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要求背诵的16篇文言文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16篇注解

中考文言文16篇注解

1-7-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通假字(说-悦女-汝知-智)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分章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讲解]“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 (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陋室铭刘禹锡(八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云南中考语文 2_专题二 课标16篇必考文言文阅读(可编辑PPT)

云南中考语文 2_专题二 课标16篇必考文言文阅读(可编辑PPT)

【考点四】 文意理解(对应核心考点4) 4.本文“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加点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 “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示例)两个“乐”,都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的思想。二者的不同在于欧阳修的“乐”,还包含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题型分析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两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宴 酣之乐,二是与民同乐。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是不为外物 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 的信念,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所以两个“乐”,都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把 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的思想。但欧阳修的“乐”,还包含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考点三】 句子翻译(对应核心考点3)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 藻、荇。 题型分析 翻译时要准确译出“空明”的意思。
【考点四】 文意理解(对应核心考点4) 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D ) 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
(选自《贞观政要》) [注] 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 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考点一】 文言实词(对应核心考点1)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意愿)
(3)犹割股以啖腹 股:大腿
(4)若耽嗜滋味 嗜:喜欢,特别爱好
【考点二】 文言虚词(对应核心考点2)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梳理与迁移训练《富贵不能淫》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梳理与迁移训练《富贵不能淫》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5.重点实词
(诚1:)_公_真孙__正衍__,、_确_张_实_仪__岂__不__诚. 大. 丈大. 夫丈. 哉夫:__指__有__大__志_、__有__作__为__、__有__气__节__的__男__子__
(2)安居而天下熄. (3)丈夫之冠. 也 (4)父命. 之
熄:_战__争__停__息_________ 冠:_行__冠__礼___________ 命:_教__导__、__训__诲_______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5)往. 之女家
往:__去__,_到___________
(6)无违夫. 子.
夫子:_这__里__指__丈__夫_______
(顺7:)_以顺_顺 _从._为__正_._者________
正:_准__则__,_标__准________
(8)与民由. 之
由:__遵__从____________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课外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洪耆燮①少贫甚。无料一日早,婢儿②踊跃③献七两钱,曰:“此在鼎中,米可
数石,柴可数驮。天赐!天赐!”公惊曰:“是何金?”即书失金人推去④等字,付⑤ 之门楣而待。俄而姓刘者来问书意,公悉言之。刘曰:“理无失金于人之鼎内,果 天赐也。盍⑥取之?”公曰:“非吾物何?”刘俯伏⑦曰:“小的昨夜为窃鼎来,还怜 家势萧条而施之。今感公之廉价⑧,良心自发,誓不更⑨盗,愿欲常侍,勿虑取之。” 公即还金曰:“汝之为良则善矣。金不可取。”终不受。后公为判书,其子在龙⑩ 为宪宗国舅。刘亦见信,身家大昌。
(选自《明心宝鉴》,有删改)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注释】①洪耆燮(qí xiè):人名。②婢儿:指婢女。③踊跃:跳跃。④ 失金人推去:这里指找丢失金钱的人。⑤付:同“附”,依附。⑥盍:何不。 ⑦俯伏:屈身趴着。⑧廉价:清廉的名声。⑨更:再。⑩在龙:洪耆燮的儿子。

河北中考文言文和古诗词必考篇目

河北中考文言文和古诗词必考篇目

河北省中考语文的古诗必考篇目与古文必考篇目古诗词背诵篇目: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结庐在人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
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秋思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34.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文言文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四)(即《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整理此资料用意:将常见易考文言文及其翻译归纳,不必繁琐分册复习,节省宝贵时间。

包含以下篇目:一、《醉翁亭记》;二、《岳阳楼记》;三、《小石潭记》;四、《桃花源记》;五、《出师表》;六、《记承天寺夜游》;七、《陋室铭》;八、《爱莲说》;九、《送东阳马生序》;十、《三峡》;十一、《论语十则》;十二、《鱼我所欲也》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四、《曹刿论战》;十五、《马说》;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河北省中考文言文重点19篇

