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西南联大的建立与发展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讲 西南联合大学

第4讲 西南联合大学

(二)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匮乏
西南联大图书8 年合计约48000 册。 仪器设备也十分简陋缺乏。 back
(三)师生艰苦的生活条件
由于物价暴涨,教师薪金无 法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外兼 差。 学生的吃住条件也十分艰难。
back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
教师队伍强大,能开设丰富 的课程(约1600多门)。 学校十分重视基础课教学, 强调给学生打下宽厚、扎实 的基础。 由著名教授给学生讲授基础 课程。 选修课多,学生选择余地大。 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经常 举办。 学校严把学生质量关。 back
back
四、西南联大的学术成就
• 1946年5月4日,梅贻琦宣布西南联大正式 结束。 • 自1937年11月1日至1946年5月4日在西南 联大就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8000余人, 毕业3807人。
• 联大校友后来取得特别突出成就的有: •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2人:杨振宁、李政道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人:黄昆、刘 东生、叶笃正。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6人:屠守锷、郭 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 • 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先后有164人当选。 •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 的条件下,反而取得了十分巨大的、甚至 连当今大多数大学也无法企及的成绩?
二、艰苦的办学条件
• (一)经费短缺 • (二)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匮乏 • (三)师生艰苦的生活条件
(一)经费短缺
从长沙临大开始,学校经费完全由国库支付。 1937 年9 月,国民党政府将国立学校的经费改按7 成拨发。 临大迁到昆明后,政府则仅拨付7 成经费中的4成,所余3 成又 按规定全部上缴。 back
西南联合大学
[讲授要点] 讲授要点]
• • • • 一、从长沙临大到西南联大 二、艰苦的办学条件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 四、西南联大的学术成就

西南联大简介(教学PPT)

西南联大简介(教学PPT)
• 党派形形色色 ,左、中、右云集 • 战国策派,国粹派或复古派,欧美派,正统派,激进左派,还有 “全
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2020/5/1
11
•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 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
• “教授治校”,顶撞陈立夫
•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 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
•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
2020/5/1
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使命。昔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 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 于此注意也。”
2020/5/1
5
2020/5/1
6
1944年,学校财政 困难,被迫将校舍 铁皮屋顶卖掉,换 成茅草顶。
日军 1938年9月13日首次空袭昆明,此后轰炸不断,联 大屡遭损失。经费图书设施极度短缺,学生住房简陋, 人多拥挤不堪,每逢刮风下雨,经常屋漏墙倒。教师生 活状况同样窘迫,每当有断炊之虞,联大教授们甚至纷 纷典当衣物。
2020/5/1
16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2020/5/1
15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 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 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 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 “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 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中文系教授罗膺中(罗庸)

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们

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们

著名校友
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彭佩云、 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 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 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恒、 叶笃正、谢 玮、黄 昆、王浩杨、 凤林景
教育成效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 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 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19381946)。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 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 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 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 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 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 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 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 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 宏富是汉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 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 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 南联大任教,1931-1933年在山东大学 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 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 史的研究。 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 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 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他撰写出版了 《边城》、《长河》、《唐宋铜镜》、 《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 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
王力(1900—1986),广西壮族自 治区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 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 授。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 士学位。1932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 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 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 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 去世。

西南联大简介ppt课件

西南联大简介ppt课件
• 党派形形色色 ,左、中、右云集 • 战国策派,国粹派或复古派,欧美派,正统派,激进左派,还有 “全
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11
•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 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
教授才有大学,大学是 依赖教授而存在的”
梅贻琦
• “校务公开、责任分担、 师生合作”
• “教授治学、学生求学、 职员治事、校长治校”
蒋梦麟
张伯苓
12
• 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著名教授,可谓大师 云集,群星灿烂。他们大都有留学美欧、日本的经历,据统计, 联大179位教授中,仅23位未留过学。文科教授中有国学根底深 厚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 家。如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王力、罗庸、唐兰、刘文典、 沈从文等;历史系有雷海宗、陈寅恪、钱穆、吴晗等;外文系 有吴宓、冯至、钱钟书、吴达元、叶公超、闻家驷等;法商学 院有张奚若、陈岱孙、陈序经、钱端升、潘光旦等;哲学心理 系有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等。理工学科有华罗庚、江泽涵、 杨武之、姜立夫、陈省身、周培源、吴有训、赵忠尧、吴大猷、 张文裕、王竹溪、杨石先、曾昭伦、苏国桢、李继侗、赵九章、 刘仙洲等。据统计,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61人,其中 曾在西南联大任过教的教师共27人,数理组28人中有11人,生 物组25人中有6人,人文组28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 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 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 响。”
• “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 命的校长。”
•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 大学校长。”
• “世界上有这种不自由的大 学么,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 鼻息么?” ——蔡元培

