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院感的三个行标

院感的三个行标

院感的三个行标一、院感病例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1、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斯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得的感染。

5、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的感染。

6、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皮肤黏翻膜开放性伤职有细菌定植而无炎定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咩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院感科的职责1、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医院感染控制工作;2、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3、负责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检测。

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检测;对医院发生感染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4、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并参与监督实施;5、负责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等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6、负责对医院新建、改建项目,从医院感染控制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7、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动态,并向全院通报;8、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进行监督管理。

院感病例诊断标准

院感病例诊断标准

院感病例诊断标准
院感病例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是否住院及住院时长、感染部位、感染时间、感染与住院的关联性等因素进行诊断。

以下是院感病例诊断标准的要点: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如果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无论住院时长,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住院前获得的感染:如果患者住院前已经发生感染,住院期间该感染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发生并发症,则不属于医院感染。

潜伏期感染:如果感染在住院时正处于潜伏期,但在出院后才表现出症状,这种感染也被视为医院感染。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如果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如上次住院时使用了某种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本次感染,这种感染也被视为医院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如B族链球菌感染等,属于医院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由于诊疗措施激活了这些潜在性感染,从而引发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而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院感诊断标准2

院感诊断标准2

消化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确诊需要: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 泻,可伴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 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 。 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发热≥38℃ 2.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3.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消化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病原学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 群 2.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 肿、出血,或见到2mm-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 膜 3.细菌毒素测定证实
消化系统医院感染
病毒性肝炎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有输血或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 出现下 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 而无其它 原因可解释者: 1.发热 2.厌食 3.恶心、呕吐 4.肝区疼痛 5.黄疸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属于医院感染
4、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新感染:如原有肺炎,现发生尿路感染。 原有感染的进一步发展则不是新感染 (1)迁徙性病灶:如金葡菌败血症发生肝脓肿、脾脓肿等 (2)局部蔓延:如肺炎发生同侧脓胸
血液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败血症 病原学诊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 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说明: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 后血液培养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 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均属另一次医院感 染败血症。
消化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心血管系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摘要:二、下呼吸道感染2 三、胸膜腔感染3 心血管系统,症5 三、输血相关感染6 腹部和消化系统,临床诊断血管导管相关感染,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感染症状、体征和全身感染症状、体征以及血管留置导管病史,如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继发的血流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院感科印制二零一五年五月目录呼吸系统.1 一、上呼吸道感染1 二、下呼吸道感染2 三、胸膜腔感染3 心血管系统....3 一、侵犯心脏瓣膜的心内膜炎...3 二、心肌炎或心包炎4 血液系统.4 一、血管相关性感染4 二、脓毒症症5 三、输血相关感染6 腹部和消化系统..7 一、感染性腹泻7 二、胃肠道感染7 三、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7 四、病毒性肝炎8 五、腹(盆)腔内组织感染...8 六、腹水感染9 中枢神经系统..9 一、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9 二、颅内脓肿10 三、椎管内感染11 泌尿系统.11 手术部位.12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12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13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13 皮肤和软组织 14 一、皮肤感染14 二、软组织感染14 三、褥疮感染14 四、烧伤感染15 五、乳腺脓肿或乳腺炎15 六、脐炎15 七、婴儿脓疱病16 骨、关节16 一、关节和关节囊感染16 二、骨髓炎16 三、椎间盘感染17 生殖道 ..17 一、外阴切口感染17 二、阴道穹隆部感染18 三、急性盆腔炎18 四、子宫内膜炎18 五、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18 口腔.19 其它部位.1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前感染。如先天性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体等。 ④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如慢性阑尾炎、慢性胆
囊炎、慢性阴道炎等。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基础,入院48小时后出现急性发作, 是否是医院感染?
是 慢性感染定义不统一,通常所说的慢性感染包括:
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阴道炎 慢性乙型肝炎
在进行医院感染诊断时,首先应明确“医院感染”的定义, 并理解其内涵。
医院感染定义(3个内涵)
1)病人住院期间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 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其内涵有:
感染发生的地点—医院内。 感染监测对象—住院病人
2)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
无植入物的手术,术后30天内发生的切口感染。 有植入物手术,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的切口、器官腔隙感染。 泌尿系插管7天之内。肺炎72h之内。静脉炎48h之内。 经产道分娩,外阴侧切或缝合伤口产后2周内发生的外阴切口感染。 自然分娩24h后出院,1周内发生的急性盆腔炎。 早孕流产、中孕引产、分娩后1周内发生的子宫内膜炎。
医院感染诊断
(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绵竹市人民医院 徐元英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炎症?感染?定植? 感染的分类(按发病环境) 何谓医院感染?有何特点? 如何诊断医院感染? 常见医院感染诊断要点 医院感染诊断中常见的疑问
几个易混淆的基本概念 和易误解的问题
炎症与感染 定植与感染
安徽宿州市市立医院眼球事件
事件经过: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 者做白内障手术,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 等感染表现,全部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 9名患者相继实施单侧眼球摘除手术。

