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课件)
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55÷6=8……7。(× )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3)把45个苹果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 ×) (4)任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选择。
(1)把6个★平均分成3份,正确的分法( A )。
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55÷6=8……7。
(× )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
(3)把45个苹果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 (× )
(4)任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2.选择。
(1)把6个★平均分成3份,正确的分法是 A
筷子?算式: (5+1)×2
6.幼儿园买来52个皮球。
(1)每个箱子装8个,要把这些皮球全
部装箱,至少需要几个箱子?
52÷8=6(个)……4(个)
6 8 52
6+1=7(个)
48 4 答:至少需要7个箱子。
Hale Waihona Puke 7.幼儿园买来52个皮球。
(2)如果每个皮球9元,60元最多可以
买几个? 60÷9=6(个)……6(元)
算式: 12÷3=4(张)
(2)一本书有24页,小芳4天看完,小芳平均每天
看多少页?
算式: 24÷4=6(页)
(3)小红和她的5个好朋友一起吃饭,她们一共需
要多少根筷子? 算式:(5+1)×2=12(根)
幼儿园买来52个皮球。
(1)每个箱子装8个,要把这些皮球全部装
箱,至少需要几个箱子?
进一法 52÷8= 6(个)……4(个) 6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案例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里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内容的安排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不能根据乘法口诀直接找到商,因而试商是关键。
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
因此,在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的除法。
把这一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就为以后学习除法试商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教学本内容时我在不同的班级作了如下尝试:[案例1]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看看老师是怎样摆图片的,然后填写下表。
① (拿出)10个图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② 10个图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③ 10个图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④ 10个图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填出下表。
师:以上分图片有几种情况?生:有两种,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还有剩余,这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叫它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在案例1中,我通过让学生看老师摆图片,填表格,然后引出新授内容的方法,教法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只是把新概念硬塞给学生,虽然课堂纪律很好,但是典型的授之以鱼的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案例2]师:请小朋友从学具袋里拿出8根小棒,每个人都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生1:我用8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
生2:我用8根小棒摆一个大正方形。
师:谁能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生:8÷4 = 2(个)8÷8 = 1(个)师:很好,现在请你们用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能不能摆?生:(齐答:能)生:我摆了两个三角形。
师:小棒用完吗?生:还多2根。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5篇)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5篇〕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这局部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教材分两局部,一局部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局部是解决问题,即例4。
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比照,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想、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
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稳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
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根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开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假设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考考老师: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问: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一章: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有余数的除法的定义和特点。
演示除法的基本运算过程。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使用除法算盘或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除法的过程。
1.4 教学活动:引入除法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除法算盘或计数器进行除法运算。
第二章:有余数的除法运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2 教学内容: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使用除法算盘或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进行除法计算。
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解释除不尽的情况。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除法算盘或计数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第三章:解决实际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实际问题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
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算盘或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活动: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除法算盘或计数器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一系列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
4.3 教学方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
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
(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1、教学例题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能够用竖式计算完成表内除法运算。
2.学会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运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操作步骤。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介绍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示例。
2.板书:关键概念、计算步骤等内容。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老师简要介绍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步骤二:表内除法1.回顾表内除法的概念,示范计算几个示例题,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2.让学生练习表内除法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三:有余数的除法1.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说明操作步骤。
2.示范计算几个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让学生练习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加深理解。
步骤四:综合练习1.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结合起来,布置综合练习题目。
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师生一起讨论、总结。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场景。
2.拓展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题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是指计算除数和被除数都在一个九九乘法表范围内的除法,这种除法的计算方法简单,但仅限于少数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指计算除数和被除数不在一个乘法表范围内且不能整除的除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例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通过生动活泼的示范,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商和被除数的概念。
对于表内除法,在教学前应该先让学生掌握九九乘法表,再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注重练习和巩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和熟练运用除法的知识和技能。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5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学校二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讨论了正好分完的状况后,再讨论分后还余的状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同学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3、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4、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纳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同学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究新知,我设计了摆小棒的活动,让同学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欢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谈话和让同学动手操作,让同学初步感受余数。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叫平均分吗?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2、让同学来分一分小棒。
