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分类;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模型、疫苗注射器模型。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疾病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传播的?我们该如何预防?”2. 知识讲解:(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出示流感病毒模型,讲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其他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 例题讲解:(1)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补充完整下列句子。

5. 随堂练习:(1)列举三种常见传染病及其病原体。

(2)简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2. 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分类(2)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五种常见传染病,并简要说明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简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2. 答案:(2)疫苗接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对预防措施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使学生掌握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常见病原体的特点及其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乙肝、艾滋病等。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4.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加深理解:
-安排实验、观察和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染病防治的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宣传,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4.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4.讲解疫苗、隔离、消毒等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以及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传染病,分析其传播途径、病原体特点及预防措施。
2.各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成果,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认识病原体2、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3、说出传染病预防的三个措施(二)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能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进行防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当前的流行传染病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述、提问、自主学习、分析、讨论、课件演示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年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一个超长的寒假,是因为什么呢?对,新冠肺炎,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新冠肺炎的视频(播放视频)说到新冠肺炎,大家并不陌生,人们之所以对它产生恐慌,是因为它会传染,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大批病人的死亡,有时会引起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同学们,面对传染病,你害怕吗?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进行科学的预防,我们必须了解它。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预防传染病》(板书))出示学习目标(PPT),抽生读。

(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108页-110页内容,圈住重点词组,找出导学案上问题的答案。

学生回答。

1.传染病特点:出示课件表格,学生判断哪些是传染病?学生回答。

引出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2.病原体概念:提问: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下列常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图片展示不同的病原体)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引出病原体概念。

3.总结:传染病的定义:强调“病原体”,(板书)。

结合生活,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辩一辩(抽生回答)4.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游戏引出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旨在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案例以“探究传染病奥秘,共建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贴近生活的实例分析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
4.运用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小组合作:本案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分析某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总结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帮助其建立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疫情防控的时事新闻,引发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疾病?如何预防?
3.学生分享各自对传染病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传染病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同时,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为出发点,用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1.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其巩固记忆,形成系统。
2.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注公共卫生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分类及预防措施。

难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患者图片,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传染病。

2. 基本概念与特点:(1)教师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传染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流感、乙肝、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 疫苗接种:(1)教师介绍疫苗接种的原理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疫苗接种对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接种过疫苗的经历,提高疫苗接种意识。

5.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概念、特点2.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流感乙肝肺结核3. 疫苗接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举例说明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谈谈你对疫苗接种的认识。

2. 答案:(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等。

(2)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戴口罩等;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使用共用针具等;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通风、戴口罩等。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3.6.2传染病及其预防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3.6.2传染病及其预防
b.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c.介绍我国传染病防治政策及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相关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实际应用。
2.教学过程:
a.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预防传染病?”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针对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3.6.2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c.教师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3.教学方法:采用练习法,检验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总结。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4.小组合作,制作一份传染病预防宣传册,内容包括:
a.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如病原体、传播途径等。
b.预防传染病的实用技巧,如正确佩戴口罩、洗手方法等。
c.我国传染病防治政策及法规简介。
5.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家庭传染病预防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成员的防疫意识和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业布置要求:
1.兴趣浓厚:学生对传染病话题感兴趣,愿意了解相关知识,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2.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局限于表面现象,对病原体、传播途径等专业知识理解不足。

初中生物预防传染病教案

初中生物预防传染病教案

初中生物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2.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 实际操作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1.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2.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述、讨论、实践。

五、教学流程:1.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10分钟)- 讲解传染病的定义,以及常见传染途径如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 讨论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病学。

2.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15分钟)- 介绍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提供实例进行讨论。

3. 操作预防传染病的措施(15分钟)- 在课堂上进行手部消毒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自实践。

-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

六、教学反馈: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要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和重要性。

2. 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课后作业:1. 思考并写下个人对于预防传染病的看法。

2. 观察家庭成员是否有预防传染病的行为,写下观察结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有了基本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预防传染病的实际操作。

