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与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S—32, N— 1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已知:(1)Zn(s)+1/2O2(2)2Ag(s)+1/2 O2(g)== Ag2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3. 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S(s)>S(l)>S(g)B. S(l)>S(s)>S(g)C. S(g)>S(l)>S(s)D. S(g)>S(s)>S(l)4.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 SO2与SO3的浓度不再变化5.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H2O)、v(NO)[mol/(L·min)]来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45v(NH3)=v(O2) B.56v(O2)=v(H2O)C.23v(NH3)=v(H2O) D.45v(O2)=v(NO)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表示()7.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8.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推进剂以肼(N2H4)作为燃料,NO2作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00001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海南省三亚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2.已知反应N2+3H2⇌2NH3,根据图所示,则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是A.1mol/L•min B.1.5mol/L•min C.0.5mol/L•min D.3mol/L•min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C═C△H=+1.9 kJ•mol﹣1B.石墨和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比石弱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小1.9 kJ4.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2O═CO+H2 △H═+131.3KJ•mol﹣1B.C+H2O═CO+H2△H=+10.94KJ•mol﹣1C.C+H2O═CO+H2△H=+131.3KJ•mol﹣1D.C+H2O═CO+H2△H=+131.3KJ•mol﹣5.反应A+3B⇌2C+2D,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0.4mol/ B.v=O.5mol/C.v=0.6mol/ D.v=0.15mol/6.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浓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7.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拆开1molH﹣O键要吸收463kJ的能量,则2H2+O2═2H2O 中的能量变化为A.△H=﹣484kJ/mol B.△H=+484kJ/molC.吸收484kJ 能量D.放出484kJ能量8.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OH﹣=H2O△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9.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H=﹣393.5 kJ/molB.2H2+O2═2H2O△H=+571.6 kJ/molC.CH4+2O2═CO2+2H2O△H=﹣890.3 kJ/molD.C6H12O6+6O2═6CO2+6H2O△H=﹣2800 kJ/mol10.灰锡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2HCl═SnCl2+H2△H1②Sn+2HCl═SnCl2+H2△H2③Sn Sn△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1.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 .=0.01mol/B .=0.08mol/C .=0.003mol/D .=0.02mol/1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三、简答13.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酸和碱混合时所注意的事项是.从实验装置上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所求中和热,简述理由.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14.在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和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H2O═H2O;△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上述反应应用于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已知N2+2O2═2NO2;△H=+67.7kJ•mol﹣1,N2H4+O2═N2+2H2O ;△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15.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nY⇌pZ+qQ,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Q时间起始/mol 0.7 12min末/mol 0.8 2.7 0.8 2.73min末/mol 0.8已知2min内v=0.075mol•L﹣1•min﹣1,v∕v=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 ,n= .方程式中m= ,n= ,p= ,q= .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海南省三亚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热点问题.【分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答】解:A.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A正确;B.使用新型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降低消耗,节约能源的做法.2.已知反应N2+3H2⇌2NH3,根据图所示,则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是A.1mol/L•min B.1.5mo l/L•min C.0.5mol/L•min D.3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可知2min内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3mol/L、1mol/L、2mol/L,三者浓度变化量之比为3:1:2,故A为氢气、B为氮气、C为氨气,根据c=计算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解答】解:由图可知2min内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3mol/L、1mol/L、2mol/L,三者浓度变化量之比为3:1:2,故A为氢气、B为氮气、C为氨气,则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1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反应速率计算,关键是确定各物质浓度变化量,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C═C△H=+1.9 kJ•mol﹣1B.石墨和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比石弱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小1.9 kJ【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O2=CO2△H=﹣393.5kJ•mol﹣1②C+O2=CO2△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C△H=+1.9kJ•mol﹣1,则A、因C=C△H=+1.9kJ•mol﹣1,故A正确;B、石墨转化为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石稳定,故C错误;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C△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图象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4.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2O═CO+H2 △H═+131.3KJ•mol﹣1B.C+H2O═CO+H2△H=+10.94KJ•mol﹣1C.C+H2O═CO+H2△H=+131.3KJ•mol﹣1D.C+H2O═CO+H2△H=+131.3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 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解答】解: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H=+131.28kJ•mo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H的数值、单位、符号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5.反应A+3B⇌2C+2D,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0.4mol/ B.v=O.5mol/C.v=0.6mol/ D.v=0.15mol/【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应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然后比较大小.【解答】解:A、由C和D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则v=v=0.4mol/;B、v=O.5mol/;C、由B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则v=v×=0.6mol/×=0.4mol/;D、由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v=v×=0.15mol/×=0.075mol/;显然用C的反应速率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时,O.5mol/最快,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快慢比较,应注意化学计量数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及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才能比较来解答.6.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浓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升高、加压、增大浓度、使用正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催化剂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其中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只能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而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其中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而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活化分子数目与百分数的差别,明确温度、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7.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拆开1molH﹣O键要吸收463kJ的能量,则2H2+O2═2H2O 中的能量变化为A.△H=﹣484kJ/mol B.△H=+484kJ/molC.吸收484kJ 能量D.放出484kJ能量【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信息可知,H﹣H键能为436kJ/mol,O=O键能为496kJ/mol,H﹣O 键能为436kJ/mol,2H2+O2=2H2O中,△H=反应物中键能和﹣生成物中键能和,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常温下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kJ 的能量,则H﹣H键能为436kJ/mol,O=O键能为496kJ/mol,H﹣O键能为436kJ/mol,由2H2+O2=2H2O中,△H=反应物中键能和﹣生成物中键能和=2×436kJ/mol+496kJ/mol﹣4×463kJ/mol=﹣484kJ/mol,△H=﹣484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焓变正负的意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OH﹣=H2O△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十OH﹣=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②>③>①,所以△H1>△H3>△H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放出的能量多,△H反而小.9.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H=﹣393.5 kJ/molB.2H2+O2═2H2O△H=+571.6 kJ/molC.CH4+2O2═CO2+2H2O△H=﹣890.3 kJ/molD.C6H12O6+6O2═6CO2+6H2O△H=﹣2800 kJ/mol【考点】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依据概念分析判断.【解答】解:A、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B、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生成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和实际应用,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0.灰锡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2HCl═SnCl2+H2△H1②Sn+2HCl═SnCl2+H2△H2③Sn Sn△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D、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③:Sn Sn△H3=+2.1kJ•mol﹣1,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B、根据③:Sn Sn△H3=+2.1kJ•mol﹣1,则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C、根据③:Sn Sn△H3=+2.1kJ•mol﹣1,焓变大于0,所以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③:Sn Sn△H3=+2.1kJ•mol﹣1,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物质的能量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1.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 .=0.01mol/B .=0.08mol/C .=0.003mol/D .=0.02mo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在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用其它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解答】解: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02mol/.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v=×0.002mol/=0.0025mol/,故A错误;B、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02mol/,故B错误;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1.5v=1.5×0.002mol/=0.003mol/,故C正确;D、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v=0.002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难度不大,注意反应速率计算常用两种方法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使用.1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等方法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氮气浓度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各物质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降低,故C错误;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氮气、氧气和NO浓度都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易错选项是D.三、简答13.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酸和碱混合时所注意的事项是快速将二者混合在一起.从实验装置上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H=﹣50.16kJ/mol .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分析】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酸碱应迅速混合;根据Q=m•c•△T计算,先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最后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弱电解质电离吸热.【解答】解: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酸和碱混合时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酸碱应迅速混合;故答案为:快速将二者混合在一起;温度差3℃,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3℃=1254J,即1.254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0.16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H=﹣50.16kJ/mol;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NaOH的物质的量偏小,生成水的量偏小,所放出的热量偏小,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与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在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和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2H2O2═N2+4H2O△H=﹣641.625kJ•mol﹣1.已知H2O═H2O;△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8 kJ.上述反应应用于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产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已知N2+2O2═2NO2;△H=+67.7kJ•mol﹣1,N2H4+O2═N2+2H2O ;△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2NO2═3N2+4H2O△H=﹣1135.7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给条件厉害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写出;依据中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和H2O=H2O△H=+44kJ/mol,利用盖斯定律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反应产物的性质分析无污染物产生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4kJ的热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结合定量关系写出,1mol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641.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H=﹣641.625kJ/mol,故答案为:N2H4+2H2O2=N2+4H2O△H=﹣641.625kJ/mol;16g液态肼物质的量==0.5mol,由①N2H4+2H2O2=N2+4H2O;△H=﹣641.6kJ/mol;②H2O=H2O△H=+44kJ/mol,结合盖斯定律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把②×4方向倒转得到③4H2O=4H2O△H=﹣44×4kJ/mol=﹣176kJ/mol,①+③得到N2H4+2H2O2=N2+4H2O;△H=﹣817.6kJ/mol,所以0.5mol液态肼与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408.8kJ,故答案为:408.8;反应应用于推进器,除释放出大量热量和快速生成大量气体产生巨大推力外,反应的生成物是氮气和水,很突出的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故答案为:产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①N2+2O2═2NO2,△H=+67.7KJ•mol﹣1;②N2H4+O2═N2+2H2O ,△H=﹣534KJ•mol﹣1将方程式2②﹣①得2N2H4+2NO2=3N2+4H2O△H=2﹣=﹣1135.7kJ•mol﹣1,故答案为:2N2H4+2 NO2═3N2+4 H2O;△H=﹣1135.7kJ•mol﹣1.【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肼的结构和性质,利用信息的推断能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产物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应用.15.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nY⇌pZ+qQ,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Q时间起始/mol 0.7 12min末/mol 0.8 2.7 0.8 2.73min末/mol 0.8已知2min内v=0.075mol•L﹣1•min﹣1,v∕v=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 2.3 mol ,n= 3 mol .方程式中m= 1 ,n= 4 ,p= 2 ,q= 3 .