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尘肺病的调查与诊断PPT课件
11
讨论 15分钟
19.09.2020
12
问题
1.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 在致病中的意义是什么?
19.09.2020
13
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暴露时间
1、化学成分: • 游离SiO2的含量 • 二氧化硅 结晶形 致纤维化作用强 • 结构不同 非结晶形 • 游离型 含量越高,致纤维化作用越强,
危害越大
19.09.2020
14
粉尘的化学成分不同,对人体的 作用不同
纤维化作用 刺激作用 中毒作用 致敏作用
19.09.2020
15
2、粉尘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 生产场所中粉尘的化学成分和粉尘浓度 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 度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 机体暴露时间越长,诱发疾病越快,对 人体危害越大。
的痰都像沙石水一样
19.09.2020
9
另据西河口乡的不完全统计:1992年以 来,该乡从事过井下金矿作业的有591人, 其中累计从事井下作业两年以上的286人, 一至两年的121人;淠河村和官塘村分别达 到了196人和181人。这中间到底有多少农民 工患上尘肺病,尽管由于他们中的不少人还 在外地打工,确切数字至今无从得知,但有 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中,随时会有新的尘 肺病人出现。
19.09.2020
10
问题
• 1.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致病中 的意义是什么?
• 2.尘肺病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 3.尘肺病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 4.尘肺病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 5.西河口人尘肺病事件说明此时间发生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6.应如何控制类似尘肺病的发生?
《尘肺病》ppt课件4PPT
03 尘肺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与护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提供良好的护 理环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
质量。
氧疗
对于缺氧的尘肺病患者,给予适 当的氧疗,以改善呼吸功能。
康复治疗
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以 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和体能。
药物治疗Βιβλιοθήκη 抗炎药物用于减轻尘肺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抗纤维化药物
针对尘肺病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使用抗纤维化 药物以减缓肺纤维化的进展。
康复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01
通过有氧运动、腹式呼吸等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肺活
量。
运动疗法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促进身体机能
的恢复。
物理治疗
03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热、光等疗法,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
心理护理与支持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加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教 育,使其了解粉尘对健康 的危害,自觉遵守防护措 施。
健康教育与社区干预
健康教育
开展尘肺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 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 识。
社区干预
健康检查与早期干预
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发现尘肺病患者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对高危人群 进行早期干预。
加强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尘肺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岗位调整和轮换
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 ,合理调整岗位和轮换作 业,减少员工接触粉尘的 时间和强度。
个体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员工应按规定佩戴口罩、 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 品,减少粉尘进入人体的 机会。
尘肺讲课PPT课件
职业史:长期接触粉尘的职业,如煤矿、冶金、建筑等行业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显示肺部有结节、阴影等异常 肺功能检查:肺活量、肺容量等指标异常 病理学检查:肺组织切片显示有尘肺病特征性改变 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病史询问:了 解患者职业史、 生活环境、吸
肺泡壁细胞坏死:长期吸入 粉尘,肺泡壁细胞坏死,导 致肺泡壁塌陷
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遗 传因素等
环境因素:粉尘浓度、颗粒 大小、化学成分等
防护措施:缺乏有效的防护 措施,如口罩、防护服等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粉尘, 如煤矿、冶金、建筑等行业
健康状况:吸烟、肺部疾病 等可能增加尘肺病的风险
尘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癌等
症状:咳嗽、 咳痰、胸痛、
呼吸困难等
体征:肺部听 诊异常、X线胸
片异常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室检查: 肺功能检查、
血气分析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肺部疾病 如肺结核、肺
癌等相鉴别
