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乐园]魔方基础知识
魔方公式原理
![魔方公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6c1b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8.png)
魔方公式原理
魔方是一种立体拼图游戏,由于其六个面上的小方块可以转动,使得魔方拥有巨大的组合可能性。
要想还原魔方,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原理。
首先,需要了解魔方的构造。
魔方由27个小方块组成,其中
有一个中心块、12个边块和8个角块。
中心块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转动。
边块和角块可以相对于中心块进行旋转。
为了还原魔方,需要记住几个基本的公式原理:
1. 顶面旋转:将顶面顺时针旋转90度。
记作 F。
2. 底面旋转:将底面顺时针旋转90度。
记作 B。
3. 左侧面旋转:将左侧面顺时针旋转90度。
记作 L。
4. 右侧面旋转:将右侧面顺时针旋转90度。
记作 R。
5. 前面旋转:将前面顺时针旋转90度。
记作 U。
6. 后面旋转:将后面顺时针旋转90度。
记作 D。
以上公式原理是魔方还原的基础,通过组合应用这些公式原理,可以还原出魔方原始的状态。
魔方公式原理的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不断调整魔方各个面的状态,最终达到还原的目标。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魔方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避免打乱已经还原的部分。
通过掌握魔方公式原理,我们可以更加理解魔方的机制,并运用这些原理进行还原挑战。
不过,还原魔方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与熟悉,才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
魔方基础知识与解法
![魔方基础知识与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a7ad18a76e58fafab00360.png)
魔方基础知识与解法一:魔方基础知识一、魔方的历史鲁比克·艾尔内是匈牙利的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其灵感是来自于多瑙河中的沙砾。
1974年,鲁比克教授发明了第一个魔方(当时称作Magic Cube),并在1975年获得匈牙利专利号,但没有申请国际专利。
第一批魔方于1977年在布达佩斯的玩具店贩售。
与Nichols的魔方不同,鲁比克教授的零件是像卡榫一般互相咬合在一起,不容易因为外力而分开,而且可以以任何材质制作。
1979年九月,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带至全世界,并于1980年一、二月在伦敦、巴黎和美国的国际玩具博览会亮相。
展出之后,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的名称改为Rubik's Cube,1980年五月,第一批魔方在匈牙利出口。
当初厄尔诺·鲁比克(Ern Rubik)教授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
但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不仅是个机械难题,这牵涉到木制的轴心,座和榫头等。
直到魔方在手时,他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才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
鲁比克就决心大量生产这种玩具。
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组成的玩意实在是奥妙无穷。
二、魔方的结构魔方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
包括中心方块6个,固定不动,只一面有颜色。
边角方块8个(3面有色)(角块)可转动。
边缘方块12个(2面有色)(棱块)亦可转动。
玩具在出售时,小立方体的排列使大立方体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颜色。
当大立方体的某一面平动旋转时,其相邻的各面单一颜色便被破坏,而组成新图案立方体,再转再变化,形成每一面都由不同颜色的小方块拼成。
据专家估计所有可能的图案构成约为 4.3×10^19。
玩法是将打乱的立方体通过转动尽快恢复成六面成单一颜色。
魔方教程(零基础学习总结)
![魔方教程(零基础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1cac6758fb770bf78a5590.png)
魔方教程(零基础学习总结)一、形成白色花瓣黄色中心块朝上1、侧面寻找白色棱块(中心块、棱块、角块)夹在两个色块中间,一楼和三楼均移到2楼,旋转一步到顶面即可2、若侧面没有而在底面有白色块棱夹在两个色块中间,上转两下完成。
二、形成白色十字白色花瓣朝上白色花瓣侧面颜色的块与其同色中心块对齐,正对自己,前面下转两下,重复对四个花瓣进三、形成白色同色面且白色侧面相邻也是同色并呈倒T型白色十字向上1、寻找底层(一楼)侧面的白色块,将其侧面相邻颜色移至其对应中心块的面,正对自己,白色块侧面(左右均可)前转一下,底面一楼回转,侧面再向后转一下,白色就到顶上了。
2、若白色块在底层底面,找到顶上不是白色的色块A,移动底面,使底面白色块B在空间位置与色块A对应,放在右前侧,右侧面逆时针转一下(右逆),底层回转两下(这是白色块B正对自己),右侧面顺时针让(右顺),其余白色块回顶面,这时可按步骤1操作。
3、若白色块在顶层侧面,让它转至底层侧面,循环步骤1操作。
注意:顶层侧面白色块转至底面后,要先转一下底面,在将其余白色送回顶面。
四、形成第二层相同色白色面朝下观察顶面四个棱块的颜色,先找四个棱块中无黄色的块(包括其侧面也不为黄色)。
1、若有此情况,该棱块A侧面颜色(比如为红色)移至其对应的中心块的面,形成倒T型(比喻为解放军),正对面不能动!记住色块A顶面的颜色B旋转顶层,使B远离自己的中心块(中心块比喻为祖国),颜色B中心块所在一侧的面上转上来三个白色块(上来三个小日本),顶面回转一步(解放军回来消灭一个小日本),颜色B 中心块所在一侧下转一下(吓跑了两个小日本),顶面再回转一步(解放军回归祖国),此时底面白色点空一个颜色C,正面逆时针旋转一下,让B回转至顶面,顶层顺时针旋转一下,让白色回归。
21次步骤1,将此情形转化为步骤1的情形。
找到黄色块所在侧面的颜色D,使它与其对应中心块在同一面或将该黄色块视为D与D的中心块在一个面,重复步骤1即可形成步骤1的情形。
关于魔方的知识
![关于魔方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e94e5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5.png)