西南联大与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

西南联大与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
合成立
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注 重学术自由,倡导独立思
考,强调实践与创新
西南联大的教育实践:开 设多样化课程,鼓励学生 跨学科学习,注重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
西南联大的教育成果:培 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
远影响
西南联大的教育遗产与当代价值
4
西南联大的教育遗产
学术自由:西南联大倡导 学术自由,鼓励师生探索
献。
西南联大的历 史背景体现了 中国教育在战 争时期所面临 的挑战和机遇。
西南联大的成立和发展
成立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 保存教育资源,三所著名高校 (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 西南联大
发展历程:西南联大在艰苦的条 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 优秀人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成立时间:1938年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 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
学方法
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 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
会实践
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思维
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与学生培养
师资力量:汇集了众多知 名学者和教授,如陈寅恪、
钱钟书等
教育理念:强调学术自由、 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培养:注重综合素质 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
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科 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
效率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 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国际化教育:加强国际交 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
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终身教育:提倡终身学习, 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
进步和发展
YOUR LOGO
THANK YOU

西南联大(详)

西南联大(详)

• 孔祥熙曾拨十万大洋给西南联大建澡堂和改善伙食,联大师生全 体投票,一致同意将这笔钱捐给昆明人民,以报收留之恩。 • 抗战时期,教育部曾规定大学里凡兼任行政工作的教授每人发给 一笔“特别办公费”,但在西南联大,各院系负责人就不愿拿这 笔钱,并上书校方:“抗战以来,从事教育者无不艰苦备尝——
十儒九丐,薪水尤低于舆台——故虽啼饥号寒,而不致因不均而
• 西南联大的教室非常简陋,上面是铁皮的屋顶,下雨天,教授讲课,学 生就听不见了,有时候就说,咱们停课赏雨吧。这还算好的,更多的房 子,还只有茅草屋顶。
• 这些简陋的校舍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
•每个班没有固定教室,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桌子,根本无法摊开书本 写字。宿舍阴暗潮湿,同样没有书桌,学校里唯一可以上自习的地方就 是图书馆。那时西南联大有学生两三千名,图书馆却只能提供不到二百 个座位。 •邹幸田在《我住在新校舍》里回忆: “联大的厨房是世界上最脏的厨房之一,饭里菜里吃出苍蝇、老鼠屎、 跳蚤、臭虫、甚至长串的头发,是很平常的事了。”
五、大师云集
这所很穷很破的大学,汇聚了300多位中国最负盛名的老师。仅仅是 一小部分西南联大的教授名单,已然光辉璀璨。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 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 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陈寅恪:国学大师,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尊贵的夫人,为了维持生计,自己制做并上街叫卖“定胜糕”。有次
大雨,卖糕的梅太太被淋成了落汤鸡。梅贻琦接过篮子,把泡烂了的
糕舀到碗里,一边吃,一边抹泪:“咏华,我对不起你。”
• 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给病妻治病,化装成乞丐,到菜市场捡剩骨头为妻子熬汤。 后来,夫妇俩小茅屋遭日机轰炸,瓦缸里的面粉掺满了碎瓦片和泥沙,吴大猷只

第一章西南联大的建立与发展分析

第一章西南联大的建立与发展分析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 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旧 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而 论,五帝三王不相承成袭,譬之冬裘夏 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 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 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 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 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 变之士。
美国得款:3200万两白银(合2440 多万美元),本息合计5335万美元。美国 得到的赔款数,扣除它自称的“实际赔 款”数(包括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的 “军费赔偿”,美国在华商人和传教士 的“损失赔偿”),还多出1100余万美 元。