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
主题: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育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一、传染病简介
1.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
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2. 常见的传染病: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擦汗擦嘴等行为。

2.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物、不乱吃街边小摊食品。

3.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侵袭。

4. 做好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疫苗,建立免疫保护屏障。

5. 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与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三、传染病应急处理
1.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症状,及时就医,避免传染他人。

2. 就医时做好隔离措施,遵医嘱服药,做好家庭消毒工作。

3. 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健康状况,减少相关传染风险。

四、心理干预
1. 家长要与孩子沟通传染病的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校要加强对传染病的校园预防宣传,提高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结语:预防传染病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身体健康,远离传染病的危害。

感谢大家的参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2024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4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4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预防传染病》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预防传染病。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2节,即《预防传染病》这一节。学生需要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传播途径,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的卫生政策,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预防传染病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预防传染病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条理和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预防传染病》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预防传染病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和预防传染病重难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隔离患者等。
2.强调重点和难点: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预防传染病。
3.布置课后作业:
1.学生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引导他们关注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形成小组报告:
(1)如何在学校内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
(2)如何提高同学们对预防传染病重要性的认识?
(3)针对学校周边环境,提出传染病防控建议。
要求:各小组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报告,提高合作能力。
5.家长参与作业:
邀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家庭成员的疫苗接种情况,制定家庭预防传染病计划。
(1)通过讲解传染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卫生事务的积极性。
6.教学评价,反馈提高: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汇报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预防传染病》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预防传染病》教案附教学反思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与评价教案设计:⑴课题:第2节预防传染病⑵教学目标:①学会用显微镜检查蛔虫卵的方法。

②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

③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⑶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⑷教具准备:①蛔虫卵挂图、蛔虫卵装片、显微镜、蛔虫卵的生活史挂图。

②去医院化验室采取少许化验用的粪便,做一演示实验。

③准备一些钩虫、蛲虫、猪绦虫卵的永久装片。

⑸学生准备:分小组调查一种当地的或常见的传染病。

⑹课时安排:2课时⑺课型:新授课⑻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⑼教学设计目标和思路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传染病与人类健康地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关注传染病的预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2003年SARS的流行,引出课题。

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认识病原体,然后再讲述传染病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来理解传染病的概念。

并列举一些常见病,让学生分析是否是传染病,并说明传染病的特点。

关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先通过握手活动,再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再提出预防措施。

最后,介绍几种传染病,重点让学生了解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⑽教学过程⑾作业布置:①完成P112“思考与练习”。

②将学到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说给家人听。

⑿板书设计:⒀课后反思“预防传染病”是《生物》(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节课。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这部分内容讲得比较完整,又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对众多材料进行精心取舍,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

在本节内容中,我主要是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同时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所选取的材料中,注意贴近生活,强调实用性。

所设计的活动内容,强调可操作性。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达到了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懂得如何更好地健康生活。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13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13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13篇)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篇1课题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传染病的概念,把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材分析重点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难点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具粉笔、黑板和投影片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生老病死”是世界上全部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美好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新课讲授]师:同学们平常所了解的疾病中,一些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发生改变引起的,不会传染给他人的。

比方——生:近视眼、贫血、骨折……师:而有些疾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例如——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师:像这样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称之为传染病。

知道了传染病的概念,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师:我们如今就以同学们比较熟识的传染病——流感和肝炎,一起来探讨一下相关的学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6970的“资料分析”,共同思索70页的商量题并作出回答。

生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当流感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漫步于空气中。

假如四周的人吸入了这些有飞沫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因此,教学过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反抗传染病的力量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生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分开,这样可以避开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开顾客传染上疾病。

生3:传染病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与反思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与反思李冰吴海江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预防传染病》一节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学习传染病的根底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底。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有热情,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

本节课内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知道的不多,故有强烈的求知欲。

一、教学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三、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传染病的学习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设计:导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共有的愿望,然而我们总会生病,影响健康。

