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例与点评全面版
《项羽之死》课例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项羽之死》课例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项羽之死》课例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作为人教版高二选修的经典文献之一,《项羽之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如何将这部作品完美地呈现在课堂上,发挥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事先做好准备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项羽之死》的历史背景、情节和主题;理解文章中芈姝对项羽思念之情;掌握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分析文学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代历史和文学艺术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羽之死》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芈姝对项羽的深情厚爱,解读作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项羽之死》的历史背景和情节,掌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2)分析芈姝对项羽思念之情,理解作者通过女性视角表达男女之情;(3)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2.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分组阅读、角色扮演等任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2)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学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归纳总结法:通过学生的总结发言,归纳作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部分《项羽之死》的篇章,引导学生猜测作品内容和主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艺品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2. 观摩教学: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将学生带入汉代战争的历史,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全面感知汉代战争的悲壮与恢弘。
3. 任务导学:教师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分组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全面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挖掘作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优秀6篇
项羽之死教案《项羽之死》教案「」优秀6篇老师可以通过项羽之死的教案让学生梳理情节,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准确概括项羽的形象。
为了加深您对于项羽之死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6篇《项羽之死》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项羽之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项羽之死》课文中多角度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
2、学会从辩证地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语古人读书很讲究,曾有这样的说法:“花前赏《红楼》,月下品《聊斋》,风中诵楚辞,雨中吟唐诗;《汉书》伴茶,《史记》下酒。
”可见,《史记》是须就酒来读的。
郑板桥曾言:“《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较,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较,反复诵观,可欣可泣。
”项羽未曾称帝,却位归本纪,用他短暂的生命照耀了乱世的星空,垓下之围记述了西楚霸王人生较后的历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在司马迁的文字中走近项羽的悲情结局。
(板书课题)二品读课文,把握形象(一)检查预习,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二)研读探讨人物形象垓下之围(把握人物的悲情形象)1分角色朗读2从朗读效果导入人物分析(项羽人生的较后一幕,是从垓下拉开的,在这里有我们熟知的四面楚歌,更有动人情肠的霸王别姬。
刚才朗读的同学读的如何,为什么?)①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
写出了项羽被围垓下,兵困粮绝。
楚歌四起,英雄末路失意、伤感“地厚天高,托身无所”。
连续用了五个动词,文气连贯,一气呵成。
尤其“泣”字,值得深味。
②这一“泣”字,怎么理解?(较怜儿女较英雄)项羽征战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他从来没有流过泪,符合他硬汉的性格,但离别虞姬时,真动了情,“项王泣数行”,感染周围的人也都哭了,“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尊敬怜悯)。
(对比巨鹿之战后诸侯“莫敢仰视”的畏惧,让人感慨万千)教师总结:霸王别姬中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情者项羽,这里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为我们上演了人世间较令人悲痛的一幕,那就是生离死别,悲歌唱和之中演绎着英雄与美人的较后一次道别,较后一次歌舞,那酒中分明有霸王的眼泪,那战火中纷飞中有乌骓马的悲鸣!东城快战(揣摩人物语言动作)1快速浏览,讨论2、东城快战中的项羽:勇武①文中的军事力量对比,开始“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5篇
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5篇第一篇: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项羽之死》。
(板书)一、教材简析:1、《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
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刘熙载《艺概》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
”《项羽之死》这篇文章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
整篇文章记叙的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
既有霸王别姬的铁骨柔情,又有东城快战的骁勇善战,又有乌江自刎的知耻重义。
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2、作为自主赏析的《项羽之死》,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因此在学生自主掌握字词、疏通语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他们的艺术形象,获得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用历史的眼光评价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三、说教法与学法刘大櫆曾说:“天下可告人者,唯法也。
