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e66c1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6.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令人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影片一开始就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纪大桥的恢弘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珠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
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
正如电影中的旁白所指,“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
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
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五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
不少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
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的,现在已成中年男子。
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
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
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过程中的挫折。
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败更能展现出工作人员对大桥所付出的心血。
在建E15号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
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很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员都因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这令我们很是感动。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通用篇)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通用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33d1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f.png)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通用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1人们称赞港珠澳大桥“腾空跃起一巨龙,三地从此无西东。
根根桥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荡欢笑。
”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大屿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门半岛,是一座跨海大桥。
由林鸣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
观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让我感受到大桥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浅。
开篇以茅以升建设中国第一座桥梁,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桥梁工程。
接着播放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与港珠澳大桥作比较。
让我看到了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飞速发展。
纪录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重8吨的.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展开了建设情节。
安装E30号沉管时要将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
由于E30号是海底隧道的第33节也是最后一节,此项任务十分艰巨以及海底情况复杂。
给隧道对接带来巨大的困难,大桥建设者们绞尽脑汁开始安装对接,他的成功关系到大桥的建设。
对接成功后工程者欢呼雀跃,只有总工程师林鸣没有丝毫笑意,他在等待对接漏差报表结果。
当他得知漏差为16厘米时,他宣布需重新对接,最终落差不到2.5毫米,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在对接E15号沉管时,林鸣和他的团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
他们不得不退回去,三个月后,再次对接依然无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个月再次“出征”,终于安装成功!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大桥建设同时保护好中华白海豚,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桥建设者的承诺。
大桥建设“让道”于中华白海豚,桥梁工程施工设计优化最终兑现了他们当初的承诺。
自出提出构想后12月开始建设,到10月正式通车,历经整14年。
在这14年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奋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了这14年,才有了这座“圆梦桥”;有了这堂课坎坷的14年,才有了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以桥、岛、隧的方式贯通香港、珠海和澳门。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6652a327d3240c8447efdf.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点击查看更多:《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精选《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1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整部纪录电影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感,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电影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
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以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部纪录电影给我的本职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各种外在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正常施工、无法保证工期、质量要求太严,无法保证等各种理由。
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
只有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大桥建设者们精诚通力的合作也令我叹服。
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各行各业人员合作提供。
大家齐心协力,在完美配合下共同保证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质量,正因为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级的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通过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致敬这些挑战宏大自然,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脚踏实地,用双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工程师们!《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2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
港珠澳大桥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5篇