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0.05 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等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已知2min内v=0.075mol•L﹣1•min﹣1,则△n=0.075mol•L﹣1•min﹣1×2min×2L=0.3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8mol﹣0.7mol=0.1mol,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速率v:v=1:2可知,Y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2△n=0.4mol,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变化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m:n:p:q=0.1mol:0.4mol:0.2mol:0.3mol=1:4:2:3,所以m=1、n=4、p=2、q=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4Y⇌2Z+3Q,根据反应X+4Y⇌2Z+3Q及表中数据计算出反应初始时Y、Q的物质的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1、n=4、p=2、q=3;根据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计算出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解答】解:2min内v=0.075mol•L﹣1•min﹣1,则△n=0.075mol•L﹣1•min﹣1×2min×2L=0.3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8mol﹣0.7mol=0.1mol,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速率v:v=1:2可知,Y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2△n=0.4mol,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变化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m:n:p:q=0.1mol:0.4mol:0.2mol:0.3mol=1:4:2:3,所以m=1、n=4、p=2、q=3,反应方程式为:X+4Y⇌2Z+3Q,2min内生成0.1molX,根据反应X+4Y⇌2Z+3Q可知,2min内生成Y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为:2.7mol﹣0.4mol=2.3mol;Q在2min内物质的量减少,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2min内消耗的Q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则起始是Q的物质的量为:2.7mol+0.3mol=3mol,故答案为:2.3mol;3mo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1、n=4、p=2、q=3,故答案为:1;4;2;3;2min内消耗的Z的物质的量为:n=1mol﹣0.8mol=0.2mol,则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v==0.05mol•L﹣1•min﹣1,故答案为:0.05mol•L﹣1•min﹣1.【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新汶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对H2(g)+I2(g)═HI(g)△H=+26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的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的热量C.1mol H2(g)与1mol 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g)需吸收52kJ的热量D.1mol H2(g)与1mol 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的热量2.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1,(2)2Ag(s)+O2(g)═Ag2O(s)△H=﹣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79.3kJ•mol﹣1B.﹣317.3kJ•mol﹣1C.﹣332.8kJ•mol﹣1D.317.3kJ•mol﹣1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沿着盐桥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电流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若通入氯化氢气体,能使电解液恢复到原状态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B.NaOHC.KClD.CuSO4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门上焊接铜块能防腐蚀B.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D.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7.某小组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和Y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B.X和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向铜电极移动D.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8.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A .B .C .D .9.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10.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1.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 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1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3.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 ﹣=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H2O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2的氧化D.Ni(OH)2的氧化14.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1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5H2O3zs(OH)2+2Fe (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5OH﹣﹣3e﹣═FeO42﹣+4H2O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16.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4g,则合金中Cu、Zn原子个数比为( )A.1:1B.2:1C.3:1D.4:117.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8.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q)﹣2e﹣=PbSO4(s)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q)19.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长时间通电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A.0.2molB.0.4molC.0.6molD.0.8mol20.某电源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时,交换膜左则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1.(1)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8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②又已知H2O(l)═H 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③此反应用于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H=﹣25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19kJ•mol﹣1写出FeO(s)被CO还原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 (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kJ.22.按要求对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其中a.b为惰性电极(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加以必要联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__________.锌片做__________ 极,铜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溶液中向锌电极方向移动的离子是__________.(2)在B图中,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O2,加以必要的联接后,该装置叫__________.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酸性会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若使溶液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可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填序号).A.Cu B.CuO C.Cu (OH)2D.CuCO3.2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极,银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_电极.(4)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24.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锌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铜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2)石墨棒C1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3)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状况)时,锌的质量减少__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25.如图所示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KSCN溶液呈无色,再滴入氯水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变红色,表明铁被__________;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2)装置2中的石墨是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 0.2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mol•L﹣1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①电源的M端为__________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则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在状况下为__________ mL.26.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通入负极,O2通入正极而发生电池反应的,其能量转换率高.①若电解质溶液为KOH,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__.②若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2)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Pt(a)电极是__________ 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②Pt(b)电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③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④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则消耗掉的CH3OH有__________mol.新汶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对H2(g)+I2(g)═HI(g)△H=+26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的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的热量C.1mol H2(g)与1mol 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g)需吸收52kJ的热量D.1mol H2(g)与1mol 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的热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焓变值是正值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的多少,不能表示微粒的数目;C、mol氢气和mol碘单质气体完全反应生成1molHI吸手热量26KJ,则1 mol 氢气和1 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 kJ的热量;D、焓变值是正值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解答:解:A、mol氢气和mol碘单质气体完全反应生成1molHI吸手热量26KJ,1 mol氢气和1 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 kJ的热量,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的多少,不能表示分子的数目,故B错误;C 、mol 氢气和mol碘单质气体完全反应生成1molHI吸手热量26KJ,则热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H=+52kJ•mol﹣1表示的意义: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气体需吸收52kJ的热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H=+52kJ•mol﹣1中,焓变值是正值,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不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1,(2)2Ag(s)+O2(g)═Ag2O(s)△H=﹣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79.3kJ•mol﹣1B.﹣317.3kJ•mol﹣1C.﹣332.8kJ•mol﹣1D.317.3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已知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目标反应,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1)Zn(s)+O2(g)═Z nO(s),△H=﹣348.3kJ•mol﹣1,(2)2Ag(s)+O2(g)═Ag2O(s),△H=﹣31.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1)﹣(2)可得Zn(s)+Ag2O(s)═ZnO(s)+2Ag(s),则△H=(﹣348.3kJ•mol﹣1)﹣(﹣31.0kJ•mol﹣1)=﹣317.3kJ•mol﹣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反应热,明确已知反应和目标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沿着盐桥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电流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电子从锌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铜电极,不经过盐桥,故A错误;B、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B正确;C、原电池放电时,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流从铜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锌电极,故C错误;D、原电池放电时,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铜极上析出,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若通入氯化氢气体,能使电解液恢复到原状态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实质电解HCl;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实质电解水.解答:解:A.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不同,故B错误;C.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实质电解HCl,所以通入氯化氢气体,能使电解液恢复到原状态,故C正确;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实质电解水,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氢气,则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把握工作原理及电解时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放电顺序为氧化铝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B.NaOHC.KClD.CuSO4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极为惰性电极,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何种物质,结合元素守恒可知,析出何种物质就加入何种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石墨电极为惰性电极,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A.电解AgNO3溶液,银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Ag,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氧化银恢复浓度,加入硝酸银不能恢复溶液浓度,故A错误;B.电解NaOH溶液,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水恢复原样,故B正确;C.电解KCl溶液,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HCl恢复原样,加入KCl不能恢复溶液浓度,故C错误;D.电解CuSO4溶液,铜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Cu,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CuO恢复原样,加入氢氧化铜会多加入水不能恢复浓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电极材料及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结合元素守恒来分析恢复原成分和浓度,题目难度中等.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门上焊接铜块能防腐蚀B.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D.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形成原电池后,铁做负极;B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的镀层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空气和水是钢铁发生腐蚀的条件;D、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解答:解:A.铜、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速被腐蚀,故A错误;B、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的镀层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加快铁板的腐蚀,故B错误;C、空气和水是钢铁发生腐蚀的条件,其它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钢铁腐蚀越严重,空气和水交界处氧气浓度大于水下,所以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不容易腐蚀,故C错误;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锌、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所以Fe被保护,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金属防护的方法,难度不大.7.某小组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和Y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B.X和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向铜电极移动D.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X和Y不连接时,Cu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X和Y用导线连接时,形成原电池,Cu作负极,Ag作正极;C、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D、无论X和Y是否连接,都发生Cu+2Ag+=Cu2++2Ag.解答:解:A、X和Y不连接时,Cu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故A正确;B、X和Y用导线连接时,形成原电池,Cu作负极,Ag作正极,正极上反应方程式为:Ag++e﹣=Ag,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若X 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则Ag为阳极,则Ag+向Cu电极移动,故C正确;D、无论X和Y是否连接,都发生Cu+2Ag+=Cu2++2Ag,则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原电池反应,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8.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A .B .C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g不能和HCl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要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应该设计成电解池,且Ag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放电,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g不能和HCl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要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应该设计成电解池,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g作阳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放电,则符合条件的是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设计,明确原电池及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确定电池类型,再根据得失电子判断电极材料和电解质,题目难度中等.9.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d为石墨,铁片活泼,所以腐蚀铁;B、海水呈中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C、锌比铁片活泼,所以腐蚀锌;D、d为锌块,作为负极,因海水呈中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解答:解:A、d为石墨,活泼金属铁片作负极,发生腐蚀,所以铁片腐蚀加快,故A正确;B、海水呈中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所以石墨作正极,电极反应:O2+2H2O+4e═4OH ﹣,故B正确;C、锌比铁片活泼,所以腐蚀锌,所以铁片不易被腐蚀,故C正确;D、d为锌块,作为负极,因海水呈中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所以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电极上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再结合电极反应类型、电子流向来分析解答,熟记原电池原理,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0.