”在“诵读”感性认识,“讨论”策略把握——“探究”能力训练的方法指导下,我采用的教法有:诵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
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历史人物的品读能力。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成功的悲剧英雄,他犹如一条巨龙,翻江倒海、叱咤风云;钜鹿之战,27岁的项羽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为天下瞩目的英雄;鸿门宴上,项羽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四面楚歌声中,31岁的西楚霸王,又将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呢?我们来学习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优秀4篇】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优秀4篇】项羽是个大人物,但是他的命运却让人惋惜,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项羽之死》的教案,希望你会喜欢!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4篇《《项羽之死》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将不胜荣幸。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项羽之死》的故事情节,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2. 学习文中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 体会司马迁在《项羽之死》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 《项羽之死》的故事情节,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2. 难点:学习文中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霸王别姬》片段,引出课题。
2. 新课呈现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文本,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从项羽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在《项羽之死》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课堂总结
学生分享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项羽之死》所传达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
4. 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项羽之死》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通过诵读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教案《项羽之死》文学鉴赏:望断天涯路,思念黄河清
初中语文教案《项羽之死》文学鉴赏:望断天涯路,思念黄河清《项羽之死》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故事,许多人都知道其中的情节,但是如何对其进行深入的文学鉴赏呢?本文将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对文学的韵味进行探讨。
一、钟离汉史《项羽之死》的故事是源自于《史记》所记载的“钟离汉”这个事件,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概括了中国战国秦汉两朝的历史。
在这一段历史中,项羽被困在乌江之中,最后决定自杀,但是其死亡方式并不是被人所知晓的。
这时,一位叫钟离汉的将军跳入江中,将自己的衣物给了项羽,并表示自己是项羽的忠诚之臣。
项羽化干戈为玉帛,送给了钟离汉。
由此可见,钟离汉在项羽之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韵味1、望断天涯路故事一开始,项羽被困在乌江之中,身陷困境,孤立无援,寂寞难耐。
此时,他抬头仰望着天空,望断了天涯路,不由自主地流出了悲凉的感叹。
这样的句子非常优美,它不仅有着强烈的悲伤情感,还表现出了项羽在那个时候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2、思念黄河清在故事的后半部分,项羽决定自杀,并在自杀前表现出了强烈的思念之情:“今日且死,勿复言愁。
鸣鼓不再、悲从中来。
吴江水冷、梦入平湖。
”这样的句子表现出了项羽的伤感和无奈,以及对黄河的思念之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项羽在自杀之前,思念黄河之清,这不仅表现了项羽不忘民族大义的高尚情怀,更表现了作者对黄河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三、结尾故事在结尾处有一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样的句子是在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对其表示哀悼,人们对项羽这样一位英雄的评价和赞誉。
这也是对项羽一生历程的简单诠释,和对其生死的肯定。
而“使君”和“操耳”是关于历史上两位著名政治家的称呼,这样的结束也更加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继承输。
四、总结通过对《项羽之死》故事的文学鉴赏,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历史事件,更应该被看做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思想的传承。
而望断天涯路和思念黄河清等语言都是非常优美、饱含情感的,它们让我们从中品味到了中华民族那种高尚、深邃的文化性格。
真情 细部 深度 《项羽之死》的教学重构课例与点评
2、细部探究:引导学生作品中的细节描绘,如项羽的性格、命运及死亡的 原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这些细节背后的深意。
3、深度分析:借助背景资料和相关评论,让学生了解《项羽之死》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深入剖析项羽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参考内容
引言
在文学批评中,真情、细部和深度是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对文 学作品的赏析能力,领悟作品中的真情实感、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深入剖析作品 背后的深层含义,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本次演示以《项羽之死》为例,探讨 教学重构课例如何实现这三个要素的融合,并通过反思和点评,提出对未来教学 的期望和展望。
教学重构课例
《项羽之死》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生死离别和他 的人生最后一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作品,我们设计了一个教学重构课 例,以真情、细部和深度为指导思想,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真情演绎:让学生扮演项羽、刘邦等角色,通过演绎的方式感受作品中 的情感。同学们在表演中能够深刻体会到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项羽 在最后时刻的悲壮情感。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三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段节选自 《史记项羽本纪》,是项羽衰败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垓下之战。这段课文 从多个角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项羽兵败垓下 的惨不忍睹、悲壮沉雄的历史画面。