![港珠澳大桥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8fe9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c.png)
港珠澳大桥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5篇《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那么,关于《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如何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一、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投资超700亿元,约6年建成。
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次致命的威胁。
这里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每天约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这座大桥需要坚固到能够抵抗强烈的撞击。
这里有三个重要国际机场,保证航空与桥梁的安全也是设计师们要面临的难题。
除此之外,要考虑桥梁的阻水率,如果超过10%的阻水率,势必会造成河沙淤积,威胁航道的安全,同时未来的伶仃洋面临很可能变成一片冲积平原的危险。
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危险“氯盐”,也会大大的威胁桥梁的安全。
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二、工程难题及解决方案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有三大难点:一是安全问题,大桥经过珠江口几个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过,需要确保工程建设和航运建设不会产生大的冲突;二是环保问题,大桥经过中华白海豚生态保护区,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白海豚的影响;三是水文环境问题,大桥建设不应改变珠江口已经形成的两河三滩的水文环境。
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文环境最大的影响来自人工岛的建设。
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将使人工岛面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著减小人工岛的阻水率。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心得体会写作素材5篇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心得体会写作素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fca378de80d4d8d05a4f23.png)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心得体会写作素材5篇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第E30号沉管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回顾了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动工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历程。
下面是橙子精心准备的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中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这是一座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它连起了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港珠澳大桥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风采。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一种自豪。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第E30号沉管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回顾了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动工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历程,展示“一带一路”背景下“一国两制”的丰硕成果,体现中国制造背后的国魂匠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纪录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
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感触一:严谨认真的态度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
只有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感触二:详细周密的计划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044a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7.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下面我们来看看港珠澳大桥,欢送阅读借鉴。
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工程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
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立者们在工程建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六百年前,当文天祥一身枷锁,被忽必烈的军队押着从这个地方经过,回中原赴死时,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中有多少悲愤与痛苦呀?那时的亡国耻辱与现在国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让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那份爱的情怀却是一样的。
港珠澳大桥带给了我们不仅只是眼前的奇迹,通过完成这样一座大桥。
我们中交集团建造跨海大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科技的进步与开展,在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行,同时也会将时空的距离越拉越小。
一个个割开血脉和亲情的天堑将不复存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大湾区经济带将在这里形成,它将成为开展中的一块热土。
我们是一群建立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们创造的不仅是实体的奇迹,更是在修筑起祖国繁荣强大的基石。
我们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担当,在用林鸣那样的敬业精神,与亿万中华儿女一起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因为有了比天空更宽阔的人的胸怀,一架倾注了施工人员十几年心血,联通、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于20XX 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了,这就是伶仃洋上腾飞的巨龙——港珠澳大桥。
一个伟大的奇迹!影片《港珠澳大桥》以大桥建立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艰辛。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2615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4.png)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一2019.05.16号下午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纪录片,电影充分展现了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经理林鸣同志为代表的中交桥梁人的光辉形象,其间我们振华重工的浮吊及参与员工在影片中也有影像出现。
观影后直到现在,“大国工匠”运用智慧在看似不可能中创造奇迹,激励着我这个普通的质检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踏实学习、注重质量细节,功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努力为振华作贡献!《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二“我建桥我骄傲”,把港珠澳大桥比作自己的情人,这些都是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建设者们的心声,发自肺腑。