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7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说一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同学会说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个剩下。
然后告知同学像这种有剩余的状况,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我们就把这种状况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目的让同学明白我们这节课所要掌控的知识点。
〔三〕、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6个苹果,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①、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第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5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求余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余数的求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道生活情景题:小明有18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表内除法。
2.教学表内除法利用PPT展示表内除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举例讲解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计算。
分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表内除法的计算题目,并互相检查答案。
3.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目:19÷4,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余数是如何产生的。
举例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计算。
分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题目,并互相检查答案。
4.练习与拓展选取一些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混合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有余数的除法,设计一些生活情景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选取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进行实际操作,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表内除法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有余数的除法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惑。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后要加强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困难。
六、教学资源1.PPT课件2.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练习题3.生活情景题素材七、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2.学生课堂表现3.课后作业完成情况4.学生对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掌握程度八、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探索更大的除数和被除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2023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7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7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有余数的除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灵活地掌握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商的定位、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小数除以整数》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年级计算题除法
二年级计算题除法一、简单的表内除法(1 - 10题)1. 10÷2 =- 解析:这是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得出的结果,所以10÷2 = 5。
2. 12÷3 =- 解析: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可知12÷3 = 4。
3. 18÷6 =- 解析:乘法口诀“三六十八”,所以18÷6 = 3。
4. 24÷4 =- 解析:依据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得出24÷4 = 6。
5. 9÷3 =- 解析:由乘法口诀“三三得九”,得到9÷3 = 3。
6. 16÷2 =- 解析:根据乘法口诀“二八十六”,16÷2 = 8。
7. 20÷5 =- 解析: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则20÷5 = 4。
8. 8÷4 =- 解析:因为乘法口诀“二四得八”,所以8÷4 = 2。
9. 15÷5 =- 解析:按照乘法口诀“三五十五”,15÷5 = 3。
10. 25÷5 =- 解析:根据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25÷5 = 5。
二、有余数的除法(11 - 20题)11. 19÷6 =- 解析:想6的乘法口诀,6×3 = 18,19 - 18=1,所以19÷6 = 3·s·s1,其中3是商,1是余数。
12. 23÷4 =- 解析:4×5 = 20,23 - 20 = 3,所以23÷4 = 5·s·s3。
13. 17÷3 =- 解析:3×5 = 15,17 - 15 = 2,结果为17÷3 = 5·s·s2。
14. 22÷5 =- 解析:5×4 = 20,22 - 20 = 2,即22÷5 = 4·s·s2。
二年级数学下册10总复习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新人教版.doc
10总复习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
成长小档案用4幅图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数据收集整理;图形的运动。
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
接着还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活动1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活动2是图形运动的再体验、再感受。
最后是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整个复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突出十进制思想。
教科书展示图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和系统化。
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本质上的统一。
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
复习时应通过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将直观与抽象结合。
教科书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回顾时也应受到重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
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有实际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设计意图:“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课本上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例2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例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如果按照教材例题一一教学,学生没有一个系统认识,而把除完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竖式计算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都在一课时内教学又显得很紧张,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我重组教材,在本节课中集中教学余数的概念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在第二课时中再集中教学除法竖式的计算。
1、体现“生活味”,不失“数学味”。
现在一般算用结合的课总少不了从生活情景(情景图)中引出计算题,得出计算方法,精心设计的生活情景比比皆是。
但教学不管是什么课不能光有“生活味”,还要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
所以我在课的开始就是采用图形引入,直接导向本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利用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得出规律,再将余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这样把“生活味”和“数学味”有效地结合,尽力体现“算用结合”的教研主题。
2、加强动手操作,突出感受体验。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革命。
新型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数学,在做中进行自主探究。
所以本节课中着重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建立“余数”的概念;再通过自己的操作,体会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在操作中思考数学。
3、尊重学生主题,发挥学生主动性本节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讨论、感受,让学生充分地动口、动眼、动手、动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活动和教材联系的桥梁,精心设计练习,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算用结合”的好处,避免单纯地进行枯燥的计算,从而又起到掌握知识或技能、发展思维的作用。
4、经历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想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的过程,先通过具体的情景,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事实的推测性猜想,然后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才能,完善自己的猜想,最终发现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除法算式的含义 除法算式的含义是什么?
