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个人主义答案:C2. 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以德治国C. 依法治国D. 以权治国答案:C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社会主义荣辱观C. 诚信体系建设D. 法治教育答案:ABC2. 法治建设包括哪些方面:A. 完善法律法规B. 法律的普及和教育C. 法律的严格执行D. 法律的监督和问责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思想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是相互独立的。
(错误)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正确)3. 法治建设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答: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它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为法治建设提供道德支撑。
2. 简述法治建设的意义。
答:法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论述题1. 论述如何结合思想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答:结合思想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自觉。
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再次,要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最后,要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和公正实施,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并分析这些措施体现了哪些思想道德与法治建设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达标练习册及答案

道德与法治达标练习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
A. 公平正义B. 经济发展C. 文化繁荣D. 科技进步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得()。
A. 表达个人意见B. 批评政府C. 诽谤他人D. 传播虚假信息3. 以下哪项不属于道德的基本要求?()A. 诚实守信B. 尊重他人C.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D. 助人为乐4.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
A. 大声喧哗B. 保持安静C. 随意丢弃垃圾D. 随意吸烟5. 以下哪项行为是违法行为?()A. 按时交税B. 遵守交通规则C. 盗窃他人财物D. 帮助老人过马路6.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
A. 财产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所有以上选项7. 以下哪项不是法治社会的特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至上C. 以权代法D.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8.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
A.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B.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C. 道德与法律无关D. 法律是道德的替代品9. 以下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选举D. 随意破坏公共设施10.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行为?()A. 抄袭他人作业B. 考试作弊C. 帮助同学学习D. 偷窃他人财物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2. 道德可以替代法律。
()3.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4. 法律只约束行为,不约束思想。
()5. 道德是自发形成的,不需要法律的规范。
()6. 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
()7. 道德规范是可有可无的,法律才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8.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 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C.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D.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规则思维B. 程序思维C. 权利义务思维D. 人治思维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A. 法律地位B. 法律权威C. 法律效力D. 法律约束4. 关于社会公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B.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 社会公德只涉及公共领域,与个人生活无关D.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最基本要求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和()A. 突出的创新性B. 强烈的实践性C. 广泛的群众性D. 彻底的革命性6.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正确的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D. 以上都是7. 在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体现了()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 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C.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D.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8.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约束个人的行为C.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 以上都是9. 下列关于法治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法治精神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B. 法治精神要求公民尊重法律权威C. 法治精神意味着法律可以随意变通D. 法治精神强调法律的公平和正义10. 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下列哪项是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点?()A. 职业道德B. 家庭美德C. 个人品德D. 社会公德参考答案:1. D2. D3. C4. C5. C1.D2.C3.D4. C5.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思想道德与法治练习册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练习册答案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以下练习册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公正答案:D3.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爱国主义教育B. 社会主义荣辱观C.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_______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答案:法律3. 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简答题1. 简述法治社会的特点。
答案:法治社会的特点包括法律的普遍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公正、透明;公民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同时也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2. 思想道德建设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思想道德建设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它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国家的整体形象。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答案的对照,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必考题库和答案