《院感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院感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3
疑似病例3
发病前14天内与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 史,或曾到过疫情高发地区。
诊断标准二: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疑似病例的基础上,满足以 下任一条件
确诊病例3: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出现 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
确诊病例2:临床表现为肺炎,影像学检 查可见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或浸润影 。
《院感的诊断标准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院感诊断标准概述 • 院感常见症状与体征 • 院感诊断流程 • 院感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 • 院感诊断的注意事项与难点 • 院感防控策略与建议
01
引言
院感的定义与重要性
院感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在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 感染。
耐药性问题
部分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产生 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患者基础疾病多
院感患者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 病,增加了治疗难度。
07
院感防控策略与建议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院感监测系统
01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院感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

提高预警准确性
02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高预警
诊断标准的意义
诊断标准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 进。同时,诊断标准还有助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比较,推动医院感染 防控工作的共同进步。
02
院感诊断标准概述
诊断标准的依据
01
02
03
医学研究结果
基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 床实践,总结出感染的诊 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与控制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与控制

1. 尿检白细胞男性>5,女性>10/高倍视 尿检白细胞男性>5,女性>10/高倍视 野,导尿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2. 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 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 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 菌数>1000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 菌数>1000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 2. 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 近一周内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 阳性球菌浓度>10000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 阳性球菌浓度>10000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 >100000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100000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3. 其它: 膀胱穿剌尿液培养细菌数> 1000cfu/ml.或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 1000cfu/ml.或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 镜(高倍),在30个视野中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高倍),在30个视野中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临床效果观察指标有: 局部指标:如病灶吸收,脓性分泌物量,低 氧血症,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等变化. 全身指标:如发热或体温上升,器官功能衰 竭,神志改变,肾功能变化,DIC,低血压 竭,神志改变,肾功能变化,DIC,低血压 等.
抗生治疗无效有4种表现.(1 抗生治疗无效有4种表现.(1)病情持续恶 化.(2)肺炎持续存在.(3 化.(2)肺炎持续存在.(3)一度好转, 72小时后复又恶化.(4)疗效出现超过预期, 72小时后复又恶化.(4 且欠显著. 素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1 素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1)抗菌谱未有 效覆盖致病菌.(2)致病菌耐药.(3 效覆盖致病菌.(2)致病菌耐药.(3)抗 生素局部浓度低.(4 生素局部浓度低.(4)二重感染(肺,肺 外).出现糸统性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2022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022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第一部份医院感染基本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 (入院48小时后)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2、根据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哪两类?(1)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2)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3、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有哪些?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4、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1) 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

(2) 婴幼儿及老年人。

(3) 接受放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5) 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

(6) 住院时间长者。

(7) 手术时间长者。

(8) 营养不良者。

5、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浮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者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6、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惟独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 由于创伤或者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 (出生后48 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如何诊断?(1) 病人施行人工机械通气 (MIV) 治疗后可解除MIV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患者浮现粘痰,肺部啰音,并伴发热,或者白细胞总数和 (或者)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者X 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院感诊断标准

