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型病毒与网络安全
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4e5c11a300a6c30c229f36.png)
能 够 自我 复制 的 一 组 计 算 机 指 令 或 者 程 序 代 码 ” 。因 此 ,像 蠕 虫 、 炸 弹 、 熊 猫 烧 香 等 均 可 称 为 计 算机 病 毒 。 2 . 2 网络 型病 毒 的特 点 网 络 型 病 毒 在 计 算 机 及 服 务 器 储 存 介 质 中通 过 某 种 途 径 潜 伏 ,在 某 种 条 件 适 合 时 即被 激 活 ,对 计 算 机 资 源 进 行 破 坏 的 一 组 程 序 或 指 令 集 合 。 网络 型 病 毒 包 括 逻 辑 炸 弹 、 特 洛 伊 木 马和 系 统 陷 阱入 口等 等 。 网络 型 病 毒 就 是 一 小 段 程 序 , 和 计 算 机 程 序 有 所 不 同 , 具 有 以下特 点 。 特 点 一 : 网络 型 病 毒 的 原 理 和程 序 与 计 算 机 的 其 他 合 法 程 序 一 样 ,是 一 段 可 以执 行 的应 用 程 序 ,它 又 不 是 一 个 完 整 的程 序 , 比 可 执 行 的 合 法 程 序 小 的 多 ,它 寄 生 在 其 他 可 执 行 程 序 上 ,所 以 它 享有 一切 程 序 所 能得 到 的权 力 ; 特 点 二 : 网 络 型 病 毒 具 有 传 染 性 ,传 染 性 是 所 以 病 毒 的最 基 本 特 征 , 网 络 型 病 毒 会 通 过 各 种 渠 道 从 已被 感 染 的 计 算 机 扩 散 到 未 被 感 染 的 计 算 机 ,就 像 疾 病 在 人 与 人 之 间传 播 一 样 。病 毒 程 序 代 码 进 入 到 被 传 染 的计 算 机 后 开 始 插 入 自身 代 码 , 执 行 病 毒程 序 , 同 时 病 毒程 序 开始 复制 ,达 到 自我 繁 殖 的 目的 ; 特 点 三 : 网 络 型 病 毒 具 有 潜 伏 性 , 网 络 型 病 毒 程 序 进 入 系 统 之 后 一 般 不 会 马 上 发 作 , 开始 隐 藏 在 合 法 文 件 中 , 时 间 短 则 几 周 或 者 几 个 月长 则 几 年 ,对 其 他 系 统 进 行 传 染 , 而 不 被 人 发 现 。 网 络 型 病 毒 这 个特 点 使 其 更 具 有 隐 蔽 性 ,对 计 算机 正 常 的
浅析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
![浅析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fc27897ff46527d3240ce0d3.png)
科 黑江 技信恩 — 龙— — —
浅析 计算机病 毒 与 网络 安全
何 小 虎
( 渭南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 系, 西 渭南 7 4 0 ) 陕 1 00
摘 要 : 前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 息社会 的各个领域 , 目 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了 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了确保信 息的安 全与畅通 , 为 因此 , 研究计 算机病毒 的防范措施 已迫在眉睫。从计算机病毒 的概念入手 ,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 内涵及 类型, 并对 计算机 病毒来源进行分析 , 最后介绍计算
机病毒 的主要 防护措施 。 关键词 : 算机 网络 ; 计 病毒 ; 防范 调 司 》 计 算 机 病 毒 检 测 周 报 各个环节 制定 出严格 的规章制度 、对网络系统 2 o ..9 2 0 ..)公布 的消息称 : 代理木 的管理 员及用 户加 强法 制教育 和职业 道德 教 “ 随着计算 机在社 会生 活各个 领域的广 泛 ( o 932 — 0 944 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 , 严惩从事非法 活 及 “ 及变种 、 灰鸽子 ” “ 及 育 , 运用 。 计算机病毒攻击与 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 马 ” 变种 、木 马下 载者” “ 及变种 、网游大盗 ” “ 及变种 等 动 的集 体和个 人尽 可能采 用行 之有效 的新 技 展。 据报道 , 世界各 国遭受 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 变种 、u盘杀手” 新手段 , 立“ 建 防杀结合 、 以防为主 、 以杀 为 击的事件屡屡发生 ,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 病毒及变种对计算机安全 网络的安全运行构成 术 、 软硬互 补 、 标本兼治 ” 的最 佳网络病毒安 全 社会生活,给计算机 网络 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 了威胁。对计算机病毒及 变种的了解可 以使 我 辅 、 们站在一定 的高度上对变种病毒有—个较清楚 模 式。 潜在威胁和破坏 。 结束语 的认识 ,以便今后 针对其采 取强而有效 的措施 1计算机病 毒的概念 变种病毒可 以说是病毒发展 的趋 向, 网络型病毒利用 I e e n r t的开放性 , tn 针对 计算 机病毒 ( m ue Vrs 中华 人 民 进行诊治 。 C pt i ) o r u 在《 共和国计算 机信息 系统安 全保护条例》 中被明 也就是说 :病毒主要朝着能对抗 反病毒手段 和 软件系统和通信协议 的特定缺陷 ,对网络中的 各种资源和网络通讯进行攻击 , 具有传播速度 确定义 , 病毒指 “ 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人 有 目的的方 向发展 。 编 快 、 害广 、 危 防治难的特点 , 它已经成为危害 网 的破坏计算 机功能或者破 坏数据 ,影响计算机 4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措施 使用并且能够 自 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 我 计算机 网络中最主要 的软硬 件实体就是服 络安全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 。网络型病毒 的防治 并结合 防火墙技术 、 程序代码” 此定义具有 法律性、 。 权威性 。 而在一 务器和工作站 ,所 以防治计算机 网络病毒应该 应首先从管理措施上着手 , 软件更新 、 数据备份等 多种技术 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 中被定 义为: 利用计算机 首先考虑这两个部分 ,另外加强综合治理也很 病 毒防治 软件、 措 施。 软件与硬件的缺陷 , 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 重 要 。 参 考 文 献 41基于工作站 的防治技术 。工作站就像 . 算机正常工作 的一组 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是计算机 网络的大 门。 只有把好这道大门 , 才能 【 姚 渝春等. 型病毒与计算机 网络 安全啪. 1 】 网络 2计 算机网络病毒 的特点 从 2 世纪 8 年代初病毒开始 大范围流 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工作 站防治病毒 的方法 重庆大学学 ̄ 2 3 . O O O , 9 一是软件防治 , 即定期不定期地用反病 『 程立 明. 算机 网络病 毒的特 点及 防治原 则 2 1 计 行至今 , 在短短 2 O年 的时间里 , 毒的种类 、 有三种 : 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0 ,. 2 26 0 数量、 传播 速度 、 传播范 围以及危害程度大大增 毒软件检测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 。软件 防治 m. 可 以不断提高防治能力 , 但需人为地经常去启 【1 3单玉冰. 浅析计 算机 病毒 及防 范的措 施叫. 赤 加。网络型病毒主要有 以下一些特点 : 自然科 学版 ) o 8. . , o ,0 2 1 21它主要 通过网络传播 ,在 网络环境才 动软盘防病毒软件 ,因而不仅给工作人员增加 峰 学院学报 ( . 能发挥最大破 坏作 用。 比如“ 木马” 类病毒 , 离开 了负担 ,而且很有可能在病毒发作后才能检测 二是在工作站上插防病毒 卡。 防病毒卡 可以 网络 。它最大 的危害仅仅是消耗一点点系统资 到 。 源而已。 达到实时检测的 目的 ,但 防病毒卡 的升级不方 2 . 的寄 生 宿主 广 泛 ,可能会 寄 生 在 便 , 2它 从实际应用的效果 看, 对工作站 的运行速度 H M、 S T A P等多种 文件 中,也 可能隐藏在 邮件 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在网络接口卡上安装 防病 中, 甚至可能不感染任何对象 , 仅存在于源宿主 病毒芯片。 将工作站存取控制与病毒防护合 中, 但可通 过网络传播对计算 机的端 口、 服务 、 二为一 ,可以更加实时有效地保护工作站及通 数据、 冲区进行攻击 的指令 , 缓 所以网络型病毒 向服务器的桥梁。但这种 方法 同样也存在芯片 的检测、 防范难度很大 。 上的软件版本升级 不便 的问题 ; 而且对 网络 的 23网络型病 毒一般是 利用 It t的开 传输速度也会产生 一定的影 响。 _ ne me 放性、操作 系统及各类应用程序的漏洞来 对计 42基于服务器 的防治技术 。网络服务器 . 算机系统进行攻击 ,为 了防范它往往要对 某些 是计算机网络的中心, 网络 的支柱 。 是 网络瘫痪 网络功能进行 限制 。 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 服务器瘫痪 。网络服 2 . 4一些 网络 型病 毒还 常 常与 黑客 有 联 务器一旦被击垮 , 造成 的损失是灾难性的 、 以 难 系 , 型的就是 “ 最典 木马” 类病毒。 挽 回和无法估量的。 目 前基 于服务器的防治病 25网络 型 病 毒 发 展 趋 势 迅 猛 ,近 3 年 来 毒的方法大都采用 防病毒 可装载模块(L , . N M)以 流行 的病毒 , 除宏病毒外 , 基本都属于网络型病 提供实时扫描病毒 的能力 。有时也结合利用在 毒。网络型病毒的传播速度快 、 危害范围广 。 服务器上的插防毒卡等技术 ,目的在于保护服 目 , 毒的传播途径大多数都是通 过网 务器不受病毒的攻 击,从而切断病毒进一步传 前 病 络, 但不是所有通过 网络传播的病 毒都是 网络 播 的 途 径 。 型病毒 , 必须符合 以上特征才属于网络 型病毒 。 4 - 3加强计算机 网络的管理 。计算 机 网络 3计算机 网络病毒 的发展趋势 病毒的防治 ,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 计算机病毒 的花样 不断翻新 , 编程手段 越 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 的,只有把技术手段 来越 高 , 防不胜 防。 特别是 It nt ne e的广泛应用 , 和管理机制紧密结 合起来 , r 提高人们的防范意 促进 了病毒 的空前活跃 ,网络蠕虫病毒传播 更 识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 网络系统的安全运 快更 广 , n o s Widw 病毒更加复杂 , 带有黑客 性质 行 。 目前在网络病毒防治技术方面 , 基本处于被 的病毒 和特洛依木马等有害代码大量 涌现 。据 动防御的地位, 管理上应该积极主动 。 但 应从硬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安全 协 件设备及 软件系统 的使用 、 维护 、 管理 、 服务等
计算机网络病毒解析与防范的研究报告
![计算机网络病毒解析与防范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023b4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8.png)
计算机网络病毒解析与防范的研究报告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一种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自我复制并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它会破坏或盗取敏感数据,给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解析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方式。
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移动设备、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传播。
具体来说,病毒代码通常被隐秘地嵌入到其他文件中,如附件、软件、程序代码等,一旦用户打开这些文件,病毒就会在计算机中植入,并开始自我复制和传播。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辨识计算机网络病毒。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病毒会使计算机系统变得异常缓慢、频繁死机、出现弹窗广告、网络连接异常等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的行为来识别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最后,我们需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以防范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攻击。
一方面,我们可以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实时防护。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避免接收并打开来自陌生源的邮件、软件等信息,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补丁,停止使用不安全的WiFi等等。
总之,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一种复杂且危害极大的病毒程序。
通过加强对于病毒传播方式、辨识方法、防范措施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提高网络安全的保障性和稳定性。
计算机网络病毒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相关数据以更好地分析病毒的形势和趋势。
首先,根据2019年Symantec安全服务的报告,首个网络病毒诞生于1971年,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600万种病毒。
每天平均有超过350,000个新病毒在网络中被发现。
据说,网络病毒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威胁规模之大,以及病毒种类日益繁多。
其次,根据网络安全企业Check Point的统计数据显示,Conficker病毒是2009年病毒感染最严重的一款网络病毒,影响了超过1.5亿台计算机。
浅谈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
![浅谈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63865f9edaef5ef7ba0d3c87.png)
浅谈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作者:辛秀军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17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了人际交往、沟通的主要方式。
在计算机技术取得成就的同时,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破坏性,一旦入侵计算机,蔓延的速度极快,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威胁着网络的健康发展。
该文就从分析网络病毒入手,为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病毒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3955-02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全面普及和覆盖,计算机网络在带给全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的威胁。
网络病毒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急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现在已经有了多种防范的手段,这些手段的采用可以有效的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 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1.1 常见的网络病毒网络病毒其实是一种编程,它可以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转和使用,可以自行的复制计算机的指令及代码,破坏性极强且不易发现。
目前流行的网络病毒主要有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我爱你病毒、泡沫小子病毒等等。
木马病毒是一种潜伏在系统之中,窃取网络用户资料的病毒,它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蠕虫病毒比木马病毒要先进一些,它主要是利用程序和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和传播,并且传播能力极强,每一只蠕虫只有发现计算机当中有漏洞就会自发的把病毒传播出去,所以危害十分的大。
感染蠕虫病毒的计算还会影响网络内其他的计算机,从而出现运行速度下降、死机等现象。
其他种类的病毒虽各有不同,但都不同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611d12bbcd126fff7050ba2.png)
多数 扫 描程 序在发 现 病毒 后会 执行 一 个 独立 的进 强 对新 型 病毒 的关 注 和研究 .及 时 的采 取 应 对措 施 。 到防患 于未 然 。 做 程. 对病 毒 进行 清除 或隔 离 。 4安装 补 丁程 序 因为计 算 机 网络 系统 中普 .