影片沿着E30沉管作业为主线,演绎了国之重器、国之桥梁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要把事情做对,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也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每一步都要脚踏实际。
严谨的工作态度,节约就是利润的目的,严格控制制造成本,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三严谨认真的态度、详细周密的计划、精诚通力的合作,连起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最后让我们向这些挑战宏大自然,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脚踏实地,用双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工程师们致敬!《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优秀范文四昨天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的纪录片。
电影画面震撼、细节感人。
作为一名中交集团旗下的振华公司员工看到这部有力量、有温度的作品,被以林鸣为首的中国建设者的百折不挠、充满智慧心的工匠精神所深深敬佩之时也为这样的大国工程而骄傲、自豪。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95b3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8.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
珠港澳大桥的修建通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座大桥的通车将极大得缩短澳门、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时空距离,三地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加紧密,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地的经济会因此而得到更强的辐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这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也大有益处。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0多年前的1957年,在壮阔的长江上,一座巍峨秀丽的“梦想之桥”――武汉长江大桥凌空飞架,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0多年后的今天,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以靓丽的容颜横卧伶仃洋上,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观看完记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后,我的思潮澎拜海天之间,久久不能平静。
60多年前,建设万里长江一桥,需举全国之力;而今,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
身为中国交通建设者的一员,想到我也为祖国的交通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时,一股豪情便涌上心头。
作为中交青年,我要争当甘于寂寞的大桥建设者,争当锐意进取的技术开拓者,为如期圆满完成孟州黄河大桥工程建设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三10月23日上午,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6942946f1aff00bed51ecf.png)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学习《港珠澳大桥》精神凝聚一心迎难而上为了贯彻落实好上级党组织关于开展“攀登新高峰奋斗新时代——2019我的电影党课”的工作要求,丰富形式, 8月1日,党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港珠澳大桥》,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业务骨干参加本次观影活动。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沉管E30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以国际视角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重点挖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了这座“超级工程”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奋斗历程。
观影活动结束后,在党小组群中发表自己的观影体会:“今天看了电影很有感触,面对自然,人类是如此渺小,但我们的工程人员用智慧,寻找自然规律,攻克技术难关,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不放弃,凭借智慧、勇气和力量,创造奇迹!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学习和发扬好不畏困难,团结一致的精神,做好每一颗螺丝钉,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付出,勇于担当,勇于承担,我们的团队才更有战斗力。
感谢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
”正如 * * 所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是中华的骄傲。
每位党员都应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砥砺前行的精神,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
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1cfc7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b.png)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通用20篇)港珠澳大桥是国之骄傲、中交之骄傲,观看完《港珠澳大桥》影片后对此感触尤为强烈。
那么,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怎么写呢?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篇1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制造支起世界之最。
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此外,大桥还囊括了世界首创主动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世界首创桥―岛―隧集群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难度深水无人对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项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
2006年,韩国一家非常厉害的公司在主持安装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桥,当时每一节沉管安装的时候,会有56位荷兰专家从阿姆斯特丹飞到釜山给他们安装。
中国考察团到釜山去考察时,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上去看一看,被当场拒绝。
于是考察团在距桥三百多米的海面上,开船用卡片机拍了几张照片。
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找到当时世界上在沉管安装领域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对方开出天价1。
5亿欧元(约人民币15亿人民币)。
经过多次谈判,谈判员提出3亿元人民币,却遭到荷兰人拒绝,他们说:“我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你们去找上帝吧。
”被多次拒绝后,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
珠港澳大桥电影观后感要怎么写 收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体会心得5篇
![珠港澳大桥电影观后感要怎么写 收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体会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14abf05f0e7cd1842536e8.png)
珠港澳大桥电影观后感要怎么写收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体会心得5篇《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实片,叙述了我国不断发展,造就了一个个世界记录的小故事之一珠港澳大桥。
