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与配合》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讲--极限与配合-各种配合
![第三讲--极限与配合-各种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d8a360fb50e2524de5187eda.png)
5. 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是设计 人员根据机器配合部位使用性能的要求对配合松紧变动程 度所给定的允许值。它反映配合的松紧变化程度,表示配 合精度,是评定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 在数值上,它是一个没有正、负号,也不能为零的 绝对值。它的数值用公式表示为: (1)对于间隙配合 Tf = | Xmax-Xmin | (2)对于过盈配合 Tf = | Ymin -Ymax | (3)对于过渡配合 Tf = | Xmax-Ymax |
平均间隙更能体现其配合性质:
Xav =(Xmax +Xmin)/2 >0
间隙的作用: 储存润滑油 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 补偿弹性变形、制造与安装误差
3. 过盈配合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负时叫 做过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 为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特征参数:最大过盈Ymax和最小过盈Ymin。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称为最大过盈。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称为最小过盈。
将最大、最小间隙(过盈)分别用孔、轴极限尺寸 或极限偏差换算后代入上式,则得三类配合其配合公差的 共同公式为: Tf = |ES-ei-(EI-es)|=TD +Td 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
配合的精度要 求、功能要求 (设计要求)
盈的轴公差之和。
孔尺寸合格 dmax 29.980mm da 29.970mm dmin 29.959mm 所以轴合格
X max 74μm X a 51μm X min 20μm
X a Da da 31.021 29.970 0.051mm 51μm
互换性—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互换性—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8adead6360cba1aa811dae5.png)
3、尺寸公差带图 、 (1)公差带图:表示零件的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所允许变 )公差带图: 动的范围,叫做尺寸公差带。公差带的图解方式叫公差带图。 动的范围,叫做尺寸公差带。公差带的图解方式叫公差带图。 • 由于公差与偏差的数值相差较大,不便用同一比例表示, 由于公差与偏差的数值相差较大,不便用同一比例表示, 故采用公差带图。 故采用公差带图。
两者区别: 两者区别: • 从数值上看:极限偏差是代数值,正、负或零值是有意义的;而公差是 从数值上看:极限偏差是代数值, 负或零值是有意义的; 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是没有正负号的绝对值, 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是没有正负号的绝对值,也不能为零 零值意味着加工误差不存在,是不可能的) (零值意味着加工误差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实际计算时由于最大极 限 尺 寸 大 于 最 小 极 限 尺 寸 , 故 可 省 略 绝 对 值 符 号 。 • 从作用上看: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是判断完工零件是否合格的 从作用上看: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 根 据 , 而 公 差 则 控 制 一 批 零 件 实 际 尺 寸 的 差 异 程 度 。 • 从工艺上看:对某一具体零件,对于同一尺寸段内的尺寸(尺寸分段后) 从工艺上看:对某一具体零件,对于同一尺寸段内的尺寸(尺寸分段后) 公差大小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即加工精度的高低, 公差大小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即加工精度的高低, 它是制定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 它是制定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而极限偏差则是调整机床决定切削工具 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据。 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据。 • 两者联系: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所以确定了两极限 两者联系: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偏差也就确定了公差。 偏差也就确定了公差。
+0.025
孔 轴
极限与配合标准课件
![极限与配合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085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a.png)
极限与配合的分类
极限与配合的分类
根据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的不 同,极限与配合可分为尺寸极 限、配合制限和公差带限制三
类。
尺寸极限
指对机械零件尺寸标注的基本 要求,包括基本尺寸和极限尺 寸。
配合制限
指孔轴配合时所容许的间隙或 过盈的范围。
公差带限制
指在加工过程中控制实际尺寸 偏离基本尺寸的程度,从而保
影响耐磨性、抗腐蚀性、疲劳强度、配合性质等。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
Ra/Rz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Ra/Rz值的选取
根据零件的工作状况、材料、加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
Ra/Rz值的测量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测量。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与应用
01
02
03
04
标注方法
在图纸上用符号和数值表示表 面粗糙度。
公差带是指在零件的尺寸、形 状和位置等方面规定的允许变 动范围。
配合是指具有相同公差带的两 个零件之间形成的相对关系。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可以选 择不同的配合类型,如间隙配 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等。
尺寸极限与配合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使用要求和制造经济性等因 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尺寸极限
和配合类型。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 量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和较经济