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考点:真题集萃;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图象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两池溶液中硫酸根浓度不变,随反应进行,甲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乙池的Zn2+与放电的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Zn的摩尔质量大于Cu,故乙池溶液总质量增大.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故两池中c(SO42﹣)不变,故B 错误;C.甲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乙池中发生反应:Cu2++2e﹣=Cu,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乙池的Zn2+与放电的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Zn的摩尔质量大于Cu,故乙池溶液总质量增大,故C正确;D.甲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保持溶液电荷守恒,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比较基础,注意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阳离子通过,C选项利用电荷守恒分析.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1.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 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NaCl溶液滴到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在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被腐蚀变暗,实际上是发生了吸氧腐蚀,这时,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发生还原反应)在液滴外沿,由于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形成了棕色铁锈环(b).解答:解:A.根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的规律,Cl﹣应由b区向a区迁移,故A错误;B.O2在液滴外沿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故C错误;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由于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Fe仍为负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方面知识,注意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题目难度中等.1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分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最终生成Fe(OH)2,Ni2O3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得电子,最终生成Ni(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则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解答:解:A、反应后产物有氢氧化物,可得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做还原剂失去电子,Ni2O3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即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故A正确;B、根据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碱性电解质中最终生成Fe(OH)2,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故B正确;C、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故C错误;D、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故选C.。
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色孵市树茶阳光实验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选项是〔〕A.将一小粒金属钠放入水中:2Na+2H2O=2Na++2OH﹣+H2↑B.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1﹣+C1O﹣+H2OC.向CuSO4溶液中参加适量Ba〔OH〕2溶液:Ba2++SO42﹣=BaSO4↓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HClO+Cl﹣2.在光照条件下,将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充分反,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 B.CH2Cl2C.CHCl3 D.HCl3.以下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完成的是〔〕A.Cu→CuSO4B.SiO2→H2SiO3 C.Cl2→HClO D.NO2→HNO34.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一正确的选项是〔〕X YZ W RA.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Y>W>RB.X、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性:X>Y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W>YD.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酸性:W>R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O2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性质相似B.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石,s〕△H>0,所以石墨较稳6.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属于〔〕A.吸热反B.放热反C.既是吸热反也是放热反D.都不是7.以下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是不相的,这是化学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8.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O2〔g〕△H=+24kJ/mol;H2〔g〕+O2〔g〕=H2O〔1〕△H=﹣28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吸热88kJ B.吸热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9.反A〔g〕+2B〔g〕=C〔g〕的反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是吸热反B.催化剂改变了该反的焓变C.催化剂降低了该反的活化能D.该反的焓变△H=﹣510kJ.mo1﹣110.299K时,合成氨反N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 N2和3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测得反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小于92.0 kJ B.一于92.0 kJC.一大于92.0 kJ D.不能确11.生产液晶显示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94 15 283.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N2〔g〕+3F2〔g〕→2NF3〔g〕的△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12.价格屡次上涨,为解决能源危机,现在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汽油.热化学方程式:C2H5OH 〔l〕+O2〔g〕=CO2〔g〕+H2O〔l〕△H=﹣68kJ/mol.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任何污染B.在25℃、101KPa时,生成1mol水时放出68kJ的热量C.乙醇的燃烧热为68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kJ/mol13.推进器常以联氨〔N2H4〕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以下各物质反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g〕+O2〔g〕=N2〔g〕+2H2O〔g〕△H1=﹣533kJ•mol﹣1H2O〔g〕=H2O 〔l〕△H2=﹣44kJ•mol﹣12H2O2〔l〕=2H2O〔l〕+O2〔g〕△H3=﹣19kJ•mol﹣1那么联氨与过氧化氢反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N2H4〔g〕+2H2O2〔l〕=N2〔g〕+4H2O〔l〕△H=+813 kJ•mol﹣1B.N2H4〔g〕+2H2O2〔l〕=N2〔g〕+4H2O〔g〕△H=﹣641.63 kJ•mol﹣1C.N2H4〔g〕+2H2O2〔l〕=N2〔g〕+4H2O〔l〕△H=﹣641.63 kJ•mol﹣1D.N2H4〔g〕+2H2O2〔l〕=N2〔g〕+4H2O〔g〕△H=﹣813 kJ•mol﹣114.反4A〔g〕+5B〔g〕=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 减少了0.90mol,那么此反的速率可表示为〔〕A.v〔B〕=0.075mol/〔L•s〕B.v〔A〕=0.030mol/〔L•s〕C.v〔C〕=0.040mol/〔L•s〕D.v〔D〕=0.060mol/〔L•s〕15.仅改变以下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速率的是〔〕A.加热B.加压C.加负催化剂D.加大反物浓度16.:2SO2〔g〕+O2〔g〕⇌2SO3〔g〕△H=﹣197kJ•mol﹣1.测得4mol SO2参加上述反放出354kJ热量,那么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90% B.80% C.50% D.40%17.使反4NH3〔g〕+3O2〔g〕⇌2N2〔g〕+6H2O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此反的平均速率v〔X〕为〔〕A.v〔NH3〕=0.02 mol•L﹣1•s﹣1B.v〔O2〕=0.01 mol•L﹣1•s﹣1C.v〔N2〕=0.02 mol•L﹣1•s﹣1D.v〔H2O〕=0.02 mol•L﹣1•s﹣118.反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速率,反速率最快的是〔〕A.v〔D〕=0.4mol/〔L•s〕B.v〔C〕=O.5mol/〔L•s〕C.v〔B〕=0.6mol/〔L•s〕D.v〔A〕=0.15mol/〔L•s〕19.以下反到达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方向方向移动的是〔〕A.2NO2〔g〕⇌N2O4〔g〕〔正反为放热反〕B.3O2〔g〕⇌2O3〔g〕〔正反为吸热反〕C.H2〔g〕+I2〔g〕⇌2HI〔g〕〔正反为放热反〕D.NH4HCO3⇌NH3+H2O〔g〕+CO2〔正反为吸热反〕20.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条件下发生反:2HI〔g〕⇌H2〔g〕+I2〔g〕,在反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HI的生成速率于其分解速率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21.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时存在着平衡:2NO2⇌N2O4〔正反放热〕.把烧瓶置于100℃的水中,那么以下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①颜色;②平均分子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A.①和③B.②和④C.④和⑤D.③和⑤22.室用100mL1mol/L盐酸与锌粉反,以下措施能使反速率加快的是〔〕A.降低温度B.改用300mL1mol/L盐酸C.改用100mL3mol/L盐酸D.用量锌粒代替锌粉23.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2NO2〔g〕⇌N2O4〔g〕到达平衡的标志是〔〕①消耗1mol NO2的同时消耗1mol N2O4②容器内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相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容器内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2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的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a表示物质的平衡转化率〕.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反Ⅰ:△H>0,p2>p1 B.反Ⅱ:△H>0,T1>T2C.反Ⅰ:△H<0,p2>p1 D.反Ⅱ:△H>0,T2>T125.恒温下,将16mol N2与24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N2〔g〕+3H2〔g〕⇌2NH3〔g〕,10分钟后反达平衡时,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以下的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到达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1:1B.10分钟内v〔H2〕=0.35mol/〔L•min〕C.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24g/LD.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1:3:226.在10L密闭容器中,1mol A和3mol B在一条件下反:A〔g〕+xB〔g〕⇌2C 〔g〕,2min后到达平衡,生成0.4mol C,测得混合气体共mol,那么以下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平衡时,物质的量之比n〔A〕:n〔B〕:n〔C〕=2:11:4B.x值于3C.A的转化率为20%D.B的平均反速率为0.4 mol/〔L•min〕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27.热是指酸跟碱发生反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进行反.请答复以下问题:〔1〕从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那么求得的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中改用60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上述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或“不相〞〕,所求热的数值〔填“相〞或“不相〞〕.28.反A〔g〕+B〔s〕⇌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那么生成C的速率:〔1〕升温;〔2〕增大压强;〔3〕增大容器容积;〔4〕参加A ;〔5〕参加B ;〔6〕加正催化剂.29.在25℃、101kPa下,1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5kJ.那么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0.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丙烷脱氢可得丙烯.:C3H8〔g〕═CH4〔g〕+HC≡CH〔g〕+H2〔g〕△H1=15kJ•mol﹣1;CH3CH=CH2〔g〕═CH4〔g〕+HC≡CH〔g〕△H2=3kJ•mol﹣1.那么相同条件下,反C3H8〔g〕═CH3CH=CH2〔g〕+H2〔g〕的△H=kJ•mol ﹣1.31.如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 ﹣1〕:化学键C﹣H C﹣F H﹣F F﹣F键能414 489 565 158根据键能数据计算以下反的反热△H:CH4〔g〕+4F2〔g〕﹦CF4〔g〕+4HF〔g〕△H=.32.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由图中数据分析:〔1〕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开始至2min末,X的反速率为〔mol•L﹣1•min﹣1〕;〔3〕3min后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含义是:.33.向绝热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条件下使反SO2〔g〕+NO2〔g〕⇌SO3〔g〕+NO〔g〕到达平衡,正反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1〕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c点是否已经到达平衡状态〔填“是〞、“否〞或“不一〞〕〔3〕反物浓度:a点b点〔填“<〞、“=〞或“>〞〕〔4〕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5〕△t1=△t2时,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填“<〞、“=〞或“>〞〕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选项是〔〕A.将一小粒金属钠放入水中:2Na+2H2O=2Na++2OH﹣+H2↑B.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1﹣+C1O﹣+H2OC.向CuSO4溶液中参加适量Ba〔OH〕2溶液:Ba2++SO42﹣=BaSO4↓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HClO+Cl﹣【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钠与水反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漏掉了生成氢氧化铜的反;D.氯气与水反生成氯化氢、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需要保存分子式.【解答】解:A.将一小粒金属钠放入水中,反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正确;B.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1﹣+C1O﹣+H2O,故B正确;C.CuSO4溶液中参加适量Ba〔OH〕2溶液,反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Cu2++2OH﹣=Cu〔OH〕2↓+BaSO4↓,故C错误;D.氯气与水反生成氯化氢、次氯酸和水,反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HClO+Cl﹣,故D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那么,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需要保存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2.在光照条件下,将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充分反,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 B.CH2Cl2C.CHCl3 D.HCl【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甲烷第一步取代生成量的HCl和一氯甲烷,在后续的取代中氯代甲烷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而HCl不断增多,因此其物质的量在生成物中最大;【解答】解:甲烷在发生取代反时,除了生成有机物之外,还有氯化氢生成,且有几个氢原子,就生成几分子氯化氢,所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最多,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甲烷发生取代反的特点.3.以下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完成的是〔〕A.Cu→CuSO4B.SiO2→H2SiO3 C.Cl2→HClO D.NO2→HNO3【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硅和二氧化硅;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Cu与浓硫酸反生成硫酸铜;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C、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D、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解答】解:A、Cu与浓硫酸反生成硫酸铜,故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完成,故A 正确;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故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完成,至少两步,故B错误;C、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故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完成,故C正确;D、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完成,故D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注意二氧化硅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4.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一正确的选项是〔〕X YZ W RA.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Y>W>RB.X、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性:X>Y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W>YD.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酸性:W>R【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假设W为S、R为Cl时,Cl元素非金属性更强;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解答】解:A.假设W为S、R为Cl时,非金属性Cl>S,故A错误;B.非金属性Y>X,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Z>W>Y,故C正确;D.假设W为S、R为Cl时,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位置与性质关系,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结构,需要学生熟练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O2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性质相似B.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石,s〕△H>0,所以石墨较稳【考点】同素异形体;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吸热反和放热反;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B.核电站把核能转化成电能;C.明矾没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D.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分析.【解答】解:A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O2和O2都是分子,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水电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核电站把核能转化成电能,故B错误;C.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从而起到净水作用,但是明矾没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C〔石墨,s〕=C〔石,s〕△H>0,说明石墨的能量比石的低,所以石墨稳,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同位素的概念、能量转化、明矾净水、物质稳性的判断,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根底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6.