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等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 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头痛、头晕等 皮肤并发症: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呼吸训练:进行呼吸训练, 提高肺功能
营养支持:补充营养,提 高免疫力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减轻心理压力
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加强职业防护, 减少粉尘吸入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防尘口罩、 防尘服等防护
用品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通风、降
低粉尘浓度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职业病 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尘肺
铸工尘肺:吸入铸工尘 引起的肺病
尘肺X线胸片阅片(PPT课件)
三、尘肺诊断原则和方法 以确切粉尘职业接触史为前提; 技术质量合格的高仟伏 X 线后前位胸 片和国家尘肺X线诊断标准为依据; 参考受检者系列胸片和该单位尘肺发 病情况,做出X线诊断和分期。 排除急性和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癌、肺霉菌病、 肺泡微石症等类似疾病避免误诊和漏诊
③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 有大阴影
新旧诊断分期标准比较
观察对象
壹期 新 标 准 贰期 叁期
粉尘作业人员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样影像学改变,性质和程度需态观察者
总体密集度1级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两个肺区
①总体密集度2级小阴影超过4个肺区; ②总体密集度3级小阴影达到4个肺区。 ①大阴影长径不小于20mm×10mm; ②总体密集度3级小阴影超过4个肺区,并有小阴 影聚集; ③总体密集度3级小阴影超过4个肺区并有大阴影。
不规则形小阴影
各型尘肺共有的X线表现 病理基础 形态特征 粗细、长短、形态不一的致密阴影,互不相连,或 杂乱无章的交织在一起,呈网状或蜂窝状;致密度多持 久不变或缓慢增高分S(<1.5mm)、t(1.5m3.0mm)、 u(3.0mm-10mm)三种类型。 分布 早期多见于两肺中下区,弥漫分布,随病情进展而 逐渐波及肺上区。 弥漫型间质纤维化
大阴影
Ⅲ期尘肺的特征性X线表现
病理基础
团块型纤维化、小阴影融合 形态特征 长径超过10mm的阴影有长条形、圆形、椭圆形、 或不规则形。大阴影周围一般有肺气肿带。 分布 多在两肺上区出现,常对称呈八字状,也有先在 一侧出现
二、尘肺的次要X现表现
肺门和肺纹理变化 早期肺门阴影扩大,密度增高,淋巴结增大, 蛋壳样钙化 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变形;晚期肺门上举外移, 肺纹理减少或消失等。 肺气肿 弥漫性、局限性、灶周性和泡性肺气肿,严重 者可见肺大泡。 胸膜变化 胸膜粘连增厚、可见肋膈角变钝或消失;晚期膈 面粗糙,膈胸膜粘连,呈“天幕状”阴影。
《尘肺病》ppt课件
病例分布特点 1、地质条件差,开采方法落后,设备陈旧,先进设备 难以应用的矿井,尘肺病发病率高 2、地方煤矿发病率高于国有重点煤矿 3、尘肺病人数:山西、河南、四川、辽宁 患病率:青海、北京、福建、湖北 4、Ⅰ期74.75%,Ⅱ期21.29%,Ⅲ期3.96%
5、工种:纯掘进工和主掘工占50%以上
全国尘肺病例数呈增长趋势,煤炭行业尤为明显
爆破后
转载点
采煤面
粉尘危害不一样
爆破后的粉尘吸附有毒气体,加重了粉尘对人 体的危害,发病率增加。
用氧化钙、石灰水处理,可减少粉尘危害
三、人工中和矿尘毒性的方法和试验
原理:饱和溶液的石灰水可抵消游离二氧化硅的 毒性。 ①使粉尘上吸附有毒气体量减少;
②有助于抵消硫化氢、二氧化硅的毒性。
工序:将饱和溶液通过喷雾器喷洒在巷道壁上颌
肺脏防御功能及尘肺病发病原理
同一环境中接触相同粉尘的工人,一般只有少数人会 患病,这是因为人的机体对粉尘的防御功能及敏感程 度不同造成的。 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一、肺脏的防御功能
阻留:惯性碰撞;重力沉降和拦截;扩散
自净:支气管;肺泡
(一)粉尘在肺脏的阻留方式 1.惯性碰撞作用 因鼻咽腔和大气管气流速度很快,弯曲及气道分叉 处,吸入的尘粒因惯性作用,易碰撞并粘附在湿润 的气道粘膜表面。上呼吸道
1984-2009年,408名农民工,124人尘肺,30.4%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在海南东方市金矿淘金
事件88年代开始,2010年诊断矽肺226列
概述:
定义: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 性粉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 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如矽(硅)肺 病。
尘肺病诊断标准 PPT课件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70-2009
1
尘肺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 尘 肺 病 诊 断 标 准 的 回顾 ♦诊断标准释义 ♦ 综合诊断及诊断评析
2
尘 肺 病 诊 断 标 准的重要性
♦ 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患病人数最多,
危害最广
♦ 危害最严重,致劳动能力丧失,生活
质量下降,寿命减少
♦ 终身赔偿性职业病,个人、企业、国
7
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8年3月天津会议
• 保持三期分期的框架 • 在和ILO分类标准接轨上前进一步 • 研制新的高千伏诊断标准胸片
目标:学术上先进,符合我国国情,大家公 认,操作上可行,易于国际交流,保 持中国特色
8
标准名称
原 名 称: 尘 肺 的 X 线 诊 断 修 订 名 称: 尘肺病诊断标准 ( 去 掉 了“ X 线”) 理 由 是: (1) 尘 肺 病 诊 断 是 一 个 临 床 概 念, 需 要 综 合
♦临床资料的重要性:
健康监护和医学检查中临床检查和必要的实验
室检查的重要性
14
诊 断 原 则- 对 照
♦对照-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和X射线分期
♦标准文字和标准片是该标准的两个组成部分 ♦文字是原则,标准片是工具 ♦对照标准片
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
尘肺的临床诊断除X线诊断和分期 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
外,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 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
体征、临床化验以及必要的特殊 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早期发现 和X射线分期。
并发症、评定代偿功能等级。
10
