免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显然,这才是作为一名合格司机所应当有的操守。
由此可见,司机采取怎样的处置方式,对事件朝哪个方向发展更具影响。
方向盘握在谁的手上,谁的责任自然就更大。
这是必须认清的事实。
重庆公交坠江:规则意识“方向盘”不可失控一次口角与拉扯,15条人命,这个本不该画上等号的等式,给人以巨大的失衡感,更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连日来,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故的动向,牵动着无数人心。
就在昨天上午,当地公安机关在调取监控和走访调查还原事发情形的基础上,通报了事故发生经过。
根据通报,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因未及时下车、事后要求在非站台处下车遭拒,与司机冉某发生争吵,之后二人由互骂上升为拉拽抓扯。
这致使车辆失控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公交坠江竟是“一场司乘纠纷引发的悲剧”,这大概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事故发生后,人们基于“亡羊补牢”的心理欲求急切地执果索因,却没想到,直接原因竟指向了看起来最寻常不过的司机乘客纠纷。
这么庸常琐碎的起因,那么惨重可怕的后果,其间巨大的落差,让人难以接受和释怀。
一次口角与拉扯,15条人命,这个本不该画上等号的等式,也必然给人以巨大的失衡感。
二者以“前因后果”的形式呈现在这场猝不及防的灾祸中,只会让人在扼腕痛惜之余,连呼“太不该”:涉事乘客刘某太不该撒泼式滋事,司机冉某太不该在驾驶过程中跟人拉拽。
如今,二人已为自身过失付出了沉重代价,逝者已矣,再多评判也只是事后臧否。
但逝者安息之余,生者仍需警醒,其警示价值需要被梳理和总结。
现实中,司乘冲突并不罕见。
就在这两天,北京市丰台区警方还通报,10月29日上午,678路公交上,57岁女乘客邓某坐过站后,因要求司机停车遭拒,突然用手提的整箱牛奶击砸司机手部,司机躲闪中公交偏离正常行驶方向,紧急刹车后,仍与左侧车道小轿车发生剐蹭。
对这类情节,公众并不陌生。
在万州公交坠江事故中,乘客刘某、司机冉某大概也不会想到,他们二人的冲突会酿成严重惨剧,从起于戾气的对骂、拉扯,到踏上不可挽回的不归路,这悲剧链条来得太“不讲道理”。
但正如凯尔泰斯对“暴行”的阐释那样,人们往往只看到悲剧的后果,而忽略了悲剧被制造时的轻率。
看起来,失控的是那辆公交,实则是他们的心智——哪怕他们中的一人稍微遵循法规、有些克制,悲剧也不会来得这么轻易。
本质上,这起事故是规则意识进化不完全的“衍生品”,是人际内耗和互掐的结果。
让公交失控坠江的,表面上看是司乘拉拽,实则是冲突背后的致命情绪。
而要避免悲剧重演,无疑需要截断司乘矛盾生成链条和冲突升级路径:在网上,有人认为,应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加装司机护栏,将司乘适当隔离;还有人认为,将“情绪管控”纳入教育课程……这些不乏参考价值。
从执法层面讲,还有必要严格对“抢夺公交方向盘”等行为的执法标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本就属于“危险犯”,只要对法益构成威胁,该刑拘就刑拘,而不能用“随意化裁量”削弱法律严肃性,以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对公交公司来说,则需要结合司机情绪状态量表等,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及时的压力排解和情绪调适。
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令人扼腕痛惜,而我们越痛越应汲取其教训:很多时候,社会的安全感来自于戾气抑制力度与风险把控强度。
要让公共安全的“车辆”免于失控,最关键的,还是让规则意识“方向盘”不失控。
具有成长力的人不沉溺于过去成人礼,不仅是一个庄严的仪式,一个振聋发聩的誓言,更是站在成人的视角,更加理性、科学、多维度地审视世界,盘点成长经历,提升各种能力,规划人生轨迹,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
成人礼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由被“标签化”走向自我认知,由他律走向自律,由依赖走向独立,由成长走向成熟。
在这个过程里,如果有意识地培养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和沟通力,不仅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将为卓越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自知力,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觉察能力。
通过解读自己的人格类型、兴趣爱好、人生目标、优势和劣势,确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自知力高的人还善于观察周围的人,给自己在人群中一个准确的定位,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人生规划。
青春期是一个人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自卑的人会全面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大的人则会高估自己,订立不切实际的目标。
