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发展概况共50页文档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概述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第一节本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华中电网现状2002年底华中地区装机容量为52142MW。

其中水电装机17985MW,火电装机34157MW。

分别占全部装机的34.5%、65.5%。

统调装机容量39140MW,其中水电12294MW,火电26845MW。

2002年华中地区发电量221.9TW·h。

其中水电发电量64.2TW·h,火电发电量157.7TW·h,分别占全部发电量的28.9%、71.1%。

统调发电量168.1TW h,其中水电发电量45.3TW h,火电发电量122.8TW·h。

2002年华中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为220.3TW·h。

统调用电最高负荷30790MW,比上年增长14.72%。

二、湖南省电力系统现状1.电源现状2002年底湖南省装机容量为11110.86MW。

其中水电装机6135.28MW,火电装机4975.58MW。

分别占全省装机的55.2%、44.8%。

2002年统调装机容量为7424.65MW,其中水电装机3419.65MW、火电装机4005MW。

2002年湖南省发电量45.387TW·h。

其中水电发电量25.329TW·h、火电发电量20.05785TW·h,分别占全省发电量的55.8%、44.2%。

湖南省电网电源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全省最大火力发电厂为华能岳阳电厂(725MW)。

最大水电站为五强溪水电站(1200MW)。

2.网络现状湖南省电力系统是华中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华中系统的南部,目前全网分为14个供电区。

湖南电网经两条联络线即葛洲坝~岗市500kV线路及汪庄余~峡山220kV线路与华中电网联系,贵州凯里电厂通过凯里~玉屏~阳塘220kV线路向湖南送电。

目前省内已建成五强溪~岗市~复兴~沙坪~云田~民丰~五强溪500kV环网,并且岗市与云田间另有一回500kV线路直接相联。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状况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状况
Page 3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 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 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 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 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 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 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 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 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 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Page 10
太阳能发电开始起步。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 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 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 (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 欧洲。 (5 )电力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需电量增长平均将达7.8%,发电装 机容量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0.6。到201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 将达8.5亿千瓦左右,而全社会用电是在3.6万亿千瓦时以上,届 时发电设备综合利用小时可降到4300小时左右,标志着电力供 应总能力与总需求在宏观上进入平衡状态,为电力的稳定可靠 供应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部分特高压分布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
Page 16
4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 流试验示范工程项目在 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大会上荣获中国 工业大奖。该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是目前世界上运 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占据了世界电网技 术的制高点,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此过程中, 有诸多经验值得总结借鉴。现将中国工业大奖第二考察组就该项目 的考察调研报告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 示范工程是我国的第一个特高压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 技术水平最先进、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输电工程。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

浅谈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史,并简单的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希望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发展;构成前言:电的商业化应用始于19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电弧灯已用于灯塔和街道的照明。

第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缆、熔丝、电表混和负荷组成)是由爱迪生在纽约城历史上有名的皮埃尔大街站建成并于1882年9月投入运行。

1.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一个直流电系统,由一台蒸汽机拖动直流发电机供给半径的为1.5km面积内的59个用户。

负荷全部由白炽灯组成,通过110v地下电缆供电。

在此后几年内,类似的系统已在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投入运行。

随着1884年斯普莱克对电动机的开发,电动机负荷也加入到这样的系统中。

这是电力系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工业之一的开端。

尽管初期直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但后来它几乎完全被交流系统代替。

到1886年,直流系统的局限性明显显露出来,因为它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从发电机向外送电。

为了将输电损耗和电压降落限制到可接受的水平,长距离的输电系统必须采用高电压。

面这样高的电压是发电机和用户都不能接受的,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电压变换。

在19世纪90年代,曾有过关于电力工业应采用直流还是交流作为标准的相当大的争论。

在主张直流的爱迪生和偏好交流的西屋之间发生过激烈的辩论。

在世纪之交,交流系统对直流系统取得了胜利,其主要原因是:交流系统的电压水平可以很容易地转换,因而提供了使用不同电压的发电、输电和用电的灵活性;交流发电机比直流发电机更简单;交流电动机比直流电动机更简单、更便宜。