诊 断 原 则-根 据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 查资料(病因学诊断)
GBZ70-2009
1
尘肺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 尘 肺 病 诊 断 标 准 的 回顾 ♦诊断标准释义 ♦ 综合诊断及诊断评析
2
尘 肺 病 诊 断 标 准的重要性
♦ 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患病人数最多,
危害最广
♦ 危害最严重,致劳动能力丧失,生活
质量下降,寿命减少
♦ 终身赔偿性职业病,个人、企业、国
7
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8年3月天津会议
• 保持三期分期的框架 • 在和ILO分类标准接轨上前进一步 • 研制新的高千伏诊断标准胸片
目标:学术上先进,符合我国国情,大家公 认,操作上可行,易于国际交流,保 持中国特色
8
标准名称
原 名 称: 尘 肺 的 X 线 诊 断 修 订 名 称: 尘肺病诊断标准 ( 去 掉 了“ X 线”) 理 由 是: (1) 尘 肺 病 诊 断 是 一 个 临 床 概 念, 需 要 综 合
♦临床资料的重要性:
健康监护和医学检查中临床检查和必要的实验
室检查的重要性
14
诊 断 原 则- 对 照
♦对照-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和X射线分期
♦标准文字和标准片是该标准的两个组成部分 ♦文字是原则,标准片是工具 ♦对照标准片
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
尘肺的临床诊断除X线诊断和分期 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
外,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 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
体征、临床化验以及必要的特殊 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早期发现 和X射线分期。
并发症、评定代偿功能等级。
10
诊 断 原 则-根 据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 查资料(病因学诊断)
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解读PPT
❖ 一、无尘肺(代号O) 1. O:X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2. 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 二、一期尘肺(代号Ⅰ) 1.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
个肺区。 2.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
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原则
❖ 尘肺诊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确切的职业性粉尘接触史。 ❖ 尘肺病人虽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某些实验
室检查的异常,但均不具有明确的特异性,因此只能作为尘 肺诊断的参考。 ❖ 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是排除其它肺部疾病,如肺结核、 肺癌及其它各种弥漫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含铁血红素沉着 症等。 ❖ 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至少达到1级,分 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方可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3/3 表示。
小阴影密集度
❖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数量。分为三级。 (二)不规则形小阴影 1、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2、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 3、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理通常全部消失。 ❖ 小阴影标准密集度,是用各级密集度的中点 0/0、1/1、2/2
于10mm 。 2.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和
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肺区及带的划分
❖ 一、 肺区划分 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
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区,总共 六个肺区。 ❖ 二、 肺带划分
按肺野内1/3部分、中1/3部分、外1/3部分,将 两侧肺野分成内、中、外三带。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 二、一期尘肺(代号Ⅰ) 1.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
个肺区。 2.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
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原则
❖ 尘肺诊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确切的职业性粉尘接触史。 ❖ 尘肺病人虽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某些实验
室检查的异常,但均不具有明确的特异性,因此只能作为尘 肺诊断的参考。 ❖ 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是排除其它肺部疾病,如肺结核、 肺癌及其它各种弥漫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含铁血红素沉着 症等。 ❖ 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至少达到1级,分 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方可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3/3 表示。
小阴影密集度
❖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数量。分为三级。 (二)不规则形小阴影 1、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2、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 3、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理通常全部消失。 ❖ 小阴影标准密集度,是用各级密集度的中点 0/0、1/1、2/2