退款数额:2892万美元(1909年至1940 年将减赔额款本息) 用途唯一:中国政府派遣留美学生(包括 举办留美预备学堂)。
二、中外学者对西南联大的评价
闻黎明: [美]约翰· 伊思雷尔:

三、怎样学习西南联大史? (一)想方设法进行史料的收集与印证。
王国维的研究方法:“①取地下之物与纸上 之遗文互相释证;②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 籍互相补正;③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 互释证。”(陈寅恪:为《王静安先生遗书》 所《序》) 傅斯年:动脚动手找资料。

效果:至1937年7月,北大共有文、理、法 三个学院14个系。各系都有一批著名学 者。北大保持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地 位。
二、“退款办学”与清华大学的建立和发 展
(一)清华学堂--“退款办学”的产物

“庚子赔款”: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11 国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至1940年还清,本 息总计98000万两。

西南联合大学16页PPT文档

西南联合大学16页PPT文档

当时的教授和师生到达蒙自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 热烈欢迎。蒙自县政府纷纷为师生们安排校舍和住宿,当 地士绅也热情地为师生提供服务。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 和师生宿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5处,即哥胪 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 家旧宅。其中,哥胪士洋行、周家宅院、王家旧宅为联大 师生宿舍,法国领事府、蒙自海关税务司署为教室并住有 部分师生。 1938年,由于中央初级航空军官学校由广西桂林迁到蒙 自,需要占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校舍和附近的空地,西 南联大校总部指示让出蒙自。8月底,学生考试完毕后, 师生便陆续迁往昆明。9月3日,朱自清教授由蒙自迁到 昆明。至此,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全部迁出蒙自。
由于昆明的校舍紧张,校务委员会到 处打听,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分 校。后来,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从 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蒙自海关和哥 卢士洋行闲置,可以做分校校舍。经 过校委会考察后决定,把一部分学院 迁到蒙自,开办一个分校。西南联大 设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 院、师范学院,共26个系,以及两个 专修科、1个选修班,其中文学院、法 商学院于1938年4月迁至蒙自办学, 合并为“文法学院”,又称西南联大 蒙自分校。
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建于昆明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
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 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 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特定 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 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 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 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 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 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之办学比较

“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之办学比较

“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之办学比较刘明伟摘要:在历史的特殊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但就是这样灾难深重的时期,中国人民却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奇迹——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并成为中国大学办学的典范。

相比较而言,同一时期,中国西北部的也存在同样的一所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就要逊色许多,也很少为世人所论及。

本文就二者作一简略的比较分析,给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比较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一、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的设立和发展(一)西南联大的设立和发展。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一所著名大学,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简称西南联大。

一九三七年平津沦陷后,教育部组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一九三八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一九四六年七月,西南联大返回北方,分别重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西南联大自一九三八年五月四日正式上课,至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宣布结束,共计八年,再加上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总共历时九年。

为战时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且许多人今天还活跃在各学科领域。

(二)西北联大的设立和发展。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月底,天津沦陷。

九月十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一九三八年三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并迁往陕西城固。

七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从这两个学校的发展来看,西南联大较为稳定地存在九年之久,而西北联大从合到分不到一年时间。

从这两所“联大”办学的成败,可以从侧面看出办大学成功与否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二、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的办学模式比较(一)学校传统与学校发展。