1893年,南加州一条12km长的2300v电力线路投入使用。

它是北美洲第一条三相电力线路。

大约在同一时期,尼亚加拉瀑布也选择了交流送电,因为采用直流不可能将电力送往30km以外的布法罗。

这一结果结束了交流与直流的争论并奠定了交流系统获胜的基础。

在交流输电的初期,频率并未标准化。

各种不同的频率,如25、50、60、125、133hz都曾被采用过。

《电力系统发展趋势》PPT课件

《电力系统发展趋势》PPT课件

3.6 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
• 实时多处理器控制保护系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迷发展,处理器的计算速度越来 越快,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并行运行的处理器越来越多。现在微处理器技术遍布直流 系统各个设备的控制和保 护,包括:极控(或阀控)、站控(交流场/直流场)、直流系 统保护、换流变压器控制保护、交/直流滤波器控制保护、换流器冷却系统控制保护 、站用电系统控 制保护等。
• 交流输电的主要间题之一是稳定性间题,直流输电不存 在稳定性间题,与交流输电线路并列运行时还能提高交 流系统的稳定性。
• 直流输电传输的功率容易调节,而且调节速度快
3.4 直流输电系统的优缺点
• 直流输电的主要缺点是换流站的投资大,当输电距离足够长,直流线路的节约克服 了换流站的价格,换流站增加的这部分投资可因线路投资小而得到补偿时,直流输 电的增量价格才低于交流输电。
3.5 直流输电系统的分类
• 直流输电系统双极接线
3.5 直流输电系统的分类
• 背靠背直流系统是无直流线路的两端直流系统,它主要用于两个非同步运行(不同频率 或频率相同但非同步)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网或送电。背靠背直流系统的整流和逆变设 备通常装设在一个换流站内,也称为背靠背换流站。其主要特点是直流侧电压低、电流 大,可充分利用大截面晶闸管的通流能力,可省去直流滤波器。背靠背换流站的造价比 常规换流站的造价降低约15%~20%。
的方法 • 第三个问题是电压不均,采用了均压环小平电
压后,进一步使电压升高 • 紧接着互联系统出现,更大容量的发电机投入
使用
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
• 当并联电网出现时,稳定性问题又成为困扰系统良好运行的难题,此时,直流输电 系统又回到电力系统运行中。
• 简言之,输电系统经历了直流传输——交流传输——交直流传输的发展历史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是一个不断进步、迅速发展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01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并且,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已经有了较大规模,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能源来源。

其次,我国电力供应能力不断稳定提升。

通过加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布局,加强电网调度和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的电力供应可靠率达到99.86%,居于较高水平。

此外,我国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的扩大,我国电力系统的煤炭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同时天然气和核能等清洁能源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消费比例达到了24%,向更加低碳、可持续的能源结构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测、调度和运维等方面的智能化操作,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我国电力系统的综合能源互联网建设也在加快推进,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然而,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还存在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能源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发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电力供应和需求的不匹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电力短缺的问题。

因此,我国电力系统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供需平衡水平。

总之,我国电力系统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进一步增加,电力系统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但是相信通过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大技术创新和合作,我国电力系统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电力系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围绕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起初,电力供应主要依赖于小型水电站和煤炭发电厂。

然而,由于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大型水电站和火力发电厂,迅速提高了电力供应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电力行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体制改革。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我国电力市场逐渐形成,电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得到了改善。

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设备等技术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电力输送和供应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骨干,负责着电力的输送和分配。

各地方电力公司负责电力的供应和管理。

同时,我国电力市场逐渐开放,竞争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应效率的提高。

未来,我国电力系统将继续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新一代电力系统将更加高效、安全、可靠。

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和智能调度,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我国电力系统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也将为电力系统带来新的需求和挑战。

我国电力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电力作为现代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人们探索利用电力作为能源。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力系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最初的直流电系统到现在的交流电系统,其变化和发展历程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壮观历程。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探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1. 直流电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流电系统被广泛使用,Edison对其做了重要的贡献。

在两个世纪之交,电力成为一个引领技术创新的关键行业,如海德堡发电站使用直流电,莫斯科等城市也开始建立电网。

建立直流电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虽然直流电的传输距离较短,但是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一般较低,需要大量安装发电机,增加了成本和难度。

