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锂电池项目情况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年产15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年产15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环评报告

项目概述: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全面分析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性。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水污染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周边水资源的需求量和水污染风险,提出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案;2.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大气污染控制措施;3.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土壤污染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周边土壤的影响,提出土壤污染防控措施;4.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管理评价:评估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性质和数量,提出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案;5.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设计噪声控制措施;6.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保护措施。

基于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涉及到水资源的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实施节水措施,避免对周边水资源造成过度损耗和污染。

2.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应严格控制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安装适用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废气排放达标。

3.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土壤污染防控,定期监测土壤质量,加强管控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扩散。

4.对于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实施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采取有效的废物处理措施,确保废物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5.对项目噪声问题,建议采取隔音设备,优化设备布局,降低噪声产生和传播。

6.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锂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锂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运输:厂外依托社会车辆运送原料及成品,厂内使用人工手推车。
7、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
职工人数:项目建成后,职工总人数约为500人,不在厂内食宿。
工作制度:项目年生产300天,每天工作24小时,三班运转,每班8小时,全年生产时数7200小时。
8、产业政策
锂离子电池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隶属高效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参见《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具有巨大环保效益的新产品,也是国家“十一五”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重点支持发展的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发改委第40号令),经查询,本项目属于第一类即鼓励类中的“十六、轻工”中第13项为:高科技绿色电池产品制造(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本项目同时属于《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十二、轻工”中“(一)鼓励类”的第11项:高技术绿色电池产品制造(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依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十三条规定,其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
9、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为50万元,占总投资(21000万元)的0.24%,主要用于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噪声治理及固废收集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5环保投资估算
名称
环保设施名称
环保投资
(万元)
备注
废水
化粪池
5
/
管网建设
20
雨污分流
废气
布袋除尘装置
5
达标
排风扇
2
达标
噪声

合肥市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合肥市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合肥市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制造项目,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不断提升电池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

同时,当地还围绕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丰富产业链布局,整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合肥市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在此政策背景下,盟维科技于2018年正式落户安徽合肥,自成立之初便一贯秉持“客户的需求是我们创新的不竭动力”的理念,先后于2020年6月实现锂金属电池原型能量密度500Wh/kg的重大突破,2022年6月率先实现500Wh/kg级锂金属电池产品量产交付,并于2022年9月落成了全球首创锂金属电池自动制造线。

2023年3月22日,合肥经开区企业盟维科技发布了METARY®EL系列锂金属电池的产品进展,该系列产品在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超过90%,同时在250次深度充放电循环后,电池能量密度仍超过400Wh/kg。

这一成果证明盟维科技在高能量密度超稳定循环性动力电池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2021年中国碳酸锂行业全景速览

2021年中国碳酸锂行业全景速览

2021年中国碳酸锂行业全景速览摘要:一、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成为碳酸锂最大下游应用市场,碳酸锂需求将持续扩大碳酸锂是锂电池电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因此其最大下游应用市场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得益于政策扶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2014-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持续上涨且增幅较大,为碳酸锂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二、供需现状:中国碳酸锂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2016-2021年中国碳酸锂产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同时期中国碳酸锂的需求量整体上也呈上升趋势,其中在2020年出现小幅度下跌,主要原因是政策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导致了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在短期内放缓,带动了碳酸锂需求量的减少。

但在2021年中国碳酸锂需求量回升至25.64万吨,同比上涨39.35%。

整体上中国碳酸锂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碳酸锂价格上涨。

虽在2017由于供需关系失衡导致价格出现下跌,但随后在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三、进出口贸易:中国碳酸锂进出口贸易逆差加大,成为碳酸锂进口大国2014-2021年中国碳酸锂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尤其在2019年后,碳酸锂进口数量爆发式增长,而出口数量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贸易逆差加大。