院感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2017.1.12
整理课件
一、医院感染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 1、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2、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整理课件
属于医院感染
整理课件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胸膜腔感染: 说明: 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
果如何,均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2.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
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 感染。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 3.诊疗操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属医院感染
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整理课件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诊断:包括培养和血清免疫学检测或病理学
检测 只要有病原学诊断依据就可诊断
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 下呼吸道感染
整理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胸膜腔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胸水常规检查:化脓性改变 病原学诊断: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整理课件
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3、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如何判断直接相关? 目前缺乏统一标准,留给临床医师和调查者自行 判断
一般上次住院的出院时间距本次感染≤1月 如果上次住院就有类似情况,则有关的可能性大
如上次住院诊断了肺炎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本 次感染为肺炎,且上次出院在1月内,则考虑有关 可能性大

院感的诊断标准

院感的诊断标准
❖ 说明:
① 导管管尖培养 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 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 板即为阳性。
白细胞致热源,如IL-1,IL-6, TNF-α, INF等。 ① 导管管尖培养 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由致病性或具有潜在性的微生物侵入正常无菌组织或体液或体腔所引起的病理过程。
感染地点---医院
39.
39. 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
2、
从 由致病性或具有潜在性 病 的微生物侵入正常无菌 理 组织或体液或体腔所引 角 起的病理过程。 度
(二)了解感染过程 结局
病 A原
体 被 清 除
病原体进入机体 后被特异性和非 特异性免疫机制 所清除
在病原体少或毒力 低或宿主机体抵抗 力强的情况下
B、病原携带状态
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健康”携带
39. 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
医务人员
感染源: 自身皮肤、咽喉部、呼吸装置
细菌移位
主动移位
微生物病原体、微生物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
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自身菌群移位


发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热
产热过多
散热减少
静脉插管感染的现状:
国外: 每年5-10万人发生静脉插管 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3%。

院感诊断标准

院感诊断标准

院感诊断标准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新发生的或者已有的感染。

院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也会给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带来潜在的传染风险。

因此,对于院感的诊断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院感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和预防院感的发生。

首先,院感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肤破溃等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院感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已经住院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在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诊断。

其次,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也是诊断院感的重要依据。

医院的空气、水质、医疗器械、床单、手术衣等都是院感的潜在来源,因此需要对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检测。

一旦发现环境卫生存在问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院感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也是诊断院感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处理伤口、进行手术等操作时,需要做好手部消毒和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以减少院感的传播风险。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和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也是预防院感的重要手段。

最后,患者的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也是诊断院感的重要依据。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和预防知识的宣教,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洗手液、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减少院感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院感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以及患者的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只有通过全面、严格的诊断标准,才能更好地识别和预防院感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院感诊断标准

院感诊断标准

院感诊断标准一、院感的确定根据下列条件之一,可确定为院感:1. 无论入院后多长时间,在医护人员的监测下,易感部位或全身出现无症状感染,以及由此产生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支持院感。

3. 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后,而且入院时患有另一种感染,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接触或相互感染的可能性。

1. 院感患者的描述、病原学检测、传播方式及预防。

2. 常见的院感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传染源、易感部位及传播途径等。

3. 院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包括:常规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抗生素敏感测试、血清学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等。

4. 院感的分类,包括:手术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血液感染、伤口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假体关节感染、医源性食物中毒等。

5. 院感的防控标准,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环境卫生、安全注射、医废处理、信息录入、教育培训、质量控制等。

三、结论院感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危害,防控院感成为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的传播者之一,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个人卫生意识和手卫生能力是防控院感的重点之一。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管理、加强监测和记录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院感事件,加强环境卫生和质量控制,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院感诊断标准,还有许多防控院感的具体措施。

下面我们将具体列举一些措施。

1. 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控院感的第一道防线,它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或酒精消毒洗手液清洗手部,并注意在适当的时刻重复这个过程。

在医疗机构中,应强制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或医疗设备前、后、和在处理患者分泌物和体液前、后进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的手指甲长度也应限制在适当长度以内,以确保手部清洁和卫生。

2. 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防控院感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医疗设备和工具的消毒灭菌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和标准,并应为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使用相应的消毒剂。

医护人员应确保操作程序标准化,消毒时间、温度、剂量和浓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二甲院感标准

二甲院感标准

二甲院感标准引言概述:二甲院感标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对二甲类院感(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它的制定旨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二甲院感标准的内容。

一、院感诊断标准:1.1 临床病例划分: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进一步细分为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多个类型。