通过测量其他相关尺寸来间接获取 零件的尺寸,如通过测量两个孔的 孔距来获取孔的直径。
组合测量
将多个测量结果组合在一起,以确 定零件的尺寸,如通过坐标测量机 获取多个点的坐标值,再计算出所 需尺寸。
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
直接测量
通过使用测量工具直接获取零件的形位公差,如使用百分表、千分 表等测量零件的平行度、垂直度等。
极限与配合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50301f0daef5ef7bb0d3c56.png)
尺寸的定义、符号及说明
尺寸的定义、符号及说明
• 两极限尺寸可能同时大于或同时小于基本尺 寸,因此,基本尺寸并不是零件在制造时一 定要获得的尺寸。
•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未超出两极限尺寸所 限定的范围时,零件尺寸为合格;否则为不 合格。
孔和轴
• 孔与轴的结合是机械装置中最典型的装配关 系,装配后,孔以其内表面包容轴的外表面。
二、形位公差的概念和项目
1.形位公差的概念 形状或位置公差分别是图样上对要素的形
状或位置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标准规定了14个形位公差项目,其中形状 公差4项,轮廓公差2项,位置公差8项。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1.形位公差代号 2.基准符号 3.形位公差代号和基准符号的标注 4.形位公差标注实例
• 在设计方面,可以使产品标准化、系列化,从而简化零、 部件的设计计算过程,缩短设计周期。
• 在生产制造方面,能组织自动化和专业化的高效生产,应 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 减轻劳动强度。
• 在使用维修方面,可以缩短机器维修的时间、减少费用和 提高机器的使用率。
实现互换性的基本条件
§1-3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 公差带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公差带的大小和其 相对零线的位置。
• 为了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要,国家标准对公 差大小及公差带位置进行了标准化,相应规 定出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
一、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1.标准公差及其系列
• 标准公差等级
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称为公差等级。标 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标准公差代 号由标准公差符号IT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各 级标准公差代号依次为IT01,IT0,IT1,…, IT18。其中IT01精度最高,精度逐级下降, IT18精度最低。
极限与配合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82131364336c1eb91a375d82.png)
二、公差等级的选用
• 公差等级确定的实质就是尺寸制造 精度的确定,尺寸的精度与加工的 难易程度、加工的成本和零件的工 作质量有关。公差等级越高,合格 尺寸的大小越趋一致,配合精度就 越高,但加工的成本也越高。公差 与成本的关系如图所示。
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满足工艺等价原则 2.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 3. 各种加工方法能够达到的公差等级 4.相配零件或部件精度要匹配 5.配合性质 6.精度要求不高的配合允许孔、轴的公差等级相差 2~ 3级 。
二、公差等级的确定
1.确定公差等级的原则: 1)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较低的公差等级或较大 的公差值。 2)满足GB推荐的公差等级组合规定 (工艺等价)。对于基本尺 寸≤500mm有较高公差等级的配合,因孔比同级轴难加工,当标 准公差≤IT8(对过盈配合以标准公差≤IT7为界)时,国标推荐 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使孔、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但对> IT8级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因孔的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 证,推荐采用孔、轴同级配合。 2.确定公差等级的依据:TD+Td≤Tf 3.确定公差等级的方法: 1)计算——查表:对于已知配合要求的也可以用计算法确定其 公差等级(下面将举例说明)。 2)类比法:参照类似的机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的经验资料, 进行比照。(常用方法)
基轴制的应用
• 如图所示的活塞部件中,活塞销和活塞与连杆的配 合,根据功能要求,活塞销和活塞的配合应为过渡 配合,而活塞销与连杆的配合则应为间隙配合。
3.非基准制配合的采用
f110J7
f50 k6
图1
非基准制选择示例
f110
J7 f9
非基准制的应用
•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结构或某些特殊的需要,允许采用非配 合制配合。即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配合,如:当机构中出现 一个非基准孔(轴)和两个以上的轴(孔)配合时,其中肯 定会有一个非配合制配合。如图所示,箱体孔与滚动轴承和 轴承端盖的配合。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 合选用基轴制配合,箱体孔的公差带代号为 J7,箱体孔与端 盖的配合可选低精度的间隙配合J7/f9 ,既便于拆卸又能保证 轴承的轴向定位,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 基孔制、基轴制的优先、常用配合见教材中表2-7、表2-8。
机械工程基础第七章 极限与配合
![机械工程基础第七章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4c6deb1dbcd126fff6050b24.png)
第七章 极限与配合
1)零线 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
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通常, 零线表示基本尺寸。正偏差位于零线的 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
2)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 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叫 图7-2 公差带图
公差带。在国标中,公差带包括了“公差带大小”与“公差 带位置”两个参数。前者由标准公差确定,后者由基本偏差 确定。
图7-1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
第七章 极限与配合
二、尺寸偏差与公差
1.尺寸偏差
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最 大极限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用ES(包 容体,例如孔)、es(被包容体,例如轴)表示;最小极限 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用EI(包容体, 例如孔)、ei(被包容体,例如轴)表示。上偏差和下偏差 统称为极限偏差。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实际 偏差。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不 应超出规定的极限偏差范围。