此外,另一个问题是电能传输距离的限制。

当电力传输距离越远时,电力损耗越大,直流电的损耗非常严重,无法满足大范围的电力传输需求。

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新的电力传输技术,以解决直流电系统带来的问题。

2. 交流电时代在早期,关于交流电系统的争论非常激烈,但许多早期的实验表明,交流电的传输距离和功率损耗比直流电更小。

特别是,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多相交流电发电机,它可以产生高电压和高电流的交流电。

这大大降低了发电机的数量,同时还可以满足大范围的电力传输需求。

交流电被广泛使用,许多电网采用交流电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是交替变化的,标准的频率是50赫兹或60赫兹。

交流电系统不仅更加适应于输电距离更长的情况,而且可以平衡负载的需求和输出,使发电站、输电线路和接收站的系统运行更加平稳。

3. 发电技术的进步电力工业的基础是发电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煤炭发电机是最早的发电机,但是现代电力系统已经发展到更高效、更环保的级别。

如目前燃气轮机的广泛应用,核电站的建设,以及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应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系统成为一种更加可靠、清洁且高效的能源,也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PPT课件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PPT课件
24
(4)潮汐能发电 中国拥有500千瓦以上的潮汐能电源点有 191处,可开发的潮汐电站装机总容量可达 2158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19亿千瓦时,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长江北口、浙江乐清 湾三大地区。 中国第一座潮汐电站是1959年9月建成的浙 江临海潮汐电站,安装2台60千瓦机组。
25
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浙江温岭县江厦潮 汐试验电站,总容量3900千瓦,一号机500 千瓦于1980年5月4日发电。目前中国已建 成7座潮汐电站,最大的装机5000千瓦和3 座波力实验电站40千瓦。正在兴建2座波力 试验电站,装机容量200千瓦和潮汐电站一 座70千瓦。
19
二、发电新能源 (一)中国发电新能源概况 (1)核能发电
1985年中国开始兴建第一座核电站——浙 江秦山核电站,容量30万千瓦, 1991年12 月15日并网发电,1994年4月1日商业运行, 目前正扩建二期工程二台国产60万千瓦核 电机组,和三期工程二台自加拿大引进的 重水堆型70万千瓦核电机组。
16
• 我国电网技术等级也不断提高,全国大部 分地区已形成了500千伏为主(西北地区为 330千伏)的电网主网架。除西藏、新疆、 海南及台湾外,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已初步 形成,跨区跨省送电稳步增长。750千伏输 变电线路投入运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输电工程和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 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更高等级 输电发展阶段。
•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到198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 已经达到6500万千瓦。。
• 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首次达到1亿千瓦——从 新中国成立算起,用了38年。
• 从1996年起,我国连续跃过法国、英国、加拿大、 德国、俄国、日本,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均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已跃 居世界首位。

电力行业概况了解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电力行业概况了解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电力行业概况了解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电力行业概况:了解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行业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电力行业发展现状1.1 电力行业的基本概述电力行业是指以发电、输电、配电、销售电力为主要业务的行业。

它涵盖了燃煤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并通过输电线路将电力送达用户。

在全球范围内,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2 电力行业的发展阶段电力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早期是以传统燃煤、水力发电为主;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快速发展,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电力行业的国际格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电力行业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力技术、设备制造和市场开放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二、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1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化石燃料的限制,新能源发电将会成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2.2 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Smart Grid)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供电、输电和用电等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未来,电力行业将更加注重智能电网的建设,以满足人们对电力品质、可靠性和便利性的要求。

2.3 电力市场的开放与竞争电力市场的开放与竞争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也可以降低电力价格,使得消费者受益。

因此,未来电力行业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鼓励竞争,并引入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电力行业。