2、教学目标
3、积累字词,掌握文中重要的 字音、字形、字义。
真情 细部 深度 《项羽之死》的 教学重构课例与点评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教学重构课例
引言
在文学批评中,真情、细部和深度是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对文 学作品的赏析能力,领悟作品中的真情实感、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深入剖析作品 背后的深层含义,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本次演示以《项羽之死》为例,探讨 教学重构课例如何实现这三个要素的融合,并通过反思和点评,提出对未来教学 的期望和展望。
《项羽之死》课例分析(精选多篇)
《项羽之死》课例分析(精选多篇)第一篇:《项羽之死》课例分析高二语文备课组一、教学设计:《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
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辅工具:电脑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授课时间:2006、2、20(第一课时),2006、2、21(第二、三课时)五、教学实施:第一课时一、导入:(电脑显示一:项羽自刎乌江的一幅画)师:画面上的人物是——生:项羽!(兴奋)师:请用一句话为画面上的人物“画像”。
生:(略。
回答中的关键词: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师:很好!看来,项羽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相去甚远。
的确,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教师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开课教案《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2)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3)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2)运用历史资料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尊重历史,正确认识历史人物;(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3)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1)介绍《项羽之死》的故事背景;(2)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3)解释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 历史背景:(1)让学生了解秦末民变和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2)介绍项羽和刘邦的历史地位和主要事迹。
3. 文化内涵:(1)讲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点,如“乌江”、“虞姬”等;(2)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的战术和武器装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项羽之死》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项羽和刘邦的历史背景,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解答课文中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和命运;(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课堂讲解:(1)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2)讲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5.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项羽之死的看法。
6. 总结拓展:(1)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项羽之死》课例赏鉴
《项羽之死》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理解司马迁对项羽复杂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联系文本,正确认识生死价值。
【教学重难点】探讨项羽之死的意义。
【课堂实录】一、旧知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初高中阶段,都学过哪些《史记》的选篇?生:《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好,刚刚大家回忆了学过的《史记》选篇。
通过《陈涉世家》,我们知道陈胜只是一个平民子弟,但司马迁却将他载入“世家”,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领导了我国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可见《史记》这本书,不是以传主的身份成败来论英雄的,因而它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人学。
而项羽,兵败自刎,司马迁却将他列入“本纪”,使他享有帝王的尊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赏读《项羽之死》。
(板书课题。
)二、疏通文意师:课前,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课前预习。
(投影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师: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是我们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尽量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故事情节。
比如,开端部分可以用“霸王别姬”四个字概括,剩下的部分交给大家。
生:发展部分为“东城快战”,高潮和结局部分为“乌江自刎”。
(这部分师生间有简短的交流,很快明确为“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两个短语。
)三、情感探讨师:好,在整体把握本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来体会司马迁对项羽有哪些复杂的情感。
(投影展示提问。
)生:惜才、赞叹、遗憾。
生:赞美、恨铁不成钢。
(随机板书:赞美遗憾)师:请同学们再次细读文本,看看文中哪些情节、语句表达了司马迁对项羽的赞美之情。
师:很好,有些同学在边读边勾画。
勾画的同时,请同学们回忆,鲁迅曾经怎样评价过《史记》?生(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很好。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可以说是抒情诗的鼻祖。
鲁迅这样评价《史记》,可见《史记》的文字间情感丰富,请大家在勾画的时候,尝试自由诵读,揣摩其中的情感。
(学生勾画语句,自由诵读。
)师:有些同学已经勾画好了,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受。
项羽之死教案范本
项羽之死教案范本第一章:导入1. 课程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史记》中有关项羽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项羽之死的兴趣。
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对项羽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项羽之死的原因和影响。
