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学习与大学生人格完善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学习与大学生人格

完善探析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礼仪学习与大学生人格完善探析

摘要

礼仪学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礼仪学习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其特有的温馨弥补了法律的刚性和无情。探讨礼仪学习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礼仪学习;大学生;人格

一、礼仪学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人格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发展趋势。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准则,既是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加强大学生礼仪学习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礼仪学习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他说“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他认为礼仪学习是“绅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的重要方法,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做人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文明修养不能完全为社会所认可。放眼大学校园,乱吐、乱扔,粗话老拳司空见惯;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理直气壮,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分数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不会做人,不会做事。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

(二)礼仪学习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就是因为常常侧重于从高境界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楷模式的人,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

说是难以做到,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礼仪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成效明显。因此礼仪学习既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并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三)礼仪学习是大学生彰显个人魅力的需要

礼仪的温馨和柔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和无情,彰显人性关怀,展示大学生的个人魅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的礼仪学习,能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满足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同时,还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这是呈现刚性和无情的法律所不能替代的。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偏差

人格的和谐与否关键在于影响人格发展的各个因素,如感性、理性、非理性因素之间是否协调。在时代变革、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功利主义日益盛行,理性思维不断强化,情感渐趋淡漠,这一切已逐渐渗透到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重智轻德,人格“单面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重实效、讲效益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综合素质值取向也趋于实用化,重智轻德的现象严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学习讲求实际、追求实效,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过于注重学习那些可以为自己带来实际利益的知识,而排斥了那些不能实用化的知识,一切以为将来消费投入作准备,忽视道德素养这个立身之本,致使理想和人文精神淡化甚至失落,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意识淡漠。这些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格上的理性因素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学生人格发展的“单面化”趋势严重。

(二)知行分离,礼仪文化缺失。

“知行分离”是大学生人格冲突的又一个较为严重的表现。比如损坏公物、铺张浪费、对不文明及不道德行为漠然视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理性认知与情感的认同、意志的调控和行动之间存在明显脱节,学与做两张皮,知行分离。目前,大

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

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忽略“礼仪”这

一反映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

育逻辑上的断层。大学生礼仪文化缺失导致无“礼”现象普遍存在,如无视课堂秩

序,迟到、早退心安理得,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吃东西,图书馆和自习教室

内大声喧哗、接打手机、污损书刊桌椅、乱丢果皮纸屑、浪费水电粮食、随地吐痰、

排队加塞、不尊敬师长、公共场合行为不端、穿着不得体、行为放荡不羁、不懂得谦让、不知道尊重老师和父母等,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

折射出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符。

(三)自我调节失衡,人际关系紧张。

部分大学生进入学校后, 没能在新环境下准确定位自己、调整心态, 从而导致自

我调节失衡、人际关系紧张。这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同学相处不和谐;第二,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第三,与老师沟通不畅;第四, 与见习、实习单位领导和师傅的交流产生障碍。

三、加强礼仪学习,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的有效对策

(一)倡导现代礼仪学习理念

“礼"的教育,不以行为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重在培养人格。“礼仪学习"

不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训练,而应着重内在意识的培养。“内仁外礼”,“仁”是“爱”,“仁者爱人”。“礼”的在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

格的“尊严”。与传统文明礼仪学习相比,现代礼仪学习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

范,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谦让合作,并且以尊重人作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在传统礼仪学习的同时,重视社交礼仪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二)营造良好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话说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的品格养成有着重大的

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老师,一本好的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个良好的社会环

境都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做礼。所以,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重

视家庭环境的熏陶,强化中小学礼仪学习的早期投入,美化人际环境,净化社会风

气,营造社会礼仪氛围,礼仪学习就一定会结出硕果。

(三)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