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经济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引言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投入产出,教育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

对于学习教育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复习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学科,它研究教育的经济问题,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教育经济的效益和效率、教育投资的经济学效应等方面。

教育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2.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原理、效益优化原理、成本效益原理等。

供求关系原理指的是教育资源供求关系决定了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效益优化原理指的是通过最优配置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效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在满足教育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来实现最低的教育成本。

三、教育投入与产出1. 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指投入到教育领域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师资、教材、设备等。

教育投入的合理配置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2. 教育产出教育产出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技能、人格培养等。

教育产出的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教育资源分配与利用1. 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分配是指在教育经济活动中,将教育资源分配给不同的教育机构或个体。

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是评价分配方案的重要标准。

2. 教育资源利用教育资源利用是指在教育经济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

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两种。

五、教育经济学的效益评价1. 效益评价方法教育经济学的效益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效率评价、投资回报率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教育投资的效益,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决策。

2. 教育经济学的效益评价指标教育经济学的效益评价指标包括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社会效益、教育个体效益等。

教育经济专业知识点总结

教育经济专业知识点总结

教育经济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经济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它既包含了教育学的内容,又包含了经济学的内容。

在教育经济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到经济领域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投入与产出教育投入是指社会在教育领域的各种资源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质等方面。

而教育产出则是指教育对社会、对个体产生的各种效果。

在教育经济学中,我们需要研究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效果。

2. 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在教育领域,各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对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也是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之一。

3. 教育效率与公平教育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投入下,教育所能够产生的效果。

而教育公平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各个群体的公平待遇。

这两个方面在教育经济学中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4. 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和进行教育改革。

在这一方面,教育经济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政策和改革措施进行评估与分析。

二、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经济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被引入,比如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效益理论、选择理论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主要的理论:1.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的教育投资对其未来收入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生产力,从而提高其工资水平。

因此,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被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个体愿意为了未来的收益而进行教育投入。

2. 教育效益理论教育效益理论是研究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

根据教育效益理论,教育对个体的效益可以表现为增加收入、提高就业率、提高福利水平等。

而对于社会来说,教育的效益还包括了提高生产率、降低犯罪率、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效果。

教育经济学自学笔记

教育经济学自学笔记

独立本科段《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边缘)学科。

2、教育经济学从总体上说,属于(部门经济学)科学范畴。

3、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学术讲座与(1980)年在(北京)召开。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观点的是(沃尔什)。

5、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时(《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6、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论文的是(《人力资本》)。

7、最早用数量统计法研究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斯特鲁米林)。

8、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9、从简单生产劳动意义上观察凡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属于劳动生产的范畴。

10、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1、从社会关系角度观察,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1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是社会物质财富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13、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是(教育)。

14、认为教育只是反应能力但不提高人劳动能力的观点属于(筛选假设理论)。

15、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劳动力的服从意识和个性品质的观点属于(社会化理论)。

16、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

17、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人力资本)。

18、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是(丹尼森)。

19、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成正比例关系)。

20、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筛选假设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21、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的经济学家是(贝克尔)。

22、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3、教育需求按需要的主体可分为(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

24、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教育的社会需求)。

25、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环节是(教育)。

26、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经济)。

教育经济学自考笔记

教育经济学自考笔记

《教育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学科性质: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科学表述: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的基本内容:1.经济科学总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2.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关系;3.教育与智力开发、科技发展的关系;4.运用数量化统计和计算方法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任务:1.研究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说明教育的经济意义,论述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作用;2.研究教育领域内基本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现出的特点;3.研究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相互关系;4.研究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和教育经济效益的定理、原则、计算模式和数量指标;5.研究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研究的意义:1.可以提高对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认识。

促使人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内部的一些经济规律,认识教育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中的战略重点与战略意义,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与经济效益。

2.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

3.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4.促进教育科学数量化。

5.为科学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节学科内容与研究方法(一)教育投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教育经济效率: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教育经济效益: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

即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二)主要内容:1.学科的理论基础;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3.教育投资;4.教育成本;5.教育经济效率;6.教育经济效益;7.教师劳动及报酬。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第一章研究对象和方法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效益。

