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行业的特点
供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供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供热行业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向用户提供供暖和热水的行业。
在冬季寒冷的地区,供热行业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供热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的需求。
供热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能源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供热主要依赖于煤炭等化石燃料,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供热行业的主要选择。
例如,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在供热行业的应用逐渐增多,有效降低了供热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供热行业也开始引入智能化技术。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供热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能源调配,实现供热的个性化服务。
绿色供热的推广。
绿色供热是指在供热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做法。
例如,在供热系统中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管道,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余热进行供热,减少能源浪费;采用绿色能源进行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绿色供热的推广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效益。
供热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供热行业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提供定制化的供热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供热方式,如地暖、壁挂炉等,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供热方式。
未来,供热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供热行业需要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绿色供热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供热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给供热行业带来了市场机遇。
同时,供热行业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能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供热行业在能源结构优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绿色供热推广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供气供热行业市场地域分析洞悉不同地区市场的特点与机遇
供气供热行业市场地域分析洞悉不同地区市场的特点与机遇随着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供气供热行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了我国能源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市场需求和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了解不同地区供气供热市场的特点和机遇对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华北地区:稳定需求与清洁能源转型机遇华北地区是我国供气供热行业市场的重要区域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
这一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实力较强,对于供气供热产品的需求稳定且规模较大。
而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提升,清洁能源转型及替代传统能源也成为了发展的机遇。
因此,在华北地区供气供热行业的市场中,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与技术升级机遇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因此供气供热行业在这一地区有着良好的基础与潜力。
然而,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东北地区供气供热行业需要面对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成为东北地区供气供热行业发展的机遇。
三、长江流域地区:多样化需求与智能化应用机遇长江流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
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集,对于供气供热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与此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供气供热行业带来了机遇。
例如,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让用户更加便捷地控制供气供热系统,提高了用户体验。
因此,在长江流域地区,供气供热企业需关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西南地区:清洁能源发展与输气通道建设机遇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这一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且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可再生能源。
因此,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供气供热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同时,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不断推进,西南地区还有着成为重要的输气通道的潜力。
中国集中供热概况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概况】一、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城市供热是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用热为目的的。
生活用热主要包括供暖和生活用热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夏季集中供冷(空调)也划为城市供热的范围。
城市供热设施的主要特征是热源集中,并以不同规模的热网向热用户输送热能。
中国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供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目前刚刚在江苏、浙江等省兴起。
城市供热发展情况,详见下表1-2-1。
表1-2-1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1991-1998)1998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6540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加9.96%。
城市供热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还有山东、河南两省,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也开始起步。
“三北”地区城市供热普及率以达25%以上。
1998年各省市集中供热状况详见下表1-2-2。
表1-2-2集中供热状况(1998年)1、热源的发展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分散锅炉房、地热、核能、太阳能、热泵、家庭用小燃煤炉和电暖气等。
