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如何进行分组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分组教学法初探
![体育与健康课分组教学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d51720b02020740be1e9b78.png)
体育与健康课分组教学法初探王晓光(巢湖市教育局,安徽巢湖 238000)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9月在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探索与实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在学校、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与积极的实践。
作为一线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应积极探索和思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
1 体育与健康课部分现有模式的探讨1.1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组织模式的分类按组织结构分类,分为直线型模式和直线———层级模式。
直线型模式即为一个体育教师和若干学生组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
如体育教师与全班学生;体育教师与若干班级学生;体育教师与班级部分学生等。
直线———层级模式即为体育教师或学生通过一个中间层级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如体育教师———个别学生———全班学生;学生———教师———学生,例如,对班级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指定体育骨干任组长,让学生先提出问题,通过教师指导,最后完成教学任务等。
按体育教学的场所分类,分为课堂体育教学模式和课外体育教学模式。
课堂体育教学模式即为在相对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在一定的体育运动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教学模式即为以课外辅导和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按分组的形式分类,分为同质分组模式和异质分组模式。
将某种同一性,如在体能、技能、兴趣、爱好、性别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制到同一组织中来,称为同质分组模式;将具有不同性,如在体能、技能、兴趣、爱好、性别等方面不同的学生编制到同一组织中来的分类模式称为异质分类模式。
1.2 体育与健康课班级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中,班级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组织模式。
具体有以下几种形态:行政班级形态,即以本校原有的教学行政班级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来开展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活动。
这一组织形式比较方便,由于学生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有利于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
体育课分组教学八法
![体育课分组教学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e5fd09f78a6529647d5325.png)
体育课分组教学八法体育教学有自身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经常要采用分组教学形式。
如何合理进行分组,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竞争和欢笑,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摆脱过去那种生硬呆板的行政分组,简单而笼统的分组轮换所带来的沉闷消极的心理空间和课堂氛围,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体育课分组教学首先应重视实效性。
分组教学的目的是追求高效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因而,分组教学必须从教材内容、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出发,尤其要切合学生实际进行分组,过多或者过于频繁的分组轮换反而有害教学。
其次,分组教学应该注意灵活性。
在明确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分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选择分组形式的较大的自主权,以激发学习兴趣,将原来的“要我学”改变成“我要学”。
这里,我总结了最常见的几种分组形式,并就其特点及实用范围浅述如下。
1.性别分组这种分组适用于男女合班教学,且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例如:男生学习头手倒立,女生学习肩肘倒立。
2.行政分组这种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尤其是集体竞赛项目,如广播操、拔河、球赛、接力赛等。
3.体能分组一般可分为 ABC三组,或AB两组,这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分组形式,目的是“抓两头,促中间”,面向全体学生。
例如中长跑、投掷、跳远等体能差异较大的项目。
4.兴趣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这种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个性,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作用很大。
尤其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及毕业班。
5.友伴分组让几个要好的伙伴自由组合成小群体,这种分组有利于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培养交际能力。
例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舞蹈等项目。
6.补偿分组教师有意识地让体育优等生和后进生一对一分在一组,让优等生做小老师,这样分组后,进生学习虚心,彼此进步都很快;或者让文化课与体育课各有所长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取长补短,能促进同学之间的理解与友爱。
体育课程教学实践(3篇)
![体育课程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6ca1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8.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文将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方法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篮球运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技能,体验竞技乐趣。
2. 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足球运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球队,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战术、传球、射门等技能。
3. 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教授游泳运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水中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游泳技能。
4.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乒乓球运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专业选手的比赛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乒乓球技巧。
