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PPT课件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总结PPT
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情况
活动数量
本学期共组织了10次德育活动,包括主题班会、讲座 、社区服务等。
参与人数
全校共有80%的学生参与了德育活动,其中50%的学 生表示收获颇丰。
活动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反馈,发现学生在参与活动后,道德 意识和职业素养有明显提升。
德育工作的效果评估
评估方式
采用定期考试、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丰富德育内容,注 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
科学评价德育工作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注重实际效果和学生 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德育工作。
CHAPTER 05
对未来德育工作的展望与建 议
对未来德育工作的展望
深化德育理念
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动全员、全过 程、全方位育人。
引领社会风尚
德育工作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
CHAPTER 04
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 足
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目标模糊
缺乏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计划, 导致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
性。
德育内容单一
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德育方法陈旧
德育方法过于传统和陈旧,缺 乏创新和实效性,难以引起学 生的兴趣。
评估结果
85%的学生在德育课程考试中达到优秀水平,90%的学生 在德育活动中表现出色。
问题与改进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如部分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德育 活动与职业实际脱节等,将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和活动设 计,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CHAPTER 03
德育工作的特色与亮点
德育工作的创新点
德育教育PPT模板(2024)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德育教育理念与目标 • 德育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 • 德育教育方法与手段 • 德育教育实施与评价体系 • 德育教育成果展示与推广 • 面对挑战,展望未来
2
01 德育教育理念与目标
2024/1/28
3
德育教育理念
01
02
03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 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2024/1/28
德育为先
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注 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实践育人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 亲身体验中感悟德育的重 要性。
4
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和综合素养。
2024/1/28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公民意识。
9
实践活动与拓展课程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 查、环保公益等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
神。
2024/1/28
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 文艺比赛、体育竞赛、科技创新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 精神。
拓展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职业规 划等拓展课程,帮助学生解决成长 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5
培养学生品德与素养
诚实守信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 质,做到言行一致。
2024/1/28
尊重他人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 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热爱集体
积极向上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6
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 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解读ppt课件
建立健全学校班级管理、
而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全心
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社 团活动、校园安全、后勤 服务、突发事件应急等管 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强 化全员育人理念,充分调
全意地服务爱护学生,补补课、 谈谈心。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爱心 行动,无疑会对学生起到潜移 默化的教育作用。
动全体教职工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以良
化活动。要积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
秀毕业生事迹等,培养学
园,通过宣传学习行业劳动模范、学校 生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
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培养学生职业兴趣
增强就业创业信心。
和职业精神,增强就业创业信心。培育
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的时代风尚。
.
15
4. 校园文化
• 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 建设与管理,优化校园网 络环境,建设校园网络宣 传队伍,加强正面信息的 网络传播,杜绝不良信息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进行社会
✓ 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 2. 中国精神教育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与人生教 育。
• 把中国精神教育作为德育重要内 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9内容措施起止时间一系一品各专业系特色品牌建设申报各专业系特色品牌活动展示与交流1011月各专业系特色品牌活动阶段性检查56月各专业系特色品牌活动组织汇报验收12月企业文化进班级班级团队建各申报班级开展特色活动411月组织汇报验收11月组织特色班级创建经验交流活动11月底朋辈学长工作朋辈学长训练营朋辈学长受聘仪式9月份新生入学工作9月份新生朋辈学长满意度和需求调查10月份新生朋辈学长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11月份40进一步深化学生公寓社区化家园式育人模优化社区家园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家园管理体系及文化建设体系34月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朋辈导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312月开展党员之家和入党积极分子之家挂牌活动
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ppt
的道德品质和养成学生的共产主义行为习惯而 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各种方式的总和,跟教 学法一样,道德教育方法,不仅说明教师活动 的特征,而且说明学生的特征。