2.4 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传输与共享。

未来,电力行业将与其他能源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PPT课件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PPT课件
11
新组建的: 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 限责任公司)、 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 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 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 葛洲坝集团公司) 正式登场
8
2008年年底电力总装机达到7.92亿千瓦, 仅次美国,稳居世界第二 (美国2008年底装机容量将超过11电力装机连续实现4亿 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四次大 的标志性跨越。
9
• 截止2008年年底,三峡电站26台机组(总 容量1820万千瓦)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 专题讲座
2009.12 张红旗
1
一、中国电力系统发展介绍 二、发电新能源 三、中国各大电力集团简介 四、内蒙古电力工业
2
一、中国电力系统发展介绍 (1)关于电的相关事件 1600年 英国人Gilbert 发现磨擦琥珀可以生电 1831年 英国人Faraday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75年 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火力发电 1879年 美国人Edison 发明电灯 1882年 英商在上海英商在上海建成第一座电厂 1933年 德国 AEG 公司制造220kV级之气冲式 断路器
13
• 到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从1978 年的471克/千瓦时下降到356克/千瓦时,按 照目前的年发电量计算,仅煤耗下降一项 每年节约的电煤就多达7亿吨左右。同时, 随着产业的进步,电力减排也取得显著成 效。我国进入追风时代”,“国家核电 “时代
14
目前火电烟气脱硫机组投运容量已占全国 煤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 使中国电力工业进人了大机组、大电厂、 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信息化,水电、 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全面发展的新时 期。电网建设极大加强,电力调度水平不 断提高,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 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况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况
人均装机和用电量为发达国家的1/6~1/10!
24
3 电力需求(续1)
至2020年
国内生产总值:
4万亿美元
装 14 机
装机容量: >1000GW
13.0
容 12 量
发电量: >4600TWh
( 10
100GW
8
6

4
2.0
2 1.0
6.2 4.4
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28
基本介绍结束
点此进入第1章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29
古老的发电机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0
1882年上海光气公司供电的外滩电灯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1
闸口发电厂架设的 13.2kV线路铁塔 1932年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2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3
[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700
1949年-2006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
600
500
装 机 400 容 量 300
200
100

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改革

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改革

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改革一、电力系统的发展概述电力系统指的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用户组成的系统,用于在不同区域间输送电力。

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发展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呈上升趋势,而电力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其需求也必然会随之提高。

二、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1.电力供需矛盾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仍存在供需矛盾。

电力需求量一直在不断增长,而电网供电能力则不能满足需求。

特别是在热夏和寒冬等用电高峰期,很多地区的电力供应都会出现短缺现象,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2.能源结构问题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导,并且依赖重度工业,而轻度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这些都限制了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能源结构问题是电力系统改革的一大关键。

3.火电发电同时存在的问题中国的火电发电依然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发电比例,但是这种方式的发电就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如何开发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是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目标。

三、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发展趋势1.电力体制改革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供求矛盾和提高电力市场化运行效率,逐渐实行“分网发力”,分离电网、售电和发电的三大业务,打破市场机制垄断,实现市场化竞争。

2.发电方式的改变为了缓解火电发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我国不断推广新能源发电,如光伏、风力、核能等,发电方式从单一的火电发电转向了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发电,实现绿色电力的供应。

3.电力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建设地下蓄能电站等,也是在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电力系统的未来展望1.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方向,新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能源,成为未来电力行业最大的发展方向。

2.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也将逐渐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 - 电力系统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这可是一个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精彩故事!2. 要说电力系统的起源,那得从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说起。

那时候的电力系统,就像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只能给几盏小灯泡供电,供电范围也就是几条街的距离。

3. 到了19世纪末,直流供电系统就像个不听话的熊孩子,让人头疼不已。

电压低、传输距离短,就像是用吸管喝水,超过几百米就喝不动了。

这可愁坏了当时的科学家们!4. 后来交流电系统横空出世,简直就像是一场革命!它就像是给电力系统装上了翅膀,电能传输距离一下子就飞上天了。

这下可好,电力系统开始疯狂成长,就像是打了激素的小树苗,蹭蹭往上窜!5. 20世纪初期,发电厂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从最早的小作坊式发电,发展到了大型火力发电厂,就像是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

一座电厂的发电量,都能点亮一座城市啦!6. 输电网络也在不断进步,从最早的几千伏,到现在的特高压输电,电压等级蹭蹭往上涨。

这就像是把小河变成了大运河,电力传输能力强得简直让人瞠目结舌!7. 到了20世纪中期,各个地区的电网开始互联互通。

这就像是修建高速公路一样,把原本孤立的"电力孤岛"连接成了一张大网。

电力系统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可靠。

8. 现代电力系统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家族!有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有各种性格的成员,各展所长,共同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9. 智能电网的出现,让电力系统变得更加聪明。