那麼,有关《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要怎么写?下列是我为大伙儿提前准备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热烈欢迎大伙儿前去参考。
珠港澳大桥心得体会珠港澳大桥是技术工程师们经历六年超越长江口伶仃洋水域,修建的一座联接中国香港、厦门及澳門的大中型跨江安全通道。
这部纪实片气魄恢宏,将立交桥从设计方案论述到修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详细展现在屏幕中,要我溢于言表一种倾佩,对我国技术工程师和中国劳工这一黄金组合进行这般浩瀚无垠工程项目深深地震撼人心。
一、项目概况珠港澳大桥行为主体修建工程项目于20xx年12月15日动工基本建设,以求于20xx至20xx年进行,项目投资超700亿人民币,约六年完工。
繁杂的海床构造,极端的地理环境,较长的跨江间距,工程项目们要挑戰水上修桥的極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强台风、惊涛骇浪、地震灾害乃至是海面腐蚀对它而言全是一次次致命性的威协。
这儿也是世界最忙碌的水路,每日约有4000多架船舶航运,这座立交桥必须牢固到可以抵御明显的碰撞。
这里有三个关键机场,确保航空公司与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也是室内设计师们要遭遇的难点。
此外,要考虑到公路桥梁的阻水率,假如超出10%的阻水率,必定会导致河砂沉积,威协航线的安全性,另外将来的伶仃洋遭遇很可能变为一片丘陵地貌的风险。
也有一种看不到的风险“氯盐”,也会极大地威协公路桥梁的安全性。
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人工岛,每一项每日任务都充满了不明的挑戰。
二、工程项目难点及解决方法工程项目在工程施工基本建设中有三大难题:一是安全隐患,立交桥历经长江口好多个主航道,每日有4000艘船只根据,必须保证建设工程和航运业基本建设不容易造成大的矛盾;二是环境污染问题,立交桥历经中华白海豚绿色生态自然保护区,必须较大水平地降低建设工程对白海豚的危害;三是水文水利环境污染问题,立交桥基本建设不可更改长江口早已产生的两河三滩的水文水利自然环境。
港珠澳大桥影片观后感(实用6篇)
![港珠澳大桥影片观后感(实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56ee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f.png)
港珠澳大桥影片观后感(实用6篇)港珠澳大桥影片观后感第1篇5月21日,在中交资管湖北总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交建承建了港珠澳大桥70%以上的工程,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完成了101多项试验研究,自主研发了十几项国内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了500多项专利,成功攻克了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工程奇迹。
纪录片中最令我感动的,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在建造过程中努力付出和坚持的中交工程人员所展现出的信仰。
在大桥建造过程中,编号E15的沉管在首次对接失败后,中交工程人员重新出发为第二次对接做准备,然而当大家满怀期待希望第二次对接能成功时,却因为淤泥堆积问题再次被迫中止,担当指挥的总工程师林鸣哽咽着下达了回撤的指令,周围那些头发花白的工程师们也不禁留下眼泪。
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而是做好准备重头再来,终于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对接。
在这个超级工程中像这样的困难不计其数,隧道安装、圆钢筒安装、台风、地震等等一系列的难题等着工程师们,但是中交工程师们用严谨认真、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精诚通力的合作,将困难一一克服。
中交工程人员早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他们说我们有两个恋人,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就是大桥的项目。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从中交工程人员的身上,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这让身为一名中交人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将把这种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勤于学习、迎难而上、不断积累、勇于担当,做时代的奋斗者,为打造中交品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8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cf0c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d.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8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8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看完基建工程题材纪录片“港珠澳大桥”,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感受到我们祖国基建工程的强大,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条巨龙飞跨三地,将香港、澳门和珠海连为一起,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时间,长度达55Km的超级工程为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带来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中交建设者,虽未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但我从内心感到无比骄傲,在深海中建设大桥难度更大,尤其是世界最大沉管从加工到运输、安装至最后合龙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号称世界最大难度的“深海之吻”E30节沉管在环境复杂的海底受多种环境介质影响,最终实现了无人准确对接。
中交集团承建的海底隧道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沉管工艺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沉管隧道,不仅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
从事建筑行业马上快十年了,时常也会问自己“累吗”,回答是“累!”有时候也很苦恼,“离家太远了,不能照顾日渐老去的父母”“放假时间太少了,不想和我的那个她一直异地”……但如果问自己“要放弃吗?”我会非常坚决地回答“不!”理由只有一个,望着一座座平地而起的桥梁,看着他们由自己的努力,一天天的打造成一座城市的血脉,满满的自豪,足够填补我所有的遗憾。
今后我们会继续向港珠澳建设者学习,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风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烟波浩渺的蔚蓝大海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三颗东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门。
通过观看《港珠澳大桥》,我们知道,这根银线总长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由于施工海域地处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线,还有生态保护,台风巨浪,海水侵蚀等诸多复杂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桥创下施工难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装过程为焦点,纪实反映了工程的浩大与艰巨。
以沉管的吊装设备为例,由于一节沉管的排水量达8万吨之巨,每一节沉管就相当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装设备寻遍全球不可得,建设者们就自行研发出大国重器“振華30”,而同样的壮举还不胜枚举,大桥建设者们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拼搏精神让人震撼。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f1c5f2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3.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这条长长的巨龙把珠海、澳门和香港连起来了。
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