参 考文献 : 遍 存 在 安全漏 洞 . 因此需 要 安装 补丁 程序 。 以大 多 1张 徐 网络 安 全 实验 教 程 。2 0 .. 0 76 数 用 户使 用 的 微 软 Widw X / n o s n o s PWid w 7系 统 为 【】 民 、 跃 进 ,
器 软件 漏洞 . 】 用 户没 有 打开 邮件 的 附件 , 仅 还需 要一 些保 障 动态 安全 的技 术 I 使 仅 是 点击 了邮件 . 毒 就会 自动运行 。 因此 , 于 不 病 对 2 据备 份 。对 于一 个应 用 系统 而 台 , 有 任 . 数 没 知情 的邮件 . 不能 确定 是安 全 “ 在 附件 ” 的情 况 下 . 何一 个措 施 比数据 备份 更 能够 保 系统 的安全 。因
随着 网络 的 日益发 展 以及 计算 机 网络 安 全 问 易就让 很 多人 落人 圈套 , 成 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 造 题 的不 断 出现 .对 网络 安全 防范粗 略 的研 究 必然 4文 件共 享 , . 携带 传播 。病毒 传播 是通 过 文件
成为 必 然趋 势 。 算 机 网络技 术普遍 的使用 , 计 使得 共 享来 进 行 传 播 的 . n o s 统 可 以被 配 置 成 Wi w 系 d 人们 在 学 习和工 作 中享 受计 算机 网络带 来 的便 捷 允 许其 他 用户读 写 系统 中 的文件 允许 所 有人 访 的同时被 越 来越 多 的安 全 隐患所 伤 害 。安 全 技术 问您 的文 件会 导致很 糟 糕 的安 全性 .如我 们 在使
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
![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5da33bf2f705cc175527097a.png)
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作者:苗永清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第20期摘要: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人们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病毒也同样在迅速的蔓延,网络病毒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出现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防范网络病毒的角度,为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网络安全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际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展对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大,网络的应用日益普及并且更加复杂。
但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也是越来越高级和复杂,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病毒已经成为人们所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计算机网络病毒,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也有很多不同层面,比如简单的预防,不轻易打开不知名的邮件和附件、关闭计算机中可以自动打开附件的功能等,还有安全防范的物理措施等,本文将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有对网络系统内部信息的威胁,也有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威胁。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黑客攻击、软件泄漏以及逻辑炸弹。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具有极强破坏性的编程,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明显的传染性、破坏性和潜伏性。
特洛伊木马是一种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攻击者获得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权限的一种恶意程序,大多数的特洛伊木马都是对一些正规远程控制软件的模仿,其操作和安装都极有极强的隐蔽性。
对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
![对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7b0eb15a300a6c30c229fe7.png)
浅谈对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摘要:病毒是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种重要载体,所以我们要对病毒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了解病毒的特征和特点,才能保护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在计算机上受到病毒的威胁中,以网络型病毒发展比较快,本文通过对网络型病毒的分析,希望能更好的改进当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型病毒网络安全技术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74-02当今,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的在我们国家普及,为了防止计算机网络受到病毒的侵害,所以我们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要对网络病毒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本文阐述了网络型病毒及分类和危害,以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1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型病毒的分类、特点计算机病毒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编制或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能够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拥有自我复制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它有传染性、复制性和破坏性,病毒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里,等达到一定的外部条件时就会激活,复制自身到其他程序中,感染其他文件,破坏计算机资源。
当今,计算机病毒根据感染的对象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即引导性病毒、文件型病毒、复合型病毒和网络型病毒。
在这几种病毒中以网络型病毒发展较快。
在最近的几年中,网络型病毒在互联网中高速的发展。
当今,网络型病毒的感染对象和攻击传播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而是越来越复杂、、综合、隐蔽。
例如,以前由于一些感染office文件的病毒感染对象只是word文档或者是excel表格亦或电子邮件,所以,现在的病毒几乎是感染到了office的所有文件,它的攻击方式不仅是删除文件和修改文件,而且逐步的转变为盗窃文档内容、加密文档等,感染传播方式不仅由以前的磁盘工具传播更转变为通过网络传播。
1.1 网络型病毒也就是说木马病毒特有的攻击性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处直接进入电脑系统,并且还会隐藏起来,之后就形成会将系统的信息像外界泄露出来,另一面黑客的病毒和木马相比,就有一个可视的画面,就是可以对系统实施远程的控制,但是2种病毒一般都是一起出现,在进入电脑后,就是由木马负责进入,黑客则通过木马病毒对系统进行远程的控制。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ea78a12ddd36a32d737581d6.png)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领域的普遍应用,现在社会的人们对于信息网络的依赖性正与日俱增。
这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计算机病毒自产生以来,就给互联网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网络变成了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各类病毒及新型病毒也随之出现,促使人们采取各种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计算机病毒拒之门外,保证计算机运行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防范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88-0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已经传播到信息社会每一个角落,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安全所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
[1]一、认识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所谓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1)传染性。
病毒程序通过多种渠道进入计算机,运行被传染的程序后又会传染其他程序。
(2)潜伏性。
病毒可以长期隐蔽在计算机内而不发作,隐藏时间越长,传染范围越大。
(3)可触发性。
病毒程序可在一定条件下激活而对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
(4)隐蔽性。
病毒一般隐蔽在正常程序里,用户不易察觉。
(5)破坏性。
计算机被病毒入侵后,病毒会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毁坏系统内部数据、文件丢失,降低系统工作效率。
(6)衍生性。
病毒程序修改后能衍生出新的不同于原病毒的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分类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各种各样,过去的病毒大多数是基于文件的,并通过软盘的交换传播,而今天的病毒一般是通过internet 并借助公司网络、电子邮件以及web浏览器等应用程序中的漏洞传播的。
计算机病毒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类别:1.磁盘引导区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主要通过计算机病毒取代正常的引导记录,传染性较大。
2.应用程序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7331ab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4.png)
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开展业务,但与此同时,计算机病毒也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威胁,时刻觊觎着我们的网络世界,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计算机病毒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段能够自我复制、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程序代码。
