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3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某些病症或健康状态在特定时间后发生的频率、分布和相关因素的一门学科,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分支。
近年来,全球卫生挑战的不断出现,如流行性疾病爆发、环境和社会因素引发的疾病负担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等,让临床流行病学越来越重要,而且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的未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意义:临床流行病学是指在衡量和研究人类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中间干预和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人群中某些病症或健康状态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频率、分布和相关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为医疗保健提供参考信息,帮助医生发现和处理疾病,促进临床实践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可以进一步为公共卫生政策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2.临床流行病学的目标和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不同人群中某些病症或健康状态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频率、分布和相关因素,进而探讨病因、预后和治疗效果等问题。
临床流行病学应用广泛,可涵盖疫情控制、药物安全、临床决策、健康科学研究等领域,还可为医疗保健提供参考信息,帮助医生发现和处理疾病,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3.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临床流行病学主要采用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科学知识,探讨不同人群中某些病症或健康状态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频率、分布和相关因素。
统计学方法用于描述人群数据,在进行各种比较和检验中,分析危险因素、病因、预后和治疗效果;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方法用于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如交叉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随机化对照试验等。
4.临床流行病学的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将继续发展,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组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同时也需要注意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共享研究成果,加速知识发展和应用,探索新的疾病监测、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流行病学考研3病例对照
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Study)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新发病例,以自身为对 照,比较病例在疾病发作前短时期(如1小时) 内的暴露与其既往(如上周同一时间或上一年 度)对同一因素的暴露史。
使用自身对照可以控制某些难以识别的潜 在的混杂效应。但如果暴露因素存在时间趋势, 则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m1
m2
N
————————————————————————
结果分析 (2)
例2. 在探讨母亲围产期暴露放射线与儿童白血 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从肿瘤登记处 查到100例白血病儿童,再从病例的邻居中 选取200名非白血病儿童作为对照组,然后 通过这些儿童的父母了解母亲在怀孕期间 是否有放射线暴露史。
成组匹配 (Category Matching) 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一致。 (如,男女各半, 40岁以上者各3/1)
病例与对照匹配
2、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1:1匹配称配对; 1:2、 1:3、------ 1:R称为匹配。
配比过度(Over-matching)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 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丢失信息, 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以人群和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人群为基础
医院为基础
源人群易于确定
研究对象易于获得
易于确定来源于同一人群的病例和对照 研究对象易于合作
对照的暴露史能够较好地反映未患所 病例和对照的背景特征相似
研究疾病人群的暴露情况
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样品中易于
获得暴露信息
研究步骤
(一)提出假说 (二)选择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 3 疾病的分布2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横断面分析
不同出生队列的人在同一年龄
同一出生队列
Doege关于美国结核病死亡率的横断面分析
Doege关于美国结核病死亡率的横断面分析
横断面分析的缺点
由于一个断面上不同年龄的人群是由不同(出生)队列 人口构成的,而不同的(出生)队列的暴露经历可能会 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较大时,横断面分析所显 示的结果会弯曲疾病与年龄之间的真实联系。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某人群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
患病率(%)
100
80
男
女
60
40
2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年龄(岁)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
(Schottenfeld 1982)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几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的发病曲线
基础免疫:按免疫程
序在幼儿不少于8月龄
中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已控制了大流行。
至1岁内完成第一针次; 疫苗接种改变了麻疹以往冬春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
疾病,发病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个月以内的
加强免疫:常规在4~ 6岁时加强免疫1针次。
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疫苗接种年龄有关。
疾病的分布形式(三间分布)
4.1 疾病的人群分布
人群分布
(一)年龄 (二)性别 (三)职业 (四)种族/民族 (五)宗教 (六)婚姻与家庭 (七)流动人口 ……
通过比较某一种疾病在 某种人群属性的不同层 次或类别上的分布的差 异,可以了解疾病在人 群中发生与流行的规律, 并为病因学研究提供重 要的参考依据。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①研究单位之间的变异(一般用标准差s 表示) ②调查人群中欲调查特征或疾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也即
暴露比例或患病比例) ③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容许误差”,即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
的大小 ④把握度的大小,由α和1-β来表示
.
