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在高考英语作文中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通常要求考生描述一个事件、讲述一个故事或分享一个经历。
一、常用句型【开头部分】1.It was a [adjective] day when...- Example: It was a beautiful day when we decided to go for a hike.- 翻译:那是一个美丽的日子,我们决定去徒步。
2.I remember the time when...- Example: I remember the time when I first learned to ride a bicycle.- 翻译:我记得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的时候。
3.It all started when...- Example: It all started when I received a mysterious letter in the mail.- 翻译:一切开始于我收到一封神秘的信。
4.One day, I was...- Example: One day,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hen I saw a strange bird.- 翻译:有一天,我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看到一只奇怪的鸟。
5.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Example: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翻译:我永远不会忘记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天。
【叙述过程】1.As soon as...- Example: As soon as we arrived at the beach, we started playing in the sand.- 翻译:我们一到海滩,就开始在沙滩上玩。
2.While we were...- Example: While we were having dinner, the lights suddenly went out.- 翻译:我们在吃晚饭时,灯突然熄灭了。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赏析
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赏析导读: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关考试作文范文分享给各位同学学习。
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开头方式
记叙文的开头方式1.直接介绍人物及性格、外貌如:《智斗歹徒》他叫何坤,35岁上下,是登云机械制造厂出纳。
他脸色红润,在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看得出是个刚毅的人。
夕阳西坠,晚霞灿烂。
何坤匆匆从银行出来,手里提着黑色包。
2.通过写景抒情引出往事或事件如:《不速之客》正是春寒乍暖之时,阵阵寒风吹来,刺得我面上肌肤生痛,我连忙关上窗户,嘴里嘀咕着:“恩,这鬼天气”我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脑袋,。
如:《他走了,才二十二岁》又是雪花飘落的季节,又届除夕祝福的时候,也是王瑞老师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他走了,才二十二岁。
如:《一位我熟悉的人》烈日炎炎,干渴的土地仿佛张着大嘴巴向人们要水喝。
一群人聚在唧唧喳喳地争吵着。
二大爷站在大伙面前说:“这水是我兄弟去上面的水库引来的,该我们先浇”,王二嫂。
李四。
这时,作为村支书的三叔来了。
3.引用名人名言、警句、诗句、歌词开头如:《机遇》“机遇总是喜欢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这是我喜欢的一句格言,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如:《我最崇拜的人》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我最崇拜的***就是一位心灵比天空还宽阔的人。
4.以修辞手法开头如:《时间啊,时间》世界上最无情的是什麽?是时间世界上最公正的是什麽?是时间。
我从我母亲和我身上看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公正。
如:《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匆匆六年一晃而过,这六年寒窗到底为了什麽呢?只是为了在坚硬的凳子上拿着坚硬的笔对付这三天的高考?回顾六年,真是非常感慨,我们得到的固多,但失掉的,却更多。
5.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如:《习惯》——轮椅情清晨,近处地平线上露出朦胧的天际。
习惯依然,杨帆走出家门,向这个居民小区后的一幢楼房匆匆走去。
路上,只有几个赶早班的行人,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睡着。
多年的习惯,使杨帆一步两蹬台阶地爬上五楼,抬手刚要敲门,不禁怔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那只有力的手,再也敲不出习惯的三声,像是告诉陶子“我来了”。
记叙文写作指导:高考满分记叙文的特点之构思篇ppt
作文训练 2006广东卷高考作文题:雕刻心中的天使
广州地区的试题:一个雕刻家,正在一 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 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 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 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 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
他从不表扬我,即使我拿了稿费、获得了荣誉证书。有一次我 看到席慕蓉的一句话:“青春的无暇与无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 片段横向结构:生活真实 不复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识到我已经背离了青春的道路, 背离了我的梦想。 他是教师,总喜欢说一大堆的话来教训我,他告诉我不懂一 件事就不要说它没有道理,告诉我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 海阔天空。我没有说我不喜欢这种处世基调,就因为他是我那很 辛苦也很敬业的父亲,他的话我不想违背。 我记起了一些童年往事。他让我骑在他肩上带我去看马戏, 买很多小字本让我一笔一画地练字,灰蒙蒙的雨天带我去很远的 地方爬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我高兴,让我拥有一个可以回忆的 童年。可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我不喜欢看马戏,不喜欢练字爬山, 我更希望和小朋友一起自由地嬉戏玩耍。
1、构思巧妙 片段构成纵向结构 片段构成波澜 2、以小见大的写法
绿叶· 情意 浙江考生 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 双线结构 也已渐渐散尽。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 我的土地作别。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 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时间为序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 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城里。然而,走在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 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 ,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纵向结构 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 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然而, 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 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成长类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17张
