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背诵默写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背诵默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背诵默写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记忆型默写1.,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4.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7.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8.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9.,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0.,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14.,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5.,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6.,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1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18.万里赴戎机,。
(北朝民歌《木兰诗》)19.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1.,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22.子日:“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2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4.,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25.令初下,群臣进辣,。
(《邹忌讽齐王纳谏》)26.,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2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28.,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29.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30.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31.,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5.,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36.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37.,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38.,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39.,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0.,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4 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

专题4.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 [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1.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一、默写填空(28首诗词曲)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2、,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3、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4、,脉脉不得语。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7、空山新雨后,。
,。
,。
8、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9、雨前初见花间蕊,。
,。
10、可怜身上衣正单,。
半匹红绡一丈绫,。
11、沉舟侧畔千帆过,。
12、竹径通幽处,。
,。
13、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14、为报倾城随太守,,。
,西北望,射天狼。
15、,无言谁会凭阑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
16、,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知否知否?。
17、古木阴中系短篷,。
,。
18、去年今日此门中,。
,。
19、胡未灭,,。
此生谁料,,。
20、而今识尽愁滋味,。
21、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22、昨夜江边春水生,。
,。
23、,轻烟老树寒鸭,。
青山绿水,。
24、,小桥流水人家,。
,。
25、僵卧孤村不自哀,。
,。
26、去年元夜时,。
,。
今年元夜时,。
27、草枯鹰眼疾,。
回看射雕处,。
28、杨柳青青江水平,。
,。
二、解释加点词语(20首诗词曲鉴赏)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灿烂.. 4、星汉5、歌以咏志..夫如何.. 6、岱宗7、造化钟..入归鸟...神秀 8、决眦9、会当..雨亦奇..凌绝顶 10、山色空蒙11、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13、最爱湖东行不足.14、绿杨阴.里白沙堤15、晴川历历..汉阳树16、芳草萋萋..鹦鹉洲17、随意春芳歇..自可留.... 18、王孙19、挥手自兹去..鸣... 20、萧萧斑马21、卖炭得钱何.所营.22、宫使驱将..惜不得23、手把文书口称敕.2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5、暂凭杯酒长.精神 26、万籁..此俱寂27、老夫聊.发少年狂28、看孙郎.. 29、会.挽雕弓如满月30、射天狼....风细细.. 31、伫倚危楼32、草色烟光..残照里33、拟把..疏狂图一醉34、应是绿肥红瘦.... 35、匹马戍.梁州36、关河梦断....何处 37、身老沧洲38、爱上层楼..愁滋味.. 39、而今识尽40、八百里...分麾.下炙41、五十弦翻.塞外声42、沙场.....君王天下事..秋点兵 43、了却44、赢得..白发生..名 45、可怜..生前身后46、凭阑袖拂杨花雪... 47、溪又斜.48、一点飞鸿..影下49、断肠人...在天涯50、一江烟水照晴岚.. 51、爱杀.江南三、文言文默写(12篇)1、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名句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二)(一)孔子语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2021·鄂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021·襄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当有远方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喜悦心情。
1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句子是: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12.对别人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
这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2021·东营)正如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决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14.(2021·丽水)九(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决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15.(2021·江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6.(2021·南京)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学习重要性句子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2021·齐齐哈尔)?〈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慨叹,劝人珍惜时光语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鱼我所欲也??孟子?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中考语文复习—九年级全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九年级全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上册主要内容:《商山早行》《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直接性默写【答案】1.戍鼓断人行2.月是故乡明3.寄书长不达4.万古惟留楚客悲5.寒林空见日斜时6.汉文有道恩犹薄7.怜君何事到天涯8.一封朝奏九重天9.雪拥蓝关马不前10.好收吾骨瘴江边11.槲叶落山路12.晨起动征铎13.蒹葭杨柳似汀州14.鸟下绿芜秦苑夕15.青鸟殷勤为探看16.晓镜但愁云鬓改17.水满陂塘豪兴徜徉18.收尽春光19.少年不识愁滋味20.为赋新词强说愁【解析】注意错别字。
二、理解性默写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
为精彩感人。
【答案】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注意错别字。
下册主要内容:《定风坡》《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浣溪沙》《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一、直接性默写【答案】1.何妨吟啸且徐行2.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3.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4.忆昔午桥桥上饮,长沟流月去无声5.渔唱起三更6.把酒问姮娥7.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8.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9.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10.梦中行采薇11.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2.今日又南冠13.至今遗恨迷烟树14.当时奢侈今何处1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解析】注意错别字二、理解性默写1.《定风波》中,表达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旷达洒脱的超然情怀的句子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作者与朋友尽情游乐的句子3.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奇妙想象的句子4.《浣溪沙》中,作者以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的句子5.《南安军》中,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作者亡国之痛的句子6.《别云间》中,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的句子8.《朝天子·咏喇叭》中,揭露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嘴脸的句子【答案】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3.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5.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7.只见草萧疏水萦纡8.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解析】注意错别字。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名句名篇默写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岑参《逢入京使》抒写思念亲人又不愿意让亲人挂念的诗句是:“ ,。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4),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按原文填空。
诗,承载着多种情怀。
王维“独坐幽篁里,”(《竹里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惬意;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描写了一曲伤心离别的曲调,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岑参的“ ,双袖龙钟泪丕干”(《逢入京使》)写偶遇一位返京的使者,让远赴边塞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韩愈用“ ,”(《晚春》)赞许花草树木都有情思,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
3.古诗文默写(1),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默写古诗。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2),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请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
,。
(4)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品格的诗句是:,。
(5)读经典诗歌,需领略其中丰富的内涵。
读《天净沙·秋思》,我们从“夕阳西下,”中感受到马致远漂泊他乡的羁旅之苦;读《木兰诗》,“ ,”诗句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
5.填空。
(1),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2),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3)挑兮达兮,。
(《诗经·子衿》)(4),儿女共沾巾。
(完整版)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汇总