31
估算公式
① 率的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符合二项分布)
N t 2 PQ d2
.
23
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多级抽样
.
24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EpiCalc 2000
.
21
四、明确抽样方法,估算样本含量
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 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
22
抽样技术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方便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其他抽样技术
按比例 不按比例
.
48
“五不问”原则
① 可问可不问的项目不问。 ② 复杂问题项目不问。 ③ 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项目不问。 ④ 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项目不问。 ⑤ 通过其他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不问。
.
49
调查项目顺序的编制
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与心理反应分类排列,符合调查对 象的交流习惯。可根据人们的思维方式,按事物的内容和 相互关系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先设定容易回答的,后设定敏感的、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先排列封闭式问题,后排列开放式问题。 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采用不同调查方式,调查表项目的顺序应有所区别。
预防医学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二
⑴确定研究因素
• 对每个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用国际或
国内统一的标准。还要确定变量的测量方法。应 尽量利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测量,这样取得的信息 较丰富,客观性好,且便于统计分析中进行定量 分析。 在调查时,还要收集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一般资料。由一般项目、研究因素项目及调查者 项目(调查人员及日期等)构成一份调查表。调 查表是病例对照研究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N
( Z 2 PQ Z P0 Q0 P1Q1 ) 2 ( P1 P0 ) 2
上式中 N 为病例组或对照组人数,Zα 与 Zβ 分别为α 与β 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 数,P0,P1 分别为对照组及病例组估计的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有时 P1 较难估计,也可用下 式计算:
OR P0 P1 (1 P0 OR P0 )
过去 人数 a c b d 暴露 +
现在 调查方向 疾病 +
研究人群 + -
图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
表 1 母亲服用反应停与产儿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母亲服用反应停 有 无 合计 χ =69.4
2
畸形儿 34 16 50 OR=93.5
对照 2 88 90
合计 36 104 140 (Weicker,1962)
•
⑵收集资料
• • • •
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现场询问方式填写调查表, 也可以通过通信或电话填写调查表。此外, 还可查询登记报告或医疗记录等手段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应实行质量监督以保证收集过程顺利进 行和所收集信息的质量。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要采取同样的认真态度收集资 料,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3.样本含量
• • • • •
样本含量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四个因素 ⑴对照人群中所研究因素的估计暴露比例Po。 ⑵预期与该因素有关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⑶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准,即统计学检验中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 ⑷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β则为统计学 检验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B、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D、民族的风俗习惯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社区服务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C、抽样方式误差D、环境因素改变E、测量者记录误差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偶然关联B、继发关联C、间接因果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领域。
它是流行病学的分支之一,主要关注于疾病在临床设置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因素。
1. 发病率(Incidence):指在一定人群中,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通常表示为每10万人年。
发病率可以帮助人们评估疾病的流行水平和趋势,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 患病率(Prevalence):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患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患病率可以反映人群中患病状态的普遍程度,对于疾病预防和制定医疗政策有重要意义。
3. 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患者存活下来的比例。
总生存率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预后。
4. 生存期(Survival Time):指患者从确诊到死亡或失访的时间间隔。
生存期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预后,并且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患者关键信息非常重要。
5. 风险(Risk):指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个体患上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风险可以分为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用于评估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6. 阈值(Threshold):指在一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疾病发生的最低水平。
阈值可以帮助确定何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7. 显性扩散(Overt Outbreak):指疾病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并造成疫情的情况。
显性扩散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8. 隐性传播(Subclinical Transmission):指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能够传播病原体给他人的情况。
隐性传播可能导致疾病在人群中的迅速传播,因此及早发现和控制非常重要。
9. 敏感性(Sensitivity):指诊断试验正确识别真实患者的能力。
敏感性可以帮助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并确定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0. 特异性(Specificity):指诊断试验正确识别健康人群的能力。
特异性可以帮助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并确定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B、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D、民族的风俗习惯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社区服务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C、抽样方式误差D、环境因素改变E、测量者记录误差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偶然关联B、继发关联C、间接因果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3:三间分布的论述
(四)疾病的地方性
• 1.统计地方性;
• 2.自然地方性; • • 3.自然疫源性
二.时间分布特征
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P18
周期性(cyclic change, periodicity)
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长期变异
定义: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 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 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原因:(1)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改变 (2)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变异 (3)诊断水平的提高 (4)登记报告制度的完善 (5)人口学特征的改变
美国1920-1980年白喉发病及死亡 长期变化趋势
• (三)疾病的地区聚集性
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 平时的情况称为聚集性。 • 研究疾病地区分布的聚集性对探讨病因 或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十分重要。