智利是中国碳酸锂最大进口来源国,智利是全球锂矿可采储量最多的国家,2021年中国从智利进口碳酸锂的数量达到6.37万吨,进口金额为25.2亿元。

2021年上海是中国碳酸锂进口需求最多的地区,上海碳酸锂进口数量超全国一半,占比为54.78%,进口金额达到18.66亿元。

四、发展趋势:碳酸锂需求量持续上涨,产能将逐步释放受到政策、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青睐于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将带动碳酸锂需求量持续上涨。

另外,随着近年西部人才引进方案的落实,大批高素质人才驻扎西部地区,以及国内提锂技术的进步,中国碳酸锂产能将逐步释放,产量持续增多。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GW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告知承诺制批复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GW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告知承诺制批复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GW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告知承诺制批复
你公司关于《20GW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遂宁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承诺书》收悉。

项目位于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宁片区东临云龙路,西临中环线,南临金龙路,北临预留地;本项目主要从事锂电池的生产,占地720亩,建设厂房及辅助用房48万平方米,共建设10条生产线,设置合浆系统、涂布机、碾压、模切、预充、化成及电池测试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建成后年产能量型动力电池组20GWH;项目总投资710000万元,环保投资2800万元。

项目经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川投资备(2101-510924-17-01-487966)FGQB-0020号)立项,根据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社会信用代(略))对该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结论,在全面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

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你公司应当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防治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环保“三同时”制度。

项目竣工后,应按规定开展环境保护自主验收。

经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请市生态环境局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遂宁经开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加强对该项目的“事中事后”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检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 1月29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十大锂电池排名

十大锂电池排名

十大锂电池排名1、排名第一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福建宁德。

公司专注于通过电池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应用,提供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公司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的锂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动力总成,大型电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BMS)。

公司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锂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在储能领域,公司承接了部分关键客户的大型储能项目,年项目总量已超过40兆瓦时。

2、排名第二锂电池厂商—比亚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横跨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分别在香港(H股)和深圳(A股)上市。

全球较大的充电电池生产商,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畅销,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成功推出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和电动叉车等新能源产品,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凭借全球领先的铁锂电池技术,比亚迪正积极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

目前的有效产能为4.5Gwh,其中惠州1Gwh、深圳坑梓3.5Gwh,预计到2015年底,整体产能将达到6Gwh,2016年将扩张到10Gwh。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仅供比亚迪自用。

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30亿元。

3、排名第三锂电池厂商—国轩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起设立。

国轩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

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电芯、动力电池组、BMS系统及储能型锂电池组。

国轩高科目前的有效产能1.5Gwh,主要为方形和圆柱形动力锂电池电芯。

国轩高科的主要客户包括南京金龙、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中联重科、上海申沃、东风汽车、河北御捷等。

河北锂电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河北锂电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河北锂电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河北省锂电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我省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河北锂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汇报。

首先,河北省锂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北省已经形成了以锂电池、锂电材料、锂电设备及相关产业链为主体的锂电产业体系。

在锂电池领域,河北省已经拥有了一批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产品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动车电池等多个领域。

在锂电材料领域,河北省也拥有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锂电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

同时,锂电设备及相关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为锂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河北省锂电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河北省锂电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够,整个产业链条仍然不够完善。

另外,环保压力和原材料供应不足也是制约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河北省锂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北省锂电产业的发展,我们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二是加强产业链协同,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力;三是加强环保治理,推动企业绿色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四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河北省锂电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河北省锂电产业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河北省锂电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产1800万粒锂电池动力电池生产线建设单位(盖章):编制日期:2015年3月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6)三、环境质量状况 (11)四、评价适用标准 (13)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8)六、环境影响分析 (25)七、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1)八、结论与建议 (33)附图和附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三、环境质量状况四、评价适用标准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框图三元材料 正极混料涂布干燥正极压片正极分切铝箔导电剂(super-p )粘合剂(PV DF )溶剂(NM P )石墨粘合剂(S BR )增稠剂(CMC )导电剂(super-p )溶剂(纯水) 负极混料负极压片负极分切铜箔G 4NM PG 5 水汽极片叠片电芯制作组装焊接极耳擦 拭隔膜(LiTiO 3)S 1下脚料S 2 下脚料极耳、胶带注 液电解液化成分容检 验喷 码成品入库G 7 VOCS极组入壳组装绝缘垫片引片盖板外壳S 3 废纱布、废棉条S 4 次品涂布干燥制氮机氮气G 6 氮气锂电电池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磷酸铁锂材料六、环境影响分析29七、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计划书