2.实际尺寸 通过实际测量获得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由于测量存在误 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真实尺寸的真值。此外,因为加工时 存在形状误差(如孔或轴呈椭圆形,两平面不平行等),所 以在不同部位测量时,其实际尺寸也不尽相同。
第七章 极限与配合
3.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以基本尺寸为基数 来确定。两个极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 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 寸分别用Dmax和Dmin表示;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 寸分别用dmax和dmin表示(图7-1)。
第七章 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 概述
一、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 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 (如钳工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 样的一批零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日常生活中使 用的自行车和手表的零件,就是按互换性要求生产的。当自 行车或手表零件损坏时,修理人员很快就能用同样规格的零 件换上,恢复自行车和手表的功能。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从设计方面看,按互换性进行设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采 用标准件、通用件,大大减少绘图、计算等工作量,缩短设 计周期,并有利于产品多样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从制造方面看,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有 利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 制造,实现加工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轻工 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极限与配合课件
![极限与配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5de92428ea81c759f578cf.png)
为什么要规定 标准公差和基
本偏差呢?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孔1
轴1
EI
基本偏差
ei
为下偏差
0 _
基本偏差
为下偏差
孔2
ES
es
轴2
基本尺寸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偏差。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有关“公差与偏差”的小结:
极限与配合课件
φ20 φ2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2.2 有关配合的基本术语 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Th
ei ES
零线
孔的公差带
公
差
+
带 图
0
-
es EI
ΦD(d)
Ts
轴的公差带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例:基本尺寸D=25 mm ;孔的极限尺寸:Dmax=25.021mm, Dmin=25 mm ,轴的极限尺寸:dmax=24.980 mm , dmin=24.967 mm ,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及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图。
代号为“H”。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轴 轴 轴轴
+
轴孔
0
-
轴 轴
过渡
轴
或过盈
过盈配合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 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其上偏差为零。代号 为“h”。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渡 或过盈
过盈配合
本偏差呢?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孔1
轴1
EI
基本偏差
ei
为下偏差
0 _
基本偏差
为下偏差
孔2
ES
es
轴2
基本尺寸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偏差。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有关“公差与偏差”的小结:
极限与配合课件
φ20 φ2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2.2 有关配合的基本术语 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Th
ei ES
零线
孔的公差带
公
差
+
带 图
0
-
es EI
ΦD(d)
Ts
轴的公差带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例:基本尺寸D=25 mm ;孔的极限尺寸:Dmax=25.021mm, Dmin=25 mm ,轴的极限尺寸:dmax=24.980 mm , dmin=24.967 mm ,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及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图。
代号为“H”。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轴 轴 轴轴
+
轴孔
0
-
轴 轴
过渡
轴
或过盈
过盈配合
极限与配合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 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其上偏差为零。代号 为“h”。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渡 或过盈
过盈配合
《极限与配合》课件
![《极限与配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b49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1.png)
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与轴的活动 连接,如滑动轴承、气瓶压力表
等。
间隙配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作 条件、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因
素。
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是指孔与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同的配合,其特点是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 实际尺寸,装配后存在过盈量。