河北省中考文言文重点19篇

省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七上10 《论语》十则(背诵)七下20 口技(熟读)八上21 桃花源记(背诵)22 陋室铭、爱莲说(背诵并默写)26 三峡(背诵)27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并默写)八下21 与朱元思书(背诵)23 马说(背诵)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背诵)26 小石潭记(背诵)27 楼记(背诵)28 醉翁亭记(背诵)29 满井游记(熟读理解)九上24 出师表(背诵)九下18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背诵)19 鱼我所欲也(背诵)21 刿论战(背诵)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桃花源记(东晋)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2020年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16篇必背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含原文,译文,理解默写,真题汇编)

2020年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16篇必背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含原文,译文,理解默写,真题汇编)

孟子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练其人心志,以饥饿和困乏考验其人身形,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①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灭亡。

②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累的句子是“,”。

③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磨炼的目的是“,”。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正面说明忧困、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句子是“,”。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成才的句子是“,”。

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

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

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24篇)注: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常考默写句,黑体字为易写错或易混淆的字。

其中加*号的篇目为新增篇目.1.孔子语录《论语》【经典背诵段落】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4.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中考必考20篇文言

中考必考20篇文言

•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 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 了铺垫。 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熊掌”“不可得兼时? ”“不可得兼时 熊掌”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 ) 的用意是什么? 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 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 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5、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 、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 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 诗句:( :(1)取义成仁今日事,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 种自由花( )人生自古谁无死, 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献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 、 文学常识: 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 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 自:从。 空谷传响:回声 襄:漫上。 漱,这 、实词: 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 :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旦;早晨。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 思。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朝:早晨。 清荣峻茂 曦月:阳光,月亮。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阳光。。

中考古文30篇的主旨

中考古文30篇的主旨

初中阶段30篇文言文的主旨(中考必备)1、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文体知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写作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宋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体知识:说,一种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表明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莲喻人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政治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善于辞令的才能和热爱祖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4、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号半山政治家、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对比,反面事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

5、周处《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写作特点:对比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亚圣中心思想: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2020届中考语文古诗文言背诵篇目分布

2020届中考语文古诗文言背诵篇目分布
《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
八下
《关雎》、《蒹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
《北冥有鱼》、《虽有佳肴》、
《大道之行也》、《马说》
九上
《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歌(36首)
文言文(26篇)
七上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七下
《木兰诗》、《登幽州台歌》、《望岳》、
《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陋室铭》、《爱莲说》、
《河中石兽》
八上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湖心亭看雪》
九下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小住京华)》、《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
《山坡羊·潼关怀古》
《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前两段)》、《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
注:体字为非课标篇目

上海市中考考纲文言文背诵篇目

上海市中考考纲文言文背诵篇目

背诵古诗篇目加粗为重点语句六年级上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迢迢牵牛星(每周一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六年级(下)5.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雨晴(每周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七年级(上)10.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广东中考语文考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广东中考语文考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广东中考语文考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一、文言文(24篇)1. 论语十则(七上)《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è)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5.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 “女”通“汝”意思: 你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 聪明智慧。

(其他知不变)6.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初三中考必背文言文21篇

初三中考必背文言文21篇

初三中考必背文言文21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写作语言,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应对中考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初三中考必背的21篇文言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卜算子·咏梅》雪落下,严霜至,梅花却自笑且开。

经冬藏后气如温,万千蕊丝竞含苞。

千山蜀道撑巴蜀,九坛碧水那般深。

纵然千年白雪下,照样能灿烂如霞。

2.《长恨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劝学》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子四书汉所传。

若老子,仁者乡。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可能因地区和考试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供您参考:
1. 《论语》
2. 《鱼我所欲也》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曹刿论战》
5. 《左传》
6. 《邹忌讽齐王纳谏》
7. 《战国策》
8. 《出师表》
9. 《桃花源记》
10. 《三峡》
11. 《马说》
12. 《小石潭记》
13. 《陋室铭》
14. 《岳阳楼记》
15. 《醉翁亭记》
16. 《记承天寺夜游》
17. 《爱莲说》
18. 《送东阳马生序》
以上仅是常见的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请以当地考试院或教育局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

建议考生在备考时,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多读、多写、多练,以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要求背诵的文言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要求背诵的文言文

初中阅读《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和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举荐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中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死亡。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bì)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要求背诵的16 篇文言文一、《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只要求背前五则)二、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六、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七、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八、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九、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十、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十一、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十二、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七、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