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计划书

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的深入,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各界重视。

锂电池产业将成为未来汽车及能源行业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本企业拟根据市场需要,开展新能源锂电池的生产项目。

二、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
2. 项目用途: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3. 产能规模:年产10的锂离子电池
4. 项目投资规模:总投资亿元
5. 项目地点:位于市区科技工业园
6. 项目建设周期:自2020年6月启动,至2023年6月正式投入生产
三、项目重点
1. 采购国内外领先的锂电池生产设备
2. 引进海内外知名供应商合作,从源头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
3.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售后服务体系
4. 建设专业化的生产车间,力争符合文明工地要求
5. 积极培养专业锂电池生产技术骨干工人
四、预期经济效益
1. 规划2023-2025年年销售额亿元
2. 预计2025年实现利润亿元
3. 新增直接就业岗位1000个
五、项目风险防控与可行性分析
1. 市场分析
2. 制造能力分析
3. 供应链可控性分析
4. 财务分析
5. 项目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六、投资还款规划
本项目总投资亿元,拟通过自有资金和借款进行投融资。

项目建成后按以下还款方案:
以上为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计划书的大致内容框架。

实际项目还需要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添加更多详细内容。

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表一、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二、项目概述:三、环境影响评价数据:1.大气环境: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氟化氢、氰化物等。

为了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项目方可以采用相应的净化设备和工艺,确保气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水质环境: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其中可能含有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

为此,项目方需要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3.土壤环境:锂离子电池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锂、镍、钴等,这些原材料的开采和提取过程可能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项目方需要加强对原材料开采环节的监管,确保不对土壤环境造成损害。

4.噪声环境: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如高速流水线、机械设备的运转声等。

为此,项目方需要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四、环境管理措施:1.严格控制有害气体排放:安装气体净化设备,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确保有害气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建立废水处理系统: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废水,实现废水的净化和重复利用,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加强原材料开采监管:合理规划原材料开采区域,加强对开采过程的监管,防止土壤污染。

4.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在生产车间、设备周围设置隔音设备,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五、环境保护效益评价:通过采取上述环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对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同时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环境风险及风险管理: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等风险。

项目方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危险品的储存和处理,安装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确保员工和环境安全。

七、环境监测与监督:项目方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

甘肃省锂电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省锂电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省锂电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作者:梁顺强孙晓东赵军许鸿善来源:《发展》2023年第12期锂电产业是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

目前,以锂电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储能领域加快兴起并占据主流,特别是在新型储能装机中占比近95%。

在“双碳”背景下,立足甘肃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锂电池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一)全球和国内概况及市场发展趋势1.全球发展趋势从产能格局来看。

2022年全球锂电池产能超过2000GWh,预计未来4年内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33%左右,2026年将达到6300GWh。

分国家来看,锂电池产能集中度前5的国家分别是中国(80%)、美国(6%)、波兰(3%)、瑞典(3%)、韩国(2%),合计占比达94%,产能格局高度集中。

美国IRA法案和欧洲《净零工业法案》《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颁布后,欧美国家加速建设本土鋰电池产业链,吸引电池企业出海欧美布局产能,预期2026年欧美国家锂电池占比将提升。

日本、韩国电池龙头企业,大多以客户布局为导向,优先选择在中国、美国建设产能,在本土产能布局较少,且在未来鲜有扩产规划。

从市场需求来看。

2022年在减碳目标、电动化转型、地缘政治及政策法规的驱动下,全球电池市场势头强劲,需求爆发。

全球锂电池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

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小型电池出货量114.2GWh,同比下降8.8%;储能电池增速超过动力电池。