一、单选题
1.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 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 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
A.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B.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
第5页 共9页
A.培养什么人 B.怎样培养人 C.为谁培养人 D.用什么方式培养人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包括( )。 A.政治性 B.思想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18.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 形成的( )。 A.正确价值观 B.必备品格 C.关键能力 D.理想信念
①讲授式 ②议
B.①③④ D.①②④
13.
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其诊断、激 励和改善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 )。
A.评价
B.考试
C.作业
D.家校沟通
14.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 关信息。下列属于评价方法的是( )。
22.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 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 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有机统一 ,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 者和可靠接班人。(10分)
7.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 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
A.核心素养 学业成就 B.学业成就 核心素养
《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
A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C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D 、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答案:A2.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A 、动力B 、干劲C 、能力D 、认识答案:A3.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
A 、评价功能B 、调节功能C 、导向功能D 、激励功能答案:B4. 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
A 、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B 、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C 、谨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D 、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答案:D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 、个人主义B 、民族主义C 、集体主义D 、小团体主义答案:C6. 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C 、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答案:D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B 、集体主义C 、爱国主义D 、人道主义答案:C8.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A 、主观需要B 、客观需要C 、社会需要D 、公民需要答案:B9.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诚实守信为重点B 、崇尚科学为重点C 、艰苦朴素为重点D 、文明礼貌为重点答案:A10.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 )A 、能力B 、意识C 、观点D 、基础答案:D11. 在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的是( )。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A. 公平正义B. 人人平等C. 法律至上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所有上述权利3. 以下哪项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社会服务D. 所有上述选项4. 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人犯罪应当()A. 从重处罚B.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免除处罚D. 视情况而定5.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A. 爱国守法B. 明礼诚信C. 团结友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公民的法律意识包括哪些方面?7. 请解释什么是社会公德,并举例说明。
8. 请简述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他立即上前扶起老人并帮助老人回家。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规范?10. 某公司员工小李在工作中发现公司的一些不正当行为,他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
请分析小李的行为体现了哪些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D4. B5. D二、简答题6. 公民的法律意识包括: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维护法律尊严等。
7. 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如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等。
例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
8.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石,它体现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诚信体现在遵守承诺、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等方面。
三、案例分析题9. 小明的行为体现了乐于助人、尊重和关爱老人的道德规范。
他的行为展现了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怀。
10. 小李的行为体现了遵守法律、维护正义的法律意识,以及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他的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
1. B。
2. D。
3. A。
4. B。
5. D。
6. B。
7. A。
8. B。
9. C。
10. B。
11. B。
12.D。
13. D。
14. C。
15. A。
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
(1)①任免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资料一: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资料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7.
(1)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国家鼓励。
(2)小美妈妈的观点错误。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
我国宪法规定,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幸福深圳——山海连城”;向您推荐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绿树成荫,是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这都源自于深圳坚持改革开放。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人们根据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确定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以及对这种规范和价值的自觉遵守。
2. 什么是法治?法治是指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
3.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道德是指个人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而法律是国家对于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
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规范的一种,道德和法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 道德失范了,法律可以弥补吗?法律只是社会规范的一种,不能完全代替道德。