它就像是给电网装上了"大脑",能自动调节、自我修复,甚至还能预测故障。

这简直就是电力系统界的"最强大脑"!10. 新能源的接入让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风力发电机就像是草原上的大风车,太阳能电池板就像是向日葵一样追着太阳转,它们都在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

11. 现在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更是厉害,能把电力从天南送到海北。

电力行业发展概述

电力行业发展概述
核能发电厂的另一个特点是燃烧时不需要空气助燃,所以核能发电厂可以 建设在地下、山洞里、水下或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此外,从发电厂的建设 投资和发电成本来看,核能发电厂的造价虽较火力发电厂的要高,但发电成 本比火力发电厂的要低30%~50%,它的规模愈大,单位千瓦投资费用下降 愈多。另外,核能发电厂适宜于担任电力系统的基本负荷,这样可以保证运 行时的效率最高。
(二)太阳能发电 利用太阳能的转换方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
种。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 件。单个太阳能电池不能作为电源使用,而要用若干片电池组成的电池阵进 行发电。
图1-10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图1 11并网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
一、电力系统的形成和优越性
(一)电力系统的形成
在电力工业发展的初期,发电厂都建设在用户附近,规模很小,而且是 孤立运行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户的用电量和发电厂的 容量都在不断增大。由于电能生产是一种能量形态的转换,发电厂宜于建设 在动力资源所在地,而蕴藏动力资源的地区与电能用户之间又往往隔有一定 距离。例如,水能资源集中在河流落差较大的偏僻地区,热能资源则集中在 盛产煤、石油、天然气的矿区;而大城市、大工业中心等用电部门则由于原 材料供应、产品协作配套、运输、销售、农副产品供应等原因以及各种地理、 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与动力资源所在地相距较远,为此就必须建设升压变 电所和架设高压输电线路以实现电能的远距离输送。而当电能输送到负荷中 心后,又必须经过降压变电所降压,再经过配电线路,才能向各类用户供电。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用电量的增加,发电厂的数目也不断增加。这样一来, 一个个发电厂再保持孤立运行的状态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当一个个地理上分 散在各处、原来孤立运行的发电厂通过输电线路、变电所等相互连接形成一 个“电”的整体以供给用户用电时,就逐步形成了现代的电力系统。换句话 说,电力系统就是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直到用户等在电气上相互 连接的一个整体.

电力系统的发展探讨

电力系统的发展探讨

电力系统的发展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发展前景,分析发达国家电力系统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审视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我们的电力系统,明确我们自己的发展空间,努力成为推动我国电力事业顺利发展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1 电力系统的概念发电机把石化能、水能、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转化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变换器和电力线路保送并分配到用户,在那里经电动机、电炉和电灯等设备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

这些消费、变换、保送、分配、消费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变换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等联络在一同组成统一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 电力系统的开展简史2.1 早期的电力系统1831年来自英国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法拉第解释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将其定义为“电磁感应定律”并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为电能的产生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根底。

1875年来自比利时的工程师格拉姆将改装后的发电机装置于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发电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这标志着电能进入了真正的适用阶段。

2.2 近现代的电力系统1881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小型水电站;1882年,由爱迪生掌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正轨发电厂在美国纽约正式建成,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好的直流电力系统:总功率之和为662 kW的6台蒸汽直流发电机组成这个发电厂的主要局部,经过110 V的公开电缆向用户供电,他的最大送电间隔长达1英里,能够供59家用户的1284盏白炽同时运用;1886年3月大巴林顿在马萨诸塞州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交流送电系统显现了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相比的突出杰出性。

19世纪80~90年代,是电力系统的初始创建时期,并在行将踏入20世纪的那几年,确立了交流输电系统与直流输电系统相比的优先开展位置,为20世纪交流高压输电和交流电力系统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3 电力系统在中国的开展进程3.1 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力系统1882年,英籍商人R.W.Little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在上海兴办了上海电气公司,装置了1台功率为11.9kW的蒸汽发电机组,向外滩的15盏弧光灯提供电能,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的第一所电气公司建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