这些病毒可能隐藏在看似无害的软件、邮件附件、网页链接中,一旦用户不小心触发,就会迅速感染计算机,并可能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整个网络。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文件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宏病毒、蠕虫病毒等等。
文件型病毒通常会感染可执行文件,如exe 和com 文件,当这些文件被运行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开始传播。
引导型病毒则会隐藏在计算机的启动扇区中,每次计算机启动时都会被加载运行。
宏病毒则主要针对办公软件中的宏脚本,通过感染文档文件来传播。
蠕虫病毒则具有自我传播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中快速扩散,消耗网络资源,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们可能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文件和数据,导致重要信息丢失。
比如,您辛苦工作了几个月的文档,因为病毒的攻击而瞬间化为乌有。
病毒还可能会占用计算机的系统资源,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甚至死机。
这对于那些需要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企业和机构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此外,计算机病毒还可能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信息等,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那么,计算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首先,网络下载是一个常见的途径。
当我们从不可信的网站下载软件、游戏、音乐等文件时,很可能会下载到包含病毒的文件。
其次,电子邮件也是病毒传播的重要渠道。
一些病毒会伪装成看似正常的邮件附件,一旦用户打开附件,病毒就会被激活。
再者,移动存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等,如果在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使用,然后再插入其他计算机,就可能将病毒传播过去。
面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我们该如何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呢?首先,用户自身要增强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路安全与病毒防护技术
![计算机网路安全与病毒防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b700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9.png)
计算机网路安全与病毒防护技术【摘要】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病毒防护技术则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通过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病毒防护技术分类、防病毒软件功能、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探讨了如何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病毒防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病毒侵害。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升级和完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抵御新型威胁。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储备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
未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仍然严峻,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网络安全将会更加完善。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防护技术、安全措施、病毒分类、防病毒软件、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发展趋势、总结、展望1. 引言1.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窃取或破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受到各种威胁,包括恶意软件、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护重要信息资产的必要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技术,包括身份验证、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防范各种网络威胁,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恶意软件不断演变,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不仅需要开发技术手段来应对新型威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保障,是实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手段、规范管理措施,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确保信息资产不受损失。
1.2 病毒防护技术重要性病毒防护技术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病毒攻击的频率和恶意程度也越来越高,给个人用户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97b89c64a98271fe910ef9ba.png)
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摘要: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网络的进步,病毒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病毒,我们可以把他们定义为混合类、引导类、文件类,这是我们以病毒的寄生对象为分类的依据。
可是现在又出现了新一种类的病毒,我们称之为网络型病毒。
由于网络的普及,产生的大交流信息量,以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网络型病毒得以快速、大量的传播。
有些网络型病毒利用软件存在的漏洞传播或者破坏网络的连通性和网上的资源。
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病毒的分类、特点以及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病毒的防治。
关键词:网络型病毒;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型病毒的特点;病毒的防治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1引言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节约运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约翰阿塔那索夫教授发明了一种不局限于数值计算,同时还能进行智能的逻辑运算的电子计算机器——电脑。
电脑以其高精准性、强逻辑性、快速的运算能力,巨大的储存能力,慢慢的成为了科研、军事、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电脑的普及和它的实用性,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信息时代飞速到来。
但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型病毒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
因此行之有效的解决网络型病毒带来的危害,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十分重要,应该从管理措施上进行分析改进,并综合及时更新软件及系统漏洞、对计算机的数据进行备份处理、使用病毒的防治软件等方法来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型病毒的传播我们了解的网络型病毒的传播方式大致通过:文件的接收与传输,电子邮件,访问网站。
而且其中的电子邮件和网页更是网络型病毒传送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接受不明的电子邮件或者打开未知的网页时网络型病毒就随之传播。
其中,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病毒,大多数在你打开邮件时已经感染了你的电脑,也有些病毒依附在邮件所附带的安装软件中,在你安装后,病毒就成功的进入你的网络设备,进而对你造成危害。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3b2d4d6bec0975f565e257.png)
ppt课件完整
26
杀毒软件的介绍:
ppt课件完整
27
国产软件:
杀毒软件市场是当前国内通用软件界发展 的最好的一部分,销售情况很好。就像治 病不用假药的消费习惯一样,虽然盗版软 件也相当泛滥,但杀毒软件购买正版的用 户却大有人在。自从KILL几乎独步天下的 地位被江民的KV100打破以后,杀毒软件就 进入了战国时代。其后江民由于“炸弹事 件”的打击,市场分额被瑞星赶超,在世 纪之交,金山公司发起“先尝后买”的地 毯式推广,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 国内杀毒软件市场三强——瑞星、江民、 金山已基本定型。
ppt课件完整
7
▪病毒的种类:
1、系统病毒: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exe 和 *.dll文件
2、蠕虫病毒 :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
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3、木马病毒
4、脚本病毒 :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
毒
5、宏病毒 :让计算机感染传统型的病毒。删除硬盘上
ppt课件完整
9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A、通过软盘或U盘
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由于使用这些带毒的软盘,首先使机器感染 (如硬盘,内存),并又传染在此机器上使用的干净软盘,这些感染病毒的 软盘再在别的机器上使用又继续传染其他机器。这种大量的软盘交换,合法 和非法的软件复制,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软件,构成了病毒泛 滥
2.网页防毒 有效拦截网页中恶意 脚本。
3.聊天防毒 自动扫描清除QQ、 MSN、ICQ的即时消息及其附 件中的病毒,彻底查杀QQ狩猎 者、MSN射手。
5.对木马的查杀在国内领先!