中国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太阳能、地热等,但是集中供热所用能源目前仍以煤炭为主,北京和有资源条件的城市开始使用天然气和燃油。
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城市供热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热电联产占62.9%,区域锅炉房占35.75%,其他占1.35%截至1998年中国区域锅炉房为辅,其他热源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在中国城市供热热源供应的总热量中,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为2493.85万千瓦(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年供热量为103599万百万千焦,供热标准煤耗40.39千克/千焦。
中国目前热电联产的主要技术特征是:(1)热电联产的建设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2)热电厂建设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企业自备热电厂为热源兼顾周围联片供热为补充;(3)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机组陈旧、耗煤高的不适应电力事业发展的部分老发电厂,纷纷改扩建为热电联产的供热机组,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4)过去供热机组小于20MW的中小型机组为主,影响热电联产综合效益的提高。
供热行业的特点及现状
供热行业的特点及现状供热行业是指通过供热设备将能源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的热力供应系统。
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供热行业的特点和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供热行业的特点1. 高度集中:供热行业的能源采集、转化、输送和利用环节都高度集中在供热中心。
这种集中特点使得供热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集中化管理的优势,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2. 基础设施性质:供热行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福利,也与城市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
3. 季节性需求:供热行业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在冬季。
在供热季节,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在非供热季节,需求量则相对较低。
这种季节性需求给供热行业的运营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4. 能源依赖:供热行业的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的供应、价格和环境影响对供热行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何实现能源的多样化和清洁化是供热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供热行业的现状1. 城市供热普及率不断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供热系统,供热普及率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供热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
2. 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了应对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供热行业开始加快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加大对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动供热行业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
3. 供热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供热技术不断创新。
传统的燃煤锅炉逐渐被高效、清洁的供热设备所替代,如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热泵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供热系统更加安全、稳定、节能。
4. 管网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供热管网作为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也在不断完善。
加强对供热管网的维护和改造,提高供热管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一章城市集中供热概况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
第一章城市集中供热概况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供热方式多种多样,供热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分析集中供热的成本和研究集中供热的价格就必须对国内外集中供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
第一节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溉况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我国城市供热是从1953年发展起来的。
从1953年至1965年,我国的供热事业发展的很快,特别是热电联产。
新增单机6MW以上的热电机组2.4GW,占同期新增火电机组的20%,为我国的热电事业奠定了基础。
但是从1965年至1980年间,热电发展进入缓慢阶段,供热机组比重降到11%。
随着“六五”、“七五”计划的实施,供热机组的比重有所回升,已经超过12%。
近几年来虽然热电联产供热量以10%’13%的速度递增,我国供热机组所占的比重仍然只保持在12%的水平。
而实际的情况是为了满足工业,特别是地方工业的要求,不得不建设大量的能耗高、效率低的小锅炉和部分小火电,结果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是建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到1985年底,我国北方的120个城市中,有40多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5500万平方米。
到二十世纪末,发展到81个城市,约占“三北”地区十三个省市165个城市的1/2,供热面积达到I.89亿平方米,热化率达到12.08%。
北京市热化率已经达到25%。
但是,从全国城镇情况看,仍以锅炉房供热为主。
约占全部建筑面积的2/3。
据北京、哈尔滨等29个大城市统计,锅炉供热占总供热量的84%,但这种供热形式存在的问题是供热效率低,实际供热能力只能达到设计能力的40%。
1二.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2I.供热方式我国且前主要的采暖方式大体上有三类;1)集中供热(热电厂、集中锅炉房)2)分散锅炉房3)电采暖、燃气及小火炉采暖经过调查:1)全国各县城市668个,其中286个城市已具有集中供热基础设施见表卜1。
集中供暖的特点
集中供暖的特点集中供暖是一种将热能集中供应给建筑物或小区内的用户的供暖方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集中供暖通过中央供热站将热能进行集中供应,相比于分散供暖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能源的集约利用。
集中供暖的热源可以采用燃煤、天然气、地热等多种方式,其中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更加环保和清洁。
2. 温度一致:由于集中供暖采用中央供热站供应热能,每个用户的供热温度都是由同一个供热系统控制的,因此整个区域的供暖温度可以达到较高的一致性。
这样可以避免部分用户在供暖季节内感到寒冷或者过热的情况。
3. 维护方便:集中供暖采用集中供热站作为热源,通过管网将热能传输到各个用户处。
这样在供暖系统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只需要到供热站进行处理,不需要在每个用户处逐一检修设备,大大减少了维修的难度和维修时间。