(四)疾病的地方性
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 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广义上看,由各种原因 所致的具有地区性发病特点的疾病均属地方病。
(四)种族和民族
例:黑人高血压性心脏病,白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种族之间疾病病种及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分 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与不同民族、种族的遗 传因素有关 (2)与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有关: (3) 与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 (4)与各民族所处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 社会条件的不同影响有关(5)与医疗卫生质量和水 平不同有关。在分析疾病患病的民族与种族差异 时,不能单纯地从一方面去找原因,应综合起来 去分析,特别是当种族差异同时伴有社会经济状 况差别时。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
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 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RCT:随机对照试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5.盲法: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
一般为1〜2天、1〜2周或1〜2个月,最长不宜超过2〜3个月。
特定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7. RR (relative risk):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專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廳组与非暴稼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8.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临床流行病学
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 和价值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目前
美国耶鲁大学 John Paul教授
Sackett DL博士 Fletcher RH博士 Feinstein AR博士
Kerr White博士 Scott Halstead博士 建立INCLEN
美国耶鲁大学 John Paul教授
Sackett DL博士 Fletcher RH博士 Feinstein AR博士
Kerr White博士 Scott Halstead博士 建立INCLEN
INCLEN第二期项目
循证医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1.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2.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3.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appraisal
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 和价值
Robert Fletcher Professor
临床流行病学应是一门科学解释临床医学研 究结论和观察、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1.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2.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3.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庞迪亚克故事告诉我们:
Observation guided by scientific thinking are still the best safeguard against baloney and superstition.
科学思维指导的观察至今仍然是抵抗胡说八道和 迷信的最好保证。
appraisal
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 和价值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影响周期性间隔时间的因素
易感者的数量 前一次流行后遗留下来的 易感者人数的
多少 新的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人群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
长期趋势
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
(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
公共卫生学院
美国1920-1980年
who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choolpublichealthpekinguniversity疾病的人群分布公共卫生学院婚姻与家庭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免疫水平的差异暴露在病原因子下的机会不同频率指标有效的预防接种可以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急性传染病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性别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的差异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如职业生活方式等不同鼻咽癌发病的性别差异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遗传公共卫生学院遗传因素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19902001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18americanindianalaskannative美洲土著人阿拉斯加原住居民141618pacificislanderblacknonhispanicwhitenonhispanic亚洲或太平洋岛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非西班牙裔白人1012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study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公共卫生学院从一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龄变化的趋势
(完整版)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B、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D、民族的风俗习惯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社区服务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C、抽样方式误差D、环境因素改变E、测量者记录误差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偶然关联B、继发关联C、间接因果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3)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3)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真正有病但被试验判断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的比例(漏诊率)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真正无病但被试验判断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的比例(误诊率)2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1粗一致性crude agreement又称符合率,是试验所检出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例数之和占受试人数的百分比。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该指标适用于计量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传染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的学科。
传染病infection disease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及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gress指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根据携带病原体种类的不同又可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医源性传播nosocomial transmission指在医疗和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垂直传播vertical nucleus transmission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
经飞沫核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飞沫核是指病人排出的小飞沫当与周围空气接触时,水分蒸发,表层干燥变得致密,内部仍有水分,形成飞沫核。
临床流行病学3
主讲人:
提纲
病例报告 病例系列研究 横断面调查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是就一例或少数病例所观察到的新 问题进行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到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转归、病理或病因线索等某方 面的珍稀所见,其意义在于提供病因线索, 对病因研究可能很有启发。
实例1
麻醉所用的氟烷是否有致肝炎作用曾引起争议。
式中 s 为标准差,d 为容许误差。
例如,某人需要调查血吸虫病人的血红蛋白含量(g/L),根据以往经验,标准差为 30,
这次希望容许误差不超过 5。在此条件下问需调查多少人?