人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视频中的小鸡患了什么病?〔学生观看,答复——禽流感〕师问:禽流感属于哪一种疾病呢?〔传染病〕;老师提出课题。

介绍本课分别从: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三方面进行学习。

新课学习: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你所了解的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病呢?〔生举手答复〕师点评,接着示图认识:生活中的传染病师问:利用图片中的艾滋病和肺结核提问: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生答:病毒〕肺结核是由什么引起的?〔结核杆菌〕师问:病毒是一种病原体,结核杆菌也是一种病原体,由此可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病原体〕师问:这些病原体会不会传播给他人呢?〔会〕师问:那么什么是传染病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什么是传染病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师问:哪些属于病原体?生答示图:各种病原体师问: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生答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说明传染性和流行性〕师问: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会传染呢?为什么?举例说明。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第七单元《人类健康》第二章《传染病及其预防》,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其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乙肝的病原体、症状、预防措施;免疫接种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症状、预防措施,学会免疫接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识别和预防传染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增强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症状、预防措施。

难点:免疫接种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流感疫情的新闻图片,引发学生对传染病危害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常见传染病:介绍流感、肺结核、乙肝等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症状、预防措施。

4. 免疫接种:讲解免疫接种的意义和方法,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5.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海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6.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概念、特点、传播途径2. 常见传染病:流感、肺结核、乙肝病原体、症状、预防措施3. 免疫接种的意义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内容,设计一份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海报。

2. 答案:海报内容应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症状、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

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

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
一、认识传染病
1.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引起的可以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血液等多种途径传播,例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用厕所、打喷嚏、咳嗽后。

-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用品。

-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病人的血液、排泄物等。

2.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3. 避免接触传染源
- 不接触疑似感染者。

-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 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传播。

4.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 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 遵医嘱进行治疗,不随意服用药物。

三、意识培养
1. 传染病是大家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2. 学会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以上内容为初中生物传染病预防教案范本,希最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预防传染病教案

生物预防传染病教案

生物预防传染病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防护、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预防传染病的态度和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如何提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感冒患者与他人接触后的传染链图,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思考。

导入后,教师进行解释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
(1)传染病的概念和传播途径: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定义以及主要的传播途径,如直接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等。

(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洗手、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3)如何提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
如何提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如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饭前便后洗手、保持通风等。

3.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传染病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小组
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4.小结回顾:教师进行小结回顾,确认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
情况。

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及特点;
2、列举常见传染病,说出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的方法,训练实验操作能力,形成用实验进行探究的意识。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学会判断、筛选、分析、归纳传染病及
预防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三、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第1课时:学习“传染病概述”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两个环节;
下一课时:认识几种传染病。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传染病的有关图片,动画,影视资料;
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0.9%生理盐水、蛔虫卵永久装片、黄泥替代新鲜的粪便
六、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实验观察,讨论,总结与练习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预防传染病初中生物教案

预防传染病初中生物教案

预防传染病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对象:初中生
教学内容:传染病的认识及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学会正确的预防传染病的方式。

教学步骤:
1. 传染病的概念及传播途径(10分钟)
讲解传染病的定义,介绍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和传播方式。

2.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20分钟)
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痢疾、麻疹等,介绍这些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3. 如何预防传染病(15分钟)
讲解如何正确预防传染病,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注意饮食安全、保持环境清洁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4. 游戏环节(15分钟)
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对预防传染病的认识。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讨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通过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健康习惯,提高他们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biological prevention of in fectious diseases for Grade Seven七年级生物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

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

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

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四)教学策略1、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

如本课时引入“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3 、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引入传染病的概念,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用《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这节课,使气氛温馨快乐.4、教学流程、引入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生:难受.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生:因为它会传染.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生:有病原体.、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