关于魔方的知识魔方,也被称为魔方立方体,是一种三维立体解谜玩具。
最著名的魔方是魔方立方体(Rubik's Cube),它由匈牙利雕塑家和教育家埃尔诺·鲁比克(ErnőRubik)于1974年发明,成为世界上最畲悦湿来快和最畲悦湿椤湿遣杭净牟炀。
以下是有关魔方的一些知识:1.魔方的结构:标准魔方立方体是一个3x3x3的立方体,由27个小立方体组成,每个小立方体可以在六个面上之间旋转。
每个面上都有一个颜色,通常是红、蓝、绿、橙、黄和白色。
2.目标:魔方的目标是将所有小立方体的颜色重新排列,使得每个面都是同一种颜色。
这要求进行多次旋转,以还原原始状态。
3.魔方的旋转:魔方有三个不同的旋转方式,分别是水平旋转、垂直旋转和前后旋转,以使得小立方体的颜色排列发生变化。
4.解决魔方:解决魔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
有多种解决魔方的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弗里德里希法(Fridrich Method)和鲁布克法(Roux Method)。
解魔方需要一定的策略、记忆和技巧。
5.魔方竞速:魔方解谜竞速是一种流行的竞技活动,参与者尝试在最短的时间内还原魔方。
世界各地都有魔方竞速比赛,参与者在竞技中使用计时器来记录他们的时间。
6.不同尺寸的魔方:除了标准的3x3x3魔方,还有各种不同尺寸的魔方,包括2x2x2(迷你魔方)、4x4x4(四阶魔方)和更大尺寸的魔方。
这些更大尺寸的魔方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技巧来解决。
7.魔方社区:魔方有庞大的爱好者社区,玩家们分享解谜方法、交流经验,甚至开发自己的魔方变种和扭曲。
总的来说,魔方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智力玩具,它结合了策略、记忆和技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
解魔方可以锻炼大脑,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提供乐趣和满足感。
魔方知识介绍
![魔方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388e309a76e58fafab00382.png)
三阶魔方的还原
立方体各个面上有颜色,同一个面的各个方块的颜色相同,面与面之 间颜色都不相同。这种最初状态就是魔方的原始状态。复原魔方就是 按照某种规则转动魔方,使其恢复到原始状态。
三阶魔方的颜色
三阶魔方的六面颜色的搭配,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 ,这是目前常见的搭 配方式,也有其它多种配色方式,如小图的二种。(记住魔方的配色能帮助我 们在还原时快速找到解决的方法)
第六节 调整顶层棱块与中心块一致
注:用此公式反复做几次,直到左边的标准形状出现后,再做一次即 可做成右面的形状。
第七节 调整顶层棱块-识别棱块
顶层角块有三种情况,一是位置与颜色均不相符,二是位置相符(指 角块上的三种颜色与它所在的三个面的颜色相同,但单面颜色可能不 与所在面相符,我们此步骤是将角块的第一种状态调整为第二种状态 。
第八节 调整顶层角块颜色
提示1:有几个需要 翻上去的角块就翻 几次; 提示2:这个公式还 非常好记, RF`R`FRF`R`F( F`RFR`F`RFR`)可记 为“翻出去、翻出 去;翻回来、翻回 来;再做一遍 ^_^” ,两个公式只要记 住是把顶色朝右(R )或向前(F)向即 可。
恭喜,你复原了三阶魔方 问题与提示:
魔方面的标记与魔方公式
还原魔方对人类的智力是 一个极大的挑战,很少有人 不参照前人摸索的办法而能 独立完成魔方还原,人们在 总结归纳还原魔方的方法的 同时,制定了一些魔方的识 别规则及还原方法的公式。 魔方的每面都由一个字母来 标识: R=右面 L=左面 B=后面 D=下面 F=前面 U=上面 在魔方公式中每一个字母表 示将字母代表的魔方面转动 90度,如“F”表示将面向你的 前面 “F”面按顺时针方向转 动90度,如果字母+“`”=倒转 ,“R`”表示将右面按逆时针 方向转动90度。
魔方的技巧 入门
![魔方的技巧 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c385df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a.png)
魔方的技巧入门魔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智力玩具,它的运动和组合方式多样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策略,就能够解决魔方的难题,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下面是一些入门的技巧:1. 了解魔方结构:魔方由27个小方块组成,按照3x3x3的结构排列,有一个中心块和六个边块。
了解这些结构对于后续的操作和思考非常重要。
2. 学习基本公式:魔方的公式是用来改变魔方块的位置和朝向的操作步骤。
学习一些基本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排列魔方块,如顶层复原、底层复原等。
3. 面对面还原:面对面复原是魔方的基本还原策略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一个面上的小方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公式还原到正确位置和朝向。
这个方法适合初学者,可以帮助我们熟悉魔方的基本操作。
4. 逐层还原:逐层还原是另一种常用的还原策略。
它的原理是先还原底层,再还原中间层,最后还原顶层。
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一些,但是可以提高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5. 记忆公式和算法:魔方的公式和算法非常多,初学者可能大脑中难以记住。
因此,建议我们记住一些常用的公式和算法,以便在面对特定的情况时能够快速应对。
6. 提高手指灵活度:魔方的还原需要我们手指的熟练操作。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手指灵活度的动作,如快速转动和旋转手腕,来提高我们的操作速度和精度。
7. 寻找解题思路:面对复杂的魔方,我们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分解问题,找到一个或多个小步骤来解决困难。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困境,提高还原的效率。
8. 多练习:最后,提高魔方的技巧和速度需要我们进行反复的练习。
只有不断地练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魔方的操作和策略,最终达到熟练的水平。