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靳希斌观点: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也要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研究教育领域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为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章形成早期:管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庶富教、墨子——教人耕者其功多、荀子——不教无以理民性初步形成:1.威廉·配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算数》首次运用数字资料计算广义的教育成果的货币价值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能力出现差别。

贡献:他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不仅肯定了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指出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不同。

“一个人如果技艺高超,可以和许多人相抗衡”2.亚当·斯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者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他第一次对教育具有生产性和经济意义进行了论述。

他首次把人的知识、经验、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

教育和训练具有经济意义。

亚当·斯密的教育经济思想1、人经过受教育,学习到的有用才能,看成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2、这种才能的获得“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3、“劳动工资,因务学习有难易,学费多寡而不同。

4、”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5、“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笔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3.大卫·李嘉图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耗费的劳动的原理。

价值的大小和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复杂劳动所生产的价值比较大。

4.费里德里希·李斯特“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

自考0045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自考0045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自考0045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成本与效益、教育市场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和重点资料,供自考学习者参考。

一、教育经济学概述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施、师资、教材、资金等。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教育投资和教育成本、教育效益和效率、教育市场和竞争等。

二、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教育投资是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教育发展的各种投资活动。

教育投资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教育成本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支付的各种资源和费用。

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成本指的是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等直接用于教育活动的成本,如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等费用。

间接成本是指非直接用于教育活动的成本,如学生的生活费用、家长的机会成本等。

三、教育效益和效率教育效益是指教育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和效果,如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等。

教育效益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率和社会评价等进行考量和分析。

教育效率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所实现的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提高教育效率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提高教育投入的效果等方面实现。

教育效率的提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市场和竞争教育市场是指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市场。

教育市场的特点包括供需不平衡、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

教育市场的竞争影响着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市场中,供给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等。

需求主体主要是家长和学生等。

供给和需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交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市场的运行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五、教育经济学的实践意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结果对提高教育经济效益和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考0045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自考0045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自考0045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自考 0045 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说起自考 0045 教育经济学这门课,那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为了能顺利通过这门考试,我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特别是在整理重点资料和做自考笔记这方面。

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圈了。

那一本本厚厚的教材,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后来我想,这样不行啊,得有个计划。

于是我先把教材大致翻了一遍,心里有了个底。

这一翻可不得了,发现这门课涉及的内容那叫一个广泛,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到教育投资的效益,再到教育资源的配置,简直是包罗万象。

接下来就是整理重点资料啦。

我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笔,眼睛盯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遇到不太懂的地方,我就上网查资料,或者请教那些已经考过的前辈们。

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个概念,我能在那琢磨半天。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关于教育成本的知识点。

书上的解释又长又复杂,我看了好几遍都没明白。

我就想啊,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放弃吧。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解释和案例。

嘿,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解释,不仅简单易懂,还配有生动的例子。

那一刻,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赶紧把它记在了我的笔记上。

做自考笔记也是个技术活。

我可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一遍,而是把重点、难点、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都标记出来。

比如说,在讲到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这个问题时,我会把各种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还会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为了让笔记更有条理,我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不同的内容。

红色的是重点,蓝色的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绿色的是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这样一来,翻开笔记的时候,一目了然,特别清晰。

我还会在笔记的空白处画上一些小图案,或者写一些鼓励自己的话。

比如说,当我完成了一个章节的笔记,我会画一个笑脸,旁边写上“加油,你真棒!”看到这些,自己的心情也会好很多,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了。

自考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自考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2.集合生产函数分析:把生产的增长,看作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土地、人力、资本增长的集合表现。

3.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4.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工作的,从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研究挑选工人的过程,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教育的社会需求: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6.教育的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7.教育供给: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

8.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

9.教育资源分配: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间合理有效地分配。

10.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程度结构”:指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一般分四级:初等、中等、高等、研究生教育。

11.教育类别结构:“教育专业结构”:指各类教育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总人数的比例,以及各类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12客观经济结构:“部门经济结构”1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说是指国民经济的个种成份,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