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属于〔〕A.吸热反B.放热反C.既是吸热反也是放热反D.都不是【考点】吸热反和放热反.【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金属与水反,所有反;绝大多数化合反和铝热反;常见的吸热反有:绝大数分解反,个别的化合反〔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属于反,反均是放热反.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吸热反和放热反的例子,抓化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7.以下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是不相的,这是化学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作用力;B、形学键要放热;C、根据化学反的实质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能量的关系分析;D、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相同.【解答】解: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作用力,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故A错误;B、形学键要放出能量,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故B错误;C、化学反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键的形成,形学键要放出能量,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那么化学反一伴随着能量变化,故C正确;D、一种化学键的键能是一的,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相同,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化学键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8.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O2〔g〕△H=+24kJ/mol;H2〔g〕+O2〔g〕=H2O〔1〕△H=﹣28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吸热88kJ B.吸热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考点】反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律含义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解答】解:①H2O〔g〕=H2〔g〕+O2〔g〕△H=+24kJ/mol②H2〔g〕+O2〔g〕=H2O〔1〕△H=﹣28kJ/mol依据盖斯律②+①得到H2O〔g〕=H2O〔1〕△H=﹣44KJ/mol当1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H2O〔l〕=H2O〔g〕△H=+44KJ/mol当1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吸热44KJ;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律的计算用,理解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9.反A〔g〕+2B〔g〕=C〔g〕的反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是吸热反B.催化剂改变了该反的焓变C.催化剂降低了该反的活化能D.该反的焓变△H=﹣510kJ.mo1﹣1【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当反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是放热反;反之是吸热反;B、依据催化剂只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分析判断;C、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速率的;D、依据盖斯律的内容,反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解答】解:A、该反中,反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是放热反,故A 错误;B、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只改变所以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会改变该反的焓变,故B错误;C、b线使用催化剂,催化剂降低反的活化能,改变反速率,故C正确;D、图象中表示的是1molCO气体和2mol氢气反生成1mol气态甲醇的反热效,反放出热量=510KJ﹣419KJ=91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那么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H=﹣91kJ•mol﹣1,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形式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作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理解图象的含义是解题的根本.10.299K时,合成氨反N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 N2和3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测得反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小于92.0 kJ B.一于92.0 kJC.一大于92.0 kJ D.不能确【考点】有关反热的计算.【分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N2和H2完全反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0kJ,但该反为可逆反,不可能完全转化为NH3,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N2和H2反生成NH3的反为可逆反,反为:N2+3H2⇌2NH3,可逆反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物的转化率不能到达100%,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不能生成2molNH3,那么反放出的热量小于92.0kJ,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反的可逆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的特征,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物的转化率不能到达100%.11.生产液晶显示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94 15 283.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N2〔g〕+3F2〔g〕→2NF3〔g〕的△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考点】反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中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学键放出能量,反热于反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N2〔g〕→2N〔g〕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吸收能量,故A错误;B.N〔g〕+3F〔g〕→NF3〔g〕为形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故B正确;C.反N2〔g〕+3F2〔g〕→2NF3〔g〕△H=〔94+3×15﹣283.0×6〕KJ•mol﹣1=﹣29KJ•mol﹣1,△H<0,故C错误;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那么不能发生化学反,化学反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形成,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反与能量,为高考高频考点,此题侧重于反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键的键能与反热的关系.12.价格屡次上涨,为解决能源危机,现在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汽油.热化学方程式:C2H5OH 〔l〕+O2〔g〕=CO2〔g〕+H2O〔l〕△H=﹣68kJ/mol.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任何污染B.在25℃、101KPa时,生成1mol水时放出68kJ的热量C.乙醇的燃烧热为68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kJ/mol【考点】有关反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A.乙醇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B .由热方程式可知,生成molH2O放出68kJ的热量;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氧化物放出的热量;D.当反各物质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的物质的量之比于热量比.【解答】解:A.乙醇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所以乙醇汽油也可能会产生污染,故A错误;B .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O2〔g〕=CO2〔g〕+H2O〔l〕△H=﹣68kJ/mol,由热方程式可知,生成molH2O放出68kJ的热量,故B错误;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不是1mol,故C错误;D.当反各物质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的物质的量之比于热量比,那么C2H5OH 〔l〕+3O2〔g〕=2CO2〔g〕+3H2O〔l〕△H=﹣136kJ/mol,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化学反能量变化,侧重于燃烧热的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中,考查了学生对根底知识的用能力.13.推进器常以联氨〔N2H4〕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以下各物质反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g〕+O2〔g〕=N2〔g〕+2H2O〔g〕△H1=﹣533kJ•mol﹣1H2O〔g〕=H2O 〔l〕△H2=﹣44kJ•mol﹣12H2O2〔l〕=2H2O〔l〕+O2〔g〕△H3=﹣19kJ•mol﹣1那么联氨与过氧化氢反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N2H4〔g〕+2H2O2〔l〕=N2〔g〕+4H2O〔l〕△H=+813 kJ•mol﹣1B.N2H4〔g〕+2H2O2〔l〕=N2〔g〕+4H2O〔g〕△H=﹣641.63 kJ•mol﹣1C.N2H4〔g〕+2H2O2〔l〕=N2〔g〕+4H2O〔l〕△H=﹣641.63 kJ•mol﹣1D.N2H4〔g〕+2H2O2〔l〕=N2〔g〕+4H2O〔g〕△H=﹣813 kJ•mol﹣1【考点】用盖斯律进行有关反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目标反的热化学反方程式,利用盖斯律来解答.【解答】解:N2H4〔g〕+O2〔g〕=N2〔g〕+2H2O〔g〕△H1=﹣533kJ•mol﹣1①H2O〔g〕=H2O 〔l〕△H2=﹣44kJ•mol﹣1 ②2H2O2〔l〕=2H2O〔l〕+O2〔g〕△H3=﹣19kJ•mol﹣1③那么联氨与过氧化氢反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用①+②×2+③:N2H4〔g〕+2H2O2〔l〕=N2〔g〕+4H2O〔l〕△H=﹣813kJ•mol﹣1或用①﹣②×2+③:N2H4〔g〕+2H2O2〔l〕=N2〔g〕+4H2O〔l〕△H=﹣641.63kJ•mol ﹣1,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盖斯律的用,题目难度不大,把握盖斯律的原理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那么为解题的关键.14.反4A〔g〕+5B〔g〕=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 减少了0.90mol,那么此反的速率可表示为〔〕A.v〔B〕=0.075mol/〔L•s〕B.v〔A〕=0.030mol/〔L•s〕C.v〔C〕=0.040mol/〔L•s〕D.v〔D〕=0.060mol/〔L•s〕【考点】化学反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根据v=计算v〔A〕,再利用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其它物质表示的速率.【解答】解: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那么v〔A 〕=0.06mol/〔L.s〕,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那么:v〔B〕=v〔A〕=×0.06mol/〔L.s〕=0.075mol/〔L.s〕,v〔C〕=v〔A〕=0.06mol/〔L.s〕,v〔D〕=v〔A〕=×0.06mol/〔L.s〕=0.09mol/〔L.s〕,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反速率有关计算,比拟根底,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用,知道反速率与计量数的关系.15.仅改变以下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速率的是〔〕A.加热B.加压C.加负催化剂D.加大反物浓度【考点】化学反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压强、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升高温度、参加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解答】解:升高温度、参加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增加反物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只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百分数不变;加负催化剂会减少活化分子百分数,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学习中注意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反速率的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影响活化分子的浓度或百分数,要注意负催化剂对反的影响.16.:2SO2〔g〕+O2〔g〕⇌2SO3〔g〕△H=﹣197kJ•mol﹣1.测得4mol SO2参加上述反放出354kJ热量,那么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90% B.80% C.50% D.4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根据反放出的热量计算转化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转化率=×100%.【解答】解:反放出354kJ热量,那么消耗的二氧化硫为2mol×=mol,故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100%=90%,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关键是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比拟根底.17.〔2021•一模〕使反4NH3〔g〕+3O2〔g〕⇌2N2〔g〕+6H2O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此反的平均速率v〔X〕为〔〕A.v〔NH3〕=0.02 mol•L﹣1•s﹣1B.v〔O2〕=0.01 mol•L﹣1•s﹣1C.v〔N2〕=0.02 mol•L﹣1•s﹣1D.v〔H2O〕=0.02 mol•L﹣1•s﹣1【考点】化学反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速率专题.【分析】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那么v〔N2〕==0.01mol•L﹣1•s﹣1,结合反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答】解: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那么v〔N2〕==0.01mol•L﹣1•s﹣1,由反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NH3〕=0.01mol•L﹣1•s﹣1×=0.02 mol•L﹣1•s﹣1,v〔O2〕=0.01mol•L﹣1•s﹣1×=0.015 mol•L﹣1•s﹣1,水为纯液体,不能表示反速率,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反速率的计算及反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反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可解答,注意水为纯液体,题目难度不大.18.反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速率,反速率最快的是〔〕A.v〔D〕=0.4mol/〔L•s〕B.v〔C〕=O.5mol/〔L•s〕C.v〔B〕=0.6mol/〔L•s〕D.v〔A〕=0.15mol/〔L•s〕【考点】化学反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速率专题.【分析】比拟反速率的快慢利用化学反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速率,然后比拟大小.【解答】解:A、由C和D的化学计量数相同,那么v〔C〕=v〔D〕=0.4mol/〔L•s〕;B、v〔C〕=O.5mol/〔L•s〕;C、由B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那么v〔C〕=v〔B〕×=0.6mol/〔L•s〕×=0.4mol/〔L•s〕;D、由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那么v〔C〕=v〔A〕×=0.15mol/〔L•s〕×=0.075mol/〔L•s〕;显然用C的反速率来表示该反的反速率时,O.5mol/〔L•s〕最快,。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1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天赋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酶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6H12O6(葡萄糖aq)+6O 26CO2+6H2OB.CH3COOH+KOH⇌CH3COOK+H2O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O2(g)△H=+241.8kJ/molH2(g)+O2(g)═H2O(1)△H=﹣285.8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吸热44kJ B.吸热2.44KJ C.放热44kJ D.放热2.44KJ4.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5.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反应物的总能量E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2一定相等D.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6.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 kJ/mol2H2(g)+O2(g)═2H2O(g)△H2=﹣Q2 kJ/mol2H2(g)+O2(g)═2H2O(l)△H3=﹣Q3 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kJ/mol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molC.△H2>△H3D.△H2<△H37.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2H2(l)+O2(g)═2H2O(l)△H1=﹣Q1kJ•mol﹣1(2)2H2(g)+O2(g)═2H2O(l)△H1=﹣Q2kJ•mol﹣1(3)2H2(l)+O2(g)═2H2O(g)△H1=﹣Q3kJ•mol﹣1则Q1、Q2、Q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Q1=Q2<Q3 B.Q2>Q1>Q3C.Q3>Q2>Q1D.Q1=Q2=Q38.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 B.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kJ/molC.C8H18(l)+O2(g)=8CO2(g)+9H2O(g)△H=﹣5518 kJ/mol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11036 kJ/mol 9.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B .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2(g)与Na2O2(s)反应放出452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4N A10.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石)△H=﹣1.9 kJ•mol﹣1B.石墨和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石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小1.9 kJ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 点(填“升高”还是“降低”),△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2)图中△H=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2O5.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12.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填字母).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H2(g)+(g)═H2O(l)△H=﹣285.84KJ•mol﹣1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Al能将C从CO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3.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C(s)+O2(g)═CO2(g)△H1<0 ①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H3<0 ③2H2(g)+O2(g)═2H2O(g)△H4<0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I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原因是.(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的优点有.14.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 II)与实线( I)相比,活化能,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因此反应速率,(前面的三个空填“增大”“减小”“不变”)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天赋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酶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B.CH3COOH+KOH⇌CH3COOK+H2O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葡萄糖氧化是常见放热反应,故A错误;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难度不大,掌握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C.反应前后能量守恒,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解答】解: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A错误;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不能改变反应热,故B正确;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催化剂对焓变的影响、能量守恒定律,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O2(g)△H=+241.8kJ/molH2(g)+O2(g)═H2O(1)△H=﹣285.8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吸热44kJ B.