2、细节描了,
气馁了,过度消极了。但后来,也许因为一句关切的话,或一个关注 的眼神,自己的一次思想顿悟,抑或是自然界一个有启发性的现象, 给了你内心强烈的震撼,让你重树信心,重新燃起拥抱梦想的热望。 写作时的关键点就在于,紧扣细节、精彩展示。如怎样直面挫折,走 出挫折的阴影,获得心灵的主盈充实,收获刻骨铭心的记忆。把这个 过程描述精彩了,文章就出彩了。
【知识梳理】 一、成长主题解析
成长既可指身体等各个方面的渐渐成熟,又可以指人在思想、意 志、品质、道德等精神方面的成熟或进步。因此,凡是与自身成长有 关的经历、体验、收获等内容,都属于成长感悟类作文的范畴。关注 自身的成长经历,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反思中辨别 真伪、明晰是非、甄别善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 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 的基础。
生赏心悦目之感。例如采用书信式、童话寓言式、访谈录式、小标题 形式、分镜头形式等。
另外,在表现手法上也可以灵活多样。如果你长于叙事,可以叙 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在结尾进行抒情议论式的升华,凸显主旨,得出 成长路上的感悟;如果长于议论,可以写成长的意义、表达对成长的 独特看法。在语言上,要注重修辞美。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让表述更吸引人。
3、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回眸,抒写对生命个性的感悟体验。可以写成长的经验、教 训、反思等等。如“___的滋味”
4、成长路上的“伴侣”。在成长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人或物或事伴随我们长大、 对我们影响深远,也许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也许是一个陌生人、一件事或一个物。
三、成长感悟类作文的写作技巧 1、以小见大
3、情感真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长感悟类的作文,感情一定要真挚,
力求表达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不要无病呻吟。只有让阅卷老师获得 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触动,才能取得高分。要敢于直面成长的烦 恼,直面成长中的经验教训。要把内心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小选材,深立意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小选材,深立意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即使是《红楼梦》,写的也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出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
在这一点上,它才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之一。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愈是能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深的内涵,其作品的质量就愈高。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艺术的高致。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从生活的小事中写出有深意的文章呢?一、提高思想水平,发现小事情中蕴含的大道理。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
然而人的双眼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思想去选镜头的。
这就要求观察的人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要有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发现蕴含的大道理的思想。
只有这样,才可能借助一些平凡细小的事情,由表及里,做到小中见大,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揭示出深刻的主题。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
不仅要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善于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时间长了,就能日渐训练出一副敏锐的好眼力和一幅聪明的头脑,从而寻找、挖掘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二、从自身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改造生发。
记叙文常常选择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亲自体验过的生活内容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作者可以把现成的生活材料照搬到文章中去。
以写作成品形式出现的记叙文,不可能是客观生活原原本本的底版,也不仅仅是作者心灵的视像,它是饱和着作者心血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心灵和客观事物遇合所孕育出来的创造物。
因而,在记叙文写作中,写人,最好要选择那些内心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写事,固然要注意事件本身的脉络,但更要注意流荡在事件中的情感线索,特别要注意选择富有情感内涵的细节来充实、丰满事件的血肉;写景、状物,固然要注意准确地描景物的.外在状态,但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化合”。
记叙文写作指导:高考满分记叙文的特点之构思篇ppt
三 二十五岁那年冬天,我失恋了,我觉得我的
整个世界,都冻了,都塌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 在冷冷的风里,万念俱灰!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 米渣子(冰雹),我不管;又不知过了多久,飘起了 鹅毛般的雪花,我还是没管。后来,不知怎么的, 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家。母亲见到我从单位回来, 又惊又喜,连忙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头发上也 有,别动,妈妈帮你弄下来!”母亲边说着,就踮 起脚尖,张开双臂,去弄我头上的雪。刹那间,我 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暖弥漫全身,这一刻,我明白: 就算我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还拥有母亲,还有母亲 暖暖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生活呢?