14.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指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

15.劳动力结构就业则是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不断出现新的产业,新的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领域。

16.教育投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第一章研究对象和方法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效益。

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靳希斌观点: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也要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研究教育领域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为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章形成早期:管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庶富教、墨子——教人耕者其功多、荀子——不教无以理民性初步形成:1.威廉·配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算数》首次运用数字资料计算广义的教育成果的货币价值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能力出现差别。

贡献:他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不仅肯定了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指出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不同。

“一个人如果技艺高超,可以和许多人相抗衡”2.亚当·斯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者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他第一次对教育具有生产性和经济意义进行了论述。

他首次把人的知识、经验、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

教育和训练具有经济意义。

亚当·斯密的教育经济思想1、人经过受教育,学习到的有用才能,看成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2、这种才能的获得“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3、“劳动工资,因务学习有难易,学费多寡而不同。

4、”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5、“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笔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3.大卫·李嘉图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耗费的劳动的原理。

价值的大小和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复杂劳动所生产的价值比较大。

4.费里德里希·李斯特“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总结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总结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总结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问题的学科,它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分析和研究。

教育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育的经济影响和效益,并为制定教育政策和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总结教育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教育投资教育被视为一种投资,因为它可以为个人和社会带来长期的经济回报。

教育投资的回报可以体现在个人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上,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投资的决策需要考虑学习成本、机会成本和预期回报等因素。

2.教育支出教育支出是指政府、家庭和个人为教育目的所支付的费用。

教育支出可以用于教育设施的建设、教育资源的采购和教师工资的支付等。

教育支出的分配和使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3.教育财政教育财政是指政府为教育目的而筹集和分配的资金。

教育财政可以通过税收、预算拨款、捐赠和国际援助等方式来实现。

教育财政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公平性。

4.教育市场教育市场是指教育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交互关系。

教育市场的特点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品等。

教育市场的运作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干预,以保证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5.教育效率教育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和条件下,教育系统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教育效率可以通过教育产出和教育投入之间的比较来衡量。

提高教育效率可以通过改善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6.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指的是不同人群在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上的差异。

教育不平等可以体现在性别、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和民族等方面。

减少教育不平等是教育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7.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教育政策可以包括教育财政、教育改革、教育评估和教育法规等方面。

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需要充分考虑教育经济学的原理和实证研究。

总结起来,教育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为教育政策和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自考助学班经济学基础

自考助学班经济学基础

霍夫曼系数
• 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系数把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工业化前阶段,系数为5左右 前工业化阶段,系数在2.5左右 基本实现工业化阶段,系数在1左右 后工业化阶段,系数小于1
二、工业化道路与模式
• (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二)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 •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5.对外关系分类法
根据部门生产的产品是供内部最终消费还 是直接或间接地向外界提供为界线, • 主导专业化部门、 • 一般专业化部门、 • 辅助部门 • 地区自给性部门
6.马克·波拉特的四产业划分法
• 在三产业划分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 信息革命和信息产业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很大变化
• 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一)关于农轻重比例关系-失调 ✓(二)关于工业化投资主体-公有制 ✓(三)关于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剪刀
差 ✓(四)关于城乡关系及对工业化的
影响—二元经济结构 ✓(五)关于对外开放与工业化的关
系—封闭,产业结构趋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 我国工业化道路与战略
• 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 (一)调整产业结构,使农轻重及一二三产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 水平
二、未体制和工业化要求, •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
市,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建立一个 合理的城市体系, • 力争到2010年,把城市化水平提高 到50%以上。
第十四章 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的 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物质前提 •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经济增长
的决定性因素

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八章教育投资来源及分配第九章教育投资比例第十章义务教育投资第十一章教育成本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动及其报酬经济学是在20世纪(C)。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从(A)。

A.投资角度B.效益角度C.效率角度D.微观角度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D)。

A.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B.教育投资与教育收益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表现特点D.人力资本理论1.4.教育与生产力具有直接关系,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投资是(B)。

A.收益性投资B.生产性投资C.消费性投资D.以上答案均正确1.5.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即是(D)。