吸热2.44KJ C.放热44kJ D.放热2.44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由H2O(g)=H2(g)+O2(g);△H=+241.8kJ/mol①H2(g)+O2(g)=H2O(l);△H=﹣285.8kJ/mol②将方程式①+②确定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H2O(g)=H2(g)+O2(g);△H=+241.8kJ/mol①H2(g)+O2(g)=H2O(l);△H=﹣285.8kJ/mol②将方程式①+②得H2O(g)=H2O(l);△H=+241.8kJ/mol﹣285.8kJ/mol=﹣44kJ/mol,所以H2O(l)=H2O(g);△H=+44kJ/mol,1g水的物质的量==,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吸收热量=×44kJ/mol=2.44kJ,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注意该题中水已知条件是水的质量而不是物质的量,为易错点.4.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5.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反应物的总能量E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2一定相等D.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来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来分析;C、反应物的总能量E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2一定不相等;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解答】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质量,故A正确;B、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E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2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表现为电能、光能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要结合能量守恒原理,要注意全面性考虑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化学变化能量转化的不同形式.6.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 kJ/mol2H2(g)+O2(g)═2H2O(g)△H2=﹣Q2 kJ/mol2H2(g)+O2(g)═2H2O(l)△H3=﹣Q3 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kJ/mol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molC.△H2>△H3D.△H2<△H3【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B.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水为液态;C.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D.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解答】解:A.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A正确;B.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水为液态,氢气按2H2(g)+O2(g)═2H2O(l)△H=﹣Q3kJ/mol计算,故B错误;C.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故C正确;D.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注意根据水的状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为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2H2(l)+O2(g)═2H2O(l)△H1=﹣Q1kJ•mol﹣1(2)2H2(g)+O2(g)═2H2O(l)△H1=﹣Q2kJ•mol﹣1(3)2H2(l)+O2(g)═2H2O(g)△H1=﹣Q3kJ•mol﹣1则Q1、Q2、Q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Q1=Q2<Q3 B.Q2>Q1>Q3C.Q3>Q2>Q1D.Q1=Q2=Q3【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在于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固体→液体→气体的过程为吸热过程,反之为放热过程,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与(2)相比较,由于气体变成液体放热,则(2)反应放出的热量比(1)多,则Q2>Q1,(1)和(3)相比较,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由于气体变成液体放热,则(1)反应放出的热量比(3)放出的热量多,则Q1>Q3,故有:Q2>Q1>Q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的特点,注意审题.8.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 B.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kJ/molC.C8H18(l)+O2(g)=8CO2(g)+9H2O(g)△H=﹣5518 kJ/mol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11036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热;B、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解答】解:A、因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热,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不是﹣57.3kJ/mol,故A错误;B、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B正确;C、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中是2mol物质燃烧,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应用,注意概念的内涵理解是解题关键.9.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B .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2(g)与Na2O2(s)反应放出452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4N A【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A、依据燃烧热的概念分析计算判断;B、2CO(g)+O2(g)═2CO2(g)△H=﹣566kJ/mol,表示2mol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二氧化碳放出热量;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由固态变气态吸收热量以及盖斯定律来解答;D、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分析;【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2CO(g)+O2(g)═2CO2(g)△H=﹣566kJ/mol,表示2mol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二氧化碳放出热量,则生成物能量比反应物能量低,故B正确;C、题目中第二个方程的2倍为:2Na2O2(s)+2CO2(g)=2Na2CO3(s)+O2(g)△H=﹣452 kJ/mol,本题中的CO2(s)多一步变气体吸热的过程,所以本题放出的热量就少于452,但是△H>﹣452 kJ/mol,故C错误;D、反应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1,每有1molNa2O2(s)反应.转移1mol电子,放热226KJ,所以反应放出452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N 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单位、盖斯定律等知识,试题的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10.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石)△H=﹣1.9 kJ•mol﹣1B.石墨和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石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小1.9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石)△H=+1.9kJ•mol﹣1,则A、因C(s、石墨)=C(s、石)△H=+1.9kJ•mol﹣1,故A错误;B、石墨转化为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石稳定,故C正确;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C(S,石)△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填“升高”还是“降低”),△H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不改变反应热.(2)图中△H=﹣198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2O5.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分析】(1)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的生成物总能量,B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2)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3)V2O5氧化SO2时,自己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还生成三氧化硫;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生成V2O5;【解答】解:(1)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为活化能,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反应焓变不变,故答案为:表示反应物总能量、表示生成物总能量;无;降低;不变;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不改变反应热;(2)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mol﹣1,则2SO2(g)+O2(g)=2SO3(g)△H=﹣198KJ•mol﹣1,故答案为:﹣198.(3)V2O5氧化SO2时,自己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还生成三氧化硫;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生成V2O5,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为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故答案为: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以及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2.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BD (填字母).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H2(g)+(g)═H2O(l)△H=﹣285.84KJ•mol﹣1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8KJ.mol﹣1.(3)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Al能将C从CO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Al (s)+3CO2(g)=3C(s)+2Al2O3(s)△H=(3a﹣4b)KJ/mol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1)根据环境保护时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因素来判断;(2)根据已知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盖斯定律来分析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3)依据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 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因热裂解形成燃油及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都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露天焚烧能生成有害气体则污染空气,直接填埋则废旧印刷电路板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土壤,故答案为:BD;(2)由①Cu(s)+2H+(aq)═Cu2+(aq)+H2(g)H1=64.39KJ•mol﹣1;②2H2O2(l)═2H2O(l)+O2(g)H2=﹣196.46KJ•mol﹣1;③H2(g)+O2(g)═H2O(l)H3=﹣285.84KJ•mol﹣1;则反应Cu(s)+H2O2(l)+2H+(aq)=Cu2+(aq)+2H2O(l)可由反应①+②×+③得到,由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H1+H2×+H3=64.39KJ•mol﹣1+(﹣196.46KJ•mol﹣1)×+(﹣285.84KJ•mol﹣1)=﹣319.68KJ.mol﹣1,故答案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8KJ.mol ﹣1.(3)由题意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CO2(g)△H=﹣a kJ•mol﹣1,②4Al(s)+3O2(g)═2Al2O3(s)△H=﹣4b kJ•mol﹣1.高温下铝置换碳的反应为:4Al+3CO 22Al2O3+3C,根据盖斯定律:②﹣①×3可得,4Al(s)+3CO2(g)=3C(s)+2Al2O3(s),△H=(3a﹣4b)KJ/mol;故答案为:4Al(s)+3CO2(g)=3C(s)+2Al2O3(s)△H=(3a﹣4b)KJ/mol.【点评】本题以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为载体,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3.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C(s)+O2(g)═CO2(g)△H1<0 ①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H3<0 ③2H2(g)+O2(g)═2H2O(g)△H4<0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I 放出的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原因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H1=△H2+(△H3+△H4).(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g)△H=﹣110.35 kJ•mol﹣1.(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的优点有燃料燃烧充分,利用率高,放热多,污染小等.【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通过观察可知途径Ⅰ和途径Ⅱ是等效的,所以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等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2)由盖斯定律,将途径Ⅱ的三个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构造出途径I的热化学方程式,据此判断△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3)根据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求出1mol碳反应放出的热量,再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来分析;(4)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根据气体燃料具有的优点分析.【解答】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通过观察可知途径Ⅰ和途径Ⅱ是等效的,途径Ⅰ和途径Ⅱ等量的煤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两途径最终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所以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等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故答案为:等于;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2)途径Ⅱ:C(s)+H2O(g)═CO(g)+H2(g)△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H3<0 ③2H2(g)+O2(g)═2H2O(g)△H4<0 ④由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④得2C(s)+2O2(g)═2CO2(g)△H=2△H2+△H3+△H4,所以△H1=△H=(2△H2+△H3+△H4)=△H2+(△H3+△H4),故答案为:△H1=△H2+(△H3+△H4);(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即1mol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g)△H=﹣110.35 kJ•mol﹣1,故答案为:C(s)+O2(g)=CO(g)△H=﹣110.35 kJ•mol﹣1;(4)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是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故答案为:燃料燃烧充分,利用率高,放热多,污染小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反应吸放热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4.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E2﹣E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409.0KJ/mol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 II)与实线( I)相比,活化能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此反应速率增大,(前面的三个空填“增大”“减小”“不变”)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使用催化剂.【考点】反应热和焓变;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反应物断键要吸收能量;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依据图象能量关系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3)图象分析虚线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平衡不变化,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解答】解:(1)图示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要吸收能量,所以该反应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即E1﹣E2,故答案为:放热;需要;E2﹣E1;(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依据图象能量关系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167. 2KJ/mol+241.8KJ/mol=409.0KJ/mol,故答案为:409.0KJ/mol;。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3分)2.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2TiO ),制取步骤如下:/800C/Ar24TiO TiCl Ti ︒−−−→−→−−−镁已知:①21C(s)O (g)CO(g)2+=== 1ΔH ②2242TiO (s)2Cl (g)TiCl (s)O (g)+===+ 2ΔH则反应224TiO (s)2Cl (g)2C(s)TiCl (s)2CO(g)++===+的ΔH 为( ) A .2ΔH 1+2ΔH 2 B .2ΔH 1+ΔH 2 C .2ΔH 1-ΔH 2D .2ΔH 1-2ΔH 23.(3分)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2232SO O 2SO 196.6kJ mol H -+∆=-⋅B .122C(s)O (g)CO (g)393.5kJ mol H -+∆=⋅═C .2H (aq)OH (aq)H O(l)57.3kJ H +-+∆=═D .12211H (g)Cl (g)HCl(g)92.5kJ mol 22H -+∆=-⋅═ 4.(3分)4.已知T ℃时,CO(g)+H 2O(g)=CO 2(g)+H 2(g) H ∆=+QkJ/mol ,当反应转移amol 电子时达到平衡,则该反应吸收的能量( ) A .等于0.5aQkJB .小于0.5aQkJC .大于0.5aQkJD .等于aQkJ5.(3分)5.已知298K 、101kPa 时,2H (g)、CO(g)、25C H OH(l)、4CH (g)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1285.8kJ mol --⋅、1283.0kJ mol --⋅11366.8kJ mol --⋅、1890.3kJ 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12222H (g)O (g)=2H O(g)H 571.6kJ mol -+∆=-⋅B .1222CO(g)O =2CO (g)H 283.0kJ mol -+∆=-⋅C .25222C H OH(l)3O (g)=2CO (g)3H O(1)H 1366.8kJ ++∆=-D .14222CH (g)2O (g)=CO (g)2H O(l)H 890.3kJ mol -++∆=-⋅6.(3分)6.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