可是,当在沉放第15个沉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人们两次尝试将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见底的海水里时,都被勇敢的潜水员阻止了,潜水员说:“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
”可是工人们并没有放弃,一个月后仍然进行了第三次尝试。
终于,第15个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觉得工人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
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
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
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
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
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
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
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
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094c4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4.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港珠澳大桥跨,一座主要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钢铁巨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1“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中交人!”这是我看完影片后发自内心的感慨。
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掩饰不住我作为中交人的幸福。
在广袤的伶仃洋上,横卧着这样一条跨海长龙:它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过程中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
它就是港珠澳大桥。
这是一项4000人共走钢丝完成的工程。
施工用了7年,设计也同样用了7年。
岛隧部分总共涉及到一百多道工序。
整个工程也是边勘察边设计,边设计边施工。
真真的:不可思议。
整合全球资源是做事的正确方式,但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
想向国外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工程师去的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我们的人员在日本学习到了最先进最精准的细节,然后加进了自己的思维,加进了适合我们国家的技术,我们成功了。
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心血,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智慧。
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力量。
尤其难忘的是那段潜水隧道,我们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我们原本要向国外买这项技术的要领,哪里知道他们漫天要价,他们其实我们中国民族的行为和眼神令我们难以忍受。
我们的科技人员一咬牙一跺脚,从此后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研究,从此也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实验,头发由黑变白,思维也越发灵秀,从此诞生了这灵秀的跨海大桥。
五十六公里,这只是一段很小的距离,可是这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也是一段人类的桥梁发展史。
这哪里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哪里是“图纸简单,进程快速”。
这分明就是我们向桥梁发展史的冲刺,这分明就是我们向世界桥梁发展史的挑战。
我们的工程师,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的工程人员,他们牺牲了自己美好的十四年的年华,证明的自己的价值,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难关攻克。
港珠澳大桥纪录影片观后感5篇
![港珠澳大桥纪录影片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77c53a81c758f5f71f6776.png)
港珠澳大桥纪录影片观后感5篇港珠澳大桥纪录影片观后感范文(1)人们称赞港珠澳大桥“腾空跃起一巨龙,三地从此无西东。
根根桥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荡欢笑。
”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大屿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门半岛,是一座跨海大桥。
由林鸣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
观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让我感受到大桥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浅。
开篇以茅以升建设中国第一座桥梁,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桥梁工程。
接着播放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与港珠澳大桥作比较。
让我看到了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飞速发展。
纪录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重8吨的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展开了建设情节。
安装E30号沉管时要将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
由于E30号是海底隧道的第33节也是最后一节,此项任务十分艰巨以及海底情况复杂。
给隧道对接带来巨大的困难,大桥建设者们绞尽脑汁开始安装对接,他的成功关系到大桥的建设。
对接成功后工程者欢呼雀跃,只有总工程师林鸣没有丝毫笑意,他在等待对接漏差报表结果。
当他得知漏差为16厘米时,他宣布需重新对接,最终落差不到2。
5毫米,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在对接E15号沉管时,林鸣和他的团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
他们不得不退回去,三个月后,再次对接依然无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个月再次“出征”,终于安装成功!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大桥建设同时保护好中华白海豚,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桥建设者的承诺。
大桥建设“让道”于中华白海豚,桥梁工程施工设计优化最终兑现了他们当初的承诺。
自2005年出提出构想后20XX年12月开始建设,到2018年10月正式通车,历经整14年。
在这14年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奋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了这14年,才有了这座“圆梦桥”;有了这堂课坎坷的14年,才有了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以桥、岛、隧的方式贯通香港、珠海和澳门。
港珠澳大桥电影观后感写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5篇
![港珠澳大桥电影观后感写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a99008f8c75fbfc67db299.png)
港珠澳大桥电影观后感写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5篇《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那么,关于《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如何写?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欢送大家前来参阅。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一、工程概况二、工程难题及解决方案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文环境最大的影响人工岛的建设。
采用沉管方案,将使人工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著减小人工岛的阻水率。