巴班斯基:在苏联学校里,人们将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联系着的活动 方式理解为教育方法。这种活动是以解 决共产主义教育的诸种任务为目的的。 教育方式对方法来说带有局部的从属的 性质。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在实践中的 应用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在 学校课堂中开展围绕道德两难问题 的讨论,来激发儿童积极的道德思 维,使他们的道德思维达到较高的 水平;另一方面是建立“公正团 体”,重新组织学校环境,使学生 具有模式是20 世纪七十年 代中期由美国教育家弗雷德·纽曼等 人创建的。纽曼认为以往的道德教 育对道德知识、社会体制、社会问 题、思维过程等因素较为强调,但 对道德行动及能力培养关心不够, 造成了公民道德的被动性。
燥
5、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 主义的倾向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
(一)欧美国家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基本 趋势
1、欧美国家学校德育在近代的历史发展 (1)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新道
德教育的萌芽和奠基时期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道德教育的荒
凉时期 (3)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道德教育的
(一)自我教育的方法:是受教育者在 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 成良好个性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 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1、自我认识:是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 想、言行的对与错,优点与缺点的判断。
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评 价是自我认识中的高级成分,它是在自 我感觉、自我印象和自我概念基础上逐 渐形成的。
2024版德育教育工作汇报ppt全新
2024德育教育工作汇报ppt全新Contents 目录•引言•2024年德育教育工作总体情况•德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家校合作与共建情况•未来德育工作规划与展望01引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对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展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促进交流与提升目的和背景汇报范围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情况德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与专业素养提升重点德育活动的实施情况022024年德育教育工作总体情况工作目标和计划确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制定全年德育工作计划。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德育方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家校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共同营造良好德育环境。
成功举办多场德育主题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工作成果和亮点工作不足和反思部分学生对德育课程兴趣不高,需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德育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应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教师德育素养有待提升,需加强培训和考核。
03德育课程建设与改革03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增加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德育的力量。
01构建全面覆盖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
02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
030201德育课程教学改革1 2 3制定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表现。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综合运用考试、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成果。
《德育课程新思路》课件
道德故事与案例分析
通过生动的道德故事和案例分 析,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 服务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和公民意识。
01
德育课程的新思路
德育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德育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
活中。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 生活场景中体验和感悟,培养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 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
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课程与科技发展相结合
将科技手段应用于德育课程中,如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 。
结合科技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科技伦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的道德问题,培养 科技道德素养。
《德育课程新思路》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 德育课程的新思路 •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 德育课程的评价与反馈 • 德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01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德育课程的意义
01
02
03
培养道德品质
德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对参加德育课程的学 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满意 度、收获以及对课程的建议。
观察法
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 度、互动情况、学习态度等,以此评 估课程的教学效果。
考试法
通过考试检测学员对德育知识的掌握 程度,以及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作品分析法
对学员的作品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在 德育课程中获得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德育建设工作总结PPT
德育课程与活动丰富多彩
德育课程
学校开设了多样化的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心 理健康、法治教育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周 、环保月、艺术节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 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03
重点成果与亮点
学生品德素质提升明显
01
02
03
04
文明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外表现出良好的 文明礼仪习惯,尊敬师长,友
善待人。
诚实守信
学生普遍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 ,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类活
动。
团结协作
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
意识。
感恩奉献
学生懂得感恩,积极参与志愿 服务和公益活动,奉献爱心。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德育工作优秀个人和团队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德育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 作积极性。
探索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果
引入新媒体手段
01