A.教育投资B.教育经济效益C.教育资本D.教育经济效率1.6.教育经济学各种概念中,西方教育经济学经常使用的概念是(A)。

A.教育资本B.人力资本C.教育投资D.教育收益1.7.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各种著作,学科体系教育味道比较浓,适合于教育系统教学使用的是(C)。

A.《教育经济学》B.《教育经济学论》C.《教育经济学概论》D.《人力资本论》1.8.在我国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育经济学著作是(A)。

A.《教育经济学》B.《教育经济学概论》C.《人力资本论》D.《教育费用》1.9.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的是(D)。

A.1965《教育经济学》的出版B.1935年J·R·沃尔什《人力资本观》的发表C.1961年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的出版D.1924年C·T·斯特鲁米林《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学术论文的发表1.10.中国教育经济学筹备组在安徽省黄山召开学术讨论会暨研究成立大会是在(B)。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汇总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以下是对教育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能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更复杂和高效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2、促进科技创新教育培养了具有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3、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教育,可以传播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对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决定教育投入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的投入水平,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

2、影响教育需求经济的发展会改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选择。

3、制约教育规模和质量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例如在贫困地区,可能会面临教育资源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

二、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指为了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而耗费的资源。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教材采购、教师薪酬等直接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费用。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则包括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家庭为学生提供教育支持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等。

教育成本的核算对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制定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对教育成本的分析,可以探讨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教育成本。

三、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指通过接受教育所获得的经济和非经济回报。

1、经济收益经济收益主要表现为个人因接受教育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通常来说,教育程度越高,个人的收入水平也越高。

此外,教育还可以提高就业机会和职业稳定性。

自考笔记考场专用00451教育经济学

自考笔记考场专用00451教育经济学

00451教育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八章教育投资来源及分配第九章教育投资比例第十章义务教育投资第十一章教育成本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第十五章教师的劳动及其报酬单项选择题1.1.我国研究教育经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从➜投资角度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理论1.4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1.5.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1.6.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1.7.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是➜教育经济效益1.8.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教育投资1.9.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是➜教育经济效率1.10.马克思认为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的是➜自我服务的劳动1.11标志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过物的作用,对人的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④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的观点是合理的。

(5)局限性:①人力资本理论把一次都资本化了,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

②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这是不切实际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开生产关系的制约,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是不可取的。

7.1怎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

(1)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学校网点布局向着合理方向发展。

(2)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学校正向着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自考笔记00451教育经济学

自考笔记00451教育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八章教育投资来源及分配第九章教育投资比例第十章义务教育投资第十一章教育成本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第十五章教师的劳动及其报酬1.1.我国研究教育经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从➜投资角度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理论1.4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1.5.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1.6.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1.7.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是➜教育经济效益1.8.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教育投资1.9.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是➜教育经济效率1.10.马克思认为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的是➜自我服务的劳动1.11标志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过物的作用,对人的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④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的观点是合理的。

(5)局限性:①人力资本理论把一次都资本化了,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

②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这是不切实际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开生产关系的制约,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是不可取的。

1)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学校网点布局向着合理方向发展。

(2)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学校正向着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3)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合理的专业学科体系正在建立。

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

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

《教育经济学》考前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知识点1.教育经济学的概念【P68】【名词解释】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知识点2.教育投资的含义【P68】【名词解释】教育投资,也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知识点3.教育效率的含义【P68】【判断、名词解释】教育效率又称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知识点4.教育收益的含义【P68】【判断、名词解释】又称教育社会经济效益、教育社会经济价值、教育经济收益等。

是指教育领域内劳动消耗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

知识点5.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方法有哪些?(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3)经济分析法;(4)教育研究法;(5)经济计量法和教育统计法;(6)比较研究法;(7)概算法。

知识点6.教育经济学在西方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

【P73】【单选、判断】知识点7.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前苏联C·T·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学术论文。

【P74】【单选、判断】知识点8.西方“人力资本论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P74】【单选、判断】知识点9.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R·沃尔什于1935年撰写的《人力的资本观》,他主要采用的是”现值折算法“。