教具准备:史记相关资料、PPT课件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项羽之死的背景1. 故事引入:讲述项羽与刘邦的争霸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项羽与刘邦的实力对比。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项羽之死的背景,包括政治、军事、人际关系等方面。
教具准备:PPT课件、史记相关资料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背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项羽之死的原因1. 故事引入:讲述项羽在乌江自刎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直接原因。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项羽的性格、决策等方面分析项羽之死的原因。
教具准备:PPT课件、史记相关资料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直接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项羽之死的影响1. 故事引入:讲述项羽之死对楚汉争霸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历史意义。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项羽之死对后世的影响,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
教具准备:PPT课件、史记相关资料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项羽之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项羽与刘邦的争霸过程中,为什么刘邦能够取得胜利?教具准备:PPT课件、史记相关资料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项羽之死有更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六章:项羽的英勇与悲剧1. 故事引入:通过讲述项羽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项羽的英勇形象。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项羽的性格、才能等方面探讨项羽为何会走向悲剧命运。
教具准备:PPT课件、史记相关资料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项羽的英勇形象,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能力。
古诗文鉴赏之《项羽之死》教案
古诗文鉴赏之《项羽之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项羽之死》的背景及主题。
2.分析《项羽之死》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感受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悲剧命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项羽之死》的背景、主题及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项羽之死》的表现手法,感受项羽的悲剧命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项羽之死》的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项羽有什么了解?他为什么会死?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项羽之死》,感知文本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理解文本的内涵。
3.分析课文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英勇、果断、骄傲、固执。
分析项羽的悲剧命运:乌江自刎,英雄末路。
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对比、夸张、象征等。
4.深入探讨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性格缺陷、战略失误、人心丧失等。
探讨文本的主题:表现了英雄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收集其他关于项羽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项羽之死》,使学生了解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悲剧命运以及文本的艺术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导入简介项羽:楚汉争霸的英雄,英勇善战,但最终失败。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项羽有什么了解?他为什么会失败?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项羽之死》,感知文本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等,理解文本的内涵。
3.分析课文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英勇、果断、骄傲、固执。
分析项羽的悲剧命运:乌江自刎,英雄末路。
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对比、夸张、象征等。
1)对比手法:项羽与刘邦的对比,表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悲剧命运。
2)夸张手法: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表现了其英勇形象。
3)象征手法:乌江象征了项羽的悲剧命运,虞姬象征了项羽的忠贞爱情。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项羽之死》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通过学习《项羽之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2. 故事梗概:介绍项羽的历史背景,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3. 人物分析: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理解他的悲剧命运。
三、教学重点1. 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命运的影响。
2.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难点1. 项羽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2. 学生对历史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项羽的成败,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教学环节】1. 导入:简要介绍项羽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3. 故事梗概: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4. 人物分析: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理解他的悲剧命运。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6. 案例分析:分析项羽的成败,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项羽之死》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项羽的历史资料、相关文学作品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七、教学过程1.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2. 故事梗概: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3. 人物分析: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理解他的悲剧命运。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5. 案例分析:分析项羽的成败,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不管是武功盖世,铁骨柔情的项羽,还是犹豫不决,自矜功伐的项羽,他都是那个霸气侧漏的西楚霸王。