6.对一般病毒的查杀不如瑞星和 江民
网络病毒与网络防护
![网络病毒与网络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3bd2fa17ff00bed5b9f31d13.png)
随着 网络 应 用 的 日益 普 及 并 复 杂 化 , 网 络 安 全 问 题 成 为 互 联 网和 网络 应 用 发 展 中面I 临的 重 要 问 题 。 网络 攻击 行为 日趋 复
杂 ,各 种 方 法 相 互 融 合 , 使 网 络 安全 防御 更 加 困 难 。黑 客 攻 击 行 为 组 织 性 更 强 ,攻
响将 不 断扩 大 ,很 难 在 短 期 内得 到 全 面 解 决 ,安 全 问题 已经 摆 在 了非 常 重 要 的位 置
成 全 世 界 网络 计 算 机 的瘫 痪 ,造 成 了 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
入 侵 检 测 技 术 是 为 保 证 计 算 机 系 统 的 安 全 而 设计 与配 置 的一 种 能 够 及 时 发 现 是 一 种 用 于检 测 计 算 机 网络 中违 反 安 全 策
微 软 会 定 期 发 布 安 全 补 丁 , 即 便 你 没 有 运 行 非 法 软 件 ,或 者 不 安 全 连 接 , 漏 洞 性 病
的计 算 机 ,例 如 2 0 0 4 年 风 靡 的冲 击 波 和 震
常攻击 的应 用程 序或对 象提 供重 点保 护 的技
术 ,它 利 用 操 作 系 统 或 应 用 程 序 提 供 的 内 部 的主要 的应 用软件 提供 被动 式 的防护 。 ( 三 )运 用入 侵检 测 技术
日趋 泛 滥 ;手 机 、掌 上 电脑 等 无 线 终 端 的 荡 波 病 毒 就 是 漏 洞 型 病 毒 的 一 种 ,他 们 造
处 理 能 力 和 功 能 通 用 性 提 高 , 使 其 日趋 接 近 个 人 计 算 机 ,针 对 这 些 无 线 终 端 的 网 络 攻 击 已经 开 始 出现 ,并 将 进 一 步 发 展 。 总
网络安全 第3章 计算机病毒
![网络安全 第3章 计算机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110a7c1e5f0e7cd184253621.png)
3.2.4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1.良性计算机病毒 表现作者的存在,并不破坏计算机内的数 据。 2.恶性计算机病毒 代码中包含恶意操作,有意或无意地破坏 系统中的信息资源
3.2.5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1.磁盘引导区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把自己的病毒程序放在软磁盘的引导区以及硬磁 盘的主引导记录区或引导扇区,当作正常的引导程序 ,而将真正的引导程序搬到其他位置 2.操作系统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通过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进行感染的病毒 3.可执行程序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病毒寄生在可执行文件中,一旦程序执行,病毒 就被激活
5.Internet阶段(1995年以后)
2001年7月出现了Code Red和 Code Red II,9月 出现了Nimda病毒
它们突破了以往病毒的各种传播途径,会利用微软服务 器漏洞,植入后门程序、特洛伊木马,或是通过E-mail 大肆传播、衍生无数变种的计算机蠕虫,也有通过浏览 网页下载病毒,甚至三者兼具,造成了大范围的因特网 上的服务器被阻断或访问速度下降,在世界范围内造成 了巨大的损失。 仅Code Red病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过去6年来 任何一年的年度损失。
2.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环节
计算机病毒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实际上,计算机病毒要完成 一次完整的传播破坏过程,必须经过“分发拷贝、潜伏繁殖、破 坏表现”几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蔓延, 或者清除病毒。与这几个环节相关的概念为: (1)传染源:病毒寄生的媒介,如磁盘、文件 (2)传播途径:可移动的存储介质、网络等 (3)传染:病毒复制自身的副本到传染对象中去 (4)病毒激活:触发了设置条件,病毒装入内存 (5)病毒触发:病毒一旦被激活,就立即发生作用 (6)病毒表现:对系统或数据的破坏,有时仅在屏幕表现出来
网络型病毒传播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探讨
![网络型病毒传播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683f00a16fc700abb68fcc7.png)
认证 技术也 是计 算机 网络安 全 防护 中的一 项重要 技术 ,主要 分 为信息 认证 技术与 身份 认证 技术 两种 :消息 认证技 术 ,主要用 于信 息完 整性 与抗否 认性 方面 , 网络 用户 在很 多情况下 要对 网上 信息 的真 实性 , 网络 信息 是否被 修 改或伪造 进行 确认 ,这 时就 会 用到 消息认 证技 术 ,消息认 证又 被称 为数字 签名 ,加密 技术 中公
经成 为网络 用户最 主要 的 网络安 全防护 技术 ,防病 毒 软件主 要分 为 网络和 单机 防病毒 软件两 大类 ,单 机 防病 毒软 件主 要对本 地和
本地 网络连 接 的远程 资源进 行采 扫描 检测 ,对发 现 的病 毒进 行清
除 ;网络病 毒 的查杀更 主要 的是 通过 网络 防病毒 软件 实现 的,在 安装 网络 防病毒 软件后 ,一 旦发 生病 毒入侵 或通 过 网络 传染 其他 资源 的情况 时, 防毒软 件就会 对检 测到 的病 毒及其 感染 文件进 行 修复和 删 除,达 到计算 机 网络安全 防护 的 目的。
“ 私钥 ” ,两种 密钥 只有配 对使 用时 ,才能打 开加 密文件 。 非对称
性加 密较 之对 称性有 其优 越性 ,对 称式加 密 ,通过 网络传 输加密 文件 时 ,密钥 极有可 能会 被窃 听 ,文件信 息 的保密性 难 以得到保
证 ;非 对称 的加密 由于 有两个 密钥 , 公钥 ”是可 以被公 开的 ,而 “ 文件 的收 件人 在进行 数据 解密 时主 要通 过 自己的私钥 才 能获得信 息 ,这就 能够 很好地 避 免密钥传 输 的安全性 问题 。 4 认 证技 术 .