现 s=30 d =5
N
4s2 d2
4 30 2 52
144 人
2.计数资料的样本含量估计
属于二项分布情况的计数资料,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时,样本含量可以用下式计算。
从剩下的猪肉取样,Zenker发现肉里有许多有包 囊的猪旋毛虫。
病例系列研究
病例系列研究是对一些同样病例进行分析,往往 能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对于病因研究可能大有 裨益。
由于病例系列研究没有对照组,只能揭示一些现 象不能论证因果关系。
实例3
1973年日本京都大学的高月发现一名50岁的妇女患淋巴细 胞白血病。其他国家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为B细胞性,此 例竟是T细胞白血病。这引起他的注意,同时联想起曾听 说九州和冲绳等西南地区此病较多见。问该患者出生地, 果然是九州南端的鹿儿岛。于是,T细胞、成年人(40岁 以上)、西南地区,这几个特征萦回在他脑际。
经历三年共累积了16例同类病人,其中13例出生于九州。 这些病人的白细胞核呈梅花状分叶,也是一个特征。他认 为这是未被识别的特殊类型的白血病。1977年,他以“成 人T细胞白血病”的病名作了报道,立即引起医学界的注 意并开展了广泛研究。包括新病种病因的研究。1981年发 现其病因是HIV-1。
临床流行病学总复习(人卫第3版)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
二、研究核心:应用其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2.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3.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1.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
2.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3.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一、临床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第五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第六节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第一节疾病负担的概念一、疾病负担: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
第二节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与意义一、发病指标(一)发病率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计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3.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提出病因假设。
(二)患病率1.定义: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2.计算:(1)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2)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3)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P=ID3.应用:(1)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
(2)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的床位调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病学第⼀章绪论⼀. 临床流⾏病学得定义临床流⾏病学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发展起来得新兴学科,就是采⽤近代流⾏病学、⽣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得原理与⽅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得⼀门⽅法学。
⼆。
临床流⾏病学得学科发展与现状1. 国际临床流⾏病学⽹络得建⽴与发展1938年美国耶鲁⼤学John Paul教授临床流⾏病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临床流⾏病学1982年国际临床流⾏病学⽹络(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培养⾼级临床流⾏病学⼈才INCLEN得第⼀期项⽬:在美国、加拿⼤与澳⼤利亚建⽴了5个国际临床流⾏病学资源与培训中⼼(clinical epidemiologyres ourceandtraining center, CERTC); 在22个国家建⽴了临床流⾏病学单位(clinical epidemiologyunit,CUT);出版发⾏<<临床流⾏病学杂志>〉;每年召开⼀次国际学术会议、INCLEN得第⼆期项⽬:(90年代初⾄今)宗旨: 在最可靠得临床依据与有效使⽤卫⽣资源得基础上, 促进临床医学实践, 从⽽改善⼈民健康。
2、我国临床流⾏病学得建⽴与发展1980年, 在Rockefeller基⾦会资助下,有4位专家在英国接受了临床流⾏病学培训;1983年, 13所部属院校接受世界银⾏贷款项⽬,即临床研究得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Measuremen t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培训项⽬在上海医科⼤学、华西医科⼤学与⼴州中医学院建⽴了3个国家级DME培训中⼼1989年,⾸届临床流⾏病学/DME学术会议,中国临床流⾏病学⽹(Chinaclinical epidemiologynetwork, CHINACLEN) 1993年,中华医学会临床流⾏病学学会成⽴1997年,协与医科⼤学、湖南医科⼤学、第四军医⼤学与浙江医科⼤学成为INCLEN phaseII得CE U2006年6⽉, 第九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上海)2008年6⽉, 第⼗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10年7⽉,第⼗⼀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烟台)2012年11⽉, 第⼗⼆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06年6⽉, 第九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上海)2008年6⽉,第⼗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10年7⽉, 第⼗⼀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烟台)2012年11⽉, 第⼗⼆次全国临床流⾏病学学术会议(北京)三、临床流⾏病学得特点1.多学科相结合得特点2、研究对象群体得特点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病人进行分析
39
全分析集(FAS) 指合格病例和脱落病例的集合,但不包括剔除病例。
几乎包括所有的随机化后的受试者。主要疗效指标缺失时, 根据意向性分析(intention to treat,ITT分析),用前 一次结果结转。 符合方案集(PPS)
5种杂志 → 86~107篇。 2分钟阅读一篇文献的速度 ---3个小时
在现今出版发行的原始资料中,只有10%~15%的文献 具有持久的科学价值。
43
一、决定文献质量的关键部分
(一) 研究是否具有首创性或提供了新证据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否合理 (三) 科研设计是否合理 (四)偏倚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五) 研究样本量是否足够大,研究(试验或观察)的 时间是否足够长
• 中途退出治疗者结果不能分析
20
(三)序贯试验 (sequential trial)
1. 原理
序贯试验不预先估计样本含量,每次选入一对 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处理因素和安慰剂,每一对 研究对象试验完成后即进行结果的分析,一旦 可以作出拒绝或不拒绝假设检验的判断时,即 可停止试验.