西南联大启示录精品PPT课件

西南联大启示录精品PPT课件
12
1944年12月28日, 西南联大师生欢送从军抗日同学
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耀眼成 就,抗日救亡的铁流中同样有他们刚毅坚卓的身影。 九年间,先后共有1200余名联大学子投身于抗日救亡 的大军,有14位联大学子献身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
13
四、东藏——薪火相传
大师云集, 群星璀璨
• 这是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其中既有国学大师陈寅恪、 哲学家汤用彤、经济学家陈岱孙、社会学家潘光旦、物 理学家吴有训、叶企孙这些久负盛名的学者;又有吴大 猷、费孝通、华罗庚这样一批在战火中回到祖国的年轻 学者;在西南联大条件最简陋的实验室里,却工作着中 国最负盛名的老师。
宗璞和冯友兰
宗璞 (著名作家,冯友兰之女): 有人就看见日本人坐在飞机里,
一面笑,一面往下投弹。因为没有 阻拦,它就飞得很低。我们就在这 种环境下,还是照常地上课,教书 的教书,学习的学习。
10
艰苦的环境
1939年,联大 新校舍
图书馆
图书馆内用废汽油桶、 木箱叠架起来的书架。
1944年,学校财政困难,
《新诗杂谈》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 冯至 《歌德论述》、《杜甫传》 沈从文 《湘西》、《长河》
华罗庚 《堆垒素数论》
吴大猷 《多原子分子的机构及其振动光谱
周培源 湍流理论
15
五、北归——胜利前后
• 1946年的5月4日,西南联大在昆明举行 了最后一次毕业典礼。
• 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 张伯苓任常务委员负责领导全校工作
左起北大校长蒋梦麟 清华校长梅贻琦 南开校长张伯苓
• 临时大学于11月1日开始上课
7
二、西迁——在路上
临时大学西迁示意图

西南联大PPT课件

西南联大PPT课件

13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30日抵贵阳,4月8日到镇宁,访问了火牛洞
14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4月9日观黄果树瀑布
15
西迁入滇
从长沙到昆明
4月16日到达盘县,19日进入云南省
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到达云南 沾益,地保敲锣让老百姓不要抬 高物价
16
西迁入滇
从长沙到昆明
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到达云南平彝
曾昭抡
闻一多
查良铮
29
从长沙到昆明
驻足昆明
1938年4月2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
30
驻足昆明
从长沙到昆明
拥挤的学生宿舍
校舍内每间学生宿舍内放 20张双层木床,学生用床 单和帐子把紧靠的两床隔 开,以减少干扰
西西南西南图联南联书大联大馆教大旧学校宿环园舍 境
31
西南联大奇迹
自古中国就有文人相轻之俗,众文人集中在一起,书呆子气发, 非闹的一团糟不可。 北大、清华、南开的师生们,却在西南联大九年之间,团结合作, 亲密无间。 不仅为此还了各校原有的优点和特点,而且吸引各校之长,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西南联大校风。
32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北大:兼容并包的“民主、自由”风气浓厚
清华: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在教学上以严谨认真著称, 要求高,标准严
南开: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
33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三校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历史联系 提倡通才教育 强调教授治校,实行民主管理 注意网罗和发现人才 都有“民主、爱国、科学”传统
长沙临时大学
办学条件——东租西借
长沙韮菜园圣经学校——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土木系 陆军第四十九标三座营房——男生宿舍;涵德女校——女生宿舍 湖南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和机械系 衡阳南岳圣经分校——文学院 重庆大学——化工系

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它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实现其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以实现最 佳的人才培养效果。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关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
西南联大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 平。这一经验启示我们,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需 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教学能力。
教学改革
西南联大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 高教学质量。这一经验启示我们,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不断推进和深化。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西南联大注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涵盖人 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旨 在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
西南联大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以启发式 教学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重视实践教学和实验室教学,培养学生 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
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应该加强实践
教学,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注重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 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结语
总结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培养目标明确
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非常明确 ,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一、概述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著名大学。

它成立于1937年,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是本文的核心议题。

文化选择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西南联大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选择和融合。

文化精神则是指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师生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追求真理、自由民主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从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文化选择和文化精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介绍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和办学历程,分析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西南联大在文化选择上的特点,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现代文化的接纳以及对中西文化的融合。

阐述西南联大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如师生的学术追求、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1. 西南联大的背景介绍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临时大学,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

这所大学成立于1937年,结束于1946年,存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年,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深远而独特的。

西南联大的成立,是在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下,为了保存国家文化教育血脉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平津地区(今天的北京和天津)岌岌可危。

为了保护师生安全,继续教育事业,三所名校决定南迁至相对安全的西南地区。

这一迁移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转移,更是一次文化上的迁徙,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坚守与传承。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重新组建,并迅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追求和教育热情。