计 算机光 盘 软件 与应 用
工 程 技 术
网络安全的挑战和保护措施
![网络安全的挑战和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366c9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f.png)
网络安全的挑战和保护措施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网络安全的问题涉及到网络数据的信息保护、网络隐私的保障、网络犯罪的打击等多方面,而网络攻击、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网络钓鱼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呢?一、网络安全的挑战1.技术漏洞网络技术虽然不断地在进步,但是在信息安全方面却依然存在着很多的漏洞。
有些技术的安全性能不够强,容易受到攻击,而黑客和恶意软件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2.信息泄露网络信息泄露是当前网络安全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在网络上,特别是在金融、医疗等敏感领域,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3.新型威胁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攻击手段,高级的软件工具和技术手段可以轻易地制造漏洞,使网络用户不得不面临更加复杂和严重的安全威胁。
二、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无法仅靠技术手段来保障,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确保密钥安全性和密码的强度,不盲目相信陌生人等,也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种方式。
2.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对于企业和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加强关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高效的防火墙、恶意软件识别系统,以及智能化的黑客攻击检测等系统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3.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网络安全法律保护制度,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对于打击互联网犯罪、保护普通网络用户隐私、保护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障网络安全,也是保护网络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网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漏洞和防范措施。
总之,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机构和政府组织开始加强网络安全的保护工作,从而保护了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网络安全:防范恶意软件感染和网络病毒
![网络安全:防范恶意软件感染和网络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d0d957e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5.png)
网络安全:防范恶意软件感染和网络病毒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社会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数字化时代,恶意软件感染和网络病毒蔓延成为了常见的威胁,给我们的网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人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恶意软件感染和网络病毒的侵扰。
一、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是防范恶意软件感染的基本举措之一。
恶意软件通常利用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漏洞进行传播和感染。
因此,及时更新这些系统和软件,可以修复漏洞并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恶意软件感染的风险。
二、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是保护计算机免受恶意软件感染的关键。
这些安全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和阻止潜在的恶意软件。
当用户访问可疑网站或下载未知文件时,安全软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拦截,确保计算机的安全。
三、警惕电子邮件附件和链接恶意软件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和链接进行传播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因此,我们在打开电子邮件附件或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时,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于来自陌生发件人的邮件。
避免随意打开或下载未知附件,以免感染恶意软件。
此外,在浏览器中也要避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以免误入钓鱼网站或下载有害软件。
四、备份重要数据备份重要数据是防范网络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网络病毒可以通过加密文件或破坏系统来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计算机。
如果我们及时备份了重要数据,即使遭受网络病毒的攻击,也能够迅速恢复数据,避免重要信息的损失。
五、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是保护个人账户安全的有效方式。
使用强密码可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应尽量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如“123456”或者“password”。
同时,对于涉及重要信息的账户,可以启用多因素认证,例如通过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等方式,以进一步加强账户的安全性。
六、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扫描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扫描是防范恶意软件感染和网络病毒侵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安全软件进行系统安全扫描,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潜在的威胁。
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的防范
![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的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19ec9cb31a37f111f1855b8f.png)
就 会 通 过 网络 来 传 播 病 毒 对 计 算 机 进 行 侵 害 。 本 文 详 细 的 介 绍 了 网 络 中存 在 的 一 些 病毒 以 及 如 何 对 网 络 进 行 安 全 维 护 。 【 键词 】网络 安 全 网络 病 毒 安 全 维护 传播 病毒 关 中图分 类号 :TP 9 0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0 . 67 2 1 ) 9 0 . 1 3 3.8 0 9 40 ( 0 0 — 0 0 0
1 1 泡 沫小 子 病毒 和 Ha p 9 蠕 虫病 毒 .4 py9
解用 户 的 口令 。 ( ) 过 特 洛伊 木 马 来攻 击计 算 机 。 2通 特洛 伊 木 马 可 以直 接 通过 邮 件 进 入计 算 机 来 进 行破 坏 , 一旦 用 户 打 开 邮件 , 些 病 毒 就会 留在 自己 的 电脑 这 中, 并在 电脑 中 隐藏一 些 程 序 , 以随 意 的修 改 用户 设 定 的计 算机 的一 些 参 可
信息 加 密 的 目的就 是 保 护 网 内 的数 据 , 件和 口令 的 完 整性 。 息加 文 信 密 技术 就 是 利用 数 学 和物 理 的手段 , 在信 息 进 行传 输 的过 程 中进 行 保护 , 防
2网 络 安 全 问题 和 防 范 .
在IO中对 计 算机 安 全 时这样 定 义 的 , 数据 处理 系所 采用 的 技术 进行 S 对 管 理和保 护 , 护计 算机 的硬 件 和软 件 的数据 不遭 到 恶意 的破 坏和 恶意 的泄 保 漏。 因此 可 以这 样 的 理解 计 算 机 网 络 的安 全 , 是 采 用 各种 管 理 技 术和 措 就 施 , 得 网络 的系 统 能够 正 常 的运 行 工作 , 证 网络 数 据 的可 用性 , 使 保 完整 性 , 使 得 网络传 输 时数 据不 会 丢失 。 2 1网络 安全 所 面 临的 问题 . 计算 机 网 络 也面 临 着 很 多 的 问题 , 像一 些 系 统 所 面 临 的运 行安 全 , 在 面对一些病毒和黑客不断侵犯时 , 能否使得信息依 旧能够安全的处理和运 输。 在信 息 的运 输 的 过 程 中 , 使 得 信 息 不丢 失 , 户信 息 的 口令 是 鉴 别 能否 用 是否安全 , 数据 的加密是否安全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真实性 , 和保密性。 网络信 . 息传播 的后 台是否 安全 , 否 能够 阻止 有害 的信 息进 入 计算 机系 统 的 是 后台, 避免大量 的信息失控。 能否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来进行窃 听 和诈 骗 , 能否 充 分 的保 护 用 户 的 利益 。
