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与防护 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放射物理学基础、放射生物学、防护学、放射防护的基本标准及法规。研究辐射理论基础、防护依据、测量技术及实践方法,最大程度的减少医疗照射对类造成的损伤,为影像诊断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应用知识能力,为影像技术专业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放射治疗剂量学、影像设备学等奠定必要的知识及能力基础,并且为以后的继续教育及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放射物理物理与防护》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放射基本理论,在诊断及治疗时提高防护意识,提高防护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防护能力,掌握射线剂量测量方法及评估方法,科学进行放射防护,最大限度

减少影像诊断及治疗中对医生及患者、周围环境的危害及损伤,为医疗诊断及治疗保驾护航。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放射物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射线与物质的作用规律及衰减规律,熟悉射线的生物效应机制及特点,掌握放射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学会利用放射物理防护法规评估射线剂量及限值。

(2)了解仪器的原理及用法,熟悉医疗诊断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及辐射防护管理方法。

(3)熟悉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及制度,服务于社会及患者。体现现代影像工作者的科学素养。

2.能力目标

(1)学会测量射线的强度,并评估对人体的危害,学会基本防护方法。为医疗及社会服务。

(2)提高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3)在医疗诊断中学会对医生及病人防护。

3.素质目标

(1)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高尚情操。

(2)教学中灌输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谨勤奋,加强自律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三)参考学时:54学时

(四)课程学分: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为理论与实际结合法,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导式、讨论式、自学与授课结合、见习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教学手段有:(1)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手段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效果。基础性理论主要用板书,夯实基础,应用举例多用多媒体。

(2)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融汇贯通。加强学科的实际应用教学

(3)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首先明确每次课内容基本框架,然后确定重点内容,使学生有的放矢的学习。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互动。

(4)穿插现代影像前沿知识如DR,介入放射学等科普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评价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过程评价法,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如课堂讨论,课下思考作业。本课程按各章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尤其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总评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10 %)、期末成绩(70%)组成,期末成绩以理论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教学条件

(1)课程主讲教师最好具有“双师”素质,理论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具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3)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展相应的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具有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及实验仪器,如CR,DR,照射量计等,具有附属医院满足学生见习需要。

4.教材编选

教材选择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教材或“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满足本课程的基本教学需要,并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适合专业需要及学生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