《他为我摆渡》
欲扬先抑
片段横向结构:生活真实
大概与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及他的自身阅历有关, 他很稳重内敛,他不喜欢我的嚣张我的任性,要我懂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未雨绸缪,可是他不知 道这样做我很累,结果及过程都预测好了,安稳得让我 觉得一切都很程序化。 他对我期望很高,给了我一双沉重的翅膀,让我像 一只孤独的大雁,疲惫地飞翔。我很努力地学习,可总 达不到他希望的成绩。我为他放弃了我本该拥有的激情 与活力。
那是一个无月的中秋之夜,它是我平生中在 离家数千里的外地度过的第一个没有亲人的传 统节日,我望着静谧的天空,想着亲人,浮现 脑海里的只有母亲的面容,她就是我的家庭, 我的幸福,我的一切。一纸信笺飘然而至,我 看到的是陌生的字迹和有点熟悉的地址,我轻 轻地拆开。里面有一行字:"孩子,中秋快乐,爸 爸很忙,不能来看你。父亲,X年X月X日。对 此,我根本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是不屑一顾, 直到母亲打来电话才让我无助地哭了起来。
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看起来相当刻板和平 淡,很难写出“超级震撼”之作;但如果能 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刊杂志 中,体味过的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 个特定镜头,加以横向的剪辑,就能够创造 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收到化平淡为 神奇的构思效果。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ppt1
记叙文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5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
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
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
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
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
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
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
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
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
记 你叙文在,整个世界,都在。
6
点评:
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 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 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 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 “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 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 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 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这是2008年高考 记叙文的拔尖之作。
作文分类训练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
1
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 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 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 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记叙文
2
作文:好奇心
记叙文
记叙文
24
香烟在哪里
▪ “磊磊,好磊磊,快告诉爸爸嘛,香烟藏 在什么地方。”
202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可以散文化
202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可以散文化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可以散文化一、说明记叙文和散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事件的发展顺序为线索,通过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过程的变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现等来展示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文体。
而散文是以自然直观的表达方式,对感受、思考、体验、观察等心理活动的表达。
二、记叙文和散文的结合记叙文和散文在写作中可以相互结合,通过将记叙文的线性叙述与散文的感受抒发有机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情感。
三、写作指导:故事元素的运用1.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事件:作文题目是"2024高考",可以选择一些与高考相关的事件,如一名学生在备战高考期间遭遇的困难、挫折或成长故事等。
2.展开叙述:通过'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具体描写,展现出故事的背景,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
3.叙述过程:将事件的发展过程通过时间和顺序的描述,使整个故事可以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4.描写人物:在故事中刻画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包括他们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等,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与人物产生共鸣。
5.点明主题:通过对事件的叙述与解析,点明文章的主题,并在最后总结全文,给读者以启示。
四、写作指导:散文元素的运用1.感受抒发:在叙述过程中可以穿插表达自己的感受、思考和观察,通过语言的表达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情感。
2.想象力的发挥:在描写事件或人物时,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3.用词精确准确:在散文化记叙文时,要注重用词的选择,力求精确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避免空泛和模糊。
4.观察细节: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通过细节展现出更加真实的形象,使读者会心一笑,倍感亲切。
五、注意事项1.语言流畅、条理清楚:记叙文可散文化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条理性。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1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有些同学不讲究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的区别,常常是看到一个题目就没头没脑地写下去,结果把一篇文章写得非牛非马,成了个“四不像”。
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
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
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例如,《生活告诉我》一文,许多同学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却去写别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张海迪、女排姑娘或别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事迹、感受一点也没涉及。
另外,重点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上常犯的毛病。
例如,《感动》一文,有些同学把部分笔墨集中于此,只习惯于在主体部分中完整记叙事件的过程,最后,在结尾处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这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件事”,觉得这样就可以了,文中很难看到习作者深受感动的情景或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就是说没明确揭示“感动”的原因。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作文。
春花烂漫、冬雪飞舞,长河落日、深山鸣泉,我们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一处风光?少年意气、白首风华,向阳奔跑、迎风屹立,我们感慨于生活里的动人风光,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请以“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
有情节,有描写。
可写实,可虚构。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1.分析材料本题是材料引导语+命题作文。
1.首先分析材料。
其中的“春花烂漫、冬雪飞舞,长河落日、深山鸣泉,我们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是自然界的美丽风光,是实景,它们能让我们的感官陶醉,心灵愉悦,;“少年意气、白首风华,向阳奔跑、迎风屹立”是人文风光,是抽象的景,是动人生活的画面,它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认同、审美体认、道德追求、文化思考、责任担当等;“少年、白首”指生命的不同阶段,“向阳、迎风”指生活的不同境遇,“意气、风发、奔跑、屹立”则呈现出别样的风姿、独特的精神面貌。
材料呈现了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我们”会呈现不同的生命姿态。
而在大自然追寻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处风光,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要学会化实为虚。
2.分析题目:“我们”指一类人,一群人;“也成了”指“我们”成为“风光”的过程,是“我们”对“风光”的发现、领悟;“一处风光”则是对自我生命的美好及其背后的价值意义的情景化再现,行文可围绕“我们”的眼中有哪些“风光”,“我们”成了一处怎样的风光,“我们”如何成为这处风光,“我们”如何认识“风光”等行文。
3.分析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有情节,有描写。
可写实,可虚构。
立意(1)积极的生命态度: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我们”会呈现不同的生命姿态。
而在大自然追寻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处风光,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2)我们学着只争朝夕。
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高分攻略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高分攻略内化的生活是记叙文的沃土。
记人写事多是生活。