2.国内发展概况从产业政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积极出台行业规范、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锂电发展目标、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从产业链延伸、要素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涵盖电池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促进我国锂电池产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锂电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锂电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锂电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概论 (4)一、锂电池项目投资主体概况 (4)(一)、公司概要 (4)(二)、公司简介 (5)(三)、财务概况 (5)(四)、核心管理层介绍 (6)二、锂电池项目基本情况 (7)(一)、锂电池项目名称及锂电池项目单位 (7)(二)、锂电池项目建设地点 (7)(三)、调查与分析的范围 (8)(四)、参考依据和技术原则 (8)(五)、规模和范围 (10)(六)、锂电池项目建设进展 (10)(七)、原材料与设备需求 (11)(八)、环境影响与可行性 (13)(九)、预计投资成本 (14)(十)、1锂电池项目关键技术与经济指标 (15)(十一)、1总结与建议 (16)三、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7)(一)、人员资源需求 (17)(二)、员工培训与发展 (19)四、法人治理架构 (21)(一)、股东权益与义务 (21)(二)、公司董事会 (22)(三)、高级管理层 (24)(四)、监督管理层 (25)五、市场与供应链管理 (26)(一)、供应链策略 (26)(二)、供应商关系管理 (26)(三)、存货与库存管理 (27)(四)、客户关系管理 (27)(五)、物流与分销策略 (27)六、营销策略与品牌推广 (27)(一)、营销策略制定 (27)(二)、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29)(三)、促销与广告战略 (31)(四)、品牌推广计划 (32)七、法律与合规事项 (33)(一)、法律合规与风险 (33)(二)、合同管理 (34)(三)、知识产权保护 (34)(四)、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 (34)八、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 (35)(一)、市场状况概览 (35)(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37)(三)、竞争对手分析 (38)(四)、市场机会与挑战 (40)(五)、市场战略 (41)九、锂电池项目进展与里程碑 (43)(一)、锂电池项目进展 (43)(二)、重要里程碑与进度控制 (44)(三)、问题识别与解决方案 (45)十、投资方案 (46)(一)、锂电池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46)(二)、建设投资构成 (47)(三)、资金筹措方式 (48)(四)、投资分析 (49)(五)、资金使用计划 (50)(六)、锂电池项目融资方案 (51)(七)、盈利模式和财务预测 (53)十一、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54)(一)、社会责任策略 (54)(二)、可持续发展计划 (54)(三)、社会参与与贡献 (55)十二、战略退出计划 (55)(一)、锂电池项目退出战略 (55)(二)、潜在退出方式 (56)(三)、退出时机与条件 (57)(四)、投资者回报与退出 (57)十三、锂电池项目可行性风险分析 (58)(一)、锂电池项目风险识别 (58)(二)、风险评估和定量分析 (59)(三)、风险管理计划 (59)(四)、风险缓解策略 (59)十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60)(一)、可持续发展目标 (60)(二)、环境友好措施 (61)(三)、社会影响与贡献 (62)(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62)概论本报告是对锂电池市场调研项目的综合评价分析,通过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未来趋势,为企业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投资5亿多元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与研发项目落户兰考