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开
展德育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开展家校合作
0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工作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 系,定期对学生德育表 现进行评价,以便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 施。
加强德育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组织定期培训
针对德育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心理辅导 等方面的内容。
分享交流经验
搭建德育工作人员交流平台,鼓励分享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共同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中职德育活动课教案PPT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反思本次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其 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方面的效果。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01
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
分析德育活动课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程度,发现内容过于抽象、
离学生生活较远的问题。
02
教学方单一
回顾本次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发现过于依赖讲授、缺乏多样化的教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德育主题选择
01
02
03
贴合学生实际
选择贴近中职学生生活和 学习的德育主题,如职业 道德、人际交往、自我管 理等方面。
突出时代性
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需求 ,将德育主题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等相结合。
强调实用性
选取具有实用价值的德育 主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
情感态度变化
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如更加积极向上、有责任 感等。
行为习惯改善
评价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是否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意见收集与反馈
意见收集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德育活动课的意 见和建议。
反馈整理
将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学生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活动安排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互动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德育 主题所涉及的情境,增强 学生的情感体验。
案例分析
引入相关案例,引导学生 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德育主题。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材研究专业组组长全国技工院校-PPT文档资料
二、第三轮(2019)课程改革的动因
1.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需与时俱进
(1)第二轮改革至此已有5年时间 (2)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很大变化 (3)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情况
16
二、第三轮(2019)课程改革的动因
2.教育部新三轮中职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1)总体情况介绍 ----公共文化课程:活泼、应用 ----专业教材:趣味、实践 (2)中职德育课程出现重大变化
一、第二轮(2019)课程改革历程回顾
2.教育系统中职德育第二轮改革
2019年在全国展开。这次改革从成果看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变政治课为德育课,凸现了课程价值取向的变革(政治人— 社会人,政治化—社会化); 二是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出现了职业指导的内容(经济政治基 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 三是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开始多样,开始出现“想一想”、“议一 议”、“资料卡片”、“案例”等教学栏目,表现出了教学模式发挥学 生主体作用的追求。 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一是课程体系没有重大变化; 二是课程学科化倾向比较突出; 三是教材内容表达方式依然比较传统(说教式,缺乏亲和力)
4
一、第二轮(2019)课程改革历程回顾
1.传统教材和传统教学方法需要变革 (1)从传统教材看 内容上 “繁、难、偏、旧” ,过于理论 化、学科化、知识化、成人化。 技校(97版) “繁”:指内容繁杂、面面俱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难”:指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 主义理论常识》 “偏”:指教学要求过高,重视高深的 理论问题,忽视生活中的德育问题,比 《法律基础知识》 较空洞。 《职业道德》 “旧”:指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及时,时 代感不足。 《世界观、人生观》 (2)从传统的教学方法看 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 缺乏针对性 堂讲授为中心”成为最常见、最普遍的 教学模式。教学主要依靠,一根粉笔、 没有实效性 5 一块黑板、一张嘴。
《职业学校德育课》PPT课件
精选ppt
23
提问:
以上人士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你对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看法是什么? 你选择职业技术院校的目的是什么?
精选ppt
24
启示
许振超等同志的先进事迹、突出业绩和杰出 贡献,讲述了他们的成才故事。通过学习, 广大同学能够感受高技能人才楷模心系国家、 爱岗敬业、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树立钻研 技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自强不息的精 神,从中获取一定的启迪和奋进的力量。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认识日益成熟,不在盲目追求高学历或高 职称,而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选择人才,这就为职业院 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广阔前景。
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创造教育。
中国加入WTO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工厂”需要一流的技工,特别是要一支强有力的蓝色 军团即高技能人才队伍,而职业院校正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 摇篮。
数控(英文名字:Numerical Control 简称:NC)技术是指 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 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数控一般是采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实 现数字程序控制,因此数控也称为计算机数控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国外一 般都称为CNC,很少再用NC这个概念了。
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3)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