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D. 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D.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3.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点击下载: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doc。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I—127 Ba—137Ⅰ卷(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可以证明NH3是非电解质的是()A.NH3是气体 B.NH3水溶液显碱性C.液氨和氨水中NH3均不能电离出离子D.液氨不导电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所以K W随溶液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饱和H2S溶液中通入过量SO2后溶液导电情况的是()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 mL 0.6 mol·L-1NaOH水溶液,②20 mL 0.5 mol·L-1H2SO4水溶液,③30 mL 0.4 mol·L-1HCl水溶液,④40 mL 0.3 mol·L-1醋酸水溶液,⑤50 mL 0.2 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⑤6.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里逐滴加入稀H2SO4,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近似地用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A.甲B.乙C.丙D.丁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Na++H++CO2-3B.++F-C.H2SO32H++SO2-3D.CH3COONH4CH3COO-+NH+48.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NaR+CO2+H2O=HR+NaHCO32NaR1+CO2+H2O2HR1+Na2CO3。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2019.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Cl 35.5、Na 23、Mg 24、Cu 64、Zn 65、Ag 108、Ba 137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2题每小题2分,13~20题每小题3分) 1.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 (g )+O 2(g ) 2CO 2(g );△H = -566kJ ·mol -1CH 4(g )+ 2O 2(g )= CO 2(g )+ 2H 2O (l );△H = -890kJ ·mol -1由1molCO 和3mol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 .2912 kJ B .2953 kJ C .3236 kJ D .3867 kJ 2.已知:①NH 3(g)+HCl(g)===NH 4Cl(s) ΔH 1=-176 kJ/mol②NH 3(g)=====液态水NH 3(aq) ΔH 2=-35.1 kJ/mol③HCl(g)=====液态水HCl(aq) ΔH 3=-72.3 kJ/mol④NH 3(aq)+HCl(aq)===NH 4Cl(aq) ΔH 4=-52.3 kJ/mol则NH 4Cl(s)=====液态水NH 4Cl(aq)的反应热ΔH 5(kJ/mol)为( )A .16.3B .-16.3C .335.7D .-335.7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 (硝酸银)︰n (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 (银)︰n (汞)=2︰1B .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NO3D.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2(NO3)25.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惰性电极)是()6.按右图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
高中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重点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有晶体析出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滴有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晶体,溶液红色变浅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C.熵增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D.电解池反应均属于自发反应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X的材料是铜B.电解质溶液Y是硝酸银溶液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D.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运动4.如图中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e、f为Pt电极.接通电源后,发现d点显红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A上的a极是正极B.d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C.e、f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D.电解槽C中溶液的pH增大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 D.6.用铅蓄电池(总反应:2PbSO4+2H2O Pb+PbO2+4H++2SO42﹣)电解苦卤水(含C1﹣、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是:PbO2+4H++SO42﹣═PbSO4+2H2OB.电解苦卤水时,a 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Br﹣的还原性强于Cl﹣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D.忽略能量消耗,当b极产生0.02g气体时,铅蓄电池中消耗0.01 molH2SO4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pC(g),达到平时,测得c(A)为0.5mol•L ﹣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25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m+n>p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转化率不变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8.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2E(g),若开始只充入2molE,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增加了20%;若开始只充入2molM和1molN,相同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M的转化率为()A.20% B.40% C.60% D.80%9.向体积为V a的0.05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的0.05mol•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V a>V b时:c (CH3COOH)+c (CH3COO﹣)>c (K+)B.V a=V b时:c(CH3COOH)+c (H+)=c(OH﹣)C.V a<V b时:c(CH3COO﹣)>c (K+)>c(OH﹣)>c(H+)D.V a与V b任意比时:c(K+)+c (H+)=c(OH﹣)+c(CH3COO﹣)1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mol/L溶液B.pH=7的溶液C.60℃时,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2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到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11.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12.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2c(NH4+)=c(SO42﹣)B.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c(OH﹣)+c(SO42﹣)=c(H+)+c(NH4+)C.若等体积等浓度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c(CN﹣)>c(HCN)D.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OH﹣)>c(H+)13.25℃时,下列各溶液中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 (Na+)+c(H+)=c(OH﹣)+c (CH3COO﹣)B.pH=2的盐酸与pH=l的硫酸溶液中c(H+)之比为2:1C.0.1 mol/L HA(某酸)溶液pH≠1,0.1 mol/L BOH(某碱)溶液中c(OH﹣)=0.1 mol/L,则BA(盐)溶液pH<7D.4种pH相同的溶液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④NaOH中c(Na+)的大小顺序是④>①>②>③14.25℃某一元强酸的体积为Va、pH=a,和体积为Vb、pH=b为的一元强碱混合后的pH为7,已知Va<Vb,且a=0.5b,则b的取值范围是()A.7/2<b<B.7<b<C.8<b<13 D.9<b<121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C.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NH4Cl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均减小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减小C.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上升一定温度后,前者pH不变后者pH减小(不考虑物质的挥发)D.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1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v(正),v(逆)(填“增大”、“减小”、“不变”);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 p(填“>”“<”或“=”)(2)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v(正),v(逆)(填“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3)加热后,v(正),v(逆)(填“增大”、“减小”、“不变”);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18.(14分)(2015秋•河南月考)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填写下列空白:(1)请写出甲、乙两池的名称.甲电池是,乙池是.(2)甲池中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电极反应方程式为;乙池中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3)电解过程中,乙池溶液pH的变化为(“升高”、“降低”或“不变”).(4)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mL(标准状况下).19.(16分)(2015秋•河南月考)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流程: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NH3 b.CO2 c.NaOH d.HNO ②其中,流程中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①若X为锌,P为海水,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②若X为碳棒,P为海水,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处.③若开关K置于N处,在铁上镀锌,则电极X材料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0.(12分)(2015秋•河南月考)已知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SO4═H++HSO4﹣HSO4﹣⇌H++SO42﹣,回答下列问题:(1)Na2SO4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有.A.c(SO42﹣)+c(HSO4﹣)+c(H2SO4)=0.1mol•L﹣1B.c(OH﹣)=c(H+)+c(HSO4﹣)C.c(Na+)+c(H+)=c(OH﹣)+c(HSO4﹣)+2c(SO42﹣)D.c(Na+)=2c(SO42﹣)+2c(HSO4﹣)(3)如果25℃时,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c(SO42﹣)=0.029mol•L﹣1,则0.1mol•L﹣1H2SO4溶液中c(SO42﹣)0.029mol•L﹣1(填“<”,“>”或“=”).(4)0.1mol•L﹣1NaHS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5)如果25℃时,0.10mol•L﹣1H2SO4溶液的pH=﹣lg 0.11,则25℃时,0.10mol•L﹣1的H2SO4溶液中c(SO42﹣)= .三.计算题21.将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CuSO4的溶解于水配成200mL混合溶液,通电电解到阴极刚有气体放出时停止电解,将阳极产生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与5.6L标况下的H2反应.试求原溶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电解后溶液中的H+的浓度.2015-2016学年河南省重点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有晶体析出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滴有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晶体,溶液红色变浅【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在光照条件下次氯酸见光分解,平衡正向进行,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NaCl在饱和NaCl水溶液中存在分解和析出平衡,通入HCl导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从而抑制NaCl溶解,所以有晶体析出,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B不选;C.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D.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铵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颜色变浅,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高频考点,注意: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可逆反应,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C.熵增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D.电解池反应均属于自发反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反应是否自发进行需要用焓变和熵变温度来确定,△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B、铁生锈是发生了电化学的吸氧腐蚀;C、反应是否自发进行需要用焓变和熵变温度来确定,△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D、电解反应有的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有的是自发反应.【解答】解:A、所有放热反应△H>0,但焓变和温度未知,所以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故A错误;B、铁生锈是发生了电化学的吸氧腐蚀,是自发进行反应,故B正确;C、依据△H﹣T△S<0判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熵增的反应只能是△S>0,熵变和温度未知,所以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故C错误;D、电解反应可以是自发反应,也可以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电化腐蚀的原理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注意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及能量变化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X的材料是铜B.电解质溶液Y是硝酸银溶液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D.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运动【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由方程式2Ag+(aq)+Cu(s)═Cu2+(aq)+2Ag(s)可知,反应中Ag+被还原,应为正极反应,则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Cu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在装置图中X 为Cu,Y为硝酸银溶液,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电极X的材料是铜,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B.Y为硝酸银溶液,Ag+被还原,为正极反应,故B正确;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被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故C正确;D.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应向硝酸银溶液运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及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极反应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4.如图中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e、f为Pt电极.接通电源后,发现d点显红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A上的a极是正极B.d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C.e、f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D.电解槽C中溶液的pH增大【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发现d点显红色,则d点发生2H++2e﹣=H2↑,所以d为阴极,电源上a为负极,C中发生2H2O2H2↑+O2↑,e上生成氢气,硫酸浓度变大,pH减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发现d点显红色,则d点发生2H++2e﹣=H2↑,所以d为阴极,A.电源上a为负极,故A错误;B.d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2e﹣=H2↑,故B错误;C.C中发生2H2O2H2↑+O2↑,e上生成氢气,f上生成氧气,二者体积比为2:1,故C正确;D.硫酸溶液在电解时,水被电解,硫酸浓度变大,则氢离子浓度变大,pH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d点显红色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熟悉发生的电极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 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做题时首先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如反应前后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反应热等问题,A、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结合反应热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判断出C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否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判断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C、从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来判断浓度的变化是否正确;D、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二者结合判断A的转化率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故B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定一议二:当图象中同时有三个变量时,使其中之一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先拐先平:变化曲线若与时间轴平行,表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状态,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示的温度或压强较大.6.用铅蓄电池(总反应:2PbSO4+2H2O Pb+PbO2+4H++2SO42﹣)电解苦卤水(含C1﹣、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是:PbO2+4H++SO42﹣═PbSO4+2H2OB.电解苦卤水时,a 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Br﹣的还原性强于Cl﹣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D.忽略能量消耗,当b极产生0.02g气体时,铅蓄电池中消耗0.01 molH2SO4【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铅蓄电池放电时,铅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当铅蓄电池充电时,二氧化铅要连接电源正极;电解苦卤水时,阳极上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转移电子相等进行有关计算.【解答】解:A.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O2+4H++SO42﹣+2e﹣=PbSO4(s)+2H2O,故A错误;B.电解苦卤水时,阳极上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 ﹣而不是Cl﹣,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Br﹣的还原性强于Cl﹣,故B正确;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故C错误;D.忽略能量消耗,b电极上析出氢气,当b极产生0.02g气体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根据Pb+PbO2+4H++2SO42﹣2PbSO4+2H2O知,铅蓄电池中消耗0.02mol H2SO4,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原电池正负极和电解池阴阳极上得失电子分析解答,难度不大.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pC(g),达到平时,测得c(A)为0.5mol•L ﹣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25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m+n>p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转化率不变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如平衡不移动,则c(A)应为0.25mol/L,而达到平衡时c(A)=0.25mol/L,说明平衡不发生移动,则有m+n=P,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如平衡不移动,则c(A)应为0.25mol/L,而达到平衡时c(A)=0.25mol/L,说明平衡未发送移动,则有m+n=P,A.由分析可知,m+n=P,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C正确;D.平衡向不移动,物质C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与移动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根据增大体积A的浓度变化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8.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2E(g),若开始只充入2molE,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增加了20%;若开始只充入2molM和1molN,相同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M的转化率为()A.20% B.40% C.60% D.8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等效平衡,在相同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内,2molE与2molM和1molN 的物质的量相当,达到平衡时,两者的平衡状态相同,利用三段式解题方法,可求知结果.【解答】解:设充入2molE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了2xmolE,根据方程式计算如下:2M(g)+N(g)2E(g)起始 0 mol 0 mol 2mol转化 2x x 2x平衡 2x x 2﹣2x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有:=1.2,解得x=0.4mol;在相同条件下,2molE与2molM和1molN的物质的量相当,达到平衡时,两者的平衡状态相同,即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为0.8mol,转化的M的物质的量为2mol﹣0.8mol=1.2mol所以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100%=60%,故选C.