就像司马迁说的那样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羽之死》的原文阅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不管是武功盖世,铁骨柔情的项羽,还是犹豫不决,自矜功伐的项羽,他都是那个霸气侧漏的西楚霸王。
就像司马迁说的那样--"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以下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羽之死》的原文阅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2023最新-《项羽之死》教案优秀3篇
《项羽之死》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3篇《《项羽之死》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2、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其性格与命运。
【教学重点】用“多维透视法”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高一上学期学过一篇节选自《史记》的文章——《鸿门宴》,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项羽,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思考: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成语概括)骁勇善战、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叙了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战——垓下之围的全过程以及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
上一节课,我们对文章进行了文字疏通,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司马迁的笔触继续勾画、描摹自己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二、根据故事情节,将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垓下之围。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东城快战。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乌江自刎。
三、了解多维透视法多维透视法,即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人物形象,“不虚美、不隐恶”,使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血肉俱全,丰满立体。
四、运用“多维透视法”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1、霸王别姬中的项羽项羽被围垓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展现了他悲情英雄的一面。
同美人、宝马的诀别,显示其多愁善感的性格。
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力能扛鼎、能征善战、曾号令天下,现如今却四面楚歌、穷途末路。
人生的境遇变化之快,让他始料未及。
此时最能表现他这种复杂心境的动词是什么?“泣”,极其传神地写出了项羽内心难以言表的情感。
《项羽之死》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项羽之死》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项羽之死》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1《项羽之死》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项羽之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2年,属于秦汉之际的历史时期。
该事件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因此,学生了解这个事件并对其进行阅读、分析甚至评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掌握“项羽之死”这个历史事件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分析其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3. 掌握相关阅读和分析技巧,通过阅读与分析文章深化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时期秦始皇帝的重大政策和建设,导致华夏大地上发生了许多革命斗争什么0。
2. 阅读“项羽之死”相关文章引导学生阅读与“项羽之死”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输入、理解、加工等过程了解有关“项羽之死”的历史背景、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并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带领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于该历史事件的看法、观点以及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4. 信息查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通过信息查询和分析,了解事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特别是让学生探讨和分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知识的输出依据对于事件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对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增强课堂的互动与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项羽之死》教学案例分析-word
《项羽之死》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思路《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里自主赏析的一篇文章,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故而内容亦容易把握。
另本单元的鉴赏要点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而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亦是争议较大的一个人物。
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上,《项羽之死》一文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正以此入手,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精神气质,掌握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审美的方法,以及项羽之死的审美意义。