21
2. 序贯试验的设计类型
1. 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2. 选用精确性较好的指标 3. 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4. 选用特异性较高的指标
尽量判断终点效应 (end effect)
9
三. 实验设计类型
(一)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
此试验设计被国际上公认为所获得的实验结果 最具科学性的实验设计方法。即循证医学证则 分配试验对象
试验组
对照组
得出试验结果
估计并分析 混杂偏倚
选择统计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
结论
防止测量性偏 倚的措施如: 采用盲法, 增强依从性, 控制失访
30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流程(思路)
描述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
提供病因线索 形成初步病因假说
检验病因假说
实验流行病学
序贯试验
质反应 量反应
开放型 闭锁型 开放型 闭锁型
22
3. 序贯试验的实施步骤
(1)确定序贯试验的类型 当预试验提示差异十分明显或两组差异很小
时,以选用开放型设计为妥; 如果试验结果的方向性不能确定时,宜选闭锁
型设计; 测量指标是定性指标 --- 质反应 测量指标是定量指标 --- 量反应
23
(2) 指标及标准的确定 试验指标的确定: 敏感, 特度,客观 制定试验标准: α,β
34
新药分类及评价:
➢ 按照国家药品管理与新药审批的要求, 目前国内把中药和西药均分为五类:
第一、二、三类新药需进行临床试验, 第四、五类需进行临床验证。
➢ 新药评价包括:1. 临床前药理、毒理评价 2. 临床药理评价
35
➢ 新药临床分期:
Ⅰ期:临床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在人体进行新药试验的起始期,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
Ⅳ期:销售后的监测 新药投产后进行的,为上市后临床试验。 样本例数:不少于2000例
37
➢ 临床试验原则: 对照原则 随机原则 盲法原则
➢ 试验研究三要素: 受试对象 处理因素 试验效应
38
➢ 资料分析: 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ITT) 指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病人,不管最终接 受分配的治疗与否,都包括在最后分析中
说明数据录入方法、疗效分析方法、缺失值处理 等。
4. 稽查: 是由不直接涉及临床试验的人员对临床试验相
关活动和文件进行系统性检查。
5. 视察: 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一项临床试验的有关文件、
设施、记录和其它方面进行官方审阅。
29
临床试验模式图 总 体
规定纳入标准 和排除标准
确定样本含量
防止选择性偏倚
11
2.样本含量估计
所需参数: 、 、、
计量资料: 公式法:
n
2
2
查表法: 统计学书
12
计数资料:
公式法:
2
2 pq p1q1 p2q2
n
p1 p2 2
p p1 p2/ 2
查表法: 统计学书
13
3.资料分析
(1)假设检验的类型
差异性假设检验:H0:μt=μc ,
H1:μt≠μc
受治疗; 2)医生和患者都不能从上一个患者已经进入的组别推测下
一个患者将分配到哪一组
5
二.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一)受试对象(materials):
随机化原则 实验动物的选择:
注意动物的种类,品系及个体的年龄,性别,体 重,窝别,营养状况等 病例的选择:正确的诊断,疾病的分期及病情的程 度.