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pdf 132页)
![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pdf 1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517833a650e52ea5518987e.png)
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东南大学计算机系龚俭2003年1月1主要内容•网络安全规划与管理•系统安全•防火墙管理•病毒防范•入侵检测23网络的安全威胁•未经授权的访问非法进入•信息暴露敏感数据被访问•系统破坏因非法进入而导致系统数据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服务失效系统因受到破坏而无法正常工作4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保密内容完整•访问安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运行安全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安全监测5网络安全的实现模型•安全服务–定义了可向网络应用系统提供的安全功能•安全机制–定义了实现网络安全服务所使用的可能方法•安全管理–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实施的监控手段安全管理的目标•可对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访问控制政策的实施•了解网络的行为•了解用户的行为•保证网络和系统的可用性6安全管理的内容•网络安全规划•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教育7网络安全规划•安全需求分析与风险分析•子网划分与虚网划分•访问控制策略•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策略•应急事件处理规程8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配备网络安全管理员•配备系统安全管理员•建立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渠道–网络运行部门–CERT–当地公安机关的计算机监察部门9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网络与系统的安全性检测与分析能力•网络与系统运行日志的分析审计能力•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及时处理能力•安全服务器•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使用专用的独立系统10网络安全管理教育•签定用户守则•制定网络和机房的管理规则•培训系统管理员普及网络文化的概念规范网络行为••建立网络安全信息的发布系统11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网络管理•访问控制•安全监测•防火墙与安全通道•身份认证1213构建安全的网络•明确安全需求•制定安全政策•在边界建立符合安全政策的防火墙体系•划分内部的安全政策域•对特定的主机节点进行加固•使用合理的访问控制政策鉴别机制和数据安全体制•建立有效的可承受的监测体制14明确安全需求•不同的网络安全需求是不同的•安全需求是建立安全政策的基础•例如校园网可以有–保证网络的可用路由器不瘫痪邮件发送正常等等–保证网络用户使用的可管理–防止出现异常的流量导致异常的费用–防止对核心服务器的攻击以保护学校的声望–对学校某学生的机器不特别关心除非他报案15制定安全政策•根据安全需求制定安全政策•安全政策可以是形式化的也可以是口语化的•安全政策表示的是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例如(可以不用书面定义可以包括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种类)–在边界使用防火墙允许内部注册用户的对外访问禁止随意的对内部访问等–内部开发网段使用SSH 作为数据安全手段–鉴别采用口令认证的方式WWW SMTP例如可以划为用户上网域服务器域开发域等WWW SMTP18对特定的主机节点进行加固•对特殊位置的主机必须进行加固•如上例–WWW 服务器和Mail 服务器–对于内部开发服务器也需要加固–可以制定一定的制度要求内部员工也对各自的主机进行加固19使用合理的访问控制鉴别机制和数据安全体制•建立授权访问控制的政策例如哪些人可以访问哪些信息权限如何等•选择内部或外部使用的鉴别机制例如口令机制证书LDAP NIS •选择使用或不使用数据安全体制使用哪种数据安全体制例如CA KDC 如采用Kerberos(KDC)20建立有效的可承受的监测体制•使用不使用安全监测系统•基于网络还是基于主机的安全监测系统•例如–在边界上使用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在服务器上使用基于主机的安全状态检查系统–等等21网络安全规划与管理 - 总结•网络是不安全的但它需要安全而且也可以使其安全•网络的安全需要组织和技术两方面的措施来保证•网络的安全程度与所付出的资源代价相关•网络的安全依赖于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主要内容•网络安全规划与管理•系统安全•防火墙管理•病毒防范•入侵检测22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23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实体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24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运行安全–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应急技术25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信息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护–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鉴别26Unix系统安全27UNIX典型安全隐患•RPC守护进程–Remote Procedure Call–威胁最大•一些应用的远程漏洞–开放了有漏洞服务–一些权限或者root权限2829UNIX典型安全隐患续上•本地漏洞–系统用户来提升自己的系统权限–得到了一些权限的远程攻击者扩大自己的战果•暴露系统信息–和系统安全密切相关–使攻击者更容易入侵系统30Solaris 系列物理安全•OpenBoot 安全级别–none 不需要任何口令–command 除boot 和go 之外所有命令都需要口令–除了go 命令之外所有命令都需要口令•改变OpenBoot 安全级别–首先使用eeprom security-password 命令设置OpenBoot口令然后在root 登入状态使用eeprom security-mode=command 命令改变安全级别为command 或在OK状态ok setenv security-mode=command 的密码保护来实现Solaris系列文件系统的安全•SUID/SGID–网络入侵者常用入侵入口–SUID表示"设置用户ID"SGID表示"设置组ID”–find / -type f \( -perm -4000 -o -perm -2000 \)-ls3132Solaris 系列 文件系统的安全•备份–系统初装时的备份–定期备份–增量式备份(只备份改动的)–特别备份(为某些文件备份)–备份工具cp, tar, cpio, dump, restore33Solaris 系列 文件系统的安全•常见系统安全工具–TRIPWIRE 是一个文件系统完整性检查工具–TROJAN 一个可以被任何用户运行来检查特洛伊木马的perl 程序–PGP 流行的邮件和文件加密程序–LIBDES建立一个DES 加密库和一个DES 加密程序的工具包括一个crypt(3)的快速实现34Solaris 系列 用户账号和环境的安全•口令管理增强方法–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及其参数来增强对用户密码的管理•passwd -n 30 user #强迫用户每30天修改一次密码•passwd -f user #强迫用户在下一次登录时修改口令•passwd -n 2 -x 1 user #禁止用户修改口令•passwd -l user #封锁用户账号禁止登录35Solaris 系列 用户账号和环境的安全•取消ROOT的远程登陆–默认在/etc/default/login 里加上"CONSOLE"行在/etc/ftpusers 里加上root •配置ROOT 的环境–将umask 设为077或者027–查看你的环境中路径设置情况不要有./36Solaris 系列 用户账号和环境的安全•删除不必要的帐号–移去或者锁定那些不是必须的帐号–简单的办法是在/etc/shadow 的password 域中放上NP 字符 (No Password)•取消rlogin/rsh 服务–移去/etc/hosts.equiv 和/.rhosts 以及各home 目录下的.rhosts–并且在/etc/inetd.conf 中把r系列服务都杀掉然后找出inetd 的进程号重启它Solaris系列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更改不必要的启动文件–/etc/rc2.d/etc/rc3.d中S开头的文件–移除/etc/init.d相关文件–/var/adm/messages中观察启动的情况–ps -elf的输出中加以检查37Solaris系列系统的启动和关闭•取消NFS服务•rpcbind中的安全问题–rpcbind是允许rpc请求和rpc服务之间相互连接的程序–可以通过一些安全工具来确定rpc服务是否会影响到你系统的安全性•in.finger的安全问题–用nobody来运行它不用root38Solaris系列cron 