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行道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道树【《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章形象化的语言。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理想、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和对理想、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

【预期效果】

1、应获取的知识:

了解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和拟人的写作手法。

2、应发展的能力:

揣摩形象化的语言,初步学会通过语言揣摩理解课文的能力。

3、应培养的情感:

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的形象。【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新课标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揣摩的要求是一如既往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练习才能养成。

2、课文分析:

张晓风的《行道树》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成一篇行道树的自白,敞开奉献者的胸怀,表达了奉献者以奉献为神圣,甘愿自我牺牲,以苦为乐的崇高灵魂。

3、学情认识:

学生对议论表达方式缺少接触的经验与理解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议论文字多让学生赏析,让学生了解议论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4、教法介绍:

教法一:

探究式。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将课堂较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对文中不理解之处的探讨上。教法二:

多角度阅读法。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中的行道树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疑导入:(多媒体展示有行道树的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学生答出行道树后,教师语言导入: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中,植物往往是有生命的,有性格的。例如描写青松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毛泽东也有一首写腊梅的词词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外,还有写仙人掌、白杨、楠木等等。这些文章表面好像是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在被称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的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眼中,行道树具有怎样的性格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写的《行道树》。

学生猜测教师所列举的种种植物在其他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

(目标提示:通过导入时的激疑,意在引起学生对行道树形象的深层思考。)

二、整体感知

1、欣赏配乐朗诵。

2、对比片段的叙述角度: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运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运用拟人手法展现行道树的内心独白。)

在城市的飞尘里立着一列树。原本它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它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运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

对比两者的表达效果的不同:运用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能更真切而自然地流露出行道树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来。

三、小组自读课文讨论完成

1、自读课文,以课文为依据,以行道树的口吻用一句话作自我介绍。(独白)

2、依据课文想象:在行道树身边其他形式的生命的眼中,行道树又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呢? 例如:花、草、小鸟、白云、太阳、孩子、老人、居民、行人等等,请你用其中一种对象的口吻来介绍行道树,可以描绘画面,可以概括评价,也可以抒发情感。(旁白)

三、理解品味

1、动情入境,感知意境: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想说一句话:行道树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平凡的是什么?(外表)伟大的又是什么?(精神)作者借助这篇文章和我们探讨了一个怎样的话题?

(奉献精神;对理想、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

这一主题并非作者直接表述的,而是通篇运用第一人称,通过行道树的内心独白真切而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聆听行道树的内心独白,体会行道树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2、品味语言:

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的情怀和对理想、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

你认为行道树最动人的一句表白是什么?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同学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读完后请你说说这些表白感动你的原因或读后的感受。

例如:

⑴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

(其实表明,知道站在这里就会有所牺牲,但仍然这么做,可见行道树认为这种奉献是值得

的。也由此可见其精神的可贵。)

⑵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形成了对比。不求人们的热烈关注,不求人们的理解和褒扬,他们的奉献和追求是无言的,是默默无闻的。)

⑶ 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 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尽管不被理解,不被关注,还是充满热情地去拥抱太阳,为人们迎来光明,这种奉献是无怨无悔的)

⑷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贪婪不知满足,人的不满足,恰是行道树最大的满足,这种奉献是无私的。)

⑸ 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固执表明这种奉献是执着的。)

⑹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对自己的处境置之度外,却对人类的环境忧心忡忡,这种奉献是真诚的。同时,能够为人类排忧解难,制造清新,他们又觉得这种奉献是快乐的。)

四、深入质疑探究

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对内容进行具体探究。大家还是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