综上所述,魔方的技巧入门需要我们了解魔方的结构,学习基本公式和算法,尝试不同的还原策略,提高手指灵活度,寻找解题思路,以及进行反复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掌握魔方解题的技巧,提高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魔方知识介绍
![魔方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5a9e7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f.png)
CONTENTS
• 魔方概述 • 魔方的基本操作与技巧 • 魔方的解法与策略 • 魔方比赛与竞技 • 魔方文化与影响 • 魔方学习与教育
01
魔方概述
魔方的起源与发展
魔方的起源
魔方最初是由匈牙利建筑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于1974年 发明的,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维空间的概念 。
06
魔方学习与教育
学习方法与资源
在线教程与视频
大量的在线教程和视频资源,适 合各种水平的魔方爱好者,从基
础到高级技巧应有尽有。
书籍与教程
专门的魔方学习书籍和教程,提 供系统的学习路径和深入的解析
。
魔方社区与论坛
魔方爱好者聚集的社区和论坛, 是学习交流、分享经验的重要平
台。
教育意义与价值
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魔方有助于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对三维空间的感知和想 象能力。
四阶及以上魔方
比三阶魔方更复杂,需要更高的 技巧和耐心才能还原。 03
异型魔方
04 形状不规则的魔方,如镜面魔方 、齿轮魔方等,具有独特的挑战 性和趣味性。
魔方的结构与原理
魔方的结构
魔方由多个小方块组成, 每个小方块都可以独立旋 转。通过旋转这些小方块 ,可以改变魔方的整体形
状和颜色分布。
魔方的原理
通过合并中心块和棱块,将四阶魔方降为三 阶魔方进行还原。
盲拧算法
通过记忆和公式组合,实现在不看魔方的情 况下进行还原。
03
魔方的解法与策略
层先法
底层角块
将底层四个角块归位,完成底 层还原。
顶层十字
还原顶层棱块,构建出顶层十 字。
底层十字
先还原魔方底层四个棱块,构 建出底层十字。
魔方基本概念
![魔方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fc6d6d426fff705cc170aec.png)
魔方基本概念三层——整个立方体分上、中、下三层。
六面——有六个平面,分六种颜色,中间不动的小方块称“中块”(单色),八角——分布在上、下层角上的小方块称“角块”(三色)。
十二边——每层四条边,每边中间的小方块称”边块”(二色)。
符号术语六面代号——取英文第一个字母,各面的颜色以中块为代表。
上面—T,下面—B,左—L 右—R 前—F 后—P定位——根据需要应经常变换前面(F)的位置。
除T,B(上,下)两面始终不变外,其余L,R,P三面均随前(F)面的选定而变化。
移位——将在某处的小块转到一定位置。
换位——将两个小块互相调换位置。
正位——摆正位置,将小块转到应占的位置.调色——调整色向,使已到位的小块各面都与中块保持同一颜色。
公式运用以R面为例,其余各面同样。
“R+”——R面顺时针方向旋转90°。
“R-”——R面逆时针方向旋转90°。
“R2”——R面旋转180°,顺逆均可。
()—表示重复出现的相同动作,便于记忆。
魔方基本概念三层——整个立方体分上、中、下三层。
六面——有六个平面,分六种颜色,中间不动的小方块称“中块”(单色),八角——分布在上、下层角上的小方块称“角块”(三色)。
十二边——每层四条边,每边中间的小方块称”边块”(二色)。
符号术语六面代号——取英文第一个字母,各面的颜色以中块为代表。
上面—T,下面—B,左—L 右—R 前—F 后—P定位——根据需要应经常变换前面(F)的位置。
除T,B(上,下)两面始终不变外,其余 L,R,P三面均随前(F)面的选定而变化。
移位——将在某处的小块转到一定位置。
换位——将两个小块互相调换位置。
正位——摆正位置,将小块转到应占的位置.调色——调整色向,使已到位的小块各面都与中块保持同一颜色。
公式运用以R面为例,其余各面同样。
“R+”——R面顺时针方向旋转90°。
“R-”——R面逆时针方向旋转90°。
“R2”——R面旋转180°,顺逆均可。
魔方知识介绍ppt课件
![魔方知识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b733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9.png)
中级解法:CFOP法
01
OLL(Orientation of Last Layer):调整顶 层朝向。
02
03
04
PLL(Permutation of Last Layer):调整顶 层顺序。
优点:还原速度较快, 适合进阶玩家。
缺点:需要记忆大量公 式,对观察力和预判能 力要求较高。
02
还原底层十字。
第二步
03
还原底层角块。
初级解法:层先法
第三步
还原中层棱块。
第四步
还原顶层十字。
第五步
调整顶层角块朝向。
初级解法:层先法
第六步
调整顶层棱块顺序。
优点
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入门。
缺点
公式较多,还原速度较慢。
中级解法:CFOP法
基本思想:通过一系列公式将魔方快速还原,强调观察与预判。 Cross:完成底层十字。
魔方的未来发展与创新
魔方形状与结构的创新,如异形魔方、高阶魔方 等。
魔方解法与算法的研究与发展,如计算机算法在 魔方领域的应用。
魔方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如魔方与艺 术、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结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最优解法的寻找
探讨如何寻找魔方的最优 解法,包括穷举法、启发 式搜索等方法。
最优解法的证明
阐述如何证明一个解法是 否为最优解法,包括数学 证明和计算机验证等方法 。
05 魔方的文化与影响
魔方与智力运动的关系
魔方作为智力玩具的代表,对 提升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和手 部协调能力有重要作用。
魔方解法的学习和实践,有助 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 创新思维。
魔方基本知识
![魔方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3c02e16866fb84ae45c8db2.png)
1、魔方最流行的配色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2、魔方的基本概念为了便于描述魔方复原过程,我们需要熟悉魔方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层、角块、棱块、中心块,面位、到位、归位。