投资5亿多元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与研发项目落户兰考

佛照明投 26 亿 元建高 .1 明新能源 电池生产基地
据 报 道 , 几 天 陷 入 公 司 董 事 前 长、 董秘 涉嫌 内幕 交易 的 “ 现金 奶牛 ”
业 建立 “ 三废 ” 理系 统 , 全企 业污 染源 台账 、 处 健 污染 减排月 报表 等制度 , 一批 对
企业 实施 重点监管 , 将减排 责任逐个 落实到企 业和具体 减排项 目上 , 订 目标责 签 任书, 确保 减排任务 的顺利完成 。 由于措施得力 , 重点 突出,0 9 园区规模 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 能耗 同 比 20 年
从 电动 自行 车领域 切入 动力 电池业务 ,00 2 1年一 季度 公司的第 一条 生产 线 即已
投入 生产 。 新能 源汽车用 动力 电池有 望在三季 度量产 。 该公 司正在积极研 发的新
能源汽车 动力 电池 既包括 用于纯 电动 汽车 的能量 型动力 电池 , 也包 括可用 于混
合动 力汽车 的功率型动力 电池 。 该公 司 已有相 关样 品送往 东风汽车进 行测试 , 目 前进展 顺利 。 预计公 司新 能源汽车 动力 电池有望在 2 1年三 季度实现量产 。 00 华芳纺织 公司的动力 电池产 品 已体 现出一定 的技术优势 。 据介绍 , 公司动 该 力 电池的主要 性能指标 与 比亚迪 、 天津力 神等 公司的 同类产 品相 当 , 某些 关键指 标还 优于 后者 。 电解 液生产 线 技术领 先 , 有望在 三季度 量产 。 司磷 酸铁锂 电解 公
年 产 2 万 只 的锂 离子 5
动力 电池项 目落户邵 阳
据 报道 , 由牛 力新 能源 有 限公 司 投资兴 建年产 2万 只的锂离子动力 电 5 池项 目已正式落户于邵 阳市双清 区渡 头桥镇 , 其生产线的前期工作 已经基本

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

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

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
摘要:
1.项目简介
2.项目投资金额及建设周期
3.项目产品及产能规划
4.项目对重庆地区产业链的影响
5.项目对我国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产业的意义
正文:
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位于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约20 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3 年。

项目主要生产锂电池材料和半导体化学品,产品包括锂电池电解液、锂电池电解质盐、半导体用化学品等。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0 亿元,年税收约1.5 亿元。

该项目由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材料、半导体化学品等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宙邦在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实力,项目将充分利用其在产品研发、市场渠道、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产业的发展。

项目对重庆地区产业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项目的建设将推动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其次,项目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最后,项目投产后,将有利于完善重庆地区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产业链,推动
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总的来说,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的建设对我国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锂电池及半导体产业中的竞争力。

描述我国锂电池主要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

描述我国锂电池主要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

我国锂电池主要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稳定产能的生产基地。

2. 主要生产基地分布2.1 东部沿海地区2.1.1 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是国内锂电池产能较大的地区,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生产规模居首位。

2.2 中部地区2.2.1 湖南、湖北等地区具有丰富的锂资源,成为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基地,尤其以宁乡、长沙和宜昌等地的锂资源储量较大。

2.3 西部地区2.3.1 青海、四川等地区因为富含锂资源,成为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基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产业集裙。

3. 分布特点3.1 区域多样性3.1.1 我国锂电池生产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了区域多样性的特点,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发展产业,实现了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3.2 资源禀赋3.2.1 不同地区的锂资源禀赋不同,东部地区依托产业链和技术优势成为主要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则依托丰富的锂资源储量发展产业。

3.3 技术优势3.3.1 东部地区的锂电池生产基地拥有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中西部地区则在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

4. 发展趋势4.1 区域协同发展4.1.1 未来,随着产业升级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各地区将加强协同合作,形成以东部地区为主导、中西部地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4.2 技术创新4.2.1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升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4.3 资源整合4.3.1 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各地区将加强资源整合和节约利用,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有机结合。

5. 结语5.1 我国锂电池主要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多样,各地区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进行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地区将加强协同合作,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锂电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烟台众成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

烟台众成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

烟台众成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对“烟台众成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公示,以便广泛了解社会各界公众对本项目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影响的态度,及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烟台众成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总投资:9100万元建设地点:烟台市蓬莱区大辛店镇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租赁烟台鑫杰不锈钢有限公司车间,并购置生产及附属设备212台(套),建设年产1.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

生产规模:年可回收电池模组800吨、电池箱体1200吨、正负极混合粉7430吨、铜粒1850吨、铝粒630吨、铁片1860吨。

二、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建设单位:烟台众成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林总联系方式:电子邮箱:三、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环评单位:山东盈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袁工联系方式:电子邮箱: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公众可在本公示发布之日起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填写公众意见表,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提交公众意见表,也可直接交纸质版至建设单位。

如果公众对该项目在选址、各方面的环境影响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或者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任何的建议,可通过来人、来电、来信等方式与建设单位联系。