他们坚持教学科研,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和后来的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为例的考察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为例的考察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为例的考察贾鸽(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4)[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在夹缝中谋发展,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是这一时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院.系,其办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课程设置注畫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实践教学,重视教科书的编著。

由于条件受限,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在抗战期间发展缓慢,但其办学模式对当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有着畫要的启示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培养以通识为基础的"专才”,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抗战;离等工程教育;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基金项目]2017年度夭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区域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TDXQN17-001)[作者简介]贾鸽(1983—),女,山西高平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陥副教授,主要从事近现代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016-03[收稿日期]2020-04-02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然而,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了_场空前浩劫O 为了保留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火种,沦陷区高等学校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迁移大行动。

据初步统计,在抗战期间加入迁移大行动的全国高校累计达100余所,搬迁校次逾200次之多5斑"。

当时高等工程教育机构几乎全部迁移至后方地区,在内迁过程中,有不少院校进行了联合、改组或合并。

本文拟通过考察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历史,窥探抗战期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借鉴价值。

_、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建立和发展历程抗日战争爆发,在北平沦陷后,国民政府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临时大学。

1937年10月25日,长沙临大开学,后战火逼近长沙,学校考虑昆明远离抗战前线,便决定西迁昆明。

《西南联大通识课 套装全七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西南联大通识课 套装全七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4
古诗十九首 释
03
什么是《九 歌》
05
陶渊明
06
谢灵运和山 水诗
01
鲍照和七言 诗
02
南北朝的民 歌及新乐府
03
宫体诗的自 赎
04
唐诗兴盛的 原因及其分 期
05
宫律派
06
复古派
01
田园方外派
02
四杰
03
王维与孟浩 然
04
高适
05
岑参
06
李白
01
温庭筠和花 间派词人
02
李煜及南唐 其他词人
03
04
三派与韩非
05
法之重要
06
正名实
严赏罚 性恶
无为 法家与当时贵族
01
辩者学说之 大体倾向
02
惠施与庄子
03
《天下篇》 所述惠施学 说十事
04
惠施与庄子 之不同
06
公孙龙所谓 “指”之意 义
05
公孙龙之 “白马论”
1
公孙龙之“坚 白论”
2
公孙龙之“指 物论”
3
公孙龙之“通 变论”
4
“合同异”与 “离坚白”
安禄山集团的民族构 成
1
宋朝的开国和 开国规模
2
北宋的外患与 变法
3
宋之积弱与变 法失败
4
宋亡
5
元朝的迅速衰 败
01
明太祖之建 国与开国规 模
02
靖难之役与 迁都北京 (节选)
03
明初的恐怖 政治
04
明教与大明 帝国(节选)
06
晚明仕宦阶 级的生活
05
明代的锦衣 卫和东西厂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国际化办学: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国际化师资:引进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提升师资力量 国际化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国际排名:清 华大学在全球 大学排名中名
列前茅
国际合作:清 华大学与全球 众多知名大学 建立了合作关
PART THREE
学制: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博士三年 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阶段 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等 实践教育:包括实习、实践、科研等环节 学分制: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学科设置:涵盖文、理、工、医、管理等多个学科 课程类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实践课等 课程内容:注重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融合,强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课程设置多元化: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际化程度高: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开设国际课程,提供国际交流机会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课程设置: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强大,教学水平高,注重实践与创新
社会服务:积 极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服务
社会
国际交流:加 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提升国
际影响力
校友会:由清华大学校友组成,旨在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校友事业发展
基金会:由清华大学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捐赠设立,旨在支持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 会服务
校友会和基金会的作用:为清华大学的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推动清华大学成为世 界一流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明定国是诏》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
多主变法自强。迩来诏书数下,如开特
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
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义施行。
惟是风气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
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
