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doc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学科中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发展中必备的一个核心能力是品德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标中也明确将“探究学习”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方式之一。因而,品德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2.对品德课程教学实效的追求。

然而,反思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其实效性长期被人诟病,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道德说教方式将品德教学变成生活常识、道德规则、史地知识、文化环境等诸多知识拼盘,试图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知识学习与品德养成目标割裂,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缺乏真实地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知行不一。因而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品德教学培养模式,重新建构以“让学”理念为核心的品德学习模式将成为必然。

3.拓展学生品德课程学习路径的需要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开放的、有利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创新学习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认识生活,感知社会、获得认知,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自觉树立道德观念,使良好的品德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让学习自然发生,达到知行统一。实现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课题提出之初围绕“品德课堂中对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与传统的读教材、听老师说相比,学生更愿意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参与、讨论自主获取知识,获得体验,觉得这样的学习更有价值。许多学科骨干教师也尝试引导学生在一些学习环节中使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但这些尝试很多还留于形式,难以深入。对于探究方法的指导、资料搜集整理能力的培养、探究结论的呈现方式等尚未成熟,需要深入地研究形成可复制的策略与模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对探究作了这样的界定:“探究是一种受控制的或有方向的转化活动。它把一个不明确的情境转化为明确的情境。在这明确的情境里,它的组成的区别和关系都是那么明确,从而将原初的情境中的要素统合为一个整体。”可见,探究是一个具有目标性的活动过程。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学习活动。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品德课程,道德教育需要探究吗?其与自然科学的“探究学习”又有何区别呢?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和学界对探究学习的定义,我们将本课题中品德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界定为:学生从自己的意义世界(生活)出发,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选择和确立主题,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思考,通过搜集证据,整理、分析信息,表达和交流等系列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生活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从而促进道德认识与社会性发展、激发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主动追求意义世界。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国内外学者在同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如何?本课题又有怎样的研究价值呢?

探究式学习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到20世纪中期达到第一个研究高潮,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不可缺少的改革新点。

1.国外研究状况

最早提出探究式教学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主要被应用于科学教育中。

随后,奥苏伯尔、布鲁纳也积极推行发现式探究学习,指出发现学习的价值。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中,探究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探究式教学。

对探究式学习方式,国外在社会学科中有一定应用,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美国小学社会科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公民社会实践,自己获得知识与价值观等。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后面的文献综述中方燕老师会为大家详细的解读。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等差异,国外的经验还需要本土化的适应与提升。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朱智贤和林崇德两位学者是最早关注探究学习的,他们把探究式学习作为思维发展方式引进教学。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方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长期以来,探究式学习广泛应用于逻辑性强、实验性强的理科学科,在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尚属空白。因而本课题研究可能具有以下创新价值:

理论创新: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填补国内在品德学科这样具有综合性的社会类学科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应

用的空白。

实践创新:

教学层面:可以形成品德学科探究式学习方式课堂实施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本课题在总结大量应用实例的基础上,反思目前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所面临的问题、困难,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可形成品德学科探究式学习方式课堂实施的模式,有一定参考价值与新意。

学生发展层面:

1.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品德课程中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提升学习的独立性。探究式学习让学习自然发生,提升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从“帮我学”变为“我能学”,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生活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发展社会性。

3.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品德学科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强调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关注学习的合作性,以生为本的让学理念让品德的课堂成为飞扬个性的课堂。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重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寻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应用的路径与策略。

2.构建以“让学”理念为核心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形成课堂教学范式。

3.建立小学品德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的资料库。

4.构建品德课程课外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平台。

在本课题研究初始阶段,我们围绕课题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活动,围绕“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理解与认为最为困惑的问题,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重点,

确定了本课题的子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子课题一:对品德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子课题二: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的策略和路径

子课题三: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学范式研究

子课题四: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探究式学习资料库的建立

子课题五: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对学生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子课题六:小学品德学习中学习探究式学习应用的应用性评价

五、研究方法及进程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