三、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程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2. 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主体,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7502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5.png)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本组:基本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基本正常者,且有一定的锻炼基础。
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和体育测验,也可以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
2. 随机分组:随机分组是指将学生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中,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因素。
这种分组方法简单易行,但不够科学合理。
3. 同质分组:同质分组是指将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别中。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4. 异质分组:异质分组是指将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别中。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 合作型分组:合作型分组是指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练习。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精神。
6. 帮教型分组:帮教型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因素,将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帮助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有伴型分组:有伴型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将关系较好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别中。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应注意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组教学的主要形式与事项
![分组教学的主要形式与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2e8392bfab069dc51220152.png)
分组教学的主要形式与事项上传: 刘庆凯更新时间:2012-5-17 16:50:51在传统教学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会被忽略。
差异并不是优劣的表现,只是类型和程度的不同。
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差异,无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起点如何,差距如何,他们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为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教学,旨在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和数量,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部分。
一、分组教学的主要形式形式方法优点缺点典型应用随机分组按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标志将学生随机分组。
简便、快捷、易操作。
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区别对待。
竞争性不强的集体活动或游戏。
同质分组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加剧班级运动水平的分化。
进行分层教学。
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
各组实力均衡,体现一定的公平性。
不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开展公平性的组间竞赛活动。
合作型分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组织的协同合作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容易异化为形式主义和表演化的练习方式。
适用于年龄较大、具备一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帮教型分组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
提高弱势群体学习效率,促进班级整体教学效果。
被帮扶者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一定的依赖性。
进行复习课。
友伴型分组学生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容易“拉帮结派”,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趣味性或合作型游戏等活动。
二、分组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策略1.针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分组形式笔者曾观摩全国第三届中小学体育观摩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王晓倩老师的《健美操自编组合》一课,该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五高一年级女生,教学内容为健美操自编组合。
体育课有效教学分组的六个策略
![体育课有效教学分组的六个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fc6c9c5a1c7aa00b52acbc1.png)
3 音 符 分 组 法
根 据 具 体 的学 情 ,利 用 音 乐 中音 符
组形 式 ,应用 一些 创新 性 的分组 形式 ,是 的高低 音 ,将 学生分 层进 行 教学 ,如低 音 学 分为 一组 ,有 了相 同的 喜好 ,他 们就会
我们 体育 教师 需要解 决 的 问题 。笔 者经 过 区是基础 性 练 习区 ,中音 区是加 强性 练 习
1 头饰分组法
出体 育 教学 中合作 的重 要性 ,培 养学 生合
层 递 进 ,消 除 “ 不 了 吃不 饱 ” 的现 作意 识 ,且 能平衡 组 内个体 差异 ,起 到相 吃
课前 发给每 位 同学一 个头 饰 ,头饰 的 象 ,并且 把 教学 艺术化 使 力量 与艺 术完 互激励的作用。如在绳类教学中,提供几
9 4
钐 21 年1 月总第1 期 00 o 4
d i 03 6 ̄ i n17 -5 x2 1 , 8 o: . 9 . s. 41 l .0 0 00 1 9 s 6 1 4
体 育课有效教学分组的六个策略
俞志波 诸 海明
,
(. 1 宁波市 鄞州 区天 童小 学 ,浙江
宁波
3 51 2宁波 市鄞 州 区雅戈 尔小 学 ,浙江 1 14 .
宁波
355 ) 113
中图 分 类号 :G 0 8
文 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7 — 5 X ( 0 0 0 0 4 0 6 4 1 1 2 1 )1 — 9 — 2