【点评】本题为等效平衡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两边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果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半边的物质时物质的量与起始所给物质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起始所给物质的比例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9.向体积为V a的0.05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的0.05mol•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V a>V b时:c (CH3COOH)+c (CH3COO﹣)>c (K+)B.V a=V b时:c(CH3COOH)+c (H+)=c(OH﹣)C.V a<V b时:c(CH3COO﹣)>c (K+)>c(OH﹣)>c(H+)D.V a与V b任意比时:c(K+)+c (H+)=c(OH﹣)+c(CH3COO﹣)【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是一元的,当V a>V b时,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醋酸,根据物料守恒判断醋酸根离子与醋酸浓度之和与钾离子浓度的关系.B、当V a=V b时,酸和碱恰好中和,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根据质子守恒判断正误.C、当V a<V b时,氢氧化钾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判断.D、V a和V b为任意比时,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正误.【解答】解: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是一元的,当V a>V b时,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醋酸,根据物料守恒知,c(CH3COOH)+c(CH3COO﹣)>0.025mol/L,c (K+)<0.025mol/L,所以c(CH3COOH)+c(CH3COO﹣)>c(K+),故A正确.B、当V a=V b时,酸和碱恰好中和,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根据质子守恒知,c(CH3COOH)+c(H+)=c(OH﹣),故B正确.C、当V a<V b时,氢氧化钾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钾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当氢氧化钾的体积远远大于醋酸的体积,则c(OH﹣)>c(CH3COO﹣),当氢氧化钾体积比醋酸体积稍微大时,c(CH3COO﹣)>c (K+),故C错误.D、V a和V b为任意比时,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得:c (K+)+c(H+)=c(OH﹣)+c(CH3CO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属于中等难度,根据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即可分析解答本题.1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mol/L溶液B.pH=7的溶液C.60℃时,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2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到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考点】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分析】任何电解质水溶液中只要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如果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如果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碱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任何电解质水溶液中只要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如果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如果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碱性,A.根据以上分析知,c(H+)=c(OH﹣)=10﹣6mol/L溶液一定呈中性,故A正确;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如:100℃时中性溶液pH=7,则该温度下pH=7的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C.6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小于10﹣14,该温度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0.01mol/L,pH=2的硫酸溶液中c(H+)=0.0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时,稀硫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可能呈酸性、碱性或中性,如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判断,为高频考点,温度未知时不能根据溶液pH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要根据溶液中c(H+)、c(OH﹣)相对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为易错题.11.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考点】比较强弱电解质的实验.【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相同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大,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于盐酸的离子浓度,故II应为醋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利用c点、b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来分析导电性;K w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种类以及浓度大小没有关系;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稀释到相同体积时,醋酸(II)浓度大于盐酸(I)浓度.【解答】解:A、Ⅱ应为醋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故A错;B、溶液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b点的H+浓度大,导电性强,故B正确;C、K w的大小只取决于温度,故C错;D、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稀释到相同体积时,醋酸(Ⅱ)浓度大于盐酸(Ⅰ)浓度,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强弱电解质溶液稀释时的浓度变化,注意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12.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2c(NH4+)=c(SO42﹣)B.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c(OH﹣)+c(SO42﹣)=c(H+)+c(NH4+)C.若等体积等浓度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c(CN﹣)>c(HCN)D.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OH﹣)>c(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pH=7时,c(NH4+)=2c(SO4 2﹣);B.反应后溶质为硫酸铵,根据硫酸铵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判断;C.说明HCN的电离程度小于CN﹣的水解程度;D.氨水为弱碱,则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混合液显示碱性.【解答】解:A.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NH4+)+C(H+)=c(OH﹣)+2c(SO42﹣),当pH=7时,溶液显示中性,则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所以c(NH4+)=2c(SO4 2﹣),故A错误;B.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铵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OH﹣)+2c(SO42﹣)=c(H+)+c(NH4+),故B错误;C.等体积等浓度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HCN的电离程度小于CN﹣的水解程度,所以c(CN﹣)<c(HCN),故C错误;D.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由于氨水为弱碱,则氨水过量,混合液呈碱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Cl﹣)>c(OH﹣)>c(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后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盐的水解原理、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及应用方法.13.25℃时,下列各溶液中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 (Na+)+c(H+)=c(OH﹣)+c (CH3COO﹣)B.pH=2的盐酸与pH=l的硫酸溶液中c(H+)之比为2:1C.0.1 mol/L HA(某酸)溶液pH≠1,0.1 mol/L BOH(某碱)溶液中c(OH﹣)=0.1 mol/L,则BA(盐)溶液pH<7D.4种pH相同的溶液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④NaOH中c(Na+)的大小顺序是④>①>②>③【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根据混合液中的电荷守恒判断;B.根据c(H+)=10﹣pH进行计算;C.0.1 mol/L HA(某酸)溶液pH≠1,说明HA为弱酸;0.1 mol/L BOH(某碱)溶液中c(OH ﹣)=0.1 mol/L,说明BOH为强碱,则BA为强碱弱酸盐;D.氢氧化钠为强碱,pH相同时其浓度最小;其它三种都是强碱弱酸盐,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pH相同时其浓度越小.【解答】解: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 (Na+)+c(H+)=c(OH﹣)+c(CH3COO﹣),故A正确;B.pH=2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pH=l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之比为0.01mol/L:0.1mol/L=10:1,故B错误;C.0.1 mol/L HA(某酸)溶液pH≠1说明HA为弱酸;0.1 mol/L BOH(某碱)溶液中c(OH ﹣)=0.1 mol/L,说明BOH为强碱,所以BA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故C错误;D.NaOH为强碱,pH相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最小,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程度大小为:③>②>①,则pH相同时溶液浓度大小为:①>②>③,钠离子不水解,则pH相同时三种溶液中c(Na+)的大小顺序是①>②>③>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高二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化 学 试 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各题的答案和解答过程均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处,写在试卷上无效。
2.考试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序号”和“姓名”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N 2B 、NOC 、NO 2D 、CO2、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 、NH 3 B 、Cl 2 C 、NO D 、HCl3、下列气体的制取中,与氨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相同的是 ( ) A .CO 2 B .H 2 C .Cl 2 D .O 24、6.4g 铜放入400ml 浓度为0.5mol/L 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NO 3的量为 ( ) A 、0.03mo l B 、0.05mol C 、0.1mol D 、0.2mol 5.生物固氮是指( )A 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 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 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D 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6、使用单质铜制硝酸铜,耗用原料最经济,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的是A .Cu +HNO 3(稀)B .Cu CuO Cu(NO 3)2 C .Cu +HNO 3(浓) D .Cu CuCl 2 Cu(NO 3)27、实验室里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短柄。
当玻璃管内装有碘片时,用此仪器进行碘的升华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用此仪器不能反复进行的实验是 A .NH 4Cl 受热分解的实验 B .KMnO 4受热分解的实验C .白磷和红磷在一定温度下相互转变的实验D .无水CuSO 4与胆矾的互变实验 8、 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B 、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C 、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D 、少量白磷应该保存在煤油中9、木炭屑与浓HNO 3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A .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B .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C .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D .①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l 2 AgNO 3 空气 △ HNO 3P 2P 1P 2tn A 、NO 中有少量的NO 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B 、白磷应保存在水中,切割白磷应在水下进行。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01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 —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 原子结合成分子B.分子拆成原子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2、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①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⑦⑧D、③⑤⑥⑦⑧3.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制取大量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A.用活泼金属跟HCl反应放出H2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 由火力发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D.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物质的改变,但不一定有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能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5.把下列4种溶液,分别加入到4支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锌粒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其中产生H2的速率最大的是()A.40 mL,5 mol·L-1的盐酸B.60 mL,6 mol·L-1的硝酸C.15 mL,4 mol·L-1的硫酸D.40mL,18 mol·L-1的硫酸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③H2(g)+12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H2O(l)===Ca(OH)2(s) ΔH8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7.在2A+B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 (A )= 0.5mol / (L • min) B .v (D )= 1mol / (L • min) C .v (C )= 0.8mol / (L • min) D .v (B )= 0.01mol / (L • s)8. CaCO 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 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少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3.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2(g)+ H2(g) 2HI(g) ΔH=-9.48 kJ/mol(ii) I2(S)+ H2(g)2HI(g) ΔH= +26.48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4.对于某可逆反应,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正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反应物的用量B.使用催化剂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D.增大压强5.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 v(H2)=0.3mol·L-1·min-1 B. v(N2)=0.05mol·L-1·s-1C. v(N2)=0.2mol·L-1·min-1 D. v(NH3)=0.3mol·L-1·min-16.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正反应生成 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 O2的速率相等B.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7.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 -F 键。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含答案(I)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I)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B、加入催化剂C、温度和压强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4、对反应4A+5B == 4C+6D,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 (A)=0.40mol•L-1•s-1B、v (B)=0.48mol•L-1•s-1C、v (C)=0.36mol•L-1•s-1D、v (D)=0.55mol•L-1•s-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6、下列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7、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 === H2(g)+O2(g) △H=+242kJ•mol-1B、2H2(g)+O2(g) === 2H2O(l) △H=-484kJ•mol-1C、H2(g)+ O2(g) === 2H2O(g) △H=+242kJ•mol-1D、2H2(g)+O2(g) === 2H2O(g) △H=+484kJ•mol-18、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 .CaCO 3(S)分解为CaO(S)和CO 2(g)9、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变血红色,是因为发生了下列反应:FeCl 3+3KSCNFe(SCN)3+3KCl ,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 固体,红色将( )A 、变浅B 、变深C 、不变D 、无法确定10、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 -1的两种气体,X 2、Y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达到平衡时c(X 2)=0.4mol·L -1、c(Y 2)=0.8mol·L -1、c(Z)=0.4mol·L -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是( )A 、X 2+2Y 2 2XY 2B 、2X 2+Y 2 2X 2YC 、3X 2+Y 2 2X 3YD 、X 2+3Y 2 2XY 311、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单斜,S )+O 2(g )===SO 2(g ),△H 1=-297.16 kJ·mol -1②S(正交,S )+O 2(g )===SO 2(g ),△H 2=-296.83 kJ·mol -1③S(单斜,S )===S (正交,s ),△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3=0.33 kJ·mol -1B 、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H 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H 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3、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14、反应: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
C.C(s)+ O2(g)=CO(g)△H1;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H1;2H2(g)+2Cl2(g)=4HCl(g),△H2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
B.升高温度,K值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5. 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
5
15
25
35
50
K
1100
841
680
533
4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的
A. 使用二氧化钛作催化剂使水快速分解的同时放出大量热
B. 催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影响反应速率
C. 该反应的原理是:2H2O 2H2↑+O2↑
D. 每产生氢气44.8L,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1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A.S(g)+O2(g)=SO2(g),△H1;S(s)+O2(g)=SO2(g),△H2