(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生: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师:最近我们班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们的小品《病毒来了》.有请我们的演员上台表演.生:(鼓掌)师:看完这个小品,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生: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师:什么是传染源?常见的传染源有哪些?生: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常见的传染源有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师:很好.要注意传染源是人或动物,而蛔虫是不是传染源呢?生:不是.师:非常好.蛔虫的受精卵是病原体,而蛔虫病的传染源是粪便内含有蛔虫受精卵的人.常见的传染源除了传染病病人,还有病原体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说的是体内有病原体的存在,但是该携带者并没表现出相应的患病症状.而一般情况下动物是不会传染疾病给我们的,但是有些特别厉害的病原体会从动物身上传到人类身上,如甲型h5n1流感病毒.刚才哪个小品表演谁是传染源?生:刚开始就感冒咳嗽的同学是传染源.师:很好.那么什么叫传播途径呢?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生: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师:刚才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哪个?生:空气传播.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哪类人最易成为易感人群?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老人和小孩最易成为易感人群.师:十分好.小品里谁是易感人群?生:后来患咳嗽的同学是易感人群.师: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流行性感冒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示意图.想想这三个基本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生:是.师:很好.假如我们把患病的同学隔离起来,没有了传染源,那么就不会使易感人群患上疾病了;又假如我们把易感人群留在家里,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那么易感人群也不会患传染病了;又假如我们在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起一堵密不透风的玻璃墙,那么传染源也不能把病原体传给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不会患病.所以说三个基本环节是缺一不可的.师:接下来让我们阅读书本110-111页的内容认识几种传染病,分组讨论几个问题: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第一组的同学请讨论蛔虫病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二组同学讨论肺结核,第三组同学讨论病毒性肝炎,第四组同学给他们三组挑错.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师:好了吗?生;好了.师:好,现在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发言.生: 蛔虫病传染源是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易感人群是卫生条件较差的人.师:好,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发言,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生:完全同意.师:好.现在让我们看第二组同学的成果,请学生代表发言.生: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尘埃传播,易感人群是抵抗力低下的人.师:好.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生:我同意他的说法.师:第四组同学有没有其它的不同见解呢?生:我有.易感人群是青少年.师:好.现在有请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生: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病毒性肝炎病人,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和血液传播,易感人群是健康人.师: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生:同意他的说法.师:好,这些同学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看看正确答案.、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师: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呢?生: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师:好.具体做法请看屏幕.师:记得xx年中国出了件大事.生:非典流行.师:在非典流行期间,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非典.由于当时谁也不知道非典的成因.所以大家对它是束手无策.于是国家只好在源头上抓,先控制传染源.具体的做法就是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体温检查.甚至去坐车回家都要接受体温检查.只要是体温偏高的人都送医院检查治疗,当疑似病例处理,当时隔离了不少人,很多在隔离区的医生和护士都患上了非典,死在了抗战非典的路上.而学校很多都停课.全体人民只要知道哪里出现疑似病例都很担心,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一定带口罩,家里用醋消毒,买板蓝根冲剂喝.那时候醋和板蓝根冲剂涨价得特别厉害,而且还常常没货.幸好后来发展了非典的成因,对症下药治好了非典.当时,国家也投入资金研究非典的疫苗,可惜的是,到现在市面上也难见到非典疫苗的身影,因为疫苗从研制到使用,最起码要八到十年的时间.、回顾与思考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做点练习巩固相关的内容.、巩固练习(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b)a 近视b 肝炎c 贫血d 龋齿(2)、水灾过后要防止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b)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获得免疫(3)、传染病的特征是()a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 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是体虚引起的d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4)、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a 全部三个环节b 任何两个环节c 至少两个环节d 任何一个环节(5)、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c)a 控制传染源b 控制传播媒介c 保护易感人群d 切断传播途径、拓展延伸艾滋病,又称爱滋病,是英文全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aids缩写的译音,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这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淋巴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亡。

师:相信大家都很想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现在请看资料,思考问题: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各是什么?生: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和体液传播,易感人群是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师:很好.请看相关的题目.(1)、下列途径不会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d )a 不正当的性行为b 注射毒品c 母婴传播d 握手(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艾滋病),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答: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