此外,由于施工区域要穿过中华白海豚,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白海豚的“生活质量”,已经制定了一整套保护措施。
三、我的感触纪录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平安,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
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以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xx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感触一:严谨认真的态度观看影片后,对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各种外在条件不符合要求,无常施工,无法保证工期,质量要求太严,无法保证等各种理由。
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
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感触二:详细周密的方案其次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方案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方案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e5d032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2.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观看《港珠澳大桥》这部电影。
明媚的阳光,一碧如洗的天空,似乎正显现此刻我们的美好心情。
电影的前半部分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建桥历史以及港珠澳大桥的特点,后半部分全面展现了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艰辛。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最大的两个特点:长、坚固。
它横跨伶仃洋,全长约五十多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达6。
7公里。
为什么说它坚固呢?因为它具有能抵抗8级地震,防16级台风的超级能力。
港珠澳大桥由8万吨钢铁制造,这么大的使用量可以造60座埃菲尔铁塔!那些可以轻松将人、树卷走的台风,在港珠澳大桥面前只算是微风,即使是面对威力巨大的12级台风,它仍能完好无损地耸立在伶仃洋上。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海底部分由33个巨型沉管和一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个沉管相接的误差只能有几公分,由吊臂一米一米地慢慢下放,这简直比登天还难啊!工人们给这项工程起了个外号叫“海底之吻”。
当最后一根沉管安装时,负责海底隧道的工程师们如坐针毡,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撕扯着他们的神经,每过一秒,他们的紧张就增加一分。
终于,经过26小时的奋斗,他们成功了。
可工人们甚至来不及欢呼喝彩,便躺在地上睡着了,没有一丝噪音,周围一片寂静。
为什么中国人能克服那么多苦难建成港珠澳大桥?为什么能打破那么多建筑奇迹?就是因为中国人的智慧,那种不懈的奋斗和努力的精神。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周恩来总理也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我们要更加勤奋地学习,学习更多的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华。
加油吧,少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借鉴。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这条长长的巨龙把珠海、澳门和香港连起来了。
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
可是,当在沉放第15个沉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人们两次尝试将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见底的海水里时,都被勇敢的潜水员阻止了,潜水员说:“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
”可是工人们并没有放弃,一个月后仍然进行了第三次尝试。
终于,第15个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觉得工人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 烟波浩渺的蔚蓝大海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三颗东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门。
通过观看《港珠澳大桥》,我们知道,这根银线总长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由于施工海域地处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线,还有生态保护,台风巨浪,海水侵蚀等诸多复杂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桥创下施工难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装过程为焦点,纪
实反映了工程的浩大与艰巨。
以沉管的吊装设备为例,由于一节沉管的排水量达8万吨之巨,每一节沉管就相当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装设备寻遍全球不可得,建设者们就自行研发出大国重器“振華30”,而同样的壮举还不胜枚举,大桥建设者们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拼搏精神让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里叹零丁”,如今,一条巨龙蜿蜒天际,一桥飞架三地,沧海成坦途!雄伟璀璨的超级工程让世界发出零丁洋前零丁叹!而这悲叹到惊叹之间,是大桥建设者们十四年的时光荏苒。
即有热血青年投身沙场,风雨同舟中收获爱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倾尽风华,鬓发斑白,成就人生的华丽与辉煌;即饱含建设者历经挫折痛楚的泪水,也有他们精疲力竭的虚脱而眠和战胜千难万阻获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坚持,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公司争光,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 2019年10月24日,是一个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了,这项超级工程谱写了中国桥梁史上的新篇章,也令世界桥梁专家为之惊叹。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耗资超过1200亿。
为了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公司组织了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活动。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港珠澳大桥的宏伟,也看到了奋
斗在一线的大桥建设者。
我印象最深的是总工程师说的那句话,“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也正是这些大桥建设者,敢于担当,不断创新,坚持不懈地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才让这个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屹立在伶仃洋上。
很多建设者为大桥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就像他们所说,他们心里都有两个情人,一个是自己的爱人,一个是港珠澳大桥。
他们这种大国工匠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在工作中要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不断创新,让中国的工匠精神传遍每个角落。
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早已成为过去。
如今,烟波浩渺的伶仃洋上架起了一条游龙似的长桥,伸向了三地、伸向了人民的心里。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人民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精美礼物,也是中国人民在这四十年里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的精美礼物,为世界桥梁史写下了绝美的华章,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