命题贴近生活,引导关注生活,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如湖南卷作文题中,04年提示说: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05年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06年要求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 ;07年要求联系自己的感受和实际 ;08年要求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
因为《大纲》要求情感真挚,而文中表达的最真切的感受往往最真的生活。
可是,不少同学往往认为自己没有生活,其实这有点骑驴找驴的味道。
因为活着也就生活着,生活并不外在于生命。
生活之于作文,只有内在于生命的、心灵的,才有真正的意义。
面对于相似的生活,有的人无话可说,有的人滔滔不绝,有的人说的尽是废话陈言,有的人那么出语惊人,振聋发聩。
(潘新和语)这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和想象等能力的强弱。
因此,我们要关注自己内在的生命化的、心灵化的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从中发现真善美,撷取生命化的、个性化的生活来写。
近年高考优秀作文大都写的是内化了的生活。
如08年上海高考惟一的总分值作文《他们》,写的是农民工的子女进城读书事,作者不仅写出了对他们的同情、关注和期盼,更写出了他们的变化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高度关注和内化。
内化生活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真善美的过程。
作为成年或即将成年的考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上海考生是如此,福建的、浙江的、江苏的、湖北等地的考生也是如此。
如写外婆《浸泡过的陈山楂》、写乡村农民的《感悟乡村》、写对奶奶产生《好奇心》的、写外公、外婆的《举手投足之间》等等。
对生活感悟的深刻、细腻,是写好记叙文的根底,也是提升记叙文得分档次的重要法码。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
意立得如何,不仅关系到文章的风格和品位,还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
阅卷专家认为高分的标准是文章的思想性,立意的上下就是得分的上下,文章只要富有感情,就一定能获得高分。
高考作文指导: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五、练习
(一)将“她骂他混蛋”改为细节描写。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
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 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添加“语言描写”
•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11)
添加“动作描写”
•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 混蛋!”(18)
添加“肖像描写”
• 1、父亲弯着身子,走到一个小店。进了店门,父亲说:
“老板,换两张大钞票。”接着,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
大把钱,放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
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 2、父亲佝偻着身子,慢慢地朝前面一个小店走去。进了
店门,父亲堆着满脸的笑:“老板,生意好!请帮帮忙,
换两张大钞票。”笑着说着,贴满膏药的手伸进夹衣口袋
பைடு நூலகம்
,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大把钱,摊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
,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
——摘自《山路弯弯》
1、母亲曾经有过一头浓密的黑发,柔软、亮洁、光泽,由 于一生辛劳,捧出所有的心血,奉献最纯洁的母爱,来抚育 我们成长,所以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先是 两鬓染霜,后来是额前飘白,就像春天黛青的远山里悄然冒 出一抹残雪,一丝丝,一缕缕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再后来 脑前脑后全沾满了白发,白得我们儿女们心疼。
——摘自冯瑞祥《母亲的白发》
2.母亲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白得我们 儿女们心疼。
•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
• 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
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
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一、记叙文知识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
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
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
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
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叙述,这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有多种方式:(1)顺序。
常见。
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账。
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
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
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
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
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
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
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
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
不可喧宾夺主。
(4)补叙。
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
叙述要定好基调,要有起伏跌宕,场面不宜多,语言要生动形象有个性最好口语化。
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
中国小说叙述成分多,而外国小说反之。
(1)人物描写。
A肖像描写。
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
B语言描写。
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C行动描写。
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
行动描写要反映人物心理并显示个性特征。
D心理描写。
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
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
A自然景物描写,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
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
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
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
如阿Q画押、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
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描写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
其中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并有感叹词;间接抒情是指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
二、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巧设悬念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
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穿插流动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
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
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
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
玉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粗笔勾勒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
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曲径通幽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
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
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
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
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一)“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
(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烘托艺术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
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
衬托,也叫映衬。
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如“红花还须绿叶扶”。
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
烘托主要事物。
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
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
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
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
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铺垫蓄势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
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
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
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
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
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
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
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
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
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