面是指一个平面的3 x 3块,层是指一个平面3 x 3块所处3 x 3 x 1块,请仔细比较一面和一层的区别,我们旋转的是一层,复原的是六面。
面位:只有一面颜色与中心块颜色相同,其他面颜色不相同;到位:位置正确,但任一面的颜色和所在面的中心块颜色都不相同;归位:每面颜色均和所在面的中心块的颜色同色,它是魔方块还原后的状态。
“面位”、“到位”与“归位”的概念可不要搞混了,对魔方还原来说,这三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棱面位角面位棱到位角到位棱归位角归位3、魔方常见公式符号说明基本概念:F = front face 前面B = back face 后面L = left face 左面面R= right face 右面U = up face 上面D = down face 下面4、魔方的基本术语阶:阶数是指魔方每个边所具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就有3个小块。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POP:俗称飞棱,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
DNF:即Did Not Finished指魔方复原者感觉无法在自己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弃权的情况,在比赛中可以有一次DNF。
常见三阶魔方公式说明汇总顺时针90度逆时针90度顺时针180度逆时针180度前层F(front)后层B(back)右层R(right)左层L(left)上层U(up)下层D(down)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其他说明1、 x(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y(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z (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2、斜体是用右拇指转动,下划线用左食指,公式中的括号一般是为了方便记忆而加上的符号,括号里面的公式一般是一组常见的基本手法,在记忆整个公式中,可把括号里面的公式浓缩成一个符号来记忆。
魔方基本知识——认识魔方
![魔方基本知识——认识魔方](https://img.taocdn.com/s3/m/47f6930c647d27284b7351a7.png)
魔方基本知识魔方的英文是Rubik's Cube 译为鲁比克方块,Cuber就是魔方玩家的意思..1.魔方标准配色这个新手不用记,架十字的时候再找就行.(如果不清楚架十字是什么意思没有关系,继续往下看,不耽误)简单了解一下,上面图片就是魔方的标准配色----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 (说了可以不用背下来,知道有这个东西就行,继续往下看)2.魔方基本构造大家能了解棱块,角块,中心块这三个概念分别指什么就行了,因为下面的教程会提到,不用管支架.然后是区分"面"和"层":面是指一个平面的3 x 3块,层是指一个平面3 x 3块所处3 x 3 x 1块.举个例子:我们旋转的是一层,复原的是六面(面,层这个东西不理解也没关系,没什么用,大概那个意思就行了,继续往下不用纠结...)3.魔方算法(公式)符号体系/魔方在架十字和第一层的时候是可以靠理解的,但是后面需要算法,就是很多人说的公式,(注意,教程里的"算法"就是通常说的"公式",理解成一个意思就行,用算法更恰当一些其实.)大家通常会比较费解在于---我前面做好了再做后面的时候,怎么能不破坏前面呢?是的,正是因为只有极少数人能想出来后面该怎么做还不会破坏前面,所以需要直接记住算法.这里的算法是个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从教学楼到宿舍,会走一条路,这就是一个算法,就是你每次在教学楼想要回宿舍就走这条路,魔方是一样的,你每次看到一种情况就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它,就是要背一条算法,为什么要背,因为你想不出..所以不得不背,背了以后你下次都会解决这种情况了.不过放心,初级公式情况不多,可以说是--非常少^^ 所以不要担心你掌握不了~/ 那就来介绍一下符号体系吧!很简单,就是英文首字母.F = front 前面B = back 后面L = left 左面R = right 右面U = up 上面D = down 下面转法如下:(1) 字母代表该面上顺时针转动90度.(2) 有'的代表逆时针.p.s. 字母后面跟个2就是两次,即180度.练习: (R U R’) 这个算法就是:右边顺时针90度,顶层顺时针90度,右边逆时针90度..然后再介绍一下整体转动的概念: 看图就好了,相信大家都懂,字母就是顺时针,加' 的就是逆时针.如下:x---(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y---(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z---(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
魔方基础教程(6个公式版)
![魔方基础教程(6个公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21f6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2.png)
03
公式二:中层棱块归位法
步骤详解
第一步
选择一个未归位的中层棱块作为目标块,找到它应该归 位的位置。
第三步
执行公式“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 前顺”,将目标块归位到中层。
ABCD
第二步
将目标块旋转到顶层,并使其与归位位置相邻。
第四步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中层棱块都归位。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魔方基础教程(6个公 式版)
目录
• 魔方简介与基础知识 • 公式一:底层十字还原法 • 公式二:中层棱块归位法 • 公式三:顶面颜色统一法
目录
• 公式四:顶层棱块归位法 • 公式五:角块归位及调整法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魔方简介与基础知识
魔方起源与发展
魔方的起源
魔方,也被称为Rubik's Cube,是由匈牙利建筑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
速拧技巧
学习速拧魔方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还原速度。
盲拧挑战
尝试盲拧魔方,即在不看魔方 的情况下进行还原,增加挑战 性和趣味性。
花式玩法
探索魔方的花式玩法和创意组 合,如拼图案、拼字母等,拓 展魔方的玩法多样性。
竞技比赛
参加魔方竞技比赛,与高手切 磋交流,提升自己的魔方水平
。
THANKS
示例二