1.2 病原微生物检测:通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环境等进行采样和检测,确定院感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和感染源。

1.3 临床症状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脓肿、感染指标升高等,结合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院感。

二、院感预防标准:2.1 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院感预防知识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操作技术,提高院感预防意识和能力。

2.2 患者管理:加强对患者的感染监测和管理,包括隔离措施、手卫生教育、使用规范的医疗器械等,减少院感的传播风险。

2.3 环境清洁消毒: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消毒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手术室、病房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三、院感控制标准:3.1 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包括采购、清洗、消毒、维护等环节,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

3.2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院感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院感数据,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院感的发生和传播。

3.3 感染控制委员会:医疗机构应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院感控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院感控制的效果和水平。

四、院感处置标准:4.1 感染源控制:对已经发生的院感,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感染源的传播,如隔离患者、限制访客、加强环境清洁等。

4.2 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和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4.3 感染报告与追踪:对院感的发生要及时报告,进行追踪调查,找出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院感诊断标准

院感诊断标准

2、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 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 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新定义:医疗相关感染:病人在医疗卫生机构因其它 疾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染。
• 临床诊断 •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
疼痛或压痛。 •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
染证据。 •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 病原学诊断 •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
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 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 杆菌等的感染。 –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值而无炎 症表现。
•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 症表现。
•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医院感染分类
1、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二大 类。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1]2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有关部委卫生局(处),部有关直属单位: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监测的准确率,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二○○一年一月二日卫生部办公厅二○○一年一月三日印发附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说明: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院感的诊断标准

院感的诊断标准

院感的诊断标准
院感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常见的院感
诊断标准包括:
1. 病原学标准: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
毒等。

2. 临床标准:患者出现与院内感染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呼吸
困难、脓性分泌物、手术切口感染等。

3. 实验室标准: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培养、痰培养、尿液分析等,证实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相关的生化指标异常。

4. 易感程度标准:根据患者自身的易感程度和免疫状态,如免疫抑制、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增加感染风险。

根据以上标准的不同组合,可以对患者进行院感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院内感染,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 1
负责所需药 品、设备、 器材、病房 设施、防护 用品、消毒 药械储备等 保障工作
1 1
做好患者救 治、护理工 作,做好消 毒隔离、防 控工作,配 合开展流行 病学调查。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
1990年05月 山东省利津县某院由德尔卑沙门氏菌引起医院内婴幼儿腹泻暴发流行事件 1990年10月 四川省某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990年12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产婴室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1年07月 福建省某院婴儿室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2年06月 湖南省郴州市某医院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2年07月 浙江省嘉兴市某院新生儿柯萨奇B1病毒(CoxB1)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2年09月 云南省昆明市某院新生儿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13型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2年10月 北京某妇产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3年03月 安徽省黄山市某院新生儿柯萨奇B组病毒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3年09月 沈阳市某妇婴医院新生儿柯萨奇B组病毒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3年09月 广西南宁市区直属某院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3年11月 山东胜利石油管理局某院由布洛兰沙门氏菌引起的婴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994年04月 甘肃省某地区医院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4年12月 新疆石油管理局某院烧伤患者HCV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5年02月 河北某医院儿科病房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8年08月 福建省某卫生防疫站消毒失败导致分枝杆菌暴发感染 1998年11月 甘肃省平凉地区某院耶氏菌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1997年~2002年 黑龙江某院非法采供血致19人染艾滋病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昌府区中医医院※※※※※※※※※※※※※※※※※※※※※※※※※※※※※※※※※※※※※※※※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院感科印制二零一五年五月目录呼吸系统 (1)一、上呼吸道感染 (1)二、下呼吸道感染 (2)三、胸膜腔感染 (3)心血管系统 (3)一、侵犯心脏瓣膜的心内膜炎 (3)二、心肌炎或心包炎 (4)血液系统 (4)一、血管相关性感染 (4)二、脓毒症 (5)三、输血相关感染 (6)腹部和消化系统 (7)一、感染性腹泻 (7)二、胃肠道感染 (7)三、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7)四、病毒性肝炎 (8)五、腹(盆)腔内组织感染 (8)六、腹水感染 (9)中枢神经系统 (9)二、颅内脓肿 (10)三、椎管内感染 (11)泌尿系统 (11)手术部位 (12)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12)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13)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13)皮肤和软组织 (14)一、皮肤感染 (14)二、软组织感染 (14)三、褥疮感染 (14)四、烧伤感染 (15)五、乳腺脓肿或乳腺炎 (15)六、脐炎 (15)七、婴儿脓疱病 (16)骨、关节 (16)一、关节和关节囊感染 (16)二、骨髓炎 (16)三、椎间盘感染 (17)一、外阴切口感染 (17)二、阴道穹隆部感染 (18)三、急性盆腔炎 (18)四、子宫内膜炎 (18)五、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 (18)口腔 (19)其它部位………………………………….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说明: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说明:1.痰或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下呼吸道的定植菌的干扰,在选择痰培养检查时应同时进行谈涂片检查。