和at•cron和Tripwire–Tripwire应该配置成定期检查下面文件和目录•/etc/cron.d•/etc/default•/var/cron•/var/spool/cron•/etc/cron.d/cron.allow•/etc/cron.d/at.allow•/etc/cron.d/at.deny3940Solaris 系列 系统日志•UNIX 日志系统简介–/var/adm–不同用户下各自的日志文件•创建所有重要的日志文件的硬拷贝–日志是最后一道防范措施–硬拷贝例如把日志打印出来Solaris系列系统补丁•任何复杂系统都存在安全漏洞•SUN公司提供了系统的补丁•应用程序的补丁•参考相关手册学习补丁的安装方法41UNIX的日常管理•原则–管理员必须对主机全权管理•必须是管理员管理•管理员必须管理–管理员必须定期审计主机–系统软件的安装必须进行授权–超级用户的控制•原则上只有管理员和备份管理员有超级用户口令•超户的扩散必须有足够的理由4243UNIX 的日常管理•日常审计–系统进程检查–系统服务端口检查–系统日志检查•针对性审计–怀疑发生攻击后对系统进行针对性审计–针对具体怀疑情况具体操作UNIX常用工具介绍•系统审计工具–cops–tara–tiger•扫描工具–SATAN/SAINT–NMAP–NESSUS–ISS(Internet Security Scanner)44UNIX常用工具介绍•日志审计工具–Logcheck–Swatch–……•报文获取工具–tcpdump–snoop45Linux系列•与Solaris系列类似•参见参考文献46入侵后的处理4748当发现异常时的处理方法•尽量保护现场并尽快通知相关的部门–公安部门–安全响应组–上级网络管理部门–等等•根据后面的建议加以认真的检查和处理入侵后的处理•处理事故之前–记录下恢复过程中采取的所有步骤•夺回控制权–将遭受入侵的系统从网络上断开–复制遭受入侵系统的镜象–夺回控制权不适用于全部情况lock in/lock out49入侵后的处理•分析入侵–查看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的更改–查看数据的更改–查看入侵者留下的工具和数据–检查日志文件–查看是否有sniffer–检查网络中的其他系统–检查与遭受入侵系统有关或受到影响的远程主机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网络型病毒与网络安全
【摘要】计算机发展的脚步迅速,网络病毒的发展也同样迅速,网络病毒一旦爆发,你关机、杀毒都无济于事,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公司的网络,一台机一台机的杀毒模式已经不适应了。
网络病毒从类型上分,可以分为两种:木马病毒、蠕虫病毒,从传播途径来说,又可以分为漏洞型病毒、邮件型病毒两种。
新病毒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不断补充新的查杀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在网络管理员与网络病毒的战斗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关键词】网络病毒网络安全木马病毒蠕虫病毒
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品,互联网已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跟桥梁。
计算机的功能也从最开始简单的文件处理、数学运算、办公自动化发展到复杂的企业外部网、企业内部网、互联网世界范围内的业务处理以及信息共享等。
计算机发展的脚步迅速,网络病毒的发展也同样迅速,网络病毒一旦爆发,你关机、杀毒都无济于事,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公司的网络,一台机一台机的杀毒模式已经不适应了。
网络病毒一般是利用电脑本身存在的问题或弱点进行传播,系统的防护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病毒与反病毒是对立成长,相互存在的,这两种技术就是在不断地杀与被杀中互相壮大,成长。
现在的计算机病毒最长的特点包括:寄生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触发性。
1 网络病毒分类
1.1网络病毒类型
现如今的网络病毒从类型上分,可以分为两种:木马病毒、蠕虫病毒。
木马病毒是一种后门程序,它会潜伏在操作系统中,窃取用户资料比如qq、网上银行密码、账号、游戏账号密码等。
蠕虫病毒相对来说要先进一点,它的传播途径很广,可以利用操作系统和程序的漏洞主动发起攻击,每种蠕虫都有一个能够扫描到计算机当中的漏洞的模块,一旦发现后立即传播出去,由于蠕虫的这一特点,它的危害性也更大,它可以在感染了一台计算机后通过网络感染这个网络内的所有计算机,被感染后,蠕虫会发送大量数据包,所以被感染的网路速度就会变慢,也会因为cpu、内存占用过高而产生或濒临死机状态。
1.2 网络病毒传播途径
按照网络病毒的传播途径来说,又可以分为漏洞型病毒、邮件型病毒两种。
相比较而言,邮件型病毒更容易清楚,它是由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会隐藏在附件中,伪造虚假信息欺骗用户打开或下载该附件,有的邮件病毒也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漏洞来进行传播,这样,用户即使只是浏览了邮件内容,并没有查看附件,也同让会让病毒趁虚而入。
而漏洞性病毒应用最广泛的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操作漏洞非常多,微软会定期发布安全补丁,即便你没有运行非法软件,或者不安全连接,漏洞性病毒也会利用操作系统或软件的漏洞攻击你的计算机,例如2004年风靡的冲击波和震荡波病毒就是漏洞型病毒的一种,他们造成全世界网络计算机的瘫痪,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网络在发展,计算机在普及,病毒也在发展跟普及,如今的病毒已经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有的时候一个病毒往往身兼数职,自己本身是文件型病毒、木马型病毒、漏洞性病毒、邮件型病毒的混合体,这样的病毒危害性更大,也更难查杀。
例:“新版《倩女幽魂》刚刚以7300万票房的成绩成为春季档期新冠,网络上打着‘新倩女幽魂’旗号的木马病毒流行度也急剧攀升,风头盖过此前让大量影迷电脑惨遭攻击的《3d肉蒲团》。
”记者采访360安全中心获悉,近期伪装新《倩女幽魂》bt下载种子的病毒变种已达到400余个,360安全卫士在4月26日拦截此类病毒攻击超过7万次,建议网友下载视频时注意开启360等安全软件防护,这是一则近日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
如今的病毒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如何预防和查杀已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探讨问题。
2 保护网络安全方法
据美国fbi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造成的损失高达75亿美元,ernst和young报告,由于信息安全被窃或滥用,几乎80%的大型企业遭受损失。
虽然我国收到黑客攻击的损失情况不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但是我们国家互联网用户多、用户规模大,网络病毒问题已刻不容缓。
2.1 防火墙
建立一个完整、安全、统一的防火墙防护体系,将不被允许访问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阻止黑客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网路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
可以将电脑的账户密码设置的相对复杂一
些,将guest帐户禁用并删除无用的用户,可以定期不定期的修改密码。
2.2 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要及时更新系统,安装补丁,保证每周执行一次,安装完毕后一定要重启计算机,只有这样补丁才能生效。
安装强有力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杀毒。
2.3 严禁下载可疑程序
严禁员工下载不明程序,不可随便翻阅别人发来的文件,不能随便运行电子邮件中的附件等。
2.4 安装杀毒软件
目前,国内安装360的已超过3亿,360杀毒可以永久免费安装方便,具有占内存小、操作方便、杀毒能力强等特点。
现在360杀毒2.0创新性地整合了四大领先防杀引擎,包括国际知名的bitdefender病毒查杀引擎、360云查杀引擎、360主动防御引擎、360qvm人工智能引擎。
四个引擎智能调度,为您提供全时全面的病毒防护,不但查杀能力出色,而且能第一时间防御新出现的病毒木马。
360查杀步骤:打开360安全卫士。
①查杀流行木马——全盘扫描木马——等它更新完之后——开始扫描——把扫描出来的木马
进行强力查杀;②切换到“清理恶评插件”——开始扫描——把扫描出来的恶评插件全部选中——立即清理;③切换到“清理使用痕迹”——全选——立即清理;④切换到“高级”——修复ie——立
即修复;⑤切换到“启动项”——除ctfmon,360和杀毒软件的进程,其他选项打勾勾——禁用选中项。
至此我们就系统的学习了防范网络病毒,查杀网络病毒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杀网络病毒,将网络病毒带来的灾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网络病毒也是在发展的,新病毒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不断补充新的查杀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在网络管理员与网络病毒的战斗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冯普胜。
arp 病毒处理方法[j].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8, (5).
[2]王秀和,杨明。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 2007, (5).
[3]李辉。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j]. 潍坊学院学报,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