于10mm 。 2.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和
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肺区及带的划分
❖ 一、 肺区划分 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
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区,总共 六个肺区。 ❖ 二、 肺带划分
按肺野内1/3部分、中1/3部分、外1/3部分,将 两侧肺野分成内、中、外三带。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37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38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39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40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41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42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43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44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6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7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化 尘肺结节 融合团块 胸膜病变等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9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0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1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27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28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29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30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31
4 贰期尘肺
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 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 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12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3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4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5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6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7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8
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尘肺影像表现鉴别诊断ppt课件
直径>1cm,致密,周围肺气肿,内部缺血坏死形成空洞
20
影像学表现(X-Ray)
肺门改变
£肺门影增大增浓 尘细胞在肺门淋巴结内聚集,纤 维
组织增生,血管扩张
£肺门上提或外移 晚期纤维化牵拉 £肺门残根壮 肺气肿,肺纹理少 £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
21
影像学表现(X-Ray)
肺纹理改变
£增多、增粗 £扭曲、紊乱、中断、粗细不均 £肺气肿时纹理稀疏
胸膜肥厚、粘连 肺气肿
阻塞性或代偿性 弥漫性或局限性
22
影像学表现(CT)
矽结节阴影 典型表现
£类圆形小结节影
☆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直径<10mm
£大结节影
☆直径>10mm,类圆形、不规则形 ☆ 由小 结节增多、聚集而成 ☆ 或由纤维条索影相互重迭靠拢形成 ☆ 边界清,密度均匀,多伴有钙化,部分见空洞 ☆周围见局限性肺气肿
小结节影
£双下肺为主,混合性矽结节 £ 形态不规则,密度偏低,边缘模糊,较少融合
其他
£肺气肿、胸膜改变
32
石棉肺
长期吸入石棉纤维粉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改 变为主的一种尘肺
能引起肺部肿瘤
33
病理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胸膜下区、血管支气管周围、小叶间隔纤维化明显 £双下肺为著
胸膜增厚
£ 与纤维化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较早 £ 胸膜斑
(网状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融合成块 、钙化 网状纤维为支架的细胞性结节
矽结节 同心圆状胶原 纤维,灰白色 坚硬,直径0.3 ~0.5mm
网状纤维增粗、变性,细胞数减少
胶原结节 (中央玻璃样变)
胶原纤维
13
病理(肺间质尘性纤维化)
肺泡间隔、血管、支气管周围大量 粉尘沉着及尘细胞聚积,使肺泡间隔增 厚,发生弥漫性纤维化
20
影像学表现(X-Ray)
肺门改变
£肺门影增大增浓 尘细胞在肺门淋巴结内聚集,纤 维
组织增生,血管扩张
£肺门上提或外移 晚期纤维化牵拉 £肺门残根壮 肺气肿,肺纹理少 £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
21
影像学表现(X-Ray)
肺纹理改变
£增多、增粗 £扭曲、紊乱、中断、粗细不均 £肺气肿时纹理稀疏
胸膜肥厚、粘连 肺气肿
阻塞性或代偿性 弥漫性或局限性
22
影像学表现(CT)
矽结节阴影 典型表现
£类圆形小结节影
☆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直径<10mm
£大结节影
☆直径>10mm,类圆形、不规则形 ☆ 由小 结节增多、聚集而成 ☆ 或由纤维条索影相互重迭靠拢形成 ☆ 边界清,密度均匀,多伴有钙化,部分见空洞 ☆周围见局限性肺气肿
小结节影
£双下肺为主,混合性矽结节 £ 形态不规则,密度偏低,边缘模糊,较少融合
其他
£肺气肿、胸膜改变
32
石棉肺
长期吸入石棉纤维粉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改 变为主的一种尘肺
能引起肺部肿瘤
33
病理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胸膜下区、血管支气管周围、小叶间隔纤维化明显 £双下肺为著
胸膜增厚