假设顶层有两个相邻的棱块位置不正确,颜色分别为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白色。可以选择公式四进行 归位,首先将魔方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照公式的步骤逐步转动魔方,直到这两个棱块归位为止 。
06
公式五:角块归位及调整 法
步骤详解
01
第一步
在顶层架十字,这里用到一个公式,就是“右-上-前-上+前 +右+”,最终效果就是在顶层架好一个十字。
魔方基本知识点
![魔方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ab7a2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7.png)
魔方基本知识点魔方作为一种益智玩具,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而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则是玩魔方的必备知识,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魔方的结构魔方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层,从外往里分别是上层、中层和下层。
每一层又细分为九个正方形小块,共计27个小块。
中心块是固定不动的,而其余小块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改变魔方的状态。
二、魔方的转法符号魔方的转法符号用于描述旋转魔方的方向和方式。
简单来说,每个符号都对应着一种旋转方法,例如F表示前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U表示上层逆时针旋转90度等等。
熟悉这些符号可以更好地掌握魔方的转动技巧。
三、魔方还原的基本步骤魔方还原是许多魔方玩家的目标,其基本步骤包括:先还原一层,接着还原两层,最后还原三层。
其中,还原一层时需要先将中心块还原到正确的位置,再将四周的小块还原到正确的位置形成一个十字型。
还原两层时需要解决中间层的问题,通过将不同面的小块交换位置实现。
最后,还原三层就需要使用不同的算法来还原不同的小块。
四、魔方的基本技巧在玩魔方时,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可以更好地提高还原魔方的效率。
例如,交换两个角块或者两个边块可以用公式R U R' U'或者R U2 R' U' R U R' U'来实现;又或者可以通过交换一个角块和一个边块来实现调整位置的目的。
五、魔方的进阶技巧除了以上基本技巧,魔方还有一些进阶的技巧可以使玩家更加灵活地操作魔方。
例如,双手独立操作可以让玩家同时用双手处理不同的层,大幅提升还原的速度。
同时,一些跳步技巧也可以让还原的过程更加简单,提高还原的效率。
六、魔方玩法的其他种类魔方还有其他一些玩法,例如金字塔魔方、六面体魔方和:3x3x4超长魔方等等。
这些魔方不仅在还原时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且在构造上也有所不同,给玩家带来了不同的挑战。
总之,以上是魔方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学习并掌握好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玩好魔方,实现还原魔方的目标。
[魔方乐园]三阶魔方入门玩法教程
![[魔方乐园]三阶魔方入门玩法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629d21915f804d2b16c1af.png)
下图是本教程介绍的三阶魔方入门的玩法(层先法)复原的基本步骤示意图:图1 底层,按照我们现在的主流魔方的贴纸的帖法(上黄下白,前蓝后緑,左橙右红),如果我们先复原了白蓝这个棱块,那我们在保持白色中心块在底部的情况下,白红的棱块就一点要放在白蓝棱块的右边,白橙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左边,白緑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对面,由于魔方的中心块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复原的过程中,我们是以中心块为参照物的,第一步我们在复原白蓝、白红、白绿、白橙这四个棱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把白色面旋转到顶层,和黄色中心块同一个平面,然后再把他对应的另一个颜色(蓝或红或緑或橙)经过旋转最上层,使之和对应的中心块的颜色同色,这样我们再旋转180度,对应的棱块就正确复原到底部了。
图101图2魔方的四个底角正确归位以后一定会出现倒T字型,如图2所示,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是底面角块没有正确归位(位置错了,重新来过)。
底角归位也可无师自通,有兴致的朋友可以自己琢磨一些技巧和完成这一步。
有难度的朋友可参考我下面介绍的一种技巧来完成,我们先看图2-1和图2-2,首先我们先确定目标块的位置是在他要正确归位的正上面的位置,然后我们再看白色的面朝向何方,就很快的能快速判断出来是下图几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了。
复原基本思想:先将目标角块调至顶层侧面,再转动能与之相连形成顺色整体的面,使目标角与底棱连成一个(1×1×2)的归位整体,再转至正确的位置。
因此,下列的五个实例并没有必要当成公式来死记。
图2-1 图2-2图201 图202 图203图3 魔方中间层共有四个棱块,也只是四个棱块需要复原(注意中间层没有角块哟), 图3-1和图3-2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情形,我们主要介绍的就是这两种情况的复原方法,仔细分析比较这两个公式,步骤虽然有点多,可是很好记忆哟。
当碰到图301的情形时, 你需要的棱色块不在顶面,而在中间层棱块的位置,但颜色反了,碰到这种情况或者类似这种情况,我们就用3-1或者3-2的公式把最上面一层的其他颜色的棱块转移到该位置,我们要的那个蓝红棱块就自然换到顶层了,这稍微有点麻烦,不过这种转换的思想可好好领会一下,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用图3-1图3-2 图301 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顶层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一样)图4 正确),顶层四个棱块面位以后的效果如图4。
魔方基本知识介绍
![魔方基本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1ff7e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4.png)
魔方基本知识介绍