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将对所反映情况认真核实,调查属实的意见或建议将给予采纳,并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到2015年,全省单体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前列,其中,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 江西省 动力电池达1亿安时,占全国的10%。 规划2011年生产动力锂离子电池10亿安时左右。 2010年,成飞集成公告称将募资不超过10.2亿元,将全部用于增资控股中航锂电 河南省 (洛阳)有限公司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6.8亿安时大容量锂 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Nhomakorabea北京
天津
2010年12月,天津市捷威动力计划投资25亿元,2015年完成二期建设,届时将达到 每年4亿安时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2010年12月,巨鹿县神州巨电公司计划再投资9000万元建设二期工程,预计2011年 河北省 8月份可竣工投产,届时产能将从日产5万安时提高到20万安时。2015年,日产200 万安时。 2010年5月,总投资15亿元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项目落户山西晋城市,建成后 山西省 年产2.4亿安时。 长春高新区规划2015年15亿安时产能;辽源锂源公司已形成5000万安时国际标准锂 吉林省 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为一汽集团的中巴客车配套,2010年7月,公司 计划投资5.6亿元,建设年产业2.4亿安时的生产线。 黑龙江 中强能源科技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日产5万安时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2009年底,上海航天工业总公司、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和 上海市 深圳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9000万元的首期投资启动了上海首个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将形成年产1亿安时的锂电池生产能力。 2011年4月,江苏万力与国轩高科合作发展汽车动力电池,预计一期可形成年产 3000万安时。在此基础上,双方目标形成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可为3000辆大 江苏省 巴或者5万辆轿车提供动力电池的产能规模。 2010年5月,万向和美国Ener1公司将在中国杭州建锂电池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 浙江省 首期投资3亿多美元,2011年底将形成3亿安时电芯以及4万套电动车用蓄电池组系 统的产能。 福建省 2008年,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锂离子电池项目在福建宁德 漳湾开工,该项目设计年产3亿只电芯,是当前全世界最大锂电池项目。
2010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中能锂电总投资1.86亿元投资成立湖北中能锂电科技有 限公司,在湖北省嘉鱼县新建日产60万安时锂电池项目。 湖北省 襄阳规划到2015年,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形成11个系列、2-5万辆的整车产 能,60亿安时动力电池产能。 2011年1月,湘潭丰华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公司主 湖南省 要生产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该公司一期将投资5000万建设年产量5000万安时 的生产线。 2010年8月,珠海银通将投入41亿,2013年建成年产能为10亿安时动力、储能锂离子 广东省 电池;2011年3月,中山市委市政府与中信国安盟固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 投资170亿元新能源汽车项目,2015年将实现年产20亿安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 广西省 2010年10月,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在崇左市城市工业区投资两亿,2015年建成公 司建设生产线,形成年产6.5万KVAh 锰系锂电池的生产能力。 2010年12月,两江新区与深圳立业集团签署协议,由该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 8000万只小容量锂离子电池、150万台套汽车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项目。
图表:各省市锂电池项目开展情况
省份
山东省
近期较大锂电池项目
2010年11月,青岛海霸能源和宏耐新能源两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分别在胶 南、即墨开建,建设生产能力为10亿安时的动力锂电池。 2010年8月,欧瑞资本与环宇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北京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环宇赛尔计划提高其日输出量,在2010年底达到锂电池总产能50万安时/天。
重庆市
2011年4月,天齐锂业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增资扩股框架协议 》,公司将连同航天电源的现有股东以现金方式对其增资,资金主要用于其年产 四川省 5000万安时动力锂离子电池芯及集成系统生产和配套能力的建设项目,介入新能源 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 2010年8月,合肥国轩高科日产20万安时汽车专用锂电池新生产线正式奠基开工。 安徽省 该生产线总投资约6000万元,将全部采用国内一流的自动化设备,预计该生产线在 4个月内建成投产。 注: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省市及企业2010年新开工动力锂电池项目2015年预计产 能达75亿安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