£ 与纤维化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较早 £ 胸膜斑
(网状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融合成块 、钙化 网状纤维为支架的细胞性结节
矽结节 同心圆状胶原 纤维,灰白色 坚硬,直径0.3 ~0.5mm
网状纤维增粗、变性,细胞数减少
胶原结节 (中央玻璃样变)
胶原纤维
13
病理(肺间质尘性纤维化)
肺泡间隔、血管、支气管周围大量 粉尘沉着及尘细胞聚积,使肺泡间隔增 厚,发生弥漫性纤维化
尘肺诊断与治疗PPT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扰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面对疾病和治疗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营养需求: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 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
饮食禁忌:避免辛辣、油腻、刺激 性食物,减少对肺部的刺激
饮食建议:增加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手术目的:减 轻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肺 叶切除、肺减 容术、肺移植
等
手术适应症: 重度尘肺患者, 药物治疗无效
手术风险:出 血、感染、呼 吸功能下降等
术后护理:呼 吸功能锻炼、 营养支持、预
防感染等
呼吸训练:通过呼吸训练,改善呼 吸功能,提高肺活量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减轻心 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建立尘肺病患者医 疗保障制度,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
加强尘肺病患者职 业康复和职业培训, 提高患者的就业能 力和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除尘、降噪等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尘肺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尘肺病患者
尘肺的治疗方法
药物类型:抗炎药、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等 药物作用:减轻炎症、扩张支气管、祛痰等 药物使用: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注意事项: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
加强通风除尘:改善工作环境,降 低粉尘浓度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保 持个人卫生
佩戴防护设备:使用防尘口罩、护 目镜等防护设备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尘肺病
研发新型防护设备:提高防护 效果,降低尘肺发病率
《尘肺标准片》PPT课件
2021/3/8
3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 准片 序号03、
石英粉碎工。 小阴影总体 密集度1级, 分布范围达 到3个肺区, 诊断I期。 右侧肋膈角 闭锁。
2021/3/8
4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 准片 序号04、
煤矿采掘工。 小阴影总体 密集度2级, 分布范围达 到6个肺区, 诊断II期。 左侧第6、7、 8后肋陈旧 骨折,右下 肺有钙化灶。 右中肺区小 阴影密集度 2/2,即组 合片p/p2/2 的标准片
2021/3/8
9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准 片 序号09
石棉厂配料 工。小阴影 总体密集度 为0级,肺区 内小阴影密 集度0/1级达 到3个肺区, 诊断0+,右 上肺陈旧结 核已钙化。
2021/3/8
10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 准片 序号010、
铸造车间粉 碎工。小阴 影总体密集 度为1级, 分布范围达 到3个肺区, 诊断I期。
2021/3/8
21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 准片 序号021
。组合胸 片,右上 图示小阴 影标准密 集度0/0, 另3张图分 别示小阴 影u/u的1/1, 2/2,3/3标 准密集度。
2021/3/8
22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 准片 序号022
组合胸片, 上图示III期, 大阴影面 积之和未 超过右上 肺区面积。 下图示III+, 大阴影面 积之和超 过右上肺 区面积
2021/3/8
23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尘肺诊断标 准片 序号023
组合胸片, 右上图示胸 膜斑侧面投 影;右下图 示胸膜斑正 面投影,虽 可见胸膜斑 侧面投影宽 度大于5mm, 但显示不清 楚;左上图 示钙化胸膜 斑正面投影; 左下图示膈, 纵膈胸膜钙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读片质量控制
1、规范读片程序和方法 --- 考核、集体诊断、读片环境、 距离远近、观片灯、阅读速度等
2、提高个人读片能力(避免个体及诊断组成员间的差异)
3、利用标准片作对照 4、提高摄片技术(投照的质量控制) 投照条件过高(黑片)将使诊断期别偏低,而条件过低 (白片)倾向于尘肺诊断期别偏高,但有经验的读片者对 劣片有修正能力,所受影响较少。 定期对胸片质量进行评定,查找原因,不断提高投照水 平。
9
动态观察胸片的重要性
尘肺病X射线影像学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有动态系列胸片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因此两张及以上动态胸片方可作出确诊。但特殊 情况下,有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和职业卫生 学调查资料支持,有典型的尘肺病X射线胸片改 变,并有明确的临床资料可排除其他疾病,亦可 考虑作出诊断。
7
-----开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按卫生部的格式要求,一式四份。三名及以上有诊断资格 的医师签字。 -----诊断章 -----诊断材料归档(易于检索) 1.应归档的材料:诊断证明书、诊断过程记录、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提供的材料、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单、 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等; 2.诊断用X线胸片应归档。(DR)
12
附录E——胸片X射线检查的技术要求 诊断尘肺病的X射线检查应使用高仟伏摄影技术 体位要求:以后前位胸片为常规检查,为诊断和 鉴别诊断的需要可加侧位、斜位、体层摄影或CT 检查等。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附录C——胸片质量与质量评定