在体 育课 教学 中,分 组是 我们经 常采 把 同一花 色 的分 为一组 ,学 生分 成 四路纵 教学 轻物 投准 时 ,把 学 生分 成喜羊 羊 、美 用 的课 堂组 织形 式 ,形式 各异 的分 组能丰 队 或 四列 横 队 ,也可 以根据 4 相 同的牌 羊羊 、懒 羊羊 、沸 羊羊 四个 小组 ,分别 去 个 富课堂 内容 ,提 高课 堂教 学的 有效性 ,增 ( 4个 K)分 成 4人 一 小 组 ,进 行 探 究 击打 灰太狼 、红太狼 图像 ,把有形 的投 准 如 加 学生 的练 习密度 ,保 障课 前预 设 的生成 式 的小组 合作 学 习还可 以根 据不 同花色 设 教学插 入 到无 形 的主 题 教育 中去 ,并把 出 效 果 ,并 能够 活跃 课 堂的 学习气 氛 ,使教 置不 同的练 习 内容 ,从 而体 现分 层教 学的 手鞭 打 的教学难 点无 形 得分解 于故 事情 节 学 内容 的重难 点平 凡化 、一 般化 ,有 利于 思想 ,组 织形 式直接 明了 ,提 高 了课 的练 技 能 、技巧 的熟练 掌握 。 过 去 我 们经 常 沿 用 的随 机 报数 分 组 、 按 照性 别分组 、按 照兴趣 爱好 相 同 的友伴 习密 度 ,掌控 了课 堂 的纪律 ,严密 的组 织 形式 带来 了 良好 的教学效 果 。 中 ,教 学效 果 明显 。
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教学
![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1e9b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7.png)
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教学体育课是学生们最期待的课程之一,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而在体育课堂中,分组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通过分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就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教学进行讨论。
分组教学是指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教学。
在体育课堂中,常见的分组方式有随机分组、根据学生体能水平分组、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组等。
分组教学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1.培养团队意识:分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分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增加学习机会:分组教学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之间的学习机会更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4.个性化教学:通过分组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促进课堂秩序:分组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课堂管理难度,提高课堂纪律,保持课堂秩序。
三、分组教学的实施策略1.明确分组目的:在进行分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团队意识、促进交流还是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行分组等。
2.合理确定小组规模: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保持在4-6人为宜。
过大的小组会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过小的小组则无法发挥合作的优势。
3.分组方式多样化:分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随机分组、根据学生体能水平分组、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组等。
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4.合理安排小组活动: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可分,活动有意义。
5.及时进行组内反馈: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组内反馈,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改进和成长。
6.组间比赛激励:可以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组织组间比赛激励,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984d6af5335a8102d220c6.png)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德育应用单位:重庆市石柱中学姓名:陈茜邮编:409100 摘要:分组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地将班级内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异质或同质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尽所能并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分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发展。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德育应用摘要:分组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地将班级内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异质或同质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尽所能并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分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组教学;准备;要求;组织体育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一种以身体参与活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也日渐凸显其必要性,在实践课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外,还要求掌握运动技术并且提高运动技能。
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分组方法进行教学能使课堂的组织更加有序,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人多的情况下采用分组教学方法。
这样更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实现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同时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举止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体育教师更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既要有一般教师的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有健康而有朝气的体魄。
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和增强学生对仪表美的正确认识。
一、分组教学的优越性1、运动负荷,运动量、练习密度上看:一般情况下中学器材少、场地小,加上人数多、课时短,集体教学时器材周转困难,学生练习的次数少、课密度和运动量达不到,学生的生理负荷量就低,锻炼效果就差。
而体育分组教学,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学生之间的区别对待,只有合理地进行教学分组,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异质分组,让体育教学别样精彩
![异质分组,让体育教学别样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f78753a910661ed9ac51f34c.png)