魔方,又称为鲁比克方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娱乐和竞赛的机械益智玩具。
通常意义下的魔方,是指狭义的三阶魔方,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
三阶魔方的形状是一个正六面体,由26个小方块和一个三维十字连接轴组成。
这些小方块按照特定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旋转的立方体。
魔方的玩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旋转操作,将魔方的各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还原。
魔方的还原过程需要极高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魔方的还原方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层先法、棱先法等。
其中,层先法是最基础的方法,适合初学者学习。
魔方的还原过程不仅需要逻辑思考,还需要一定的记忆和技巧。
对于一些高阶魔方和特殊类型的魔方,如二阶、四阶、五阶等,还原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高的技巧和更多的时间。
魔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4年,当时鲁比克教授发明了第一块魔方。
从那时起,魔方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智力游戏玩具。
如今,魔方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和规格,包括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魔方,以及一些特殊设计的魔方,如磁力魔方、光影魔方等。
总之,魔方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趣味的智力玩具,它的玩法和技巧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空间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对于喜欢挑战和追求刺激的人们来说,魔方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玩具和游戏。
魔方的技巧及新手入门玩法口诀
![魔方的技巧及新手入门玩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2d6be82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8.png)
魔方的技巧及新手入门玩法口诀,300字
魔方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新手开始玩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
以下是一些魔方的技巧及新手入门玩法的口诀:
1. 用六色标定棱,把每条边都分开。
2. 先将中心点拼凑,确定正反南北。
3. 两角交换可恢复,九分木块衔接。
4. 层层移动组成菱形,拓展三阶向四阶。
5. 五阶有金字塔形,利用脚踩腿绲带。
6. 六阶难一步跃,花式旋转变换方向。
7. 多贴尽量多看,不同类型变换自如。
8. 跳变套路熟练掌握,令人极度惊叹。
9. 粗细调整实现拧,一键解开让你心潮澎湃。
10. 持续努力总有收获,达到熟练对成就感到满足。
魔方知识介绍
![魔方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388e309a76e58fafab00382.png)
三阶魔方的变化
三阶魔方别看只有26个小方块,变化可真是不少,魔方总的变化 数为或者约等于4.3X1019(4300亿亿)。如果你一秒可以转3下 魔方,不计重复,你也需要转4542亿年,才可以转出魔方所有的 变化 ,这个数字是目前估算宇宙年龄的大约30倍。 三阶魔方总变化数的道理是这样:六个中心块定好朝向后,就构 成了一个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里,8个角色块全排列8!,而每个 角色块又有3种朝向,所以是8!*38,12个棱色块全排列每个有2 种朝向是12!*212,这样相乘就是分子,而分母上3*2*2的意义是 ,保持其他色块不动,不可以单独改变一个角色块朝向(对应3), 单独改变一个棱色块朝向(对应2),和单独交换一对棱色块或一对 角色块的位置(对应另一个2)。
完
玩转 “魔 方”
魔方基本介绍 及层阶解法入门
什么是魔方
魔方,英文正式名称是Rubik‘s Cube,台湾叫 魔术方块,香港叫扭計骰,是匈牙利布达佩斯 建筑学院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
魔方种类较多,平常说的都是最常见的三阶立 方体魔方。其实,也有二阶、四阶、五阶等各 种立方体魔方,还有其它的多面体魔方,也可 以是其它多边形和球形、板形等。
第六节 调整顶层棱块与中心块一致
注:用此公式反复做几次,直到左边的标准形状出现后,再做一次即 可做成右面的形状。
第七节 调整顶层棱块-识别棱块
顶层角块有三种情况,一是位置与颜色均不相符,二是位置相符(指 角块上的三种颜色与它所在的三个面的颜色相同,但单面颜色可能不 与所在面相符,我们此步骤是将角块的第一种状态调整为第二种状态 。
RUBIK 教授与他发明的三阶魔方
魔方的种类与变化(一)
魔方的种类与变化(二)
魔方的种类与变化(三)
魔方基础知识
![魔方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302252561252d381eb6e17.png)
魔方基础知识(一)——概述曾加·3个月前(大约两个月前吧,有人邀请我开通了这个合作专栏。
本以为这个专栏会有不少人来更新,不久后就会门庭若市,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里竟然还是寸草不生。
于是这第一篇文章的任务,还是我来承担吧。
)作为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它将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一些和魔方相关的基础概念和知识。
学习这些知识不需要任何背景,只要认字就行。
看完这篇文章后,今后若有所谓的“魔方爱好者”在你面前滔滔不绝,你将不再一脸茫然。
说不定,还有机会“反杀”呢!********************1、魔方是什么?魔方,从狭义上来说,就是如下图所示的3*3*3的、由26个小立方体(6个中心块、12棱块和8个角块)组成的、可在三个方向上转动的大立方体。
它是匈牙利籍的发明家、雕刻家和建筑学教授厄尔诺·鲁比克于1974年发明的,所以又叫“鲁比克方块”(Rubik'sCube)。
所以呢,魔方的历史不过40多年而已。
如果有人说自己得到了一个来自民国时期或者清朝的魔方,那他一定在吹牛。