中考语文必背的古诗文名句一、古文名句1、《论语十则》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强调复习知识重要性的句子是, .辩证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耍小聪明的句子是 , ,。
面对“贤人”和“不贤的人”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 。
体现出人在学习中要转益多师,善于取舍的句子是,。
,。
演化出“任重道远”这个成语的句子是,。
体现出“要充分尊重别人的感受,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一传统美德的句子是,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由本课产生的一个成语是。
《桃花源记》3、默写《陋室铭》全文,。
, . ,。
, . ,。
,。
,。
, .:?文章的中心句是,。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 , ,。
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春冬之时,则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故渔者歌曰:“, " 《三峡》6、默写《答谢中书书》 , . ,。
,。
, . ,; , . ,, .7、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庭院中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 .写出作者闲适和不满心情的句子是 ? ? .8、《与朱元思书》中能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厌恶之心的名句是 , ; , 。
9、在《马说》中,韩愈认为能发现人才的伯乐非常重要的句子是,. , 。
10、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 ,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1、《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枝和藤蔓形态的句子是 , ,.作者离开小石潭是因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
,,乃记之而去。
1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 ,,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通用)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中考语文总复习九年级下册背诵默写整理

九下背诵默写整理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2.人皆有之,。
3. ,一豆羹。
4. ,行道之人弗受。
5. ,乞人不屑也。
6. ,万钟于我何加焉!7. ?此之谓失其本心。
8.手指不可屈伸,。
9.走送之,。
10.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1.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2. ,俯身倾耳以请。
13. ,色愈恭,礼愈至。
14. ,则又请焉。
15.当余之从师也,。
16.大雪深数尺,。
17. ,媵人持汤沃灌。
18. ,久而乃和。
19.主人日再食,。
20. ,戴朱缨宝饰之帽。
21.右备容臭,。
22. ,略无慕艳意。
23. ,未有所成。
24. ,日侍坐备顾问。
25.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6.以中有足乐者,。
27.塞下秋来风景异,。
28. ,长烟落日孤城闭。
29.浊酒一杯家万里,。
30. ,人不寐。
31.左牵黄,。
32. ,千骑卷平冈。
33. ,鬓微霜。
34. ,西北望,射天狼。
35. ,五十弦翻塞外声。
36.马作的卢飞快,。
37.了却君王天下事,。
38. ,秋容如拭。
39.四面歌残终破楚,。
40. ,殊未屑!41. ?英雄末路当磨折。
42. ?青衫湿。
43.今天下三分,。
44. ,引喻失义。
45. ,不宜异同。
46. ,有所广益。
47.先帝称之曰能,。
48.臣本布衣,。
49.苟全性命于乱世,。
50.先帝不以臣卑鄙,。
51.由是感激,。
52. ,奉命于危难之间。
53.受命以来,。
54. ,攘除奸凶。
55. ,进尽忠言。
56. ,察纳雅言。
57.遥看是君家,。
58. ,雉从梁上飞。
59.中庭生旅谷,。
60. ,采葵持作羹。
61.羹饭一时熟,。
62.散入珠帘湿罗幕,。
63. ,愁云惨淡万里凝。
64.中军置酒饮归客,。
65.纷纷暮雪下辕门,。
66. ,坐断东南战未休。
67.辛苦遭逢起一经,。
68.山河破碎风飘絮,。
69.人生自古谁无死,。
70. ,波涛如聚。
71.望西都,。
专题一 默写-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安徽专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一轮 直接型默写集训
一、2022版课标古诗词曲40首 [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东汉末·曹操) (1)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2)(2023、2018·安徽)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安徽)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1)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2.(2022·安徽)默写。(10分)
(1)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长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
。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杜 甫 《 望 岳 》 ) 的 豪 情 壮 志 ,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考查年份 2023、2020、2018(10年3考) 2021、2015(10年2考) 2016、2014(10年2考) 2016(10年1考) 2018、2014(10年2考) 2021(10年1考) 近10年未考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考查篇目 8.《望岳》 9.《登飞来峰》 10.《游山西村》 11.《己亥杂诗》(其五) 12.《泊秦淮》 13.《黄鹤楼》 14.《使至塞上》 15.《钱塘湖春行》
中考古诗默写条-含答案(总复习)