过盈配合主要用于固定连接,如齿轮、键等。
过盈配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过盈量的大小、工作温度的变化以及材料性质等因素。
在选择配合时,需要考虑孔与 轴的相对运动方式、载荷大小 和方向、工作温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 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配 合类型,以保证机器或部件的 正常工作。
04
CATALOGUE
极限与配合的检测
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尺寸检测
通过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 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
概念
极限与配合旨在确保机械零件在 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 性和功能性,以满足机械系统的 性能要求。
极限与配合的分类
01
02
03
尺寸极限与配合
涉及零件尺寸的公差和偏 差的确定,以确保零件之 间的尺寸匹配。
功能极限与配合
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零件 之间的功能参数,如间隙 、过盈等。
几何公差与配合
涉及形状、位置、方向等 几何参数的公差和配合。
表面粗糙度检测
在零件表面选取几个代表 性位置进行测量,取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值作为结果。
检测步骤与注意事项
形位公差检测
材料成分检测
根据图纸要求,检查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 差,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极限与配合系列课件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系列课件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ef62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b.png)
特别精密的配合
一般配合
非配合尺寸
原材料尺寸
表 公差等级的大体应用范围
二. 基本偏差
1.定义: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极限偏差,称为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为ES或EI
基本偏差为EI
基本偏差为ES
基本偏差为零
基本偏差系列图
上极限偏差es
h
下极限偏差EI
H
基本偏差代号为Js和js的公差带,在各公差等级中完全对称于 。国家标准规定, js上极限偏差划归为基本偏差, Js下极限偏差划归为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系列图
零线
选择题
练一练:选择题
1.下列尺寸公差代号中,公差等级最高的是( )。
A.50h6 B.30K7 C.80M5
2.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A.基本偏差 B.公差值 C.基本尺寸 D.公差等级
A.+0.009 B.-0.021 C.0.030
公差带
基本偏差
课程小结
一般公差
注意 我们在生产制造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标准,才能保证产品合格。
1.一般公差的适用范围和优点
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
四. 一般公差
车
铣
冲
钻
优点
采用一般公差的要素在图样上可不单独注出其公差,而在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中作出总的说明,这样可简化制图,使图面清晰易读。
基本偏差系列图
3.基本偏差系列图及其特征
(1)孔和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对称分布。 (2)在基本偏差数值表中将js划归为上偏差,将JS划归为下偏差。 (3)代号k、K和N随公差等级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数值有两种不同的情况(K、k可为正值或零值,N可为负值或零值),而代号M的基本偏差数值随公差等级不同则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正值、负值 或零值)。 (4)代号j、J及P~ZC的基本偏差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
工程制图课件-12极限与配合
![工程制图课件-12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dbf16d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a.png)
机械零件的尺寸极限与配合分析
尺寸极限
尺寸极限是确定机械零件 尺寸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值 的参数,以确保零件的功 能和互换性。
配合
配合是指两个机械零件之 间的连接方式,包括间隙 、过渡和过盈配合。
实例分析
通过分析机械零件的实际 尺寸和配合类型,了解其 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要 求。
机械零件的形位公差分析
符号
在工程图纸上,极限与配合的标 注通常使用特定的符号和代号, 如H7/h6表示孔和轴的配合代号 。
配合制
定义
配合制是指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将孔和轴的尺寸和偏差进行合理匹配,以满足使用要求的一组参数。
分类
根据孔和轴的尺寸和偏差的匹配方式,配合制可以分为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类。基孔制是指以孔的基本 尺寸为基准,通过改变孔的上偏差或下偏差来获得不同的配合;基轴制是指以轴的基本尺寸为基准, 通过改变轴的上偏差或下偏差来获得不同的配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工程制图课件-12极 限与配合
目录
CONTENTS
•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 尺寸极限与配合 • 形位公差 • 表面粗糙度 • 工程实例分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0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外观、耐磨 性、配合性质、抗腐蚀性和接触 刚度等方面都有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在工程制图中,表面粗糙度通常用符 号和数字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包括表 面粗糙度的中线、符号、数字和字母 等。
标注时需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和功能 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粗糙度等级。
第一章—极限与公差配合(新)
![第一章—极限与公差配合(新)](https://img.taocdn.com/s3/m/7cbe9ca7c77da26925c5b097.png)
孔:La 轴:la
孔:Ea=La-L 轴:ea=la-l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想一想:
轴的尺寸只能在32.026mm—32.042mm之间 变化才能称为合格件,那么这个合格件的尺 寸变动范围是多大呢?你是怎么算的?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6.合格件: 实际尺寸
Lmax≧La≧Lmi lmax≧la≧lmi
2.轴在孔之上
3.相互交叠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2.配合
(1)定义:公称尺寸L/l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 间的关系。
(2)分类: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之上(最小间隙为零)。 过盈配合—轴的公差带在孔之上(最小过盈为零)。 过渡配合—公差带相互交叠。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间隙配合
孔L 轴l
ES EI es ei
解释:公称尺寸为φ32mm 上极限偏差为+0.042mm 下极限偏差为+0.026mm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1)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S=Dmax - D 轴: es=dmax -d (2)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第一章 §1-2几何精度 一、几何精度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零件的 几何要素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存在几何误差,几何误 差越大,零件几何精度越低。 简称要素,是指 构成零件几何特 征的点、线、面
第一章 §1-2几何精度 1.几何公差
(1)形位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2)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3)位置公差: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4)方向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第二章 极限与配合
![第二章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3b5c75e31126edb6e1a102c.png)
第三节 几何公差
3)如果只以要素的某一局部作基准,则应用粗点画线示出 该部分并加注尺寸(图2-28)。
2-27.TIF
第三节 几何公差
图2-28 以要素的某一局部作基准
第三节 几何公差
4)以单个要素作为基准时,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图2-29)。 5)以两个要素建立公共基准时,用中间加连字符的两个大 写字母表示(图2-30)。 6)以两个或三个基准建立基准体系时,表示基准的大写字 母按基准的优先顺序自左至右填写在各框格内(图2-31)。
图2-40 表面轮廓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术语 (1)实际表面 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离的表面。 (2)表面轮廓 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称为表面轮 廓,见图2-40。 1)原始轮廓(P轮廓)是评定原始参数的基础。 2)粗糙度轮廓(R轮廓)是评定粗糙度轮廓参数的基础。 3)波纹度轮廓(W轮廓)是评定波纹度轮廓参数的基础。 (3)中线 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 (4)取样长度(lp、lr、lw) 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 特征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
第三节 几何公差
图2-37 公差涉及被测
第三节 几何公差
(2)几何公差数值的标注 几何公差数值是形位误差最大允 许值,其数值都是以毫米为单位填写在公差框格第二格内, 其数值是指线性值,是由公差带定义所决定的。
图2-38 几何公差数值的标注
(3)几何公差有关附加符号的标注 如果对几何公差有附加 要求时,应在相关的公差数值后加注有关符号,见表2-4。
第二节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2)偏差。 例2-1 已知某轴的公称尺寸为ϕ25mm,它的上极限偏差 为-0.020mm,下极限偏差为-0.041mm。加工后测得实际 要素为ϕ24.970mm,试求该轴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 并判断该实际要素是否合格。 解 由式(2-1)得 上极限尺寸=公称尺寸+es=25mm+(-0.02 0)mm=24.98mm 3)尺寸公差。
零件的极限与配合PPT课件
![零件的极限与配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6926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a.png)
基轴制
(1)基孔制 (Hole-basis system):
Shaft-basis system
将孔的公差带位置固定后与不同基本偏差的
轴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 H, 基准孔的下偏差 EI = 0,上偏差 ES>0 (为正值),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形成以下配合关系:
请点击相应部分显示其内容
四. 基本偏差
Fundamental deviation
指靠近零线位置的那个偏差,由它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孔、轴分别为大、小写字母,各有28基本偏差,用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表示:
+
0-
A
孔 Hole
B
C CD D EEF F FG G H
K
JS
J
MN P
R S T UV
零件的极限与配合
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胡 琳
公差与配合概述 一.
Summarize of tolerance and fit
1. 互换性 (Inter-changed) :
在装配时从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个,不经挑选 和修配就能装配到与其相配的机器上 ,并达到预期 的配合性质,零件的这种特性即称为互换性。
上偏差(Upper deviation) =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Lower deviation) =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 ES 上偏差 es =50.005-50=0.005
孔
轴
下偏差 EI 下偏差 ei = 49.992-50 = 0.008
(5)尺寸公差(size tolerance):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Φ49.992
写在括弧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配合制(配合标注)
30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用
GB/T 1801 —1999
31
公差等级的选用
32
公差等级的选用
33
配合制的选用
34
配合种类的选用
35
基孔配合制(优先和常用配合)
36
基轴配合制(优先和常用配合)
37
配制配合
1.先按功能要求确定标准配合,后续进行的配制配合设计的结 果(实际间隙或实际过盈)应该满足所确定标准配合的极限间 隙或极限过盈的要求。
13
合用条件
14
极限制
极限制 —— 经标准化的尺寸公差与 极限偏差制度(体系)。