4. 空间利用率高:由于集中供暖不需要每个用户自行安装供暖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或小区内的空间资源,不需要在每个房间里安装暖气片或者空调设备,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
5. 美观舒适:集中供暖避免了每个用户各自安装供暖设备的情况,整个建筑物或小区的外观更加美观整洁。
同时,由于集中供暖提供的是稳定一致的供暖温度,用户在室内的舒适感更加突出。
6. 管理方便:集中供暖方便了供暖系统的管理和调控。
通过中央供热站可以实时监测供热情况,对供热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供暖质量和供暖效率的提高。
总之,集中供暖作为一种高效、节能、舒适的供暖方式,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其特点体现在高效节能、温度一致、维护方便、空间利用率高、美观舒适以及管理方便等方面,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供暖需求,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供热 服务演讲稿
供热服务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供热服务的情况。
作为供热服务的从业者,我们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热服务。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供热服务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供热服务覆盖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居民区、商业区还是工业区,我们都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供热服务。
我们拥有先进的供热设施和设备,能够保障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用户在寒冷的冬季能够享受到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次,我想和大家强调一下我们供热服务的特点。
我们注重服务质量,始终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不断优化供热系统,提升服务水平,为用户营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同时,我们还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未来的发展规划。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供热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提升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我们还将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供热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总之,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提升供热服务的品质和水平,为广大用户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谢谢大家!。
城市供热行业智慧供热解决方案
城市供热行业智慧供热解决方案第1章智慧供热概述 (4)1.1 供热行业发展现状 (4)1.2 智慧供热的定义与意义 (4)1.3 智慧供热的关键技术 (4)第2章供热系统监测与数据采集 (5)2.1 供热系统监测技术 (5)2.1.1 热网监测技术 (5)2.1.2 节点监测技术 (5)2.1.3 远程监测技术 (5)2.2 数据采集与传输 (5)2.2.1 数据采集方法 (5)2.2.2 数据传输技术 (5)2.2.3 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5)2.3 传感器及设备选型 (6)2.3.1 传感器选型 (6)2.3.2 传输设备选型 (6)2.3.3 监控软件选型 (6)第3章供热负荷预测与优化 (6)3.1 供热负荷预测方法 (6)3.1.1 时间序列分析法 (6)3.1.2 机器学习方法 (6)3.1.3 深度学习方法 (6)3.1.4 混合方法 (6)3.2 供热负荷优化策略 (7)3.2.1 分时分区控制策略 (7)3.2.2 变频调节策略 (7)3.2.3 预热调节策略 (7)3.2.4 智能优化算法 (7)3.3 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1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2 基于机器学习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3 基于深度学习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4 基于混合方法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第4章供热管网调控技术 (8)4.1 供热管网调控策略 (8)4.1.1 分区调控策略 (8)4.1.2 优化调控参数 (8)4.2 变频调速技术 (8)4.2.1 变频调速原理 (8)4.2.2 变频调速设备的选型与配置 (8)4.3 智能阀门控制技术 (8)4.3.2 智能阀门控制策略 (9)4.3.3 智能阀门控制系统构建 (9)第5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9)5.1 能源消耗监测与分析 (9)5.1.1 监测系统构建 (9)5.1.2 数据分析 (9)5.2 能源优化策略 (9)5.2.1 智能调控策略 (9)5.2.2 需求响应策略 (9)5.2.3 能源替代策略 (9)5.3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0)5.3.1 高效节能设备 (10)5.3.2 智能化控制系统 (10)5.3.3 能源回收与利用 (10)5.3.4 碳排放监测与控制 (10)第6章供热设备维护与管理 (10)6.1 设备状态监测 (10)6.1.1 监测系统概述 (10)6.1.2 传感器布置与选型 (10)6.1.3 数据采集与传输 (10)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2 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 (10)6.2.1 故障诊断方法 (11)6.2.2 故障预测技术 (11)6.2.3 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构建 (11)6.3 设备维护策略 (11)6.3.1 预防性维护 (11)6.3.2 事后维护 (11)6.3.3 维护策略优化 (11)6.3.4 智能决策支持 (11)第7章智能调度与优化 (11)7.1 智能调度策略 (11)7.1.1 热需求预测 (11)7.1.2 调度模型建立 (11)7.1.3 热源智能调度 (12)7.1.4 热网智能调控 (12)7.2 供热系统优化运行 (12)7.2.1 参数优化 (12)7.2.2 能耗分析 (12)7.2.3 设备优化 (12)7.3 调度中心建设与管理 (12)7.3.1 调度中心硬件设施 (12)7.3.2 调度中心软件系统 (12)7.3.4 规章制度与安全运维 (12)第8章供热信息化平台建设 (12)8.1 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 (12)8.1.1 架构概述 (12)8.1.2 数据采集层 (13)8.1.3 数据传输层 (13)8.1.4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13)8.1.5 应用服务层 (13)8.1.6 用户界面层 (13)8.2 数据存储与管理 (13)8.2.1 数据存储 (13)8.2.2 数据管理 (13)8.3 供热信息分析与可视化 (13)8.3.1 供热信息分析 (13)8.3.2 供热信息可视化 (14)8.3.3 报警与通知 (14)第9章互联网供热服务 (14)9.1 供热服务新模式 (14)9.1.1 在线供热服务 (14)9.1.2 智能化供热调控 (14)9.1.3 供热费用线上支付 (14)9.2 用户互动平台建设 (14)9.2.1 用户信息管理 (14)9.2.2 用户反馈与投诉处理 (15)9.2.3 用户参与决策 (15)9.3 供热业务拓展与优化 (15)9.3.1 供热设备升级改造 (15)9.3.2 供热市场拓展 (15)9.3.3 供热服务多元化 (15)9.3.4 供热信息化建设 (15)第10章智慧供热项目实施与评估 (15)10.1 项目实施步骤与策略 (15)10.1.1 项目筹备阶段 (15)10.1.2 项目实施阶段 (16)10.1.3 项目验收与交付阶段 (16)10.2 项目风险与收益分析 (16)10.2.1 项目风险分析 (16)10.2.2 项目收益分析 (16)10.3 智慧供热项目评估与改进建议 (16)10.3.1 项目评估 (16)10.3.2 改进建议 (16)第1章智慧供热概述1.1 供热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集中供热发展的现状,然后提出了集中供热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推进我国集中供热事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分析了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问题;对策引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国情适应性,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呈现加速发展势头,特别是近些年来集中供热发展迅速,对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改进、环境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起点较低、技术和资金的欠缺,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较多,情况较复杂。