一旦“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反差过大就会造成自我认知混乱。
所谓成长力,是指一个人持续成长的动机和能量。
具有成长力的人不沉溺于过去,而是展望未来,他们既不会因为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过去的失败而止步不前。
一些成长力不足的学生会对外在环境过度依赖,身处“凤尾”状态,会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而一旦身处“鸡头”状态,又觉得自己被埋没,瞧不起周围的人。
成长力高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始终保持热忱,明确前进方向,勇于行动,善于行动。
所谓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
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学习知识包含知识总量、知识质量、知识流量和知识增量等方面。
一些学生不愿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终日无所事事,头脑空洞,缺乏知识总量;决定知识质量的关键不仅包括所学知识对自我成长是否有意义,也包括对知识掌握的精准度,有的学生博而不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吸纳度和扩充知识等方面的能力,阅读量大并且善于与周围同学分享的学生就属于知识流量大;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学习力高的人具有优质的学习品质,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所谓选择力,是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敏感,善于收集最新资讯,整合资源,明确方向。
他们在充分自知的基础上,秉承顺势而为的原则,在纷杂的选项中遴选出能够将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最大化的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包括明确的生涯规划,还包括业余爱好的选择,摒弃与自己成长方向相悖的爱好,避免成瘾性爱好。
在与人交往中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给予自己建设性建议的人,避免将自己拖入负向情绪状态的人。
选择力高的人能减少内耗,直奔目标。
所谓自控力,既包括对人生目标的控制,拒绝人云亦云的盲目,具有抵御各种诱惑和纷扰的能力;又包括及时觉察自己的负性情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善于向专业人士求助,自觉地提升情绪管理水平;还包括善于观察周围,与拥有正能量的人成为朋友,有效控制负能量人士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自控力强的人在人生中很少陷入尴尬的境地。
所谓沟通力,是指能够将自己的诉求、愿望和情绪准确地表达,并得到相应反馈的能力。
比如一位学生特别渴望融入集体,他发出的讯号是“同学们,我想加入你们!”如果他得到同学们的回应是“我们欢迎你的加入!”这样情感的闭环说明这位学生的沟通力强,得到相应反馈了;而如果同学们回应的行为或情绪是“我们不欢迎你,请离我们远点……”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说明沟通力弱。
沟通力强的人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与不同类型的人都能达成友好互动。
沟通力强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年轻人,你是否具有了这六种能力?不要因为自己还有一些能力不具备而忧虑,只要你具有方向感,下定决心不断提升自己,并且付诸行动,你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从容地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生新篇章!◆经典素材◆做“手有余香”的陌生人(人民论坛)“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年少时读晚明小品《湖心亭看雪》,只偏爱“人鸟声俱绝”的遗世独立与洒脱。
近日重读此文,体会到“焉得更有此人”的惊喜、“拉余同饮”的热情,方才知晓:真正让人着迷的不是孤独的雪景,而是在孤独中遇到相同雅趣的陌生人。
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陌生人。
对陌生人的态度、与陌生人的距离,很大程度上界定着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也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礼尚往来,还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意相通……凡此种种,都是与陌生人交往的准则,蕴藏着中国文化对和谐人际关系、乐观生活态度的价值追求。
但在现实中,陌生人之间并不总能奏响和谐的音符。
常有人感慨诚信缺失、社会凶险、世态炎凉,笃信“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讲话”,心中藏着“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