【教法探航】Jiao fa tan hang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的目的是实现因材施教,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认为,异质性分组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异质性分组的内涵异质性分组是把体能与运动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分在同一组。
如短跑中的接力比赛,为了各组实力相当,我们常常把跑得快的、一般的、慢的搭配到各组中去。
每个组内都有好、中、弱的区别,是异质的,组与组之间水平相当,是同质的,其分组特点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这种分组的方式优势是明显的。
组内同层级学生间由于体能、运动能力等水平相当,容易形成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带动效果最好,如“上”教“中”,“中”教“下”,“下”教“差”其效果最好,相反,最好的学生往往带不好最差的学生。
人,有“好为人师”的一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希望成为别人的老师。
每一个小组内个体存在着差异,在帮学的过程中可能成长出一位或几位“小老师”,这样一个班就可以多出很多位“小老师”。
老师的效率再叠加若干小老师(学生)的效率,这是目前最高的教学效率。
学生是很聪明的,有很大的潜能,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小老师”的作用。
异质化分组组间是同质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样本,教师控制了这样一个“小样本”就可以掌控全班的教学情况,即时反馈,作出教学调整。
异质化分组使得各组实力相当、水平相近,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组不会轻易服输,若干有竞争精神的小组,会带动全班的学习力自动提升,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态。
二、异质化分组的教学实践异质化分组教学核心是利用差异诱发和催生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和差异发展双重功能的实现;是合理解决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生差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教师要正确认识差异性和自主性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为学生有差异性,所以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会出现自然分化。
学生认识差距的存在。
差异性是学生互帮的起点。
互帮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使“优生更优”,“弱生跟进”。
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三法”
![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三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afddfe195f312b3169a5de.png)
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三法”作者:张盛春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04期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班级授课人数偏多,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差距较大,教师运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内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现象严重。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亦不利。
为解决这些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一、轻微倾斜分组法倾斜分组,就是有意识地将分组的实力作失衡分配,但一般以较轻度的失衡为原则。
例如:在初三年级的一堂“篮球教学赛”课上,教师有意识地按照学生身材、个人技术特点,形成一定悬殊。
编好练习组之后,较弱的队向老师提出了反对意见,且指出了分组的不合理性。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首先鼓励弱组的学生,积极思维,奋勇拼搏,力争取胜。
在比赛中,弱队队长和他的队员们制定了攻守战术,形成了共识,精神饱满地投入竞赛,结果以2分优势战胜强队。
赛后,原以为靠优势能取胜的队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队员之间配合不够。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学生认识到在集体活动中,不仅需要个人技术的充分发挥,而且还要依靠集体智慧、团结协作的力量。
二、均衡分组法均衡分组法,就是指在人数上、体能上均衡搭配,尽量把各个训练小组的实力拉平,完成规定的训练指标或竞赛活动。
例如:在初一年级40米至50米的加速跑训练中,先将学生以人数等额、实力均衡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保持10~12人,采用迎面接力赛的方法进行训练。
学生最明显的表现是好胜心强。
在明确分组条件相等、竞赛规则统一的情况下,其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很好发挥。
当一轮竞赛结果宣布之后,参赛者都会对自己的活动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对本组该轮比赛情况做出客观的小结,使下一轮竞赛动作更准确、更完善。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自主的品格。
三、目标动态分组法目标动态分组法,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及教师在教学中所达到的指标,把学生分成不同组别,对各种组别提出相应的要求,使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奋斗目标。
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提高体育课合作学习的效率
![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提高体育课合作学习的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193baa325727a5e9856a6181.png)
2 1 0 0 4 8 )
组长 、 记录员 、 统计员 、 监 督 员 等 职位 , 并 明确职 责 , 要 求 对 本 组 及其 成员 的练 习进 行 组 织 、 记 录 和统 计 。 学 生 在 练 习 中充 当 不 同 的 角 色并 适 时进 行 轮 换 。 先 由一 名 学 生 做 投 篮 练 习 , 一 名 学 生 评 判 并 给予 反馈 , 一名 学生记 录 , 一名 学生帮助 捡球 , 练 习4 ~ 6 次后 , 进行 角 色互 换 。最 后 教 师通 过对 比各 小 组 练 习 的 记 录情 况 ,对 完 成 任 务 的小 组 和超 过 上 次课 练 习 成绩 的 小 组 进行奖励 。 在 这一 合 作 学 习过 程 中教 师 扮 演 “ 总导演” 的角 色 。 使“ 演员 ” 们之 间的关 系得到 进一步 密切 . 你 中有我 、 我 中 有 你、 同甘共苦 、 荣 辱 与共 , 为 了小 组 荣 誉 , 各 个 成 员 尽 最 大 努 力, 尽 自己 的 能力 , 为 全组 每个 成 员 的进 步 而 高 兴 。 四、 在 分 组分 层教 学 中 。 教 师要 引导 学生 之 间的小 团体 合 作 小 团体 合 作 教 学 有 效 调 动 了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使 学 生 有 机 会 在无 压 力 、 轻松的气氛中. 对伙 伴 的动 作 进行 评 价 , 表 达 自 己的 观 点 , 和 伙 伴 交 流 自己 练 习 的感 受 , 形 成 一 个 立 体 的练 习网络。 这 种 教 学情 景 。 让 体 质 较 差 的学 生 感 受 到伙 伴 的帮 助 , 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 , 认 识 到 只要 积 极 主 动 . 大 胆 尝 试 就 会 成功 , 从 而 实 现 自身 价 值 , 增 强 自信心 。对 于 学 习成 绩 优 异 者 , 这 种 学 习 策 略 给他 们 创造 了更 广 阔 的 舞 台 , 发挥其特长 。 