如果道德失范,法律只能部分地弥补道德的缺陷,但它不能完全纠正道德失范造成的问题。
5. 道德标准是什么?道德标准是指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标准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客观性和时代性。
二、论述题1. 合法和正义应该是相同的吗?合法和正义不应该是相同的。
合法是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而正义是指符合公正、公平原则的行为和行为结果。
如果法律制定和执行中存在不公正、不公平问题,那么合法的行为也可能是不正义的。
因此,人们应该追求既合法又正义的行为。
2. 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身份和社会责任?公民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责任,包括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尊重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公民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尊重社会道德规范。
3. 法律的目的是什么?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保证人们言行自由不受侵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4. 强制性规范有何局限性?强制性规范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法律无法涵盖所有的行为和情况;二是法律制定和执行中存在误差和不公正现象;三是对于一些违反法律但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强制性规范并不能完全适用。
三、案例题1. 何为群众路线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是指以人民为中心,发扬民主,调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育。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答案一、选择题1.在以下选项中,属于法治目标的是()。
A. 人民民主专政B. 政治民主C. 依法治国D. 文化民主正确答案:C2.法律之所以具有社会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性,原因在于()。
A. 人们接受了法律的规范约束B. 法律是国家的意志C. 法律是国家授权的D. 法律是人民自愿形成的共同行为规范正确答案:A3.以下不属于法律基本特征的是()。
A. 具有法定性B. 具有广泛适用性C. 具有强制性D. 具有灵活性正确答案:D4.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是()。
A. 全面落实每个领域法律的法制化B. 领域法律准确C. 掌握和运用法律的能力D. 做到领域法律统一正确指导社会生活正确答案:A5.政治 C. 民主的根本特征是()。
A. 个人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和形式D. 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正确答案:B二、简答题1.解释法律的适用性。
答:法律的适用性是指法律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用,并具有普遍适用性。
法律适用性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分职业、地位、性别、种族等,保证了法律的平等性。
–法律适用于各个领域和社会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教育、卫生、劳动等,确保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秩序。
–法律可以在各种具体的案件中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裁判和判决,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2.解释法律的约束性和强制性。
答:法律的约束性和强制性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有一定的限制和规范,并且可以通过强制手段使人们遵守法律。
具体解释如下:–法律的约束性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有一定的限制,使人们在行为上遵守法律的规定,并且不违反法律的约束。
–法律的强制性是指法律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制手段来保证人们遵守法律的规定,例如逮捕犯罪嫌疑人、判处刑罚等。
3.解释依法治国与依人治国的区别。
答:依法治国和依人治国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和理念:–依法治国是指国家依据法律来管理和治理国家事务,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公平和正常运转,使社会成员在法律的规范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新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新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C. 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D. 促进学生的文学修养2. 下列哪项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 科学实验方法D. 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应用二、填空题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______、社会层面的______、个人层面的______。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5. 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的作用。
四、论述题6. 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分析题7.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生在校园内捡到一部手机,他选择将手机交给老师而不是据为己有。
请分析该学生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道德品质。
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二、填空题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 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三、简答题5. 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法治习惯。
四、论述题6. 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认识到个人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讨论和法治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践行道德规范,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分析题7. 该学生的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和拾金不昧的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践行这些道德品质:(1)在捡到他人遗失物品时,主动寻找失主或交给有关部门;(2)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诚实,不抄袭、不作弊;(3)在人际交往中,遵守承诺,做到言行一致。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答案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2.课程育人价值学生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
4.“双减”九
5.发展学生“成长中的我”
二、选择题
1.B
2.ABCDE
3. ABCD
4.ABC
5. ABCD
6.ABCD
7.ABCDE
8. ABCD
9. ABCD 10.ABCDEF
三、判断题
1-5 √×√√√6-10 ×√√×√
四、简答题
1.答:(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2)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3)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4)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5)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2.答:(1)宪法法律至上;(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权利义务相统一;(4)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5)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答:(1)坚持素养导向;(2)坚持以评促学;(3)坚持以评促教;(4)重视表现性评价;(5)坚持多主体评价;
五、论述题:
能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酌情给分。
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答案