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未患病者)
试验组 随访 (干预组)
对照组 随访
空白对照 相互对照
有效 无效 有效 无效
4
一.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安慰剂、空白、标准、相互对照等 随机:随机抽样、随机分组 盲法:单盲、双盲、三盲 重复:一个实验多次重复 均衡:组间可比性
随机分组应符合的原则: 1)医生和患者不能事先知道或决定患者将分配到哪一组接
7
确定处理因素时注意事项: 1. 抓住主要因素
一个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正确区分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
尽量使某些非处理因素在实验各组中一致 3. 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
即整个实验过程中处理因素应该始终如一,保 持不变.
8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即实验结果. 测量指标的要求:
验证病因假说
31
病因推断过程中常用的标准
• 联系的强度 • 联系的重复性 • 时间顺序 • 因子和疾病两者间的分布相符合 • 因子的去除带来疾病率的下降或消灭 • 剂量反应关系 • 联系的特异性 • 在医学和生物上言之有理
32
第十章 临床疗效研究及其评价
33
新药临床试验的原则或要求
➢ 新药临床分期: ➢ 试验设计原则: ➢ 试验三要素: ➢ 资料分析: ➢ 结果解释:
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2. 临床试验监察 由监察员执行(具备适当的医学、药学或相关
专业学历,并经过必要的培训,熟悉药品管理有 关法规,熟悉相关试验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方面 的信息以及临床试验方案及相关文件的人员)
28
3.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制定数据管理计划和统计分析计划,计划中要
44
二、快速阅读文献的方法
1. 明确阅读文献的目的 2. 选择性地阅读文献
快速阅读文献方法: 首先,快速浏览文献 第二,选择性地阅读感兴趣和临床有应用价值的文献, 第三,集中阅读文献的方法学部分
45
三、评价医学文献的总的原则
总的评价原则就是要从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三方面进行评价,即: ①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如何? ② 研究结果的价值如何? ③ 研究结果是否能应用于目前的病人?
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小规模临床试验,要求样本不少于20~30例,一般
在自愿者中进行。
Ⅱ期: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 对新药的疗效、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等进行评价 要求样本例数不少于100例(试验和对照)。
36
Ⅲ期:全面的疗效评价 为扩大临床试验,在多数医院或全国范围内进行 要求样本量: 病例不少于300例,对照不少于100例
2.研究的价值
(1)暴露和结果的联系强度多大?即RR、OR或病因分值(EF)多大?
(2)暴露和结果间有无剂量-效应关系?
(3)对有害作用的危险性估计的精确度如何(95%可信区间)?
16
(二)交叉设计试验 (cross-over design trial)
1. 原理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一 个处理效应期和一段洗脱期后,再进行交叉安 排,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互换,以评价处 理措施的效果
17
设计的基本模式
冲洗期
A药
2W
A药
6W
6W
B药
B药
V0
V6
V8
V14
18
选择依从性好、失访率低、有代表性的患者作受 试对象
6
(二)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处理因素:即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所接受的一种药 物、一个治疗方案(单因素)或多种药物,多个治 疗方案等(多因素)。根据一个实验因素的不同数 量等级或不同状态又分为单水平或多水平。 一种药物一个剂量组--- 单因素单水平 三种药物3个剂量组--- 多因素多水平的组合
(3) 绘制序贯试验界限图 (4) 绘制反应曲线 (5) 显著性检验结果
24
6
5
4
3
2
Yu YL
1
0
-1 0
1
2
3
4
5
6
7
-2
序贯试验界限图
25
序贯试验的优点:
1.边试验边观察分析结果,能及时发现一些意外情 况,及时得到处理,比其他设计方案更符合医学伦 理学的要求;
2.节约样本量,一般可节省样本量30%-50%. 3. 试验设计更符合临床实际
优点
• 可比性较好
– 每例研究对象先后接受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 消除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 适用于慢性稳定或复发性疾病,如高血 压和高血脂等
• 研究对象的人数可减少一半
19
缺点
• 应用病种范围受限 • 需要有一个洗脱期 • 每一病例的研究期延长一倍
– 不能避免病情和观察指标的自然波动 – 病人的依从性容易受到影响 – 每阶段治疗期的长度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