随着供热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将迎来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也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深入分析现状情况,抓住问题实质,在实施改造的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改造方案,对提高管网改造的技术层次和经济性,改善供热运行,加快供热行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内外的集中供热状况东欧较多国家夏季凉爽,冬季寒冷,他们主要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
集中供暖始于前苏联,目前俄罗斯也是世界上集中供热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城市集中供热占总热量需求的86%,其中热电厂供热占36%,大型及超大型锅炉房占46%。
据俄罗斯有关专家报告在2003 年俄罗斯已经有供热汽轮机工作压力24 与13MPa的热电厂162 座,供热汽轮机工作压力小于13MPa 的热电厂大约450 座,各种单机容量的锅炉房188700 座,其中含83000 座工业锅炉房,热网干线和分配管线大约257000Km。
尽管俄罗斯的燃料资源很丰富,平均人口指标高于中国,但是他们仍然将发展集中供热作为节能的战略,改善设备机动性能,对热电厂进行改造、改装和技术革新,广泛应用国产高效热力管道结构对热网进行保温处理。
不断地提高现代大型热电系统效益,降低发电燃料消耗量的比例.在我国,集中供热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有15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等采暖地区132 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城市集中供热设施。
城市供热项目贷款评审重点(doc 6页)
城市供热项目贷款评审重点(doc 6页)城市供热项目贷款评审重点一、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规划和信贷政策要点(一)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规划1.供热的概念及分类城市供热指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活动,按照供热方式可分为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按照热能形态可分为蒸汽和热水;按照生产方式可分为热电厂供热和锅炉房供热。
本章所指贷款项目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即指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镇的热用户供给生产和生活热能的方式。
集中供热是城市供热的发展方向,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供热行业的特点供热属市政公用行业,具有公共工程、公共产品、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3.集中供热的现状①蒸汽供热:截止2002年底,全国城市蒸汽集中供热能力83346吨/小时,供热总量57438万吉焦,管道长度10139公里。
②热水供热:截止2002年底,全国城市热水集中供热能力148579兆瓦,供热总量122728万吉焦,管道长度48601集中供热项目,谨慎支持县级城市的供热项目。
3.按借款人分类:重点支持市场化运作的供热企业的项目,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优先支持。
4.按性质分类:重点支持能够平衡运营的可经营性供热项目,兼顾支持政府补贴性的供热项目,谨慎支持公益性供热项目。
二、关于项目借款法人评审(一)借款法人种类、特点1.国有供热企业。
一般来讲,企业实力不强,体制单一,市场化程度差,目前现正在改革过程中;2.股份制企业。
目前规范的企业较少,是今后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方向和项目建设的主体;3.政府投融资平台。
有关具体要求详见第五篇。
(二)借款法人会计报表1.企业报表与现行工矿企业财务报表基本一致。
2.借款法人资产负债率一般不超过70%,要求近三年不得出现亏损。
除我行对借款法人评审共性要求外,重点说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供热费的收缴体制。
对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重点落实特许经营权的法律保障性和政府补贴的可行性。
供热企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供热企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作者:王慧琴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第5期王慧琴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应对改善措施。
科学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企业由于管理漏洞、风险防范等问题出现亏损情况,保障供热企业的稳健发展,为供热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为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供热企业;经营管理;改善对策一、供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特点1.地域性限制。
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集中供热区,这是供热企业的地域性特点。
北方地区根据天气情况一般于十一月份为用户提供暖气,但是在实际供热的时候受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北方地区供热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
还有供热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供电供水行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受产品本身性质影响在输送过程中会损失很大一部分热力资源,供热企业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
2.规模经济性。
在供热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规模经济性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自然垄断性。
对于供热企业而言,由于生产规模和提供产品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使得热力资源的单位成本有所下降,这就是供热企业的规模效应。
但是如果因规模过大,使信息传递速度慢且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重复建设等弊端,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使得本单位成本规模效应很难实现,也难以完全实现热力资源高效利用和配置。
所以说供热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受规模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应该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由于资源浪费造成的成本增加问题。
二、供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1.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当前一些供热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