同 时 也 帮助 他 从 中找 到 乐趣 , 对 他 们 完 美 人格 的塑 造 极 有 帮助 。 例 如: 在体操教学 中, 不 仅要 求 学 生 通 过 学 习 学 会 教 师 课 前 编 好 的 简单 组 合 套 路 . 而且要求在完成基本动作后 . 再 完 成 老 师 布 置 的成 套 组 合 练 习 , 让学 生 想 办 法 将 动作 连 贯 起 来 。 这时 , 学 生 热情 高 昂 , 彼 此 启 发 分析 , 提炼 最 佳 方 案 。 伙 伴 之 间争 得 面 红 耳 赤, 互 不相 让 。结 果 . 几 个 小 团体 的表 演都 有 精 彩 之 处 . 经 过 教 师 的及 时 引 导 , 取 各 组之 长 , 一 套 完 美 的组 合 动 作 便 诞 生 了 。 这 时 每个 学 生 都 获 得 了成 功 的喜 悦 。 感受到团体的力量 。 产 生 了 进 一 步 学 习 的 欲望 。实 践证 明 , 学生 小 团体 合 作学 习会 收 到 明 显 的效 果 ,小 团 体 合 作 学 习教 学 模 式 能 调 动 学 生 的学 习 积 极 性、 主 动性 , 通 过 教 研 组 内教 师 之 间 及 教师 与 学 生 之 间 的合 作 。 可 以对 不 同风 格 学 生 的 学 习 与锻 炼 产 生相 辅 相 成 的 作用 。 小 团 体 合 作 学 习 在 处 理 学 优 生 和 后 进 生 之 间 的关 系有 其 特 殊 的作 用, 为 了使 小 组 取得 好 成 绩 , 他 们 必须 合 作 才 能 取 得成 功 。 五、 分 组分 层 教 学 、 合作 学 习 中教 师 要 做 出 有 效 的评 价 在体育教学合作学习中 , 教 师 恰 当 地把 握评 价标 准 . 设 立 定 的 激 励 机 制 。对 指 导 和 调 节 学 生 的 合 作 学 习 过 程 有 重 要 的作用。 在 实 践 中 体 育 教 师要 将 多种 评 价 方 式 结 合 起 来 , 如 形 成 性 评 价 与 总 结性 评 价 相 结 合 、小 组 评 价 与 个 人 评 价 结 合 起 来、 自评 与 互 评 相 结 合 。在 评 价 内容 上 , 应 从 合 作 练 习 的 效 果 及 合 作 过 程 中表 现 出 来 的 情 感 、 态度 、 能力 、 角 色 职 责 及 合 作 技 能 等方 面进 行 全 面 的 、 综 合 的评 价 。在 一 堂 体 育 课 中 , 教 师 应对 学生 的合 作 情 况 做 出评 价 .并 协 助 学 生 一 起 讨 论 他 们 彼 此合 作 的情 况
小学体育课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分组有哪些?为什么?答案
![小学体育课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分组有哪些?为什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5ed131e87101f69e319554.png)
小学体育课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分组有哪
些?为什么?答案
答题内容:
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几乎是每节课必备的形式。
因此,利用好教学分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质量。
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
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由低到高。
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
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爱好相同技能却不近相同。
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
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教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4、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
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小学体育快速跑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方式
![小学体育快速跑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313aa472e3f5727a5e96234.png)
浅谈小学体育快速跑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方式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学习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短平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有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速跑分组方式一、前言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以更快的速度进入课改这个大潮中,这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体育课的教育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与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组织形式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课的“小学体育快速跑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方式”论述。
二、小学体育快速跑课堂教学1、小学体育快速跑快速跑是属于田径运动赛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强度最大的项目。
一般在运动竞赛中称为短距离跑或短跑。
快速跑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属于“极限强度”运动。
本文中的快跑是指50米。
2、小学体育快速跑课堂教学特点快速跑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劳动和参与大多数体育运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小学生阶段快速跑的教学,是走和跑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在教学设计上,要衔接紧密。
通过多种方式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从而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游戏的选取以主动参与、激发兴趣、符合实际、目标达成、综合进步为宗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在活动中使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者都得到发展。
三、体育分组方式1、分组方式教学分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身体素质、爱好、性格、兴趣、能力等)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各组的综合实力基本相当)。
体育分组教学受一定的教学思想、一定的学生和场地器材以及教学内容的制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组织结构方式。
合理选择和正确运用教学分组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
初中生体育课堂的分组活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体育课堂的分组活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5b69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c.png)