GB/T 1800.2 – 1998 GB/T 1800.3 – 1998
15
极限制(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 —— 由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 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数值。 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
加工精度的高低 基本尺寸的大小
Φ3000 MF
42
配制配合的设计示例
第4步:
配制件(轴)的公差带按标准配合
Φ3000 H6/f6的极限间隙(Smax=415μm
和 Smin=145μm)选取为f7。其上偏差 es=-145μm(相当于Smin=145μm),下 偏差ei=-355μm(相当Smax=355μm),可 以满足要求,则轴的尺寸标注为:
2.再选择“先加工件”,一般选择较难加工、但能得到较高测 量精度的那个结合面(在多数情况下是孔)作为先加工件,并 给它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公差或按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要求 加工。
3.然后测量“先加工件”的实际尺寸,作为“配制件”的基本 尺寸。
4.继而设计“配制件”(在多数情况下是轴)的公差,可按由功 能要求选取的标准配合公差(孔、轴公差之和)来选取。所以, 配制件的公差可以接近于所形成配合的间隙公差或过盈公差, 比按标准配合进行互换性生产的单个零件的公差大得多。配 制件的极限偏差和极限尺寸以先加工件的实际尺寸作为基本 尺寸确定,使它与“先加工件”形成的配合满足预定配合精 度的要求。
38
配制配合的设计示例
例:基本尺寸为Φ3000mm的配合,其允许
的最大间隙为0.45mm、允许的最小间隙 为0.14mm 。试设计其配制配合 。来自 39配制配合的设计示例
第1步: 按功能要求可选用标准配合
Φ3000 H6/f6或Φ3000 F6/h6,
其最大间隙为0.415mm、最小间隙 为0.145mm,可以满足功能要求。
1
极限与配合
GB/T 1800.1~4 GB/T 1801-1999 GB/T1803-2003 GB/T 1804-2000
2008.03
2
术语与定义
GB/T 1800.1 - 1997
3
孔、轴
孔 —— 通常是指零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其它非圆柱 形内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轴 —— 通常是指零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其它非圆柱 形外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9
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 —— 尺寸的允许变动量,简称公差。 公差带 —— 尺寸允许变动的区域。 公差带图 —— 公差带的图解表示。
10
间隙和过盈
间隙和过盈 —— 一对相配孔轴的尺寸差。 间隙 —— 当孔的尺寸大于轴的尺寸时,其差值称为间隙 S 。 过盈 —— 当轴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时,其差值称为过盈δ。 实际间隙和实际过盈 —— 一对相配孔轴的实际尺寸之差。 极限间隙和极限过盈 —— 一对相配孔轴的极限尺寸之差。
极限制(孔的标准公差带)
22
极限制(轴的标准公差带)
23
极限制(轴的推荐公差带)
24
极限制(孔的推荐公差带)
25
极限制(尺寸公差标注及解释)
解释: 1)公差标注按 GB/T 4249 2)公差标注不按 GB/T 4249
26
配合制
配合制 —— 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的公 差带)组成一系列标准配合的制度(体 系)。
6
合格条件
7
非孔、轴的尺寸
8
偏差
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 差。 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 代数差。 极限偏差 —— 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 代数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 代数差(ES 、es)。 下偏差 — 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 代数差(EI、ei)。
11
配合
配合 ——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尺寸公差 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 — 保证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过盈配合 — 保证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过渡配合 — 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12
配合公差
间隙公差 —— 间隙的允许变动量。 过盈公差 —— 过盈的允许变动量。 配合公差 —— 间隙公差和过盈公差的统称。 配合公差带 —— 间隙或过盈允许变动的区域。 配合公差带图 —— 配合公差带的图解表示。
16
极限制(标准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 – IT01、IT0、ITl、IT2、IT3、···、ITl7、ITl8
17
极限制(基本尺寸分段)
18
极限制(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 —— 由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 尺寸公差带位置的极限偏差。
19
极限制(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20
极限制(孔的基本偏差系列)
21
GB/T 1800.2 - 1998 GB/T 1800.3 - 1998
27
配合制(基孔配合制)
基孔配合制 ——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 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 标准配合的制度(体系)。
28
配合制(基轴配合制)
基轴配合制 ——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 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 标准配合的制度(体系)。
40
配制配合的设计示例
第2步: 若采用配制配合,且以孔为先加工
件,则在装配图上标注为:
Φ3000 H6/f6 MF (先加工件为孔)
41
配制配合的设计示例
第3步: 若给先加工件(孔)一个较容易达到
的公差,如H8,则在孔的零件图上标注 为:
Φ3000 H8 MF
若先加工件(孔)按“线性尺寸的未 注公差”加工,则孔的尺寸标注为:
4
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尺寸 —— 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值称为 尺寸 ,亦称线性尺寸,或称长度尺寸。
基本尺寸 —— 用来与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 偏差)一起计算得到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 和最小极限尺寸)的尺寸。
极限尺寸 —— 尺寸允许变化的界限值。
5
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 —— 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