由于过于重视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没有合理的制约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使得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第一,企业内部缺少岗位之间的良性竞争。
第二,企业内部缺少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
第三,企业内部缺少精细化管理措施。
城市供热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ppt
提高热能利用率
总结词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采用高效、低耗的供热设备和系统,优化城市供热管网,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 供热成本,减少能源浪费。
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
总结词
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详细描述
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对供热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故障诊断,提高 运维管理效率,减少设备故障率,保障供热稳定。
城市供热以燃煤供 热为主,存在一定 的环境污染和资源 浪费。
供热服务水平参差 不齐,部分地区存 在供热不均和供热 不足的问题。
供热设施老旧,技 术落后,热效率低 ,能源消耗大。
痛点与挑战
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供 热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
力。
转型升级缓慢
传统供热方式和技术难以满足绿 色、低碳的发展要求。
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实施余热回收
利用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
浪费。
加强运维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 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推广智能化运维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手段,实现供热设备的智 能化监测、预警和运维,提高设 备运行效率。
实施环保政策
总结词
政策引导、环保达标
详细描述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环保政策,对城市供热行业进行政策引导,推动供热企业采 取环保措施,实现环保达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04
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加大清洁能源比重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其在城市供热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城市供热行业行业痛点与解 决措施
城市供热简介介绍
绿色供热技术
清洁能源供热
如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 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热,无 污染、可持续。
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环 保的供热方式,能够大幅 度降低能源消耗。
余热回收
对工厂、电厂等产生的余 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促进城市供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推行清洁能源供热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供热的 扶持力度,鼓励研发和应用。
• 清洁供暖阶段: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城市供 热逐渐转向清洁供暖,如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热,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原有燃煤热源进行改造升级,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 和除尘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此外,推广智能供热技术,实现供热系统的智 能化管理和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这个阶段,城市供热不仅满足居民生 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更成为推动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城市供热的环境影响与可 持续发展
供热对环境的影响
01
大气污染
传统的城市供热主要依赖燃煤,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氧
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02
温室气体排放
燃煤供热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03
能源消耗
供热系统是大型能源消耗系统,传统方式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
管网布局
根据城市规划和热用户需求,采用不同管径、材质的管道进行布局,保证热能 传输效率和供热质量。
热用户
01
02
03
居民用户
通过散热器、地暖等方式 实现室内供暖。
工业用户
提供生产过程中的热水、 蒸汽等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供热行业的特点
一、热的商品属性
由于城市供热服务具有可替代性低、非排他性、公用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具有了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该类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必须是介于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由市场和政府通过一定的机制结合来解决该行业产品的供给问题。
沿袭计划经济的思维习惯,人们常把供热取暖看作是政府的一项福利事业,没有把供热取暖关系看作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买卖合同关系。
然而,事实上我国《合同法》早就将"供用热力合同"与用电、水、气合同规定一起放在同一章节里,并把这种合同称作“供用热力合同”。
此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作为经营者的出卖人,即供热方,和作为消费者的买受人,即取暖方,客体是热能;内容是供热方享有收取取暖费的权力,承担着提供符合标准的热能的义务和作为经营者应承担的其他义务,供热方与取暖方所交易的是热能这一特殊的商品。
二、网络性
热水和蒸汽的输送必须通过固定管网进行,因而城市供热行业是典型的"网络性"公用事业,随着服务网络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有降低的趋势,服务的有效性有增加的趋势。
热电行业属于公用基础设施行业,为避免重复建设,一个热区往往只设一个主要热源,具有较强的区域垄断性,再加上热电项目属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
三、季节性
与水、电、气等其他公用行业不同,供热行业具有季节性。
且不同地区供热长短有所差别。
热力供应属于供热地区冬季生活必需品,需求较强,是国家在基础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的行业。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该行业作为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存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在脊柱供热和热电联产等国家鼓励并支持发展的范畴将有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
而作为一大耗煤产业,降低供热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将成为该行业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