【P75】【单选、判断】知识点10.20世纪70年代之后,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特点有哪些?【P76】【简答】(1)研究的内容及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2)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重视研究教育对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适应问题;(3)在研究工作组织方面,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孩子高等学校设立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及机构;(4)在具体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量方法继续被重视并且有了计算方面的专著;(5)国际上许多国家大学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经济学1、学科概念:P6①教育投资:又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像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②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

③教育经济效率:又称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④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也叫教育社会经济效益、教育社会经济价值、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收效等,是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

或者通俗地将,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⑤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达的一门边缘学科。

2、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斯特鲁米林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定量化的语言专门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

沃尔什1935年写的《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有关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它采用了现值折算法。

到1960年,教育经济论文达到53篇。

这一时期的特点:①有了教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及专著;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观察在业劳动者身上论述与充分调动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涌现大批教育经济学学者,使这门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体系上基本上确立起来。

形成标志:①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讨论教育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教育经济学选集》,这一选集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②也有人认为,英国的韦锥于1962年写了一本正式使用“教育经济学”名称的著作《教育经济学》,为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的学科,涉及到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资、教育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育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结合了经济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

教育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教育市场的运作等。

二、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这个问题上,教育经济学提供了一些理论和方法,如效率理论、投入产出分析等,来帮助我们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指个体或社会对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探讨教育投资对个体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我们可以评估教育的效果和价值,从而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四、教育市场的运作教育市场是指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市场的运作机制。

教育市场的运作涉及到教育供给的机构、教育需求的个体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教育市场中的问题。

五、教育经济学的应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管理的实践中。

通过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评估教育投资的效果,优化教育市场的运作机制,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六、教育经济学的挑战与展望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在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建立更好的桥梁,使得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实用。

此外,教育经济学还需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实现教育的普惠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2.集合生产函数分析:把生产的增长,看作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土地、人力、资本增长的集合表现。

3.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4.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工作的,从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研究挑选工人的过程,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教育的社会需求: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6.教育的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7.教育供给: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

8.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

9.教育资源分配: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间合理有效地分配。

10.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程度结构”:指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一般分四级:初等、中等、高等、研究生教育。

11.教育类别结构:“教育专业结构”:指各类教育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总人数的比例,以及各类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12客观经济结构:“部门经济结构”1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说是指国民经济的个种成份,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

14.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指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

15.劳动力结构就业则是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不断出现新的产业,新的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领域。

16.教育投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17.测推法:根据已经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去推测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而测推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而预测出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

18.教育成本: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19.边际成本:单位产出增量所增加的成本及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所支出的成本。

20.教育个人成本:“个人教育成本”、“私人教育成本”: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受教育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必须“放弃的收入”的部分。

21.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S=R+D+H+BS: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R:为学杂费 D:生活差距费 H;交通费 B:书籍文具费22.教育间接成本: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23大小口经:指教育投资实际包括的范围大小不同。

24.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投资内部效益”、“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过程经济功能”、“教育投资利用效率”: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客观上)。

指某教育单位或者学校其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的利用效率。

“教育投资使用效率”、每一定量的教育投资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微观上)。

25.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指标:指一定的教育人员在一定时间培养人才的多少。

26.机会成本:指经营决策中以未选择方案所丧失的利益为尺度来评价被选择方案的一种假定性的成本。

27.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的国民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

28.教育纯效益:指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的总和。

29.教育收益率: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较。

30.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由美国F·丹尼森计算教育经济效益方法,被西方称这为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最细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

31.现值折算法;美国J·R·沃尔什教育收益计算法,其基本思路是用个人教育费用(成本)和预期收入相比计算教育收益。

32.师资优化组合:是教师劳动力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和使用,即在合理的定员,定额和教师劳动效率指标基础上的确定教师劳动的需要量33.义务教育投资外部结构:指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

34.教师劳动的效率: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

二、知识点:1.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围,因为它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从整体上看)选/判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他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从具体上看)(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2.教育经济学:在西方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

3.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4.教育经济学萌芽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前苏联C·T·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学术论文。