胸片质量基本要求(略) 胸片质量分级 .1一级片(优片) 完全符合胸片质量要求。 .2 二级片(良片) 不完全符合胸片质量要求,但尚未降到三级片。 3 三级片(差片)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片,不能用于尘肺病初诊。 a) 不完全符合胸片基本要求,其缺陷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一个肺 区之间。 b) 两侧肺纹理不够清晰锐利,或局部肺纹理模糊,其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 个肺区至一个肺区之间。 c) 两侧肺尖至肋膈角的侧胸壁显示不佳,气管轮廓模糊,心后区肺纹理难以辨 认。 d) 吸气不足,右侧膈顶位于第八后肋水平。 e) 照片偏黑,上中肺区最高光密度在1.85-1.90之间;或照片偏白,上中肺区 最高光密度在1.30-1.40之间;或灰雾度偏高,膈下光密度在0.40-0.50之 间;或直接曝光区光密度在2.20-2.30之间。 4 四级片(废片) 胸片质量达不到三级片者为四级片,不能用于尘肺病诊断。
国的评判,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反
思今后应该如何做好尘肺病诊断工作。
2
我们在尘肺病的诊断工作中应强化责 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依法、科学、公 正、及时、便民的原则,简化程序,规范 管理,为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提 供方便,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不断 提高尘肺病诊断的水平,减少人为引发的 职业病突发事件。 今天主要从尘肺病诊断中一些问题的 处理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11
尽早制定数字化摄影的尘肺病诊断标准,将数字化摄 影技术用于职业健康监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 国现行尘肺病诊断标准片是普通胸片,预计不久将会制 定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尘肺病诊断标准片,以适应高科技 的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与国际水平接轨。国际劳工组织 (ILO)已将数字技术拍摄的尘肺X线胸片列入到今后修 改尘肺国际分类法的研究计划中,国内已有单位开始进 行CR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HKV)的对比研究,以评 价其在胸部摄影及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应大力开展CR、 DR、CT等技术用于尘肺病诊断及职业体检可行性的研究, 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
尘肺病诊断相关问题探讨
1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
总数的80%,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
例,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是严重降低患者劳动
能力、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在一些地方已成 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几起群发的尘肺病事件和张海超的开胸验肺
将尘肺病诊断机构和诊断医师推到前台,接受全
6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主要是指接触粉尘的性质、粉尘 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分散度、粉尘浓度的检测和 监测结果,作业场所防尘降尘设施、个人防护情况等, 以判断接触程度和累计接触量。
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主要是指该企业既往尘肺病发 病和患病情况。
尘肺病人虽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某 些实验室检查的异常,但均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只能作 为诊断尘肺病的参考。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是排 除其他X射线胸片表现与尘肺病相类似的疾病和进行鉴别 诊断。
5
-----集体阅片 1.做好集体会诊记录; 2.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及标准片;
3.根据职业史、技术质量合格的胸片、动态胸片、现场劳动 卫生学调查资料、同工种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结果、鉴别诊断,对照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线分 期。
确切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是诊断尘肺病的基本条件, 应包括工作单位、工种、不同时间段接触生产性粉尘的起止 时间、接触粉尘的名称和性质等。 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胸片质量与评定 见附录C。
3
主要内容: ◆ 尘肺病的诊断程序; ◆ 胸片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 ◆ 职业健康体检中异常胸片的处理。
4
四、尘肺病诊断程序 -----申请职业病诊断—提供必要的材料 -----临床检查 1.建病历
2.内科检查(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心、肺等)
3.心电图 4.化验 5.肺功能、血气分析 6.高仟伏胸片(DR) 7.鉴别诊断
10
五、技术要求
低千伏X线摄影胸片--高千伏X线摄影胸片 对大阴影和鉴别诊断--普通断层--CT、HRCT
新技术的采用、早期诊断的问题
数字化摄影技术( CR、 DR)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传 输、诊断和图像重建,在成像质量、图像保存、信息传递、检 索查询等方面避免了传统X线成像的缺点,保证了图像质量,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X线接受剂量。具备的优越性使 这项技术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外影像学诊 断中广泛使用。但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由于受诊断标准的限制, 仍然采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拍摄胸片,不但落后于国内外影像 诊断水平,也不适应高速快捷的体检模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