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
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
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16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采取的革新措施:“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的学术精神,网罗众家,广延名师; 调整学制,扩大文科和理科,停办工科 和商科,实行选科制;设立评议会,各 系成立教授会,推选主任1名,实践教授 治校;破除学生读书做官、专己守残的 积习,树立大学传播知识、探究学理的 本位;首开男女同校之举等。
强弱相形,贫富悬殊,岂真能制梃以挞
坚甲利兵乎?
10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
,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
旧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
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承成袭,譬之冬裘
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
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
15
1905年5月28-29日,京师大学堂举行第一 次全校运动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具有现代 内容和形式的运动会,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光 辉的一页。
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中国近代著名启 蒙思想家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同 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 任校长。此时,北京大学共设有文、理、法、 工、商、农(1914年3月分出,独立为农业专 门学校)等科目的本科和预科教育,与京师大 学堂时期相比,结构上向现代大学推进了一大 步。
17
18
效果: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学术讨论,思想争辩之风盛行;各种讲座
层出不穷,各类学术、政治团体纷纷成立;京 师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传统和衙门作风大有 改观;不少学生由封建少爷变成革命的先 锋……,这一切推动着北大完成向现代大学的 转变,并在全国教育界、学术界、思想界占有 着重要的地位,影响越来越大。北大最终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和 马克思主义最初的传播地。
12
《请开学校折》
“京师议立大学数年矣,宜督促早成之, 以建首善而观万国。夫养人材犹种树也 ,筑室可不月而就,种数非数年不荫, 今变法百事可急就,而兴学育才,不可 以一日致也,故臣请立学亟亟也。” --康有为
13
(二)京师大学堂的发展
1899年1月30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开设经史、 政治、舆地、算学、格致、化学、英法德俄日各国文
西南联大史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绪言
一、为什么要学习西南联大史?
(一)西南联大是中国高校成功合作的典范。
(二)西南联大是战时环境下培养出一流人材的 典范。
(三)西南联大是中西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
3
(四)西南联大是有效服务社会需要的典 范。
19
(四)蒋梦麟继任北京大学校长
总的办学思想 : 维系蔡元培的办学理念,
继续推行“学术自由”、“学术至上”,推进校务
管理,同时也提出一些有别于过去的主张与措
施。此时的北大,推行“教授治学,学生求学
,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原则;设立取代评
议会的校务会议,为学校最高领导机构;各系
主任由原本系教授会选举产生,改为由院长商
傅斯年:动脚动手找资料。
6
(二)把握研究动态。 (三)以多学科、宽领域的视觉进行分析。
7
第一章 西南联大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抗战前三校历史沿革 一、维新运动与北京大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京师大学堂--诞生于戊戌维新运动中
8
甲午战争:“唤起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 自甲午一役也”。
京师大学堂创办目的:在“广兴学校, 力行西法,使人才辈出而救中国”中, “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五)西南联大是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 的典范。
(六)西南联大是弘扬与创造民族精神的 典范。
4
二、中外学者对西南联大的评价 闻黎明: [美]约翰·伊思雷尔:
5
三、怎样学习西南联大史? (一)想方设法进行史料的收集与印证 。
王国维的研究方法:“①取地下之物与纸上 之遗文互相释证;②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 籍互相补正;③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 互释证。”(陈寅恪:为《王静安先生遗书》 所《序》)
请校长在本系中聘任;实行教授专任制和学分
制;设立研究院,辖文史、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在个研究所,聘请研究教授从事学术研究与
培养研究生;保留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学说课程;向社会开放北大课堂等。
20
效果:至1937年7月,北大共有文、理、法 三个学院14个系。各系都有一批著名学 者。北大保持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地 位。
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
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
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
经济变之士。
11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 先举办,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 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修 、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后选道 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 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者,均准其入 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不 得敷衍因循,循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 告诫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字等科目。
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令复办京师大学堂,并将
京师同文馆并入。旋,于10月14日和11月25日两次招
生,共录学生182名,12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1949年
前,北京大学即以12月17日为校庆日)。[1949年纪念
五四运动30周年大会上,宣布改订5月4日为北京大学
校庆日。]此间,先后开办预备科、仕学馆、师范馆、
译学馆(由同文馆改名)、进士馆、医学馆(后与施
医局合并,独立成为医学专门学校)等。
14
1903年12月,京师大学堂首批31名学 生赴日留学。1904年初,京师大学堂派 出第二批学生赴欧洲各国留学。自此, 京师大学堂每年都派遣学生出国留学。 如,1909年派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同时,京师大学堂也始于1909年接受外 国留学生到校学习。最早的一批外国留 学生来自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