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由小块组成的、存在中心轴的、可在多个方向上转动和打乱的几何体都可以称为魔方。
魔方与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一起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而比起另外两者魔方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戏界的奇迹。
2、魔方有多少种?这是一个小白很容易提出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
先来说一下到目前位置官方(WCA,下文会解释)认可的、有正式比赛的魔方,一共有十种:1.三阶魔方(Rubik'sCube)2.二阶魔方(PocketCube)3.四阶魔方(Rubik'sRevenge)4.五阶魔方(Rubik'sProfessor)5.六阶魔方6.七阶魔方7.金字塔魔方(Pyraminx)8.斜转魔方(Skewb)9.五魔方(Magaminx)10.SQ1魔方(Square-1)其中,前六种魔方,就是标准的二到七阶的立方体魔方,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魔方魔方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因此它的英文名便称为Rubik's Cube。
他发现26个同样大小的小立方块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块转动,在他随手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想将魔术方块复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久后Rubik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随后也就风靡了全球。
我们常见的魔方是3x3x3的三阶魔方,是一个正 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魔方在1980年代最为风靡,至今未衰。
面世不久后,很多类似的玩具也纷纷出现,有些出自发明人鲁比克,有些则是出自别人之手。
包括4 × 4 × 4,2 × 2 × 2 和5 × 5 × 5 版的魔方。
作为魔方的发明人,鲁比克教授拥有匈牙利专利号#170062,却没有申请国际专利(他认为别人不大愿意生产这种玩具,但实际上克隆产品几乎马上就出现了)。
魔方别看只有26个小方块,变化可真是不少,魔方总的变化数为:由此可见,这么多变化使魔方每次玩起来都有一种新鲜感,这种不变中又有万变就是魔方的最大魅力。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魔方爱好者9.86秒就可以还原一个魔方(记录创造于2007年5月5日的西班牙公开赛)。
为什么会这么快呢?因为高手记忆了大量的魔方玩法技巧(魔方公式),世界上顶尖的魔方爱好者,据说可以记住600多个公式。
本站介绍的魔方入门的玩法,需要使用的公式很少,初学复原魔方,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能能看着魔方公式教程复原了。
我相信,只要你每天花上一点时间,有空了转一转,很快就能不看玩法教程复原魔方了,要想在30秒以内复原,除了大量的记忆一些公式之外,有一个好的魔方,也很重要,购买一个专业魔方能让你体会到什么是行云流水的感觉,当然有一个好的魔方还需要练练手法才能转的更快,哈哈,很快你也会步入高手的行列了,站长希望国内也能早日诞生几位国际顶尖高手。
加油吧!明天的世界冠军说不定就是你哟!魔方的大小原版实际测量下来发现大约57mm。
如果试着翻阅国外的资料,会发现世界上第一个魔方为二又四分之一英寸(57.15mm)的记载。
魔方的基本术语阶:阶数是指魔方每个边所具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就有3个小块。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POP:俗称飞棱,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
DNF:即Did Not Finished指魔方复原者感觉无法在自己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弃权的情况,在比赛中可以有一次DNF。
魔方的起源正如本条目开头所言,最早的魔方是鲁比克教授发明的,但是并不是为了投入生产和娱乐。
因为他是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
在他完成第一个作品以后,转动了几下,发现原本齐整的魔方竟然很难恢复,于是他意识到这这个新的发明会很不简单。
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这个边长不到6厘米的玩具竟然会在未来风靡全球,甚至出现了以魔方为道具的运动。
魔方的流行魔方广为大家喜爱是在80年代。
从1980年到1982年总共售出了将近200万只魔方。
1981年,一个来自英国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写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够复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书,总共售出了将近150万本。
由于魔方的巨大商机,鲁比克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开发了二阶和四阶魔方,这两个产品同样取得了成功。
在中国,魔方是80年代最抢手的玩具,如同今天孩子们手中的掌上游戏机一样,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玩具。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新奇玩具进入了中国,中国的魔方热潮也在渐渐消退。
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非正式魔方社群正在努力改变公众对于魔方的看法。
魔方不仅仅是小孩子的玩具,更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再加上更有刺激和挑战性的竞速、单手拧魔方的玩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新关注魔方。
魔方的构成三阶魔方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结构不一的20个方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
四阶魔方相对于三阶来说就要复杂的多,它的构成分为两类,一类中心是一个球体,每个外围的小块连接着中心球的滑轨,在运动时候会沿着用力方向在滑轨上滑动。
第二类是以轴为核心的四阶魔方,这类魔方的构成非常复杂,除了中心球和外围块外还有很多附加件。
