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摘要:在作家余华的经典作品《活着》出版之后, 导演张艺谋将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搬上了银幕。之后, 两种艺术形态下的《活着》在各自的领域里好评如潮。笔者试图在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形态关系的基础上,解读张艺谋不同于余华的“另一种活着”。
关键词:张艺谋;余华;《活着》;影视改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6-0012-01
电影自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被公认为除了音乐,绘画,建筑等六种古老艺术之外的“第七艺术”。而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等影视产业已渗入到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中,改变了大众的消费观念,传统的文学遇到了挑战。为了更好的发展,文学开始和影视联合,让文字变成影像再现!而编剧改编小说作品有两个前提: 一个是以电影作品要表现的主题为核心, 另一个是尊重电
影艺术特殊的表现形式。从作品主题来看, 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 小说《活着》是在回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经历, 电影《活着》是在反思人生背后的时代环境。
一、叙述视角的变化
小说《活着》是第一人称讲述,记录的是“我”到农村收集民歌,途中不经意间遇到福贵老人,然后故事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让
福贵老人在漫长而宁静的回溯中自述其一生的经历。而这时的“我”和读者一样,只是一个故事的聆听着与旁观者,小说中也没有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采取的是“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无动于衷或不动感情的态度”。而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很显然导演张艺谋把“我”这个主体去掉了,直接把福贵推到银幕之前,用全知叙述的方式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福贵一家的命运。它凸显的是底层民众生存的艰辛和伤痛, 是荒谬现实对无辜生命的摧损。第三人称的改动赋予电影空前的真实性和反思倾向, 它有着现代人回望往
事时的冷静的心绪和置身事外的角度。
此外, 电影删节了原著中比如家珍的身世、凤霞和王四争地瓜等等的场景。福贵父亲的死、凤霞生病变哑等情节也被一笔带过, 编剧将一切与主要冲突距离较远的情节纷纷省略, 将矛盾紧密地
排列在一起, 并且极力地将喜悦和悲伤推向极致, 形成巨大的冲突。比如他着力营造凤霞与二喜成婚时的温情场面, 也重力表现有庆和凤霞之死的悲苦。较小说来说,电影《活着》的节奏很快,没有小说所说的平和的悲伤,以求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浓缩福贵四十年人生的全貌。这是电影结构和电影特性的共同要求。所有的矛盾冲突通过镜头的组接与积累,形成一种情节高潮,更好的凸显电影主题——人的命运是由时代造就的。
二、人物命运的归宿
在人物命运方面, 电影《活着》对小说《活着》最大的改编, 在
于削弱死亡但放大死因。
小说《活着》里, 作者采取了反复的手法, 福贵身边的至亲都相继离他而去, 另外还有战友春生和其妻也自杀了, 十几万字中
就出现了十多个人物的死亡。除了父亲被气死、母亲和妻子因病而故外, 儿子、女儿、女婿基本都死于意外:儿子有庆被抽血过度致死,女儿凤霞难产大出血而死, 女婿二喜死于工程事故,然后外孙死于吃豆被撑死。最终只剩福贵一人,还有一头“福贵”的老牛相依为伴。余华用种种不可思议的死亡展示人在命运面前的脆弱。力求在平静地展现重复的死亡中来探寻“活着”的本能意义。
而电影《活着》则全然不同。一方面它让福贵和家珍相濡以沫, 二喜和馒头继续活着。电影结尾的时候这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让我们生存下来的人有一点温存和活下去的希望!另一方面, 导演极力渲染有庆、凤霞之死的悲壮, 把他们的死因特写放置在大的时代之中: 有庆昼夜炼钢,过度疲倦而沉睡在学校围墙边, 围墙被区长开车出错而撞倒。凤霞则直接死于红卫兵们偏激的思想和匮乏的知识。在这里, 电影语言发挥优势, 用有庆死时的血肉模糊和凤霞死时的鲜血淋漓带给人强烈的、血腥的视觉冲击, 用死亡的悲痛让观众反思命运与时代,更被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人们的坚韧的态度所感动着。
电影削剪的原因主要是它带给观众的不同于小说的审美体验。一方面, 从电影本身来说, 它有严格的时间限度, 这要求电影必
须是矛盾的聚集式的爆发, 因而也是各种情绪的聚集式的倾泻, 它永远无法像小说那样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条斯理地展现十种死亡, 然后将悲伤慢慢融入读者的思想里, 再让读者偶尔地回味和思考。而电影只能选择将生与死的冲突集中一起,极力渲染,打动观众。另一方面, 电影是直观的、集中的,需要细节来感染观众,往往运用一些特写镜头来达到视觉冲击力,比如凤霞的死。用这些视觉力量让观众思考人生,思考时代的烙印。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本,《活着》都是很具有思想性的力作。作家和导演在面对同一个“活着”命题时,虽然理解和表现有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告诉我们:活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遭遇多大的不幸也要活着,坚韧地活着,充满希望地活。
参考文献:
[1]陈蓉.时间和时代的裂痕[j].小说与电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