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号前面的数表示 被平均分的物品的 总数,除号后面的 数表示平均分的份 数或每份数。
20 ÷ 4 = 5
…… … …
平均 分的 物品 总数
分每成份 的份个 数
分每成份 的份个 数
返回
4. 除法算式的读法 如何读除法算式?你能举例说明吗?
48÷6= 8 72÷9= 8 18÷6= 3 32÷4= 8
54÷9= 6 14÷2= 7 42÷7= 6 45÷9= 5
返回
4.用竖式计算。
37÷5= 7……2 49÷8=6……1 46÷9=5……1
7 5 37
35
2
6 8 49
48
1
5 9 46
45
1
返回
5.只列式,不计算。
(1)花卉展门票3元一张,12元可以买几张门票? 算式: 12÷3
A. ★ ★ ★ ★ ★ ★
B. ★ ★ ★ ★ ★ ★
C. ★ ★★ ★★★
(2)29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只船限坐4人,至少要
租( C )只船。
A.6
B.7
C. 8
返回
3.直接写出得数。
45÷5= 9 28÷4= 7 36÷6= 6 48÷8= 6 24÷4= 6 25÷5= 5 21÷7= 3 27÷9= 3
(2)一本书有24页,小芳4天看完,小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算式: 24÷4
(3)小红和她的5个好朋友一起吃饭,她们一共需要多少根筷子?
算式: (5+1)×2
返回
6.幼儿园买来52个皮球。
(1)每个箱子装8个,要把这些皮球全
部装箱,至少需要几个箱子?
52÷8=6(个)……4(个)
6 85 2
48 4
返回
巩固练习
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55÷6=8……7。( × )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3)把45个苹果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 ×)
(4)任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返回
2.选择。
(1)把6个★平均分成3份,正确的分法是( A )。
四(五)二十
返回
7.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有关平均分问题中的关系式是什么?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返回
8.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a ÷ b = c……d
被
除商 余
除
数
数
数
返回
9.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如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6+1=7(个)
答:至少需要7个箱子。
返回
7.幼儿园买来52个皮球。
(2)如果每个皮球9元,60元最多可以
买几个?
60÷9=6(个)……6(元)
6 96 0
54 6
答: 60元最多可以买6个。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116页第1、2题
返回
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 “返回
5.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举例说明。
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 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20 ÷ 4 = 5
… … …
被 除 数
除
商
数
返回
6.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如何计算除法算式的结果?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法和几相乘 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20÷4=( 5 ) 想:( )和4相乘得20。
先写竖式除号,再把被 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 数写在除号外面,在用 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 除法时,商写在被除数
6 6 38
36
2
的个位的上面。
返回
10.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如何确定商? 利用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 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 被除数,商就是几。
返回
11.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10 总复习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复习导入
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孩,每人分得 一样多吗?怎么分呢?
返回
知识梳理
1. 平均分的含义
什么是平均分,请举例说明。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返回
2. 平均分的方法 平均分的方法是什么?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12÷5=2……2 余数2小于除数5。
返回
1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如何验算有余数除法?请举例说明。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38÷7= 5……3
5 7 38
35
3
验算:5×7+3=38
返回
13.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等问题时,要采用 “进一法”,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 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 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