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明确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重点指导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3.通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人物鉴赏的方法。
4.把握文章内容,联系相关资料,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探讨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学习结合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的诵读和自由讨论为主,教师给予恰当的点拨。
一、导入新课项羽是楚汉战争的失败者,刘邦是楚汉战争的胜利者。
但是后人却大多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与刘邦相比获得了更多人的追忆,有仰慕、哀叹、同情与惋惜。
他的故事被后人反复演绎在各种文学文本中。
那么同学们有无想过这其中的秘密在哪?秘密主要就在我们今天所上的《项羽之死》这节文本中。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之死》课例与点评说明《项羽之死》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
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而忽略“文”的套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以“真情、细部、深度”为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重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项羽之死》的文字比较浅显,温州中学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大意。
文章的疑难之处在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和“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等一直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与项羽对话、与司马迁对话,这就需要“通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分析。
这种体验和分析,又需要对文本中诸多的细部进行细致的品味,需要对文本做一些有深度的解读。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而无论是除旧还是纳新,我们都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语文知识的纳新,建设达成新目标的新内容,是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任务。
”〔1〕《项羽之死》的教学正是基于这种“除旧纳新”的教学目标而做的改革和尝试。
二、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项羽之死》。
在鸿门宴中,项羽因为妇人之仁、刚愎自用,而放虎归山,使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一步步走到了垓下之围。
在垓下,英雄走到了末路。
军帐外,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万千汉军重重围困。
绝境中,他慷慨悲歌,作诗《垓下歌》。
(学生齐读《垓下歌》。
)师:读完了,有什么感觉?生:悲。
师:(板书:悲)悲什么?生:他悲哀自己曾经力能扛鼎,而今却再不能驾驭自己的宝马在战场上驰骋拼杀,再不能拥有美人了。
师:的确,这里有对今非昔比的悲叹,有对时运不济的悲愤,有对宝马和美人的悲愁,满含着大势已去、败局已定、英雄末路的悲壮。
在巨鹿之战中,司马迁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多媒体出示),那时,他是多么虎虎生威,而现在,英雄回天无力,托身无所。
这首诗,四句话,一句一叹,情感浓烈。
“可奈何”“奈若何”,反复咏叹,写尽英雄失路之悲。
(教师补充材料,多媒体出示——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中指出:“‘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垓下歌》,体味其中悲情。
(一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可奈何”“奈若何”两处运用颤音。
众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得太好了,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末路英雄的身边。
这首诗,项羽“歌数阕”,唱一遍不足以表达感情,他反复地吟唱,我们也试着“歌数阕”,再次感受末路英雄的悲情。
(学生齐读。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学生摇头叹息。
)师:这首歌是项羽主唱,美人和之。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位从未流过泪的西楚霸王竟“泣数行下”。
而在乌江,自刎前的一刻,他的表情却是笑的。
前后一泣一笑,意味深长。
这里,司马迁写道:“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多媒体出示——比较“敢”与“能”:在《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生:“敢”是对项羽的畏惧,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
“能”可见项羽左右虑及自身的命运,不禁悲哀哭泣。
师:仅仅是如此吗?那左右完全可以逃走,刘邦阵营中就有许多人是项羽的老部下。
生:主要是左右受到项羽情绪的感染,也跟着哭泣。
“能”写出了英雄末路的凄惨和悲壮。
师:你补充得很好。
一字之差,其中蕴涵的情感也不一样,可见司马迁用笔之精当。
司马迁的生花妙笔,让我们通过垓下之围看到项羽的多情:柔情、悲情,还有豪情。
尽管是穷途末路了,但他终究还是个力拔山气盖世的霸王。
细读文章的二、三两段,找一找项羽拔山盖世的意气体现在哪里。
生:项羽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他带领的楚军已经面临绝境,他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临死前还要为大家酣畅淋漓地、痛痛快快地表演一战,这个“快”字,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猛。
生:临死前,项羽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固然表现出他自负的一面,但比起曹操,被马超追得割袍断须,以及在华容道上狼狈逃窜,项羽显得从容镇定多了,这也可以看出他的拔山盖世的豪气的一面。
师:能由此想到曹操,并加以比较,可见你深厚的文史积淀。
生:文中写道:“大呼……遂斩汉一将……瞋目而斥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项羽还未动手,两眼一瞪,大喝一声,对方就已胆战心惊,魂飞魄散了。
师: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两句的描写在语言节奏上有什么特点?生:短句,快节奏,仿佛有金戈铁马之声。
师:请同学们齐读,读出其中的速度感和力量感。
(学生齐读,声音短促、急迫,声情激越。
)师:这段描写成为后世写人文学的典范。
《三国演义》就深受其影响。
比较《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描写——长坂桥张飞大喝一声,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
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致使“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
(多媒体出示)它们与司马迁的描写非常相似,后代写人物,凡是写勇武的,大都逃不出项羽这个样子。
当然,这显然是司马迁的夸张,但司马迁这样写,不正为了表明项羽的神勇吗?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形象(板书:英雄)。