作为竞速运动来说第二种构成的四阶魔方运动速度快,不易在高速转动中卡住。
五阶魔方的构成则更甚于四阶魔方。
每发明一种新的高阶魔方都要经过很长时间,因为不仅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如果将魔方作出来后能不能稳定的用于转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五阶魔方是官方公布的最高阶魔方,其结构也不是一般的爱好者可以想象出来的。
六阶(含)以上的魔方目前还没有官方版本。
不过不久前传言说已经有日本人制作出来样品并且发送法国公司尝试生产了。
高阶魔方之所以难以制作,因为如果还是按照三阶魔方同比增加和扩大的话,角块在转动中可能会因无支撑物而从空中掉落。
以前在网上所看到过的所谓八阶魔方后来证明不过是用普通的三阶拼凑出来的。
魔方的血统其实魔方并不只有一种配色,现在所流行的是最初的版本,事实上也还有其他版本的配色。
第一种是由香港生产的最初的配色,最早在80年代就有销售,现在大多数销售的和它不同的是将茶色换成了橙色。
第二种也是香港生产的,是和第一种同一系列的魔方,但是配色稍有不同。
第三种是由美国生产的,配色完全改动,由白对黄,蓝对绿,红对茶。
第四种是由匈牙利原产的,配色接近于美国产的魔方。
魔方的分类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的魔方大多数都是三阶魔方,事实上魔方家族的成员有很多,有的甚至从外表看不出来是魔方,但是它却是是一个魔方系列的玩具。
魔方的变种之多,变化之快都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条目里介绍的魔方种类离全部的还差得很远,这里所列出的是最著名的、被认识最多的魔方。
普通魔方:这一类魔方保持原来的方形状态,并且严格规定了每一外围块的边长大小必须相同。
事实上,不同阶魔方的边长并不是同比增长的,魔方阶数越高,每一块的边长就越少。
二阶魔方:2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Pocket Rubic,中文直译叫做“口袋魔方”。
它每个边有两个方块,官方版本之一魔方边长为40毫米,另外一个由Mefferts开发的轴型二阶魔方则为47毫米。
二阶魔方的总变化数为3,674,160 或者大约3.67×106。
目前最快纪录为平均5秒左右。
三阶魔方:3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 Cube,也就是用鲁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
它每个边有三个方块,官方版本魔方边长为57毫米,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超过4万亿种,但是世界上最快的魔方爱好者可以在12秒左右就能复原任意打乱的魔方,所以说魔方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玩具。
四阶魔方:4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evenge Cube,直译过来是“复仇魔方”。
官方版本大概边长为67毫米,Mefferts版本为70毫米。
四阶魔方被认为是2-5阶魔方中最不好复原的,虽然5阶魔方的变化种类比4阶多,但是4阶魔方不存在中心块,也就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进行复原。
五阶魔方:5阶魔方的英文名字叫做Professional Cube,直译过来是“职业魔方”,也说明了它的难度,完成一个五阶魔方的复原需要大量的公式需要记忆,而最好的魔方爱好者能在2分钟左右就把5阶魔方复原。
变种魔方:这类魔方保持了原始魔方的外表,但是做出了种种限制,让爱好者不能顺利的按照普通方法完成复原。
这一类型的魔方的数量极多,在这里只能列出几种有特点的。
Square one: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它的难度主要在于上下两个地面的方块被切割成了可以转动30度的小块,从而可以产生不同于原始方方正正模样的状态。
一般来说,如果能在SQ1的两种经典型之间任意转换,就证明已经掌握了SQ1的复原。
非对称魔方:非对称魔方的特点是不是立方体,而是类似于2x3x4这种类型的状态。
捆绑魔方:捆绑魔方保持原有魔方的状态,但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把相邻的两个方块做成一个,这样就无法使用原来可以的移动方法进行复原了。
异型魔方:异型魔方相对原始魔方的变化较大,但是原理基本上相同。
初玩的爱好者通常会被它们怪异的外型唬住,其实它们一般都可以看成普通的2阶或3阶魔方。
Skewb:十二面体魔方Megaminx:十二面体变体魔方Pyramid:金字塔魔方。
连体魔方:连体魔方的创意非常有趣,它们的外型也同样引人注目。
衍生魔方:这类魔方类玩具已经脱离了魔方的状态,成为了有自己风格的一类玩具。
魔球:名称为Magic Ball,为球形,但是基本上是2阶的结构。
魔板:名称为Magic,板型结构。
魔表:名称为Clock,圆型结构。
魔方基本常识----常见结构魔方的构成三阶魔方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结构不一的20个方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
四阶魔方相对于三阶来说就要复杂的多,它的构成分为两类,一类中心是一个球体,每个外围的小块连接着中心球的滑轨,在运动时候会沿着用力方向在滑轨上滑动。
第二类是以轴为核心的四阶魔方,这类魔方的构成非常复杂,除了中心球和外围块外还有很多附加件。
作为竞速运动来说第二种构成的四阶魔方运动速度快,不易在高速转动中卡住。
五阶魔方的构成则更甚于四阶魔方。
每发明一种新的高阶魔方都要经过很长时间,因为不仅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如果将魔方作出来后能不能稳定的用于转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五阶魔方是官方公布的最高阶魔方,其结构也不是一般的爱好者可以想象出来的。
六阶(含)以上的魔方目前还没有官方版本。
不过不久前传言说已经有日本人制作出来样品并且发送法国公司尝试生产了。
高阶魔方之所以难以制作,因为如果还是按照三阶魔方同比增加和扩大的话,角块在转动中可能会因无支撑物而从空中掉落。
以前在网上所看到过的所谓八阶魔方后来证明不过是用普通的三阶拼凑出来的。
魔方基本常识----常见配色方案第一类:1980 ツクダオリジナル. Made in Hong Kong.第二类:1980 ツクダオリジナル. Made in Hong Kong.第三类:1980 Ideal Toy USA.Made in KOREA.第四类:Politoys.Hungary.石野弘司氏所有以上展示的是早期魔方的四种颜色搭配形式其中第一、二种Tsukuda Original 在80 年销售的时候是混在一起的。
相对面的颜色:白色-蓝色、红色-茶色、黄色-绿色,现在商店里见到的主要是第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