D. 时,SO2的转化率: 段小于 段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共20题;共60分)1. (3分) (2018高二上·衡阳期中) 反应H2(g) + I2(g)2HI(g)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维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刻只改变一种条件,该条件可能是()①增大H2浓度②缩小容器体积③恒容时充入Ar气④使用催化剂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④D . ①④2. (3分) (2017高二上·徐州期末)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g)+3B(g)⇌2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压强能够增大反应速率B . 升高温度不能影响反应速率C . 物质A的浓度增大,会减慢反应速率D . 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A与B能100%转化为C3. (3分) (2018高二上·泸县期中)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若改变下列条件,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 . 升高温度B . 降低温度C . 增大压强D . 增大反应物浓度4. (3分) (2016高二上·咸阳期中)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A . 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B . 增大压强(缩小容器容积),Z的浓度不变C .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D .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5. (3分) (2018高二下·山东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放热反应在任意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A(g)+B(g) 2C (g)△H=-QkJ/mol (Q >0)将2molA(g)和1molB(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C . 1mol/L的盐酸与1mol/L的氨水、1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 . BaCl2溶液中加过量H2SO4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6. (3分)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 (g)在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 ,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B .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C .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若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 . 对于反应②,恒温恒容时,若加入CuO,平衡向正向移动,H2的浓度减小7. (3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 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B . 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C . 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 . B的转化率为25%8. (3分) (2016高二上·淄博期中) 高温下,某反应平衡常数K= .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B .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C .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D . 升高温度,平衡右移,逆反应速率减小9. (3分)在Na2HPO4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HPO42-H++ PO43-;HPO42-+H2O H2PO4-+OH -,已知该溶液呈碱性。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02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子量 C-12 H-1 O-16 N-14 P-31 S-32 Al -27 Fe -56 Zn-65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②2H2(g)+O2(g)===2H2O(g) ΔH2;③2H2(g)+O2(g)===2H2O(l)ΔH3。
室温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已换算成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放出的热量为()A.-(0.4mol×ΔH1+0.05mol×ΔH3)B.-(0.4mol×ΔH1+0.05mol×ΔH2)C.-(0.4mol×ΔH1+0.1mol×ΔH3)D.-(0.4mol×ΔH1+0.1mol×ΔH2)2.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保护森林3.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S2(g)+2H2O(g) ΔH2H2S(g)+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A.ΔH4=(ΔH1+ΔH2-3ΔH3) B.ΔH4=(3ΔH3-ΔH1-ΔH2)C.ΔH4=(ΔH1+ΔH2-3ΔH3) D.ΔH4=(ΔH1-ΔH2-3ΔH3)4.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C(s) +1/2O2(g) = CO(g) △H= -110.5 kJ/molCO(g) +1/2O2(g) = CO2(g)△H=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172.5kJ B.1149kJ C.517.5 kJ D.283kJ5.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为动力源。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
高二年级九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和庆英窦会涛张玉净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u-64 Zn-65 Ag-108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I)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2.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标准燃烧热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Cl ( aq ) + NaOH ( aq ) = NaCl ( aq ) + H2O ( l ) △H < 0B.2CH3OH ( l ) +3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H < 0C.4Fe (OH)2 ( s ) + 2H2O ( l ) + O2 ( g ) = 4Fe (OH)3( s ) △H < 0D.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0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 A.CO(g)+O2(g)===CO2(g) ΔH=-283 kJ·mol-1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D.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5.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 H2O===M(OH)n+H2↑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6.下列有关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用铜片作阳极。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卷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上·辽源期中)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 . NH4Cl+NaOH NaCl+NH3↑+H2OB . Mg(OH)2+2HCl=MgCl2+2H2OC . NaOH+NaHCO3=Na2CO3+H2OD . NaOH+HNO3=NaNO3+H2O2. (2分)(2018·北京) 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①②③④温度/℃25304025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Na₂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 HSO-3+OH-B . 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32-浓度减小造成的C .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 . ①与④的Kw值相等3. (2分) (2015高二上·大方期末) 25℃四种水溶液①HCl,②FeCl3 ,③KOH,④Na2CO3其 PH值依次为4、4、10、10,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②>④C . ④=②>③=①D . ①=③>②=④4. (2分)如右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 . 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B . 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 . 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 . 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5. (2分)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 . 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C .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D . 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6. (2分)(2016·淮安模拟)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Mg2+、Al3+、NO3﹣、ClO﹣B . 与Al反应能放H2的溶液中:Na+、Cu2+、NO3﹣、I﹣C . 0.1 mol•L﹣1Na2CO3溶液中:NH4+、K+、SO42﹣、Cl﹣D . =1×1012的溶液中:Ca2+、Na+、SiO32﹣、HCO3﹣7. (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 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B .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 .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D .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8. (2分)的系统命名的名称是()A . 1,2﹣二溴﹣2﹣环己烯B . 1,2﹣二溴﹣1﹣环己烯C . 1,6﹣二溴﹣1﹣环己烯D . 2,3﹣二溴﹣1﹣环己烯9. (2分)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A . 2 一乙基一 3,3 一二甲基戊烷B .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C . .3.3,4 一三甲基己烷D . 3,4,4﹣三甲基烷己烷10. (2分)将标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1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HCO3-) 略大于c(CO32-)B . c(HCO3-) 等于c(CO32-)C . 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D . c(HCO3-) 略小于c(CO32-)11. (2分) (2018高一下·城中期末) 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 . 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B . 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C . 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D . 总反应式为2H2+O2=2H2O12. (2分)(2017·凉山模拟) 室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向蒸馏水中加入Na2O,水的电离程度变小B . 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不变C . 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不变D . 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213.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方程式结论A2AgI(s)+S2﹣(aq)⇌Ag2S(s)+2I﹣(aq)溶解度:Ag2S>AgIB C(s.石墨)═C(s.金刚石)△H>0稳定性:金刚石>石墨C3Fe2++NO+10H+═3Fe3++3H2O+NH还原性:Fe2+>NHD2Fe+3Cl22FeCl3;Fe+S FeS氧化性:Cl2>SA . AB . BC . CD . D14.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期末) 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15. (2分)(2015·扶沟模拟) 以熔融Li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此电池为电源精炼铜,当有0.1mole﹣转移时,有3.2g铜溶解B . 若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反应式:CH4+5O2﹣﹣8e﹣=CO32﹣+2H2OC . 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D . 空气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O 2+4e﹣+2CO2=2CO32﹣16.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末) 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 H2O的还原B . NiO(OH)的还原C . H2的氧化D . Ni(OH)2的氧化17. (2分) (2016高三上·洛阳期中) 常温时向20mL 0.1mol•L﹣1 HA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 NaOH 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HA的电离方程式:HA═H++A﹣B . 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C . c点溶液:c(H+)+c(Na+)═c(A﹣)+c(HA)D . d点溶液:c(Na+)>c(A﹣)>c(OH﹣)>c(H+)18. (2分)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1 , 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ΔH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 . ΔH>0时反应放热,ΔH<0时反应吸热C . ΔH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D .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2. 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N2 + 3H2 2NH3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 一定大于92.0 kJB . 一定等于92.0 kJC . 一定小于92.0 kJD . 不能确定3. 已知反应A2+2B2 2AB2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4.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O2=2CO∆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OH-=H2O ∆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 . 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 .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57.3kJ热量5.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B2 2AB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 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 .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 . 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 . 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6. 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2H2(g)+O2(g)△H1H2(g)+Cl2(g)=2HCl(g)△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 △H3=△H1+2△H2B . △H3=△H1+△H2C . △H3=△H1-2△H2D . △H3=△H1-△H27.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B C+D,若t1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A、B、C、D的状态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B,C是气体,D不是气体B . C,D是气体,A,B有一种是气体C . C,D有一种是气体,A,B都不是气体D . A,B是气体,C,D有一种是气体8. 下列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小的是A . 2A+B═2C △H1B . 2A+B═2C △H2C . 2A+B═2C △H3D . 2A+B═2C △H49. 用50mL 0.50mL•L﹣1盐酸和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终止温度为23.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g•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热()A . 55.2 kJB . 391 kJC . 336 kJD . 1.39 kJ10.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 由“C=C ΔH= +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 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2H2O ΔH= +285.8kJ·mol-1D . 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57.3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11.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S(s)+2K(s)=K2S(s)Δ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c kJ·mol-1则x为()A . 3a+b-cB . c+3a-bC . a+b-cD . c+a-b12. 把0.6 mol气体X和0.4 mol气体Y混合于2.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X+Y =nZ+2W,测得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又知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n值是A . 1B . 2C . 3D . 413.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 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C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ΔH>014. 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 . 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 . 用0.5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 .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15. 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NaOH+HCl=NaCl+H2O△H= +28.7 kJ·mol-1B . NaOH+HCl=NaCl+H2O△H= _28.7 kJ·mol-1C . NaOH+HCl=NaCl+H2O△H=+57.4 kJ·mol-1D . NaOH+HCl=NaCl+H2O△H= _57.4 kJ·mol-116.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 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 N2O4,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内充入a mol NO2,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A .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 . NO2的转化率提高C . 压强为原来的2倍D . 颜色变深二、填空题17. 请写出298K,101KPa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吸热131.5KJ________ (2)用CO(g)还原1mol Fe2O3(s)放热24.8KJ________(3)1mol HgO分解生成液体汞和氧气时,吸热90.7KJ________.18.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1.01×105 Pa时,4 g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 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1.01×105 Pa时,16 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 kJ的热量,则表示S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甲硅烷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
已知室温下1 g甲硅烷自燃放出44.6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1/2O2=H2O ΔH=-285.8 kJ·mol-1②H2+1/2O2=H2O ΔH=-241.8 kJ·mol-1③C+1/2O2=CO ΔH=-110.5 kJ·mol-1④C+O2=CO2 ΔH=-393.5 kJ·mol-1回答下列各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
(4)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恒容状态,向此容器中通入X、Y 各1.0 mol,则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1. 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Ⅰ:C3H8+5O2=3CO2+4H2O ΔH=-a kJ·mol-1途径Ⅱ:C3H8―→C3H6+H2 ΔH=+b kJ·mol-12C3H6+9O2=6CO2+6H2O ΔH=-c kJ·mol-12H2+O2=2H2O ΔH=-d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C3H8→C3H6+H2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
(2)按途径Ⅱ反应,1 mol C3H8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完全燃烧时,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3)a与b、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