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排斥D. 没有关系答案:B2.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宣传答案:B3.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A. 约束个人行为B. 指导社会行为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B4.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法律至上B. 权力至上C. 个人至上D. 金钱至上答案:A5.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个人素质B. 促进社会和谐C. 增强国家竞争力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道德行为?A. 帮助他人B. 诚实守信C. 遵守交通规则D. 尊重他人权利答案:ABCD7. 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A. 完善的法律体系B. 公正的司法制度C. 公民的法律意识D. 政府的积极推动答案:ABCD8. 道德与法治相互促进的体现包括哪些方面?A. 法律的道德化B. 道德的法律化C. 法律与道德的协调发展D.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答案:ABC三、简答题9. 简述道德与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答:道德与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中起着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道德通过内化于人心的规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法治则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立社会行为的底线,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10. 法治建设中如何平衡法律的严格性和灵活性?答:在法治建设中,平衡法律的严格性和灵活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法律本身应具有适度的弹性,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其次,司法实践中应注重个案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法律解释和适用;再次,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们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能够理解法律的精神和目的;最后,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及时修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规定。
国开道德与法治答案

国开道德与法治答案1、理想是()。
[单选题]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正确答案)D、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种未来想象2、【单选题】(),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单选题] *A.立大志B.明大德C.成大才(正确答案)D.担大任3、在求职面试时,遵守职业礼仪,要求做到()。
[单选题] *个人简历和相关材料内容要华丽复杂,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丰高的经历要等接见者请入座后,按指定位置入座,以对面为佳坐姿端正(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讲话要自信,回答问题时尽情地展开发挥,表现自己服饰打扮上要华美炫丽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单选题]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确答案)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5、()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单选题] *A、法律意识B、法律权威(正确答案)C、法治思维D、法治思想6、小强出于好奇、刺激心理,经常到迪厅跳舞并服用“摇头丸”。
他的行为属于()[单选题] *个人爱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正确答案)玩闹行为7、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机会(正确答案)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8、【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单选题] *A.自由B.文明C.爱国(正确答案)D.诚信9、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年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全品练习册道德与法治答案

全品练习册道德与法治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宪法B. 民法典C. 刑法D. 行政法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D. 强制劳动答案:D3. 未成年人的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从事的工作是:A. 家教B. 服务员C. 矿工D. 演员答案:C二、判断题1. 公民有义务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答案:正确2. 未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上学。
()答案:错误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身份高低。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案: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依法纳税等。
2. 什么是道德规范?它与法律有何不同?答案:道德规范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关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与法律不同,道德规范不具有强制性,但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他立即上前扶起老人,并帮助老人联系家人。
请分析小张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与法治的原则?答案:小张的行为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乐于助人的道德原则。
在法治层面,他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倡的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和谐”。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习题练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法律精神,弘扬道德风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练习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道德与法治专业试题及答案

道德与法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A. 道德是法治的基础B. 法治是道德的保障C. 道德与法治相互独立D. 道德与法治是同一概念答案:B2.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宣传答案:B3. 道德的作用有哪些?A. 调节社会关系B. 维护社会秩序C. 促进个人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法治社会的特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具有最高权威C. 法律可以随意更改D.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答案:C5. 道德与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关系如何?A. 相互排斥B. 相互促进C. 相互替代D. 没有关系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道德与法治在个人行为中的体现。
答案:个人行为中,道德体现在个人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法治体现在个人遵守国家法律,尊重法律权威,不违反法律规定。
2. 请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答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无论个人的社会地位、财富、背景如何,都必须遵守同样的法律,并且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相同的义务。
三、论述题1. 论述道德与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答案:道德与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通过内化于人心的规范和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法治则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立了社会行为的底线,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分析法治社会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在法治社会中,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从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道德教育还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肇事案件,肇事司机逃逸,最终被警方抓获。
道德与法治考核试题及答案

道德与法治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B.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C.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D.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答案:A2. 下列哪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受教育B. 劳动C. 遵守宪法和法律D. 爱护公共财物答案:B3. 下列哪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全部都是答案:D4.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A. 小偷小摸B. 酒后驾驶C. 故意杀人D. 盗窃少量财物答案:C5.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被人打后还手B. 发现小偷正在行窃,上前制止C. 为了报复他人,故意伤害对方D. 被人威胁,被迫交出财物答案: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思想道德与法治答案专题测验

思想道德与法治答案专题测验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自由平等•[ ] B. 团结友爱•[ ] C. 儒家思想•[ ] D. 学习创新答案:B. 团结友爱2.以下关于公民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 ] B. 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 C. 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在政治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D. 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应该维护国家利益而不顾个人利益答案:B. 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行为中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A. 误杀他人•[ ] B. 买卖假发票•[ ] C. 逃税行为•[ ] D. 违反规定饲养宠物答案:B. 买卖假发票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 A. 选举权•[ ] B. 言论自由•[ ] C. 住房保障•[ ] 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A. 选举权,B. 言论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2.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损害社会公德的行为?•[ ] A. 损坏公共设施•[ ] B. 乱扔垃圾•[ ] C. 不遵守交通规则•[ ] D. 志愿服务活动答案:A. 损坏公共设施,B. 乱扔垃圾,C. 不遵守交通规则三、判断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 ] A. 对•[ ] B. 错答案:A. 对2.家庭关系破裂、城乡差距加大等不利因素,会影响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 ] A. 对•[ ] B. 错答案:A. 对四、填空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三个目标,即达到、、。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遵守公民、不断提高思想。
道德与法治答案