初中生体育课堂的分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分组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身心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组活动的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生体育课堂分组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分组活动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分组活动应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避免因体能、技能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
2.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兴趣等因素,合理搭配分组,使各组实力相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3.动态性原则:分组活动应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技能进步和课堂表现,适时调整分组,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目标性原则:分组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分组活动的方法1.随机分组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兴趣等因素,随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这种方法适用于课前准备时间充足的情况。
2.自我选择分组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组合成小组。
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3.教师指导分组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4.综合评价分组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进行分组。
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分组活动的组织形式1.固定分组:学生在整个学期或某个阶段内,固定在一个小组内进行学习与锻炼。
这种形式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
2.动态分组: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技能进步和课堂表现,适时调整分组。
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3.混合分组:将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混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
这种形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交往渠道,促进年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分组活动的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和调控
![体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和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c1a5ff207375a417866f8fa5.png)
2 . 2 、有效调控
在 体育课堂 的教学实施过程 中,课的
各 项 活 动 的 组 织 工 作 是互 相 联 系 ,交 错 进 行的。 2 . 2 . 1 、小 组 的调控 分 组 时 的调 控 ,教 师 应 分 析各 个 同学 所 适 合 的 当任 的 角 色 、 能 力有 个 初 步 的评
充 分 利 用 场 地 、器 材 与 人 力 资 源 。 学 生在
能得 到友 情 的支持 。
活而有序 ,动静结合 。
互 相 关注 、互相 关 照、互 相倾 听 、有亲
和 力的氛 围中,为 了完成共 同的任务,有
明确 的学 习任 务 和 成 员 分 工 的互 助 性 的 学 习方 式 。在 课 堂 教 学 中对 小 组 学 习 有 效 的 实施 调控 ,使 教 学 过 程 张 弛 有 度 ,秩 序 井 然 , 并 朝着 教 师预 定 的程 序 有 序 的 进 行 , 是一 节室 外体 育课 成功 与否 的关 键 。
点 ,让学 生 能全身 心 的投入 学 习。教 师 在 小组教 学 中要把 :看 、 听、讲 、想 、
做 、 动 、 静 七 种 教 学 方 式 组 合 着 用 , 并
参与 在课堂教 学 中有 效的实施调控 ,能
使 教 学 过 程 张 弛有 度 ,秩 序 井 然 ,并 按 照
教 师预 定 的程序 有序 进行 。
突 出 了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 同 时也 体 现 了教
师的主导作用 教 师在 体 育 课 堂教 学 中根 据 学 生 的 能 力 、兴 趣 等 合 理 的分 成 若 干 小
随 机 分 组就 是按 照 某 种 特 定 的 方法 将 学生分 成 若干 组 。
合 作 学 习 的 质 量 , 教 学 中 要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感 官 , 顺 应 学 生 学 习 心 理 、 生 理 特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dd84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5.png)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体育课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参差不齐。
针对这一问题,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差异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体育课中,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目前关于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匮乏,缺乏系统的实践验证和总结。
有必要对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和运动技能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通过研究分析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对分层教学的理论认识。
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评价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效果,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提高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动机。
通过分层教学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差距,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教学策略
![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f8f3901763231126edb114f.png)
束 ,而 是 把 课 堂 继 续 推 向 高 潮 。 以 “ 后 我 们 会 遇 他 今 到更 多 的方 程 , 不 管 哪个 方 程 。 的 身 上 都 蕴 涵 着 但 它
自 己 的 小 故事 , 能 给 ‘x l= O ’ 个 故 事 吗 ” 引 你 3+ O l0 讲 为 导语 , 全 场 师 生 带 向全 面 而深 刻 的境 界 。n 把 意
情 。 通 过 能 力分 组 , 因 材 施 教 ,学 生 之 间 容 易 萌 发
竞 争 意 识 ,练 习 积 极 性 也 有 所 提 高 ,能 够 有 效 避 免
中 ,我 提 倡 因势 利 导 ,允许 学 生 在 进 行 某 项 练 习 时 ,
自 由组 合 ,形 成 相 应 的 友 伴 小 组 。 如 ,在 教 学 “ 两 人 三 足 ” 时 ,在 讲 解 、 示 范 完 动 作 后 ,我 允 许 学 生 自 由组 合 ,两 人 一 组 ,根 据 教 学 要 求 自主 练 习和 比 赛 。 由于 采 用 友 伴 分 组 的 形 式 ,学 生 可 以 心 情 愉 快 地 与 友 伴 合 作 ,配 合 起 来 更 加 默 契 ,也 在 无 形 间加 深 了 友 伴 之 间 的友 谊 。 如 果 获 胜 ,友 伴 间 会 有 一 种 成 功后 的 喜悦 ,即使输 了,他们 也不 会 互相 抱怨 。 实 践 表 明 ,这 种 分 组 形 式 比 自 然 组 更 加 融 洽 ,学 生 对 自 己推 选 出 的 小 组 长 更 加 信 任 ,组 织 纪 律 性 也 更 强 。 小 组 同 伴 在 互 帮 互 学 的 氛 围 中各 项 体 育 成 绩 提