想要快战一番,就快战了,想要为公取彼一将,就真的轻而易举地斩一将了。
所以在《项羽本纪》论赞中,司马迁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多媒体出示):“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但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竟也走到了末路,经历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来到乌江,上演了人生的最后一幕。
(生齐读第四段。
)师:我们继续体味司马迁精彩的细节描写。
这里,司马迁写道:“项王笑曰”,笑,是怎样的笑?在笑字前可以加个什么词?生:悲笑。
此时,英雄满腔怨愤,无力回天,托身无所,是英雄失路的悲笑,与前文的“泣”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狂笑。
楚地多狂人。
项羽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自然自负,也自然无所畏惧,无视死亡。
生:轻蔑地笑。
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是天要灭亡他,他无憾于自己,面对死亡,他很镇定。
师:大家钻研得很深,走到项羽心里去了。
再来看几个标点符号。
文中“我何渡为”,“为”是句末反问语气,这里用感叹号,不用问号,有什么深意?生:这里已经无须设疑,他已坚定了自杀的决心。
师:后文两个问号又包含了什么感情?生:这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和忏悔。
师:把这复杂的感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
)师: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
他骁勇善战,又自负自叹,逞匹夫之勇。
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
在生死抉择的关键,英雄选择了站着死。
项羽24岁起兵,这时,他31岁,正是一个男儿告别少年走向成熟的最有魅力的年龄,他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学生讨论、交流。
)生:性格决定命运,以他的豪气,他是不堪受辱的,只能选择死。
其实,他没想那么多,只是随性而为,所以,二话不说,把头赠给同乡了。
从个体生命角度来说,他的死毫无意义。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我以为他死得坦荡磊落,笑着拒绝乌江亭长,从容地赠宝马、送头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荣誉、血性。
生:他愧对江东父老,强烈的自尊让他选择了自刎。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项羽死得有尊严,比泰山还重。
他的死激励了后代无数的志士仁人。
李清照就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的就是项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雄气概。
师:在面对绝境、面对死亡的时候,普通人是慌张、恐惧,可是项羽没有,他有的是从容镇定,有的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是赠头颅给故人的义气,这就是一种顶天立地的汉子精神。
他的死是气贯长虹的。
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说: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
古人说:“《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
”为什么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英雄惺惺相惜啊!联系司马迁的身世,他被诬陷,坐冤狱,受宫刑,却还能直起身子做人,完成千古《史记》,这不正是一种英雄精神吗?不正是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虽败而不失尊严,败而不失骨气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吗?司马迁是如此欣赏项羽,才如此浓墨重彩地悲英雄。
项羽这样一个英雄虽然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延续着。
李清照说得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悲英雄的最好总结。
三、反思钱理群教授说过一段言辞恳切的话:“我想,我们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出发点)不应该是既定的观念,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文本开始吧——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享受:要珍惜自己从作品实际中得出的审美体验,它正是一切‘分析、研究’的基础起点。
”〔2〕本课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实践课前的教学设计安排——从文本出发来分析和研究。
从文本出发,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尊重文本。
而这又是与备课这个基础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备课要做到“繁则明,详则精,审则灵”。
要达到“明、精、灵”的目的,非锐意穷搜,执著一念不可。
本课的设计,可谓费尽心思,这一点从上述的课堂实录所旁征博引的“教学资料”就可见一斑。
同时,这节课非常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熏陶教育”,这体现在“真情、细部、深度”三个方面的阅读指导上。
“真情阅读”指的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诵读文本,去建立和人物形象之间的情感联系的纽带。
课例中有两处精彩的朗读。
一处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垓下歌》,体会末路英雄的豪情、悲情和柔情。
通过这个环节的朗读,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并且为英雄末路而叹惋。
另一处朗读是在课文的结尾,项羽拒绝东渡乌江时所说的那段荡气回肠、知耻重义的话语,学生在朗读中正确地把握项羽的内心世界,使关于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的课堂讨论有了水到渠成的情感铺垫。
“细部阅读”是近年来阅读教学中备受关注的教学理念。
这里的“细”不等于琐碎,而是要精,要精练和精彩。
在课例中这样的精练和精彩之处很多。
如“可奈何”“奈若何”的作用,“泣”与“笑”、“能”与“敢”的对比,“快战”的揣摩等。
从诸多的细节体会中,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也让学生明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杰出才情。
“深度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而作出的阅读努力。
本课例的深度设计是基于这个讨论题的:“项羽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部分学生对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都能够报以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对他的死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种“独特体会”往往会把我们的阅读引向深入,在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独特和深度的完美结合。
记得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替代我们,也没有人能使我们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最终赖以观察世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