5.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首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R·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直泽是《资本的概念应用到人的身上》。

6.当代著名的对教育经济学形成做出重大贡献的首推美国学者舒尔茨和丹民森。

7.1980年11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第一次访问中国做学术报告,介绍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8.大多数人认为教育投资既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具有双重性比较切合实际,比较科学。

9.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在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

(判)10.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是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人力的资本观》主要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森贝克等人11美国1929-1957年平均教育收益率为17、3%(舒尔茨“余数分析法”(投资增量分析法))12.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但社会对个人教育的供给则是有限的(判)13.从产业结构角度划分,则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14.20世纪70年代世界未来学家,美国托夫勒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书中提出“后工业经济”15.经合组织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这个概念。

(选)16.“创新”概念的出现与被重视,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出版了一本书《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创新”这个概念(选)17.知识、信息它是一种特殊资本,它是唯一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并且不断增殖的,可以为全社会所共享的概念。

(选)18.教育体系上,必须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建立三个新的教育体系,即信息网络教育体系,继续教育体系;在职培训体系。

(选)19.教育特殊产业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产生,教育产生的特殊性是由三个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教育是间接性产业,教育是多效性产业。

20.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主要作为一种服务,是主要由国家投资的公益事业。

21.教育本身是否商品,是否有商品性?教育成果是否商品,是否具有商品性?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或劳务,是否具有商品性?我们认为:第一,恐怕不能直接说教育就是商品,比较确切的说法,应该说教育部分成果是商品,教育提供的服务或劳务具有商品性(判)22.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称教育为准公共产品23.伴随说,既然承认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存在,就必然要承认与它们联系紧密,与它们相伴随的教育市场的存在。

(判)24.教育经营所带来的利润,同教育的非营利性是不矛盾的。

25.教育的非营利性决定了教育是可以经营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判)26.软市场说:认为随着市场体制的发育与发展,教育必然要进入市场,并形成独立的教育市场体系,作为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判)27.职业技术学校完全可以按照企业或企业集团机制运行和管理,其教育资金来源分配和使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以及招生,分配等环节,可以基本运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28.基础教育,即普通中小学教育,对缩短社会心要劳动是时间的影响,则是间接的。

29.计划经济是通过政府计划直接分配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

30.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分配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

31.教育形式结构包括远距离教育和近距离教育。

32.第三种类型称之为技术密集型产生,适应于后工业时代。

33.我国教育级别或教育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即在校生人数入学率和全社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选)34.从科学变为劳动技术程度来说,劳动技术结构是指高级尖端劳动技术,中等劳动技术、低级劳动技术。

35.教育结构还影响着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与智力结构。

劳动力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是实现劳动力结构性就业的基础。

(判)36、概括起来讲可以这样表述:教育投资是直接的消费性投资,间接的生产性投资。

37、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算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2%,主要用于地方教育事业,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

38、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金使用分三个方面:教育人员经费,教育公用经费,教育科学研究经费。

39、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静态指标,用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例相比较作为动态指标是可行的。

40、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有比较,作为确定教育投资比例常用指标,基本指标。

41、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教育投资增长的比例与财政总支出增长的比例相比较,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重要指标,是一种刚性指标。

42、我国小口径教育投资所包括的范围:(1)国家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2)国家预算内教育基本建设经费(3)国家各部委用于中等专业学校、技校的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大口径教育投资之教育费附加或教育税征得的奖金2%。

43、教育级别:五种教育等级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从教育等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

44、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趋于稳定,人口年龄构成和文化程度构成比较高,因此,对教育投资客观需求量就会相对减少。

45、初等教育投资比例在下降,中等和高等教育投资比例在上升。

46、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与国民收入固定资产积累额的比例,此项指标反映了国家对教育支持和优先程序。

47、教育成本是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48、教育成本类别:教育直接成本与教育间接成本,教育社会成本与教育个人成本。

49、教育个人间接成本计算方法:总间接成本=E[E(P×E×A)]n学年限,m概率项数,p为可能在某部门就业的概率,e为一年放弃收入的时间百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