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 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4)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 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 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 的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的历程和背景 第三轮高中段同等学历教育德育课程设置比较(2010)
高中
中专、职高
技工院校
《经济与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 《德育1:道德法》 《德育2:经济与政治常识》
《文化与生活》 《经济政治与社会》 《德育3: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9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3.第景四轮改革(2013-2014)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当前我国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对课程标 准、部颁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等开展修订完善工作。 ◆ 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教学 内容和教学过程 ◆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落实“三 进”要求 ◆ 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集聚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 大正能量 ◆ 总结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坚持完善与深化改 革并举
11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二、技工院的校德历育程课程和改背革的景理论依据
1.德育理念的新变化
(2)从“现实”出发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德育)
★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社 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如果回避社会现实问题,也就失去了德育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对民族传统失去认同感问题; 现代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人类伦理的混乱1;市场经济中的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 、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2;改革中的利益调 整、人们贫富差距的拉大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等引发的对社会和政府的不信任感 3;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虚拟社会的迷离、技术支 持下的个性过分张扬等等4。 ★回避不等于不存在,教育不等于给结论。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开展德育教学教育 ,等于抓住了影响学生思想的症结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人生》
选修:经济学常识、 选修:心理健康教育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公 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
识。
选修:法律基础、哲学基础、 国情教育、心理健康、创业教
育、公关礼仪、美育常识
继续保持领先
7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2.第景三轮改革(2008-2010)
(大改)
德育
2010 第三轮改革
(大改)
中高职 衔接
2014 第四轮改革
(小改)
与时俱进
3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1.第景二轮改革(2002-2004)
(1)从传统教材看 内容上 “繁、难、偏、旧” ,过于理论 化、学科化、知识化、成人化。 “繁”:指内容繁杂、面面俱到。 “难”:指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 “偏”:指教学要求过高,重视高深的 理论问题,忽视生活中的德育问题,比 较空洞。 “旧”:指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及时,时 代感不足。 (2)从传统的教学方法看
----适度降低了知识性的教学内容,更突出体验和感悟的教育,顺应学生 目前的基本状态 ----进一步加强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更符合“三贴近”的要求(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按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展开教学内容、内 容针对性强) ----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具有鲜明地时代感(数据、事例、内容、理念) ----中高职无缝衔接
(2)对相关新教材的比较
----高中实验教材情况简介
学科体系,逻辑严谨,内容丰富;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栏目材料增加
----中职德育新教材情况简介
8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2.第景三轮改革(2008-2010)
(3)对技工学校第三轮德育新教材的总体评价
----继续领先的课程开发思路 ----富有特色的新版教材体系 ----追求改革的课程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 堂讲授为中心”成为最常见、最普遍的 教学模式。教学主要依靠,一根粉笔、 一块黑板、一张嘴。
技校(97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常识》 《法律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 《世界观、人生观》
缺乏针对性 没有实效性
4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1.第景二轮改革(2002-2004)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景
1997 第一轮改革
政治
2004 第二轮改革
(3)改革的过程:启动于2002年,完成于2004年,历经4个阶段
(4)改革的主要成果
▶ 创新的改革思路:一是必修+选修的
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程突破学科体系
,注重知识的关联、整合和综合运用;
二是突出了道德教育,体现了德育的核
心内容,探索了课程综合化,具有先进
性。(德育1:心理教育、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 领先的改革成果:课程标准研制、新
版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开发;突出了职
业教育的特点(教学目标:实际;教学
内容:实用;教学模式:实践)
5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的历历程 程和背2.第景三轮改革(2008-2010)
(1)第三轮改革的动因 ----第二轮改革至此已有5年时间,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很大变化 ----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情况: 公共文化课程:活泼、应用;专业教材:趣味、实践 ; 中职德育课程出现重大变化
10
第一部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二、技工院的校德历育程课程和改背革的景理论依据
1.德育理念的新变化
(1)从“对象”出发的教学设计(“主体性”德育)
★主体性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 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追求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德育就 具有了激励个体不断发展的功能。 ★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主要来源于上级的要求、形势的要求、学科教学的要求,而 不是学生思想的实际需求;在德育活动的组织上,特别是教学活动,仍然是以教师讲 述为主,课程考核上采用知识性的考试方式。这种忽视教育对象的德育,很难引起学 生的关注、参与和投入 。 ★坚持“思想调查—状况分析—确定主题—开展教育—考核反馈”的教育设计思路, 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大力开发“德育活动类”课程,通过实践式、体验式、互 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弥补学校教育中道德训练不系统,不科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