102201——5BADAD6------10AABBC11.问题:请你结合青春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7分)一等(6~7分)①准确表述好学生心态的优缺点,能辩证认识、表述全面,②逻辑严密有层次③与材料联系紧密二等(3~5分)①简单表述好学生心态的优缺点,能辩证认识,②逻辑简单③联系材料三等(1~2)①简单表述学生心态的优缺点,②不体现内在逻辑关系③没有联系材料四等(0)判断错误,陈述错误答案示例:“好学生心态”能够做到青春有格,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但是“不敢犯错”、过度强调“听话”“服从”,是缺乏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所以“好学生心态”并不等于好学生。
好学生不但要青春有格,还要做到青春飞扬,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于担当,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创新精神。
12.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他解惑。
(7分)一等(6~7分)①准确判断观点,并准确解释原因;准确陈述降低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关系,②逻辑严密有层次③与材料联系紧密二等(3~5分)①准确判断观点,并简单解释原因;简要解释关系②简单体现逻辑关系③联系材料三等(1~2)①正确判断观点,简要解释②逻辑关系不强③与材料联系不紧密四等(0)判断错误,关系陈述错误答案示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所以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心智成熟更早,犯罪呈低龄化趋势,降低其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法律依据,起着震慑作用,从而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应保护每个人的权益,约束每个人的行为。
所以降低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违背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下学期模拟试卷
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BD
6.BC
7.AD
8.BD
9.①公民权利是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的前提,党和国家应当加以保障。
(或: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需要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障)(2分)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民法典是我国公民“民事权利的保障书”,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2分)③颁布民法典对于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2分)④宣传民法典,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素养,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分)⑤保障公民权利不仅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还需要司法部门公正司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分)
10.(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群防群控,紧紧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阻击战;等等。
(2)(坚定信心)如:不恐慌、不畏惧,相信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
(珍爱生命)如: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有病及时医治;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关爱他人的生命。
(敬畏自然)如: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崇尚法治如:做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公民;(尊重科学)如:遇事相信科学,不盲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理性判断)如:不信谣不传谣,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等等。
11.(1)折射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折射出我国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折射出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等。
(答案为折射出的问题和道理等均可)
(2)政府完善市场规则,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要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划集中区域摆摊,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使管理更加现代化、人性化;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加强防疫检测,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地摊经营者要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保证产品质量;消费者应遵守市场秩序,有序购物;等等。
12.(1)①(平凡与伟大角度)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频繁中闪耀出伟大;②(劳动角度)劳动不分贵贱,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每位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角度)我们要关切他人的生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生命的价值;我们应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的意义;④(责任角度)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担当;⑤(困难)我们应不畏艰难,百折不挠;⑥(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我们要增
强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利益至上,我们应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⑦(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奋斗;艰苦奋斗是成就成就任何实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等等。
(2)略。
(3)通过洗衣做饭等日常的家务劳动;参加社区服务、公益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养老院、消防队等参加自愿者活动(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农村的孩子在农忙季节帮家里或他人收割;走进工厂,感受新时代劳动者的面貌;家庭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配备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传授劳动知识;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老师通过讲授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开展劳模进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崇高和伟大;等等。
13.(1)青海、甘肃、河南、山东。
(2)如:黄河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历史上,黄河流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水患频繁。
河南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段流经三门峡、焦作、洛阳、郑州、新乡、开封、濮阳。
黄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几乎生活着全国所有的少数民族。
沿黄河九省区省份是农业大省、畜牧大省,是小麦、大米、玉米、水果、蔬菜、肉类等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等等。
(3)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等等。
(4)在黄河滩义务植树,防止水土流失;不乱扔垃圾,保护黄河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及时制止、举报破坏母亲河的行为;学习和了解黄河文化,宣传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