若谈涂片结果每低倍镜视野白细胞>25个且上皮细胞<10个,提示这是一份合格的痰标本,若每低倍镜视野白细胞<10个且上皮细胞>25个,则表示标本被唾液污染,应重新留取标本;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2.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

三、胸膜腔感染临床诊断: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106/L。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

说明: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均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2.应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

3.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感染;诊断操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属医院感染。

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如其并发脓胸按医院感染肺炎报告,另加注括号标明脓胸。

4.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

5.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系统一、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瓣膜)的心内膜炎临床诊断: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新出现心脏杂音或杂音发生变化、栓塞性改变、皮肤异常表现(如淤斑、出血、疼痛性皮下肿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传导异常,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学发现心脏赘生物。

2.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的证据。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原体。

2.临床诊断基础上,两次或多次血液培养阳性。

3.临床诊断基础上,心脏瓣膜革兰染色发现病原菌。

二、心肌炎或心包炎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⑴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⑵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⑶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

2.病人£1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并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⑴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⑵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⑶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心包组织培养出病原菌或外科手术∕针吸取物培养出病原体。

2.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中抗体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

血液系统血液系统感染属全身感染,由于感染病原体和感染途径较多,血液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涉及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重点讨论血管导管相关感染,脓毒症和输血相关感染。

一、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诊断:临床诊断血管导管相关感染,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感染症状、体征和全身感染症状、体征以及血管留置导管病史,如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继发的血流感染。

当根据临床表现怀疑时或已经做出临床诊断时,应及时取导管插管部位分泌物,经导管采血和对侧静脉采血进行细菌培养,按拔除导管时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协助诊断。

还可以取导管插入部位分泌物或穿刺物进行革兰染色检查辅助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导管相关感染至少需具备以下一项:导管端细菌定量培养阳性(100cfu/导管端)或半定量培养阳性(大于15cfu/导管端),并且从导管端和外周血分离出同一种致病菌;同时进行的定量血培养中心静脉与外周血的细菌浓度比例为≥3:1;同时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取相同体积的血送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比外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早2小时。

说明: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二、脓毒症脓毒症(sepsis)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

同时含有下列某些征象:1.一般指标:发热(中心体温>38.3℃);低温(中心体温<36.0℃=;心率>90次/分钟或大于不同年龄的正常的心率的2个标准差;气促>30次/分钟;意识状态改变;明显水肿或液体平衡>20ml/kg超过24小时;高糖血症(血糖>6.1mmol/L)而无糖尿病史。

2.炎症参数:白细胞增多症(白细胞计数>12×109/L);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4×109/L);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白细胞>0.1;C反应蛋白>正常2个标准差;前降钙素>2个标准差。

3.血流动力学参数: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40mmHg,或按年龄下降>2个标准差=;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心排出指数>3.5L/(min·m2)。

4.器官功能障碍参数:低氧血症(PaO2 /FiO2<300);急性少尿【尿量<0.5 ml/(kg·h)至少2小时】;肌酐增加≥38μmol/L;凝血异常(INR>1.5或APTT>60秒);肠胀(无肠鸣音);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109/L);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70mmol/L)。

5.组织灌注参数:高乳酸血症(>3mmol/L);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出现花斑。

说明:1.定义为一个由微生物所引发的病理学过程。

2.在儿童,>70%是正常的(正常值为75%~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