学好新课程标准 尝试体育分组分层教学
![学好新课程标准 尝试体育分组分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0adbd38b90d6c85ec3ac6c3.png)
对学 习有余力 的学生 , 要求 他们 以体 育骨干为 主 , 自我安 排 以配合为主的球类战术活动 , 并互相提出要求 , 同进步。对 共 学 习有 困难的学生 , 则要求他们掌握体育教学要求中的基础内 容 。如 : 应用游戏 , 以大综合的素质游戏为主, 跳绳接力 、 推小车
一
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动作较难的, 让有余力同学参加 比赛 , 增加他们的对抗感和取胜心。这样的教案设 计 , 既能保证新课 程标准 的落实 , 教学 目标 的完成 , 也做 到 了“ 提优 ” 和为“ 后进
生 ” 供 辅助经过一段 时间的练 习、 考评 , 如果发现第 四排 中的
级 学 生 的 共 同特 点 和个 体 差 异 ,有 针 对 性 地 进 行 体 育 分 组 教 学 。 本 人所 教 八 年级 ( ) 的体 育课 为例 , 以 5班 全班 共 4 人 。 个 8 这
让他们对体育课的内容产 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 中 , 课的设 计, 应根据新 课程精 神 , 注重学 生情感 体验 , 少运动技 能 比 减 例, 师生互动内容 ( 游戏 ) 比例加大 , 同时课 的深浅 程度 、 难重点 的讲解应 以第一排同学为基准 , 但也要激发第 四排学生 的求知
上达到课程标 准的要求 , 优生尽所能拔尖提 高 , 尽量满足不 同 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三 、 高认 识 , 提 改变 教 学 评 价手 段 根 据 新 课 程 理 念 对 不 同 层 次 的学 生 应 采 用 不 同 的 评 价 标
准, 对后进生可 以表扬评 价 , 寻找其闪光点 , 时肯定他 们的点 及
@ 吉 林教 育
K C IGGA K _ E HE\ I I E E 茎 l
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82b8c82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b.png)
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上课时学生的人数是多少,分组教学都是一种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因为分组教学比较能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也比较容易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1.随机分组这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所谓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标志,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
例如,教师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常在竞赛、游戏时采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迅速;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2.同质分组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同质分组的方法在教学中常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运用。
例如,体操的支撑跳跃教学中,我们常设置高度不同的跳箱让学生有所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每个学生基本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合的高度进行练习,这时的分组形式即为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的优点在于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但是,同质分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
因此,教师在首次进行同质分组前,最好能给学生解释一下实施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原因,以免体能和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和降低学习的信心,技能好的学生产生骄傲和自满情绪。
3.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
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它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
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教师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此时形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
4.合作型分组合作学习是课程和教学研究领域非常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已经有人开始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
实际上,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其他课程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体育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如何进行分组教学
体育课的分组教学是一种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七种较为实用的分组方法。
一、自然分组。
根据体育课的固定队形或简单的报数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练习或比赛。
此法简单、快捷,适用于一些竞争性不强的集体活动项目或游戏。
二、同质分组。
将体能和技能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进行练习或竞赛。
比如在跳远课的练习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跳跃能力选择不同的远度进行分组练习。
短跑课上,将速度差不多的同学分在同一组进行练习。
此法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练习效果。
三、异质分组。
教师将强队和弱队进行均衡,使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体能和技能均存在差异。
但各组之间的整体实力差不多。
例如在接力跑比赛前,教师将跑得快和慢的学生合理地分在各个小组里。
此法具有一定的公平性,适用于小组间的竞赛活动。
四、帮教型分组。
组织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
可以是一帮一,也可以是一帮多。
如广播体操、武术套路练习等。
此法多应用于动作难度较大的新授课内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学生进行指导要好得多。
五、伙伴型分组。
让学生自由选择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或比赛。
伙伴型分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较快地掌握技术要领。
六、按性别分组。
即按男女分组分别进行游戏或比赛。
特别是
高年级男女生,其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一些运动项目不宜采用混合分组形式。
七、按兴趣爱好分组。
在一节课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定出几种练习内容,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练习。
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