中考古诗文默写条一、直接性默写1.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2.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4.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7.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9.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10.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11.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1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3.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14.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15. ,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7.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8.求之不得, 。
《关雎》19 ,白露为霜。
《蒹葭》20. ,道阻且长。
《蒹葭》21. ,悠悠我心。
《子衿》22.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3.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4.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5.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6. ,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7.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28.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29.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30.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二、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26篇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26篇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26篇(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一、《〈论语〉十则》1.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6.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鱼我所欲也》10.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孟子例举6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明朝宋廉的求学经历让他最终成就一位大家,我们可以用本文中的句子来概括他的人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人”生于忧患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四、《曹刿论战》17.统领全文,暗示文眼,反衬曹刿的形象特点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8.曹刿最赞成鲁庄公的第3个参战条件,因为它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这些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文言文默写 80张幻灯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独怆然而涕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9.《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 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3.《黄鹤楼》(唐代·崔颢)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 象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 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 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4)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 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 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 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9.《卖炭翁》(唐代·白居易) (1)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4)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两句,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 寒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 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心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4.《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 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
人教版中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背诵记忆大全

中考语文必记必背——名篇名句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9.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10.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2.《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4.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5.《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6.《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7.《无题》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诗词默写可打印(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诗词默写可打印(含答案)中考语文高分必背古诗词【全部】七年级上册古诗词1.直接默写(1)__东临碣石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__秋风萧瑟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__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乡书何处达__归雁洛阳边__。
(王湾《次北固山下》)(5)__枯藤老树昏鸦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峨眉山月半轮秋,__影入平羌江水流__。
(李白《峨眉山月歌》)(7)__岐王宅里寻常见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8)__强欲登高去__,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9)__回乐烽前沙似雪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0)君问归期未有期,__巴山夜雨涨秋池__。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僵卧孤村不自哀,__尚思为国戍轮台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__终古高云簇此城_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2.理解默写(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做总写的句子是:__水何澹澹__,__山岛竦峙。
(2)曹操《观沧海》中描绘草木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树木丛生__,__百草丰茂。
(3)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日月之行__,__若出其中__;__星汉灿烂__,__若出其里__。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潮平两岸阔__,__风正一帆悬__。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海日生残夜__,__江春入旧年__。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__夕阳西下__,__断肠人在天涯__"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资料总汇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资料总汇1.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语文中考背诵、默写的古诗文篇目

语文中考背诵、默写的古诗文篇目1.《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孟子》两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背诵默写
导读:中考备考,除了要有信心外,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才
能事半功倍。
语文是考试的第一科,考好语文无疑是好的开始,也对后面的科目也增强的信心。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的相关内容。
背诵默写
【考查要点】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知识疏理】
⑴诗文默写:①根据课文填空;②默写诗文名句;③读图默写诗文名句;④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名句。
⑵课外积累:①按要求写出格言或警句;②由具体的语境联想诗文名句;③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中的文学形象;④中外文学名著评价。
【试题特点】
2004年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有读图填写题、填空默写题、扩展开放题、简述问答题和比较选择题等。
【解题导引】
例1.(2004盐城)根据下列名句及出处,完成第(1)(4)题。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野火烧不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④万事俱备,。
(罗贯中《三国演义》)
⑤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⑨,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⑩,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在上面各句的空白处,填写上句或下句。
(2)句④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烧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句⑤出处中的左迁是指。
(3)在上面各句中,能表现诗人杀敌报国情怀的名句有、。
(只填序号)
(4)请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引用上面的某个名句写一段话,60字左右。
上面这一中考语文名句考查题是比较有特色的。
它一改以往名句
考查的单纯形式的填写。
它由名句演发,将文学常识、诗句理解等巧妙地结合。
它不单单是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并更多地融合了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这道题命题者至
少是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把握的。
一是名句识记。
第(1)题要
求学生能准确写出上句或下句,所选诗句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二是名
句理解。
第(2)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告诉我们
背诵诗句还要作一点探讨和分析,如诗句的由来,有关诗句的典
故,也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专题诗词的研究。
如《送别诗的研
究性学习》等。
第(3)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三是名句运用。
第
(4)题答题时要注意三点:1.所写要有中心,不可泛泛而谈,不着边
际。
2.引用要恰当,要根据诗句的原意、寓意准确使用。
3.字数一
定要在60字左右。
此外要尽可能选用精美词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使文笔生动。
例2.(2003北京)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
这些诗作内容丰
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
这里有①的雄奇景观,有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②的风雪酷寒;这里有③的慷慨悲壮,有④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
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磧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这是一道创新题,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第一,试题材料取自于课外,要求考生填写的诗句却在课内;第二,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要求考生填空的诗句只有四处,给出并注明出处的诗句却有6句;第三,在要求填写诗句的地方,有比较隐晦的提示,考生解答了这道题,对边塞诗的印象应该是很深刻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一是要弄清题干要求,二是要调动自己的积累,三是要察看具体的语境,四是要注意写字的规范。
【常见失误】
解答本部分试题常见的失误是考生在考场上往往不易把要求提示与诗文名句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还有就是写字不够规范。
这篇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